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学年创新与技能8学分细则
2013学年创新与技能8学分细则
为了督促我校本科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我校本科生得到更好的锻炼,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创新与技能8学分的学分制度,对我校本科生在校期间的素质教育表现进行评定,特制定本细则。
一.科技创新活动
1.已经结题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参与校一般可加0.5分,校重点可加1分,国家级2分。(须填写八学分科技创新部分登记表,并经校科技创新部核实证明)。
2.被SCI,EI,SSCI收录论文,每篇记8学分,作者排名认前5名。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授予4学分,其后根据作者排名按0.5学分顺次递减;
4.公开出版刊物(含增刊)发表学术文章,每篇授予2学分。
5.申请发明专利成功者,每项授予8学分;
注:同一项目在不同级别层次上获奖按最高级别记相应学分,不重复记分,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重复时应按两项认定的高学分授予。
二.学科竞赛
1.获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每人每项分别计8、7、6学分。
2.获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每人每项分别计6、5、4学分。
3.获校级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每项分别计4、3、2学分,获优秀奖每人计1学分。若排名次,则第一名4分,第二、三名3分,第四、五、六名2分,第七、八名1分。
4.院级的学科竞赛获奖不予加分。
三.社会实践活动
1.参加寒假实践活动并提交论文加0.5分,参加暑假实践活动和论文加0.8分。每学年在寒、暑假校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作品的作者分别记2分、1.5分和1分,获奖分不与此分累计。教学专业实习不加分。
2.村主任助理每年1.5分;学院组织的支教活动、看望孤寡老人、文艺汇演、科技支农等活动每次加0.2分,每年上限2.0分(宣传、调研等不加分);
3.农高会、陕西省水上运动会等志愿者加1.5分,优秀志愿者加2分。世园会志愿者加3分。世博会,奥运会等志愿者加8分。
4.参观景点、参观博览园、班级实践活动等不可加分。
5.WWF、“三下乡”参与者可加2分。
6.参加国家级青年志愿者活动或获国家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记8学分;参加省部级青年志愿者活动、获省部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记5学分;
7.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记3学分;在其它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记2学分;
四.校园文化活动
1、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一等奖获得者记6学分,依次1分递减,凡参与活动者记2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2、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一等奖获得者记5学分,依次1分递减,凡参与活动者记1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3、参加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主办的校级演讲、征文、辩论、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竞赛活动者,第一名(一等奖)3分,第二名(二等奖)2分,第三名(三等奖)1分,优秀奖0.8分,参与者不予加分。(“助学政策、助我成才”不予加分)
补充:
1.爱心班级,文明宿舍,创意宿舍,优秀宿舍,联谊宿舍等都不予以加分。
2.参加协会社团、校(院)礼仪队,各种交流研讨会、升旗仪式或一些典礼、游园会、签名活动、义务献血、五个文明工程,纪念活动、组织生活、院(班)徽和院(班)服的设计大赛、英语角等活动都不予以加分。
3.文艺晚会观众不加分,院迎新生,送毕业生都不加分,学校、学院举办的元旦晚会,晚会的表演者和主持人可加0.5分(须学院出具证明)。
4.参加学校金秋科技文化节以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校级比赛
可加分。若排奖级,则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优秀奖0.8分,其余进决赛者都给予0.5参与分。若排名次,则第一名3分,第二、三名2分,第四、五、六名1分,第七、八名0.8分,其余进决赛者都给予0.5参与分。注:获奖分不与参与分累计。
5.参加校级的辩论赛可加分。若获奖,可按得奖具体加分同上,全程最佳辩手可加1分,未获奖参与者加0.5分。(所在队获奖和最佳辩手加分不与参与分累计)。辩论赛加分须由校学习部出具证明。
6.代表院系参加学校集体文艺项目如大合唱、舞蹈比赛,若获奖,一等奖
1.5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8分。其余未获奖者可加0.5参与分。(获奖分数不与参与分累计)此类加分须有学院出具证明。
7.获得校、院优秀团员、团干,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称号及校、院级通表等都不予以加分,但是校级实践先进个人和标兵可加2分,院级不加分。
8.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成员按参加校级活动的次数加分,每次0.5分,一年上限1.5分;国旗护卫队成员每年1.5分,其中班长、训练员等主要成员可每年2分。
9.参加某活动的执勤、工作人员、活动组织者,出礼仪等不予加分。
五.体育活动及竞赛
1.校级体育项目比赛(全校参加的运动会、足球赛、排球赛等)获奖者,第一名给予4学分,依次0.5递减(前8名),未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加0.5参与分。趣味运动获奖者不论名次均给予0.8学分,未获名次者给予0.5学分。注:整个赛程计分一次,且须学院出具证明。
2.院系间项目(如:三院运动会、院系间篮球赛等)第一名给予1.5学分,第二名给予1.2学分,第三名给予1.0学分,之后名次均给予0.5学分。
3.凡由学校选定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田径运动会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获奖者(前八名),第一名给予6学分,依次0.5递减。未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加1参与分。注:整个赛程计分一次。
4.代表院系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广播操、太极拳,若获得前八名,则第一名2分,其他名次按0.2分/名次递减;第八名以后可加0.5参与分。此类加分须有学院出具证明。
5.校越野赛不按团体名次加分,按个人所获名次加分,第一名4分,其他人按0.2分/名次递减,18名以后都给予0.5分。
6.校运动会方阵成员及开幕式表演者可加1分,须有院里的证明及盖章。
六.行业证书
1.健美操、跆拳道考级,优秀裁判员等级等须有证书才给予1分,同一类别证书同一学年不累计。
2.有驾驶证,ISO9000、ISO22000内审员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或国家级注册水平(资格)培训经考核获取相关资格证书者,须根据复印件加2分,必须在大学期间获得。
3.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加1分。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软件水平考试,获初级资格证书者,记1个学分;获中级资格证书者,记2个学分;获高级资格证书者,记4个学分;
4.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一门加0.5分,上限2分。
七.宣传报道
1.在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4、3、2学分
2.在省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3、2、1学分
3.在校报发表文章第1、2作者,分别认定0.5、0.2学分
4.组织或参观漫画展不予以加分,所有征文及图片展都不加分。
5.只有在学校网站主页发表文章(除新闻稿等)每篇可加0.5分,学工在线和团委网站发表文章、宣传稿不予加分,上限1.5分
八.素质教育报告会
1.百场素质拓展报告会每场加0.2分,每年上限2分,须有报告单才予加分,其他证明均不计。
2.院干部培训,马克思青年主义者培训,团、党课结业典礼等不属于素拓报告会的不予以加分。
九.其他方面
1.非英语专业英语考级,四级通过不加分,优秀(603.5分以上)加1分;六级通过加1分,优秀可加2分。英语专业8级通过加1分,优秀加2分。
2.通过雅思6.0以上、托福85以上加3分。
3.国家奖学金证书不予加分。
十.相关要求
1.任何加分的项目都必须有证明材料,如复印件、院证明及盖章等才能给予加分,否则不予加分。
2.院级、校级活动(实践活动、文艺演出、运动会方阵、体操比赛等)开证明时必须以班级为单位,并且打印版,个人证明不予加分(跨院转专业、个人参加的校级活动可个人证明除外)。
3.填写8学分登记表必须严格仔细,正确完成电子表格的填写,之后打印上交,确保纸质版与电子版完全一致(若不一致,以电子版和证明材料为准),获奖时间、地点、类别等必须注明,若填写不明或纸质版与电子版不一致导致未通过加分,后果自负。
4.经检查发现材料中存在弄虚作假处,取消申报者当年申报资格(即该学年为0分),并给予校级通报批评。
5.凡是在以上加分项目中未涉及,而需要加分的项目应由个人提出申请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学院相关部门,再由学院上交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否则导致学分未加上自负责任。
6.本细则如与实施办法冲突以本细则为主,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校团委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校团委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第二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创新与技能八学分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2018学年 创新与技能八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 科技创新
第一条 参加科学研究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发表以正式刊物为准)
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被SCI、EI、SSCI等国际学术刊物收录论文的前5名作者,每篇授予8学分;
2.被国内核心期刊收录的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每篇授予4学分,其后根 据作者排名0.5学分顺次递减;
3.被公开出版期刊(含增刊)收录学术论文的作者,每篇授予2学分; 4.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样刊文章所在页提交。
第二条 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并取得鉴定成果、获得奖励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通过教育、科技部门鉴定的学术科研成果,按鉴定水平授予以下学分:
1)国际领先的授予8学分; 2)国际先进的授予6学分; 3)国内领先的授予5学分; 4)国内先进的授予4学分; 5)省内领先的授予3学分; 6)省内先进的授予2学分。2.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得奖 励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国家级奖级授予8学分; 2)省部级奖级授予6学分;
3)厅级:最高奖级的授予4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2 学分;
4)校级:最高奖级授予2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1学 分。
3.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奖状提交。
第三条 参加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技术开发并获得专利授权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申请发明专利成功者,每项授予8学分;
2.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每项授予5学分;申请成功者每项授予3学分; 3.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每项授予3学分;申请成功者每项授予2学分。4.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专利证书提交。
第四条 已经结题的科创项目并获得结题证书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小组成员相应学分:
1.国家级科创项目授予2学分; 2.校重点项目授予1.5学分; 3.校一般项目授予1学分;
4.此项证明由校团委科创部提供名单提交。第五条 我校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会员,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学术科技类素质拓展活动,经认定后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参加校团委、科协组织实施的小课题研究科研训练计划,所主持项目通过校团委验收者,每项授予1学分;
2.参加校内各种科学报告会或开放性学术活动,并按照学校标准格式向校团委提交学术活动记录的,每次授予0.5学分,最高累计授予2学分; 3.此项证明由组织部门填写《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提交。
第二部分 社会实践
第一条 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并获得表彰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参加国家级青年志愿者活动或获国家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授予8学分;
2.参加省部级青年志愿者活动、获省部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授予5学分; 3.此项证明由个人所获表彰证书提交。
第二条 校团委社会实践部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参与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参与各级志愿者活动的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世界博览会、奥运会志愿者授予8学分;
2)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农高会)、陕西省水上运动会、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志愿者授予1学分,“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者授予1.5分学; 2.校级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队员、秦岭青年志愿者(即WWF)的每次授予2学分;
3.村主任助理授予1.5学分/年,任期结束方可加分;
4.田园使者授予1学分/年,任期结束方可加分; 5.此项证明由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出具名单。
第三条 参加实践活动,并在刊物上发表社会实践论文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授予3学分; 2.在其它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授予2学分; 3.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样刊文章所在页提交。
第四条 各院团工委学生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参与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参加院系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院村挂钩”活动,如:科技支农、文艺汇演、咨询辅导、公益劳动、院级三下乡等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者:
1)授予0.5学分/次,每学期上限3学分;
2)其中有获校级表彰者,授予2学分;院级表彰者,授予1学分; 3)此项证明由各院实践部填写《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提交。2.学院组织的支教活动的参与者授予0.2学分/次,每学年上限2学分;此项证明由各院实践部出具名单。
3.获得“校级实践先进个人”或“校级实践先进标兵”称号者,授予2学分;获得“院级实践先进个人”或“院级实践先进标兵”称号者,授予1学分;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证书提交。4.寒暑假社会实践论文的参与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每学年在寒、暑假校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作品的作者授予2学分;
2)每学年在寒、暑假校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作品的作者授予1.5学分;
3)每学年在寒、暑假校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作品的作者授予1学分;
4)未获奖者,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并上交实践报告者授予0.8学分;寒假社会实践,并上交实践报告者授予0.5学分;
5)若实践论文获奖,获奖分不与此分累计。且一次寒暑假社会实践中可能参加多个项目,无论几个项目以一次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为计分标准。6)此项证明由院实践部出具名单。
第三部分 校园文化
第一条 参与各级校园文化活动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授予6学分; 2)二等奖获得者授予5学分; 3)三等奖获得者授予4学分; 4)优秀奖获得者授予3学分; 5)凡参与活动者授予2学分。6)此项证明由校级组织者出具名单。2.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授予5学分; 2)二等奖获得者授予4学分; 3)三等奖获得者授予3学分; 4)优秀奖获得者授予2学分; 5)凡参与活动者授予1学分。6)此项证明由校级组织者出具名单。
3.参加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主办的校级演讲、征文、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竞赛活动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授予3学分; 2)二等奖获得者授予2学分; 3)三等奖获得者授予1学分;
4)凡报名参与活动,授予参与分0.5学分。5)最佳辩手加1分,可与获奖分数累加
6)此项证明由校级组织填写《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并于校素拓处留底,否则不予加分。
4.参加学校金秋科技文化节以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校级比赛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若排奖级,则一等奖授予3学分;二等奖授予2学分;三等奖授予1学分;优秀奖授予0.8学分。其余进决赛者都授予0.5参与分。
2)若排名次,则第一名授予3学分,第二、三名授予2学分,第四、五、六名授予1学分,第七、八名授予0.8学分,其余进决赛者都授予0.5学分。3)此项证明由活动组织者填写《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并于校素拓处留底, 否则不予加分。
5.校、院级元旦晚会、迎新晚会、毕业生晚会的表演者、主持人授予0.5分,此项证明由学院提供。
6.校团委、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等组织或参与的其他活动,需填写《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酌情加分,并于校素拓处留底。
第四部分 体育活动
第一条 在一项体育赛事中破纪录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凡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及以上级别纪录者,均授予8学分; 2.破省或省大学生纪录授予为7学分; 3.破校纪录授予6学分;
4.达到健将等级标准的,授予8学分。5.此项证明由个人上交破纪录证书复印件。
第二条 参与各级体育活动及比赛并取得名次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由学校选定,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田径运动会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者,获竞赛前八名者,分别授予6.0、5.5、5.0、4.5、4.0、3.5、3.0、2.5学分。未获名次的,授予2学分;
2.由学院选定,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桥牌赛等院系间体育比赛者,获竞赛前八名的,分别授予4.0、3.5、3.0、2.5、2.0、1.5、1.0、0.5学分。未获奖的授予0.5学分。趣味项目不论名次,均授予0.8学分。
3.参加三院运动会、院运动会者,第一名授予1.5学分;第二名授予1.0学分;第三名授予0.5学分;
4.校冬季越野赛获得第一名者,授予4学分,其他获奖选手按0.2学分/名依次递减,18名以后的授予0.5学分;
5.代表学院参与院系间体育表演,如太极拳、广播操等,获得第一名的队伍每人授予2学分,其他获奖选手按0.2学分/名依次递减,第8名以后的授予0.5学分;
6.此项证明由院级体育部出具名单。
第三条 参与校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授予1学分,此项证明由学院出具名单。
第五部分 学科竞赛
第一条 参与各类包括学校(国家、省部级)组织的各项学科竞赛,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获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者,分别授予每人每项8、7、6学分;
2.获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者,分别授予每人每项6、5、4学分;
3.获校级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者,分别授予每人每项4、3、2学分,获鼓励奖每人授予1学分。若排名次,则授予:第一名授予4学分,第二、三名授予3学分,第四、五、六名授予2学分,第七、八名授予1学分。4.由学校组织参加国家、省部级各类学科比赛的选定参赛学生,完成集训任务并代表学校参赛者,分别授予每人4、3学分; 5.在外语能力上取得成绩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四级成绩优秀(603.5分及以上)授予1学分; 2)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六级成绩通过(426分及以上)授予1学分; 3)非外语专业学生,外语六级成绩优秀(603.5分及以上)授予2学分; 4)雅思考试6.5分及以上、托福考试85分及以上、GRE311分及以上 授予3学分。
6.此项证明由个人提交参赛证明、获奖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第六部分 行业证书
第一条 取得:教师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营养师等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或国家级注册水平(资格)培训经考核获取相关资格证书或从业资格证者,授予1学分;
第二条 取得全国性应用能力考试通过证书者,授予0.5学分/门,同类考试最高上限2学分;
第三条 同类证书按照最高项加分,不予累加。第四条 此项证明由个人提交证书复印件。
第七部分 作品发表
第一条 在各级报纸、杂志、刊物上发表文章、作品等,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在发行范围为全国的报纸、杂志、刊物发表的第1、2、3作者,分别授予4、3、2学分;
2.在发行范围为省级的报纸、杂志、刊物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授予3、2、1学分;
3.在校报发表文章第1、2作者,分别授予0.5、0.2学分;
4.学校网站主页发表文章(除新闻稿)每篇授予0.5学分,每人上限1.5学分;
5.此项证明由个人复印样本文章所在页提交。6.本条不包含: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部分的论文。
第八部分 素质教育报告会
第一条 由名家讲座中心及其他部门组织举办的“百场素质拓展报告会”者,授予0.2分/场,其他报告会不授予学分;
第二条 此项证明由个人提交百场素质拓展报告会票复印件。
第九部分 注意事项
1.各校级、院级组织举办本细则未注明的其他活动,有意愿申请授予参与人员创八学分的,须填写《 创新与技能八学分加分申请表》并交到北绣304办公室盖章。
2.任何加分的项目都必须有证明材料,如复印件、院证明及盖章等才能给予加分,否则不予加分。院级活动证明须有团工委盖章及团工委书记签字,校级活动须有校级举办活动部门盖章。3.院级、校级活动(实践活动、文艺演出、运动会方阵、体操比赛等)开证明时必须以班级为单位,并且打印版,个人证明不予加分(跨院转专业、个人参加的校级活动可个人证明除外)。
4.经检查发现材料中存在弄虚作假处,取消申报者当年申报资格(即该学年为0分),并给予校级通报批评。
第三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综合细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科技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科技创新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持或参与的科学研究、科技发明、科技制作、调查报告等。本科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除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获得相当的创新与技能学分,方可毕业。
第三条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包括:参加国际级、国家级(以国家名义、部、委联办)、省(部、委)级、校级科技竞赛,组织校内科技活动,参加科技类展示会、交流会,主持或参加学校许可的科研项目、调查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第四条
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并获奖者,经认定后参照以下标准记相应学分:
1、国家级:最高奖级授予8学分,各奖级按1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5学分;
2、省部级:最高奖级授予6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2学分;
3、校级:最高奖级授予4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1学分。
第五条
参加各类学术科技活动未获奖者,经认定后记1个学分: 第六条 参加科学研究并在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发表以正式刊物为准)者,照以下标准记相应学分:
1、被SCI,EI,SSCI收录论文,每篇记8学分,作者排名认前5名;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授予4学分,其后根据作者排名按0.5学分顺次递减;
3、公开出版刊物(含增刊)发表学术文章,每篇授予2学分。
第七条 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并取得鉴定成果、获得奖励者,参照以下标准记相应学分:
1、通过教育或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学术科研成果,按鉴定水平记以下学分:鉴定为国际领先的记8学分;鉴定为国际先进的记6学分;鉴定为国内领先的记
5学分;鉴定为国内先进的记4学分;鉴定为省内领先的记3学分,鉴定为省内先进的记2学分。
2、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或学校科研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得奖励者,参照以下标准记相应学分:
1)国家级奖授予8学分; 2)省部级奖级授予6学分;
3)厅级:最高奖级授予4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2学分;
4)校级:最高奖级授予2学分,各奖级按0.5学分递减,最低不少于1学分。第八条
参加科学研究、发明创新、技术开发并获得专利授权者,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申请发明专利成功者,每项授予8学分;
2、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每项授予5学分;申请成功者每项记3学分;
3、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每项授予3学分;申请成功者每项记2学分。第九条 同一项目在不同级别层次上获奖按最高级别记相应学分,不重复记分,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重复时应按两项认定的高学分授予。
第十条 我校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会员,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学术科技类素质拓展活动,经认定后参照以下标准授予相应学分:
1、参加校团委、科协组织实施的小课题研究科研训练计划,所主持项目通过校团委验收者,每项记1学分;
2、参加校内各种科学报告会或开放性学术活动,并按照学校标准格式向校团委提交学术活动记录的,每次记0.5学分,最高累计记2学分;
第十一条
经检查发现材料中存在弄虚作假者,取消申报者当年申报资格及相应学分。
第十二条 补充:已经结题的科技创新项目中参与校一般可加0.5分,校重点可加1分(须填写八学分科技创新部分登记表,并经校科技创新部核实证明)。若获奖可加获奖分,不与参与分累加,未获奖不加分。
参加各类校级以上学术科技活动未获奖者,经认定后可加0.5分。第十三条 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团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在我校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创新与技能活动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本科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在校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开展以社会调查、科技服务、义务支教、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投身地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经济建设等的实践活动。本科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除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获得不低于8个创新与技能学分,方可毕业。第三条 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学分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认定:
1、青年志愿者活动(院村挂钩、科技支农、文化下乡、义务支教、一帮一等);
2、暑期社会实践;
3、综合专业实习运用于实践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
4、技能培训;
5、其他方面。第四条 青年志愿者活动:
1、参加国家级青年志愿者活动或获国家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记8学分;
2、参加省部级青年志愿者活动、获省部级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者,记5学分;
3、积极参加校.院(系)组织的青年志愿者“院村挂钩”活动。如:科技支农、文艺汇演、咨询辅导、公益劳动等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者,每次记0.5学分,每学期最多不得超过3学分,获校级表彰每次2学分,获院(系)级表彰每次记0.5学分;
4、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有关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记3学分;在其它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社会实践论文者,每篇记2学分;
5、每学年在寒、暑假校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作品的作者分别记2分、1.5分和1分。
第五条 暑期社会实践:
6、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并上交实践报告者记0.8分;内容,活动意义,活动影响,记1-3分。
7、积极参加由学校集中组织的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表现突出的每次记3分,表现一般的每次记2分;
第六条 综合专业实习运用于实践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
8、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综合专业实习并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者每次记1分;
9、在课外短期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社会实践,提交科技论文或调查报告,经指导教师审核,院(系)认定者每次记1学分;
第七条 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评定,由校团委会同教务处、学生处、各学院等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1)校级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团委组织评定,并根据获奖情况和主办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计相应的学分;
(2)院级社会实践活动由各团工委组织评定,并根据获奖情况和主办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计相应的学分;
第八条 社会实践创新与技能学分在校团委的审批认可后再进行登记,以便统计和毕业时进行审查。
第九条 为使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与技能学分建设促进校风学风建设,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生入校时,各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应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本细则,使学生明确创新与技能社会实践学分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便在本科学习阶段遵照执行。
第十条 补充:
1、参加寒假实践活动并提交论文加0.5分,参加暑假实践活动和论文加0.8分;若实践论文获奖,获奖分不与此分累计。教学专业、马基实习不加分。
2、村主任助理每年1.5分;学院组织的支教活动每次加0.2分,每年上限2.0分;学院组织的其他实践活动每次加0.5分,每年上限2.0分。
3、农高会、陕西省水上运动会等志愿者加0.5分,优秀志愿者加1分。世博会,奥运会等志愿者加8分,世园会志愿者加2分。
4、参观景点、参观博览园、看望孤寡老人、班级实践活动等不可加分。
5、参加杨凌示范区知识产权小分队、与公安局组成“外事小组”等可加0.5分。
6、WWF、“三下乡”参与者可加2分。
7、义务服务队除支教活动外都不加分。第十一条 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校团委、教务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校园文化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特制定我校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校园文化活动评分细则。第二条
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校学生会、各学院团工委、各学院学生分会,大学生艺术团及在校团委正式注册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种报告、演讲、征文、辩论、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及其他课外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获奖者均可获得本细则所规定的加分。
第三条
校园文化活动所涉及的创新与技能8学分根据活动的层次、规模及效果,按以下具体规定申请加分:
1、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按以下规定申请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记6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2)二等奖获得者记5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3)三等奖获得者记4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4)优秀奖获得者记3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5)凡参与活动者记2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2、受学校委派,对外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征文、辩论、演讲、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文化竞赛活动者,按以下规定申请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记5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2)二等奖获得者记4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3)三等奖获得者记3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4)优秀奖获得者记2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5)凡参与活动者记1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
3、参加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主办的校级演讲、征文、辩论、各种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校园文化竞赛活动者,按以下规定申请学分:
(1)一等奖获得者记3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2)二等奖获得者记2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3)三等奖获得者记1学分(集体项目非主力成员加分减半);(4)凡报名参与活动,并表现积极者记0.5学分。
4、凡参与不同层次的各项演出性、汇报性等活动者,按以下规定申请学分: 参与校级演出性、汇报性等活动者依据表现情况记1—2学分。参与院级演出性、汇报性等活动者依据表现情况记0.1—1学分。参与学院分会各部、大学生艺术团各队、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组织的演出汇报等活动者依据表现情况记0.1—0.5学分
5、受学校委派及其他部门委派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展现我校学子风采者,可酌情申请1—2学分。
第四条
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及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会员凡坚持参加本团队的排练演出,根据在艺术团及社团中的表现,经综合考评后成绩优异者每学年记2学分,合格者记1学分;
第五条
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与技能学分的评定,分别由以下组织进行审核认定:
(1)校级及校级以上的文化竞赛活动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和校学生会组织评定,并根据获奖证书和主办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申请相对应的学分;
(2)院级文化竞赛活动由各学院学生会、团工委组织评定,并根据获奖证书和主办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申请相应的学分;
(3)受学校委派及其他部门委派参加文化交流活动申请学分者,经校团委、委派部门认可即可;
(4)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团员及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会员由艺术团及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评分资格认定,由校团委进行审核。
第六条
补充:
1.爱心班级,文明宿舍,创意宿舍,优秀宿舍,联谊宿舍等都不予以加分。2.参加协会社团、校(院)礼仪队,各种交流研讨会、升旗仪式或一些典礼、游园会、签名活动、义务献血、五个文明工程,纪念活动、组织生活、院(班)徽和院(班)服的设计大赛、英语角等活动都不予以加分。
3.文艺晚会观众不加分。学校、学院举办的元旦晚会、迎新生、送毕业生等
晚会的表演者和主持人可加0.5分(须学院出具证明)。
4.参加学校金秋科技文化节以及“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校级比赛可加分。若排奖级,则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优秀奖0.8分,其余进决赛者都给予0.5参与分。若排名次,则第一名3分,第二、三名2分,第四、五、六名1分,第七、八名0.8分,其余进决赛者都给予0.5参与分。注:获奖分不与参与分累计。
5.参加校级的辩论赛可加分。若获奖,可按得奖具体加分同上,全程最佳辩手可加1分,未获奖参与者加0.5分。(所在队获奖可和最佳辩手同时加分,但所在队获奖和最佳辩手加分不与参与分累计)。辩论赛加分须由校学习部出具证明。
6.代表院系参加集体文艺项目如大合唱、舞蹈比赛,若获奖,一等奖1.5分,二等奖1分,三等奖0.8分。其余未获奖者可加0.5参与分。(获奖分数不与参与分累计)此类加分须有学院出具证明。
7.获得校、院优秀团员、团干,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称号及校、院级通表等都不予以加分,但是院级实践先进个人和标兵可加1分,校级2分。
8.社团联合会、大学生艺术团成员按参加校级活动的次数加分,每次0.5分,一年上限1.5分;国旗护卫队成员每年1.5分,其中班长、训练员等主要成员可每年2分。
9.参加某活动的执勤、工作人员、活动组织者等不予加分。
10.除了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按规定加分,其余活动必须是校级以上的活动才给予加分。
第七条
校园文化活动评分细则的最终解释权在校团委、教务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学科竞赛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学科竞赛包括学校(国家、省部级)组织的各项学科竞赛,如高等数学、数学建模、大学物理、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外语水平考试、计算机水平考试等基础课程的竞赛。若要增加新的学科竞赛,必须由相应开课的学院向教务处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条
只有教务处、团委有权组织在校本科学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学科竞赛。其他单位组织校级学科竞赛应征得教务处的同意,并在报教务处备案,获得委托举办权后,方能组织学科竞赛。
第三条
在一个学年中,一名学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所得创新与技能学分可以累加。若一次竞赛的成绩获得多次奖励,按可得到的最高学分计算,不得累加。第四条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评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由学校组织参加国家、省部级各类学科比赛的选定参赛人员,完成集训任务并代表学校参赛者,每人分别记4、3个学分。
(2)获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每人每项分别计6、5、4学分。
(3)获国家级奖励各类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每人每项分别计8、7、6学分。
(4)获校级学科竞赛个人一、二、三等奖者,每人每项分别计4、3、2学分,获鼓励奖每人计1学分。
第五条
参加校级学科竞赛获奖可加分。若排奖级,则一等奖4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优秀奖1分。若排名次,则第一名4分,第二、三名3分,第四、五、六名2分,第七、八名1分。第六条
院级的学科竞赛获奖不予加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体育活动及竞赛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体育活动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校运动队训练;体育比赛主要是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的竞赛。
第二条
只有体育部、校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有权组织在校本科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比赛及参加国家级、省部级体育比赛。
第三条
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及比赛的评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学校各类运动员训练每学年可给予1—3学分。训练次数达到学年要求训练次数的90%,计3学分;达到学年要求训练次数的85%,计2学分;达到学年要求训练次数的80%,计1学分。
(2)经所在院(系)选定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棋类等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并完成任务者,每人给予0.5学分,获竞赛前八名者,分别给予4.0、3.5、3.0、2.5、2.0、1.5、1.0、0.5学分,同一竞赛不同项目同时获奖者,只记最高奖项所得学分。
(3)凡由学校选定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田径运动会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者,每人给予2.0学分,获竞赛前八名者,分别给予6.0、5.5、5.0、4.5、4.0、3.5、3.0、2.5个学分。同一次比赛,同时获个人和集体奖者,按高分奖项记分,不得重复记分;同一竞赛不同项目同时获奖者,只记最高奖项所得学分。
(4)凡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及以上级别纪录者,均计8学分;破省或省大学生纪录为7学分;破校纪录为6学分;达到健将等级标准的,计8学分。第四条
补充;1.校足球、篮球队等成员主力每年可加1分,替补每年可加0.5分,须有证明才予加分。
2.校级体育项目比赛(运动会,院系间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获奖者根据实施办法加分,未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加0.5参与分(须学院出具证明)。注:整个赛程计分一次。
3.代表院系参加集体体育项目如广播操、太极拳,若获得前八名,则第一名2分,其他名次按0.2分/名次递减;第八名以后可加0.5参与分。此类加分须有学院出具证明。
4.参加院级的冬训和春训不加分,校级的可加分,全勤1分,其余0.5分;院级体育比赛不加分,校级可按获奖名次加分。
5.校越野赛不按团体名次加分,按个人所获名次加分,第一名4分,其他人按0.2分/名次递减,18名以后都给予0.5分。
6.校运动会方阵成员及开幕式表演者可加1分,须有院里的证明及盖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行业证书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参加诸如汽车驾驶、ISO9000、ISO14000内审员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或国家级注册水平(资格)培训经考核获取相关资格证书者,每个证书认定2个学分。
第二条 补充:
1.健美操、跆拳道考级,优秀裁判员等级等须有证书才给予1分,同一类别证书不累计。
2.有驾驶证须根据复印件加2分,必须在大学期间获得。3.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加1分。
4.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一门加0.5分,上限2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宣传报道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在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4、3、2学分 第二条 在省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3、2、1学分 第三条
在校报发表文章第1、2作者,分别认定0.5、0.2学分 第四条
补充:
1、在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4、3、2学分
2、在省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第1、2、3作者,分别认定3、2、1学分
3、在校报发表文章第1、2作者,分别认定0.5、0.2学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素质教育报告会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参加素质教育报告会每场次记0.2学分 第二条 补充:
1.百场素质拓展报告会每场加0.2分,每年上限2分,须有报告单才予加分,其他证明均不计。
2.院干部培训,马克思青年主义者培训,团、党课结业典礼等不属于素拓报告会的不予以加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与技能8学分
其他方面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第一条
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优秀者(85分以上),记1个学分;口语考试取得B证书记1个学分;
第二条
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优秀者(85分以上),记2个学分,成绩合格者,记1个学分;
第三条
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英语八级考试,成绩优秀者(85分以上),记2个学分,成绩合格者,记1个学分;
第四条
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者,记1个学分; 第五条
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软件水平考试,获初级资格证书者,记1个学分;获中级资格证书者,记2个学分;获高级资格证书者,记4个学分;
第六条
未列入本细则校级以上奖项,参考相关奖项等级给予相应学分。第七条 补充:
1.非英语专业英语考级,四级通过不加分,优秀(603.5分以上)加1分;六级通过加1分,优秀可加2分。英语专业8级通过加1分,优秀加2分。
2.通过雅思、GRE等考试加3分。3.国家奖学金证书不予加分。
注意事项
1.任何加分的项目都必须有证明材料,如复印件、院证明及盖章等才能给予加分,否则不予加分。院级活动证明须有团工委盖章及团工委书记签字,校级活动须有校级举办活动部门盖章。
2.院级、校级活动(实践活动、文艺演出、运动会方阵、体操比赛等)开证明时必须以班级为单位,并且打印版,个人证明不予加分(跨院转专业、个人参加的校级活动可个人证明除外)。
3.填写8学分登记表必须严格仔细,统一用黑笔,获奖时间地点等必须注明,若填写不明未通过加分,后果自负。
4.经检查发现材料中存在弄虚作假处,取消申报者当年申报资格(即该学年为0分),并给予校级通报批评。
注:本细则如与实施办法冲突以本细则为主。
校团委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
第四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备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现代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师的基本培养和训练,系统掌握水利水电动力工程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和工程管理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
相关学科:水利工程、电气工程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微机原理及应用、水力机械、电气设备、发电厂电气部分等。
就业方向及深造:毕业后能在水利、水电、供水等部门从事机电设备及动力工程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工作。优秀毕业生可推荐或报考我院8个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继续深造,也可推荐或报考国内外院校博、硕士研究生。
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类)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熟悉木材物理化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造型艺术等方面理论知识。具有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加工和设备选型的基本技能及经营、管理能力。(该专业设有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
主干学科:林业工程
相关学科:机械工程
主干课程: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木材学、工程力学、胶合材料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木工机械、造型设计原理、制材学、木材干燥学、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家具设计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在木材工业、家具制造业、室内装修工程等领域从事木材加工、家具设计制造、室内装修、装修工程的研究开发工作。优秀毕业生可以推荐或报考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点继续深造,也可以推荐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出国深造。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系统掌握数学、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机械设计、现代设计方法、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机械工程的创新设计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相关学科:农业工程、电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干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教学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推荐或报考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理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外校学位点继续深造,也可以推荐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出国深造。
第五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年下半年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
2005年下半年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落实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健全制度、创新形式、突出实效上下功夫,切实抓好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学习内容
1、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中央关于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系列文件与有关会议精神
3、关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
4、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与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批示精神
5、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6、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及教育部党组、省教工委及校党委关于开展好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文件
7、周济部长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我校评建工作的有关文件
8、中央16号文件与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
9、其他形势与政策教育材料
二、具体安排
1、第1—10周(8月22日——10月30日)
学习内容:(1)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2)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及教育部党组、省教工委及校党委关于开展好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文件
(3)周济部长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我校评建工作的有关文件(4)中央16号文件与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我校评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及主要任务,确保评估达目标的实现;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先进典型;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思 考 题:
(1)教育部对本科生教学评估有哪些重要要求?我校如何以评建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在评建工作中对教职员工有哪些具体任务?各部门、各单位的每位教职员工应该如何发挥好自己的积极作用?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哪些历史背景与基本要求?教育部党组、省教工委关于在高校开展好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哪些具体要求?广大党员如何积极参加好这项重要活动?
(3)如何深刻领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意义?如何贯彻落实好校党委出台的有关政策?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广大教职工应如何更新观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2、第11—19周(10月10日——12月31日)
学习内容:(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2)关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与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批示精神(4)中央关于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系列文件与有关会议精神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了解“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结合学校实际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与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批示精神,在全校形成科学、和谐、节约的良好氛围。
思考题:
(1)如何深入理解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十一〃五规划”给我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哪些重要机遇?
(2)我校应如何针对“十一〃五规划”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结合我校实际,谈谈对实施人才强校、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学校国际化等发展战略的理解和看法。
(4)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有哪些具体要求?我校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在哪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强调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有何重要意义?高校应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通知要求与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
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与看法。
三、学习方法及要求
1、各学院(系)、职能处(部、室)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保证至少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月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并做好理论学习的组织工作及考勤、记录、总结工作。
2、学习要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及时解决广大教职工思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3、各单位、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党委宣传部将加强对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指导,并适时组织学习辅导报告,以切实推进全校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
党 委 宣 传 部
二○○五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