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间楼乡詹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情况简介
九间楼乡詹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情况简介
九间楼乡詹家村位于乡政府1公里处,全村拥有耕地9671亩,人口1220人,总户数297户,有汉、哈、回、藏四个民族组成。2012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12295元。2013年种植花8700亩,玉米357亩。全村拥有养殖大户6户,从事生产服务经营行业25户,全村有95%以上的农户被评为小康户。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乌苏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3年开春,詹家村党支部投资2万元,购买风景树200棵,对村主干道两旁的柳树进行更新,进一步靓化村主干道。同时号召全村党员,投入1000余元对村主干道两旁的农户房屋进行统一粉刷,进一步美化了村容村貌。
2013年5月,为了给广大村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詹家村党支部对辖区内1650米长的巷道进行铺设地砖人行道及路界石,共投入资金548460元。铺设好的村主干道比原来拓宽2米多,进一步方便路人通行。同时又投入151800元,对村主巷道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每到夜幕降临时,主干道上的路灯,成为全乡最引人注目的靓丽风景线。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闲谈、聊天和开展一些寓教寓乐的文艺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又筹资筹劳4万元修桥涵6座,进一步方便辖区居民生产生活。
通过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修建大桥等一项项惠农工程的实施,使詹家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受到该村村民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使该村真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第二篇:大刘庄村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简介
大刘庄村新型农民社区简介
大刘庄村位于古邵镇南部,206国道东侧,京杭大运河北岸,全村420户,共1560人,土地面积2870亩。
近年来,该村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托古运河“黄金水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力做好港航经济和民营经济文章,先后建立了刘庄港等港口3处。利用废弃村小学,招商东莞客商投资500万元新建面粉厂一个,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2009年,村集体生产经营性收入达到312.89万元,年增长208%;农民人均收入6700元,年增长22.6%。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该村以新型农民社区建设试点村为契机,以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村群众。聘请市区规划部门对全村进行了统一规划,投资100余万元实施了“五化”(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新开通道路2条,硬化道路8700余米,石渣垫填路面2600余米,安装路灯93个,改造卫生厕所20余个,太阳能利用普及率达到40%,沼气普及率达60%。投资20万元新建了设施齐全的钢结构社区服务大厅1座,配备工作人员4名,设立了行政服务、家电下乡、户口办理、农资超市、生活超市等,今年来已为村民代办民政低保、计划生育等各类事项200余件,调解居民矛盾10余启。投资20万元,新建高标准幼儿园一所,入园儿童80余人。投资6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一处,让群众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定期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文明户评选及村级财务政务公开等活动,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5%以上。2009年,该村荣获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第三篇:九间楼乡2013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九间楼乡2013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市应急管理工作有关会议精神,为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和谐九间楼”建设。
(二)工作措施
1、做好水利工程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制订完善各级各类防洪救灾应急预案。对全乡水库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工作台帐,编制好防洪应急预案。二是落实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责任制。防洪应急预案由乡水管站办负责管理,各村水库、池塘的防洪应急预案由所在的村负责制定,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督促落实。三是及时排查消除水利设施隐患。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原则,认真开展水利工程的汛前安全检查和除险加固工作,认真制定汛期防洪调度方案,落实水库防汛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四是提前做好水利应急工作。确保在乡域范围内发生水利工程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依预案高效有序地开展救灾和做好遇险群众转移工作,抢险队伍迅速进入抢险现场进行抢险,确保水库、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加强农业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积极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监督,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及时做好农业预防预警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大检疫监督力度,预防疫情扩散,防堵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和健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强化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三是加强对有害生物专项防控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植物防疫长效机制和疫情监测预警网络,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新理念,全面落实有害生物防控措施,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3、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并专门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面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开展工作,与各村、学校、企业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认真抓好层级责任落实,有效督促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二是广泛深入开展安全和应急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应急安全知识,使广大群众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技能。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法。组织派出所、安监站、国土所等职能部门组成安全检查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特别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要加大工作力度,对乡辖区的企业、商店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全面彻底大检查,将发现的隐患勒令有关单位和部门彻底整改。并落实具体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全年里不出现较大的事故和安全隐患,保证国家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4、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及早部署森林防火工作。
进入森林防火期,及时召开全乡森林防火工作会议,部署落实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二是狠抓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按要求对现有的森防基础设备、设施进行更新、补充、完善,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林火监测水平。三是重点抓好野外火源管理。在高火险天气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加强巡逻值班,组织人员到重点火险地段、偏僻林区巡查。四是做好扑救森林火灾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并落实扑火预案,加强扑火队伍的建设,乡森林扑火队保持30人以上。五是加强森防信息沟通联系。严格执行火灾报告制度,在防火期内坚持24小时值班,加强值班调度,及时处臵各种森林火险信息。
5、切实加强卫生应急机制建设。一是完善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充实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乡举办重大活动时,要制定卫生专项预案,为确保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二是组织规模适度的综合应急演练。不断强化卫生部门的应急意识,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三是大力加强卫生应急宣传教育。通过拉横标、出墙报、发放小册子等向公众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增强广大群众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及时向群众公布预警信息和灾难发生实情,避免和减少社会上的猜测和不良传闻,维护社会稳定。四是进一步加强人禽流感、鼠疫、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监测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切实提高疫情监测和报告的敏感度。
6、提高社会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派出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不同任务,组织制定和完善重大节假日和各级重大会议各项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和应急处臵行动预案。二是抓好应急演
练。按要求加强应急处臵演练,分别举行处臵群体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应急演练。
7、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对全乡生猪、牛、羊等家畜实行强制免疫。规模养殖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春、秋两季对散养家畜实施集中免疫,对新补栏家畜要及时补免。二是加强禽类、生猪免疫工作。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常年免疫、月月补针的免疫程序;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合格率达到99%以上。
8、进一步做好全乡消防应急管理工作。一是制订火灾应急预案。编制乡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明确应急处臵流程图、重大火灾事故分级标准、应急响应程序等内容,便于应急操作实施。二是加强模拟训练。充分利用模拟训练设施开展以火灾、泄漏、爆炸、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灾害为内容的模拟训练,加强协同演习。
(三)工作要求
按照《九间楼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工作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抓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进一步充实应急办的工作人员,确保指挥责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强化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处臵网络。
2、加强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乡应急管理总体预案,引导和指导单位特别是学校、供电、卫生院、各村委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好应急管理预案;要求各村各单位落实好人员,把处臵突发事件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3、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应急突击队力量,确保应急突击队成为一支应急管理工作的生力军,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合成演练,确保在处臵应急事件行动中能互相协调配合,迅速高效开展处臵行动。
4、加强资源整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提高处臵应急事件能力。
5、加强科普宣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力度,宣传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做到横向到边(各部门、各村委和各学校)不漏单位,纵向到底(家庭和群众)不漏个人,营造人人关心公共安全、家家知晓应急防护知识的氛围,倡导通过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九间楼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一月十四日
第四篇:九间楼乡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九间楼乡中心学校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一贯坚持“以生为本、健康发展、安全第一、平安和谐”的管理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中,时时、处处、事事首先从安全着想,一直把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现将我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九间楼乡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汉合校、寄宿制学校,学校下辖教学区、生活区、2个教学点,4个校区。学校现有在校学生700余人(住宿学生120人),教职工85人(住宿教师44人)。我校始终坚持服务全乡12个自然村,汉、哈、回、东乡、蒙、维等各族群众 0.8万人,服务半径10km。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校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风格别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硬件设施逐年得到了改善。学校教室、功能室齐全,教育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学校食宿条件不断改善,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1、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整治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 长 王东斌(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 阎长青(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心学校副校长)成 员: 王永亮(小学部副校长)
孟宪民(初中部副校长)马 刚(毕家村教学负责人)胡广全(七户地村教学负责人)詹海燕(德育主任)王 菊(团支部书记)李治斌(大队辅导员)王新征(幼儿园园长)刘宜铎(总务主任)葛祥军(校 工)
领 导小组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校长切实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管,学校全体成员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机制。
2、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政府及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习综治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经常召开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每学期,乡政府牵头,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发出督办单,责令限期整改。在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有效杜绝了社会人员进校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校园周边没有网吧。同时,学校不断加强了“值周监督,值日坐班”的工作制度,明确值班教师的工作职责,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明确责任意识,日夜轮值巡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通过黑板报、电子屏、主题班会、广播等形式在校园内经常宣传安全常识,结合安全活动周等形式印刷并发放安全材料,与乡派出所密切配合,结合家访,举行安全讲座,将校内的安全与家庭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伴我在校园,平安校园在身边”的舆论氛围。
二、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具体方案。
我们严格按照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各类安全预案,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和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手册》,观看《安全知识系列图片》展览。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及各班黑板报宣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得既丰富多彩又扎实有效。
三、通过各种活动,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
1、通过家长会,对学生在校的安全行为进行汇报、交流反馈、矫正,提高学生安全行为。
2、围绕创建平安校园规范管理,严格考评,将平安校园的具体目标分解到学校各项工作及各班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安全卫生知识,为平安校园的创建夯实了基础。
3、开展校园安全创建活动。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检查、汇报、整改及责任制度。组织检查发现围墙、线路、教室门窗等多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完毕,我校迄今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通过师生大会、班会、团会、队会等不同形式,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禁 毒教育、安全、消防等教育,我校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全校性的安全应急撤离大演练,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控制了学校的安全生产的事故发生率。
四、严格管理,强化食品安全工作。
每学期初,我校都专门召开寄宿制食堂卫生工作会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食堂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东斌 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闫长青 中心学校支部书记、副校长 组 员:刘宜铎 中心学校总务主任
阿曼古丽 卫生员 詹海燕 德育主任 王 菊 团支部书记 李治彬 少先队总辅导员 妥德新 食堂负责人
领导小组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要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提高食堂卫生工作意识,切实 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我校食堂办理了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所有食堂工作人员每年都进行体检,每年都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并有卫生防疫站办理的健康证。不断加强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的管理,食品采购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进行 采购,所有统一采购的食品都进行严格的把关,并按规定进行索证,不允许过期、变质和“三无”原料、食品进入学校食堂。食品贮存严格按照分类、分架、隔墙、离地的原则进行。加工程序合理,生熟、荤素分开。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制 度,餐具清洗、消毒执行“一洗、二冲、三消毒、四密封”的操作流程,并做到天天“一餐一消毒” 坚持试尝、留样制度,加强监督,确保食品质量。
五、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保卫工作。
我校始终重视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积极落实上级提出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人防方面,一是加强学校门卫建设,守好校园治安的第一道防线。今年,我校配备了4位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同志,充实到了门卫岗位,实行 24 小时不间断值班巡视制度。要求他们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保卫技能,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4位保安均取得保安上岗证书。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确保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我校制定了严格的《门卫管理制度》、《来访登记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和《学生请销假制度》等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师生明确规定的各项要求,从思想上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同时严格把握管理和检查标准,把制度约束、管理督促和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做到处处有规 范,安全无缝隙。
在“物防”上,学校为安保人员配备了手电、警棍、盾牌、警用钢盔等装备。我校还挤出资金,重点部位安装了报警装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重要部位的防盗门窗进行了维修加固。学校配备灭火器22个,经检查都能正常使用。在“技防”上,我校克服了资金困难,在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安装公安联网监控1个,教学区和生活区各安装监控3个,两个教学点各安装监控2个,有效提高了我校技防力量。
六、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传染病防控。
为了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我校每学期开学时,都对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密集场所进行全面的清扫和药物消毒。每周开展一次大扫除,每周进行两次全面消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证校园环境 的干净、整洁。各班主任经常督促住宿学生定期洗衣服、床 单、被罩,晾晒被褥、毛巾等,教育学生养成讲卫生、勤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为了做好手足口病、甲型 H1N1 等 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我校经常通过课堂、晨会、班会、宣传栏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 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坚持做好晨检、午检工作,由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级学生出勤情况及身体状况的检查,并将检查情 况及时上报学校。认真执行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的消毒通风制度和学生缺课登记、病情追踪等制度。我校聘请了卫生部门有关人员到学校进行全校师生培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每学期邀请卫生院医生,为我校师生进行体检,以防疾病。
七、完善各项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保障我校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 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上,我校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制定 各类应急预案。我校制定了《消防应急预案》《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地震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了学校在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二是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每学期,我校都要针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工作。随着应急演练工作的扎实开展,相关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做到组织有力,广大师生在面对突发 事件时能够做到科学应对,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不断提高。
八、存在问题与不足。
1、由于教育经费缺乏,部分学校校园供电线路陈年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2、教学区、生活区校门外马路车流量大,没有设置好 警示牌,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3、由于学校经费及人员配备不足,没有设置校门口值班岗,不利于学校的安全管理。
4、当地警力的不足,有时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力不从心。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由于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把学校安全工作当做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我校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警钟长鸣、不骄不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进一步 细致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为我乡的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
九间楼乡中心学校 2013年1月9日
第五篇:白沙乡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白沙乡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步骤,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白沙乡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新农村工作过程中,重点抓好白沙乡马沟村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工作,马沟村是2007年市列新农村示范村,是市委表彰命名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市政府表彰命名的文明村,该村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70户1321人,全村耕地总面积3011亩,温阁路贯穿该村,交通非常便利,属于产业发展极具潜力的川塬结合村。2009年底人均产粮435公斤,人均纯收入2945元。
乡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用规范指导群众,用政策激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三年来,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示范村工作多点开花,在农业产业建设、农业增收增效方面取得实效,现总结如下:
施配套、环境整洁、村容美化”的目标,以总体规划为龙头,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在加强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建设的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农民培训等社会事业建设更上台阶。另外,抢抓农业产业发展,全村经济水平提升幅度空前。这一项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不仅改变了示范村的旧貌,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和支持。达到预期的目的。
3、做强产业项目,促进农业增收
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农户+协会”的农业产业化路子,群众增收效益显著,种植地膜早熟洋芋500亩,亩均纯收入1500元,新搭塑料大棚280座,每座大棚纯收入2300元,露天种植铁杆大葱100亩。新建占地35亩养殖园区1处,建成高标准圈舍5座1500平方米,全面促进农业增收。
4、以农民知识新型化为目标,努力培育新型农民
以村远程教育教育工程为依托,在示范村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壮大村经纪人队伍。紧紧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纳入示范村的日常工作,积极主办农业外出务工培训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强化农民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能技能的培训,提高了马沟示范村群众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发挥村科技协会、提高了农民知识水平,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干部建设增添了生力军,村党支部书记程具满同志在被评为县乡
路子,群众增收效益显著,每座大棚纯收入达2000元,建成冬暖式圈舍155座,养猪1240头,养殖业户均纯收入达8000元,栽植大樱桃100亩,苹果100亩。马沟村继续实施订单农业,种植地膜早熟洋芋500亩,亩均纯收入1500元,新搭塑料大棚280座,每座大棚纯收入2300元,露天种植铁杆大葱100亩。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汤浴村今春浅山区一次性栽植核桃6000亩,河谷川道地区栽植苹果1500亩,以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基本成型,年内新增养猪户100户,其中饲养量20头以上能繁母猪的规模养殖户5户,分散养殖户至少饲养母猪1头,育肥猪1头,全村养殖业收入达80万元,以养猪为主的辅助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年的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程沟存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的主导产业,新建占地35亩养殖园区1处,建成高标准圈舍5座1500平方米,年内新增50头以上规模户12户,累计达18户,畜禽饲养量3.742万头(只),其中鸡3.5万只,猪2420头(育肥猪2103头,能繁母猪317头),预计年收入146万元。
3、搞基础设施,建美好家园
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狠抓旧村改造,完成巷道硬化8条1560米,面积4606平方米,刷白墙面3989平方米,更换围墙230米,拆除各类临时性及违章建筑9处116平方米,建成垃圾堆放点7个,清理垃圾120立方米,新建娱乐文化广场1处1800平方米。在旧村改造完成硬化巷道7条1220米3416平方
(二)经验总结
在经验方面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乡、村两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及时根据人事变动调整成员组成,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靠实责任,细化任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包村领导直接抓,驻村干部具体抓,帮扶单位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同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三是增强群众的自主权、参与权、选举成立理事会、群众的事由群众办,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主导产业确定适合本村村情,群众增收效果明显,群众对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
三、健全创新机制,促进平衡发展
积极创造互相联动、和谐发展的工作机制,更好的为示范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广大村民参与意识,完善村规民约,做到人人都遵纪守法,人人都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建设好管理好自己的家园。二是实施承诺责任制,强化党员干部职责,要求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做好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四是建立扶贫帮困制度,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针对村中的贫困户、五保户,采取党员干部结队帮扶的办法,支持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观统揽全局,与时俱进,励精图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五、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路、通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资金。
二是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理解认识不到位,还有少数群众认为农村建设只是盖新房子,参与性不高。
三是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对发展主导产业增收积极性不高。
四是新农村建设标准不高,尤其是旧村改造方面规划不到位,改造建设标准低。
五是科技培训工作抓得不够经常,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培训与指导实践联系不紧。
(二)建议
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在示范村实现“五化”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民增收。
一是以马沟村为中心,结合旧村改造重点抓好“五化”建设和环境整治,在其他村新建高标准的新农村示范村,继续作为示范村高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