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选举省级劳动模范(推荐)
民主选举省级劳动模范
推荐为省级劳动模范
民主选举省级劳动模范
推荐为省级劳动模范
民主选举省级劳动模范
推荐为省级劳动模范
第二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81302
【发布文号】闽政[1989]51号 【发布日期】1989-12-22 【生效日期】1989-12-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1989年12月22日闽政〔1989〕51号)
为加强对省级劳动模范的评选、命名、培养等项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劳动模范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推动学赶先进、双增双节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福建省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农村。
第二条 第二条 省级劳动模范是指省政府命名的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国务院各部委命名的全国系统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按照省级劳动模范管理。
由省直各系统命名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省五一奖章获得者,按地市级劳动模范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省级劳动模范必须是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劳动,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优秀职工和农民。
(一)在发展生产,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二)在发明创造、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技术协作、技术扶贫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三)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降低消耗以及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四)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中做出突出成绩者;
(五)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六)忠于职守,不畏艰难,踏踏实实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者;
(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八)在勤劳致富,脱贫致富或传帮带他人致富中做出突出成绩者;
(九)在其它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省劳动模范管理部门应根据上述基本条件提出本届次具体条件和办法,由省政府发出通知进行评选。
第四条 第四条 评选省级劳动模范,须由其所在基层单位工会组织或农村基层党支部、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在民主推荐基础上审定,并经同级行政机构签署意见,按程序逐级报省。
推荐单位领导干部为省级劳动模范的,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第五条 第五条 省政府从一九八八年起,每三年召开一次全省劳动模范大会,集中命名表彰一批省级劳动模范;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经省政府核准后,同时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个人又需及时表彰的,可随时命名表彰。
省各系统表彰先进,不以省政府名义命名表彰;如因特殊需要以省政府命名、表彰的,经省劳模管理部门转请省政府审定。
第六条 第六条 凡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者,发给荣誉证书和奖章。实行固定工资制的,从批准后下月起晋升一级固定工资;两年内连续评为省级劳动模范的不重复晋级。不实行固定工资制的,由所在地政府或单位发给一次性奖金。省级劳模同时享受下列优惠待遇:
(一)每年公费体检一次;日常医疗费及由有关单位安排到各地疗养所需的费用,所在单位应据实报销。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期间,六个月以内工资照发,六个月以上按本人现行标准工资75%发给。
(二)分配住房时给予优先安排。
(三)配偶不在劳模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应给予照顾调入所在地。工龄满二十年,其配偶在农村,年龄满四十岁的,可将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城镇,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其子女就业。
(四)本单位未实行休假制度的,每年准予带薪休假半个月。
(五)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其退休费可提高5~15%。获全国劳模称号者,退休费提高15%。每获省劳动模范称号一次,提高退休费5%。但提高后退休费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
(六)农民劳模男年满六十岁、女年满五十五岁,仍保持荣誉的,由当地政府每月发给补助费三十元。
(七)本人报考本省高等院校,在录取时享受本省最高优惠待遇。
(八)凭省政府颁发的《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在本省境内优先就医、购买车、船票。
第七条 第七条 国务院各部委命名的劳动模范,本系统规定的待遇高于省规定待遇时,享受本系统待遇,但不得重复享受两种待遇。
第八条 第八条 自一九八八年五月起获得计划生育工作三次省级荣誉称号者,可享受省级劳动模范所享受的晋级和优惠待遇。
第九条 第九条 各级领导部门都要加强对劳动模范的教育和培养,关心劳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定期召开劳模座谈会,倾听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条 第十条 要保护劳动模范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支持劳模的革新创举,及时总结、推广劳模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对歧视、压制、打击和诬告劳动模范的,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在群众中造成尊重、爱护和学习劳动模范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的重大情况变化,如调动、提职、离退休、死亡等,原工作单位应及时报告省劳模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已被命名的省级劳动模范,凡经查证落实其主要先进事迹是伪造的,或因犯错误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及触犯刑律受刑事处罚的,应取消其荣誉称号。取消荣誉称号按授予荣誉称号的程序和权限报批。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级职工劳动模范由省总工会管理。国务院各部委表彰的劳动模范,由其下属部门或产业工会为主负责管理,同时由部门或产业工会负责将获奖者简况及简要事迹,分别报送省和劳模所在地市劳模主管部门备案。农民劳模由省农委负责管理。
省系统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由各命名表彰系统工会或厅局负责管理,并由主管部门将获奖者简况及简要事迹,送获奖者所在地市劳模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福建省总工会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2017年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_00004
2017年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总工会主席)
2017年省级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总工会主席)
程xx同志参加革命工作38年如一日,始终忠于党,热爱人民,担任过县委办公室主任、县教委主任,现任县人大副主任兼总工会主席,是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教坛先锋、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艰苦创业,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业绩。最令人称道是他利用个人的资源募集社会捐资x余万,接济困难群众x余人次,新建学校、医院30多所。他所分管的工作共获得过全国和省、市、县60余次嘉奖,中国教育报、xx教育电视台、九江电视台都专题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现在他负责的全县工会工作荣获了2项全国先进,4项全省先进,连续8年获得全市综合先进,作为全县唯一一个群团组织连续5年登上了全县三级干部大会领奖台。前任中央领导王兆国同志在新华社报送给政治局委员反映xx县工会帮扶困难群众的内参上批示:做得好,值得各地借鉴!省委常委省zd委书记周萌、市委书记殷美根、市委常委市zd委书记廖凯波等领导先后来xx县总工会指导工作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廖凯波书记在有关会议上要求全市各单位要向xx县总工会学习。今年8月5日,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来xx调研工作后,对程xx同志说:“看了你所做的工作,我很感动,没想到你们的工作做得这么好,这么全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xx工会已成为全省工会系统的先进典范,有省内外30多个县(市区)前来学习参观!程xx同志的主要业绩有:
一、为xx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0年元月他从县委办公室主任的位子上接任县教委主任,此时的xx教育遭受了98年、99年两次特大洪水的重创冲击,倒塌毁坏校舍x余栋,有20所学校借民房读书,2万名学生在危房中读书。经过7年的努力奋斗,在县财政极度困难无力投资学校建设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向外争取援助,融资x余万元,完成了全县的危房改造、救灾复校任务,推进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了近x名名师,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迈进了全国的先进行列,他荣获了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教坛先峰的称号,两次代表华东六省一市到全国性教育会议上介绍工作经验,省教育厅为他制作《倾心教育总关情》的事迹片在省教育电视台播放,教育部将他的事迹《驾驭生命之舟,领航一方教育——xx省xx县教育局长程xx真情奉献的故事》刊登在2005年10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上。
二、为xx的人大代表工作做出了新贡献
他2007年任县人大副主任一直分管人大代表工作至今,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他积极创新代表工作方法,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切实抓好代表履职的服务工作,努力开展代表活动,9年来他组织创建了18个代表之家,督促办理代表建议650余件,落实率达到70%,代表满意率达到99%,通过督促协调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注的如立滩公路常年不通班车、老城交通堵塞、县城学校交通安全、县城饮用水安全、公园管理等难点热点问题。xx的代表工作得到了市人大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2015年4月12 日市人大在xx召开了人大代表工作现场会,号召全市各县市区人大向xx学习,随后市人大请九江电视台来我县拍摄了人大代表工作专题片,于8 月 5 日在九江电视台播放。
三、创造了xx工会的新辉煌
2007年元月他到县总工会履职,面对的是县总工会经费收入日不敷出、办公条件差、无力开展正常工作的困境,而此时xx作为九江一个工业发展起步早、国有企业和产业工人最多的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洗礼,一大批国有企业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近万名职工下岗,数千名职工面临生活困境,时常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要工作,讨工资。维护职工队伍稳定这一时代重任给xx县总工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程xx同志经过深入的调研、学习和思考,认为:尽管工会经费很困难,开展工作很难,但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肩负着打牢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的政治重任,再难也要扛起工会的旗帜。他果断提出:把“替党政分忧、帮职工解难、为发展出力”作为工会今后的工作宗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打开工会大门,推进工会工作,协助县委、政府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他带领工会的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方面融资x余万元,新建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修复了停业20余年的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改造了行政办公区,添置了现代化办公和服务设施,开设了困难帮扶、信访维权、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窗口,改变了工会破旧落后的面貌,召回了因发不出工资下岗人员回单位上班,全面恢复了县总工会的各项服务功能,从此全县的工会事业走上了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
为了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程xx同四处奔走,多方求助,千方百计筹措帮扶资金。八年共筹措和发放救助资金x余万元,其中争取他外地朋友捐赠x余万元,共救济特困职工和农民工x人。其中为x名特困职工、农民工每月发放了x元生活费补助;每年为x名读小学、初中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发放x元学费补助,直至完成9年义务教育;每年为 60名读高中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子资助x元学杂费直至高中毕业;每年为150 名读大学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资助x元生活费直至大学毕业,每年为x名特困职工、赠送了大病互助保险和发放x元春节慰问金,每年为10户极端困难的职工每户资助x元维修了住房;为 x户买不起电视机交不起收视费的特困职工、农民工赠送了电视机、代缴了收视费。在程xx同志的带领下,xx县总工会的帮扶工作做到了困难面、困难项目、困难时期全覆盖。
面对职工队伍成分的多样性和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新情况,他带领总工会的班子成员积极作为,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分忧,创新维权机制,启动了法律服务、纠纷调解、异地维权、与信访办联合办案等机制,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共受理各类来访侵权案件x余件,在所受理的来访案件中,进行各类法律咨询的237件,代拟法律文书的x件,通过协调处理的案件x件,帮助当事人追回工资、工伤赔偿金等共计 x余万元。通过维权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和社会稳定。
为了提高职工素质,打造我县经济软实力,尽力推进职工文化建设,支持他们开展技能培训和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培训职工800余人次;成立了一批俱乐部,吸纳职工2万余人;赠送广场舞音响40余套;下拨文化帮扶经费40万元;投资40万元为十家和谐企业新建了职工书屋;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8次。目前我县的职工文化活动呈现了蓬勃生机,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八年来,程xx同志团结和带领工会班子和干部努力奋斗,艰苦创业,全力服务广大职工,把一个经费困难、办公条件差、难以开展工作的xx县工会带上了全国的先进行列,2011年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被评为“全国工会帮扶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县被“评为全国工会法律援助维权服务工作示范单位”。目前xx县总工会资产比程xx同志履职前增长了7倍,已积累资金x万元,正在筹建x平米的“工人文化宫”。程xx同志说:“我一定要把一个全新的总工会交给全县职工朋友,留给下一任。”程xx同志视党的事业胜过自己的生命,他2003年患过早期鼻咽癌,本来需要休息,但他治疗一结束就投入了工作,现在已快到退御的年龄,但他所负担的工作是别人的三倍,除了出色完成了县人大、县总工会工作任务外,正在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负责新建湖东体育公园和筹资新建工人文化宫,工作马不停蹄,日夜操劳,节假日也在工地上。他以对工作的一片痴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着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体现了一名人民公仆的无私本色。
第四篇:基层民主选举
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
摘要: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由选举对象的逐渐明确和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民主治理内部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民主决策过程,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在试点成功之后又在稳步发展中,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和发展,来完善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
关键词:农村基层选举
城市基层选举
基层选举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是中国的基层政权——农村乡镇政府 和城区街道办事处下设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村、本居委会的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 议。截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928312个村委会、113690个居委会,400多万名村委会干部、49万名居委会干部
以往几十年中,中国村委会、居委会的干部都是上级政府任命的。1987年和1989年,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分别由村(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 年。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发展
一、农村基层选举
从1988年至1998年初,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两轮村委会换届选举,有18个省(区、市)基本完成了第三轮村委会换届选举,福建、黑龙江等省已进行第四 轮村委会选举。为了使选举的法律依据更为具体,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本行政区域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办法,一些省份还专门制定 了本行政区域的村委会选举办法。农村基层选举日益规范的主要表现是:
村委会选举的组织水平全面提高。村委会的选举一直在各级政府指导下,严格 按法律规定进行,对选举制度、选举程序、候选人名额及候选人提名办法等都有统一规范,并统一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各基层组织对选举工作十分重视,有的专门订立了适合 当地情况的选举方法,如在选举点设立单人划票间、让候选人向选民谈“施政纲领”等,以便选民公平、不受干扰地选择自己满意的人选。2 选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护和尊重。在广大农村,农民非常关心村委会选举,参 选率一般高于90%,选民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加强。为公正、公开、合法地产生村委会 的候选人,各地改进候选人提名办法,在提名时实行“海选”,即不内定和指名候选人 人选,让每一位有选举权的村民都享有提名权和被提名权。对外出不能回村参加投票选 举的村民,通知其实行“函投”,即通过邮寄选票的方式参加选举,以切实保障每一位 选民的选举权利。选举程序体现公开、民主的原则。首先,通过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在近几年 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地方由全体选民参加预选,按照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确定正 式候选人;有的地方由村民代表参加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这些方式产生 的候选人,在选民中有威信、有基础、受拥护,同时也增强了正式候选人产生的民主性 和透明度。其次,由预选确定的候选人,要通过竞选参加正式选举。许多地方规定,村 委会候选人,尤其是村委会主任的两名正式候选人,都要向选民宣讲治村方案,选民也 踊跃提问,要候选人一一作答,村民听后经过比较,才进行正式投票选举。这样,那些符合广大村民意愿并利于本村、本地发展的候选人,便有正式当选的优势。实践证明,这种竞选方法,不仅使选民更加了解候选人,而且也有助于当选人遵守自己对选民的承 诺,时刻想着为村民服务。
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一批年富力强,懂经营、会 管理的新型农民走上领导岗位,也将不称职的领导淘汰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届村 委会换届选举中,一般都有20%左右的村主任落选),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乡村 的稳定。
二、城镇基层选举
至1998年初,全国有46%的省(区、市)完成了第三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23个省(区、市)颁布了《居委会组织法》的实施办法。但由于中国城市居民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与居民委员会的联系,不如农村村民与村委会的联系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居民委员会的选举采取了与村民委员会不同的形式。如有的地方由全体居民投票选举,有的地方由各户代表参加投票选举,更多的是由每个居民小组推举3 ~5名代表投票选举。居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此产生。
随着中国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委员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 城市居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1995年以后,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居委会换届选举中,也出现了竞选居委会干部的情况。居委会选举的程序、方法日趋规范,居民的参选率正 逐步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长期目标。在 基层实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宪法精神,保障 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1997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 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 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 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在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的 实践中,中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继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我国在近几年内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展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加强基层民主的核心力和生命力恰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妥善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由选举对象的逐渐明确和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民主治理内部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民主决策过程,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在试点成功之后又在稳步发展中,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而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使农村基层民主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有关农村基层民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强中央对立法选举的指导,增强选举过程的可操作性,使法律、法规、政策融于一体。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的完善总是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而得到最终确认和规范。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时,首先就是需要完善其法律规范体系,统一中央与地方法规,加强其具体程序的可操作性。同时各省、市、区人大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不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加以清理和修订,乡村也要根据相关的村委员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或修订乡规民约;各级人大和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对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为依法查处,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保证村委会组织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全面直选方式,扩大农村直选范围,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直接的民主选举,是由村民通过一定差额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办法。它是实现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村民自治最重要的环节。实行村民直选其意义在于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村干部由上级指定或委派的作法,真正将村民决定村委会干部去留的权力交还到农民手中,从根本上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也提高了村民进行自治的积极性。实行民主选举要在充分的竞争机制中做到投票的民主、差额、直接和无记名,并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要做到公开、透明、具有权威性。
三、全面把握乡村关系,明确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妥善解决乡村问题。乡村问题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的主要因素。在处理乡村问题时,我们应明确认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是统一于村民、代表和体现广大村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协调好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到权力上的和谐和紧密配合,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村委会对乡镇政府的协助关系,明确和立足村委会对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协助内容和范围,培养乡村利益互动意识,并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严格落实好法定的协助义务,使村民的民主工作能够依法进行。
四、继续开拓多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进一步创新和改造基层政权体制。我们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改革农村中的落后思想因素,才能使村民自治真正转化为现实。开拓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就必须要彻底改变现行乡镇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改善服务质量差,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改善村委会与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服务建设。
五、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加强人民群众与基层政权对基层决策的合作协商,建立村务公开制度,保证民主监督。协商民主是不同主体寻求共识,协调行为的重要途径。而就对村民本身的基层事务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可较好地表现乡村机构与村民良好合作的新颖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权力范围。召开村民会议,共同讨论和协商涉及村民利益的一切重大事项;实行村务公开,保障民主监督,注意加强建设村委会的合法性基础,充分体现透明性及责任性;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使村民了解决策制定、决策实施、社区资源配置等相关信息,以此提高社区资源动员能力和村治绩效。
六、注重农民对民主自主意识的培养,加强村委会建设和干部民主政治素质的培养。农民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村委会是基层民主行使权力最主要的实践组织,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民主理解的文化素质,在新农村的大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加强村民以及村干部的民主政治素质,就必须要强化宣传教育,统一对民主的思想认识,全面营造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氛围;构建社会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激励机制, 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培养村民按制度办事能力;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并从已有的民主制度建设中寻求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清除落后的政治思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武而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2、《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五篇:2.1民主选举.doc
2011-2012学年高一政治生活必修二导学案编制:牛芃棫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学习目标】
• 1.理解我国主要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2.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3.通过讨论,明确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
本领。
【温故知新】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哪些原则?
课前预习案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⑴、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① 从选举人角度,划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举的当家人。但在选民、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选出,再由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②从被选举人角度,划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影响其积极性。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等情况。
⑵、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管理,管理。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的体现。
【我的疑难问题】请同学们将预习中感觉困难或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面:
2011-2012学年高一政治生活必修二导学案编制:牛芃棫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堂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
农民工张本山打工回来,正赶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张本山前脚刚到家,村办人员就把选票送到
了家,让张本山第二天去参加三位候选人的演讲答辩。张本山心想:我一定要选一个能带领大家致富的人当村委主任,这样我就不用出去打工了。晚上本家张二贵掂着两瓶酒来了,进门就说:“本山,咱是一家人,你可要投俺一票。”这下,张本山犯难了,这个张二贵要说办实事可不如另外两个人。张本山刚上初中的儿子说:“爸,爷爷说他年轻时当村主任的时候就他一个候选人,大家要投都投他一个人的票,计票也好计,您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两种选举方式吗?” 张本山一下傻眼了,自己初中都没毕业,这哪知道哇!
你们能帮张本山的忙吗?给他的儿子解释一下故事中涉及到哪两种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
点?
探究活动二
乡镇换届选举工作正全面展开,从一些地方选民登记情况看,选民参选率不容乐观。分析其中原
因,主要是人口流动量较大,有些偏僻山村90%的村民都已外出,他们大多长期在外打工,对本地选举已不大关心;有的舍不得花来回路费,又嫌委托麻烦,干脆放弃选举;而个别地方的部分选民由于对代表候选人有意见。
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
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们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作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截选自新华网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