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小编推荐]
第一,在粮食政策上,要采取“多收少进”的调控策略。比如今年一旦小麦上市以后,国家粮库一定要增加收购量,将增产的小麦从市场上转到库存中,以保持市场上粮食供求平衡,从而保障粮食价格在较高的水平上不下跌。“少进”就是今年尽量少进口小麦,避免因进口小麦冲击国内市场。同时,今年玉米可以适当向外多出口一些,以调整国内玉米供求平衡。不要在我国粮食出现供给持续上升的空间里大量进口粮食,这会造成国内供需求失衡,引起粮食价格大跌的局面。
第二,要从源头上扩大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由此抑制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目前这个阶段,核心问题不是对化肥企业补贴,笔者建议要取消这种补贴,把补贴直接给农民,适当扩大化肥、农膜、农药的进口,增加国内供给总量。只有增加主要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才能从源头上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第三,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仅靠种植几亩地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很难富裕起来,国家应该拿出一些财政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大,惠及面小,农民直接收益不多,今后应加大对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更加突出支持重点。
第四,鼓励农民进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面对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一定要消除种种限制和歧视,鼓励农民进城打工,从法律上保护农民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
第五,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采取短期政策,还要采取长期政策。当前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长期制度障碍还未根本消除。我们应该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社会公共事业改革、劳动力流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等,统一纳入到全国改革进程中来,通过改革来改善农民的发展状况,从政策上使他们能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第二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荐)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小贷公司呈现4特点2方向
小额贷款是单笔贷款额度在贷款机构注册资金_ 7 以下的贷款。根据我国现行政策_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 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年连续三年的一号文件中已经先后提出: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_ 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_ 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 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_ 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会团体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_ 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_ 规范民间借贷。到目前为止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所有制的小额信贷机构体系。
总体来说_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市场化原则
开展信贷业务_ 运转良好_ 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贷款对象主要是个人、农户和中小企业从经营角度来讲_ 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企业一样_ 是根据地域特色和自身实际来选择客户群体的。
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自身 只贷不存、贷款额度小的特点_ 它的贷款对象主要是个人贷款、农户贷款、企业贷款_ 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个公司的三种贷款比例有些不同。
信贷流程相对简单_ 担保条件较低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审批手续简单_ 一般只需要借款人持有身份证_ 有稳定收入和信誉良好的人员作担保_ 或是用自己的房产、物品等作抵押就可以进行。在填写借款申请书后_ 小额贷款公司派人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能力、人品及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简单考察后_ 就可以决定是否给其贷款_ 所用时间在三天内。例如天津市华创天成小额贷款公司的流程_ 这个流程也代表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一般流程_ 每个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又有所不同。
贷款利率较高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外部存款_ 使得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不制定较高的利率_ 试点办法规定_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_ 贷款利率上限放开_ 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_ 即不得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高利率在有益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同时_ 还会出现一些问题_ 如农民负担过重等。但是从试点办法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_ 贷款利率都要比银行利率高些。贷款质量高但好项目少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金全部是自身拥有的_ 在对贷款项目进行审查时就更为谨慎_ 除此之外_ 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对象一般都是当地的_ 对借款人及用途有较为充分的了解_ 到目前为止_ 不良贷款情况出现得比较少_ 逾期贷款率也比较低。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所面向的服务对象一般都是一些大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愿意贷的_ 所以相对于金融机构来说_ 找到很好前景的贷款项目不是很容易_ 小额贷款公司的项目质量上要比金融机构的差些。
小额信贷公司自成立以来_ 拉动了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_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贷款困难_ 弥补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不足。但是_ 随着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范围的展开_在运营成本、融资能力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_ 阻碍了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小额贷款需求的不断扩大。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者和微小企业这种特殊的客户
群体_ 金融机构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其需要。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_ 基本上是沿用了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一些贷款产品及其管理模式_ 缺乏产品创新_ 业务发展也比较缓慢。小额贷款公司力图在业务创新方面做出积极尝试_ 但在实践中遇到种种障碍。例如_ 在采矿权开采抵押问题上_ 云南省规定_ 未在云南省国土资源局备案的银行一律不得办理抵押登记_ 登记之前还必须具有采矿资质的认证_ 小额贷款公司取不到该项资格_ 这就导致小额贷款公司的抵押业务创新受到限制。其次小额贷款公司办理抵押登记时要做二次公正_ 手续比较麻烦_降低办事效率。除此之外小额贷款还受跨区和超限业务额度、同城票据交换等条件的制约。这些都阻碍了小额贷款公司在产品、业务、流程上的创新。
根据不同的制度安排,小额贷款公司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_ 要么转制为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_ 要么成为上市股份公司_ 这样就可以通过吸纳资金用于借贷。
第三篇:关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当前在我县城镇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城镇规划意识淡薄,建设起点低,城镇建房布局混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城镇居民中普遍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建房看“风水”,不按规划;忽视基础设施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集体经济脆弱,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等,近两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展,这一现象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我县城镇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建设发展的滞后在不同程度上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站在履行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这一角度来讲,要突破这一障碍,关键在于加快城镇建设,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地方特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
1、要有科学规划。要牢固树立规划是法、规划是龙头、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的观点,切实抓好城镇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工作。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不仅要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完整性,更要在提升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保证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去年以来,我县城镇规划工作进展很快,但科学合理、梯度发展的城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要协助乡镇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新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建设体现赣县客家风情和产业特色的人文新村、生态新村、社区新村、旅游新村和产业新村。扶持茅店、江口、吉埠、南塘、田村、白鹭、湖江、王母渡、韩坊、五云、沙地等一批牵动力强的中心乡镇、特色乡镇,改善城镇面貌,增强城镇凝聚力。
2、要有产业支撑。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培育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做响沙地板鸭、阳埠腐竹、吉埠贡芋、田村密梨等品牌,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发展,以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并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吸引农村人口和农村非农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要有地方特色。一是注重产业特色。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大力推广“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在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镇。二是注重文化特色。重视和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不断丰富城镇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三是注重建筑特色。要结合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确定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体现本地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通过地方特色的培育,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型城镇。
4、做到节约集约。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要求,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工作,指导城镇按集约利用土地原则做好规划和建设,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要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合理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严禁建设脱离实际、违反标准的“形象工程”,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土地投资强度。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农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
5.注重生态保护。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第四篇:农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土地的投资行为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其中由农村土地流转引发的利益冲突尤为激烈。
农地流转的利益冲突及原因
农地流转是指土地利用权流转,包括乡镇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其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被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利益冲突相对较少,主要矛盾集中在后两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前农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较大,运作不规范。农地流转的隐形市场大量存在,破坏了土地市场的公平机制,土地纠纷繁多,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导致农地流转利益冲突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土地一级市场由国家长期垄断经营,农村土地没有自由流转的权利,成为一种没有处分权的“虚空所有权”。二是缺乏农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机制,农地流转缺乏指引,很多情况下是盲目进行的。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长期被排除在协商谈判的程序之外,土地征收补偿没有完全考虑市场因素。三是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给地方政府创造了较大的寻租空间。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利用规划难以有效执行,无法约束地方政府的用地行为,最终造成土地供给失控和农民利益受损。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非常薄弱,被征地农民多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因此,农民在土地流转时患得患失,担心一旦出让了土地使用权就会丧失了生存、发展与保障的基本途径。五是中介组织发展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农民对中介组织存在信任危机,造成两者之间的隐性利益冲突。
农地流转利益冲突的解决之策
加快解决农地流转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地市场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逐步完善农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应逐步将农地流转纳入法制化轨道。将以往存在的、尚未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农村土地占有和使用关系上升到法律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快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变现存的农地占有和使用关系,确保农村耕地与非耕地、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在法律原则上的公平地位。明确农地流转为非农地是资产转化,而非简单的资源属性变更。加快制定农地流转的专项法规和条例,比如《集体土地流转管理法》、《农地使用权管理条例》、《农地使用权流转办法》等,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明确农地流转的用途。在此基础上,严格执法,从严管地,依法管理。
其次,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加强合同管理,依法约束当事人的行为,逐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抑制权力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控制农地流转的“总阀门”作用。同时,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比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协调机构、监督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等,实现土地有序、有偿、有效和可持续流转,为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一种长效机制。
再次,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体系,降低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真正为农民的生产排忧解难。
最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相对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第五篇: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机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随着党中央决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机械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加强农机管理,以服务促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装备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最根本是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只有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显。近几年,农机补贴和农机装备项目的实施.使各种新型农业机械不断涌现,农机装备数量飞速增加。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农机工作者,当务之急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通过加强农机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装备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一、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素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加强农机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农机化的过程中,只有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使他们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才能使农业机械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效率和效益。否则,再先进的机械在不懂驾驶操作、保养者手里,也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发生故障、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岱岳区满庄镇吴乃军先后买了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由于他懂技术、会操作、善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4年来,每年都随农机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队作业,从未出现大的故障,每年纯收入5万多元,现已成为我区小有名气的农机专业户。而其同村的胡志起2007年买了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由于驾驶操作技术差,也不注重保养机器,随队跨区作业两年,作业期间故障频发,作业量很少,严重影响了收入,两年来仅收入3万多元。由此可见农机驾驶人员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机作业效益。
所以在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边讲解、边示范,对一般故障.既讲故障原因,又讲排除故障的方法和技术。使机手既明白道理,又能亲自动手排除故障,全面提高机手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农机作业收益。
二、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加强农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推广先进实用、质优价廉的农业机械,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民,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先进农机具的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农机装备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购置更好、更多、更先进的农机装备提供了资金积累,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民进行补贴的惠农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对上争取。自2005年至今,已累计争取补贴资金2421万元,同时还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通过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全区农机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农民投资农机、经营使用农机的热情更加高涨。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当年项目区6万亩耕地,增收小麦l20万kg,玉米153万kg,节工8.8万个,新增经济效益556.5万元。可见,只有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机具,才能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使农村经济获得稳步、快速增长。作为农机部门,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向农民提供先进实用、质优价廉的农机具,就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的农机具被引进和研制出来。而今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到处可见。仅小麦联合收割机我区就拥有1500多台,每年参加跨区作业的就有600多台,只此一项机手每年增收4万元。
三、抓住优势产业,创建特色型农机
树立“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思想,由原来单一粮食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向渔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整个大农业机械化的转变,提高农业机械化的覆盖面,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水产产业,重点开展增氧机、投饵机、水产品深加工机械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畜牧产业,重点开展青贮切碎机、饲料混合机、喂料机、清粪机等机械及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蔬菜产业,重点抓好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通过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特色产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升农机化在农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岱岳区良庄镇、房村镇是有名的蔬菜生产大镇,由于设施农业发展的大都是时令中的稀缺品种,产品价格高,取得了高效益。现如今蔬菜种植农户年平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林果种植户年均纯收入达到了4万元,高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新设施、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了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发挥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劳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尽快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好劳动力紧张、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成为农机工作者积极探索的新课题。一种新型的民间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山口镇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2008年,是我区农机行业成立最早的专业合作社。从创建初期的固定资产10万余元,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208万元,大型联合收获机6台,新式播种机4台,玉米秸秆还田机2台,大型推土机1台,装载机1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各类电机水泵40余台套,经济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农机经营者有效组织起来,开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紧密联结,扩大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农机农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使维修、信息服务与机械使用有机结合,推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把农机手组织起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新型农民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实现农机化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预见,农机专业合作社将逐步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导力量。当前,从总体上看,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作为农机管理部门,只有切实增强责任感,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强化管理,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农机管理,增强服务意识,认真搞好培训,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才能有效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