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务输出基本情况
鸿 畅 镇 岘 口 村 劳 务 输 出
基本概况及简介
岘口村位于鸿畅镇西约3公里,濒临禹神公里,与神后搭界,西靠凤翅山,东靠玉皇山,全村东西长约4公里,该行政村有7个自然村组成,12个村民小组, ,全村耕地面积1300亩,人口1580人,总劳动力814人,富余劳动力186人。其中16岁以下383人,16—59岁985人,60岁以上老人212人。村人力资源和劳动创业办公室为村民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近年来,该村立足自身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少等实际,依靠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阳光大道。今年1—6月,该村已向北京、广东、江浙一带输出农民工78人,较上一年增加21人;就地转移460人,返乡后二次就业人数25人,返乡后二次外出人数36人,组织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16人,组织人员参加创业培训15人,2009年我村农民人均劳务收入8500元,占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该村年可实现劳务经济达到500多万元,形成了以从事保安、服务、运输、陶瓷加工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是远近闻名的劳务输出专业示范村。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认识再提高,观念再更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制定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增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性和实效性。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新
观念的宣传教育,克服“守着山门过清闲”、“高不成,低不就”等旧观念。
(二)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输出人员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细化,劳动力市场对用工的条件和要求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单靠卖体力活的用工已不再是劳动力大市场的主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已日益受到社会各行业的欢迎和青睐。提高劳务输出组织程度,根据劳动力需求,加大对输出人员的技术技能和法律政策知识培训。
(三)培育较为稳定的输入基地,减少回流率。加强与输入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实行跟踪管理,是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把人员输出去,不是劳务输出工作的全部,而是这项工作的开始。主动与输入地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稳定的输入基地,经常到输入地进行走访、了解,切实为输出人员排忧解难,使广大输出人员能安心、安全地在异地生存发展。
(四)加强管理服务,切实保护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是要把我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奔小康工程的重要工作来抓,专门抽调人员,组建机构,落实责任,及时协调解决劳动力转移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劳动力管理机构要根据市场的用工需求,有计划地开展劳务输出,避免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盲目性。三是研究制订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劳务输出人员在户籍地的权利、义务不落实问题。
岘口村就业创业办公室
第二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乡劳务产业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劳务产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劳务产业组织协调。并定期召开劳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坚持跟踪督导。按照海原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要求,对劳务产业进行跟踪督促指导。三是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我乡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办劳务产业中介机构,并加强引导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劳务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建立腾飞劳务中介公司、田福劳务中介公司、田宏劳务中介公司、三源劳务中介公司、欣欣劳务中介公司、贾塘劳务协会等中介机构6家。
2、创建劳务基地,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
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是打造劳务品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乡专门派人赴银川、内蒙、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劳务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使我乡劳务产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乡已在永宁、大武口、银川、内蒙、新疆、河北、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了12个相对稳固的劳务输入基地。广泛的劳务协作不仅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3、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质量
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思路,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我乡积极联系就业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教材,及时为培训合格者进行技能鉴定、颁发资格证书,并始终坚持将观念教育融入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使农民工既学到了技术,又转变了观念,实现了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目前我乡引导性培训任务2700人,完成率为100%;技能性培训任务341人,完成率为243%;中长期培训任务40人,完成率为100%;特困家庭就业援助任务10人,完成率为100%。
4、培育劳务品牌,打造劳务大乡
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劳务输出品牌,促劳务经济发展”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点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目前,我乡已形成了石油勘探、建筑装潢、机砖加工等劳务品牌,外出劳务人员已达5385人,占全乡外出务工总数的75%,年创劳务收入近3230万元。一是以贺川村为代表的石油勘探劳务品牌。自2002年以来,堡台村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并组建了田福劳务中介服务公司,先后输出3169人次,收入2230万元,其中2010年组织输出1500人;二是以后塘村为代表的机砖加工劳务品牌。三是以马营村为代表的建筑装潢劳务品牌。四是以黄坪村为代表的旧房拆迁劳务品牌。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劳务产业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民的恋家思想和“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
观念较重;二是信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村级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三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技能人才尤为短缺;四是劳务输出品牌有待于进一步培育,除建筑劳务品牌以外,其它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市场认知度较低,从业人数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发展劳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切实搞好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主动离开土地外出务工、经商。
2、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共享平台。在各类传媒上开设劳务产业信息窗,定期发布务工信息,强化村级劳务产业服务网络建设,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务工信息。
3、强化农民工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的同时,进一步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创新培训形式,降低培训门槛,将培训与输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愿意学、有处学、学得起,努力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互动机制。
4、制定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相关政策。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流转、子女上学、户籍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民工外出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篇:劳务输出合同书
劳务输出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就委托招收保安人员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公司业务的需要,委托乙方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服务;乙方根据甲方授权范围及服务要求,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
二、乙方服务范围:
1、根据甲方业务需要代理甲方业务的相关工作;
2、提供所招收人员的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确保证件真实有效;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监督乙方的工作质量。
2、甲方应提供所需人员的工作岗位并负责岗位培训;甲方同时负责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3、甲方应按月付给保安人员的劳动报酬,每人月工资标准为2300——2500元,退伍军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500——3000元;工资按月付给员工,并为员工提供免费吃住。
4、甲方在员工工作满一月后,即报销员工前往上海的车费。
5、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劳务输送费用。甲方每月支付乙方的费用按照乙方为甲方输出的人员总数计算,每人付给人民币贰佰元整(即人数×200元的总额),如果有输出人员工作未满一月,即不计入当月人数。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招收18至50周岁、身高1.70m以上且无法律前科的男性公民。
2、乙方应教育所招人员遵守甲方的劳动纪律和就业规则,服从工作安排。
3、乙方应享有甲方应支付报酬的权利。
五、其它约定:
1、协议履行期间,任何一方、任何原因要求终止或者变更协议的,均应提前15个工作日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持一份,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自 ___年 ___月 ___日至 ____年___月___日止。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2011年10月 日2011年10月 日
第四篇:劳务输出合同
劳务输出合同
施工方:中冶东北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简称甲方 劳务输出方:安徽省奋发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乙方 甲方承建定远县炉桥镇境内盐化工程“安徽华塑”活性石灰工程钢结构房一栋,面积为m2,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劳务安装协议:
1、甲方将该栋厂房交由乙方人员安装,工程期限为自2011年4月10日至2011年5月20日。
2.甲方提供该厂房的全部安装图纸,以及施工所需消费材料,乙方最终必须按该图纸标准达到验收合格。
3、甲方给付劳务费的标准为使用每吨钢材给付1200元劳务费;使用钢材数量以双方签字为准。
4、甲方须按施工进度提供施工材料,因甲方迟延提供施工材料导致乙方耽误工时,除顺延工期,另外补偿工资元。
5、乙方只负责安装施工,所需外加工件由甲方另行安排并付费;乙方仅提供手电钻等微小工具,其他较大型工具由甲方提供,乙方在施工中所需小配件可自行加工。
6、甲方付款方式为:每月25日报工程量、下月15日给付工程款;全部工程结束时扣留百分之二十的工程劳务费,余下工程款全部付清;所扣留百分之二十工程劳务费,待该工程验收合格的一周内全部付清。
7、乙方施工中接受甲方的管理和监督,并由甲方负责发放进出施工场地所需证件。
8、乙方明确书面或电话告知工程施工结束的30日内,甲方无条件给予组织验收,逾期验收视为合格。
9、协议自双方签名时生效,各执一份,同等效力。无反悔条件,违约方承担合同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违约金。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地址:地址:定远县炉桥镇经济开发区
负责人:负责人:
电话:电话:***
年月日
第五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南厂宅社区劳务输出工作总结南厂宅社区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了由街道统一领导,社区紧密配合,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社区干部广泛宣传。三是及时总结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 “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
三、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成立劳动力培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班。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社区的培训基地购置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一步的打算: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社区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