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务输出宣传材料
劳务输出宣传材料
发展劳务输出,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城镇就业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树立外出务工光荣,市外就业的新理念,农村青年走出一步天地宽的新观念。
杜郎口镇劳动保障所是茌平县劳动局的下属分支,直接管理杜郎口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劳务输出工作。杜郎口镇党委、政府更是如此。我所管理规范、信息可靠(县劳动局提供信息和我镇外出考察获取信息,签订劳动合同),服务周到。本站愿谒诚为有志外出青年出谋划策,共谋发展致富之路。
联 系 人:马洪玉孙玲
联系电话:4542011
杜郎口镇劳动保障所
二0一 0年三月六日
第二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基础网络建设基本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全乡劳务产业的领导,乡上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劳务产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劳务产业组织协调。并定期召开劳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劳务输出工作。二是坚持跟踪督导。按照海原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责任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要求,对劳务产业进行跟踪督促指导。三是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我乡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办劳务产业中介机构,并加强引导服务和市场监管,推动劳务产业向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建立腾飞劳务中介公司、田福劳务中介公司、田宏劳务中介公司、三源劳务中介公司、欣欣劳务中介公司、贾塘劳务协会等中介机构6家。
2、创建劳务基地,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
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是打造劳务品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有序流动、提高劳务输出质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乡专门派人赴银川、内蒙、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劳务基地,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使我乡劳务产业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乡已在永宁、大武口、银川、内蒙、新疆、河北、广东、福建等地建立了12个相对稳固的劳务输入基地。广泛的劳务协作不仅推动了劳务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3、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质量
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思路,把培训和劳务输出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我乡积极联系就业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教材,及时为培训合格者进行技能鉴定、颁发资格证书,并始终坚持将观念教育融入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使农民工既学到了技术,又转变了观念,实现了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目前我乡引导性培训任务2700人,完成率为100%;技能性培训任务341人,完成率为243%;中长期培训任务40人,完成率为100%;特困家庭就业援助任务10人,完成率为100%。
4、培育劳务品牌,打造劳务大乡
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劳务输出品牌,促劳务经济发展”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点和市场竞争力的劳务品牌。目前,我乡已形成了石油勘探、建筑装潢、机砖加工等劳务品牌,外出劳务人员已达5385人,占全乡外出务工总数的75%,年创劳务收入近3230万元。一是以贺川村为代表的石油勘探劳务品牌。自2002年以来,堡台村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并组建了田福劳务中介服务公司,先后输出3169人次,收入2230万元,其中2010年组织输出1500人;二是以后塘村为代表的机砖加工劳务品牌。三是以马营村为代表的建筑装潢劳务品牌。四是以黄坪村为代表的旧房拆迁劳务品牌。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劳务产业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农民的恋家思想和“小富即安,不富亦安”的
观念较重;二是信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村级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亟待完善;三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技能人才尤为短缺;四是劳务输出品牌有待于进一步培育,除建筑劳务品牌以外,其它劳务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市场认知度较低,从业人数较少,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下一步的打算
针对发展劳务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切实搞好宣传,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广大农民转变观念,主动离开土地外出务工、经商。
2、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共享平台。在各类传媒上开设劳务产业信息窗,定期发布务工信息,强化村级劳务产业服务网络建设,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务工信息。
3、强化农民工培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的同时,进一步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创新培训形式,降低培训门槛,将培训与输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愿意学、有处学、学得起,努力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互动机制。
4、制定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相关政策。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流转、子女上学、户籍管理、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民工外出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篇:劳务输出合同书
劳务输出合同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就委托招收保安人员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公司业务的需要,委托乙方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服务;乙方根据甲方授权范围及服务要求,为甲方招收保安人员。
二、乙方服务范围:
1、根据甲方业务需要代理甲方业务的相关工作;
2、提供所招收人员的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确保证件真实有效;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有权监督乙方的工作质量。
2、甲方应提供所需人员的工作岗位并负责岗位培训;甲方同时负责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3、甲方应按月付给保安人员的劳动报酬,每人月工资标准为2300——2500元,退伍军人的月工资标准为2500——3000元;工资按月付给员工,并为员工提供免费吃住。
4、甲方在员工工作满一月后,即报销员工前往上海的车费。
5、甲方应按月支付乙方劳务输送费用。甲方每月支付乙方的费用按照乙方为甲方输出的人员总数计算,每人付给人民币贰佰元整(即人数×200元的总额),如果有输出人员工作未满一月,即不计入当月人数。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按照甲方要求招收18至50周岁、身高1.70m以上且无法律前科的男性公民。
2、乙方应教育所招人员遵守甲方的劳动纪律和就业规则,服从工作安排。
3、乙方应享有甲方应支付报酬的权利。
五、其它约定:
1、协议履行期间,任何一方、任何原因要求终止或者变更协议的,均应提前15个工作日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持一份,协议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有效期自 ___年 ___月 ___日至 ____年___月___日止。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2011年10月 日2011年10月 日
第四篇:劳务输出合同
劳务输出合同
施工方:中冶东北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简称甲方 劳务输出方:安徽省奋发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乙方 甲方承建定远县炉桥镇境内盐化工程“安徽华塑”活性石灰工程钢结构房一栋,面积为m2,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劳务安装协议:
1、甲方将该栋厂房交由乙方人员安装,工程期限为自2011年4月10日至2011年5月20日。
2.甲方提供该厂房的全部安装图纸,以及施工所需消费材料,乙方最终必须按该图纸标准达到验收合格。
3、甲方给付劳务费的标准为使用每吨钢材给付1200元劳务费;使用钢材数量以双方签字为准。
4、甲方须按施工进度提供施工材料,因甲方迟延提供施工材料导致乙方耽误工时,除顺延工期,另外补偿工资元。
5、乙方只负责安装施工,所需外加工件由甲方另行安排并付费;乙方仅提供手电钻等微小工具,其他较大型工具由甲方提供,乙方在施工中所需小配件可自行加工。
6、甲方付款方式为:每月25日报工程量、下月15日给付工程款;全部工程结束时扣留百分之二十的工程劳务费,余下工程款全部付清;所扣留百分之二十工程劳务费,待该工程验收合格的一周内全部付清。
7、乙方施工中接受甲方的管理和监督,并由甲方负责发放进出施工场地所需证件。
8、乙方明确书面或电话告知工程施工结束的30日内,甲方无条件给予组织验收,逾期验收视为合格。
9、协议自双方签名时生效,各执一份,同等效力。无反悔条件,违约方承担合同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违约金。
甲方签名(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地址:地址:定远县炉桥镇经济开发区
负责人:负责人:
电话:电话:***
年月日
第五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南厂宅社区劳务输出工作总结南厂宅社区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建立了由街道统一领导,社区紧密配合,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社区干部广泛宣传。三是及时总结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 “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
三、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成立劳动力培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班。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社区的培训基地购置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下一步的打算: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社区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