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23:1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

第一篇: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

班级:09环境艺术设计学号:20914022047姓名:赵铭指导老师:李明

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

考察学习地点:苏州、北京

考察学习时间:2012年10月15日----10月26日

考察学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体验考察地城市建筑规划特色,感悟其商业空间室内外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感受地方文化,开阔视野,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今后的毕业设计和设计生涯提供一种综合的实践基础。

东方水城,天堂苏州

在苏州我们主要游览了寒山寺、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拙政园和博物馆的考察对我的专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魅力。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

一、楼

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听雨轩的竹、荷、芭蕉等等。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苏州博物馆,它富有古典建筑样式,却有不失时代潮流风格。它的设计师是贝聿铭先生,先生历时五年来完成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苏州博物馆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时这一崭新的建筑也与为之度身定做的陈列设计融为一体。

1、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粉墙黛瓦:粉墙黛瓦是极具苏州建筑特色的标志性符号,新馆的色调正是采用这种传统的建筑元素。

三角形的运用:新馆屋顶部分的三角形取自苏州老房子屋顶的比例,竖边是1,横边是2,-1-

这是江南水乡瓦顶木屋架的模数。入口的中式大门框,主轴线的左右长廊,大厅顶上的亮窗,庭院里的亭子都是1:2的三角形体。提取了传统的比例和尺度,将几何图形与空间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建筑景观的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2、古典园林式建筑艺术的探索

新馆建筑由一个主庭院和若干个小内庭院组成,内外空间串连,使自不大不突出的建筑风格,恰到好处地适应了苏州城的整体风貌,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相融合。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房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坡度与远处及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这使得人们首先从图形构成的认同达到对待传统文化的认同。

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完美地借鉴了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它的北面与拙政园之补园一墙之隔,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借景”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主庭院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回味奥运,圆梦首都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荟萃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向往的地方,总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去一下北京实为人生的一大遗憾。终于,我们2012年10月16日晚,跟随李老师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为期十天的考察学习拉开了序幕。

在火车上,同学们各个兴奋不已,17日早晨终于到达北京站,尽管前一晚没有休息好,可是还是挡不住同学们喜悦的心情。因为班里很多同学都来自南方城市,这是第一次来到北京,我也不例外。所以,从一开始,便满怀热情与极大的喜爱。

在北京的考察期间,我们先后去参观游览了恭王府、南锣鼓巷、中国艺术馆、王府井、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故宫、嘉峪关长城、宜家家居、中国电影博物馆、798艺术区、博洛尼公司、奥体中心、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公园、自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

我感觉这一趟设计考察之旅对今后的设计生涯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北京的考察,我初步了解了当代设计在北京的生存现状,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和需要的。北京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设计师、评论家、策展人,因为这些设计师的到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很多东西是我们在黄山和其他地方所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而当代设计,在北京也拥有得以生存并蓬勃发展的条件,很多设计师在北京这个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设计方式。从这一点上来看,我想,北京是设计师的天堂。在发展中的北京,我们真实感受到北京文化,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化都市繁荣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巨大鼓舞,激励我们向上奋进,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宜家家居、798艺术区、博洛尼公司以及首都博物馆,在设计方面对我的设计影响较大,感触也比较深。

宜家家居。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简洁明快,实用但又不失高贵典雅,现代风格强烈但又带有自然之风。宜家的产品价格比较合适,样式温馨舒适,不摆架子,不疯狂追求大气奢华。宜家产品系列广泛,包含家居的所有领域和方面。首先是广泛的功能。其次风格范围也十分广泛。不同品位、不同需求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所与扶手椅相配。

798艺术区。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云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界名流,众多的艺术机构、众多的时尚企业,我们都被这里的艺术气息给深深的感染了。

艺术区最值得去的法国家庭式小酒店。店主法国人温森曾在北京一家著名法国餐厅当总经理。他十五岁起在法国巴黎学习烹饪和管理。这里法国煎饼很地道,可以放肉和菜,也可以放冰激凌和水果。温森做的SHOOTER特别好,就是把三种酒调在一个小杯,一口干下去。温森人特有意思,他想对来的人说:“我们只有一生,必须试着每天都快乐。”

博洛尼公司。博洛尼整体家装为中高端公寓或其他住宅提供定制整体装修服务的高级生活方式品牌。博洛尼倡导一条设计主线贯穿的系统化家居设计,提供意大利设计风格,德国的技术和品质,以及强设计感的博洛尼品牌。博洛尼品牌产品包括: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内门、板式家具、沙发布艺、灯具、木做主材和其他附件。

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

一。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是当代简述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其设计源自于“博物馆是联系历史、现代和未来的场所”的理念,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无疑在影射中国传统的出檐,而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青铜、木材、砖石等传统的材料代表北京悠久的历史。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表现新北京的现代。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

在首都博物馆有幸看到了众多世界著名设计师的建筑设计作品,而且多是以模型展示给观众的。这些模型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有些是我从来没见识过的。展示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静态。例如Fand Paris,通过灯光的变换,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功能分区、白昼效果以及交通设置等等。模型制作的很精致,连一个小小的窗户都几乎看不出有瑕疵,这对我们的毕业设计模型有了很大的启示。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制作,好的制作更能产生好的作品。

这次考察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设计的知识,如果想做好就只能坚持、认真的对待!

赵铭

2012年11月05日

第二篇:赴苏州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9月15日至28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笔者在苏州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四川省南充市招商引资专题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各层次、各方面领导、专家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市规划馆、昆山市经济开发区、张家港市、盛泽镇、华西村、三得利啤酒集团、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苏州的经验和成就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同时也让笔者深思,苏州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秘诀是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现将我们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于下。

一、苏州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幅员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900万,其中户籍人口598.85万,暂住人口300万左右,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高新虎丘区。最近几年,苏州市已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实力强。2005年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十强县中,苏州占了4个,财政收入均超过80亿元,占全国的40%(其中昆山第一,张家港第四,常熟第五,太仓第十)。2004年苏州市新增注册外资147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95亿美元,占全国当年利用外资的1/12,居全国第一位;2004年工业产值956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进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占全国8.94%,居全国第三位;实现GDp3450亿元,人均GDp57992元,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居江苏第一位,全国第四位;社会固定投资1409亿元,居全国第五位;财政收入58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19.6亿元,居全国第六位。

(二)发展速度快。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达14%,苏州工业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更是高达45%。2000年以来,昆山市的GDp、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到35.2%和46.4%。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基本实现小康,200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60元,昆山市更是高达18600元和9900元。

(三)工业比重大。苏州的三次产业比为2.2:65.7:32.1,工业占GDp的65.7%,实现了从低层次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向较高层次的“二、三、一”产业结构转换,成为了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核心城市之一。苏州生产并供应全球60%以上的鼠标、13%的扫描仪、12%的主机板、10%的显示器,为国内最大的电脑硬件和电子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之一,仅2004年信息产业的销售额就达2560亿元。

(四)城市化水平高。近年来,苏州市逐步构建起以苏州市为核心、5个县级市城区为枢纽、10多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区域城市框架,城市化水平达58%,尤其是张家港市、昆山市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五)经济体制活。苏州市在发展经济中,政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进行运作,重点强调服务,对企业管理主要是纳税管理,在企业改制上,动手早、改得彻底。苏州市国有集体企业非常少,外向型经济占了主导地位,他们紧紧抓住外向型经济这个龙头,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吸引了一大批国际大公司落户苏州。目前,世界500强中有96家落户苏州,1万多家外资企业在此投下了900多亿美元。同时,形成了一大批与外商投资企业相配套的生产企业和加工基地,带动了涉外税收的高速增长,成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税收来源。

二、苏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开创了高效快速的发展局面。苏州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创新意识强,敢闯敢试,敢想敢干。一是起点高。体现了国际化、全球化、现代化的视野,他们关注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跟踪的是世界最前沿的动向,瞄准的是国际一流的水准,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全球发展的背景之中,以此为参照,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取向和努力方向,从而不断出现国内首创、全国第一的新举措,成为发展的“领跑人”。二是定位准。苏州地处上海近郊,他们把经济定位在依托“龙头”、甘当配角“龙颈”上,坚持以大力发展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对老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实现了大步跨跃。三是胆子大。在发展问题上,他们敢于大胆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特别是昆山,1984年在国务院宣布成立14个经济特区时,当时的昆山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14+1”的战略,在没有得到任何认可的情况下,1985年,自己圈出土地1.8平方公里创办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走上了自费开发之路,至1991年1月才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开发区,199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这是全国第一家县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先后投入30多亿元资金,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现规划面积达到77平方公里,同时创办了出口产品加工区、留学生创业园区。如果没有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敢想敢干,没有全县人民的理解支持,就不会有那么多外资项目落户昆山,也不会有财政收入年增10亿元的辉煌。四是目的明。在昆山有这样的一句俗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他们把以民为本、富民为先作为一切工作的归宿和目的,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爱民胜于一切,为民高于一切,富民重于一切,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作为一切工作的关键内容,心里始终装着人民,脑子里时刻想着人民,让老百姓看到自己的家园一天天美好起来,自己的城市一天天强起来,自己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

(二)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形成了全面开放的经济格局。经济要迅速起飞,就必须加大开放力度,把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吸引进来,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首选之路;“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苏州招商引资的秘诀就是:一是以情招商。他们注重招商先交友,增进感情,很多招商引资人员与外商建立了浓厚的友情。芬兰通力电梯公司在昆山投资,其总经理出了车祸,生命垂危,昆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上海请专家,昆山市红十字协会号召全市200多人为其输血,抢救成功后,芬兰商界十分感动,通力电梯开业,芬兰总理亲自剪彩,并带动了4家芬兰企业落户苏州。在台湾发生地震后,台商还没到台湾,昆山的党政慰问团先到台湾进行慰问,让台商感到昆山把自己当亲人。二是以恒招商。在招商中,苏州人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和“盯劲”。用他们自己的一句话:“象蚂蟥一样钉在项目上”、“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羹,不怕人家脸难看;嘴皮要薄,要能说话,会说话;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昆山市跟踪日本丰田公司汽车生产线,先后耗时8年,2004年,日本丰田一举投资5亿美元建设汽车生产线。三是以专业队伍招商。苏州市各市区,甚至乡镇都拥有一支外向型懂政策能说会干的招商队伍,特别是昆山市,每年都有要选派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到大学深造,学习招商引资,全市有600多人长期驻港、澳、台、日、韩及欧美发达国家,收集和了解外商的投资意向和外商与其他城市谈判的进展情况,一旦没谈成或外商犹豫不决,便及时跟进,向外商发出邀请,组织外商实地考察。全社会形成了“引进项目是恩人,投资老板是亲人,招商引资出能人,影响招商是罪人”的招商氛围。四是以商招商。大胆鼓励外商进昆山经商赚钱,在发展之初,昆山就提出“没有上海的大头,就没有昆山的零头”的理念,千方百计让来昆山技术指导、投资的上海人“赚得满意,投得情愿”。虽然昆山为此付出了较为昂贵的代价,但回过头来看,这样做值得,正是因为昆山能“吃亏”,昆山的投资环境在台湾有口皆碑,很多台商自愿担当昆山利用外资的“广告员”,宣传昆山,从而引来更多的外商投资昆山。

(三)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构筑了高起点的经济发展载体。苏州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工业园区的成功运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园区建设采取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运作机制,投资公司通过市场融资建设,待“九通一平”再招商,走出了一条靠内资企业树形象、靠外资企业上档次的成功之路。目前苏州共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特别是昆山,几乎镇镇都有开发区,最多一个镇就有5个开发区,他们对入园企业实行一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一策,做到了对外商企业的要求都得到圆满解决,增强了对客商的吸引能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如苏州市一位领导说:“没有苏州工业园区,就没有苏州今天的经济实力,就没有苏州今天的城市形象,就没有苏州今天的地位。”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一天创造1个亿GDp,一天上缴1260万元财政收入,一天引进4000万美元外资。2004年创造GDp50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市1993年水平,相当于10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苏州人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吸收外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载体,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其投资“洼地”效应。

(四)以准确定位为基础,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全面升级。苏州在发展定位上有一句名言:大树底下栽好碧螺春。也就是说苏州与上海相比,上海是大树、是强者,与上海竞争,自己处于劣势,苏州要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1992年,他们在发展定位时,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三大优势和两大劣势,即区位优势(离上海近)、人才优势(两院院士中,苏州有77名)、轻纺优势(苏州是中国绸都),同时也存在资源溃乏和小富即安两大劣势,确立了“两优先,两鼓励,一禁止”的发展思路,即优先发展第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高新尖端技术和出口创汇项目,限制高耗能和低效益项目,禁止高污染项目。通过10多年的发展,苏州市除了一产业外,基础设施得到了高速发展,丝纺工业退出了苏州市区,集中转移到盛泽镇、高耗能、低效益项目淡出。形成了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群体,拉动了苏州经济的高速增长。

(五)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营造了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在苏州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经济的比拼不仅是资源的比拼,更是发展环境的比拼。优化发展环境,实现资源的聚集与最佳配置是唯一的发展途径。苏州人更深刻地懂得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充分地认识到环境的本质。苏州营造发展环境,不是局限于修修路、减减税等外科手术,而是作为一个体系来进行建设。这个体系归纳起来主要由七个小环境构成:一是法制环境让投资者安心。2002年以来,苏州市先后投资20亿元,实行了社会治安网络化管理。同时,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通过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一切投资创业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公平、公正司法,确保各类企业接受平等的法律服务。二是基础环境让投资者省心。凡是愿意来苏州投资创业者,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搞好“九通一平”,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特别是昆山市,没有机场,为保证物流快捷,修建了80公里机场高速路贯通虹桥机场。三是政策环境让投资者顺心。政府将所有政策一律向全社会公开,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搞“内外有别”,政策规定的一分不少,政策以外的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分不收,让投资者明明白白。四是人文环境让投资者舒心。苏州市在规划时,有意识地把开发区分为日韩区、港澳台区、欧美区,并按外商的生活习惯建设娱乐设施、学校、医院、银行,让外商感到就像住在国内一样,这里就是家乡。当地将此称之为“开发区中的开发区”,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留住了外商。五是配套环境让投资者放心。政府围绕主导企业的产品链条,下力气培育配套企业,产生“葡萄串”效应,让企业实现零库存,所有配件在苏州都能买到90%以上,形成从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运输、销售等一条龙式的产业发展格局。六是服务环境让投资者称心。完善投资咨询公司、生产服务公司、售后服务公司等中介组织,为投资者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外汇兑换,从生产环节到售后服务环节等全方位服务。七是软环境建设让投资者开心。苏州响亮地提出了“外商投资我服务,外商发财我发展”,“政策不足服务补,硬件不足软件补”,办好一个外资企业,是一本最好的投资指南,胜过千百条广告。在昆山,对外企形成了“三个服务体系”——外商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和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建立了与外商沟通的“三条通道”——外商投资协会、台商投资协会和外商沙龙;成立了“三个中心”——外资企业服务中心、投诉中心和配套中心。2000年起建立起了“马上办”办公室,更受外商青睐。同时,苏州全力打造的法制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和廉洁政府,在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我县与苏州的主要差距

(一)发展观念上的差距。苏州特别是昆山市经济发展速度飞快,靠的是“亲商、富商、扶商”的理念。一是视投资老板为亲人,老板一旦有难,千方百计帮老板。二是善于吃“亏”。鼓励企业利润最大化,就是目前,只要高科技企业进入苏州,地价仅为20万元/亩,占开发价格的10%。而我们在发展经济中总是怕吃“亏”,怕老板赚钱多了。三是在引进外商、引进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配套产业,让整个产业形成体系。四是善于抢抓信息。正是因为一名外商在宴会上说了一句“要是能封关运行就好了”,昆山的干部便闻风而动,跑了8个国家部委,关键时期能够在北京蹲8个月,经过3年艰苦努力,终于取得成功,使昆山外贸经济繁衍生息的空间无限增大,带来了“乘数效应”。

(二)硬件载体上的差距。企业发展不能搞空中楼阁,必须有良好的硬件做支撑。苏州市将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特区,规划一步到位,并且区内供水、供热、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美。而我们的开发区虽然已经起步,但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等硬件还不完善,还谈不上对外商有吸引力。

(三)软环境上的差距。苏州市真正视客商为上帝,叫响了“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你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的口号,营造出一种“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让客商到了那里都有到家的感觉。客商来投资,只要交清了土地款,其他一切都由政府部门办理,而且是免费的,真正做到了围墙外的政府管,围墙内的企业管。相比之下,我们的环境近几年虽有较大改观,但仍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我们在苏州学习期间,企业最怕的是:“外商来了招手,酒席上拍手,出了问题就撒手,不达目的就关门打狗”、“一个小科长可以搞死一个企业”。在苏州企业该交什么都有一张明白卡,该交的一分不少,不该交的一分不收。

(四)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苏州在服务经济建设中,讲的是整体效益,也就是“木桶效应”。他们认为,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服务质量最差的部门,而不是最好的部门。在招商引资中,不但经济部门、政法部门主动开展优质服务,连党群部门也积极参与服务。妇联每周组织两次才艺培训,邀请外商太太参加;工会每年组织劳模评选,给予外企极大的倾斜;宣传的重点放在企业;教育部门千方百计为企业子女入学开绿灯。而我们在服务中,还存在效率低,质量不高的现象,还没有形成全民参与服务的氛围。

(五)抓落实上的差距。苏州对看准的事,大胆实践,敢为人先,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创造性地制定政策,引导发展,在工作上有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团结拼搏的士气。他们对待工作雷厉风行,一干到底;对待使命,坐立不安,寝食难安;对待事业,求真务实,不浮不躁。而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工作方法上僵化、保守,抓落实力度不够,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讲得多、落实少,有的思路很好最终没有落到实处,没把事办成。

五、几点启示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深地感到,苏州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和抓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学习借鉴苏州人抢抓机遇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魄力,解放思想,在经济发展观念上求突破。纵观苏州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围绕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行思维和观念的创新,善于发现机遇,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机遇,是苏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秘诀之一。我们与苏州相比,在思想观念的解放、抢抓机遇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气魄上有很大差距。近几年来。我们干部群众逐步树立了想富、盼富、谋求快速发展的理念,但也存在满足于一般性的温饱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学习考察中了解到,昆山市20年前与我县的发展水平基本属于同一起点,84年昆山市财政收入仅3300万元,与我县在同一起跑线上,而20年后的今天,昆山已经达到了85.5亿元,我们望尘莫及。如此之大的差距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学习借鉴苏州经验,首要的就是要把苏州人的思维观念和敢闯敢试的魄力学到手,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努力克服在加快发展问题上的思想桎梏,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多在主观上找差距、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战中抓机遇,不能总是在强调客观上打转转、在争论中丧失机遇。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新形势下破解加快发展难题的能力和水平,向解放思想要出路、要速度、要突破,在解放思想中闯新路、谋发展、求实效。近年来,我们在工业改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盘活了存量资产,增加了工业总量。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今后的工作重心仍然要放在发展工业上,全县广大干部都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工业经济发展上,牢固坚持“工业立支柱”的思路不能动摇,把解放思想的突破点继续放在强力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上,并善于创造和把握一切加快发展的机遇,在能源、农产品加工、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上做出成效。

(二)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学习借鉴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经验,通过招商引资,在经济发展模式上求突破。苏州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确立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坚定不移的把利用外资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外贸、外资、外经一起抓,形成了以外向为主导的经济格局。通过搭建经济发展的园区平台,以灵活的招商方式,从重点项目入手,使苏州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中,扩大了经济总量,提高了发展质量。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靠政策不现实,靠自身积累发展太慢,我们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放在产业链的培育上,用“招商引资”来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解决经济发展的总量问题、速度问题和效益问题,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近年来,我们立足自身优势,先后引进了一批冶金、机械、丝纺、农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对提升县域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一个时期,我们还应在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增强竞争能力上下功夫,努力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城市定位、产业定位,紧紧抓住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在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项目上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胆采用一切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招商办法主动出击。一是把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用机制调动积极性,用责任制强化责任心,把招商引资目标与部门业绩全面挂钩。二是广泛招商和定向招商相结合,把更多精力放在定向招商上。三是自行招商与委托招商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委托招商上,主要形式是“以外引外”。四是领导招商与专业人员招商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依靠专业人员招商上。五是接洽招商与跟踪项目相结合,把更多精力花在跟踪项目上。

(三)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学习借鉴苏州“亲商、安商、富商”的先进理念,强化服务,在经济发展环境上求突破。我们在学习中,苏州招商人员反复强调,现在不是招商,而是抢商,外商看重的不仅仅是硬环境,更看重软环境,看中的不是低廉的土地和人力,更看重的是市场和服务。苏州人对外商从不说“不”。苏州从领导到市民都能认识到外商是苏州发展的关键,自觉维护外商利益,主动为外商服务,每个部门都把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没有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人文、交通等优势,有很多经验我们无法克隆,但在软环境建设和服务上,我们是可以学习的。因此,我们必须把“亲商、安商、富商”教育放到突出位置,强化“人人都是软环境”意识。我们作为欠发达地区,硬件上没有什么优势,要招商,我们必须树立“硬件不足软件补,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策不足服务补”的意识,我们更应清醒的看到,发展经济不是哪个领导的事,也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企业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重商意识也必须是全社会、全方位的,如果我们99个部门办事效率都很高,只有一个部门卡住了,那么投资者就会认为XX的办事效率不高,就很可能去寻找别的投资机会,所以政府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制度为保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出重拳、下猛药治理软环境,以涉软案件的查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以“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为目标,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有效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载体,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以“公开、公正、透明”为原则,公开各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总之,要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客商赚到钱,赚到比在外地更多的钱,而且赚得更安全、更舒心,使客商愿来、肯来,已来的追加投资,没来的慕名而来。通过软硬环境的打造,努力构建吸纳项目和资本的环境“洼地”。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苏州雷厉风行狠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求真务实,在经济发展实效上求突破。落实是一切工作的起点,也是政府工作的本质要求。先进发达地区的发展既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更是真抓实干的成果。要树立与时俱进、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树立克难奋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树立建功立业、心为单位的奉献精神。坚持“要么不说、说到做到,要么不做、做就做成”,在落实上动脑筋、下功夫、花力气,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工作任务,全县上下要振奋精神抓落实,细化目标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创新思维抓落实,转变作风抓落实。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不因压力大而气馁,不因困难多而退缩,不因竞争强而畏惧,始终要瞄准一流,赶超一流。要把“少睡觉多干事、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也要想方设法办好事”作为XX人的工作常态,努力培养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拿出一股虎气,使出一股拼劲,“能挑一百斤,不挑九十九”,倾尽全力、绞尽脑汁、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力争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XX县的经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三篇:关于赴苏州、昆山考察学习报告

关于赴苏州、昆山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2007年4月15日至20日,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经委主任AA同志带队、各县(市)区分管工业的县(市)长、经济局局长参加的考察组,赴“长三角”地区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苏州、昆山的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现将学习考察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苏州市及苏州、昆山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1、苏州市基本情况

苏州市毗邻上海,国土面积880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0多万,现有企业120000多户,其中内资民营企业110000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0多户。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00多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500多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600亿美元,为江苏省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主要产业结构分为IT产业占全部工业35%以上,纺织服装占全部工业15%左右,医药工业占5%;地区三产比重为1:66:33。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为江苏省的50%以上,引资总量同上海市不分上下。

2、苏州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7万,其中中新合作

引力20强”之首。

3、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昆山市为苏州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行政区域面积927平方公里,下辖十个镇、一个开发区,户籍人口67万。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5年开始建设,七年后被定为国家级开发区。截止2006年,昆山开发区累计注册民营企业3764户,批准外资项目1357个,合同利用外资10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6亿美元。其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431个,独资项目1114个。投资商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等4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台商投资占65%,“三分天下有其二”;世界500强有20家在开发区投资办厂。2006年,昆山开发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9.3亿元,占昆山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三产比重为0.1:83.8:16.1。全区完成工业2028亿元,其中外商企业工业总产值占97.6%;园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民生用品三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规模占66%,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精密机械产业经济规模占13.6%;轻工、纺织、食品等民生用品工业经济规模占10.5%。

二、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苏州(中新)工业园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之所以发展很快,主要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外部的牵动战略、良

保护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之首。

3、坚持外向牵动,以商招商。最先进驻园区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需要配套,因此,园区管委会坚持外向牵动,依靠已进驻的外商企业对外宣传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借力招商,借力发展,为此吸引了很多相关联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商,形成了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IT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台湾IT产业投资商相互影响、相互配套而以商招商,最终形成了积聚效应,使更多的台湾企业到昆山开发区投资。截止2006年末,台湾100多家大企业中已有30多家进驻开发区发展。

4、注重经济转型,提升发展水平。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起步—全面—提升”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园区企业主要为单纯加工出口,即来料加工出口,经济规模比较低。从2000年开始至今,园区注重经济转型,企业生产由加工出口转为出口加工,即由生产配件出口到生产整机出口,提升了发展水平。园区三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由过去只生产配件到今天生产主机,大大提升了该产业在开发区的主导地位。仅在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338亿元,占园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6%,居开发区经济首位,全年生产笔记本电脑2571万台,数码相机760万台,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5、重视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进步作

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为园区建设服务的新理念—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违规的事情不能不做,以此推进园区建设。

三、加快丹东工业园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建设丹东工业园区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开发。规划先行,对我市来讲,就是在现有企业和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先制定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即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专项规划,即要有用地的布局规划,又要有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开发,一是要结合我市实际能力,形成一个投资主体(公司),按照市场化运做,尽量按照高标准、比较超前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外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要注重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标准。苏州中新工业园区2000年的投资强度达到11亿美元/平方公里,2006年已经达到了17亿美元,平均每亩的投资强度为110多万美元,人民币达到900万左右。根据我市实际,各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应在人民币200万元/亩左右,即每平方公里人民币30亿元。三是要坚持“执法从严”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变更规划。园区规划一经完成,就要向苏州中新工业园区那样,规划完成后,从98年开始进驻企业至

(三)进一步完善我市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并给予园区管委会一定的自主权。一是管理机构要健全。一方面我市要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对全市各个工业园区进行管理;一方面各县(市)区要有一个专门机构,对本地区工业园区进行管理,并同市级管理机构上下对口。二是为加强园区建设、管理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管理机构的领导要高配。昆山市是一个县级市,为了加大其影响力,该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均享受副厅级待遇。三是在行政管理上给予园区管委会一定的自主权。苏州市工业园区在土地审批、规划、行政管理、招商引智、出国考察等方面均具有绝对的自主权,便于园区顺利发展。我市的工业园区规划一经确定后,由政府统一领导,各园区管委会行使管理自主权,涉及对外的事情由园区管委会自行处理,无需其他部门。

(四)改变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搞好软环培建设。我们要学习苏州市各级领导干部为了搞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所提出的“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违规的事情不能不做”的新理念,在项目的审批、土地规划、环境评估等方面应采取灵活手段,帮助企业办理各项手续,使引进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要重视研究和制定工业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同级财政要借鉴国家有关政策和省“五点一线”政策等,制定自己工业园区发展相应的支持政策,以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第四篇:苏州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苏州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金秋10月,收获的季节,我们干部培训一班的学员们在师党委组织部×调研员和师党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考察学习,听取了苏州市党校领导、教授以及苏州市人大、市广电总台、市个私协会和太仓市人大等各级领导给我们作的多场专题报告,这些报告内容涵盖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干部素质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情况介绍、又谈经验体会,结合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考察的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昆山市、常熟隆力奇等地方和企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让我们在这次难得的学习考察旅途中,一路受到震撼、不由自主感叹的同时,从思想认识上受益颇丰。

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赴苏州考察取经,学苏州之优、回来后定能为创我们二师各项工作之新,起到积极的作用。苏州及其所辖昆山、太仓、张家港等县级市敢于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大胆试、大胆闯,勇争第一的胆略和气魄,给我们大家思想上以强烈的震撼。苏州富有特色的园区发展思路和其在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极其丰富的创新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

一、值得学习借鉴的方面

苏州市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对照我们农二师农业团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感到最值得学习借鉴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发展意识。多年来,苏州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我们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全年70%左右的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50%左右的公务员直接为企业跑腿办事。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苏州开发区的环境营造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的。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苏州开发区探索了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自费开发”,一次规划、滚动推进的“巧开发”,吸引外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凤筑巢”,尝试股票上市和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等各种筹资渠道,确保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优良的服务环境。在加快基础设施、功能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同时,苏州各地还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努力打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品牌,以服务见长,以服务取胜,营造综合环境的新优势。在苏州,所有职能部门都绝对不对投资者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开发区内通过清理整顿规范各种规费收取,大大削减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项目审批制度也进行了大力改革,大大提高了外商办事效率,也赢得了信誉。由于对当地投资环境、政策、人员素质有了较高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外商们反过来发挥最大热情,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苏州,纷纷介绍自己的关联企业前来考察投资,取得了“以商引商”,“以外引外”的葡萄串效应。

(四)强大的引资合力。苏州市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招商外资工作,各职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放权,简化手续,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努力创造条件,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各开发区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知经济、精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高水平的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还特别注重充分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如近年来昆山积极把握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良机,紧扣电子信息产品配套加工这一环节,积极吸引电子信息产商将加工点或采购点设在昆山,走出一条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发展路子。

(五)高效的工作机制。苏州开发区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坚持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开发区实行开明的政策,赋予开发区管委会与市同等的经济管理权,通过授权方式,使管委会拥有区内用地、工程立项、工商登记、招商人员出国等审批权,政策环境比经济特区还更宽松。开发区内的镇村也由开发区管委会管理,包括人事任免、财产资源的调配,有效避免了政令“肠梗阻”现象的发生。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的派出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构建了“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框架,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总体上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建立健全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将许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还能社会,交给中介服务机构去做,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为企业服务上来。机构的精简、人员的精干、职能的转变、市场化的运作,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管委会新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工作机制。

三、几点体会

它山之石可攻玉,学习归来思奋进。今后几年,我们兵团农业团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实现团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和谐发展,为此我认为:

(一)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团场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经济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第一要务。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做带头增强团场综合实力,带头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优势经济,带头发展二、三产业,带头提升团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模范。我们要学习苏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做法,在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在我们农业团场就是要贯彻落实好兵团“1+3”、“1+8”文件,落实好土地承包长期固定不变,不断扩大职工生产经营自主权,理顺好团场内部的分配关系。鼓励职工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支持职工自筹资金发展庭院养畜、养禽、经营林果园、渔场和农机服务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团场机构改革,重点做好服务、调控、监督管理工作,为承包职工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和销售的全程服务。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社区化服务建设。完成团办工业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保障能力,坚持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致富职工群众要有新举措。生活富裕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今后,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制定本单位生产计划时,一是要综合考虑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和职工收入情况,做到同步增长,决不能只重视生产,而忽视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保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利用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职工发展庭院经济,继续支持和引导职工发展果树种植、餐饮、商贸和加工等非国有经济,不断增加致富渠道。要以足够的决心和力量,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全体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团场场风文明要有新面貌。场风文明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保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做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创建十星级诚信文明户,带头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模范。要在团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全团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四)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优化团场环境要有新突破。

良好的环境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也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基本条件,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既要做带头改善环境卫生、团容团貌的“硬环境”的模范,也要做带头改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软环境”的模范。

一是要切实改进政府运作与管理方式,把各级领导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为基层、为企业抓好服务。强化服务机制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有关招商引资政策,要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凡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能放宽的政策坚决放宽,能优惠的地方坚决优惠,能办到的事情坚决办到。要有不凡的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思想境界,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放宽到投资者最满意的程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加快我们21团红色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三是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借鉴苏州开发区“以人气聚财气”的经验,大力为投资者、创业者营造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切实改善诸如医疗卫生、住房、商务等条件,完善公益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

第四,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团场民主管理要具新水平。管理民主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目的和要求,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要继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职工承包经营自主权和基层民主政治权利,充分发挥团、连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全面推行职工民主议事会,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落实职工代表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

第五,学习苏州的先进经验,团场安全稳定要上新台阶。安全稳定是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构建和谐团场放在全局的重要位置,把构建和谐团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构建和谐团场,首要任务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力保持团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要建立健全与团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五大”保险制度;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党政主要领导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抓稳定工作,切实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第五篇:北京宴考察学习报告

北京宴考察学习报告

为提升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接待服务水平、推进中心管理建设,我中心组织了赴北京宴学习考察工作。旨在通过培训学习和借鉴北京宴星级酒店接待、服务、设臵、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更新理念,开拓思路,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接待服务品质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加快与先进星级酒店接轨提供借鉴。我中心的培训人员也通过此次4天的酒店专题培训与实地考察,全体成员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知,在推进中心发展及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本次考察,学习和体验了北京宴的酒店文化和服务,感受颇多。其中的成熟管理和细腻的服务,给中心考察团成员很多感受和启发。根据大家的体会和研讨,现将考察和研讨的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分述如下:

一、北京宴大体印象

开发婚宴、旅游市场

作为高端餐饮企业,北京宴的配套、装修、环境得天独厚。因此,企业把开发婚宴及旅游市场作为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宴有惟一一家荣膺“亚洲十佳婚宴皇宫”的宴会厅,800平方米的无柱宴会厅,奢华装修,欧洲风范;两米直径的 10 人餐桌,尊享贵族空间;加高椅背,更加符合现代人体工学设计;来自美国的专业灯光、音响设备和国家一级调音师;加上 1999 元/桌起的亲民推广价及各种价位,以及与专业婚庆公司的合作,为新人量身打造一个终生难忘的浪漫婚礼。

来北京游玩的高端旅游者不在少数,比如国外的驻华使节等,而北京宴的服务档次与这些高端客户需求非常契合,在这里可以吃到中餐所有菜系的菜品。因此,北京宴正在积极挖掘旅行社市场,致力于开拓国内外高端旅游的餐饮市场。

二、我中心立足于北京宴、学习用行动建立一种模式

(一)北京宴致力打造中国商务宴请一流品牌

北京宴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共有61间包房和1个800平方米的无柱宴会厅,历时两年时间精心打造而成总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为打造一个能够达到国际五星级标准的用餐体验场所,聘请了国内著名设计大师陈林先生亲自担当室内装修主设计师,灯光设计由英国莱亭迪赛事务所完成,该事务所也是负责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会场和奥运村灯光的设计单位。调光器和进口灯具以及光源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可以实现迎客、用餐、休闲、生曰四个场景的自由切换。目前国内的餐饮采用这种国外设计的,北京宴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一流设计的基础上,北京宴又选用了一流的设备设施和用品,澳大利亚邦奇的调光系统,大厅空气清新系统,QS级食品留样化验室,全自动的风淋设备,日本原装进口垃圾处理器,恒温恒湿的专业级别红酒屋,其中多项为国内餐饮首选。

(二)中心改造、装修中注重实用、保养与科技结合。

从我们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角度来看,中心环境和风格已经比较成熟,不需要参照北京宴的风格来设计。硕彦厅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内部设施的美观实用和保养维护工作。现代社会上新兴酒店比比皆是,硬件设施更是越来越豪华高档,客人使用越来越便捷,但却没有我们周边得天独厚的高校景色。中心能在硬件设施上有所改善,在后期保养维护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只有硬件档次跟上相信肯定会大大提升我们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接待品质和口碑。为此我中心领导班子也极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如引进专业的石材养护公司(富丽洁石材养护公司),每月投入七千元,对各区域进行循环养护,极大提高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整体美观效果,在硕彦厅建成后,已承办了大型婚宴及国际会议,得到了顾客的青睐“高、大、上”成为我中心硕彦厅及大型包房的代名词。

(三)创造北京宴亲情的家和文化

把员工当家人,北京宴首先从员工住宿入手,与餐饮业的员工大多住在公司外的地下室相比,北京宴在酒店的六楼,占用12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投入500多万,打造温馨的“员工之家”,可同时容纳500人入住。每位员工都会配备两套不同颜色的床上用品,荞麦枕头、棉花被褥、床单被套等全部采用纯棉质地,统一清洗、统一更换;员工宿舍配有中央空调,可随时洗热水澡,可以免费上网。北京宴还给员工开辟了专门的娱乐和休闲区域,包括小卖部、员工理发室、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员工食堂每餐给员工提供四个热菜、六个凉菜,两种主食、两种汤类,菜品丰富,定期更换品种,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进行选择。员工过生日时,北京宴会为员工发放生日礼物和生日贺卡,并准备生日餐。

(四)关爱员工、感动你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倾情打造“国交文化”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如我中心正倾情打造“国交文化”,定期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会、设立员工活动室、优秀寝室大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广大员工在工作之余,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同事们的关爱,增强员工归宿感,增加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是我中心弘扬“家和文化”,努力构建“温情和谐的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

我中心在企业文化上有自己的优势。从筹建伊始,“视员工为家人、把客人当亲人、把供应商当朋友”的理念便被植入进来。这一独有的“国交文化”,再配以师带徒式的传帮管理模式,为每个员工快速成长与成功提供了巨大空间,竞争软实力得以提升。

(五)建立科学和艺术的管理模式

在北京宴,每个人都是管理者。例如,北京宴包间的管理办法是“我的地盘我做主”,每个包间的服务员就是该包房的负责人,包间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可以给客人赠送牛奶、爱心果、送生日蛋糕、提供婴儿床、赠送鲜花等等;还有顾客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的权限之内不需要请示可以直接满足,如果客人的需求超过了服务员的权限,服务员可以快速反馈至总经理。公司并不考核服务员的营业额,而是考核顾客的满意度和回头客的次数。对员工来说,每一餐都是一场演出,员工不是演员,而是导演和编剧,员工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策划每一餐。

(六)我中心优化岗位设臵,培养复合型岗位人员。(十月岗位竞聘定岗具体谈)

和北京宴一样我们中心来同样也面临着人员流失率高和人员结构复杂等等的问题。取其精华,我中心在各部门、各岗点的岗位设臵上进行优化,在十月份我中心完成了岗位竞聘工作,对于每位员工的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有了适当的调整

对一些客人有需要才服务的岗位可以合理合并;同时对同部门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尽量做到一专多能,各处通用,相信对中心和员工本人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由于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因此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异常重要,如何保证中心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尤其是企业的文化理念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全体员工的行为中呢?我中心学习借鉴北京宴向全体员工开办企业文化学习渗透活动,其主题是针对每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总结和案例式教育。每周都会选取典型的正面、反面案例,作为企业文化学习的重点。中心将整理点评正、反面案例,是让员工明白“工作上要求严格,强调服从,纪律严明,通过将案例上升到理论来指导员工的行为,让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当中熏陶我们的理念和行为。

(七)造就餐饮专业人才孵化基地

在北京宴,每个入职员工都有《岗前培训手册》《优质服务手册》和《企业文化手册》,管理者还有《管理工作手册》。每本手册对每个员工大到企业文化,小到烟灰缸更换的程序和标准都有着详细的说明,所有这些手册的一个共性是,开篇都是总经理杨秀龙的致辞,致辞中说:“我们的十年规划是,十年目标两步走,第一个五年打造中国商务宴请一流品牌,第二个五年做中国餐饮业的人才孵化基地。”

北京宴人才招募、岗位设计、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都充分蕴含着北京宴爱才、惜才、用才、育才的人本管理战略。评估考核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包括上级评估下级,下级评估上级,一线评估二线,全员评估职能部门,部门经理之间互相评估,评估结果汇总公示,并与绩效挂钩。北京宴的五级晋升机制也为员工提供了充足的晋升空间,从服务员、服务师、高级服务师、训导师到高级训导师,重点在工作能力、工作表现的考核,所有的员工都有机会获得晋升。

“造就餐饮专业人才孵化基地”是北京宴的终极目标。北京宴充满亲情的“家和”文化孕育出一支意识超前、品质高尚、作风顽强、业务过硬的员工队伍〃这支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充满亲情的“家和”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北京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北京宴为基地,将北京宴的文化和模式进行提升和优化,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北京宴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和模式的交流与输出,造福整个餐饮行业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八)我中心引入“五常建设体系”,逐步建立培训完善的规范制度,保证执行效果。

为什么北京宴的酒店制度化、标准化执行的这么彻底、有效,我想那是员工都形成了一种自觉,而这种自觉不是天生,是后面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结果。我们中心的制度、管理实务文本经过不断的完善更新,已经能基本适应日常工作,所以我们首要的是加强培训,让所有人能用一种很自然、很自觉的心态来按照制度规范操作。

中心对后厨部、餐饮部、客房部的规范标准及要求,结合中心各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将“六T”管理和分制与五常体系相结合,并针对五常推进日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国交中心全方位导入“五常法”卓越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分层管理和现场工作问题处理的方法,要求各部门将五常法分制管理作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管理质量建设的一条主线,进而不断提升中心整体服务品质。

现阶段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将“五常”建设划分为五个阶段,其具体任务是:

1、5-10日内组织好工作现场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

2、20天内让工作场所的物品有名有家;

3、10日内划分完个人工作清洁整理区域;

4、15日内完成工作场所的规范;

5、10—20日内导入分制的管理评估体系。五常建设推进活动的时间安排预计为2—3个月,其全方位的推进活动,将引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进入五常卓越管理的崭新时期。当然,要达成这样的效果,还需要日常不断的进行:培训-检查-改进-完善这样的过程。要最终建立这种良性的循环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的计划和信心。

(九)学习“沙盘”制作工艺,全面提升高端餐饮餐桌文化

沙盘文化的学习运用,是打造个性化餐饮服务的最好诠释,我中心已经推出专属于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体现高校宴请、文化氛围的沙盘制作工艺,并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认可。

总结这4的北京宴考察之行,北京宴同行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的地方。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科技应用,适用于他们快捷、商务的社会体系。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优美的高校自然环境、浓厚的人文气息文化是他们无法实现和复制的。所以我们这次的北京宴考察之行,学到的是我们开阔的思路和视野,并不是完全的生搬硬套,而是在发挥我们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吸取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思路并合理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相信我们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借集团化管理的东风,必将会更上一层楼。

下载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北京考察学习报告(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模式不可复制 经验可资借鉴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县委组织部领导和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10天的异地考察学习。学习期间,聆听了“解放思想与......

    赴苏州考察学习总结

    取苏州之真经悟育人之真谛----赴苏州培训学习总结2013 年 11 月 24日至12月4日,我们“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贵州)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苏州大学小学校长班全体学员开始了为期10天的......

    赴北京等地考察学习报告

    关于赴北京、天津、合肥、西安等城市 考察学习科技金融结合情况的报告根据靖平书记、书成市长关于促进我市科技金融试点要搞好考察学习的指示精神,5月2日至5月10日,由市政府分......

    北京学习考察总结报告大全

    南昌市第一期文化系统讲解员培训班 赴北京考察学习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于2010年10月12日至23日,组织第一期文化系统讲解员近40人,前往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旖旎自然风光的首都......

    北京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游北京考察心得体会 姓名:王艳红 学号:20090905 班级:历史学四班古都北京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是我们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从小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去北京看看。终于有个机会能去北......

    苏州考察学习报告-申丽霞(5篇范文)

    苏州考察学习报告 申丽霞 随着近年来我州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加之博乐市旧城改造、南城建设等因素,博州作为边境城镇建设的要素更加凸显、引人注目,为博州......

    艺术生上海苏州杭州考察学习报告范文

    考察时间:2012年10月19日至2012年11月1日 考察地点:上海、苏州、西塘 、杭州 考察成员:09届室内设计的全体同学及付老师和方老师 考察目的: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增长见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