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全球化分工最直接的贸易方式,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最早,受影响程度也最深。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企业新订单大幅下降,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月下降。2009年3月、4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虽有所回升,但较去年同期降幅仍超过20%。
一、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渠道、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背景下,加工贸易作为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占用土地多,能耗物耗、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技术外溢作用不明显等。特别是以加工贸易集聚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用工、土地、环境等成本不断增加,产业发展已近饱和,对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二、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发展
向上下游服务增值链延伸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根本方向,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即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采购率,发展关键零部件、设备、模具及软件制造等配套加工产业;向下游延伸即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国际物流配送等业务。对企业来讲:
首先,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从oem向odm及obm的转变。纯粹依靠技术转移很难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只有通过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而实现升级。
其次,发展自主品牌。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中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很低。此次金融危机中,品牌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砝码。大部分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企业表现出强大的“抗跌性”。可以预见的是,品牌的优化和提升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再者,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经营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苦练内功,度过危机,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一是规范内部管理,加强人员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二要抓住机遇,引进人才,特别是引进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三要技术改造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创新,推出高附加值、成本低的新产品,应对危机条件下的外部需求萎缩;第四是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在同一个市场,也应实行客户多元化战略,分散风险。
三、推进转型升级需要政策措施
(一)、营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对于鼓励类和限制类产业,都应该明确产业目录。同时,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应保持相对稳定。一些企业反映近年来政策出台过于频繁,缺乏连贯性、稳定性,企业无缓冲时间,短时间内很难适应,非常被动。建议政府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更慎重的出台调控政策,使政策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二)、继续推动金融体系改革,为加工贸易提供金融支持。
切实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资金紧张,融资渠道不畅仍是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为了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危机,政府应出台切实措施,解决基层商业银行惜贷问题。
国家应继续推动金融体系改革,帮助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国家资金支持和民间融资为辅的多渠道融资体系,为加工贸易的顺利转型升级提供融资支持。
(三)、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
出口退税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两高一资”、限制和禁止类产品,应针对产品细分,根据产品技术含量区别对待,进一步完善相关产品目录,及时修正和调整出口退税税则号不合理部分。对其他鼓励类加工贸易产品,建议全面恢复出口退税率,并保持长期稳定。同时,简化退税程序、提高退税速度。
出台相关措施,解决加工贸易企业的深加工结转和使用国产原材料及零部件退税问题。对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外采购的料件公平对待,将调动企业在国内采购的积极性,提高国内采购率,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
四、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
随着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者的保护大大加强。劳动成本的上升,也是推动加
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但在目前的执行情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必须给员工增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金”的缴费规模,而有些费用职工并不愿意交纳;有些规定实行后,一些不合情理的员工诉企业案子激增;此外,新法对于员工工资、加班加点等做了硬性规定,有时可能不切合一些沿海地区打工者希望多加班多挣钱的实际情况等。建议对《劳动合同法》通
过实施细则进行逐步修订、完善,使之更符合实际,在目前执行上不要“一刀切”。
第二篇:关于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操作意见范文
关于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操作意见
中府办〔2010〕51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特制定本操作意见。
一、转型升级的鼓励对象
鼓励我市仅开展来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包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工厂),在原加工地不停产转型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下称“转型企业”),继续开展加工贸易。
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一)工商管理部门。
1、在来料加工企业注销之前,允许投资方先设立一家筹办性质的转型企业,转型企业可沿用原来料加工企业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原字号名称中涉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除外),在一段时间内允许同一处所有两家企业并存。
2、“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放宽出资时间限制,允许分期缴纳注册资本,但须在两年内缴足;放宽首期出资限制,允许免缴首期注册资本;放宽出资方式限制,货币和非货币出资比例不受限制。
3、“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登记为企业法人的,企业登记机关可先行确认转型企业法人主体资格,经营范围核为 “此执照仅作企业法人资格凭证,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供转型企业办理有关审批许可手续等。待转型企业取得有关审批许可后,再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等相关登记注册手续。
4、“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登记为企业法人的,转型登记前的企业变更经营期限为1年,转型登记后的企业核发有效期1年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转型登记后的企业在1年期内办理好有关手续,包括相关审批许可文件变更、原“三来一补”企业注销等。转型企业在1年期限内未能完成各相关审批许可文件变更、原“三来一补”企业注销等,经书面申请,企业登记机关可延长其营业执照有效期限1年。“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登记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一律按变更登记的收费标准执行。
5、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承接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可直接申请变更登记,经营范围增加“承接XX 加工装配业务”。
6、“三来一补”企业转型登记时,没有扩建、改建或重新装修的,允许其沿用原已取得的消防、环保等不针对特定经营主体核发的审批文件。
(二)国税部门。
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过程中涉及的增值税问题,按以下六种方式处理:
1、整体转让产权。来料加工企业转型时整体转让企业产权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全部产权不征收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420号)的规定,不征收增值税。2、2009年1月1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生产设备的处置。来料加工企业单独处置其2009年1月1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生产设备,可根据《关于部分货物使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的规定,属增值税一般纳 税人的可以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可以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均开具普通发票。
3、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后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若从事进料加工或一般贸易出口业务,可按照行政规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
4、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后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除税收政策另有规定外,从事出口业务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暂行)〉》(国税发〔2007〕123号)的规定免征增值税。
5、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后,在国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现行的增值税政策规定纳税。
6、转型企业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可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三)地税部门。
原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港澳台资企业,符合减免条件的,可按规定到中山市地方税务局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四)中山海关。
1、来料加工企业原进口不作价设备海关监管期限已满的,可以办理解除海关监管手续。未满海关监管期限的,原企业可申请将其退运出境、提前解除海关监管、结转到转型企业使用或放弃交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2、企业选择未满海关监管期限的不作价设备作为减免税设备结转到转型企业使用的,需根据原企业的性质,具体分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非独立法人资格两种情况处理:
(1)原来料加工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①企业在2008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经办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并且在2009年6月30日及以前申报进口的尚处于海关监管年限内的不作价设备,若转型企业所从事的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条目的,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免征关税补征增值税后,予以办理相关设备结转手续;若转型企业所从事的项目属于国家非鼓励类产业条目的,按现行规定补征关税和增值税后,予以办理结转手续。
②对以2009年1月1日及以后新备案的不作价设备或者以2008年12月31日以前备案但于2009年7月1日及以后申报进口的不作价设备出资设立的外商投资法人企业,若转型企业所从事的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条目的,可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办理免征关税的结转手续。具体结转手续可参照海关总署2009年第62号公告办理;若转型企业所从事的项目属于国家非鼓励类产业条目的,按现行规定补征关税后,予以办理结转手续。
(2)原来料加工企业为非独立法人资格的:
①企业在2008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经办理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并且在2009年6月30日及以前申报进口的尚处于海关监管年限内的不作价设备,免予补缴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②对申请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的不作价设备,外商投资法人企业应在2011年6月30日之前一次性向中山海关提出减免税申请,经海关审批同意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减免税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9号)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③作为出资的不作价设备向海关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时的申报金额不得高于原进口时的申报价格,并计入外商投资法人企业的投资总额,有关不作价设备的海关监管年限连续计算。
④对以2009年1月1日及以后新备案的不作价设备或者以2008年12月31日以前备案但于2009年7月1日及以后申报进口的不作价设备出资设立的外商投资法人企业,转型企业所从事的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产品条目的,可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办理免征关税的结转手续(原进口时已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结转时不再征收)。
3、转型企业可在备案合同选择料件结转、料件内销、料件退运或放弃,企业可按规定办理结转确保原地不停产转型。
4、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过渡期内,可以转型企业签订新的加工贸易合同,原来还没有核销的来料加工合同原则上在3个月内执行并核销完毕,特殊情况可向海关申请再延期3个月。
5、转型企业在海关登记注册后,旧企业编码一般只保留3个月,企业应在有效期内注销旧编码,如遇特殊情况,可向海关提出旧企业编码延期申请。转型企业可申请保留原企业的管理类别;对于在海关查处期间的涉案企业,暂不受理企业转型申请。
(五)外汇管理部门。
1、转型企业应在工商部门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30天内,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山市中心支局提交所需材料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
2、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转型企业的外方投资者以自由兑换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新投入的注册资本,应按要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办理验资询证并提交相关资料。
3、转型企业以不作价设备转型投资的,出资实物权属应明确,价值鉴定应真实合法,其海关转厂报关单或海关解除监管报告与联网核查系统中的电子底账相符,且相关报关单未凭以付汇。外汇管理局根据其合法《资产价值评估报告》列示的金额,出具外方出资情况询证函回函。
4、转型企业以实物出资的,验资时所提供的进口报关单须加盖海关验讫章,且贸易方式须为《关于对进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分类进行售付汇、核销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0〕17号)列明的 “可以对外售(付)汇的贸易方式”或“有条件对外售(付)汇的贸易方式”之一。
(六)财政部门。
符合条件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外商投资企业,需提供相关资料到企业所属镇区财政部门办理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证,办证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外经贸部门。
鼓励转型企业采用各种贸易方式,经镇区外经办提交,市外经贸局核准,允许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后从事来料加工业务。
(八)消防部门。
对已取得消防审批手续并办理工商设立登记的企业,企业转型时如经营地址、经营范围及经营规模不变,其原有消防审批文件继续有效,企业可直接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重新登记或变更登记。若企业有改建、扩建或重新内部装修的,应先取得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受理凭证》或《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复查意见书》后,再向工商登记机关办理重新登记或变更登记。
(九)环保部门。
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前环评、验收手续齐全且转型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没有发生变动的,可按“变更法人、企业名称”形式的建设项目登记表进行审批,不需要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不需要重新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登记表审批后依照有关规定申办排污许可证相应手续。
(十)检验检疫部门。
1、开辟“绿色通道”。来料加工转独资外商投资财产鉴定业务从受理到出证,由原来20个工作日提前到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外资企业办理设备提前解除监管鉴定业务从 受理到出证,由原来10个工作日提前到5个工作日内完成;出口鞋类生产企业在企业检测报告中详细注明了消费国标准要求的,其转型前的产品检测报告予以认可。
2、收费减免。
(1)在出口业务方面,对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为进料加工方式的外资企业,享受检验检疫收费标准按70%计收的优惠政策。
(2)农副产品、食品的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国家规定的政策期限内,继续享受国家检验检疫收费优惠政策待遇。
(3)纺织品服装来料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国家规定的政策期限内,享受减收30%检验费的优惠政策。
(4)转型期间,原企业的相关检测报告有效期在转型企业继续有效;对获得型式试验检测合格的小家电、灯饰等产品,转型企业在其证书有效期内,相关产品继续享受品质检验费70%收费政策。
(5)原来实施“一单制”等报检便利措施的企业转型后,进行相关资料备案可继续享受相关便利措施。
(十一)国土资源部门。
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过程前后发生土地、房产权属变更的相关问题,按如下规定办理:
1、原来料加工企业的土地证为村集体名下,企业与村集体已签订购买(或租用)土地协议,而且房产为企业出资建设,已办理房产证到村集体名下或尚未办理房产证的,可在完善房产证手续之后按交易方式将土地证和房产证办理到转型企业名下,并依法缴纳有关税费。
2、如土地证为原来料加工企业名下,加工企业转型后,凭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变更证明(或地税部门出具的有关不征税证明、财政部门出具的免征契税证明),可在完善房产证手续之后按更名方式将土地证变更到转型企业名下;原土地证为划拨性质的,需同时办理补出让手续。
3、如原来料加工企业的土地既没有土地证也没有房产证的,符合 “三旧”条件且拟进行“三旧”改造的,按“三旧”改造有关政策办理。不符合改造条件的按现行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十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来料加工企业转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之后,在劳动者岗位、薪酬等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其企业员工的工作年资、社保关系不受影响。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九月三日
附件:中山市加工贸易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升级的操作流程
第三篇:贸易加工产业升级分析论文
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推动的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加工贸易成为全球化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升级成为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劳动密集环节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环节逐步提升的过程。由跨国公司推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切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便捷路径。sO100
一、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国际趋势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
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
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储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
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从表9中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9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增长,出口增长速度尤为显著。在进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大致相当,但在出口中,一般贸易的比重远远小于加工贸易,并且,一般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大幅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显著上升。到1999年,加工贸易出口比重上升至88.6%,一般贸易下滑至8.8%。在加工贸易的增长中,来料加工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主要增长来自外资企业的进料加工。可见,加工贸易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长构建了初步的规模。
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地区经济中表现更加明显。在深圳,以加工贸易为载体,深圳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化体系;在苏州,以电子信息产品为龙头的加工贸易发展已对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员工的培养和配套产业的跟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出口形势乏力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成为支撑出口增长的中坚力量。2001年上半年,北京市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达48.4%,占加工贸易出口净增长的93%,深圳市出口增幅减缓,但高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仍保持了高速增长,其对加工贸易出口的贡献率达86%(国际经贸消息,2001.7.26)。
加工贸易推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还是亚洲新兴工业体的产业再转移,都是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全球链条的一部分。一方面,严格意义上,它的发展还不能看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真正成长与壮大;另一方面,正如前所述,这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当地化,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切入了全球生产体系,获得了难得的资金、技术和销售网络等要素条件,为我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第四篇:促进加工贸易转型手册
贯彻落实署省合作备忘录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宣传手册
黄 埔 海 关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七月
第五篇: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求是文章----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深刻认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从总量看,“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2010年达到16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截至目前,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19.8%,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从结构看,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不断加大,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15%。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一揽子计划措施,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增速“V”型反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全球经济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加大,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全球产业结构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正在进行深度调整。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步伐加快,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酝酿新的突破,主要国家抓紧培育发展以绿色、低碳、高端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工业生产方式加快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全球化生产和组织模式成为控制全球价值链的关键。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69%,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集中度偏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布局与区域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增强。三是工业增长过度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过度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生态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高,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五是工业行业管理基础薄弱,推进工业节能、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管理手段亟待充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足。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总体看,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4%,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将推动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内在动力。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推动工业发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着眼于“五个体现”,合理制定“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一是体现质量效益。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关系,综合采用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质量品牌建设等测度指标,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既要保持工业较快增长,更要着力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
二是体现自主创新。针对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着力提高拥有科研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
三是体现协调发展。优化工业行业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钢铁、汽车、船舶等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四是体现融合发展。一方面,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围绕军民融合,显著提高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断扩大军民结合产业的规模和空间。
五是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强化目标的落实和考核。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着力突破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迈上新台阶。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涵。要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围绕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提升质量品牌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抓好品种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服务改善,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要围绕形成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规模经济行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向境外转移生产能力,开展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整合价值链的能力。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环境
工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健全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要围绕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船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加强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要制定和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抓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制定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制定发布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当前,特别是要着力落实相关财税政策,在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企业兼并重组等领域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集中。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