劳动关系1210

时间:2019-05-12 22:4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关系12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关系1210》。

第一篇:劳动关系1210

1.研究雇员社会问题学派新保守,管理主义学,正统多元论学,自由改革主义学,激进

2.斯坎隆计划在促进劳资合作的方法中,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的计划

3.计件工作时间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的工作时间 4.劳动合同法定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产产品,从而能以极低的价格在国外销售 29.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裁决的活动

30.集体协议①集体协议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②集体协议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③集体协议制度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②质量圈③共同磋商④工人董事⑤工作理事会⑥建议方案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45.劳动关系法律具有主要功能①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如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②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保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这是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③确定基本劳动标准,如最低工资、同所确定的义务③未经协商,当事人不得任意变更、增减合同内容或终止合同,否则视为违反劳动合同而承担责任④用人单位法人代表的更换,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当事人履行劳动合同所确定的义务⑥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责任

5.我国建立的三方协商机制三方的含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工会,雇主代表

6.劳动争议受案范围(①必须是劳动争议/本企业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我国法律规定受案范围内劳动争议/争议双方自愿调解的劳动争议 7.管理时代劳动关系背①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垄断组织在各个部门陆续建立,并发展为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的统治②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组织的变革,在这个阶段,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资本主义制度暴露的越来越多的问题使政府不得不要求雇主做出让步,同时对劳动者的工作保障等方面加以管理。特①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②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③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④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了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8.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提议,协商,签约 9.集体协议内容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主要表现维持和谐义务,敦促义务,其他义务

10.民主职能正统多元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学派特别强调的工会职能

11.根据工会运动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工会组织的类型职业/行业/总.工会 12.传统工会保障制度“封闭式/工会制/代理制/开放式”企业

13.三方会议应遵循的工作原则(合法、公正、及时原则,相互理解、信任、支持、合作原则,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原则,平等协商原则)

14.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

15.劳动仲裁的步骤(立案、裁决、结案)16.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①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②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③劳动争议的调停者;④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⑤公共部门的雇用者。17.雇主-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18.合作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19.质量圈也叫质量改善小组,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如直线经理)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

20.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

21.工会工人组成的旨在维护并改善其工作条件的连续性组织

22.集体协议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有关条件、劳动标准及劳动关系问题的书面协议

23.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4.劳动合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本单位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管理、指挥、监督下提供有偿劳动的协议。25.雇主组织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

26.集体谈判结构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27.劳资合作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28.社会倾销利用犯人劳动或其他苦役劳动生

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④集体协议时协调劳动最低就业年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关系的手段。⑤集体协议制度是法律、法规的险以及安全卫生标准等

重要补充。

46.劳动关系五大理论学派主要关注问题新保31.劳资合作特①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守派、管理注意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②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新保守派:主要关注参与才能实现③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④劳资合作多带来的成果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应公平分享。条①建立互助互信,具有荣辱与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共的观念,重视企业长期营运目标;②人性的遇。管理注意学派:主要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相互尊重③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④利润分享及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符合国家劳动法律

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32.运用三方协调机制处理劳动关系的特①主和实践。正统多元论学派:只要关注经济体系体独立②权利平等③民主协商④充分合作⑤定中对效率的要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要求之期协商

间的平衡,主哟啊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33.工会作用公认的垄断性组织,它使个体劳谈判制度。自由干戈主义学派:主要关注如何动者能够相互补充。由于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 己的劳动力从而依附于雇主,因此,工会的目47.从职能角度分,工会的类型(工联工会,标就是要增强工人在雇主谈判时的力量。工会福利工会,政治工会)的职能①经济职能。②民主职能③整合职能④48.管理模式作为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指导原社会民主职能⑤阶段革命职能)

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34.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价值观①传统型企业②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精明的家长型企业③精明的现代型企业④标准49.缩短工作日、不定时工作日、弹性工作日、现代型企业

综合计算工作日的含义(缩短工作日是指法律35.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①着重强调、及规定的少于标准工作日时数的工作日,即每天时处理原则②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原工作时数少于8小时或者每周工作时数少于40则③当事人在使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小时。不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限36.劳动合同的特征①主体的特定性②主体意制的工作日,主要适用于因工作性质和工作职志的限制性③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④劳动合同责限制不能实行标准工作日的劳动者。弹性工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劳动成果作时间是指在标准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每周的的实现。⑤劳动合同是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⑥总工作时间不变,每天的工作时间在保证核心劳动合同是有偿的合同⑦劳动合同一般有使用时间的前提下可以调节。综合计算工作日是指期限的规定⑧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和工作特点,分别采取以周、利益

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劳动者工作时间37.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①该的一种工时形式。

时期的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影响较其他时50.确定集体协议内容原则(①集体协议的内期更为明显。两次世界大战和大危机使劳资矛容范围;②确定集体协议范围的规则)

盾在缓解和激化之间反复震荡,从客观上促进51.集体协议终止含义集体协议的终止,是指了劳动关系的加速发展。②政府进一步放弃了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原来的不干预的政策,不但加强了劳动保障方消灭。西方国家法律一般规定,只要法定或约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时,集体协议就自行终止 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③企业的管理方更加52.建立劳动合同目的为处理劳动争议提供法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如土气、满意度等,律依据,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客观上缓和了劳动关系紧张状态。④该时期冲53.合作的根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被迫”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和“获得满足”

被提出,集体谈判制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54.雇员个人参加工会原因①对资方的不满②调整劳动关系的渠道更宽,选择余地更大 一种社会化的途径③领导权力的获得④工会的38.劳动关系特①个别性与集体性②平等性与有效性⑤雇员对待工会的态度⑥雇员的集体凝隶属性③对等性与非对等性④经济性、法律性聚力⑦被迫加入工会或同事劝导加入工会的压欲社会性

39.劳资双方冲突根本根源①异化的合法化②55.雇主组织从事的活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客观的利益差异③雇佣关系的性质

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

40.成熟劳动关系时代劳动关系主要特点①经56.工资支付原则①协商同意原则②平等付酬原过前几个时期劳动关系发展的基础,政府认识则③紧急支付原则④依法支付原则

到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性,立法体系完整、社1.转型时期我国劳动争议特点、基本走向:①会保障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集体争议的数量增多;②对抗性增强;③利益断提高,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所提供的各种服性矛盾突出;④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应对务也比较完备。②冲突的节烈程度在不断下降,策略:①加强对我国劳动关系运行、变化及其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③解决劳资矛盾、劳特点的理论研究②重视对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研究: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下的劳动关系模式41.我国2004年的《集体合同规定》规定,协——集体协商谈判制度;一体化国际生产战略商代表应履行的职责:(①遵守法律、法规、法下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关章及国家有关规定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③诚注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转型时实守信,公平合作④兼顾苏昂房合法权利⑤不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现实问题

得采取过激行为。)

2.我国法律对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产生41.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①平等自愿,协商一办法及其资格条件的限制性规定(《集体合同规致②;依法订立①主体合法②目的和内容合法定》适用于各类企业与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签订③程序合法④形式合法程序①提议②协商③签的合同,并对集体协商的程序作了详细规定。约

按照该规定,集体协商每方代表为3至10名,42.权变管理理论的显著特点①该理论认为在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一般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情况下,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工会主席为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席代表;没有建立工会的,则由职工民主推举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②该理论认为,人们加代表。企业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入工作组织的目标和需要是互不相同的,他们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则由双方首席代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有差别,员工的培训和工表签字。合同文本报送劳动主管部门审查,经作分配、工资报酬和对工人的控制程度等管理审查15天内没有异议的,则合同生效

政策应该随这工作性质、工作目标等因素而变3.劳动合同解除①双方协商解除合同②用人单化;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可以继续激发员工的位单方解除合同③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④解除胜任感,使之为新的更高目标而努力。不仅反合同的程序。劳动合同的终止有①合同终止的映了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管理思想的变革,条件②合同终止的程序。劳动合同法律约束力也反映了对原有的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时期①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管理思想之间的某种整合 之间的劳动关系得以确立,即当事人之间产生43.劳动关系调整模式①斗争模式②多元放任了法律意义上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②当事人模式③协约自治模式④统合模式

必须严格履行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一方44.雇员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①员工持股计划当事人也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全面履行劳动合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社会保险⑦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⑧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约定条款①使用期②培训③保守商业秘密④竞业限制条款⑤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⑥其他事项)

5、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利益、被用人单位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信息。商业秘密具有秘密性、经济性和保密性特点,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企业与劳动者双方均可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保密条款,或单独订立保密协议,就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等保密问题达成协议。竞业限制条款是用人单位与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或者单独订立竞业限制协议,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同时支付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竞业限制协议内容包括确定竞业限制的形式和范围;竞业限制的期限和企业的补偿义务,包括预订按时足额支付经济损失的赔偿金,明确劳动者违约金的支付不免除竞业限制义务等

第二篇: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认定:一是尽量提供能够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动的其他材料。如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上班记录表、进出用人单位的门卡、饭卡、工资条、工作服、暂住证、评定员工等级证明、表彰或处罚决定等等。这也要求劳动者必须增强证据意识和职业风险意识,平时尽可能收集、保存相关物品。

二是请同事提供证人证言。但要注意除非同事有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或者具有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同事必须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处理,即:“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三是让自己任职期间接触过的客户,证明自己曾经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向其提供过服务。四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为此,对一些不接待公民个人调查取证的单位,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代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向社会保险部门、银行调取相关的资料。

2、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以下为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以供大家借鉴。

3、劳动关系订立:根据2005年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劳动者通过以下有关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自己存在劳动关系: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而且,对上述规定中的第(1)、(3)、(4)项 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

4、劳动关系争议:双重劳动关系来源“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后遗证;双重劳动关系的产生是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是劳动保险制度步伐的不适应;双重劳动关系的出现,应当说,在劳动力市场萌芽之初,这类由职工群众自己创造出来的“就业”形式,对打破僵化的劳动管理体制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带来的副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

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1995年12月,全县有企业123家,职工9775人,签订合同企业98家,占企业总数的80%,职工8100人,占总数的82.5%;1996年至2010年,进行了对辖区内149户企业,9425名职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

2005年至2012年,县劳动监察部门在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签证劳动合同4350份,签订率为92.30%,其中国有企业1434人,签订率为100%。劳动能力鉴定9人,工伤认定24人,共对1个有严重违反行为的用人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取缔非法经营机构1家。

第三篇:劳动关系

第三章

1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使激烈的对抗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和直接对立之中。一方面雇主或资方通过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威胁压迫工人以及对恶劣工作条件的漠不关心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工人或劳动者在争取工资工时就业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资方或雇主在不断加强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的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改进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励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现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得到了确认 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大量的法律建立相应的机构干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冲突的制度化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该时期劳动关系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其他时期更明显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使劳资矛盾在缓解和激化之间反复震荡从客观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加速发展 政府进一步放弃了原来的不干预的政策不但加强了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而且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宏观调控 企业的管理方面更加关注员工的社会性特征 该时期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集体谈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调整劳动关系的渠道更宽选择余地更大

4成熟的劳动关系 经验主义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5新的矛盾和问题 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的家具和雇主策略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利平衡 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发展的相对滞后 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6劳动关系发展的规律: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该时期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各种劳动关系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受这些背景因素变化影响的同事这些背景因素通过间接影响同一时期的管理思想来影响劳动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劳动关系的发展从总体上讲是从对立向对话从冲突向合作从无序向制度化法制化向逐渐推进的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加强管理方和雇员双方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通过协商合作获得利益产业民主化得以不断推进

7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特征: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 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 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 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 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 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这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 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发展:劳动关系主体利益明晰化 劳动关系形成的合同化 劳动关系运行的市场化 劳动关系规范化的法制化

第四章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雇主:是指一个组织中使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雇主协会的类型:在地区协会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雇主联合会 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 由同一地区企业组成的地区协会

雇主协会的作用:参与谈判 解决纠纷 提供帮助和建议 代表和维护

管理方的角色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劳动过程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决策过程理论 战略选择理论

1企业管理模式 职权结构:是工作场所管理权力的构成组织的主要管理形式以及对工作的监控方式具体体现为分配工作任务的方式监督工人行为的方法以及奖惩办法

管理模式的类别:独裁型 集权型 自主型

管理理念:是管理者的价值观与目标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根据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管理模式的类别:剥削型 宽容型 合作型

2独裁剥削管理模式主要特征: 强制性 专断性 独裁性 有限的忠诚性

对待工会的措施:技术变革 灵活的就业安排 在集体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和破坏罢工 停工和迁厂

3集权宽容管理模式主要特征:专业化 职位阶梯 忠诚感

对待工会的措施: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 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 4自主合作管理模式主要特征:自主型组织设计 雇员参与计划 人事与就业政策

第五章 工会

1工会的定义: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

2工会的结构分类:职业工会(同行工会 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 白领工会)行业工会(垄断性行业工会 单一性行业工会)总工会

3为什么组建工会:基于工作和工作条件的解释(疏远理论:即雇员寻求集体行为时为了减轻和避免其疏远感。忧患意识理论)基于雇员背景和需求的解释

4如何组建工会:工会的组织策略 雇员的集体凝聚力 管理方的反工会化措施

5工会的职能:经济职能(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最优组合 确保就业公平)民主职能 整合职能 社会民主职能 阶级革命职能

6工会的职能分类:工联工会 福利工会 政治工会

7工会性的概念:罗伯特马丁布莱克本提出是指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关于工会性的分析:阶级意识法 地位意识法

8工会的行为方式:韦布五分法互保互助 集体谈判 劳动立法 直接行动 政治行动

9工会的组织结构股:是指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其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效率与民主相结合10劳资合作:是指所有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而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是工会与管理方寻求实现共同利益的一种方式(劳动关系的最高形态)

11劳资合作的特征: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 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能实现 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 劳资合作带来的成果应公平分享

12劳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建立互助互信具有荣辱与共的观念重视企业长期营运目标 人性的相互尊重 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 利润分享及符合国家劳动法律

13收益分享计划:斯坎隆计划 拉克计划 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14利润分享计划:现期分配计划 组合计划 延迟支付计划

第六章

1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保护者 促进者 调停者 规划者 规划者 雇佣者

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就业保障与人

力资源的规划者 公关部门的雇佣者 2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

第四篇: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关系的运行框架

摘要:在劳动关系领域中,邓洛普首先运用系统理论的模型来探讨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关系是社会系统中既具有独立性,也具有独立意义的一个特别系统。劳动关系既非单纯经济的也非单纯政治的,区别于社会系统中其他部分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劳动关系系统在其每一个阶段都包括行为主体、环境以及意识形态和规则网这四项基本要素。系统论以其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方的经济、政治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基于中国的复杂的劳动现实和众多的劳动者这一情况,以及中国正处于发展中这一事实,中国的劳动关系的运行框架与西方发达国家区别很大,并且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雇主和政府的三方主体而言,中国则是工会、雇主、政府和民间组织团体

关键词:劳资关系;工会;政府;维权

一. 系统理论 1.1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战时的国家干预政策,在战后与社会主义阵营进入冷战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并未放弃使用国家干预。新的技术革命,垄断的新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的改良措施,国家干预的加强以及资本家使用新型管理和剥削手段,都使得劳资关系变得复杂多变。虽然如此,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并未发生根本转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缓和劳资矛盾冲突,调整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邓普洛试图在劳动关系领域建立一个涵盖广泛、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系统论由此被引入劳动关系领域。1.2 系统方法是一种从总体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研究策略。在劳动关系领域的系统论中,行为主体、环境以及意识形态是构成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规则是受这些要素影响所形成和变化的劳动关系系统的产出,产出的规则又反馈回劳动关系的运行过程中作为各主体的规范和准则。

二. 劳动关系运行框架中的中国政府

在劳动关系主体的构成中,政府总是一个不会被排除在外的角色。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政府很大程度上起到着调解员和服务员的功能。一方面,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从法律上对涉及到劳资关系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原则、标准、条件等进行明文规定;另一方面,当劳资关系中的雇主和雇员之间出现矛盾和纠纷或者难以在劳资内部通过自我调和的问题时,政府就起到调节利益平衡的作用,作为中间人在两者间缓冲,从而容易让两者间形成最终的相互让步或者妥协。其次,西方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在面对难以调和的重大冲突的时候才会采取一些强制手段,对不稳定的劳动关系进行干预,从而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

在中国,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和传统理念,使得中国政府的角色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很本质的区别。中国的政府一方面以立法和司法的形式对劳动关系中的雇员和企业家予以保护;另一方面,政府总是很积极的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参与到本应该由劳资关系内部自己解决的事情中,往往变相的利用国家的公权力或类公权力进行强制干预。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的现实使得劳资关系很难得到缓和,因为劳动力严重富余,劳动者的权益如果没有公权力的大力维护,很难得到保障,但是,政府变被动、不得已而干预为主动、获益式的干预总是难以令人放心的,更何况在政府参与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某些利益而牺牲劳动者权益的现象。非但没能积极的改善劳资矛盾,而且还会激化矛盾,引起劳资危机。总的说来,中国政府在劳资关系的运行框架中既担当裁判员,同时也参与进游戏自己投篮。政府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对劳动系统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予以干预,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网,制定“游戏”制度和调解制度,并且通过实际的干预活动影响改善劳动关系环境,规范劳动关系中的用工条件、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福利条件、工资待遇等。通过长时间的政府干预和积极影响,劳资关系中的意识形态也会产生很大变化。在中国,立法明文规定了不允许工人组织进行罢工运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人维权的行动。

三. 劳动关系运行框架中的中国工会

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中国的工会有着与外国工会与众不同的地方。外国的工会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以工人利益为代表的工人自治团体,但是在中国,工会具有国家性质。中国的工会依照工会法也采取民主集中制选拔管理层人员。但是中国工会的实际作用却十分的耐人寻味。按照西方工会的功能来说,工会是工人阶级维权的产物,是工人个体由于力量单薄而集合成的群体形式,从而能够更好的与雇主进行关于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问题进行磋商和谈判。在中国,工会总是摇身一变成为政府控制、防止工人维护自己的权利的组织。在中国的劳资冲突中,工会非但没有站在工人的立场上为工人的利益说话,而往往是帮助政府进行维稳,打击工人维权的积极性,甚至帮助资本家和雇主对抗工人的维权行动。他们总是积极的介入劳资关系问题的自我解决过程中,往往代表着政府参与到劳资纠纷中。由于工会的这种负面作用,总会导致劳动者维权的困难乃至失败,从而难以成功的改变劳资环境。同样,这种负面的介入直接打压了劳动者的谈判能力,致使劳资领域的意识形态总是难以形成一致,而是一方只能迫于无奈而被动屈从于另一方。另一方面,工会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促成了企业的规则网的形成,工会的行为虽然没有直接指定规则,但是却是变相的不论好坏的维护了企业的规则制度。

四. 劳动关系运行框架中的中国民间组织团体

中国的工会往往代表不了工人阶级,所以中国的民间组织团体就自发组织起来代表工人,为工人维权而努力。在中国出现劳资纠纷的时候,工会经常充当帮助企业或者资本家维持原有的不公正的规则的角色,而民间组织团体则是发挥了原本工会应当起到的作用,为工人奔走、争取更好的条件、待遇和环境。民间组织团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劳资关系中的规则制度向着更好更更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进步和改革。虽然在某些意义上说,民间组织团体可能与工会存在着对立的可能,但是民间组织团体的努力却会积极的推动着政府的保护劳动者的行动。通过民间组织的努力和行动,政府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民间劳动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通过立法方面从法律和制度上对劳动者予以更多的保护。而且,这种努力也能够给予企业很大的压力,从而让企业和资本家能够感受劳动者的要求,能够促进劳资关系中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进步。民间组织团体在中国的劳资关系中越来越发挥出其作用,尤其是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五. 劳动关系运行框架下的中国劳动者

在中国这个人员多达10几亿的国家里,劳动力也极度富余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权益总容易受到企业或者资本家的侵害。他们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权益由于这种现实的原因,总是难以得到保障。他们在面对企业和资本家这种雇主的时候没有谈判的优势和基础,而他们也改变不了工会的性质,国家立法也离他们很遥远,规则和制度也是由企业的雇主制定的,主要体现的雇主的利益而容易忽视劳动者的这些权益。他们在中国的劳动关系中虽然是当事人的地位,但是难以得到自己应当得到的地位。法律不允许工人的罢工行为,政府除了在立法中对他们予以政策上的保护,但是在实然的层面却欠缺保护的力度,工会更多的是维护那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企业以及以维护社会秩序的考虑为借口打击工人维权的行为,也少为工人们奔走维权,而规则是企业制定的,环境是企业提供的,加之自身生存的需要和自身力量的弱小,都使得劳动者本身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难以通过自我的努力和争取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说,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只能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现状和规则。他们在劳动关系领域更多的是以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存在。

总结:中国劳动关系系统中,虽然工会的作用有所不同,社会环境与西方的情况差异巨大,但主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形式没有本质变化。中国劳动关系系统中,民间组织反而替代了工会原本的作用,推动着制度规则的制定,影响着雇主与政府的态度,为劳动者进行维权,代表劳动者伸张自己应得的权利和权益。同时,制度和规则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会受到劳动主体的批判,乃至抵制,从而劳资主体反过来影响着劳资制度规则的制定和改变。中国工会是现行规则的维护者,是现存环境的协助者,也是政府的协助组织。劳资环境的改善也侧面促进着劳动者的维权,雇主规则的制定和政府制度的变更。

第五篇:劳动关系

滨江学院

结业论文(设计)

题目

院系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二O年月日

浅析如何在企业中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09级人力资源管理徐占春20098332013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有效和谐发展,文章从如何健全创新机制,从企业大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企业基层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想法。

关键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不仅是企业工会永恒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关系到职工能否心齐、气顺、劲足;企业能否持续有效发展;社会能否稳定。所以,如何在企业中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迫在眉睫。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把握企业四个坚持。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其它各项工作均无从谈起。可以说,企业发展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础,而企业发展的前提,则需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员工收入才会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才有物质条件来解决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不断改善劳资关系,从而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结合实际情况,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缩小员工收入差距,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员工生活问题,改善员工劳动条件„„如

此等等,都必须依靠企业坚实的物质基础及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2.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实现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劳动关系和谐,是国有企业落实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在国有企业,劳资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资产是国有资产。因此,员工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坚决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员工的薪酬待遇、教育培训、劳动保护、作业条件、休息休假、知情权等等。劳动者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企业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即劳动关系的和谐。要做到劳动关系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时时处处充分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只有企业真正忠诚职工,员工才能做到真心忠诚企业。

3.坚持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归根到底要靠政策和法律,要靠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要靠制度规范秩序,靠制度促进公平,靠制度推动和谐,靠制度实现双赢。要进一步抓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强法律监督,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2009年我局各农电企业在“三改”过程中,根据要求,按照新的岗位,重新签订了上岗协议和劳动合同书,形成了新的用人机制。并建立健全了劳动关系沟通协商机制,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层、工会组织和员工代表共同参加的交流平台,使企业和员工利用这一

平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及时协商解决出现的劳动纠纷、争议和矛盾分歧,依法依政策把问题解决在企业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4.坚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人才环 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员工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过程中,巴彦淖尔市农电局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因人施教,广开学路。尊重并努力激活每个员工的创造力,有充分的空间让所有员工施展才华,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氛围。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把握基层的几个关键。

1.把握好薪酬分配的环节。收入分配问题,是员工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意识方案的制定,要考虑与市场的接轨和联系,既要与本系统相关企业比,与自己的企业历史比,与市场相关企业比。读部分管理层人员、部分单位的高收入者要有合理的控制、限制或封顶。对高收入者,较高收入这与大部分人的收入要有一控制增幅设计,调节设计,不可过度悬殊。二是绩效考核制定要尽量科学合理有序稳定,考核的结果既要与效益工资,评优等挂钩,又要适度控制。

2.把握好联系群众环节。一要建立联系群众的制度,领导干部包括中层、中层机关和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抽时间深入群众中去,进行一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建立思想动态分析制度,要定期不定期召开职工座谈会和思想动

态分析会。三要建立信访稳定工作制度、要畅通各种民意反映渠道,通过基层负责人、信访信息员、联系点领导、信访接待等渠道及时了解倾听群众诉求,及时消除各类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四要成若办实事制度。如工作生活环境、职工健康、子女就业、困难帮扶等职工关注的问题。

3.把握好权利约束监督的环节。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坏是职工群众最痛恨的,也是对和谐劳动关系最大的威胁。因此把握好权利约束监督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4.完善创新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管理机

制。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企业最主要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力的主要载体,是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的重要制度,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环节。

5.要健全完善的企业公开机制。推行企业公开机制不仅是落实职工的知情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民主管理制度,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中包括一是把握企业公开的重点,企业公开的重点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如干部优秀人才选聘是需要职工知情监督的。二是处理好企业公开的难点和热点有些问题不一定是职工知情监督的重点,但却是职工最关注的、最敏感的、最易引起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如职工工资和效益工资的分配,领导的收入等。三是保证企业公开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6.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绝大多数员工能否在这个企业环境氛围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得到相应的报酬,晋升等回

报,从而调动员工爱岗敬业,创兴创效,勇于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整体实力的提升。一是要建立对干部骨干的培养选拔机制,坚决反对任人唯亲,跑官要管的腐败风气。二是建立对各类人员的评比选拔绩效考核机制,使大多数岗位的员工都有晋升、展现自己的机会。三是双选用人制度,或者员工动态管理机制。我们追求的和谐不是表面的和谐,而是要靠这种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合力,追求一流的素质,创造一流的业绩,实现公平公正,形成竞争有序、争先恐后的局面。

总之,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任重道远。在新时期的挑战面前,机遇与问题共存,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企业和职工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构建起社会主义新型的劳动关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企业诚信经营,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常凯,2005,劳动关系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董保华,2006,劳动关系调整的社会化与国际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劳动关系1210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关系121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关系

    1、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是指现代社会中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其社会背景的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学......

    劳动关系 雇佣关系

    人社部关于劳动关系确立的5条规定全解析 发布日期:2015-10-15 作者:李云律师 2005年5月2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为人社部)发布《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范文大全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责任形态的特殊规定主要在《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加以规定,具体涉及劳动关系的还......

    劳动关系案例

    案例一一、案情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梁某一直在北京某公司任人力资源总监。2009年5月梁某提出辞职,7月初办妥离职手续。随后,梁某向北京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

    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因劳动给付与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劳资关系、劳工关系、雇佣关系、劳使关系、产业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征:1、......

    劳动关系解除合同(集锦)(大全)

    劳动关系解除合同(集锦6篇)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合同愈发重视,能够利用到合同的场合越来越多,签订合同也是避免争端的最好方式之一。合同有不同的类型,当然也有不同的目的,以下是小......

    劳动关系作业★

    案例一: 1、保险公司与沙莹莹关于试用期的约定是有效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1款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本......

    证明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大量用人单位都主动和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资双方劳动关系存在的重要证据。但是,即使在深圳,也仍然有少数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