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

时间:2019-05-12 03:3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

第一篇: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

为了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

—— 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 人民日报 》 2013 年 6 月 19 日 20 版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展如何?还需要破解哪些难题?日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的带领下,民进中央专题调研组赴安徽省展开调研。省级统筹统什么——

重点是制定规划、配置资源、健全制度

义务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县为主”,但是,有些问题是县一级政府难以解决的,因此,要注重发挥省级政府的统筹职责。目前,教育部已经与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省级政府普遍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承诺按年度逐步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省级统筹作用如何发挥?这是调研组关注的问题。安徽省是中部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2008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出台有关政策,注重顶层设计、规划标准先行。省委书记张宝顺说,安徽近年来教育投入有较大增长,现在主要考虑钱怎么花才能更有效益。

按照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全省105个县(市、区),去年底有50个县(市、区)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2015年将累计有80个县(市、区)实现这一目标,保证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份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40%实现优质均衡。

经省政府同意,去年5月出台的《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均衡发展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教学优质化来推进,实现 “四无”目标,即:城乡学校班额无超标,同城区公办学校无择校,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无差距,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无障碍。

据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介绍,省级层面还制订了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等指导性意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超出教育本身,关乎孩子们人生起点的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尤其是经费保障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去年安徽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5.06%。“十一五”以来,先后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6项教育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占到全省33项民生工程投入的1/3。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省级资金占全部投入的68%,有力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硬件建设。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

安徽省制定制度、健全机制来支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比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监督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公布对各地的评估考核结果;在此基础上认定一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实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依据监督检查情况实施奖惩。在全国较早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评估结果直接反馈给决策者并向社会公开。

安徽的探索和亮点——

择校生控制在5%、示范高中70%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保障流动人员子女就学、留守儿童之家建在学校

来安徽省之前,民进中央曾先后到一些省份进行相关调研,通过比较,调研组发现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许多有效探索和工作亮点。在调研即将结束时,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说,安徽省近年来在解决择校、大班额问题,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全国性的教育难题上,做了有益探索,取得突出成效。

为解决择校难题,安徽各地严格学区划分,规范招生程序和收费管理,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控制在5%以内。把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目前指标分配的比例已达70%,今年计划提高到80%。全省各地采取合理划定学校招生服务区、公布招生名单接受社会监督、严禁收取与入学相关的费用等措施,规范学校招生,使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去年全省小学、初中平均班额分别为33.5人、48.6人,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参加调研的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随着城镇化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越来越突出。安徽省坚持与城市学生“三个一样”应对该问题,即一样就读、一样入学、一样免费,使随迁子女能够在流入地全部就近入学。2008年,安徽率先打破户籍限制,规定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员子女可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并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结合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实施“教育券”制度,使义务教育保障经费随学生流动拨付。记者随调研组在合肥市看到一些新做法,城区的屯溪路小学携手郊区学校共同发展,阳光中学、华府骏苑小学都是新建的小区配套学校。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说,在加快新区学校建设、扩大城镇学校规模的同时,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受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在霍山县三星店东州春蕾小学,一年级学生朱伟告诉记者:“我不用交钱,可以经常与在广东打工的父母通电话。”安徽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民生工程,按照“有场所设施、有图书器材、有亲情电话、有管理制度、有档案资料、有结对帮扶、有固定标牌”的“七有”要求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9万个,留守儿童之家全部建在学校,共安装亲情电话2.2万余部,供留守儿童免费与家长通话,日均通话呼叫转接次数近20万次。

思考与建议——

应对城镇化挑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建立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在调研中,调研组成员之间不断探讨、交流,并与安徽省各级干部、校长、教师面对面交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考全国性的、前瞻性的问题。

应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于义务教育的影响,地方政府对于学校布局、资源配置等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是全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为调研组所关注。在某市调研时发现,该市城区小学生非城市户籍的比例达到30%以上,初中生达到40%。学校扩建、新建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调研组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说,城镇化对于学校布局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未雨绸缪,超前思考。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回应说:“近年来安徽农村人口年均减少2%,农村5%的房子常年没人住,16%的房子只有春节时才有人回来住。预计到2030年,全省地级市、县城、乡村的人口比为4.5∶

4.5∶1,义务教育要考虑这种城镇化的趋势。”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及配置已经与城市学校差别不大,但是,师资

队伍差别明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老化问题比较突出。中部某省全省56岁以上的农村教师占21%,如果不采取非常措施,4年以后会出现农村小学教师的严重断档。这个问题在全国比较普遍。农村学校如何吸引青年教师?调研组成员、全国人大常委庞丽娟认为,应该从保障编制、提高工资及补贴、住房等方面入手。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镇长胡敏说,农村教师平均月收入提高到2000元会有吸引力。为增强吸引力,池州市石台县对山区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财政补贴300元。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教师属于公务员或者准公务员,他们定期在不同学校之间交流。我们如何建立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池州市委书记陈强说,近3年全市公开招考的985名教师全部补充到农村学校,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3年来城乡间交流教师2362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20%。

调研组认为,均衡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政府结合职能转变,应该缩小义务教育的各种差距,从而尽量避免因为这种差距带来的社会阶层固化问题。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汇报材料 教育是社会各利益群体关注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是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义务教育是为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每个应受教育对象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三州战略”、建设先进自治州、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构建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州政协主席会决定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

一个重要调研内容。根据州政协主席会的安排,7月中旬,州政协副主席杜成明、谭建军带领科教文卫体、文史委员会及部分州政协委员,会同州教育局的同志组成调研组,对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到鹤峰、来凤、、巴东、建始5县市召开了县市政府、政协,县市直相关部门和乡镇中小学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到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进行了实地调研。利川、宣恩、咸丰三县市上报了相关材料。同时,邀请州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我州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座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近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基础教育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州现有义务教育学校848所,其中小学701所,初中147所。小学在校生23.9万人,初中在校生14.4万人。小学教

职工1.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万人;初中教职工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全州“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的目标基本实现。

建立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初步确立。在“普九”攻坚结束后,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全州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市政府行使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统筹权、决策权和管理权。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同年,省政府也出台了《湖北省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开始试点。我州鹤峰、、建始三个县市先后被确定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试点县市正在按省要求实施,其他

县市也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了工作议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初步确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我州被列为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两免一补”政策率先落实。近年争取中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工程,每个试点县得到1000万元以上。二是地方财政尽力保障。州政府对教育实施目标责任管理,每年与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年末进行考核。尽管县市都是吃饭财政,都尽力保障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仅实施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教师住宅小区和周转房,累计投入资金亿。三是利用社会资金。鹤峰县下坪中心小学食堂由民营企业家赞助100万元修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州委统一部署,州、县市政府坚持把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纳入政府公开承诺的实事办理范畴,强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条件。一是校舍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

期间,完成寄宿制学校校舍11万平方米,改造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全州小学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万、万平方米;初中分别减少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万、万平方米。二是寄宿学生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全州小学学生宿舍增加万平方米,初中食堂面积增加万平方米。新增食堂均按标准化要求建设。有的乡村学校都建起了学生浴室等生活设施。三是教育技术装备不断加强。全州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校校通”。建有校园网的小学数量翻了一番,达到111所,建有校园网的初中学校增加19所,达到72所,56所初中建成理、化、生标准化实验室。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并积极探索师资配备均衡办法,一是建立了“退一补一”的补充机制。,我州教师配备开始严格执行省定标准,退一补一。200年,全州一次性解决初中教师缺编问题,补充200名;全州一次性解决36个边远乡镇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补充190名;

从开始,连续5年每年补充600名用以解决教师不足。按省定标准综合计算,我州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数量达标。二是“安教工程”全部启动,加强了教师住宅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修建教师住房万平方米,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为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提供了条件。市崔坝镇集中为教师建了经济适用房,形成了教师住宅小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仅16名教师也建了9套教师周转房。今年全州套经济适用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充分争取了省教育厅“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向倾斜,大批教师受到培训;州内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同层级和形式的培训提高了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市开展了“名师工程”,今年给108名教师授予了名师称号。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尽心育人。四是开始了城乡教师交流的探索。各县市采取城区教师农村支教的形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城乡教师交

流。巴东县野山关镇给到教学点的教师每月给补贴50元交通费。五是利用“资教计划”和“特岗计划”的实施,全州有3000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改善了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学生免费就学目标基本实现。全州于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农村学生开始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享受了免费政策。各县市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解决弱势群体入学问题。鹤峰县建立了孤儿学生、特困生两项救助基金。对于因父母进城务工随迁就读的学生,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妥善解决其就学问题。

根据县情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来凤县开始着手研究“初中向县城集中”的规划,拟在县城办3所标准化寄宿制初中,让所有初中学生进城读书,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

纵向比,州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比,差距仍较大。

1、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征用不到位。按要求,既要依率征收,且要全额用于教育,但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时,八县市仅两县市落实到位,一半的县市征收比例不足40%。二是上级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部分用途不当。按规定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但仍有县市仍将近一半资金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亿元,增支亿元,增幅%,而教育支出增幅仅%,2、基础设施与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一是校舍面积不够。包括布局调整后闲置未用校舍面积在内,全州小学生平校舍平方米,初中生平校舍平方米,与省定小学生均平方米、初中生均平方米的校舍基本标准差距较大。具体到学校,村级学校生均面积均超标,城区和乡镇学校生均面积均严重不达标。二是校舍质量仍然不高。现有校舍中砖木、土木结构校舍占32%,危房率%。三是功能用房紧缺。学生宿舍紧缺状况更突出。省定标准寄宿制小学生均3平方米、初中生均平方米,单人单铺。全州寄宿制生均宿舍面积小学仅平方米,初中仅平方米。我们所到的学校均极为拥挤。市崔坝镇徐汇希望小学,1米宽的床睡3人,崔坝民族中学26平方米的寝室住40人。四是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全州小学体育器材、美术器材、音乐器材和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仅11%—22%;初中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的仅24%—30%,理化生实验仪器配备只占53%。建始县174所义务教育学校,仅4所建成了标准化实验室。新建的实验室,都是24组到28组配置,由于班额过大,两人一组的分组实验仍然无法有效保证。仪器设施的欠缺,导致义务教育理科教学质量不高,最终反

映到高考时,理科上线率低于文科上线率。

3、师资队伍与客观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教师数量总量满编实际不足。综合计算,全州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已达到了省定标准,但因以下几个因素使教师数量仍有较大缺口:397所寄宿制小学、140所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活服务与管理,按1:100算需要1800名老师;乡镇小学附设学前班按小学的师生比配备,需1600人;乡镇中心学校占用教师编制500—600名;不算小学449个教学点的1000多名教师,约4000名教师编制是原来核编时未考虑到的因素。二是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从年龄上看,“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较普遍,越到基层,教师的年龄越大。建始茅田的一个教学点,3个老师全都是58岁以上的。从学历上看,全州小学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高中阶段以下学历的还有%;初中教师中,高中阶段学历的占%,高

中阶段以下学历的也还有6人。鹤峰县邬阳乡栗子小学16个老师,除7个资教生外,9个老师有2个学历不达标。三是学科结构不配套。小学缺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学校靠资教生缓解了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小学还靠放课程光盘来进行英语教学,而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设。

4、四是城乡发展失衡。全州义务教育学校中,农村学校占%,农村学生占%,义务教育绝大部分在农村,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镇。全州近30所义务教育州示范学校,农村学校仅占3所;初中中高职称专任教师,城镇教师409人,农村教师仅293人。大部分质量不高甚至是危房的校舍在农村学校。据/学年统计,小学、初中学校砖木、土木结构校舍中,农村小学占90%以上;农村初中占75%左右;d级危房基本在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在城镇,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学校超级大班大量出现,各项指标严重超标。而农村学校

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使用不优。我州因地域特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分散,经过几轮布局调整后,情况仍未完全改变。小学目前仍有449个教学点。市55个教学点,师生比仅为1:;来凤县绿水乡梅子树教学点,81个学生,有10个教师。师生比也是1:8.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教学点一名教师教一名学生。

造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上是历史欠账过多,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年代,县、乡、村分别负责办好各自所属学校。我州县市都是“吃饭财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县、乡、村均无力办好学校,学校条件也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过多的历史欠账形成了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主观上是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不牢。由于处于发展期,经济发展任务繁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出现教育为经济发展让路的现象。

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州享受国家、省多项优惠政策。尤其是随着“三州”战略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热火朝天、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紧锣密鼓,全州上下都在积极实施“三州战略”,推进绿色繁荣,为把建成全国最先进的自治州目标努力。这些都必须要有人才支撑,人才要靠教育。义务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政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公平是其本质属性,均衡发展则是实现公平的

必由途径。保障公民享受公平权利,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国家已把均衡发展确定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湖北省明确提出2015年前全省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均衡,即上级有部署。当前义务教育出现择校热,折射出人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期盼,即群众有要求。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主动应对发展需求。不求政绩显现于本届,以公平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利长远为根本目标,在决策时,要优先考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政府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州、县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要足

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固定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不能用来发放教师工资。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坚持“上进下不退”,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三要落实国家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教育的规定。改善硬件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是基础。一是要积极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应对社会“就优入学”的心理,抓好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条件的改善。既要应急扩大城镇现有学校规模,尽量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之需,也要立足长远,把城镇教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预留满足需要的教育用地。尤其是在政府规划建设的新城区中,学校要同步规划建设,确保城区学校布局合理。二要做强农村义务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新增教育经费重点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努力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要将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学生上学远的难题,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学校布局调整,提高规模效益。要抓住国家“校安工程”项目实施机遇,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后勤“十有八配套”建设,改善寄宿学生生活条件;要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为义务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备均衡是关键。一是要着力解决小学教师补充问题。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将达到31万多人,比现在增加7万人;学前班适龄儿童有万人。生源数量增加教师数量必须要增加;同时目前小学教师结构也必须改变,普九结束后,多名优秀点的从小学拔到初中、有3000多名

民转公、还有3000名资教生。民转公教师很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资教生政策究竟什么时候变也无法预料。因此,要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应对措施。二是坚持教育、引导与激励并重,充分调动现有教师队伍积极性。既要重视教师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对教书育人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价值认同,让他们工作更加安心,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工作更加舒心。如在全州开展“三名工程”等活动。三是狠抓教师培训。既要倡导教师同行互助,自主学习提高;更要努力为教师培训提高创造条件,尤其经费上要有保证。四是大力推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扩大交流面,建立优秀教师在农村成长,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的机制,把教师农村从教经历作为评聘中、高级职称的刚性条件,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等方面要向农村倾斜,对农村学校教师增加津补贴。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增加动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均衡是核心。一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为素质教育推进营造良好环境,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改革高中招生办法,把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弱化中考选拔功能,消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择校”现象,引导学生就近入学。建立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长期不懈努力。一要建立财政、人社、发改、编办、住建、规划、教育等多部门参与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难题,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要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评价机制,把义务教育作为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三要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方

法规支撑体系。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条例》,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事项以法规形式加以明确。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周河学区校长刘志军

周河镇是靖边县南部山区边缘镇,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着区域差异、校际差异、城乡差异、人群差异。中心校领导深入调研,制定均衡发展措施,落实规范办学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办学条件不均衡。九年制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学设施相对齐全。基层学校设施薄弱,全镇2所完全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校均电脑台数不足2台。农村校舍维修面积大,多年来风雨剥蚀,有部分校舍是危房,办学条件差。全镇有2个教学点,师生数少,教育资源不足,没有办法开足开齐全部课程。九年制学校学生数多,活动场地少,这样给学校安全带来隐患。校舍和教辅用房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的多室一用,师生住房短缺,无学生餐厅等。基层学校没有音乐室、美术室用房。几乎所有学校生均校园、操场面积、教学仪器、图书室和微机室都低于国家下限标准,达到标准数的1/2。

(2)师资配套不均衡。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秀年轻教师大部分调入城区学校。留下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精力不足,教法陈旧。农村初中教师问题更突出,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教师甚至合格教师,专业培训不足,难以胜任。小学教师流失面大,学校面临着“空巢”或“空心”危险。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普遍缺合格专业教师。教师配臵数量在不同学校之间有差异。农村部分教师对微机十分陌生,远程教育在学校成了摆设。

(3)管理水平不均衡。有部分学校领导不与时俱进,不更新观念,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校,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降。

(4)教学质量不均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导致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小学毕业会考中,城区学校人均分高于农村学校。优秀学生和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外流,由乡镇流向县城,由县城流向大中城市。影响本地教育发展,影响教学水平提高。

以上多种原因,造成城乡教育、校际教育、人群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长期、动态的辩证过程。条件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是关键,生源均衡是突破口。

(1)强化政府教育职能,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有经费作保障,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集中配臵教学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集中财力和物力办好合格学校。

(2)控制学生辍学。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就读,我镇学生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各校采取一定措施,教师分片包干,做学生家长工作,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补助贫困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师采取家访,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红领巾联谊小组,送温暖,送爱心。

(3)加大远程教育作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全镇每完小都安装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弥补现代教学设施不足。各校加大远程教育力度,制定计划,发挥远程教育工程作用,促进学校发展。镇九年制学

校建立“校训通”工程,架设学校、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桥梁。

(4)采取多种对口支援,重点扶持,实施城乡人群教育共同发展。镇中心校成立联谊教研小组,每组确立一所学校,统领各学校教育工作,共同发展,对口支援。教研活动在平等、民主氛围中进行,各校分享彼此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和体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行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互动中求发展,在交流中求进步,在民主中求生存。各校教育资源共享。九年制学校教师送教下基层,年轻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任教一年。深入开展学校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缩小办学差距,使广大农村学生就地获取接受优质教育机会。

(5)缩小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多投入教育经费,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构建以龙头学校为依托的大校本教研机制,提升薄弱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合格学校建设,稳步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缩小校际间差距。但是,这些问题有着复杂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教育均衡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过程。它是“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循环往复和循环渐进,最终达到相对高位均衡。我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优质教育体系构建,促进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我镇义务教育均衡的水平。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大字沟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创建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学校发展,加强教师培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1、大字沟中心校辖区内包括5个行政村;总人口6248人。现有教职工54人;在校生253人。学校占地面积12106平方米;校舍面积6372平方米。

2、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近几年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升学率为10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情况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各班班主任在计划中制订了相应的帮扶措施,老师们在教学中特别关心这部分学生,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关爱;同时,学校也关注了学困生和贫困生,使其不仅对学习感兴趣并感受到温暖。

3、学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

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校更是加大了投入力

度,修建厕所、操场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清除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校教师、校长编制配备及课程开设情况等

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长1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规定,开足开齐课程。各校均开齐上足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落实常规管理。

2013年全校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取得中专学历12人,大专学历15人,本科2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30岁以下(含30岁)教师有22人,31-40岁(含40岁)教师有9人,41-50岁(含50岁)教师有10人,50岁以上教师有13人;其中初职16人,中职22人,高职3人。

学校有党支部、教导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健全、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此外,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结构偏老

2、学科结构失衡,在农村教师中,语文数学等主课教师占了大多数,而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很少,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需求,同时学校一方面呈现数额“不缺”,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缺员”的问题突出。

3、我乡学校相对分散,硬件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基础差,家长意识不高等给我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经费政策未完全落实,经费投入没有同幅增长。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民族整体素质能否得到提高,事关长远发展能否得到保障的大事,必须强力推进。

1、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教师缺编、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因此,要改革学校教师人事制度。可提前退休教龄长的老教师,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等措施,以建立科学、动态的教师编制管理办法;应提前退休“不合格”的教师,为教师流动疏通“出口”,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可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流政策,适当放宽政策限制,对那些年龄偏大而又体弱多病的教师采取提前退养、不占编制的办法,以解决大龄教师分流安置难的问题。

2、抓好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均衡发展添后劲

科学合理配置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各年级各班教师,争取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

培养培训工作,及时组织教师去进修学校等相关机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一是利用好本校的校讯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增进与家长的紧密联系。对一些缺乏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失的学生,教师可每天或每星期利用校讯通告知家长该生的主要表现等,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现通过校讯通告诉老师,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把握该生的基本情况,督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改正缺点,引导他们积极进步。

二是定期进行家访,主动告诉家长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意见,了解一下近期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等,特别是可以发现一些学生进步和退步的苗头,以利于及时调整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三是认真组织家长参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活动。学校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到两次家长会,或举办家长学校讲座等活动,让家长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的情况等,同时可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轨道,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当然教师与家长联系并不在于一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强沟通,增

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因素。

4、扎实开展关爱工程,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石

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义务教育工作。

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

加大投入,消除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政府要把增加经费投入作为履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职责的硬任务,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必需的经费支撑。一是继续加大向争取上级支持的力度,拓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来源。二是保障法定教育投入。不折不扣执行现有教育投入政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明显提高;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本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拨付标准。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第五篇: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教育均衡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于2010获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但由于种种因素,我市义务教育离高位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距离。为此,市教体局专门组织人员于2月中下旬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教育加大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初中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所合格学校,在合格学校共11所正在建设中。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生均占有校舍8.04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6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72%,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65%,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64%,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90%;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为8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率84%,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88%,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72%,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87%;小学和初中微机拥有量达2268台,图书藏量达202万册。

(二)队伍素质稳步提高。我市出台并实施了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师心灵建设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不断革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为提高,全市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7%、97.3%。省、市、县、乡、校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27人、县级365人。完成继续教育新一轮培训,培训率100%,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

(三)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日益优化,全面启动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相继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年活动”和“责任效益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教学两项常规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试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业水平监测成绩逐年提高。

(四)教育管理空前强化。办学体制实现了由“人民办”向“政府办”的根本转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市公用经费1122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2009年公用经费1351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36万元,2010年公用经费1417万元、维修费224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171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坚持依法治教,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育行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巩固提高,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8.8%。全市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94所,其中普通初中34所,小学160所。全市小学和初中共有

个教学班,名学生,教职工总数达

人,其中专任教师

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9.4%。

二、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面上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在办学条件上,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这种差距成为“择校风”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城区学校太挤”。城区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城区的市一小、市二小、金庄小学等三所小学共设计规划

个班,容纳学生

人,实际开班131个,容纳学生7365人,超负荷接纳学生4962人。平均班额65人,超省规定20人,最大班额已达82人,超省规定班额37人。但是,乡镇在校学生不足100人的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却多达150余所。二是“农村学校太弱”。我市27所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仅有12所达到了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还有15所学校由于配套设施设备不全,无规范的食堂及餐厅,无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等,而其他乡镇的联校及村小在基础建设、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加落后,普及合格学校任重道远。三是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乏力”。近年来,我市学校校舍经过大力度的改造与建设,基本消除了危房,城乡之间在校舍方面差距主要表现在功能室、行政用房、生活用房、生均用房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信息技术装备方面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又逐渐拉开了距离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教师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中老年教师集中在中、小学。“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目前,我市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达41岁,乡镇面上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5岁,部分小学51岁以上教师占70%以上。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缺乏。在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上其它科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学校缺乏音、体、美、英语教师,90%以上的村小还存在包班的现象。三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2000年至2007年,我市一直未招聘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期间,随着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不得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优秀者进初中任教。2008年来,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期的到来,我市以每年不少于5000名学生的速度递增,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又不得不从初中选调部分教师到小学任教。这些“层层拔高”、“时宜调整”的做法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专业素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一些村级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本乡教师,而部分教师大多由以前的民办教师转录,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严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明显跟不上课改新要求。四是农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经济待遇不高、部分教师无房住,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师资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是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从办学条件差、待遇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据调查统计,我市4所城区初中学校骨干教师人数占72.3%,而10所农村初中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占27.7%;7所城区小学骨干教师人数占63.9%,而农村小学拥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仅为36.1%。农村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五是管理队伍和水平存在差异。虽然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走进新课程已经多年,但我市农村教师,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尤其是一些村级学校教师教育理念转变不大,重应试、轻能力思想依然比较严重,个别学校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达不到要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如下:

(一)教育政策过于向城区倾斜。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为使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国家一直实行城乡非均衡发展模式,使教育政策重点向城市倾斜,以农村支持城市,优先发展城市重点校、示范校,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局面。近几年,虽然我国进入“城市支持农村” 的发展新阶段,但对教育而言,这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城乡教育差距在短短三两年时间内不可能缩小到接近平衡的程度。

(二)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在“人民办教育”政策时期,由于各地对教育事业发展理解不同、甚至个别有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导致全局意识体现不明显、步调不一致,甚至各自为政,加上当地乡镇、村委多方插手管理学校,不利于学校管理,学校班子不团结、缺乏战斗力现象时或存在,教师队伍建设缺乏长远眼光,客观上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我市实行政府办教育以来,政府根据新《义务教育法》精神,落实了“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的”战略方针,理顺了管理体制,为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三)师资管理政策不完善。教师编制政策重城轻乡,城区学校办学规模大,班额也大,农村学校规模小,班额也小。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都优先留在城区,全市教师流动只是“单行线”,即只从农村向城区,而城区教师基本没有到农村任教。教师管理政策不够完善、缺乏科学长远的教师流动机制,农村教育缺乏政策吸引,导致教师只出难进。

(四)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不够。面对农村学校散、小、弱状况,尤其是村小较多、学生太少、师资紧缺状况,对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撤并小规模学校挂钩的顾虑较多,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效用未能实现最大化。

三、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配备、教师资源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教育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推进县域内的均衡发展,核心问题是教师和校长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的均衡。县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减少差异,缩小差距,巩固优势,使优者更优,狠抓薄弱,使弱者变强,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大力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深化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本宗旨,在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保障机制,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的要求确定下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新要求,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整体安排,是指导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纲要》于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践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要在继续宣传、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大张旗鼓地、持之以恒地宣传、贯彻《纲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上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自我加压,协同努力,大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新发展作出贡献。

(二)遵循就近入学原则,循序渐近地调整学校布局,继续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近年来,我市城镇化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农村人口逐步减少,原先分级办学时的村办小学生源减少,对分散在农村的初中、小学进行相应的调整非常必要。要充分考虑我市农村现阶段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方便群众,有利于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有利于减少教育资产流失,有利于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的原则和精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宜保留的尽可能保留,确需撤销的也应逐步过渡,避免出现农村小学覆盖半径太大、学生就学不便、班额过大和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等问题。要在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可在城乡借鉴试行“一校制”、“学区制”、“联校制”等办学模式,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共建共享,以优带弱,以中心校带边远校,促进相对均衡发展。

(三)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衡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建立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教育新格局。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我市农村初中学校及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使城乡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教育投入是一项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资基础。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一是要继续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和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的规定,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2012年达到4%;二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城乡居民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是足额征收教育附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四是保障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中小学改造、改善、建设的需要;六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探索建立捐资助学、出资办学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规范有序地进入教育。要科学、合理地核定农村中小学基本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社会各方面要关心、支持教育,尽力为学校减轻经费开支负担。要按照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秀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尽快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是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要多层次、多渠道,以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重点,按要求组织参加省、市培训,分期分批地组织县内集中培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教师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做到有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要重视离岗集中培训,强化在职在岗教学交流、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大力做好特岗教师的资教工作,以缓解紧缺学科教师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四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引进青年教师,边远学校教师的引进、补充,可以实行定向招聘,合同约订最低服务期限,不足服务期限的不得调动。五是对不适合、不适应继续从教的人员,要研究办法,适当调整;对年龄偏大的教师,可允许提前退休或离岗休息。对调出来的岗位、编制要及时引进优秀人才予以补充。六是要建立健全校长轮岗、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组织城镇、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艰苦、边远、薄弱学校,鼓励县城、乡镇集镇教师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学校任教。

(六)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营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成立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置相应工作机构,统一部署、统筹指导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是解决好农村教师“安身”的问题,要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公寓建设规划,并尽早组织实施,解决现有部分教师和新引进教师无房住的问题,让教师“安居乐教”;二是建立并实行农村边远教师津贴,鼓励和引导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三是要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对扎根农村、安心从教、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鼓励。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根据各自工作职能,制定相应措施,依法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相应职责,在制定规划、项目争取、核定编制、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建设用地、教师录用与交流、教师职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校园安全保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多提供便利,少一些障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以党风带行风、带校风、带学风,促进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入新历史阶段。

下载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进中央赴安徽省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疆呼图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

    新疆呼图壁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及启示 王定华 [摘要] 据教育部部署,笔者带领赴新疆蹲点调研组,自2011年10月31日起,前往呼图壁县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蹲点调......

    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调研方案(精选)

    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调研方案为确保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拟4月20日左右召开)能够全面分析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发......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报告

    平河中心学校关于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平河中心学校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实情大调研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大调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根据《凤庆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实......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研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教育是社会各利益群体关注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是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教育公平就谈不......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自治区西部,1976年建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辖**、**、**三个区,全市总人口50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

    安徽省铜陵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汇报

    安徽省铜陵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汇报 我市是位于安徽省中南部的一所中等城市,占地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72.22万。全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230所(市区131所,铜陵县99所......

    户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户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户县教育局 温小兵 张蓬勃近年来,我县以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认真贯彻落......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盘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强县战略,是我县教育发展的宏观战略决策。近日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和调研主题,经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