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妆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化妆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5年销售额力争达到2300亿元
(精简版)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
“十一五”化妆品行业发展概况回顾
(一)发展现状及成就
“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妆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行业和市场得到了长足进步,从2006年,我国化妆品销售额达到了每年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且每年以两位数递增,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
主要特点如下:
1、化妆品市场欣欣向荣,引领相关行业形成辐射广泛的化妆品经济链,积极拉动和扩大内需。
2010年全国化妆品销售总额1530亿元,与2005年生产销售总额960亿元相比,每年平均增长近10%,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化妆品行业逐渐融入世界范围的大市场,“中国制造”的化妆品已经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一五”期间,化妆品进出口贸易,除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值基本保持持平外,其余各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根据海关数据2010年化妆品进口4.71万吨、进口额9.97亿美元,出口36.54万吨、出口额16.20亿美元,同比2009年各数据均增长30%左右。
过去五年,逐渐形成了以化妆品为核心的庞大的化妆品经济链,其中包括广告业、包装设计制造业、运输物流、互联网销售、化学化工、原材料和美容业。以广告业为例,每年国内外化妆品企业都会成为央视化妆品广告招标会的明星,仅在央视招标的广告额就达到数亿元之巨。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逐渐发展成为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还较低,还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2、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迅速成长,形成多元共存共赢新局面
2010年,我国持有效期生产许可证化妆品企业约3300家,大浪淘沙,没有竞争力的小企业被淘汰了一小部门。约有70%的企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等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化妆品企业约1500家,是生产企业最多的省份。在这些企业中有国有股份制、集体、民营企业,也有港澳台和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居多,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共同发展新格局已形成。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规模以上企业约有500余家。
3、化妆品产品类型丰富多彩,质量稳定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妆品品种大约有25000多种,门类比较齐全。据市场调查,各类产品占消费额比重:护肤类占40-50%,发用类占30-40%,彩妆类占10%左右,其他小类占10%左右,这些品种基本可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从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每年抽检情况看,平均合格率95%以上,而且近两年来很多抽检合格率接近100%。这基本反映了化妆品质量不但总体水平良好,而且不断稳定提高。
4、重视科技开发,培育品牌初见成效
重视科技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品牌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许多企业强化研发力量,加快科技投入,创造条件建立技术中心和科研机构,对涉及化妆品有关学科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增强产品功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新产品层出不穷,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和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欢迎。
同时,化妆品企业重视品牌配偶与工作,品牌是企业的根,有了好的品牌才能拥有市场扩大消费。被国家名推委认定的护肤、洗发、护发和沐浴类化妆品“中国名牌”14个,被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的化妆品“驰名商标”25家。尚有更多企业的产品分别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培育和争创品牌,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5、政府加强行业监管,化妆品法规日趋严格和完善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府部门继续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卫生许可和生产许可管理制度,以及对特殊化妆品实施卫生生产许可行政审批制度,修理出台了多项法规和管理办法,发布制订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51项,法规和标准修订速度明显加快,行业法规建设日趋完善。此外,自2008年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由卫生部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法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了多个技术文件,加强了化妆品法制化管理。
6、行业标准化工作接轨国际,取得可喜的成绩
7、行业协会建设日臻完善,服务企业沟通政府,加强国内外交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化妆品人均消费较少,化妆品市场和内需有待挖掘扩大
相比西欧人均化妆品消费额2006年就达到了150欧元,而我国当前人均消费仅有百余元人民币,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
2、化妆品生产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生产要素较分散,自主创新实力较弱,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有待优化。研发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多,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知名民族品牌产品少,产品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民族自有品牌更有待振兴。
现在大多数化妆品生产企业在对于品牌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很多还是停留在传统上的产品营销的概念上,更多是在分销渠道和产品价格的比拼,而忽视了品牌建设和管理,一些通过广告和营销一开始打开销路的产品往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长期的竞争环境中败下阵来。
3、化妆品行业的高可以特点尚未得到认可
4、化妆品热点事件时有发生,媒体和公众的认识误区对于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化妆品热点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公众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消费者和新闻媒体对于化妆品安全性有很大的认识误区,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容易被误导。
5、法规和监管环境需要不断完善,适应和促进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由于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的几经变迁、社会进步日新月异,这些法规和管理规定重复、滞后、缺失或不完善的情况也日益显现,原有法规规章体系的不足亟待完善。
6、标准化工作尚需进步一提升水平,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化妆品标准中产品标准占20%,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占40%,而在化妆品的管理和安全方面形成标准的只占15%。
7、假冒伪劣产品难于控制,市场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化妆品销售已成为网络售假、侵权的重灾区。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尚无专门立法,也没有对网络化妆品销售监管的专门规定。
8、加强销售渠道监管力度,同时政府监管要更加完善
由于各类销售渠道,尤其是百货、商超,广告费、通道费、上架费、进场费、条码费、促销管理费、促销人员工资费、打折费、赠品费、年节返利等名目繁多,使企业尤其是民族企业及中小企业,由于品牌知名度、资金等问题,进入困难,障碍重重,望而却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市场规则的规范化,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不利于企业尤其民族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成长。既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9、民族品牌、民族企业落后的信息化程度问题,需要加强
化妆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相对落后,信息化投入相对不足,信息处理设备落后,行业上下游企业信息沟通不畅,已经不适应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制约了化妆品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十二五”化妆品行业战略及目标
(一)发展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素质
遵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律,创新发展模式,逐步推动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调整,音带大中型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实力,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引导中小企业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行程一批机制灵活、适应市场快,小而专,专而强的中小企业。通过机制优化调整,使不同类型企业的素质普遍提高,形成共同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化妆品市场特点是变化快,潜力大,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质量,增强功效、扩大品种为目标大力研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成熟期、发展期、衰退期调整步伐,保持新产品产值占有率不低于20%,并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民族品牌
力争培育2-3个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中国品牌”产品增至20个,“驰名商标”产品增至30个,更多的产品进入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行列。
4、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
“十二五”期间,化妆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争取保持持续平稳增长,销售额平均年增长速度稳定在9%左右,到2015年销售额力争达到2300亿元左右,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稳定在10%左右,到2015年出口额力争达到25亿美元左右。
(二)战略措施
1、逐步推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鼓励支持基础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加快自身发展,或通过兼并、联合方式重新组合,行程一定规模,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骨干;二是引导支持中小型企业发挥生产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逐步把特色产品做大,向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批小而专、小而强的中小企业;三是逐步淘汰那些基础薄弱,产品无市场,开发无实力的弱小企业;四是目前部分地区化妆品企业比较集中,建议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逐步发展成化妆品特色发展区域。
2、提升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按照《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化妆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组织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实施GMP管理,争取更多企业获得ISO9001和ISO014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实现资源合理利用,节能降耗,情结生产的目标,让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调查研究和培育扩大市场
根据化妆品市场变化快、潜力大的特点,企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研究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以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
要进一步做好培育市场工作,不断完善、改进生产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产品宣传力度。
4、切实落实研发组织建设和科技投入资金
推动有实力的公司建设实验室和检测中心,向中小企业有偿开放,节约研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鼓励企业和单位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联盟或产业集群,集约资源,突破重点技术。
5、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首先要对经复审确认修订的标准进行及时的修订,同时加快基础通用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ISO/TC217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跟踪、参与标准制订修订情况,将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6、培养人才提高员工职业技能素质
从实际出发,企业要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努力建设好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团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批准“化妆品配方师”和“化妆品制造工”列入国家技能培训系列,企业要逐步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技能素质。
7、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法规和标准建设,改进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效率。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在产业政策、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建设国际级或省部级化妆品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以及申报科技项目等给予支持。加强企业自律,认真履行“企业诚信产品安全”行业宣言,组织企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继续开展化妆品企业信用认定试点工作。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深入发展打击假冒伪劣行动,净化化妆品市场,维护企业声誉和权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完善对商场、百货渠道的监管,规范收费,为企业尤其是民族化妆品企业的发展打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商业环境。
第二篇: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范文)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市茧丝绸行业平稳快速发展,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明确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状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十二五”期间我市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特制订《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1、茧丝绸行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蚕桑产业作为农民增收、工业增产、财政增长的骨干产业来抓,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丝价波动等不利因素,我市茧丝绸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截止2010年底,全市桑园面积75万亩,年饲养桑蚕45万张,桑蚕茧总产量1.8万吨,白厂丝产量2291.4吨。与2005年底相比,桑园面积、发种量基本持平,蚕茧产量、白厂丝产量分别增加20%和81.6%。桑园面积虽无增长,但新增20万亩优质高产桑园,桑园单产和桑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东桑西移”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为优化茧丝绸生产力布局,实现东、中、西部蚕桑资源整合,国家及时启动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东桑西移”工程自2006年启动以来,得到了我市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抓住东桑西移实施机遇,依靠我市绿色资源禀赋,率先实现蚕桑产业突破发展”的战略思路。5年来,通过各方努力,我市共实施中、省“东桑西移”项目62个,获取补贴资金5002万元。在实施“东桑西移”项目过程中,项目所在县区政府、龙头企业和蚕农高度重视,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掀起了一轮蚕桑大发展的浪潮,共新建优质高产桑园20万亩,小蚕共育室 5万m2,推广方格簇3000万片,项目建设总投资额达到1.5亿元。通过“东桑西移”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蚕桑基地建设规模和水平,带动了蚕桑实用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构建了新型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奠定了我市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的地位。
3、蚕桑生产技术含量提高,科技推广力度加强
通过政府帮扶、“东桑西移”项目带动,“十一五”期间,小蚕共育、专用蚕室、省力化养蚕和方格簇推广等一批实用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我市蚕桑生产环节技术含量日益增高,蚕茧质量明显提升。截止2010年,全市小蚕共育率达到70%,方格簇普及率达到90%,省力化蚕台、专用蚕室和工厂化养蚕等实用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蚕茧质量平均提高1.5个等级,鲜茧茧层率和蚕茧上车率分别达到23%、88%。石泉、平利等县区积极推广规模化养蚕技术,探索桑园套种食用菌、洋芋,养鸡等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养蚕大户集群,为下一步蚕桑生产由分散化向集约化转变提供了基础。
4、蚕茧流通体制进一步理顺
“十一五”期间,我市严格按照《陕西省实施<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细则》规定,每两年对全市辖区茧站进行审核,合理配置茧站,优化茧站布局,规范收烘秩序,引导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蚕茧流通体制。目前,全市辖区内共有382个茧站。8个蚕桑主产县区中,平利县、紫阳
县、汉阴县、岚皋县、白河县、旬阳县6个县区实现了由辖区内1家龙头企业收购蚕茧的经营格局,汉滨区由辖区内2家龙头企业收购,基本实现了“谁投资,谁受益”的发展目标,优化了蚕茧经营组织化水平,茧站资源配置日趋合理,有力地保障了缫丝企业加工原料的供给。
5、缫丝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市缫丝企业在全面完成改制的基础上,深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科技含量,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自动智能化缫丝设备等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设备得到广泛运用。全市10家缫丝生产企业共有33056绪缫丝机组,其中自动缫达到32716绪,自动缫比例达98.9%;已推广智能化缫丝机20组、8000绪,占总生产能力24.2%。安康宝业丝绸、陕西天成、安康百瑞等公司已完成缫丝污水治理和回收利用装置设备,平利众鑫、紫阳康洪、白河恒泰等公司正积极改造升级,全行业节能降耗水平下降,生产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
6、深化内功,基础科研取得成效
一是在育种基础环节,安康市蚕种场、安康市恒星科学试验场、石泉县蚕种场、汉阴县蚕种场等配套实施“东桑西移”基地蚕种场配套项目6个,对蚕种场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有力优化了蚕种生产设施设备,从源头上保证了蚕茧质量;石泉县蚕种场、安康市蚕种场完成了智能化催青项目建设,为科学制种,提高蚕种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安康市蚕种场引进优良蚕品种5对,选育出新蚕品种金康一号和春瑞×秋月,在生产上获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广大蚕农的欢迎和喜爱。二是由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安康市蚕桑研究所等一批科研单位承担的“家蚕抗病毒新品种引进”、“天然彩色丝茧”、“ 桑树新品种高效繁育技术”、“ 简易式养蚕技术体系研究”、“桑枝食用菌开发”、“基层蚕桑干部技术培训”等项目,使我市蚕桑生产的技术底蕴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科技研发体系得到构建,蚕桑科学技术研发水平有效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1、宏观方面
国际方面,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调整期,经济逐步复苏,主要经济体市场继续好转,这都将有利于拉动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增长。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发达国家消费市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好转,以及贸易壁垒与贸易纷争,对我国丝绸行业出口势必造成影响。
国内方面,国家扩大消费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将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材料向蚕丝等天然纤维回归成为必然趋势,茧丝绸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以及丝绸制品天然、舒适的特征,将进一步满足新型消费需求。
2、微观方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由“滞后发展”向“突破发展” 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市蚕桑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蚕桑生产基础
条件进一步改善,涌现一批管理科学的缫丝龙头企业,品牌化市场化开拓逐步推进,为茧丝绸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市茧丝绸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蚕桑比较效益下降,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严重;二是产品附加值不够,产品仍以白厂丝为主,处于价值链低端;三是原料供给仍待加强,原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风险。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继续深化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促进产业升级;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培育自主丝绸品牌,打造安康丝绸名片;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加大丝绸外贸出口;加强行业管理,确保市场平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积极实现茧丝绸行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发展规划
1、保持行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优质高产桑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年发种60万张,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2.2万吨,丝绸类产品年总产量达2500吨,蚕桑经济年收入达8亿元,蚕农年人均收入达8000元,丝绸工业年总产值达15亿元,年出口创汇达500万美元,副产品综合开发收入达2亿元,茧丝绸产品营销收入达1亿元。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市推广“省力节本、小蚕共育、先进蔟具”等“石泉经验”,正确引导产业由千家万户养蚕向具备条件的强村大户集聚,从分散养蚕向规模养蚕发展,从单季养蚕向多批次养蚕发展,提升养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十二五”期间,建成年产茧4000吨的蚕茧基地县4个、年产茧40吨的专业村100个;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茧丝绸行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企业及蚕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建成蚕桑专业合作社100个;以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建成一个茧丝绸行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使茧丝绸行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3、加快生产技术设备升级改造,促进行业节能减排
“十二五”期间推广使用我市自主研制生产的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普及率达100%;推广使用缫丝污水深度净化循环使用设备,普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缫丝污水零排放;推广使用智能缫丝机,普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缫丝自动化;茧丝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4、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培育自主丝绸品牌,打造安康丝绸名片
在创建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安康丝绸文化城,“十二五”期间,建成安康丝绸文化园一个,建成安康丝绸文化街一条,培育拥有自主品牌的丝绸营销企业10家,打造2个以上具有安康特色的自主知名品牌。
四、重点任务
1、提高蚕桑生产水平,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加强蚕、桑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完善蚕、桑实用新品种选育、繁育和质检制度,重点做好野桑蚕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长龄蛹蚕品种的研究推广,逐步推广鲜茧缫丝;继续加强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推广无害化生物农药应用,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重点做好微粒子病、脓病、曲霉病等常见的、多发的、造成蚕茧产量大幅减产的蚕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推广;继续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蚕农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和完善最低保护价收购、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保障机制,稳定蚕茧产销关系,夯实产业基础。
2、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新型装备的改造与研发,加快蚕种自控催青设备、桑树伐条机、蚕室温湿度调节自控设备、省力节本养蚕设备、热风循环烘茧等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缫丝污水深度净化循环利用技术和数字化智能缫丝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落后技术与装备的淘汰步伐,全面推进茧丝绸行业的节能减排。
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行业科技水平
加快省级原种场的建设,加大安康市蚕种场和石泉县蚕种场的扶持改造,推进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十二五”期间,研究培育或引进推广3对家蚕新品种,重点做好雄蚕专养和彩色茧品种的选育推广;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淘汰落后产能,缫丝企业全部实现数字智能化,白厂丝平均等级提升到4A以上;鼓励、引导、扶持茧丝绸龙头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发展绢纺、织造、精梳、丝绸家纺、丝绸服装等后续加工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招商引资、整合优化现有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将“安康丝绸”打造成“高档丝绸”品牌。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产品供求、市场价格、技术设备、市场营销以及人才交流等信息服务;依托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技术工程中心等科研机构,发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技术创新支撑优势,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有效方式,加大行业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强行业统计、监测、分析、预警和调控,综合运用证照管理、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行业平稳运行
5、加快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茧丝绸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绿色加工等技术的研究推广,支持企业加大在家纺、食品、医疗、保健、生物工程等领域产业化开发力度;加强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中心与企业间的合作对接,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提高茧丝绸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6、大力弘扬安康丝绸文化,打造安康丝绸品牌
依托行业协会组织,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尽快形成一批自主知名品牌;充分挖掘、利用、保护“鎏金蚕”文化,提升安康丝绸文化的价值和品位,增厚安康丝绸文化底蕴;将“石泉古街”打造成安康丝绸古典文化一条街,将“康富来”、“华丽艺丹”等营销企业品牌和“巴山家纺”、“美丝源”、“鎏金蚕”、“圣力”、“雨花”等一批蚕丝被和保健品品牌做大、做强、叫响,树立安康丝绸形象,扩大安康丝绸品牌影响力。
五、保障措施
1、以项目为抓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部、省“十二五”规划精神,理解、吃透各项政策,以项目为抓手,继续支持茧丝绸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技术设备升级改造、节能减排等重点建设;积极引导保险机构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结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巩固蚕桑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茧丝绸行业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牢牢把握机遇和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壮大企业。形成高端、低碳的生态发展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茧丝绸工业化发展之路。
2、让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科技含量。
充分发挥安康学院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和陕南蚕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能动性,大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雄蚕专养、彩色茧、长龄蛹、雄蛾酒、桑椹饮品等前瞻性研究,扎实推进桑树萎缩病、家蚕微粒子病、脓病、僵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研发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茧丝绸产业。
3、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安康丝绸”名片
挖掘整理安康茧丝绸的历史和文化,鼓励企业利用茧丝绸文化资源扩大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扶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综合性交易会和专业展会;引导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加大自主品牌保护力度;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高档丝绸标志”的认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丝绸文化创意园,弘扬安康丝绸文化。
4、发展专业合作社,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指导,鼓励蚕桑主产区从实际出发,着力发展强村大户,帮助蚕农建立完善“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建立蚕桑产业化运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地域建设蚕茧基地,推行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鼓励茧丝绸龙头企业直接从事鲜茧收购,以形成长期协调稳定的产销关系。
5、规范行业管理,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规、政策规定,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商务部门继续完善我市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和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核准制度,科学、适度控制缫丝生产能力,加强茧丝绸行业和丝绸营销网络市场监测,搞好信息引导和茧丝价格调控工作;林业部门负责蚕种生产管理和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工商部门负责整顿和规范茧丝流通秩序,打破妨碍茧丝流通的地区封锁和行政性垄断;物价部门负责清理茧丝绸行业不合理收费,对鲜茧收购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质监部门依法加强茧丝质量监督管理,推进茧丝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行业协会要及时反映行业情况和企业诉求,引导企业落实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组织服务与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茧丝绸行业持续协调稳步发展。
第三篇: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荆门市京山县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种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的特殊商品,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质。未来五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生态京山的重要时期。为明确全县粮食行业发展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着力解决好制约我县粮食经济的突出问题,建立粮食安全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保证我县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引导和促进我县粮食全行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
1、订单粮食全面覆盖。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粮食的订单生产,实行产购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让优质粮食资源科学配置,创造了良好的综合经营效益。目前,全县订单粮食生产涉及全县14个乡镇和京山经济开发区,订单农户达到9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0%以上;订单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5%,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60万亩,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73%。
2、粮食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国宝桥米公司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利益为抓手,实施强强联合,整合粮食加工资源,壮大粮食产业集群。目前,国宝桥米集团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现贴牌生产和联合经营的企业达35家,集团加工企业年生产量达105万吨。全县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达147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2009年加工生产大米、面粉11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6.7亿元,利税1.09亿元。
3、品牌优势十分明显。以国宝桥米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企业在质量控制、精品开发、安全营养、科技导入、原料精种、销售网络、产品宣传、人才培养上狠下功夫,磨砺品质,实现了我县大米品牌创建的历史性突破。2007年9月,“国宝牌”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填补了湖北省农产品“中国名牌”的空白。到2009年底,全县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湖北著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2个,3家企业生产的大米顺利通过省级“放心粮油”产品复审。
4、粮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抓好粮食加工质量的同时,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粮食产业化向精深加工迈进,走循环发展之路。国宝桥米公司新上的米乳生产项目正式投产,湖北裕丰糖业利用碎米开发生产饴糖。各大米加工企业的米糠被6家油脂加工企业用于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米糠油,稻谷壳用于凯电公司生物质能发电,或生产碳化棒,作钢厂填充料。炼油后的油饼和生产饴糖后的糖渣用作养猪饲料。粮食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加长加粗,不仅实现了资源跨企业、跨产业、跨地区间的循环,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二、我县粮食工业发展优势
1、丰富的粮食资源优势。京山是全省粮食主产县,粮食种植面积145.4万亩,总产量62.3万吨,年商品量45万吨左右。稻谷产量居全省粮食主产县前列,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县发展粮食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2、较强的粮食加工优势。我县现有粮油加工企业147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14家,面粉加工企业17家,油脂加工企业8家,食品、发电、制糖等深加工企业8家。大米规模加工企业设备年加工能力达220万吨,其中国宝桥米集团年加工能力105万吨;发电、制糖、酿酒、油脂等深加工企业年可消耗稻壳20万吨,转化碎米15万吨,转化米糠15万吨。
3、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我县地处湖北腹地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京山大米的独特品质,特别是京山桥米具有400多年贡米历史,更是久负盛誉。交通四通八达,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特点。长荆铁路横贯东西,随岳、武荆高速公路交汇过境,距武汉仅1小时车程,京山大米加工企业的粮源及产品进出十分便捷,有利于稻米规模化生产的物流畅通。特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使我县粮食工业发
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知名的大米品牌优势。通过组织粮油龙头企业参加全国、全省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开展“放心粮油”评选等活动,我县粮油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粮油品牌,有一部分已进入超市和省内外市场。全县拥有国家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4家、省级“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5家;粮食产品获“中国名牌”1个、“湖北名牌”2个。
5、完善的仓储设施优势。全县共有国有粮食储存网点119个,国家粮食仓库511栋,总容量42万吨,其中储粮功能完善的高大平房仓容量达15万吨,拥有主要粮食机械设备,如烘干、散卸、机械通风、熏蒸及粮情电子监测等。
6、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优势。我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体系已初步形成,粮食市场主体趋向多元化。县内有中储粮荆门直属库租赁经营管理的两家国家粮食储备库,履行国家在京山的粮食调控职能;中粮集团、省粮油集团等企业在县内布点逐步增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后,明确了产权,精干了主体,发挥着一定的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已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粮食经营企业101家,同时,粮食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活跃了粮食收购市场,极大地方便了城乡消费者,调动了粮食工业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明确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
(一)总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粮食产业化整体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基地、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方向进行产业链条连接,向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方向进行资源整合,向粮油精深加工、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方向进行产业水平提升,向经营产业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系列化和精品名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桥米产业集群,促进粮食产业链延伸和粮油资源转化增值,实现粮油产业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县粮食产业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县粮油产业化经营企业总销售额过150亿元,粮食加工转精化率达80%;培植2个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创建2个中国名牌。
(三)发展重点
1、组建产业化集团。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全县重点培植10个粮油加工量过20万吨、销售额过5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突出抓好2个年加工量过50万吨、销售额过50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集团,5个年加工量过30万吨、销售额过10亿元的粮油产业化集团。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京和米业、泰昌贸易、八方米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裕丰糖业等10个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建设。
2、发展优势粮基地。到2015年,全县发展优质粮基地100万亩,并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优势粮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重点抓好鉴真2号、鄂中5号优质稻基地建设。
3、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集中扶持10个粮油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经营项目。通过连续扶持,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抓好国宝桥米、湖北财富方便食品、裕丰糖业、恒达面粉、华贝油脂、凯迪发电等6个粮食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项目。
4、打造粮油知名品牌。全县重点培植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10个、2个中国名牌。
四、保障措施
(一)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加工行业的管理,做好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工作。争取省政府出台
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税费等方面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着力推动企业战略性合作与重组。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为核心,整合现有粮食加工资源,按照市场规律选择一批优势粮食储备企业、购销企业和加工企业,通过优化企业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快速实现资本集聚和扩张,形成若干个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实力强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创新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依靠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各种不同产业的运行机制。通过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其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粮食加工企业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使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布局、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更适应粮食工业发展的需要。
(三)服务企业大力发展优质粮基地建设
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提高粮食产品规模效益。切实抓好优质稻板块基地建设,搞好区域布局,每个镇主推1-2个优质品种,集中连片,实行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种子培育试验基地和种子公司,重点从事优质粮种的培育、引进和对农民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大力发展并不断规范订单经营,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使企业和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村组干部在联结市场、企业与广大农户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企联结机制和合作机制。
(四)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开展粮食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有条件的粮食龙头企业要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形成自主和联合开发能力,明确精深加工的重点、目标和措施。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对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鼓励通过技术转让、入股等方式进入企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培养和大胆引进各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技队伍,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优化产品结构,在培植粮油品牌上实现突破,构建粮油品牌体系。一是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依托优质粮源,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打造知名度高、信誉度好、市场份额大的粮油名牌产品。充分发挥粮油品牌的“扩散效应”、“产品聚合效应”,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整合商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强势品牌,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商标的知名度。二是争创“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引导全行业粮食加工企业争创 “放心粮油”,积极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扩大“放心粮油”的覆盖面。四是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ISO14000认证,建立粮食质量标准和安全体系,采用优良操作规程(GMP)、关键危害点控制(HACCP)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品牌推动,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监测和安全管理体系
未来五年,要把依法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建立健全质检机构。有条件的粮食企业都必须建立健全粮油质量检测机构,配备一定力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并不断提升检测能力,逐步采用ISO的有关检测方法,为企业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服务,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基础。二是要强化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要
下大力气推行标准化生产,配套完善质量监测、检测设施,发展优势、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粮食生产。在收购环节,要组织人员深入农户进行质量调查,了解分品种的质量状况,有的放矢的指导收购。在储存环节,切实做到分品种、分质量储存,大力开展科学储粮。在加工环节,要加强跟班检验,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根据工艺流程确定产品质量监控点,随时监控产品质量。产品在出厂前,要对其质量、卫生、标签、包装、计量等进行严格的综合复核,切实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在销售环节,要建立良好的产品质量信誉。做到计量准确、质量达标、卫生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县粮油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外向型企业
加大开放力度,外靠内联知名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发展外向型企业。加大国内外企业间的联合,打破部门、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加强横向联合、强强联合和工商联合,盘活存量资产,引进增量资产,实现优势互补。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发展粮油加工业的基本方向,大力吸收粮食职工和民间资本入股,优化产权结构。吸引拥有优质资本、高效管理模式及产业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参股,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八)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粮食产业化“一号工程”
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产业化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落实和推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联包部门工作责任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和支持粮食产业化,努力构建有利于粮食产业化顺畅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分解目标任务,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创新思路,细化目标,跟踪考核,全力推进,力争在规划期内有所建树。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其协调监督能力;加强行业指导,规范企业运作,推进目标实施进程,促进全县粮食产业化发展壮大。
第四篇: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关于印发《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皖商秩字〔2012〕50号
各市商务局,广德、宿松县商务局: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促进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和要求,省商务厅编制了《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安徽省商务厅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附件:
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促进药品流通行业科学改革和发展,依据商务部制订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结合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实际,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徽省药品流通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场导向的积极作用下,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经营方式互补的药品流通行业格局,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药品服务覆盖范围逐步拓展,药品流通竞争机制逐渐完善,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行业体系。
(一)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10年,全省药品流通销售总额达到602亿元,占全国行业同期销售总额的8.5%;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总额509.4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84.6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7%。其中,批发企业销售总额569.15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94.54%;零售企业销售总额32.85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5.46%;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总额9.96亿元,占全省零售总额的30.32%。总体市场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二)流通网络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药品批发企业593家(其中法人企业358家,非法人企业23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家,下辖门店 907家,零售单体药店11558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12465家,基本能够满足城乡药品供应需求。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药品监管、供应网络,农村药品监管网已覆盖99.5%的行政村,农村药品供应网已覆盖98.5%的行政村。
(三)现代流通初具雏形
全省行业领先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积极发展连锁门店,截至2010年底,安徽百姓缘大药房拥有77家连锁门店,安徽丰原大药房连锁门店达到202家。南京医药合肥天星有限公司、安徽省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等一批药品流通企业积极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和分销中心。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拟建成10万平方米药品仓库和物流仓库,其专业物流公司运输网络覆盖全国,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已覆盖300多个县市。
(四)骨干企业实力增强
2010年,全省批发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有9家,销售额过亿元的有96家,销售前10位的批发-1-
企业占全省药品批发销售总额的44.75%,其中前3家批发企业占全省药品批发销售总额的31.08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总额132亿元,占全省销售总额的21.93 %,连续10多年居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单体销售量排名之首。
(五)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南京医药、九州通医药等全国大型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安徽药品流通市场,通过收购、资产重组、控股、参股等形式进行兼并重组;省内行业领先的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医药合肥天星有限公司、安徽省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国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拓展销售渠道,整合销售资源,延伸市、县、乡、村销售网络,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步伐逐渐加快。
(六)专业市场独具特色
我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太和华源药品集中交易市场和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太和华源药品集中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建立了“五统一、一分销”经营管理模式,吸引全国4000多医药厂家的25000个品种在市场集中进行销售,与全国4万家下游客户有业务往来,药品日常库存价值14亿元,基本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目前已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格局,2010年销售额达到132亿元,市场直接或间接解决了近10万人就业。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国内品种最多、规模最大、交易最为活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日上市量高达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2010年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市场带动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人员超过100万。太和、亳州两地每年一度的中国华药会暨安徽华源医药药品流通峰会、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影响力日益提升。
(七)行业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受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缺少行业发展整体规划、以药补医体制、招标采购制度等因素制约,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流通企业“多、小、散”问题突出,全省药品批发企业数量较多,普遍规模不大,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比重过高;零售连锁发展滞后,连锁门店数只占零售门店总数的7.28%,前10家的连锁企业销售额只占全省零售总额的21.1%。二是行业布局不够合理。药品流通企业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中小企业产品同质化、定位趋同化、经营传统化问题突出;零售网点布局不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药品零售网点数量偏低。三是行业物流发展滞后。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建有或正在建设现代药品物流中心,其他药品流通企业长期以来对药品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流通效率较低,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的需要。
二、发展环境
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省作为医改的先行者,必须认清形势,努力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机遇:
一是医改深入推进的提振作用。我省作为全国医改的先行者,正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医改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改革方向,大力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将为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产生较大的提振作用。
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的区位优势、平台优势、空间优势、政策优势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必将导致人流、物流、商贸流的高度汇集,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有利形势将带动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快速发展。
三是居民收入增加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居民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8%,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40.1%。全省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支撑了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家庭健康投入必然增加,寻医问药消费自然增长,这将有力地促进我省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
四是人口结构改变的拉动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我省老龄人口的比重将逐步增大。人口结构的改变决定了消费结构的调整,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大将逐步放大药品消费市场,拉动药品消费,为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五是行业规划纲要的引领作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对引导我省药品流通行
业持续健康发展,合理进行行业布局,促进行业组织化程度提升,提高行业流通效率,创新行业营销模式,增强骨干企业竞争力,将发挥较好的引领作用。
面临挑战:
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和我省的相关政策需要不断完善,各方利益将随之进行调整,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大局。
二是内在因素的制约。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基础薄弱,管理水平、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企业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服务水平、市场拓展能力等相对不高,短时期内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难度较大。
三是市场格局的调整。全国性大型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正在积极布局安徽药品流通市场,省内行业领先企业积极开展兼并重组工作,必将推动全省行业市场格局的重新调整,部分中小企业将会面临转型或重组的压力。
四是创新能力的不足。全省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大多处在传统阶段,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滞后,现代供应链服务、药事服务、增值服务等方面亟待加强。
五是行业人才的短缺。2010年,全国执业药师超过18.5万人,我省执业药师只有6404名,每万人拥有的执业药师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满足不了零售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的要求。执业药师的严重短缺,制约了零售药店开展药学等其他服务,影响零售药店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的提升。
三、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从安徽省情、药品流通行业实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水平,创新行业运行管理模式,提升行业发展的整体层次,努力形成高效、便捷、惠民的现代药品流通行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兴皖富民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科技引领、城乡统筹、行业自律的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突出政府在规划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因素,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药品流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科技引领。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药品流通的现代化,推动行业效率的提升,全面增强药品的供应和保障能力。
城乡统筹。突出药品供应的社会公益性,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药品配送网络和零售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提高群众用药的可及性。
行业自律。加强对企业守法、守规和诚信经营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行业内的违规惩戒和退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自律。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能够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公共卫生需要的药品流通体系。药品流通行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行业集中度和连锁覆盖率明显提升,骨干企业品牌效应逐步扩大,流通效率不断提高,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供应网络遍及城乡,居民用药更加安全便捷。
行业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药品流通销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6%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前10位的批发企业销售比重提高到70%,前3家批发企业销售比重提高到50 %。药品零售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2%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比重提高到50%,连锁药店比重达到全部零售门店的50%。
企业培育目标:到“十二五”末,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亿元-300亿元的地区性、区域性、全国性的药品流通企业;培育一批年销售额5亿元-10亿元以上的地区性、区域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培育1-2家年销售额20亿元-50亿元药品电子商务企业。
网点布局目标:“十二五”期间,合理控制零售网点增长数量,重点发展乡镇、农村零售连锁药店,实现县城以上城市布局相对合理、行政村全面覆盖的布局目标。
市场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全面提升太和华源药品集中交易市场和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加快太和华源药品市场建设步伐,打造网上交易平台,发挥普药分销优势,完善全国性分销网络,提高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规范亳州中药材市场交易行为,加大标准种植基地中药材进场交易比重,加快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建设,建成集贸易、检验检测、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散中心,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行业整体布局
合理进行布局。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对药品流通行业的整体部署,统筹考虑全省各地的产业基础、企业实力、物流条件和覆盖范围等因素,按照实现规模效益和保持适度竞争的原则,确定全省药品批发企业的合理布局。按照网点设置基本规律和便民利民、方便购药、有序发展的原则,指导全省各地优化网点布局,完善药品供应体系。
保障基层供应。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求,在新建城区,根据人口密度合理布局,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围绕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服务中心设置零售药店。保障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药品供应,按照当地常住人口数量、地域、交通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农村用药的便利性、可及性。确保药品零售供应保障体系覆盖到每个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行政村。
(二)引导行业整合重组
引导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依托资本、渠道、物流和品牌等优势,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利用产业基金、融资担保、上市融资和利用外资等多种经济手段,加大各市网络布局力度,建立分销企业,逐步发展成在全国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将网络深入到县及以下区域,向居民社区和村镇延伸销售与配送网络,实现药品流通对基层的有效覆盖,提高农村和偏远地区药品供应的安全性、便利性。
鼓励企业跨界经营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批发企业通过自营、并购和联盟等形式延伸产业链,加强对零售终端的整合,发展零售连锁经营业务。鼓励零售企业多元化发展,开展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和健康服务等多种经营。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利用渠道优势,推动大商业与大工业的强强联合,探索药品工商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构建全产业链优势。
推动企业之间合资合作。鼓励省内外行业骨干企业参与我省的行业整合,引导本地企业加强与外来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借鉴引进企业的物流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提高全省行业发展水平。
(三)提高行业运营效率
大力发展零售连锁经营。鼓励大型药品连锁企业加大布局力度,进一步拓展网络,树立统一品牌,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效率,推动连锁经营的规范发展,提高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新开办和已有的零售连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自愿联合等形式发展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鼓励零售连锁企业发展乡镇、农村连锁经营门店,为农村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保障。鼓励单体药店积极加盟连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鼓励连锁企业,向新建社区和乡镇转移,拓展营销空间,提高生存能力。加快现代医药物流进程。鼓励企业运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方法,依托无线射频、全球卫星定位、温度传感等物联网技术,建设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医药物流,提高物流效率。推动流通企业的供应链向上下游拓展,与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药品下单、采购、配送、仓储管理等信息集成,提高库存管理水平,提升供应链整体价值。鼓励社会物流企业按照医药物流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承担药品物流配送任务。
健全药品流通保障体系。借鉴发达地区先进药品物流基地的经验,结合安徽发展实际,逐步发展以医药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药品电子交易中心、地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同时鼓励部分企业通过投资、合作、兼并等方式组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物流基地。力争将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医药物流园建成辐射全国的医药物流基地。选择部分规模较大、现代物流基础较好、社会责任感强、流通网络健全的药品流通企业承担药品、中药材储备任务,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四)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扩大统计范围。落实商务部制订的药品流通行业统计制度,逐步扩大我省直报企业范围,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数据,直报企业、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有关方面广泛参与,及时掌握全省药品流通行业运
行和发展的全面信息,为政府决策、行业发展提供依据。
落实行业标准。按照全国行业相关标准,结合我省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推行药品流通业态分类分级、药品统一编码、现代流通设施与信息化、中药材商品等级、职业经理人与从业人员资质和岗位规范、企业经营服务、信用建设和社会责任等相关标准。
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药品流通行业纳入商务信用建设范围,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开展药品流通行业“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建立诚实守信经营示范企业认定制度。建立行业内的违规惩戒和退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自律。
(五)创新行业营销模式
促进企业拓展服务范围。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向医疗机构开展延伸服务,鼓励药品流通企业为医院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药事服务解决方案,鼓励药品流通企业承接“医药分开”后医院药房供应管理工作。引导企业以订单为导向,重构供应链,有效地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把传统的药品供应提升为供应链服务、药学服务、药房管理等多种方式的组合服务。
积极发展药品电子商务。鼓励经营规范、信誉好的品牌药品流通企业,开设网上连锁药店,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高效的物流系统,发展新型药品服务模式。鼓励质量信得过的药品流通企业,探索实体店与虚拟店并行发展。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逐步提高全省药品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六)促进行业市场建设
壮大太和华源药品市场。鼓励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优化“统一购进、统一仓储、统一财务、统一票据、统一价格、分公司销售”的“五统一、一分销”平台式经营管理模式,吸纳更多厂家更多品种在交易平台上进行竞争性销售,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发挥普药分销优势,在全国每个省级地区设立子公司;发展网上交易平台,网上交易覆盖到全国每个县;着重强化分销网络建设,建立现代仓储和物流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上下游紧密结合型,产、销、用一体化,全程实时动态管理的现代药品流通模式。
提升亳州中药材市场水平。鼓励亳州中药材市场建立信息化、标准化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开展对中药材进行分等定级研究工作,对产、供、销全程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编码;发展中药材期货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中药材质量;建立重点中药材储备库,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建立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全国性中药材指数信息发布中心;努力建成交易规范、管理科学、辐射面广、影响突出、国内外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结合我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现状,完善我省药品流通行业管理配套政策措施。结合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对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药品保障体系建设予以积极支持。支持企业进行产业整合、信息化改造、提升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连锁经营。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发展连锁经营,支持零售连锁企业和其他具备条件的零售药店申请医保定点资格。
(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共同做好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由商务、药监、卫生、发改、社保、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联系机制,引导行业协会协助做好统计、培训、调研等基础性工作,发挥行业的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强与重点药品流通企业的沟通,定期交流通报有关情况,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商务部开展的药品流通行业相关培训,逐步提升全省药品流通行业管理与经营人员的素质。定期举办行业管理人员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药品流通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人才;加大对药品营销、药学服务、经营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管理、执业药师等各类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大专院校、社会机构进入药品流通行业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支持流通企业建立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药品流通行业职业经理人及其他重要岗位从业人员人才库和职业行为信用信息数据库,促进人才的使用和交流。
(四)改善流通发展环境
协调有关部门,清理、废止阻碍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和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竞争有序、开放的药品流通市场体系。推进医药分开工作,推动改革“以药养医”体制,促进医疗机构门诊药房的社会化,鼓励患者凭处方到药店购药。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经营假劣药品、商业贿赂、倒买倒卖税票、挂靠经营、非法经营网上药店、发布虚假药品和保健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药品市场、中药材市场监督管理。
(五)全面推进规划落实
省商务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对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实施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及时调整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工作计划与规划协调一致。全省市、县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结合全省规划,制订本地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并严格进行跟踪落实;要及时做好本地药品流通企业的调查摸底、统计分析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要建立药品流通企业备案登记制度,将是否符合行业规划作为行业准入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商务部制定的分级分类标准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分等定级,并确定扶持对象。全省药品流通企业和相关专业市场,应根据全省规划,制订或调整本企业的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指标,安排具体项目建设;结合省商务厅有关工作安排,积极开始试点工作和承担药品流通课题研究工作,确保全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得到全面落实。
第五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应社区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一、主要目标
(一)在201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并对过去的5年进行了总结及肯定,并对未来的5年提出了实施“三步走”的工作步骤,即一年完善规划布局,三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实现规模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工作方面,强调了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应急预案,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及消防事故。要求社区着力做好民生民计工作,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推进辖区全域城
市化进程。
(三)关于自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着力强化队伍自身建设,以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出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构建一支积极向上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将通过各自形式的活动大力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举办党课等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推行“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政务、站务、财务“四公开”制度,加强对街道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树改革创新之风。二是要树学习钻研之风。三是要树调查研究之风。四是要树敢抓敢管之风。五是要树团结协作之风。六是要树勤俭廉洁之风。
(二)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突出重点,强化保障。要立足于高新区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更好地完善和发挥好社建处的职能;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多支持和指导,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重点做好社区建设管理、民族宗教、综治维稳等重点性工作。
(三)提高认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关注高新区马金铺新区规划启动的大势,用新的理念、思路、途径、方法、手段来建构社区管理新体制机制。为此,要推进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我区和谐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构筑“四合一”公共服务新模式,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作为议事机构,依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新型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为了使组织构架在“四合一”管理服务模式中建立更强
有力的联席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要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公共户单位代表、片警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产生,采取双向任职的形式。
(四)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是最终落实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基层社区实现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才有了保障。和谐社区建设要求到每个社区都要达到“六好”、“十无”、“两满意”等要求,“六好”就是“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标准; “十无”就是楼栋无矛盾、邻里无纠纷、群众无上访、小区无火灾、校园无违法、青年无吸毒、卫生无死角、生产无事故、交通无违章、居民无邪教;“两满意”就是社会各界满意、居民群众满意。经党工委研究后决定,我们正在以国际花园社区设立为创建和谐社区试点。按照“两委一站”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推开。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方面,一是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二是组织辖区公职人员、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站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地业委会的选举,担任居住地的楼栋长,参加社区义工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共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各个社区办公用房优化升级建设工作。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党组织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好社区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社区。高新区在建设发展中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或者正在酝酿成社会矛盾,使我们在维稳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和冲突消化在基层,才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将建立及强化各项制度,充分发挥联合调处机制、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出租屋综合管理及服务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应急工作机制、司法联席会议机制等系列制度的作用;建立及整合队伍,成立维稳突发事件“青年突击队”、“信息收集队”等队伍,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维稳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格化”巡防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抓好社区矛盾的排查和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
(六)重视和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却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中村脏乱差、违法建筑大量存在等不协调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和机制,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备案(档案)安全监管模式,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七)继续关注和解决民计民生问题。民计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只有时刻把居民的利益牵挂心头,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作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大限度地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好面临的实际困难,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三、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次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高新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高新区“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共同营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六)做好动员和协调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的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社区各项工作完成的步伐,并使“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