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知识提纲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提纲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4、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麦芽糖
5、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7、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8、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9、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0、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综合填表:
物质的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变化类型及特点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作文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端午节的民风民俗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浙江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节中,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农历腊月二十四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霉运”统统扫出门。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过了十二点就是大了一岁。压岁钱是由长辈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子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这就是浙江的春节习俗。
杭州的春节
杭州的春节,或许没有北京的春节那么热闹,也没有农村的春节那么隆重,可它过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杭州的春节大约在除夕的前几天开始,大人们忙完了一年的工作,可还是不能休息。他们得在春节来临之际,为春节做准备。他们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要知道,新年的第一天就这么脏,可不吉利了!准备饭菜也不可少,这时的人们哪怕再忙,也决不买饭店里的饭菜,放多少盐,多少水都做的那么一丝不苟。
春节最热闹的就非除夕莫属了。这一天,是旧年和新年的“交接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即使再忙,一般人也会挤出时间来,和“久别”了的家人“重逢”,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享受着天伦之乐。吃完了团圆饭,大家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冲下楼去放鞭炮,“砰砰!”鞭炮带来了新的一年的快乐、喜庆,当然,“守岁”也是少不了的。这一夜大家即使哈欠连连,也决不睡觉,非要目睹新的一年的到来不可!
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这一天,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都要拜年,把自己对新年的向往分给他们,并待给他们一些祝福,而小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分红包了,仿佛除夕中没要够,走亲访友时,鞠个躬,送上一句“新年好!”就会得到一个红包。这一天,杭州热闹极了,人们纷纷急着去拜年,家中只有一些老年人,实在走不动了,但也决不闲着,他们得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戚啊!
元宵那一天,春节也就要结束了。这一天,杭州又迎来了一个高潮,小区里,挂上了五花八门的彩灯,让人眼花缭乱。公园里,各色各样的彩灯吸引了一大堆人,大家对那些花灯赞叹不已,没有人舍得离开,庙会更是元宵的一大特色,那一天,涌动的人群把吴山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们最开心,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太吸引他们了!东摸摸,西看看,即使不买饱个眼福也好。小吃旁边更是排起了长龙,平时不咋起眼的小吃到了庙会便变得分外美味,香味传遍了每一人心中,让人不禁流下口水。
元宵结束,杭州城又恢复了平静,春节结束了。
杭州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节日,而清明节上坟,则是杭州的传统习俗。
每到清明节,我就会和家人一起去墓地上坟,那里埋葬了我们逝去的亲人,我们是去看望他们的,要点蜡烛,招来他们的灵魂;再烧香祭拜,对其许愿;然后烧一沓“元宝”,当做给他们一年的生活费;最后奉上美味的食物,供他们享用。这个与死者打交道的节日看似很严肃,其实呢,这个节日对于孩子们(包括我)来说,是一次外出郊游的好机会,不但可以玩耍爬山,还有许多好吃的,丝毫没有祭奠死者的沉痛之感了。
清明节前期,大家都忙忙碌碌,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如:烧许多美味的菜,去购买香、蜡烛,折元宝等,就连我们小孩子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就像我,学会了折元宝呢!(我就是来炫耀一下的,哈哈)
到了墓地,就先在逝去祖辈的坟前放上一篮表诚意的鲜花,然后在坟墓一圈洒一些酒,并给坟边的松树浇了水,再将饭菜取出放在坟墓上,将包装袋里的都打开,整齐的排放。在烛台上插上蜡烛,然后再取出香炉放于墓前,拿出香点燃,开始许愿,许一个愿拜一下,拜三下后即可把香插入香炉。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仪式化。
等待一顿饭的时间,期间将一叠黄色的冥币点燃,再用元宝压在上面(因为黄色冥币烧着后就会飞起来)一同燃烧,将冥币和元宝给“那边”的亲人送去。当一股浓烟升起,你就必须躲到逆风处,否则后果就是——象我上次那样,不但熏得眼泪都出来了,还留下一脸的灰,十分尴尬。
等冥币、元宝烧完后,就轮到我们大饱口福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清明团子了,它是艾草和糯米粉打成的,通常甜的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沙、芝麻酱,咸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腐干、笋丁和咸菜,绿色的团子圆滑小巧,可好吃了!
吃完饭,我们就沿着墓边的小路上山,走到极为陡峭、极高之处玩个尽兴,才肯下山。这就是对于我们杭州小朋友来说的清明节。
第三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A、近视镜B、显微镜C、远视镜D、放大镜
2、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C)微镜。
12、166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
四、判断题。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伽利略B、布鲁诺C、培根D、傅科
二、多项选择题。
1、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B),放大倍数与(C)直接有关。A、不透明的B、透明的C、中间较厚D、中间较薄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ACD)有着密切的关系。A、生活B、生命C、生产D、环境
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ABCDE)。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D、眼虫E、团藻
三、填空题。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3、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4、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使用放大镜的观察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6、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7、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8、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0、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11、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
1、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2、微生物没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3、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4、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5毫米大小的微生物体。(×)
5、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6、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7、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象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8、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100万倍。(×)
9、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的皮肤表面,每平方厘米含有的细胞数量超过20万个。(×)
五、看图填空题。
1、填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C)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D)会产生新的物质。A、外部变化B、本质变化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
2、物质的(D)会伴随各种现象。
A、外部变化B、本质变化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
3、米饭、淀粉遇到(D),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A、酒精B、食盐C、白糖D、碘酒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B)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
5、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B)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B);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B);蜡烛燃烧也有(B)气体产生。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
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B),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7、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C)。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
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B),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BD)
A、外部变化B、物理变化C、本质变化D、化学变化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化学变化在进行着。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ABCD)A、改变颜色B、发光发亮C、产生气体D、产生沉淀物
3、(AD)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A、水分B、空气C、阳光D、氧气
三、填空题。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
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的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来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四、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2、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但不会发生变化。(×)
4、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的物质变化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5、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有的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6、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重要。(×)
7、一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
8、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常见的,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它不会消失,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9、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五、填表题。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记录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本质特征蜡烛燃烧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淀粉与碘酒颜色变化铁钉生锈颜色变化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
酸铜溶液和铁钉产生沉淀、颜色变化1、1969年7月,(D)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2、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C)”。A、碰撞说B、爆发说C、撞击说D、气候说
3、在北部天空的(D)上有著名的(B)。
A、南极星B、北极星C、大熊座D、小熊座
二、多项选择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ABCD)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A、运动方式B、体积大小C、引力大小D、表面特征
2、(ACD)的运动变化导致日始和月食现象。
A、太阳B、流星C、地球D、月球
3、宇宙是由类似(ACD)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A、太阳系B、月亮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三、填空题。
1、(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4、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由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5、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6、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于是就发生了(月食)。
7、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看起来互相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天空中这些被人们分成的许多区域就称为(星座)。
四、判断题。
1、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
2、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虽然观察的角度不同,但是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是相同的。(×)
4、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但我们可以借助别的星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这个星座就是小熊座。小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五、看图填空题。
1、日食的形成。(填写出各部分名称)
(54页中间图)
2、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填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55页左图)
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1、(D)能够多次溶化成形,回收利用废(D)能够减少环境污染。A、金属B、纸C、玻璃D、塑料
2、回收(C)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C)便宜。因为(C)溶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得多。
A、金属B、纸C、玻璃D、塑料
3、许多(A)可以被溶化后再利用。回收利用废(A),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A、金属B、纸C、玻璃D、塑料
4、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A)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A、汞B、铅C、镉D、砷E、铬
二、多项选择题。
1、处理垃圾的方法有(BD)。
2、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BD)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A、扔进垃圾桶B、填埋C、丟进河里D、焚烧
3、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ACD)。
A、减少丢弃B、循环使用C、重新使用D、回收利用
4、(BCD)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为。A、水污染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D、物种灭绝
5、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ABC)。A、汞B、铅C、镉D、砷E、铬
三、填空题。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2、(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焚烧)有许多优点,例如占地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呢!(焚烧)的方法页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3、(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4、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5、(医疗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危及我们的健康。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垃圾分类、分装不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3、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水资源很紧缺。(×)
4、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5、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也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6、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7、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8、将食品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污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至3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肥。(√)
9、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增加,而且持续上升。(×)
10、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五、填表题。
1、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剩余饭菜金属制品废电池砖瓦果皮纸制品废日光灯管陶瓷
蔬菜茎叶塑料制品废水银温度计渣土
玻璃制品注射器卫生间废纸橡胶过期药品布类
2、污染源的讨论。
(82页气泡图)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C
A、天鹅座B、天琴座C、天蝎座D、天鹰座2、1969年7月,(D)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3、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C)”。A、碰撞说B、爆发说C、撞击说D、气候说
4、在北部天空的(D)上有著名的(B)。
A、南极星B、北极星C、大熊座D、小熊座
二、多项选择题。
1、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ABC)。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A、天津四B、北京四C、织女星D、牛郎星
2、太空技术的发展,(ABCD)等相继出现,实现了人类飞天的梦想。A、人造地球卫星B、太空望远镜C、太空探测器D、载人宇宙飞船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在(ABCD)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A、运动方式B、体积大小C、引力大小D、表面特征
4、(ACD)的运动变化导致日始和月食现象。
A、太阳B、流星C、地球D、月球
5、宇宙是由类似(ACD)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A、太阳系B、月亮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6、处理垃圾的方法有(BD)。
7、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BD)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A、扔进垃圾桶B、填埋C、丟进河里D、焚烧
8、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ACD)。
A、减少丢弃B、循环使用C、重新使用D、回收利用
9、(BCD)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为。A、水污染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D、物种灭绝
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ABC)。A、汞B、铅C、镉D、砷E、铬)
三、填空题。
1、天空中有一条撒谎能量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2、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至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6、(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7、(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8、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9、(医疗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危及我们的健康。
四、判断题。
1、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亿个银河星系。(×)
2、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还发现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3、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4、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5、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载人火箭“神州”五号和“神州”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6、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地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7、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8、虽然观察的角度不同,但是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是相同的。(×)
9、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10、垃圾分类、分装不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1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水资源很紧缺。(×)
12、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13、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也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14、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四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4、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5、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6、什么叫月相?它是如何形成的?月相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8、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上半月,由亏到圆,月亮的亮面面积逐渐增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亏,月亮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9、早上看到的月亮是下半月,傍晚看到的月亮是上半月。
10、(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11、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一前后,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如果月球是透明的,就不可能有日食现象,而只有月食现象。
14、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赤道直径最大的是木星,自转周期最大的是金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15、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直径大约是140万千米。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包括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16、地球在太空中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地轴逆时针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逆时针旋转)叫(公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
月球绕地球逆时针公转产生(月相变化)。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8、(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0、(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我们还会在南部天空发现一颗火红的亮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属于天蝎座。
23、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4、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25、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6、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7、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8、现在人们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
29、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0、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我国有
(六)位宇航员翱翔过太空
第五篇: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填空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填空题1、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 新月,“十五”
称 满月。
5、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6、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撞击说是主要原因,公
认的观点。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
击更猛烈和频繁。
7、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 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十五。
8、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
文现象。
9、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
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横行运行的星叫做 行星;像(月球)
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卫星。
10、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
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
统叫做太阳系。
11、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
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
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13、天津
四、牛郎星、织女星三个星构成了
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称为“夏季大三角”。
14、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
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