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2 03:5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小数有多少棵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第一课时--乘法。

教学目标:

⑴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并在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通过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数字不断变化,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来掌握知识并发现其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新知识。

一、复习

70里面有几个十

500里面有几个百

4000里面有几个千

4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6个千是多少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采用设问的方式,进一步带领学生去发现

三、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师:请你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3= 6

20×3=60

200×3=600

2000×3=6000

四、找规律

规律1:从横行看,(0除外)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数,先按照乘法口诀算出一个乘数“0”前面的数字与另一个乘数相乘的积,最后看乘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规律2:从竖列看,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多少倍。

五、试一试

5×4= 205×40= 2005×400= 20005×4000=200006×7= 426×70=4206×700=42006×7000=42000

六、练一练

70×8=60×2=20×7=

90×5=80×4=90×8=

3×800=900×4=800×5=

2000×3=4000×9=3000×4=

七、巩固练习

八、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数字,列出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共20道算式并计算。

第二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内容:植树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五、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建构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课件

七、参考资料

新编教案与课时达标,上网查找资料。

八、回顾相关旧知识

1、直接写得数

90÷3= 80÷2 = 60÷2= 80 ÷4 = 420÷7= 540÷9= 180÷6= 810÷9=

2、想一想,填一填

(1)45×()= 90 90÷()=45

(2)40÷2=()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十,就是()。

3、连一连

630÷7 80 120÷3 240÷8 40 270÷9

320÷4 90 40×2

240÷6 30 270÷3 小组交流口算方法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板书课题——植树

2、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出示课件图片(书本P10)

师: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1:看到有36个小朋友 生2:小朋友们在植树

生3:提出问题: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组3人,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列式36÷3 师:怎么计算呢

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 生2:30÷3=10

6÷3=2 10+2=1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很多口算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给鼓励和表扬。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性地板书,并引导学生关注几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问学生哪种算法最简便,最喜欢用哪种方法。

3、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试一试第1题,第2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三】、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口算:

80÷4= 480÷4= 360÷6= 40÷4= 350÷5= 420÷7= 120÷2= 500÷5= 280÷7= 240÷4 800÷8= 480÷6= 2、46÷1 48÷4 630÷9 96÷3 99÷3 100÷5 720÷8 86÷2

3、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2

4、本题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独立计算后将逐个算式对号入座。明确:有的球没进篮,有的篮没进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六】、板书设计:

植 树 36÷3= 12(组)

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组)生2:30÷3=10 6÷3=2 10+2=12(组)(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反思:

第三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享课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一、分享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二、分享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三、分享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四、分享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个新朋友,它就像一幅地图一样,能够指引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找准学习目标,理清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安排,便我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它就是《课程纲要》。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师: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这本书有六个单元内容。我们大概要用四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些内容,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b、了解每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先看,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老师总结适当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如下)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第六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5.第七单元“年、月、日”

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第五单元“周长”

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间与数学

(一)”“时间与数学

(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课程目标(因为学生对整个了解不够,需要老师多加说明和解释)(1)、数与代数

乘除法:掌握整

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千克、克、吨: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乘法: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除法: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年、月、日: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2)、空间与图形

观察物体: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周长: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3)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交流方法,轻松学习

师:为了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大家共同来想想办法,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有效的达成目标呢?

提出学习建议:(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看一看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2)、课后整理。

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3)、课堂听讲。

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4)、检查验算。

要养成做完每道题都能及时认真检查验算的好习惯。

(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

为了让大家在日常学习中即使发现自己的进步,老师专门制定了一套评价方案来评价同学们的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a、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在此过程中看是否有家长的签字以及预习的效果如何。)(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是否专心;参与:是否积极;回答:是否严谨;讨论:是否符合老师要求;合作:态度是否端正)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一)、课堂作业:(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二)、课堂练习作业:是否及时完成。家庭作业:(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3、帮带评价。

一个后进生都配备一个小老师,负责教他,对于学习任务完成好的也进行奖励制度。b、测试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

满分的盖3个“数学之星” ;90分以上的盖2个“数学之星”,对于成绩有进步的,同样可以盖1个“数学之星”。

(五)、加油鼓励、树立信心

请同学们对自己说一句鼓励的话来 为自己打打气吧!

把对自己鼓励的话记录在课本的首页,让我们不断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

第四篇: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第2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内容:教材P74~75。

教学目标:

1.经历完整的测量活动过程,了解并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2.在完成测量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3.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了解评价方法,逐步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合理选择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办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校园场景的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情境图)学生可能会说: • 图中的同学们的问题都与测量有关。

• 图中的同学有的想知道学校沙坑的长是多少,他们在用尺子进行测量。

• 图中有的同学想知道绕校园操场走一圈,大约走多少米,从图中看,他们应该是先测量一步有多长,然后看绕操场一周有多少步,最后进行估算得出结果。

• 还有的同学想知道篮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有的想知道小树有多高。……

师: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进行的主要活动——测量。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看图活动引入新课,告诉孩子们今天要研究的重点,同时图中的信息还渗透了有关测量的方法,如尺测、步测等,为新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经历过程,体验感知 1.活动任务。

师:请看,说说今天的活动任务是什么。(课件出示活动任务)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是测量学校里的体育器材或小树大约有多高,学校操场的一圈大约有多长。还有一个自己选择的任务,在校园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测量任务并去完成。

师:任务明确之后,请同学们议一议下面的问题,为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 • 测量的主要方法有目测、尺测、步测、绕绳测量等,除了目测可以估算以外,其他方法一般都要用到尺子这种测量工具,绕绳测量还要用到绳子。

• 要准备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尺子,需要记录的数据就是测量任务要求的数据:学校里的体育器材或小树的高度,学校操场的一圈长度等。• 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测量的至少2人;做记录的1人;还要有1人为测量人员服务,如拿测量工具等。2.实践活动。

师:做好准备工作,就开始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注意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起头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子的刻度垂直,尽量避免误差等。

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测量并记录数据,填写活动记录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3.活动总结。

师:上面的活动中,使用了哪些测量的方法?这些方法还可以用到哪里? 生1:步测法,在农民伯伯估测土地时经常用到。

生2:尺测法,在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测量课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

师:选择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选择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尺子,测量时要注意起头与0刻度对齐,尺子要放直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子的刻度垂直。师:记录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在今后什么地方可能用到? 生:我们主要测量了校园内的一些事物并记录了相关数据,如操场一圈的长度可能在今后运动会田径比赛中用到,可能在计算操场周长时用到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学习者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体系。由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现实引入,并对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寻求验证方法。这些鲜活的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了经验的重组,有利于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师: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 我学会了步测法,知道了当我们不容易直接用尺子测量较长距离的时候,可以用步测法知道大约的距离是多少。

• 我知道了测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选取不同的测量方法。

• 我还想知道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像小树这样较高的物体呢? ……

师: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收获,还动脑筋想到了其他的问题,这样非常棒!相信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你们的问题一定能解决,好好学习吧!

四、作业

第2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教材P76~77。教学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出各种搭配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和“搭配”有关的问题,服装需要搭配,路线可以搭配,饭菜需要搭配,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中的学问”。

二、探究新知 1.搭配服装。

师:马戏团里的小丑要表演,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可以怎样搭配呢?请你摆一摆,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情境图)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来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 我是先选了一顶帽子,分别与裤子搭配,发现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然后换另一顶帽子,分别与裤子搭配,发现又有3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这样出现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图所示)。

• 我是先选了一条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这样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接着换选一条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又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最后选剩下的一条裤子,分别与两顶帽子搭配,有2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最后算一算,一共有2+2+2=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图所示)。

师:笑笑是这样表示各种搭配方法的,你能看懂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最下面的图)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你看懂了吗?说说什么意思。

生:笑笑是用三角形表示帽子,用正方形表示裤子,然后用连线表示所选择的帽子和裤子之间的搭配,一条连线就表示一种搭配方法。师:是啊,我们可以用图形代替物体进行搭配,也可以用其他的符号或字母代替物体进行搭配。现在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帽子和裤子,试着连一连。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展示。2.营养配餐。

师:一份盒饭含有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你能根据菜谱,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情境图一)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 我用三角形表示主食,用正方形表示炒菜,先确定一种主食分别与每一种炒菜搭配,有4种不同的配餐方法;然后换一种主食,分别与每一种炒菜搭配,又有4种不同的配餐方法,所以一共有8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 我是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主食和炒菜,先确定一种主食,分别与4种不同的炒菜搭配,这样就有4种不同的配餐方法;然后换一种主食,分别与4种不同的炒菜进行搭配,又有4种不同的配餐方法,所以一共有8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如图所示)。3.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搭配的问题,如路线搭配的问题。你能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情境图二)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呢?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 • 我们可以用列举的方法,把不同搭配列举出来。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以走,而到了少年宫之后出现了C、D、E三条不同的路,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走法,就像前面的搭配服装、营养配餐一样,我们可以假定从学校到少年宫走A路,那么从少年宫到动物园可以搭配3种不同的走法:A→C,A→D,A→E。同样的道理,我们假定从学校到少年宫走B路,也可以出现3种不同的搭配走法:B→C,B→D,B→E。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路可以走。

• 也可以像搭配服装那样画图表示不同的搭配方法,结果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收获,自我总结。

四、作业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P78~79。

教学目标:

1.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的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集合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与数学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时间与数学”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共同的休息日。

师:奇思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奇思的母亲是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9月1日大家都开始工作或学习,下面是9月份的日历,请你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跟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自己作答并思考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1:奇思的父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也就是他在9月1日、2日、3日上班,然后9月4日休息;接着是9月5日、6日、7日上班,9月8日休息……这样依次标出奇思父亲的休息日分别是4日、8日、12日、16日、20日、24日、28日。

生2:奇思的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也就是她在9月1日上班,然后是9月2日休息;接着是9月3日上班,9月4日休息……这样依次标出奇思母亲的休息日分别是2日、4日、6日、8日、10日、12日、14日、16日、18日、20日、22日、24日、26日、28日、30日。

生3:我们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奇思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后,可以看出同时标有△和○的日子有4日、8日、12日、16日、20日、24日、28日。这些都是奇思的父母同时在家的日子。师:再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从日历上一看便知道,奇思休息的日子有3日、4日、10日、11日、17日、18日、24日、25日。

从日历中看出同时标有△、○和√的日子有4日、24日,只有这两天奇思和父母同时在家。

师:我们可以把奇思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填在同一个椭圆内(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集合图),表示奇思父母这些日子都同时在家休息。你看懂了吗?请你也像这样表示出其他的休息日。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你是怎样表示的?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 • 父子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只有4日和24日。

• 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4日、10日、18日和24日。

• 全家共同的休息日就是日历中同时标有△、○和√的日子,只有4日和24日。

2.日历中的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9月份日历中加框的4个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换另一组再试试,你发现的规律对吗?跟同学讨论交流一下。(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图)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 • 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右边的数据总比左边的数据大1。

• 竖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下面的数据总比上面的数据大7。

• 斜着从对角线的角度看,通过计算可以知道,4个数据中对角的两个数据的和相等。

师: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右边的数据总比左边的数据大1。

生2:竖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下面的数据总比上面的数据大7。

生3:斜着从对角线的角度看,通过计算可以知道,9个数据中对角斜线的三个数据的和、9个数据横着正中间三个数据的和、竖着正中间三个数据的和都相等。

生4:阴影中9个数据的和,是正中间那个数据的9倍。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看哪个同学能够猜出笑笑和淘气说的数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图)学生可能会说: • 我们已经知道横着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1这个规律,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和就要比实际的和少1,然后平均分就是较小的数,加1就是较大的数。所以横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和是25,这两个日期应该是12和13。

• 我们已经知道竖着相邻的两个数据差是7这个规律,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和就要比实际的和少7,然后平均分就是较小的数,加7就是较大的数。所以竖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和是37,这两个日期应该是15和22。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

四、作业

第五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课件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板书课题——植树 ㈡、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出示课件图片(书本P10)

师: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1:看到有36个小朋友 生2:小朋友们在植树

生3:提出问题: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每组3人,分成几组可以用除法,列式36÷3 师:怎么计算呢

生1:因为12×3=36,所以36÷3=12 生2:30÷3=10 6÷3=2 10+2=12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时,出现了很多口算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给鼓励和表扬。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有选择性地板书,并引导学生关注几种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问学生哪种算法最简便,最喜欢用哪种方法。㈢、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试一试第1题,第2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㈣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46÷1 48÷4 630÷9 96÷3 99÷3 100÷5 720÷8 86÷2 练一练第2题,第3题

2、在()里填上“>”“<”或“=”。

48÷4()84÷4 720÷8()720÷9 24×3()24×2 26÷2()26×

2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下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内容:植树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

    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过河教学教案

    过河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过河”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案与评析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案与点评 光明中小:姜恒芝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买车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文具店教案(小编整理)

    《文具店》教学 郫都区崇宁小学 罗志贵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具店”的具体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能把几元几......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学情分析 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看日历 第2课时 一天的时间 第3课时 时间表 第七单元 年、月、日 第1课时 看日历 教学内容:教材P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