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与对策措施毕业论文
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化与对策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的最新变化,并就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加工贸易;发展变化;对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最新变化
1.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1)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使得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投资转移的重要机遇。2008年4月16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决定,为实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在中西部重点承接地的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指导。
(2)国内产业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转移。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从其整体布局出发,必然不断把产业投向商务成本最低、出口便利的国家。2007年以来面对两税合一、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合同法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变化,外资纷
纷撤离。从珠三角撤资的不少外资并没有流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而是流向了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加工贸易直接流向国外将造成国内东西部产业内循环的“断链”。
2.加工贸易政策变化
近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问题比较突出,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因此,我国政府针对对外贸易采取了一些更加严厉的政策。
(1)出口退税政策调整。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此次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2)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政策调整。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新增共计1853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还对加工贸易监管要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二、我国加工贸易变化的影响因素
1.法律法规日渐完善
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和发挥监管作用,我国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其中,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的用工成本
大约提高了8%。这是致使许多中小型“三来一补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出现产业波动的直接原因。
2.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成本上升,导致许多外资企业难以维生;环境成本上升,东部的环境承载力趋于饱和,加上群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这也成为外资企业迁走或撤资的原因之一。
3.优惠政策不断减少
从2007年,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制定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等,使优惠政策不断减少。
三、未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
1.促进加工贸易的主体转变
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应是使加工贸易的主体逐步从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2.加快加工贸易的转移步伐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
趋势下,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需产业转型升级。因而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改善投资环境。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为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一个良性的硬环境。
(2)加强政策引导。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更大,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更多,只有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加工贸易发展的系列问题,才能顺利完成产业的转移。
3.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1)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为促进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链条中不断向高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环节提升,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的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员工培训,制定和实施对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的技术创新优惠政策体系,尽快改变加工制造业普遍的技术落后局面。
(2)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3)建设相关配套产业。若失去了廉价劳动力这个优势,我国将不再对这些跨国企业有吸引力。因此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加工贸易的相关配套产业,能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提高加工企业的本地采购率,进一步带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增长产业链条,促使其向上下游深入发展,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4)改变外资引进策略。改变外资引进策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境内转移,在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篇: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层面,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从社会层面,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扩大就业和稳定社会做了巨大的显著的贡献。但是近年随着我国产业格局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工贸易显露出来一些重大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对外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解决加工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列举了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我国加工贸易 面临的问题 对策与建议
一、加工贸易的历史及现状
1. 我国加工贸易的历史。
我国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于1978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通过业务外包、贴牌生产等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利用自己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规模地开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业务。1996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据统计,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6 905.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5.3%。其中出口4 165亿美元,增长了27%;进口2 740亿美元,增长了23.6%。在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除了初级产品外,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
2.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有明显的改善,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势化趋势十分明显。技术产业对外贸易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从20世纪80年代港澳台到90年代初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主要从事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初开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FDI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资金和技术来源,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拓展。境外加工贸易作为新的加工贸易方式正在得到发展。
二、加工贸易的存在问题
1.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居于主体地位。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从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国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1.9%,但是一般贸易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仅分别为7.7%和6.8%,均低于GDP年均增长率,而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9.5%和26.9%,使加工贸易在出口与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从4.8%分别上升到56.9%和44.4%。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是我国进出口额不断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其数量的扩张也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外贸依存度的增长与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增长为正相关,过高的的外贸依存度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不便,例如我国经济受制于
国际市场的变化、贸易摩擦等。
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发展不平衡,外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大。据统计,2004年外资企业占整个加工贸易的比重为70%。此外,虽然我国的制造业结构有所升级,加工贸易所涉及的产业层次逐步提高,但从国际分工层次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国内企业多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玩具、鞋帽等的加工环节。而技术水平高及附加值高的设计、营销、面料等生产环节,几乎都被外商所掌握。我国企业所从事的机电、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零部件生产和产品组装环节,高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如在微型计算机制造业上,我国企业主要从事鼠标、键盘等简单零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组装环节,而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CPU和高速内存等核心零部件,则由外资企业生产。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1998年为52.4%,2005年为52%,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25.4%,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60.4%。另据统计,我国出口加工贸易中,约有85%使用国外的品牌和技术,很多企业采取了贴牌生产,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
2. 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据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水平落后5—1O年,制造业的生产设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此外,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比例也非常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高级技工只占产业工人的3 5%,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40%。中国知识产权局2005年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2000家,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制造业技术水平较落后,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高技术领域也只是涉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与贸易利益,制约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3. 加工贸易的政策不够完善。
(1)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2)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3)加工贸易中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4)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
4. 区域发展不平衡。
向中西部梯度快速转移时机尚不成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托海港,凭借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使加工贸易得到优先发展,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城市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出现了新的局面。除了亚洲“四小龙”继续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公司将成熟的制造工序和加工技术直接转移到了我国。我国沿海城市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领域都有了新的提高,加工贸易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和加工贸易逐步失去了竞争优势,开始向中西部或加工贸易尚不发达区域转移。考虑到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比较落后、物流效率比较低、人力资源较贫乏、营商环境不够好等多方面因素,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梯度转移条件还不完全具备。
三、加工贸易的对策
1. 利用转变外资的方式,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
据前所述,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小,且处于国际分工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主动权就会被外资企业所掌握,其发展规划就会受到外资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权。为此,要加大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要赋予内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营造有利于内资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内资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要培育像中兴公司那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只有拥有更多这样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才能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才能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 努力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我国要提升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转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向我国投资,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其投资于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环节;鼓励外商在我国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通过与其合作,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鼓励性、扶持性政策,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制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为跨国公司加工贸易配套的各类企业,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及技术溢出效应,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大对加工贸易所需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训更多的技术工人。
3. 努力完善加工贸易的政策。
完善、理顺加工贸易政策是实现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性因素。政府部门应通过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的调整,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及提供相应的服务,来引导推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应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制定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及加工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带动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与升级;针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以及国内采购原材料退税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快修订、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简化退税程序,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4. 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要把握新政策带来的机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加工贸易呈饱和态势只是极少数发达地区,即使在这些“饱和”区域,高级形态的加工贸易也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必须创新观念,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在更为广阔的区域合理布置加工贸易,依梯次递进的规律引导加工贸易向腹地延伸。鼓励东部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对于优先发展起来的中国沿海地区,可以按比较优势,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进入国际技术贸易的循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可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先进生产制造基地;京津唐地区根据技术知识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东北地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优势工业品,首先在硬件上,要加快当地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湖北具有长江这~黄金水道,现在的加工贸易运输基本依靠的是集装箱运输,沿江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要加速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从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看,中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的50%,西部地区不到东部地区的1/3。高速公路犹如经济的大动脉,血管通畅,活力就强,血管堵塞,活力就弱。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中要特别注意投资于道路交通设施,既要政府投资,也多吸引企业投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了,加工贸易发展自然会加快。其次在软环境上,要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提高大通关效率,实施贸易便利化。现代大规模的加工贸易对海关监管、通关时效要求很高,特别是一些IT产品,以小时计算,基本是“订单电子化、物流即时化、通关快速化”。再次管理方式可以到东部地区取经,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加工贸易审批工作,尽快实现从以合同为单元的管理向以企业为单元的管理转变。商务、海关、税务等部门加工贸易系统联网,实现电子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能。口岸通关相关的部门,包括商务、海关、检验检疫、交通委、港务局、开发区、保税区等,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出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最后在发展模式上。依托主要城市和开发区集中区域发展,总结和吸取东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和教训,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不可能遍地开花,可以首先选择在工业基础条件好、人力资源充足的重点城市,产业配套条件好的一些产业发展,对优势明显的城市发展加工贸易实施入区“圈养”的方式。
[1] 宋志勇.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J].国际贸易,2005(8)
[2] 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发展挑战和结构升级[M].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6.[3] 孙文杰 王岩: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年第17巷第5期
第三篇: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X X X
(XXXXXXXXXX学院
邮编。。)
摘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扩大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其他国家对我国开放市场,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关税的减让,从根本上堵住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的机会。各国贸易政策的公开,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世贸规则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加工贸易的监管等领域带来新的挑战。对此,作者提出了以下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良性发展;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对我国的对外经贸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促进了我国产业的调整,制造业的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情况发生新变化之际,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关键词:加工贸易;新机遇;新挑战
Abstract: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impact of processing trade is great.In principle, the market will expand further opening of foreign areas engaged in processing trade, foreigninvest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wide;other countries open their markets to China, will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products have a broader market, exports composition will also be changed greatly.Tariff cuts, essentially blocking the use of processing trade channels smuggling opportunities.Countries to open trade policies are conductive to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However, WTO rule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to the supervision of processing trade and other areas to bring new challenges.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rocessing trade approval management;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enterprises classification;optimize theprocessing t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guid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vigorous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the currentinternational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domest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 on the occasion of the new change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Keywords:Processing Trade;New opportunities;New challenges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进加工贸易转
(一)世贸规则对加工贸易带来的挑战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扩大外商开展加工贸易的领域,为外商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天地;其他国家对我国开放市场,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关税的减让,从根本上堵住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的机会。各国贸易政策的公开,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维护自己的权益。
1.由于关税的减让,原来销往国外市场的加工贸易产品可能转而在本地销售,从而影响国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2.一些加工贸易货物通过内销途径可能逃避配额许可证管理,既影响了企业加工贸易的正常运行,也为海关对加工贸易进行后续管理造成困难。
3.按照世贸国民待遇的原则,任何成员不能以直接或间接方法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有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或强制规定优先使用国内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能用政策上的限制来促使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
4.随着关税的降低,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下降。
(二)加工贸易监管面临挑战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遍地开花的经营格局,给监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加工贸易监管政策存在不足:一是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二是缺乏健全、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和税收保障机制;三是相关政策不协调。在贸易政策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落差。
2.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走私的现象十分突出,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与监管手段仍存在实际困难,使得加工贸易成为不法分子走私的渠道之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3.没有形成有力的协调配合机制。一是各部门多头共管,各地区监管条件不平衡;二是技术标准不规范;三是管理脱节;四是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五是监管任务重。
(三)加工贸易挤压正常贸易,使出口税源萎缩
我国对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实行保税监管制度,即在货物进口时,海关保留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的权利,但实际并不征收或按比例征收,待原材料加工成成品后出口时核销结案,加之我国对加工贸易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政策,导致占进口贸易总额近5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机器设备基本上都不征税或征收很少的税。另外,三资企业投资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弱,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加工业过度膨胀。据有关部门对80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调查分析,利用率在6O%以下的有28种,占35%。我国绝大部分加工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属于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同时,真正高、精、尖的加工能力却严重不足,而且加工能力一旦形成,机器设备成为沉淀资本,要维持其生产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庞大的加工生产能力与我国相对落后的原材料工业和种植业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造成加工工业与原材料工业、种植业之间比例失衡。
(五)加工贸易顺差、原产地规则与严重贸易摩擦的挑战
目前,我国对美国和欧洲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从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顺差较大而引起的。由于加工贸易加工程度深浅不一,增值幅度相去甚远,原产地认定分歧较大等方面问题,从而造成我国表面存在较大顺差,但实际增值并不高。加工贸易是国
际分工和国际化生产所导致的经济合作形式,在这一个生产、流通的过程中,我国只是从事其中部分加工环节,贸易顺差并不代表我国在贸易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贸易利益,可是却被他国利用,成为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甚至是讨价还价的砝码。
(六)加二贸易企业分类的标准和保证金管理面临挑战
1.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标准条件尺度过于严格,对技术性犯规惩罚过重。适用A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但是由于其标准过于严格,满足其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很少。一些加工贸易出口大户由于货运量大、料件和产品种类繁多,报关次数频密,技术违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被划入C类管理,造成数10巨额资金长期压在银行不能周转。
2.关于缴纳保证金问题。按照规定,适用C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海关对其备案进口料件收取应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等值的保证金。这就使企业相当一部分流动资金固定地用在保证金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从而影响外贸出口。
(七)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1.加工贸易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贸易和投资活动。从我国情况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对加工贸易的调节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投资软环境上来讲,我国的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企业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为企业服务的机构还没有配套。另外,我国的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的服务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有待加强,金融服务需要完善。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一次关于国内采购的主要障碍的调查中,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加工装配技术是最重要的障碍。
4.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影响限制了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材料。
5.加工贸易业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后,相关的操作规程仍跟不上国家保税业务的发展和通关制度改革的要求。
(八)境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挑战
1.对境外加工贸易认识不足。加工贸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对于境外加工贸易,我们的认识还很不足。我国现行的政策限定过死。目前,生产企业获得的自营进出口权,只限于经营自已生产的产品,而事实上,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需要出口的原材料、零部件不仅仅限于本企业生产的。
2.国家的相关政策尚未配套。以金融服务业为例,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难以对境外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遇有流动资金短缺的境况时,却难以得到国内商业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支持。
3.产业发展不均衡。我国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少。现在,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和轻工业品还占有优势,其他诸如汽车、IT产业、电信等领域,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尤其是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同国际相比,差距很大,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
4.信息机制不健全。从市场信息需求看,企业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和投资环境知之甚少。不少企业想走出去,但是不知道从哪里能够得到有关国家的市场资料。对于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原产地规则了解不多,国际通行做法也不掌握。
二、加强监管和引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和改善加工贸易的审批管理
1.完善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制度。在目前分级审批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地(市)和县(市)级加工贸易审批权。对实行总量平衡管理的棉花、食糖、植物油、羊毛、天然橡胶、原油和成品油等商品的加工贸易业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将审批权下放市一级。
2.适度放宽加工贸易企业审批条件。减少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根据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不发达现状,适当放宽条件,鼓励中西部地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
3.严把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批关。严格按照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单耗标准来审批加工贸易,对尚无全国统一单耗标准的,加工贸易审批机关要严格审核企业所申报的单耗,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主管海关的意见后予以审批,海关凭加工贸易审批机关签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予以备案。
4.规范加工贸易批准证的时限。经营企业须按《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规定的期限加工、返销制成品并办理核销手续。如因客观原因确需延长制成品返销期限,须在规定的制成品返销期限内报原审批机关批准,海关凭批件办理延期手续。
5.提高加工贸易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金关工程”,实现加工贸易各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网,以更精确、更便捷、更经济的管理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电子化管理,在政府部门管理现代化中将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6.严格审批某些商品。对敏感的配额许可证商品、有污染的商品、国际市场容量有限并易冲击我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等限制类商品,其加工贸易的审批要更加严格。
(二)科学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分类管理
1.根据机构改革后的新情况,重新调整和完善“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议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组成加工贸易部际联席会议,定期通报情况,研究政策,共同做好加工贸易的管理工作。今后,各省、区、市也应建立相应的加工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就各种情况互相定期通报。
2.科学界定加工贸易企业分类标准。放宽对加工贸易企业违规的界定条件,对一般技术性违规的不应作为评定企业类别的依据,对轻微违规,处罚金额不大(可加大到5万元以内)的违规行为,也不应作为类别评定纪录。对无走私记录、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应尽可能使之在没有C类、D类企业违规严重的情况下进入A类行列。
3.建议将违规次数占其进出口报关货物申报单票数的比例,作为企业分类考核指标。凡加工贸易企业一年内违规少于2次,或违规次数占其报关单票数的比例低于规定的标准,同时符合海关关于企业分类的其他规定,将其划入B类或A类企业管理。
(三)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引导加工贸易良性发展
1.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我国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和工业基础都有了明显改善,为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引导外资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应逐步引向内地,并根据自身需要适当发展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
2.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升级。从积极参与全球分工的角度看,要尽快调整国内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3.大力发展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档次。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要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档次提高。
4.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际通行做法,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采用国产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免部分税收,刺激企业的积极性。
(四)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加工贸易发展环境。利用多种投资方式,改善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尽快修筑交通运输干线,打通通往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
2.根据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出口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外经贸增长点,建立以水力、矿产等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能源加工,发展旅游业和边境贸易。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选择部分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
3.运用区位优势,发展面向中亚、南亚等出口的加工工业。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经济纽带维护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
4.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要取得突破和更大发展,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沿海地区的做法。必须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5.加快经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经贸人才的缺乏和开放意识的相对滞后,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外经贸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首先要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的开放型人才,为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外经贸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五)妥善处理加工贸易内销问题,减少对国内产业冲击
1.严格控制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条件。严厉打击利用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进行走私、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
2.规范对加工贸易内销料件的处理。对不属于进口配额许可证或登记管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海关根据《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进口料件补征税款及税款利息后,办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核销手续。
3.加大对加工贸易违法内销的处罚力度。对未经海关许可,擅自转让、抵押、调换加工贸易保税料件或成品的,对有关保税料件数量短少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或有关纪录不真实的,以及3次以上走私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规范加工贸易秩序,尽量避免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对我国国内产业的不利影响。
(六)发展出口加工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
设立出口加工区是我加工贸易监管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出口加工区的设置,将改变现有加工贸易“遍地放羊式”为“圈养式”的集中规范管理。发展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监管,解决长期以来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手续繁杂的矛盾,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1.进一步规范出口加工区货物进出的监管。加强出口加工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监管。加强对出口加工区与区外之间货物进出的监管。
2.切实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保税监管政策。这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3.进一步完善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应完善出口加工区的服务功能,在对加工贸易业务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简化企业的手续。
4.积极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一方面,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向我国新设立的出口加工区内集中,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扩大整体优势;另一方面,建议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高新技术产业已有基础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开发区内试办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
(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新形势,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在坚持保证金台账制度的基础上,加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引导加工贸易到指定区域内保税监管,对于指定区域外实行先征后退或银行担保的国际通行做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加工贸易全过程实施电子网络管理。
1.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实行封闭管理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集团、保税工厂转移。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制度。
3.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异地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管理。
4.引入加工贸易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目前,要在坚持台账制度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加大对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的监管力度。
5.创造条件,逐步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根据我国保税区发展情况,建议选择上海、天津和深圳等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主要港口城市保税区,率先建立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的“在内地再创几个香港”战略构想。
(八)建立完善的加工贸易政策促进体系
1.统一各种贸易方式下我国国产料件出口的退税率。在统筹考虑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础上,以比较合理的税收优惠,引导加工贸易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促进我国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的出口。建议国家建立进口税收担保基金,通过银行或保险公司对进行封闭式加工的企业提供税收担保,既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又确保国家利益免受损失。
2.进一步下放进出口经营权。在对外经贸政策上,对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
3.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通过规范,确定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国内经济和产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批准证书,准予加工。加快制订各类加工产品的耗料标准,并根据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改进适时进行调整。
4.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提高服务效率。在积极贯彻国家有关加工贸易的各项法律、政策、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为守法经营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促进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
(九)积极推进我国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扩大出口的一种经济贸易方式,是我国海外投资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一般贸易相比较,境外加工贸易的社会效益更大。它不仅真正实现了扩大商品出口的目的,而且还带动了技术、劳务以及服务贸易的出口。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可绕过国外贸易壁垒,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销售。
1.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我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行业政策。
2.实行税收支持政策。建议对我方作为境外加工生产自用的机械设备、器材的出口,实行不征不退政策;为鼓励扩大生产规模,允许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免征所得税,将其3年内所获利润充实资本金。
3.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拓宽服务领域。在保证国有资本安全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的规则为我国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为
4.研究建立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保险政策对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作用。研 5.简化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程序。建议对境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审批进行适当调整。对个体经营企业或者合资企业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可实行登记制;对部分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不能到境外从事加工贸易。
6.加强商会、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我国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对我
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行业进行协调。同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7.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的保障和责任法规,理顺国内企业和境外企业的关系,并加快海关、税收、外汇管理等相关法规的建设,使我国的境外投资。
三、结论
总之,在这种国内、国际发生新变化的时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也正面临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的把握和利用当前难得的机会,进一步的拓展我国加工贸易向纵深方向发展;如何更好的解决当前加工贸易中遇到的难题或挑战,为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今后中亟待解决的关键。达到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4,(2)
第四篇: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 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 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 保险、国际运输、教育 培训、信息技术、民族 文化 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 管理 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 环境 建设。
1、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发展:(1)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3)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以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服务行业;(4)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2、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正像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 图所表示的,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步伐加快的今天,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与 APEDC其他一些成员经济体相比,在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以及统计数据和信息收集方面尚有较大差距。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仍有不少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故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家应有目的地区分禁止开放、限制开放和鼓励开放三种类型,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对沿海地区具备条件的优先发展,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银行、保险、咨询、邮电、通讯等。而中西部等地区则可待成熟了再推广。
3、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因此,面对国际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中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凡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
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要规定其股份的最高界限;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项目,要安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但应在坚持国民待遇的原则下,采用严格规范的国内政策以限制和推迟外资进入。另外,《服务贸易总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中国应充分加以利用。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有选择地、适度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这样对未开放的国内服务市场客观上形成了保护。第二,在对外开放的服务市场领域,实行一定的进入限制,如对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资格限制等。第三,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行业进行管理,如价格管理、垄断竞争行业管理等。第四,对国内部分服务行业和领域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在税收、财政、信贷、人员培训及科技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加快服务立法,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还很落后,服务业中许多部门都无专项法律法规。因此,为保证服务贸易健康发展,应加强对GATT、GATS、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同时,依据GATS进行保护性立法,最大限度地缓和与减少外来的强大冲击波。
5、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其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建议中央、国务院建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协调小组或委员会,负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
6、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培训,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及中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日益融入到全球一体化是对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严峻挑战ˇ也是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一ˇ加强政府作用ˇ打破壁垒ˇ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壁垒林立ˇ据关贸总协定统计ˇ全球服务贸易的壁垒有2000多种。《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贸易规则也承认了这一领域管理贸易的合法性ˇ规定彼此感兴趣的国家进行双边谈判ˇ讨论服务业市场开放问
题。因此ˇ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应该重视利用政府谈判ˇ打破壁垒ˇ发展服务贸易ˇ我国政府对本国的服务贸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ˇ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ˇ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二ˇ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ˇ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重点发展ˇˇ1ˇ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ˇ如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ˇ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ˇˇ2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ˇ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ˇ以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服务行业ˇˇ3ˇ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ˇ的基础行业ˇ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第三ˇ分层次逐步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ˇ仍有不少制约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因素ˇ故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ˇ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ˇ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ˇ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
第四ˇ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凡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ˇ目ˇ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ˇ不开放ˇ不允许外资进入ˇ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ˇ目ˇ允许开放ˇ允许外资进入ˇ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ˇ要规定其股份的最高界ˇˇ除以上两者外的绝大多数一般部门或ˇ目ˇ要安全开放ˇ实行自由化的政策。
第五ˇ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ˇ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ˇ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ˇ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ˇ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ˇ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ˇ可见ˇ为出口而进口ˇ以引进促出口ˇ能够增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部门ˇ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ˇ改善出口结构。服务贸易是新世纪重要的贸易形式ˇ中国ˇ由一个贸易大国变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的必然选择。ˇˇ
第五篇: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题 目 顺德家具市场的营销模式研究 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完成时间 2011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语(可另附A4纸):
评定成绩:75分
指导教师签名:
答辩小组意见(可另附A4纸):
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长签名:
综合评定成绩:
日期:
日期:
顺德家具市场的营销模式研究
刘镇雄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00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需求不断增长,家具营销模式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国内及欧美家具行业发展状况,特别是顺德家具市场状况,并梳理了顺德家具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其次,着重分析了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具行业营销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改善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Research on Marketing Strategy of Shunde Furniture
Liu Zhenxio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es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a growing consumer demand for furniture.Marketing of furniture has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In this paper, the Shunde furniture marketing mode is defin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ssay firstly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urniture market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Shunde is highly emphasized and its main marketing modes are listed.Secondly, existing and potential problems in Shunde market a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furniture industry marketing, sales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the actual status, the proposals of the marketing strategy for Shunde have been given.Key words: furniture;Shunde;marketing strategy
I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 绪 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对家具市场的相关研究述评.......................................................................................2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结构...........................................................................................2
一、国内及欧美家具行业发展状况..............................................3
(一)国内家具行业发展状况...............................................................................................3
(二)欧美家具行业发展状况...............................................................................................4
二、顺德家具市场概况.......................................................5
(一)顺德家具市场的发展历程...........................................................................................5
(二)顺德家具市场的区域优势...........................................................................................6
(三)顺德家具市场分布主要特点.......................................................................................7
三、顺德家具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7
(一)厂家直销.......................................................................................................................7
(二)家具销售代理...............................................................................................................7
(三)网络营销.......................................................................................................................8
(四)参展...............................................................................................................................8
(五)投标工程.......................................................................................................................9
(六)混合的营销模式...........................................................................................................9
四、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9
(一)理念落后.......................................................................................................................9
(二)渠道单一.....................................................................................................................11
(三)诚信问题.....................................................................................................................11
(四)市场秩序问题.............................................................................................................12
五、改善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的建议.........................................13
(一)找准顺德家具的市场定位.........................................................................................13
(二)通过政府引导改变市场的商贸模式.........................................................................14
(三)推出诚信企业认证措施.............................................................................................14
(四)提高市场法规执行力度.............................................................................................15 结
论..................................................................16 参考文献..................................................................17 致 谢..................................................................17
II
绪 论
(一)选题背景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0年全行业总产值达到了7000亿,预计2011年会达到7500亿,在家具市场上,从2002年起中国己经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家具出口国,并在2004年超过意大利成为第一家具出口贸易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具企业在营销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以市场为主体、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同时也成长了一批发展比较成熟的家具企业,比如曲美、全友、联邦、红苹果等,但是从家具行业的总体来看,中国家具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营销模式落后以及家具设计抄袭模仿严重。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营销能力的培育,利用营销策划的手段,利用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这已成为中国家具企业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顺德的家具企业现拥有规模以上家具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数8万人,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乐从、龙江及周边地区为主导的家具制造工业群,建设起以实木家具、板式家具为主的多元化品种结构。虽然顺德是一个拥有上千家家具企业的家具王国,但真正能够耳熟能详的本地品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究其根本原因是顺德家具企业本身竞争力不强,而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家具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顺德家具企业如何利用现有优势、弥补劣势,制定合理的家具营销策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国内对于提升家具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多,但是对于从营销角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因此本文对提升顺德家具企业的营销竞争力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本论文选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试从营销的角度讨论提升顺德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提升其整体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企业提升其本身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对家具市场的相关研究述评
朱剑刚(2004)的《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一文综合运用了S.W.0.T分析模型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策略矩阵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并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张寒等(2008)对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对1992-2006年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同意大利、德国等国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木质家具国竞争力的对策。
J.Ratnasingam与F.loras(2003)在其文章《亚洲木制家具工业的支撑力》对比了亚洲国家家具制造商的要素生产率、家具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相对劳动生产率、科研院所投入家具及木制品的科研经费比率等,阐述了如何通过加大家具行业人力资源投入和增强研发能力来提升亚洲国家家具产品竞争力水平。
Albertschuler和 ursBuehhnatm于2003[3] 年发表了《识别未来竞争性的商业策略:美国民用木制家具工业基准点和范例的转换》,针对美国过去十年间丢失了三分之一国内民用木制家具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如何避免与亚洲和南美国家同类产品在成本方面的竞争,转而依靠自己在设计、制造技术、市场营销和产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使本国家具工业得到生存和繁荣。美国具有世界第一大家具消费市场,因此,美国未来家具产业的道路应该建立在唯一一个持续竞争优势上面—临近本国国内市场;另外,需要结合在设计、供应链、制造、配送、服务和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不断创新。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结构
为了对顺德家具市场的营销模式进行探究,本文选择了从以下方式去进行研究。第一,网络资料的调查。借助前人都家具行业的见解和体会去进行学习,从而得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再进行更深的探讨;第二,实践探查。通过实习以及工作,对家具市场上的实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再结合理论学习得到的结论,做最终的分析。
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以及顺德本地市场进行概况总结,然后分析顺德市场的营销模式的现状,从而提出问题,最终作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国内及欧美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一)国内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家具行业属于传统制造行业,与其它如玩具、服装行业不同,不可简单地归为“朝阳”或“夕阳”产业。在特定时期,家具可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国内家具行业中的企业从地域上分为南、北两类生产企业,北方以光明、红苹果、全友、华丰等生产企业为代表,这类企业通常做出自不多,大部分只 是做国内销售,在北方家具市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较高。南方以 皇朝、联邦等为代表,南方家具行业中,广东顺德的家具企业多以内销为主,广东东莞大岭山的家具企业几乎全部出口外销,东莞厚街的企业在做外销的同 时兼做内销,由于地域、习俗、气候、收入、文化差异,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南 北两方市场各自平行运作,无太多交叉。国内家具市场纷杂,市场格局不平衡,国内家具市场上有吉盛伟邦、红星美凯龙、金海马等几家专业家具连锁大卖场,经营品种以家庭家居用品为主,同时也销售办公家具,所占市场份额不大;采 取品牌专营店的以美克.美家和工KEA为代表,专门经营自有品牌,但也未形成 行业气候。市场总的来讲,属于战国纷争状态。国内市场目前正处于等待一个 有资金和市场经验的盟主来整合散乱的资源,把这个潜隐的巨大的市场挖掘出 来,实现市场利润,完成市场更换,树立市场领军,使资源更为有效的利用和 分配。而有序的行业竞争不管是于企业还是于消费者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
加入WTO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大量国外资金流入我国,给 我国中小型家具企业带来了合作、合资的好机会,也为我们与国际接轨提供了 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是家具生产大国,更为重要的是还是一个家具消费 大国。我们13亿人口的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已为众多国家所关注。
我国近十多年来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格外好,其直接结果是为相关产业尤其 是家具行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消费的升级也为家具市场带 来了颇多机遇。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房市热涨到极致,眼下,在国家努力扩
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家具业可以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甚至于内销、外销皆上升的趋势。
(二)欧美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美国市场的家具是传统欧洲大陆家具的再设计再生产,此类家具多以实木 框架为主,产品个体大,多用雕刻装饰,做工相对复杂;欧式家具现代感十足,设计简洁,线条流畅,个体较为单薄,有木质家具的同时,也有金属及玻璃家 具。
美国家具消费量位居全球首位,2005年全年家具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 全世界家具生产总值的近四成之多。美国家具市场发展久远、成熟,它们的行 销主要有两种传统模式:
1、由销售公司进行销售。全美国约有5000多家大型销 售公司专营家具销售,这些销售公司控制着全美70%的家具销售额。2.由大型 家具商城进行销售。其中100多家超大型家具商城垄断了全国近一半的家具市 场。美国家具市场规模庞大,销售系统较为复杂,市场呈多元化发展。分别有 国际品牌专卖店,超市,综合性居室用品店,旧家具店,连锁店,不同的销售 渠道所售家具的价格水平也不同;近年来崛起的网络销售,发展迅速,占据家 具市场销售总额的近1/3,因其价格低廉,相对于传统销售模式更具竞争性优势。
欧洲家具行业有将近90000家企业,主要由一些中小企业组成,直接雇员近一百万,间接雇员也达70万,主要生产办公家具、卧室家具、起居家具、桌椅类家具、厨房家具等。欧洲前四大家具生产国以德国为首,其次是意大利,英国排序第三,法国名列第四。欧洲市场的家具商大体可分为生产制造商和品牌销售商。这些生产制造商大多为百年品牌老店,且家族经营居多,拥有优秀的设计团队,产品大都是自行构思设计,这些家具制造商只做自己品牌的生产,将生产出的产品卖给品牌销售商,由品牌销售商销售产品,自己则不进行销售。品牌销售商所销售的产品大都来自于这些百年家族企业生产的产品,自己不参 与生产。
全球化产业转移以及发达国家用工成本相对较高,使生产商经营支出较高,家具生产已无利可图,于是他们看到了资源丰富,生产力充足及用工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于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纷纷关掉本土工厂,到中国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
进行直接采购。近10多年来,美国家具业关掉的工厂,成千上万。近几年关厂的速度加快。据美国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美国家具业总雇员67.63万人,到2004年只有50万7225人,约有16.9万多人相继失业。
在欧美国家市场,家具行业已是充分竞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很高,国内 销售商一时半会还没有能力撬动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同时,由于金融风暴的 影响,市场在逐步的萎缩。在英、美国家,至少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是不可能回 复过来,回复到之前借贷消费的高水平就更不可能。所以目前欧美市场不具有 多大的吸引力。
二、顺德家具市场概况
(一)顺德家具市场的发展历程
顺德家具市场始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乐从、龙江两镇。早年在顺德华侨们的帮助下,本土人民能够较先接触海外的家电、家具等高端产品,木匠们凭着顽强不屈的学习模仿精神,利用325国道以及原材料供给的方便,开始了家具生产以及路边贩卖。后来,这一风气慢慢传开,很多顺德人民都纷纷做起了家具生意,在市场极大空虚的条件下,大家都赚了钱,于是各式各样的家具店铺开始不断涌现,聚集在国道上,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家具市场。
邓小平视察南方让更多的顺德人投身于家具实业,涂料、木工机械、五金配件等行业的兴起也为家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不断扩张,在乐从325国道两旁,建成了一系列专业的家具及其原材料商城和展览中心。如: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皇朝家具城、顺联家具城、红星美凯龙、亚洲国际材料中心、亚洲木业城、乐从国际会展中心、龙江前进会展中心等。本地也出现了一些相对优秀的品牌,如:时尚坊、名匠轩、卓越年华、骏业家具、志达家具。每年两镇都会举办家具专业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采购商。
如今,顺德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地域分工,龙江成为了“中国家具生产重镇”,而乐从则是“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谱写着家具王国的神话。
(二)顺德家具市场的区域优势
1、交通四通八达
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毗邻港澳,面积约806平方公里。“中国家具商贸之都”乐从镇位于顺德西北部,全镇面积77.5平方公里。而“中国家具生产重镇”龙江镇则位于顺德西部,全镇面积72.3平方公里,包括龙江、龙山、里海三个片,两镇都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都是工业卫星镇之一。两镇的交通非常便利。龙江镇水陆交通发达,广湛公路穿境而过,经良龙公路可以到大良和珠海等地。除了325国道、佛开高速、沙龙路、龙洲路等多条交通大动脉在本镇穿过,还有以混凝土为基础路面的东华路、里海路、风华路、三联路、聚龙大道等一批高等级的公路。50年代开挖了英雄河、跃进河,成为西北两江接连的水网。乐从的水路交通业同样也很方便,广湛公路自北向南而过,三乐公路、乐樵公路横贯镇区东西,英雄河、细河、沙良河、九洲河、细海等纵横交错,南通顺德水道,北通东平水道,形成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
2、浓厚的工商文化
顺德家具的繁荣,离不开当地的文化传统,这里很早就有着浓厚的工商氛围。早起的桑基鱼塘让顺德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塘鱼以及生丝的出口让顺德人得以与洋商人打交道,到清朝因为生意以及战争的原因,已经有很多顺德人移居海外打拼做生意,而且有许许多多的侨乡用自己赚的钱来建设家乡,他们不但捐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单位,还把外面的先进产品及知识带到家乡,再经过顺德人的努力学习和创造,让本土经济文化得以蓬勃发展。
3、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支持
政府的引导同样非常重要。当其他地方的人民还深深认为香港是一个妖魔化的地方的时候,顺德人民已经开始搭起鱼骨架偷偷去收看香港的电视,由于能够提早接受多元化的先进思想,顺德人民的政府领导也有着敢为人先的拼劲。“产权改革”就是一个佳话。同时顺德政府在招商引资之前更倾向于培养本地人民的 6
创业精神,因此,家具业的繁荣昌盛跟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顺德家具市场分布主要特点
顺德家具的分工格局十分清晰,从行政区划来看,龙江以家具生产为主,乐从以家具销售为主。龙江的家具企业主要集中于涌口、仙塘、华西、旺岗等地。而乐从的家具企业主要分布在水藤、沙边、罗沙、大闸、新隆、杨窖、沙窖等地。从龙江—乐从整个区域来看,在325国道两侧是家具销售及中间产品及原料市场,销售企业不断地集中,在空间上连成一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家具销售一条街。家具生产企业及原辅材料加工企业则分布在销售企业的外围,并有不断聚集的趋势。容桂的家具涂料、伦教的木工机械、勒流的五金配件都为顺德家具提供了完善的配套。
三、顺德家具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
顺德家具市场现有的主要营销模式:厂家直销,家具销售代理,网络营销,参加展会,投标工程。
(一)厂家直销
厂家直销这种模式是家具制造企业自己设立分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即经营直营店。由于厂家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销售,对各种售前、售中、售后的问题都要考虑,所以企业需要花很大心思精力去进行管理,需要企业老板有着比较先进的营销理念,否则很难与其他分工细化的专业卖家相抗衡,由于顺德家具企业的老板大多都是洗脚上田的老一辈或者木匠出身,很难有较强的能力去经营这样一个企业模式。
(二)家具销售代理
家具销售代理即采取家具销售外包的形式,把销售的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目前龙江大部分家具工厂都在采用这样一种模式,可以节省很多销售成本,特别
是企业客源开发渠道相对空白的时候,能够让企业比较迅速地进入市场,然而企业对经销商的依赖性却因此变得很强,于是只能赚取微薄的利润,难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而自主开发客户的动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这类厂家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非常松散,并没有严格的规则限制两者的行为,厂家可能为了赚取利润对经销商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造成了同区域不同经销商同类产品的恶性竞争。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网络营销
随着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推广,很多家具企业都开始着手电子平台营销的方法,尝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销售。然而,由于家具本身固有的特性,以及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般消费者对大件贵重物品的购买会相对谨慎,而且电子商务的推广在龙江乐从两镇也是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因此厂家对电子网络平台的驾驭能力并不太高,网络平台并没有很快地帮助顺德家具企业实现短时间内的飞跃。
(四)参展
顺德家具企业一般比较重视的展会包括广州、深圳、东莞、龙江、上海等地方的家具展销会。除上海展外其余四个展会经常同期进行,以方便各地买家一次性观看。龙江的家具厂相对规模比较小,其展销会也相对低端,展位租金不贵,而且买家准入规则比较宽松,外商主要来自中东,非洲等国家,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乐从往龙江的325国道路段,即便不是展会期间也会经常塞车,给买家带来很多不便。广州深圳东莞的展会相对高端,深圳主要面对国内的客商,而广深则想方设法迎合西方国家的办公时间,提高客流量。早年展会效率很高,当场下单的几率很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买家专业知识的提高,展会效率变低了不少,尤其是广东省内的展会。现在,顺德一部分的家具企业一般比较倾向于参加省外的展会。同时在省内各大展会期间到场派发资料,收集市场资讯。省钱之余还真会得到收益。
(五)投标工程
这种营销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酒店、办公楼等为合作对象。这是近年出现的引人注目的销售方式,通常订单比较大,对家具企业有比较多的硬性指标以及服务要求,在产品的选择,货款的支付,工程的安排以及售后服务上面有更多明细的规定,对很多顺德家具企业来说会非常苛刻。而且这一营销渠道目前主要还得依赖企业口碑和老板的人脉,“陪标”现象广泛存在,招标公示形同虚设,标书购买也会花费小型企业许多的资金。正是因为投标过程中存在层层的审批程序以及一系列非公开公平的操作,使得一般的家具厂商只能“望标轻叹”。
(六)混合的营销模式
相对大型或者经营理念比较先进的家具企业一般会选择同时利用多种营销渠道来开发自己的客户,一般而言,都是前期通过直销、代理等模式积累了、前期的资金和经验,然后再通过网络营销、展会营销、投标工程等去自主开发自己的客户。目前顺德市场上最广泛存在的是“工厂+展厅”模式或者加上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主要为阿里巴巴中英文网,极少数的家具企业选择更前沿的网络渠道开发客源,利用谷哥搜索热门关键词很难找到顺德的家具企业。
四、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落后
1、品牌意识
厚利适销才是多数企业应该走的路线,顺德家具企业正逐步迈入品牌竞争。虽然部分企业已经萌发了品牌意识,开始极力打造自身品牌,推广企业形象,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大部分的家具厂家仍然处于低价竞争的阶段,竞争形势原始,整个行业还没形成品牌竞争的风气,而且就目前来说,卖场的品牌推广效果
优于厂家,区域形象优于单个企业的形象。更多人听说皇朝家具而不知道志达家具,很多人都知道乐从家具而不了解名匠轩。
2、国际标准
家具市场的规范化会吸引来越来越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采购商,然而此类国家的市场对进口产品会设置不同的准入规则,它们常常以不同的认证形式出现。例如:CE, GREENGUARD等。CE标志是产品进入欧盟国家及欧盟自由贸易协会国家市场的“通行证”。任何规定的(新方法指令所涉及的)产品,无论是欧盟以外还是欧盟成员国生产的产品,要想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在投放欧盟市场前,都必须符合指令及相关协调标准的要求,并且加贴CE标志。这是欧盟法律对相关产品提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为各国产品在欧洲市场进行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最低技术标准,简化了贸易程序。目前包括24条新方法指令涉及CE认证。GREENGUARD 是室内空气质量认证的简称,中文译名为绿色卫士,能获得GREENGUARD认证的产品,也证明产品通过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室内空气质量认证测试。然而,大多数的家具老板并没有从中国式生产作坊中醒觉过来,没有意认识到开发国外市场要注重健康和环保的意识,未能满足认证所需要的硬性指标,甚至对各种市场所需认证没有任何概念,单凭口头信誉去让外商相信产品的质量好和危害性低,这是非常原始的做法,早就与市场的需求脱节。
3、创新意识
中国家具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润,纷纷走上OEM(贴牌生产,即采样加工和模仿制造)的道路,心甘情愿做起了外国企业的幕后加工厂,而顺德家具业正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顺德本地相当多的家具企业产品出口过分依赖于OEM,较少实行ODM(自主设计制造)和OPM(自创品牌)。家具设计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开模师傅的也大多是工厂生产出身,他们只要依赖简单的工艺简单的设计就可以在这行业立足,却很难把新时代的元素融入到产品里头,与欧美的家具产品设计相抗衡,抄袭国外款式是常有的事情,然而抄袭并不意味着生产工艺和质量就好。市场上很多产品诸如布艺沙发、户外藤艺家具等本身可以有多元化的设计,然而顺德乃至整个中国市场上却很难发现新鲜的款式。因而自主创新能力
和品牌力不强是家具出口的软肋。即使生产的是国际知名产品,也只是长期停留在贴牌生产环节,只做到了“中国制造”,甚少看到“中国设计”、“中国名牌”。
(二)渠道单一
由于顺德本地电子商务的普及进度没有广州等大城市的速度那么快,并且由于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而导致的人才流失、房地产的热炒造成的表面繁荣,让顺德大部分的家具企业在营销上过分依赖于重复建设的大卖场,同时以租赁形式存在的比自营形式存在的要多很多。除非家具展销会期间,日常成交的订单很大一部分是普通零售而非经销商的批量进货,而顺德很多家具企业的核心销售人员都被安排到卖场上工作,企业的效率因而难以提高。所以在很多时间段上都可以看到卖场上的销售人员特别的清闲,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因而企业在开发客源方面显得比较被动,企业必须愿意投入很多时间金钱去开创经营自己的新型渠道以及培养优秀的业务员,同时自我增值。
(三)诚信问题
1、原材料概念模糊
这是一个让消费者头痛的问题。有些概念连卖家自身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譬如:实木、高密度海棉、环保胶水。实木的概念在国内很模糊,衡量的标准参差不齐。一些名词,例如“100%实木”、“纯实木”、“原木”、“板木结合”、“部分实木”、“60%实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卖家一般对自己家具的木头进行五花八门的描绘,红木是实木,杂木也是实木,杂木可以说是进口的,木皮加中纤板或者三氨板也可以说是进口实木。消费者不了解此类家具的生产工艺很难去辨别其质量层次。而且,很多投资者热炒实木家具,消费者盲目追求名贵家具的话买到劣质产品的几率会很大。很多家具产品中都会用到海绵,导购员一般都说告诉你海绵密度很高,甚至是进口的海绵。但作为普通消费者,他们很难去鉴别海绵的密度高低。并非说密度高的海绵硬度就大,因为厂家可以把同一密度的海绵做成软和硬,单凭短时间的感受,海绵密度是难以分辨出来。买家具的时候也会提及到甲醛的释放问题,尤其是板式家具的封边质量和所用的胶水,导购
员会告诉消费者那是环保胶水,就算封边处理不好,释放出来的甲醛也是很少量的。事实上,连厂家本身可能也不太了解所用胶水的质量。
2、电子商务平台的诚信问题
家具企业用以开发国外客户的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以及中国制造。然而有很多一部分用户存在同一个困惑,就是三大平台的假询盘问题。三大平台都存在很多地方让用户有理由去怀疑其效率,如果公司花了钱购买平台,购买关键词,花时间经历去经营,每天处理的却是虚假的询盘信息,那该会浪费多少的人力资源?据了解,平台的客户经理入职标准并不高,20岁出头的年轻职员很多,往往对特定的行业市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平台面对的却是各行各业,因而,家具企业的平台操作人员要想从客户经理身上得到很好的指导是很难的。出于对业绩的追求,很多参差不齐的企业都可以充当平台的付费会员,消费者的权益就因此受到威胁。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发现很多假信息,例如,各种企业的信息(注册资金,员工数量,销售业绩,是否经销商等),产品信息(是否认证,是否抄袭款式等)。另外,近期阿里巴巴流传出来的诚信问题所导致的高职人员离职,让广大的使用者不得不思考其可信度。
(四)市场秩序问题
1、盗版抄袭问题
一直以来,“盗版”成为中国家具业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被抄袭过的现象,一般家具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为 3~6个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间的互相抄袭。家具产品模仿起来轻而易举,模仿者往往用偷工减料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加之省掉了产品开发费用,造成了不平等竞争。而保护措施又跟不上,比如进行外观专利申请,从申请到审定结束,时间往往要半年左右时间,等得到正式批准,产品周期已近尾声。对抄袭者进行起诉更难了,不仅劳民伤财,还很难进行定性。鉴于创新的成本收益比较,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热情往往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在家具行业里面,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一个直接后果
就是大量企业在低端产品上的价格恶性竞争。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体系,不管是单独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都存在诸多困难,很多企业都在观望,企盼哪家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可以模仿以不劳而获。
2、家具商场规划
随着家具业的蓬勃发展,顺德很多家具大卖场,大商场等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出现,不过销售模式基本一样,都是租赁摊位式地营销或者是工厂直营式的自营店,因为这些大卖场的所谓营销不过就是充当一个物业管理的角色,出于对营销业绩的追随,对客户的挑选和管理则不会过多去考虑,因此消费者会发现很多大卖场里面家具的品种,风格,质量等参差不齐,网点分布规划混乱,整体就是一个大杂烩,没有注重细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分配。
3、销售行为欠规范
家具销售由于过度的分散性竞争,市场透明度差,使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经常出现。由于很多家具商场不参与经营和销售,商场里面的家具经销商基本上都以私下讨价还价的方式销售产品,不同客户得到的同一件家具会有不同的报价,造成了降价的恶性循环以及市场恶性竞争,衍生出很多卖家之间及买卖两方之间的矛盾。市场不规范没有秩序,使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五、改善顺德家具市场营销模式的建议
(一)找准顺德家具的市场定位
目前,流连在顺德家具市场上的外国采购商,主要是来自非洲,亚洲等地区,来自欧美的订单量不多。国际买家对家具产品的质量,款式,安全等方面越来越挑剔,“时尚”,“环保”等名词已经成为买家们关注的热点,乐从和龙江两镇已经成为了家具行业的一个品牌,两地商家在广告上的投入非常大,然而产品本身的升级却停滞不前。大型卖场的常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定义成“奢华”,展出一大堆所谓欧式家具,价格标得很高,远远看起来很华丽,实际上质量还是算
不了上乘,款式也是久久没更新。很明显,依靠低档次的产品,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已经不能支撑这样一个品牌了,因而,顺德家具市场需要一个新的定位,应该紧紧跟随着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往产品里面融入新鲜的元素。努力打造健康,时尚的形象。
(二)通过政府引导改变市场的商贸模式
一方面,政府应该要控制好卖场、展览馆的数量,不能让其无节制地复制下去,不要试图让卖场的规模和气派掩盖了行业营销模式落后,创新力严重不足的事实,这样可以避免了很多的资源浪费,从而让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除了必要的限制,政府对本土老板的培养也相当重要,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顺应国际市场的要求,企业不能再停留在尽量用T/T,不用L/C, 尽量做EXW,不做CIF,老板不懂英语,业务员控制平台的阶段,企业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开发客源的能力,部分老板会选择修读MBA,参加谷歌或者网络平台等组织的交流会,但是这毕竟是少数老板会主动去做的事情,而且都意味着花钱,如果政府可以定期为行业提供培训课程,加大力度趋普及电子商务,在文化宣传上面多给一些创新的元素,本土的企业才会更快地从工厂—卖场的模式中跳出来,找到更多资源,更多开发客源的渠道。
(三)推出诚信企业认证措施
目前,市场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假认证,包括ISO9001,联合国注册供应商,中国名优产品,甚至是商家自制的认证标志,这些指标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已经大大削弱了,消费者想要看清楚厂商的营运能力信誉程度等是很难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工商管理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可以考虑推出属于本地的新型诚信企业认证,对本土家具企业进行统一标准的强制性评定,对企业的企业素质,经营能力,履约能力,社会信誉等进行分级,并把诚信程度优良的企业名单进行公示。还可以对诚信优良企业设置有效期,分时段进行重新审核。或许短时间内会对行业部分企业的盈利造成不利,但是对于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关键还是得靠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引导。
(四)提高市场法规执行力度
行业里头,企业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相关的法规,虽然顺德是以民营企业的崛起而繁荣的,市场上很多的不完善也为人们制造了很多发财的机会,但市场终归是需要秩序去制约的。首先,像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那样的商务平台应该加强对产品抄袭行为的制约,不然产品信息的审批过程就是一个虚伪的关卡。然后,卖场的管理应该有自己严格的一套方法,招商的过程不应该是来者不拒的,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筛选标准,筛选过后还要进行合理的管理,这样会有利于卖场展开更多的附加服务,像红星美凯龙的“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以及皇朝家具的“摩登店”“实惠店”等分类的服务。最后,企业本身对代理商以及员工的销售行为也应该有严格的规定,有原则的报价能让消费者更放心地购买,能让企业的形象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 论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顺德家具企业凭着其实干的精神,不断地追赶国际市场的要求,付出了许多努力,也糟遇了许多阻碍,尤其在营销模式上还有许多值得深究的地方,为了迎合国际买家万变的需求,顺德家具厂商必须先找准自己的市场地位,政府部门通过引导,合理分配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的效率,并且要加大对家具人才培养的投入,把好诚信关,塑造更健康更优秀的地方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陈敏.关于中国家具业出口状况的分析及对策思考 [J].经济研究,2008(8):67-69 [2] 高汴哪,徐印州.广东家居市场问题研究 [J].市场广角,2007(12):16-18 [3] 何丽、李克钟、梁惠娴、王萍萍.从出口和销售看广东省家具业的发展 [J].专论与综述,2008(12):90-91 [4] 黄静远、黄秋文、杨耀成.“顺德家具现象”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6):103-105 [5] 李冉、宋维明.政府在家具产业竞争力培养过程中作用的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08(6):30-37 [6] 罗明忠.广东家具出口的制约因素及其突破 [J].林产经济问题,2006(1):22-26 [7] 莫红梅.金融危机下我国家具出口问题分析 [J].宏观管理,2009(10):5-7 [8] 宁萍.顺德家具产业转型与产品出口的研究 [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12):20-21 [9] 吴光琛.依托资本市场提升顺德经济发展新优势 [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6 [10] 汪仁斌.家具业中小企业的市场策略 [J].林产工业,2006(3):9-12 [11] 王世豪.顺德城市化进程的障碍、优势、目标与对策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14-16 [12] 许美琪.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家具业的科学发展 [J].林产工业,2009(3):3-6 [13] 杨林.人文地缘塑珠三角区域品牌形象-以顺德区“龙江家具”为例 [J].理论广角,2009(6):201-202 [14] 张闻.浅论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战略取向 [J].湖南林业科技,2006(1):72-24 [15] 朱健仪,广东家具出口如何应对贸易摩擦 [J].发展战略,2005(5):54-56
致 谢
本文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指导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我的论文写作任务进行了严格的监督。他的教学精神让我敬佩。同时,在此次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我对家具行业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对我的工作有着很深的指导意义,感谢杨老师对我的引导,感谢这一次论文写作带给我进行研究学习的机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学术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
保 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设计)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