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芦山抗震救灾对拓展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启示
芦山抗震救灾对拓展国防动员应急功能的启
示
学习时报 2013-05-20 第07版
2013-05-24 06:11:00来源:袁恺君 张洪瑞
如果说5年前的汶川抗震救灾让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首次集中呈现的话,那么尚在深入推进的芦山抗震救灾进一步折射出国防动员应急效能的显著提升和与日俱增的巨大潜能。如何科学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从汶川到芦山,在变与不变的救援模式和行动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深刻总结的经验与启示。启示一:要有快速高效、应变有力的动员响应
震后10分钟,成都军区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军地联合指挥部和前进指挥所,启动地震应急Ⅰ级响应。30分钟后,军地主要领导奔赴震中组织指挥救灾。2小时后,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和四川武警的前指在芦山开设。与此同时,军地各级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汇总灾情,第一时间组织雅安当地民兵预备役人员和行业系统救援人员展开自救,并迅速收拢集结邻近市(州)的救援力量,快速多路驰援灾区。相对于5年前的“5 12”抗震救灾,此次芦山地震后的应急响应显得更加有条不紊,一系列震后初期的行动,在短时间内同步完成了成立指挥机构、了解判明灾情、作出应急部署、出动救援力量等初始响应,实现了由平时状态向应急状态的快速转换,为整个抗震救灾行动有序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骤然性、随机性特征,对国防动员系统应急处置提出了很高要求。应进一步发扬此次救灾的基本经验,着力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针对性动员准备,遇有情况后实施“任务触发式”和“条件发射式”的快速动员响应,高效完成应急转换,确保第一时间达成对紧急情况的科学有效处置。
启示二:要有军地联合、权威统一的组织指挥
此次芦山地震后,四川省政府与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第一时间实行信息通报、情况会商,军地救灾工作始终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这种以地方政府应急系统为主、国防动员系统为辅的联合指挥机制,较好地适应了重大
应急行动中“政府提需求、军队抓落实”的逆向协调模式,进一步探索了军地联合、融合互通、集中统一的指挥决策机制,收到了较好效果。这一实践再次启示我们,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按照“大动员”、“大应急”的思路,在国家危机管理的总体框架下,逐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军地联合应急体制,推进国防动员体系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有序衔接和渐进融合。在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应依据突发事件的规模和类别,组建军地合一、分工协作、权威高效的属地化应急指挥机构,积极主动发挥国防动员系统在组织指挥、力量使用、资源调配上的优势,形成统一指挥、有序协调、高效运转的行动合力。启示三:要有供需对接、精确动员的协调机制
芦山地震后,“5 12”抗震救灾中军民万众一心、社会整体联动、举国关注支援的场景再次上演,显示出军地应急体系、社会专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凝聚力战斗力。但与此同时,在救援过程中也一度出现了部分地区灾情研判不准、救援力量部署失衡、救援通道持续拥堵、物资调运发放滞后等问题,引起军地各级广泛反思。抗震救灾应急行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地各级各部门,需要多方密切配合、高效协同,需要科学统筹救灾力量配置和资源调配。对国防动员系统而言,既要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又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应急任务的实际需要,确立“供需对接、精确动员”的理念,不能因动员需求不明造成动员力量过剩、浪费社会资源,也不能因协调对接不力而迟滞救援进程、影响应急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应急行动协调机制,健全军地之间应急需求集中统报、实时通报、无缝衔接的工作平台,确保动员需求准确、动员规模适度。要推动建立“属地为先、全域支援”的应急联动模式,在第一时间就地就近组织力量首发控局的基础上,根据灾情实际渐进扩大动员规模,及时组织异地动员和跨区支援,并同步展开针对性装备和物资的定向动员,确保按需动员、作用明显。启示四:要有公开透明、理性引导的信息动员
此次地震后,军地媒体及时跟进,社会舆情广泛关注,再一次将救灾过程全景式“直播”,信息的开放性、透明化较之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更加突出。而与汶川震后不同的是,由于此次受灾范围相对较小、道路交通受限,广大媒体还积极呼吁“理性救灾”、“让出生命通道”、“不给灾区添堵”,确保了救援行动有序推进。但与此同时,随着“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网络时代到来,此次救灾中新媒体虽然传播了很多正能量,但也难免推送了芜杂信息、制
造了不实传言、造成了消极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看到,信息动员作为国防动员众多领域的基本支点和动员效能的“倍增器”,其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应急功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信息动员,注重对各类媒体平台的整合利用,推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透明,大力传播主流声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与媒体和公众及时直接的信息交换,实现动员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互动,充分激发民众理性参与的热情,更好地凝聚社会资源合力,为完成应急任务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篇: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功能
第二章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
正确认识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功能,对确立相应的动员战略思想,并推动动员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要弄清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首先要理解战略的相关概念。战略是什么?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和策略。国家战略是筹划和综合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外交和精神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富国兴邦,以达到国家战略目标的科学和艺术。国家战略其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兴亡。
有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在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和自然条件等客观实际分析估计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建军和作战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国家、阶级以及它们的战略思想家,都是从其各自国家、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战略思想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和阶级特征。往往谋求地区、世界霸权的国家,奉行的是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进攻战略思想。而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国家,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国防动员是实施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防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防力量建设与运用,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日本的战略理论家小山内宏在1972年出版的《现代战略论》一书中说,“国防战略”,“以守卫国土为目的”,“以军事力量保卫国家”,“保卫国民”。瑞典的国防战略以防止战争、保存国民为目的。80年代以来,外国和中国广泛使用这一战略概念,有些西方国家使用的“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防务政策”等概念,与国防战略概念近似。它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通常由最高国防决策机构制定。美国把国防战略置于国家战略之下、军事战略之上。国防战略主要目的是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综合运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及其他可能使用的手段,遏制和抵御外来侵略,确保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国防战略不仅重视运用实战手段打赢战争,而且重视运用威慑手段遏制和防止战争,维护和平。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是指国防动员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上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确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
军事战略,是国家军事斗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二是选择实现军事斗争目标的途径。无论确定军事斗争的目标,还是选择实现目标的途径,都不能不考虑国家动员的基础和能力。
我国无论过去和将来都将一如既往的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作为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一般都以打赢可能面临的各种规模、强度不同的反侵略战争为出发点,无论打赢任何规模、强度不同的 反侵略战争,都将以与之相适应的动员基础和能力为前提,都不能忽视国防动员的基础和能力。例如,一个国家是立足于速决取胜,还是持久取胜,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是以何种手段或方式达成战争目的,等等,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武装力量动员、政治动员、经济动员、科技动员、支前动员、民防动员等动员能力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本国的动员实情和国防战略的现实环境作为主要依据,既不能超越现实国力允许的范围,也不能过高估计敌人的力量而畏敌如虎,采取“绥靖”政策。因为,无论保障国家安全、消除威胁的精神条件还是物质条件,无论是有形力量还是无形力量,也无论是现实力量还是潜在力量,都是制定和实施军事战略的客观基础和重要因素,忽视了这种客观基础和因素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核心内容
国防行为是国家的最高行为,是为了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即,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综合手段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国防力量的运用、开展国防斗争、国防力量的建设和国防体制、法制建设。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人力、物力、财力、外交、精神诸要素调动、协调、汇集起来,平时作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战时或紧急情况需要,运用动员体制的作用下,由国防动员潜力快速高效地转化为实力,为打赢反侵略战争、维护国家安全服务。可见,国防行为的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国防动员来达成的。国防动员在国防建设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三、国防动员是实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总体战”的重要保证
“总体战”是德国军事理论家鲁登道夫·埃里希提出的军事概念,其含义是:主张最大限度地动员发挥本国所有的物质力量进行全民战争,一切服从服务于战争,“倾全力以求胜利”;有足够的国防军和后备队,并有良好的训练和精良的武器装备;军事斗争要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精神斗争等手段相结合;战争中的军需民用要先行计划和准备,战争对经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临战时要迅速完成军队的动员、集结和展开等。
“总体战”是针对全面战争而言的,强调的是动员全民支持参加战争的重要性。从政治角度讲,“总体战”理论与指导我国革命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人民战争思想,十分相似。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事实践,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思想。人民战争强调的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没有人民的支持,战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地发动和卷入一场全面战争,全面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小,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局部战争,是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高技术局部战争是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小,但应对未来战争的动员准备必须是全面的。随着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的突然性、破坏性大大增强,远距离打击、不接触打击、精确打击成为高技术战争 的显著特点,即使是大国,战争的前沿和后方也已变得十分模糊,必须要求平时保持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才能预防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而国防动员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不仅要是从政治上精神上保证人民的国家认同,树立坚定的爱国思想和国防意识,而且要从物质上经济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积蓄和储备,还要健全和完善动员体制机制,等等。国防动员建设要求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是长远的而不是临时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是着眼于战略的而不是战术的。因此,“总体战”理论对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对打赢未来反侵略战争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按照人民战争的“总体战”要求进行国防动员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四、国防动员是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目标的中枢
在国家安全遭受威胁的情况下,使国防实力能够迅速的“膨胀”起来,是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在平时国家没有必要保持与战时相适应的军力,只要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和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实力的体制机制,就可保障战时形成必要的军事实力,适应战争的需要。
战争潜力寓于国防动员潜力之中,而国防动员潜力则寓于综合国力之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国力发展中,国防动员潜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战争潜力也得到了充实。在国防动员准备的过程中,对可用于战争(防御作战)的那部分综合国力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在战时通过动员实施的合理的区分和使用,即可最大限度地满足战争的需要。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动员组织保证、体制保证尤为重要。没有完善的动员体制的保障,再强大的国力也很难迅速转化为国防实力。反之,没有完善的(设置科 学、指挥协调、上下贯通、反应迅速)国防动员体制的保障,不注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一味强调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重要性,穷兵黩武,必然会拖跨经济,一旦国家经济崩溃,国防建设必然就不能自存自保,国防不能自存自保,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便为期不远了。因此,实行防御战略的国家,必须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紧密联系起来,通盘考虑,使两者互为保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防动员就要发挥其中的体制和机制作用,成为二者的纽带和中枢。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不会轻易使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的是采取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战争不再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国为了确保和平,维护自身的利益,更加重“防”,而不是重“打”,把构建快捷高效的动员平台,增强威慑能力作为巩固国防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使和平能够更加持久,以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的国防动员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军于民、军民兼顾”的方针,建立健全国防动员领导体制,制定完善的动员法律体系,把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规划,着眼于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不断强化国防动员的功能作用,使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巩固我国国防,维护世界和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员建设之路,是我国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国防动员的基本功能是指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基本作用。主要包括“积蓄”功能、“转化”功能、“连接”功能、威慑功能和复员功能。
一、“积蓄”功能
国防动员的“积蓄”功能,即,积蓄国防潜力的作用。国防动员过程,一般分为动员准备、动员实施和复员三个阶段。国防动员准备,是为了动员实施的需要所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和准备过程。可分为平时动员准备、临战准备和应急准备。国防动员准备的“积蓄”功能主要体现在和平时期,从物质和精神上建立、储备、巩固、增强国防动员潜力。
积蓄国防动员潜力,包含着积蓄政治精神动员潜力、军事动员潜力、经济动员潜力、科技信息动员潜力等,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实的,也有虚的,是在总体上是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防御的能力,即安全保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断增强国防军事实力。国防军事实力是对战争起直接作用的主要因素,主要由军队、武器装备、军事体制、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等构成。增强国防军事实力,主要是在平时通过颁布一系列国防动员法律、法规、制度,并运用组织、行政、计划、科学确定战略战术等手段,加强军队和国防后备军建设,增强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发展提高国防科技水平,提高武器装备的科技信息含量,增强军事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做好战略物资储备等。二是赋予社会重要生产部门和组织的国防功能,即,用法律的行政的措施规范诸如铁路、民航、港口、公路、运输、主要管道、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建设,使之符合平战结合的要求;赋予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轻工部门、其它生产厂家和大型流通企业战时军事生产、保障、供给的任务,在政策上给以一定的扶持和保护,以增强平战转换和战时生产的能力;同时,赋予城市规划和建设防空、防核、防化、疏散、隐蔽、持续保障的功能。
三是培养强化全体国民的爱国精神和国防意识,提高政治动员能力。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公民抵御外来侵略的精神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只有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才能构筑起坚强精神长城。同时,要加强国防教育,树立全体国家坚强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是公民对国家国防问题所持的思想观点,一般表现为公民对国家防卫和战争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国防建设和国防措施的认同感,以及对国家国防建设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要通过国防教育树立国民的国家忧患意识、国防战略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防建设,使国防深入人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国防意识作为“全民防御”的战略思想基础和全体国民的重要精神支柱。国家在国防动员准备中,通过对公民实施国防意识的培养,对于从思想上做好应对战争和紧急情况的准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公民国防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通过平时形式多样的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不断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构筑民族精神的长城,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形成压倒一切的气势,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一切胆敢来犯的敌 人望风而怯步,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精神力量的积蓄,决不能当作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进行长期的教育渲染,代代传承下去,不断的深化、巩固,才能铸就永不颓靡的国防精神长城。而科技信息动员能力的积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是一个不断淘汰和更新的过程,决不能墨守于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期的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表现形式,战争的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大大增强,由于战争的突然性、不可预见性,使国防动员的“积蓄”功能更加明显。只有平时做好“积蓄”,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容应对。前苏联、美国、瑞士、瑞典、以色列、英国这些国家是十分重视平时国防力量的“积蓄的”。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之所以及时调整工业布局,实施国民经济的战略东迁,完全得益于战前的“积蓄”。前苏联早在1928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已基本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它的机械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和石油工业的总量,占欧洲的首位、世界第二位。它的钢铁、粮食等重大战略物资生产也迅速增长。并于1938年1月开始推行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到1941年战争爆发,前苏联的国防实力、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可观。它的工业产值1928年仅214亿卢布,到1940年已增至1385亿卢布。1941年11月,在德国占领区,人口占全苏联总人口的40%,职工占32%,工业产值占33%,煤炭占63%,电力占42%,谷物占38%,重要战略物资产量占40—60%,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被破坏了68%。面对这种极端困难的局面,前苏联采取人 口和工业东迁的战略措施,共东迁了重要工业企业1523个,职工1000多万人(均为大型企业、军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到1942年,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的改造工作,国防工业全面得到恢复,而且超过战前的水平,为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以色列是一个弹丸小国,其现役部队不到15万人,而预备役实力则达46万人,为现役部队的2.5倍还多,而且战斗力要求不低于现役部队,它可以在24小时内动员40万预备役人员投入战争,整个动员力量可达到常备军的3倍兵力。
二、“转化”功能
国防动员的“转化”功能,是将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军事实力,即战争实力的作用。国防动员潜力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基础,由于其自然散在的特性,不经过外在的作用,它是不会自行转变为国防军事实力的,只有通过国防动员体制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管理、控制、分配和使用,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强制手段,国防动员潜力才能转化为可资维护国家安全,适应战争需要的国防军事实力。
第一,和平时期,国家在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文化,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主要资源使用重心和主要方向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无论平时国防建设、积蓄国防动员潜力、进行国防动员准备的需要,还是战时满足战争的需要,要改变资源的流向,这种调整,靠一般性的协调、调控是不能完成的,必须施加国家意志力的影响和作用,动用国家强制力才能达成,也就是说,达到要 改变国家资源的使用方向的目的,只有通过体现国家意志力的国防动员措施,才能实现。
第二,国家公民长期处于和平安定的环境,平时进行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虽然能培养公民一定的国防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但这种意识毕竟是一般性的意识,是一种完全脱离或远离战争甚至紧急状态现实实况的意识,公民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都不可能时时保持战时要求,一旦突然面临紧急情况或战争现实,往往思想上心理上准备不足,容易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特别是一旦面对突发性强、破坏强度更大的高技术战争,心理的负荷会加重,容易造成精神上迅速沉沦。因此,强有力的国防动员对化解公民心理上的精神沉疴十分重要。国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及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手段继续有效的政治教育、战争教育、思想动员、形势教育,就能统一国民的思想,消除战争顾虑,鼓舞斗志,树立信心,也才能有效的调动各种资源为战争服务。
第三,战争的核心力量是军队,军队也必须经过动员才能发挥作用。在平时,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威慑力量存在,无论是编成情况,还是装备情况,均不可能保持战争状态。一旦战争爆发或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开拔,则必须迅速实现齐装满员,各种保障必须迅速配套到位。而各部队,各军兵种人员组成、装备配置、担负的任务又不一样,要实现协同展开,也必须行之有效的组织方案,服从统一指挥,否则会造成混乱。而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多军种,多兵种,多方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协同作战,范围涉及到海、陆、空、天、信息、电磁等诸多领域,涉及的部门、系统更加广泛,各兵种军种之间,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之间,军地之 间都必须保持紧密的联系高度的协同,才能形成整体的战争实力,做到这些只有国家发挥国防动员的作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典型的陆、海、空、天、电子一体化高技术战争。战争中,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无不所用其极,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美国大兵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许多高技术装备首次亮相战争舞台。这场战争,美国除动员了25万正规部队外,还征调了25万的预备役人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地方不同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打好这次高技术战争提供技术保障。美国不仅动员了它全部的军用卫星,而且动员了近70%的民用卫星为战争服务。美国正在建设的快速反映部队,目标是只要接到命令,可立即开赴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投入战争。
三、“连接”功能
国防动的“连接”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建设过程中,发挥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主要表现在连接平时和战时、军队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一)连接平时与战时
国防动员的核心目的是适应战争满足战争的需要,平时的动员准备,很大程度上是战争动员的基本内容。如,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可为战争实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防动员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为战时体制的快速转换创造条件。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由于战争的突发性增强,破坏性加大,战争的进程大大缩短,战争的消耗巨大,谁将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往往在战争爆发的初始就能够决定下来。那么,战争的胜利就更多地有赖于平时的动员准备程度。平时的动员准备充分,积蓄的动员潜力巨大,转化能力强,取得胜利的把握就大,否则,取得胜利的把握就渺茫。因此,只有平时在国防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充分的准备,动员体制健全完善,平战转换能力强,才能有效保证战争的需要,才能在战争的初始阶段把握住战争的主动权。由此可见,平时动员准备是战时动员的基础,战时动员则是平时动员准备的最终目标,从平时动员准备到战时动员的开展和实施这一过程是靠国防动员本身来连接的。
(二)连接军队和地方
国防动员连接军队与地方的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可以使军队与地方保持息息相通的关系。无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还是国防建设事业,军队与地方都不可分离,都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军队无论平时的建设还是战时遂行作战任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离不开地方的支援和储备,这种支援和储备要通过国防动员体制的、计划的、法律的、行政的措施才能实现。例如,平时和战时的兵员补充,重要的物资储备、交通运输保障、工业企业的军品民品生产转换,战时的支前参战,战时的秩序维护、军用设施的管护、民力的征调等,都需要依靠地方去完成。而地方赖以发展的和平稳定环境要依靠军队来保证,地方在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其它重大紧急情况的时候,也需要军队的支援和帮助,这当中,军队的调动,也同样需要体制的、法律的、计划的、行政的措施加以保障才做得到。
(三)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相反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平时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的是为了增强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任何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上去了,物质基础坚实了,国防建设才能有保证。而经济建设必须有巩固的国防作为坚强的后盾,只有可靠的国防才能造就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经济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发展的成果才能保得住。因此,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既不能以牺牲经济建设为代价来建设国防,也不能因为经济建设而放松国防建设影响国家的安全。那么,要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就要通过国防动员体制和计划来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做到军民结合、长远结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平衡发展。
四、威慑功能
威慑,就是国防实力发挥出来的使敌人望而生畏望而退缩,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目的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国防军事效能。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具有显示战争决心和足够实力,使敌方望而生畏望而退缩的作用。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当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国防动员的一系列活动所显示的国防力量对敌方的行动和目的将形成影响和制约,通过这种无形的影响和制约,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使本国获得平安。
具体来讲,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动员是卫国决心的充分显示
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如何,平时的国防动员准备情况就是很好的证明。国防实力过硬的国家,平时国防动员准备必然显示出一个国家具有浓烈的安全防患意识,显示出一个国家对外的高度警惕性,也必然表明一个国家承认对本国安全的威胁因素依然存在,表明一 个国家捍卫本国利益的坚强决心,表现在国防政治上、国防精神上是一种决不屈服的意志,是一种顽强的斗志,是一种敢打必胜的信心,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这样的力量,任何聪明的敌人都不可能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都要掂量三分的。北欧小国瑞士是一个富庶的国度,有着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法西斯德国对它是觊觎已久。但为何一直不敢下手?就是因为瑞士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国民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尚武意识很强,有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时它只保持不到2万的常备军,但可在48小时之内使全国的兵力增加到110多万人。瑞士政府规定,凡20—50岁的武装民兵,都由政府统一配发给每人一支自动步枪或冲锋枪和手枪,子弹24发,并统一配发军服。狡猾的希特勒经过再三权衡,选择了让瑞士保持中立。
(二)国防动员是战争势实力的显示
国防动员活动包括国防动员准备、动员的实施和复员三个基本环节,国防动员准备不仅是硬实力(军队、武器装备、物资储备等)的准备,还有软实力(精神力量)的准备,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构成国防军事实力,既战争实力的最主要因素。国防动员的实施是国家在遭受战争或重大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调动国家精神力和物质力以应对战争威胁和其它安全隐患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终极目标是满足国家自卫型战争的需要。在国防动员过程中,精神力量、物质力量的组织、准备、调动、使用,无不是战争实力的直接或间接的显示,这种战争实力的显示对敌方而言无疑是一种威慑力量。2004年8月,我国在东部沿海试射了一枚“东海——10”型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目标误差不超过10米。这 次导弹试射虽然是正常的演习,但正直台湾地区举行所谓的总统选举,台分子活动猖獗,选择在这个时间进行,对台分子是一种震慑。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开展大办民兵师活动,对加强我国国防力量,增强我国国防威慑力,具有积极作用。就连赫赫有名的二战名将蒙歌马利观看我国民兵军事演习后,无不感慨的说:“战争的规律之一是不能进攻中国,要是进攻中国就一定大倒其霉。因为中国就象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新式武器装备也无济于事,必将被中国人民所击败”。蒙歌马利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就是他看到了我国当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体制所产生的巨大威慑力。
五、复员功能
国防动员的复员功能,是指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从战时状态或非常状态转入平时状态或正常状态所发挥的作用。“战”转“平”与“平”转“战”一样具有战略意义。“平”转“战”是为了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夺取战争的胜利,排除战争威胁,保障国家的安全。“战”转“平”是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巩固胜利果实,消除战争影响,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只要是战争都会造成破坏,当战争的发展态势已经十分明朗化,战争逐渐进入尾声,战争的危险逐渐消失,战争的结束指日可待,人民群众渴望和平建设家园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国家就要考虑体制的转轨问题,即,将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从战时状态转入平时状态,以利于抓住有利时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复员过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必须要用国家的意志力才能实现。如,军队的缩编,武器装备的处理,城市灯火、交通管制的取消,航空航运限制的取消,征召人员的优抚和安置,企业的军转民生产,征用民力的补偿,市场的正常开放、宣布战争结束等等,只要国家利用动员的体制和手段才能做的到。国家从紧急状态恢复到平常状态,也同样需要国家意志才能完成。
总之,复员和动员一样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地区、部门、团体、组织都没有权利作出复员的决定,取消战争状态、发布复员令、取消紧急状态等,必须由国家最高层,既国家动员决策机构作出。因此,复员是国防动员特有的功能。
练习题:
1、国防动员的具有哪战略意义?
2、国防动员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第三篇:雅安4.20芦山大地震对采供血应急工作的几点启示(范文模版)
四川“4.20”芦山大地震 对采供血应急工作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地震,应急,采供血,启示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截至4月24日统计,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1]伤。面对严峻的现实,作为重灾区唯一的采供血机构,雅安市中心血站在四川省卫生厅和雅安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采供血工作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灵活应对,有效地保证了芦山地震灾区各救治点的医疗急救用血,对此我们进行了总结,以便为今后地震血液应急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地震灾区血液调剂的启示
当地震灾害发生后,由于震区通讯暂时中断,第一时间谁也不可能准确掌握灾区用血需求。我们的策略是做好两手准备,首先由于雅安市中心血站未遭受明显损害,可以立足于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采供血尽量不从外地调剂血液;第二从最严重情况考虑,为防万一,地震当天从成都市血液中心调入350U的红悬作为备用,在血库单独建一个区域进行存放,以便该批血液未使用时再调剂回成都市血液中心。对于省内外其他兄弟血站提出支援血液的,我们都及时谢绝,事后证明以上决策非常正确,否则将造成血液库存压力和不必要的血液报废。2013年 4月份我站累计出库红悬1815U,如果扣除地震造成各医疗机构自身增加血液储备导致出库增加的因素,与3月份出库红悬1623U相比,实际上地震造成的用血量并无明显增加。“4.20”芦山大地震的医疗救援,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灾难现场—中间枢纽—后方救治的模式。灾难现场医疗队救援伤员,然后快速运送到中间枢纽医院(雅安市医院),进行病情评估,病情一般的就地治疗,病情较重的转医疗条件更好的上级医院救治,伤员绝大部分转运到了四川省医院、华西医院等,所以地震伤员在本地用血并不多。世界卫生组织在地震不适当的应对措施中专门提出血液和血液制剂:“请不要发送!尽管会有很多受伤者,但对血液的需求常常比公众所料想的要少的多。受影响国家的本地献血者可满足伤员的需求。这种类型的捐助并不是很适合,因为对质量和安全性的监控即费时又费力”[2]。我国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面临过由于部分地区过量采血、调血以及血液偏型等原因造成的血液报废压力,部分血站的血液过期报废率甚至比平时高出数十倍[3]。2008年汶川地震,卫生部5月13日一次性向成都血液中心、绵阳等血站调入10000U红悬,后期虽采取多项措施仍出现部分血液过期报废[4]。
因此,我们总结认为,地震发生后灾区所在地采供血机构应第一时间开展自我评估,衡量采供血工作是否受到影响,如果地震对采供血工作影响不严重,则不必惊慌急于从外地调剂血液,更不要一开始就大批量调剂血液。即使要调剂,血液应从尽量少的血站调剂,以保证血液安全并方便灾区一线工作[5]。转变地震应急血源采集招募思路的启示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1小时后,雅安市中心血站迅速派出2辆流动采血车进行采血,地震6小时后市民的献血热情逐步高涨,献血人数剧增。地震头两天共有622人参加献血,采集血液累计达到923.5U,是平时日采集量的10倍。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成都市血液中心头3天的采血量相当于平时20天的采血量,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温州血站的采血量是平时的14倍[6]。以上都证明每当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之后,人群献血热情高涨,血液采集是呈暴发增长,采供血机构反而都面临库存压力,不的不采取限量和预约的方式来应对如此丰富的血源。
地震灾害发生后,献血成为赈灾活动中的重要方式之一[7]。由于灾害发生后血源一般都比较充足,因此,血源招募采集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单纯为救治伤员而采集血液,更主要的作用是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参与灾害救援的渠道,彰显社会力量。因此,在这个时候宣传工作比直接采血显的更为重要,采供血机构应迅速及时的将工作重心由采血转移到扩大宣传和影响上,要利用抗震救灾这种时机树立正面形象,招募潜在的献血者,强化应急献血队伍。借助“外力”,变危机为机遇,为今后的采供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地震灾害之后,又将回到原来血液紧张的状况。
地震应急预案编写的启示
我国卫生部于2006年颁布的《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血站应当制定紧急灾害应急预案,并从血源、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等方面保证预案的实施”,这个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灾害应急中血液的采供及安全。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以来,各级卫生部门和采供血机构都很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写。但采供血机构以往在编写应急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都是按照人员、房屋、设备等没有受到重创的情况下编写的,制定的预案都是在人员完好的情况下组织实施的。我们认为,应急预案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员,因为预案的具体实施、设备的维护使用、制度的执行都要靠工作人员来落实,否则预案就形同虚设。《血站管理办法》第四十条恰好没有把最重要的人员明确写进去,仅强调了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与人员是有很大区别的,技术能力只是人员的一个方面。今后采供血机构在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时,更多的要考虑一旦有工作人员伤亡之后的应对措施,例如:单位指挥体系被破坏后的备用指挥体系恢复,人员不足时如何从当地医疗机构、外地采供血机构调专业人员支援等。
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中还必须要考虑建备用血库的问题(含备用电源),因为地震即使造成灾区采供血机构不能采血、制备和检验,也可以从邻近地区很快调剂足够的血液到达灾区,只要有备用血库能够发血,灾区采供血机构的基本功能就将存在,而如果没有备用血库这是致命的,灾区采供血机构的功能将完全丧失。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广元市中心血站就提出研究制作血液保存车[8],2010年青海省4.14玉树地震后,玉树州中心血站业务综合楼顷刻间变成危楼,采供血工作面临瘫痪[9],就将血液储存在州血站唯一一辆采血车上。所以,地震应急预案可以考虑利用流动采血车或房车建备用血库,同时要有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方便血液的入库和出库。流动采血车做备用血库的优势是配置有发电机,可以保障冷链设备运行,车内环境相比帐篷等临时场所清洁安全等。一个好的应急预案其实是有组织、计划、人员、能力、设施、设备等综合性力量组成的和谐统一体,任何一方都不可获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案的顺利实施。地震灾害应急授权的启示
“4.20”芦山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中发现,各级卫生部
门没有对采供血机构在应急状态下能否临时授权进行规定或者说明,即出现了可否应急授权的问题。例如:震区当地采供血机构的发血科人员一部分伤亡、一部分道路受损不能赶回,而灾区又急需血液发出,其他没有发血权限的人员能否临时授权发血?血站检验人员不足时其他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无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岗位考核合格证)能否临时支援等。采供血机构的人员总数一般并不少,但具体到每个专业岗位有授权能依法开展工作的人员就不足。由于平时普遍对员工的授权比较单一,在应对地震等应急事件时给单位人员的集中调配使用造成很大的困难,导致应急状态下每个专业岗位有授权能依法开展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地震等应急状态下短期内增加工作强度尚可,倘若紧急状态持续教长时间或保障任务不断加大,人员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对于应急授权,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研究赋予采供血机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一定的权力,保证其有必要的、足够的应急授权措施。这个可以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紧急情况下对医疗机构的授权,该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10]”。采供血机构还可以采用制定应急工作预案的方式,在地震等应急状态下对工作人员经单位最高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应急授权处理。但在授权应急处理过程中,各种报告、批复和指令均要有书面记载。为防止地震等突发事件下采供血专业人员的短缺,采供血机构平时要积极做好人力储备,培训和培养采供血工作的技术后备力量,对工作人员经常开展多岗锻炼和轮岗培训,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多岗位授权以备急用。小结
近年来,我国的血液保障体系日趋完善,采供血机构从软、硬件建设以及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应对灾害突发事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4.20”芦山大地震,实际上是对我国地震灾害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的一次实战性演练,“4.20”芦山大地震血液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为今后做好地震应急血液保障提供了一些启示和经验。中国是多地震灾害的国家,地震等灾害将会频繁发生,各地采供血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地震等灾害的应急准备工作,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0481163.htm.[2] 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人道主义卫生行动—地震http://www.who.int/hac/techguidance/ems/earthquakes/zh/index.html.[3] 蹇志伟,潭金旭,唐冲.地震灾害应急血液保障措施及体会[C].西南输血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09:229-231.[4] 朱国标,甘新宇.汶川地震血液保障缺陷分析.西南军医,2008,9(10):120.[5] 王乃红,杨群身,傅雪梅等.灾害应急血液保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19 [6] 陈李,陈筱华,王成维,等.甬温线动车交通事故采供血应急工作的时间与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2,1(25):9-10.[7] 王乃红.成都市地震灾害应急采供血措施及效果.中国输血杂志,2008,8(21),574-575.[8] 马晓军.地震灾区的血液应急保障模式.中国输血杂志,2008,8(21):636.3
[9] 雷登平,刘军,张香兰.玉树地震后应急跨地域血液联动的回顾.中国输血杂志,2012,1(25):5-6.[10]王胜明,姚红,贾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51.4
第四篇: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几点启示
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的启示
摘要: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随着战争形态逐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的必然趋势。该文对我国国防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启示: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加强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准备;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关键字:信息化 伊拉克战争 高新技术
一、引言
信息战争是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大量的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高技术的时代,而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时代经济、技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在战争领域的客观反映。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和知识。因此,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力量的战争。在信息化战争中,掌握信息和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
二、信息战争的特点
信息战争必然与高技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都将完全融入到战争之中,因此,信息战争必然会有以下一些特点。
1、武器信息系统化
武器系统的信息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化,这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包括硬杀伤,软杀伤和新概念武器三方面:
(1)硬杀伤——直接杀伤,破坏直至确保摧毁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精确制导武器与遥感武器(不是传统武器)。代表武器:激光等精确制导炸弹(JDAM),军用无人机,新一带巡航导弹。
(2)软杀伤——对敌方信息化系统渗透,干扰,压制的手段。旨在破坏敌方的通讯和指挥系统,对对方的精确制导武器致盲,代表武器:黑客武器和计算机病毒。
(3)新概念武器——以新的毁伤机理为目的以高新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设计的不同于传统武器的全新作战单元。代表武器:定向高能粒子武器.动能电磁武器微机电纳米武器和机器人。
2、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3、毁灭性武器的高技术化
信息作战不代表伤亡和战损小,而恰恰比传统战争残酷。大面积的毁灭性武器被高技术手段改造,作战意图明显,针对性强.这就是说在战争初期就使用这种武器的可能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大增加了,如三代核武器中的中子弹,三相弹,中子弹当量都很小,但效果是致命的再如电磁脉冲弹,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使用。四代的反物质弹和再聚变弹更小效果更凶狠也更方便战术使用。所以我们对战争不断升级之后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核武器的认识一定要改,虽然谁都不愿意改。
三、给我国国防的启示:
过去十多年间, 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几场战争前后递进, 不断创新, 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 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通过这几次战争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特点,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 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 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 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引起我国对国防的高度重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出,“打赢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打赢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是要提高信息化能力,取决于能不能看得见,能不能精确定位,能不能打得准。举例说,比如在导弹上加装一些定位的导引装置,就能够打得准,这就是信息化。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必须从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要求的实际出发,以新的防御战略为指导思想,以谋求理论创新、科技强军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才战略工程为国防保障。
1、以新的防御战略指导思想为核心,要注重综合整体的威力,加强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信息化战争不仅是诸军兵种作战能量的联合,而且是各种作战力量、各个作战空间、各种作战方法、各个斗争领域的大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和发挥国家的整体威力和综合效能。要打好一场信息化战争,就要掌握好两个突出的特点和要求,一是在技术上既要组织自己的信息化作战,又要对付敌人的信息化作战,更要注重发挥整个社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信息优势,形成整体综合作战能力;二是在地域上,必需把国家的整体优势聚合在交战的主要地区,形成整体合力,构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场体系,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威力,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具有爆发突然、进程短促、战场广大、体系对抗等优点,几乎没有双方态势优劣、力量强弱转换的时间和空间,战争开始之际就有可能进入战略决战的高潮。战争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各种准备。这也就是常说的有备无患。在信息化战争中,只要善于积极筹划备战,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就能打赢高技术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准备的内容非常广泛,对我国来说,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和高科技方面的准备。
2、以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理论创新为前提,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努力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改善军事理论创新机制,抓住有利的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机制,激励军事理论创新精神,用科学理论、方法、知识来发展军事理论,形成人人创新、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局面。
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的创新步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力,促进机械化武器向信息化武器系统推进。建立信息化的装备体系,就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就是体系的对抗,谁的装备体系出现缺陷,谁就吃亏。我军必需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投入,构建信息化研制平台,控制和利用好信息资源,以信息
流控制物质流,让研发的武器装备向更精确、更灵活、更可靠、更及时的方向发展,随时应对复杂的信息化战争。
3、实现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以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为保障。
对武器的发展,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研制新武器,二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原有的旧武器进行升级改装,使之能适应未来的作战要求。这两条路我们都要走,而且都要走好。
要驾驭信息化战争,人才是关键。新型军事人才需要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需有“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深厚的军事理论素质、灵活的战略思想素质、先进的军事技术素质、高超的军事指挥素质和深邃的洞察力、准确的预测力、果断的决策力、灵活的协调力、及时应变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重大演习近平台作用。在没有战争的年代,演习就是考核、检验评估指挥员素质的最佳平台。要想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争中应对自如,就必需在一次次演练中磨砺、摔打、培育、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四、结语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在世界就无立足之地。在21世纪这个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信息时代更是如此。一直以来的南海争端,在最近又开始愈演愈烈,美国日本等国又开始蠢蠢欲动,想介入其中。如果没有完善的国防体系与强大的国防机构与国防力量,南海早就可能被侵占了。
增强国防军事力量,是我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类战争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阶段,打赢信息战争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能否打赢信息战争是国家间角逐是否成功的关键。参考文献
【1】张召忠.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2】张召忠.伊拉克战争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国际技术与经济研究,2003年6卷1期
第五篇:宜宾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思考
宜宾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思考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光镭
国防动员作为国家安全机制之一,不仅具有保障战争需求的功能,而且具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功能。大力加强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在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上努力实现由以应战为主向应急应战一体、平时战时兼备转变,是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动员的部署,按照“平时战时结合、应急应战一体、经济军事兼顾、战场市场双赢”的工作要求,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圆满完成了国防动员的各项任务。一是坚持党管武装,把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修订完善了国防动员有关预案方案,健全了国防动员管理机构及工作制度,加强了动员管理机构能力建设。二是国防教育扎实有效,明确了党政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国防教育职责,形成了全市上下各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国防教育的良好格局。三是人民武装动员工作全面推进。四是经济动员成效明显,指导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落实了军民兼容项目的开发工作。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共筹集抗震救灾资金9216万余元,调运血浆36万毫升,运送粮食1500吨,派出各类救援人员2692人,支援灾区篾席162.9万平方米。五是人民防空建设扎实推进。六是切实增强交通战备保障能力,组织开展了战略物资、科技资源、交通运输、军民通用产品等综合潜力调查,完善了国防动员潜力数据库。七是全力做好征兵工作,连续11年受到省以上通报表彰。八是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成效明显,建设经验被省军区总结推广。
当前,由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从全球看,各国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战略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尤其是今年以来,世界强国争夺石油等战略物资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国际贸易磨擦越来越多,局部战争的影响不容小视,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领土、领海与岛屿之争形势日益严峻。从国内看,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猖獗,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等非战争安全问题频发。从宜宾的情况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矛盾增多,各种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同时,宜宾拥有“三江九河”,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抢险救灾任务繁重。为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清面临的形势和国防动员所承担的责任,全力加强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结合宜宾实际,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创新工作思路。抓好新时期的国防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需要紧跟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用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思路来思考和谋划。要切实把国防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军需与民用、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紧密衔接。
二要强化责任意识。国防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是事关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为市县一级,要坚持把国防动员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统一考评。要在平时经济建设中承担起“应急”责任,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将“应战”和“应急”工作统一起来,以“应战”牵引“应急”,以“应急”完善“应战”。
三要完善各类预案。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要以支前任务为牵引,立足保障军队作战的总体预案的不断完善,同时突出重点地区、主要领域、重要行业,编制和完善应急动员总体方案、专项保障预案以及与地方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协调衔接,并结合保障军队重要行动和应对地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组织多样化的训练演练,提高和检验国防动员一体化建设的质量效益。
四要加强能力建设。依托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多元化战略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优化粮食、石油、运输工程机械、医疗救护、特种药品和防护用品等战略物资储备结构。紧跟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组建国防动员中心和各类保障基地,作为平战时军民两用技术研制开发和生产储备基地。建设一批以大型企业为支撑的专业物流基地和重点产品交易市场集群,为应对战争等突发事件提供物资征用、仓储和配送保障。结合地方科技创新和进步,围绕提高作战训练和武器装备科研技术保障能力,以加速军队作战训练重难点技术攻关进程、装备器材维修和革新、战时技术支援与保障为主要任务,尽快建立区域军民科技创新系统融合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各类资源参与国防动员建设工作,着眼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实现国防动员能力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