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第一篇: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1、完成50页1题

描出蚂蚁走过的路线,巩固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2、完成50页2题

加深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巩固测量周长的各种方法。先说说什么是这些事物的周长,然后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最后集体汇报交流。

3、完成50页3题

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周长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先引导学生将图中的每个数据信息与相应的边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选择。

4、完成50页4题

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各种图形周长的方法。

5、完成50页5题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如何计算,并比较两种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不同,再进行计算。

6、完成51页6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先弄清题意,再独立解答。

7、完成51页7题

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利用情境图理解,一面是墙,围成的篱笆就只有长方形的三条边。在此基础上讨论计算方法,鼓励方法多样化。

8、完成51页8题

综合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2)题可以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或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分一分,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的周长。第(3)题是拓展题,要引导学生对比解决前两题的结果,展开充分的讨论,不作全班统一要求。

9、完成51页9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长方形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和疑惑。

第二篇:北师大 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教案

第一单元

毛笔书法教学准备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教学用具: 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

(1)硬膏笔:弹性较好。

(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3)兼毫笔:弹性适中。

2、选毛笔的标准(1)笔锥圆;(2)笔头尖;(3)有弹性;(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

(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

4、蘸墨的方法

(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

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

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教学反思:

第1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放大的学生书法作品一幅,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横”的写法。学生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激发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力和书写的愿望。

二、形象感知

认识横的形态:

1、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2、出示长横的例字。

3、仔细观察,长横和短横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4、思考:为什么既要将横画写得平直,又要稍稍有点左低右高? 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

教师先提出任务,让学生先自由讨论,思考横的书写特点,然后合作交流,归纳长横的书写要点,三、横的写法

长横的写法:教师示范

1、怎样才能把横画写得既平正又生动呢?我们先来学习长横的写法?(运笔七个步骤)

2、思考:写横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

3、指名回答,归纳特点。学生自由朗读书中注释

四、小结

横的特点: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收笔略大形成点状。学生谈体会

板书:

1、横

①逆锋起笔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④中锋行笔 ⑤提笔⑥顿笔⑦回锋收笔

教学反思:

第2课

垂露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的垂露竖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垂露竖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教学用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横”的优秀作业,鼓励学生争做书法小明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竖”的写法。

3、教师板书:竖的写法

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展示。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范例垂露竖。

2、请学生说说垂露竖的形状像什么?

3、怎样才能把这个垂露竖写漂亮呢?教师示范写垂露竖,边写边讲解垂露竖的写法。

4、教师板图“垂露竖”的运笔图: ①逆锋起笔 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 ④中锋行笔 ⑤提锋收笔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小组练习讲述竖的路线运笔图。加强练习,达到牢固掌握。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练习写三个垂露竖,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写完后四人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或别人写的垂露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全班交流。

四、小结

1、写完后请同学们把这三个和前面写的三个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是否有进步。

2、布置作业。

板书:

2、垂露竖

山 十

教学反思:

第3课

悬针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书法中悬针竖的形态。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悬针竖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这两种笔画书写起来较难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实际:学生应从观察笔画的形象入手,再到深入地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垂露竖的运笔图。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悬针竖”的写法。

3、教师板书:悬针竖

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展示。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出示范例悬针竖。

2、请学生说说悬针竖的形状像什么?

3、怎样才能把这个悬针竖写漂亮呢?教师示范写悬针竖,边写边讲解悬针竖的写法。

4、教师板图“悬针竖”的运笔图:

①逆锋起笔 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 ④中锋行笔

⑤向左稍驻笔后向上收笔。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小组练习讲述竖的路线运笔图。加强练习,达到牢固掌握。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练习写三个悬针竖,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写完后四人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或别人写的悬针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全班练习汉字:

千年

观察讨论后小组交流,后练习。

四、小结

请写得好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出来。学生说说自己写得不够好的地方。

板书:

3、悬针竖 千 年

教学反思:

第4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对字的笔画和结构发表简单见解,初具书法作品审美能力。

2、能力目标:体验从墨画游戏到点画练习的乐趣,发现点的书写方法。

3、情感目标:领略祖国传统书法艺术之魅力,从学习书法中懂得一些道理。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点的笔画是比较难写的一种,关键是露锋斜入、回锋收笔的部分。

2、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书画作品欣赏

①赵孟钚惺椤洞合》 ②金农《梅花图册》 ③齐白石《虾》 学生欣赏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

1.点的基本写法 点的运笔要领:(1)露锋斜入笔;(2)渐按笔;(3)回锋收笔。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

4、点的意境(“永”字八法中被称作“侧法”)点画像什么。古有云:“点如高峰坠石。”

学生边看教师示范边书空。

学生通过边看教师示范边书空,从中理解点画同样要注意它的起笔、运笔、收笔等。

三、巩固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按要领书写

加强练习,以便牢固掌握。

四、小结

1、作业展示,点评。同组互评。

板书:

4、点

教学反思:

第5课

短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短撇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短撇的写法,初步学会短撇在汉字中的运用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短撇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撇的笔画比较优美,注意要写出它的顺畅美。

2、学生实际:这个笔画难度不高,学生较易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书法作品;

2、今天我们学习毛笔字的基本笔画——撇。撇有很多种,我们现在先来学习短撇。

欣赏书法作品。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短撇的幻灯,观察撇画的形态特点: 短撇头方,身直斜左下,尾细尖。

2、学生观察,学生齐记撇画的特点口诀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讲解短撇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短撇的写法。撇画的运笔步骤: ①逆锋起笔; ②右下落笔; ③调整笔锋;

④笔锋离散纸时,借下行之势凌空收笔。

2、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检查。小组合作讨论短撇的运笔特点。学生练习书写短撇和汉字。

四、作业展评并小结

1、组织学生书写三个例子,最后进行课堂“小型书法展”,评出“小小书法家”

2、巩固短撇的运笔方法。学生相互交流,并作互评。板书:

5、短撇

教学反思:

第6课

长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长撇的特点。

2、能力目标:掌握长撇的写法,初步学会长撇在汉字中的运用

3、情感目标:欣赏、体验长撇的形态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撇的笔画比较优美,注意要写出它的顺畅美。

2、学生实际:这个笔画难度不高,学生较易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短撇。

2、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撇,即长撇。欣赏书法作品。

二、讲授新课

1、出示长撇的幻灯,观察长撇的形态特点: 长撇头方,身长斜左下,尾细尖。

2、如果把短撇和长撇的幻灯片重叠,比较他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讲解撇画的运笔方法并示范,强调斜撇的写法。撇画的运笔步骤: ①逆锋起笔; ②右下落笔; ③调整笔锋;

④笔锋离散纸时,借下行之势凌空收笔。

2、学生练习,教师巡堂辅导检查。

长撇是我们汉字的一个基本笔画,但各种撇有各自的特色。先掌握其基本的写法,可触类旁通。

3、指导书写:

右在

四、作业展评并小结

1、组织学生书写三个例子,最后进行课堂“小型书法展”,评出“小小书法家”

2、巩固长撇的运笔方法。板书:

6、长撇

教学反思:

第7课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斜捺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比较、辨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引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捺的笔画是比较难写的一种,关键是捺脚的部分。

2、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1、出示滑滑梯这个动画课件的演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斜捺。

2、板书:斜捺 学生看图回答

将笔画形态赋予生活中的滑梯,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二、示范导学

1、学习斜捺的书写方法。

把握斜捺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斜捺的用笔方法: ①逆锋起笔 ②斜入笔 ③调整笔锋

④行笔是边行边按

⑤笔画渐渐加重,手笔平出,空回。

2、教师范写斜捺。

教师范写斜捺,学生随教师进行书空练习。

笔画的用笔方法,必须讲清讲透,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笔画的行笔方向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知结构。

三、共同分析

一起来看病(出示各种病笔)。

1、“虎头蛇尾”(病因、纠正)

2、“细头垂尾”(病因、纠正)

3、“翘头轻尾”(病因、纠正)

4、“弯身翘尾”(病因、纠正)

四、小组评论,巩固认知

1、教师巡视,指导、正误。

2、指导评价。学生练写捺。小组互评。

五、小结

1、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2、布置巩固作业。板书:

第8课

反捺

【教学目的】:

1.了解捺有反捺的写法。

2.学习反捺的用笔方法,捺的写法体会不同。3.练习书写带有反捺的几个字。【教学重点】:

1.了解反捺的形态特点。

2.通过练习体会不同捺的写法。【教学准备】:

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捺的写法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3.板书课题:反捺。

4.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反捺的写法。

二、了解反捺的基本形态,学写“反捺” 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捺笔有何不同? 2.认识反捺,体会其形态特点。3.师范写“反捺” 4.生说说运笔特点

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顺锋起笔,行笔中锋由轻到重。至捺脚处向右下,渐渐提笔回锋。

6.评议。

7.评议学生作品。(1)生练写(2)互相评议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带有“反捺”的字。(1)出示小黑板:公 吴

(2)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反捺”(3)师范写“公”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4)生练写“公”(5)集体评议。

2.带有“反捺”的字。

(1)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

(2)评议:运笔方法(不要写成弓形)、间架结构。

四、优秀作品展评

【板书设计】;第8课 反捺

顺锋入笔 向右下压行笔 提笔收锋

教学反思:

第9课

横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笔、墨、纸。

2、老师做好有关大字横折的写法的ppt。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欣赏学生作业: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咱班同学的优秀书法作业,比比谁的眼力最准,能猜出都是谁的作业。

三、点拨难点、突出重点

(一)横折的特点:

1、请同学们看字,这两个基本笔画的名字是什么?(横画、竖画)它们的写法谁还记得?课件出示:横画和竖画

生和老师一起回忆: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用水书写,学生跟着用手指书空,边写边说运笔过程。

2、今天我们来学习横折的写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横折有什么特点?生观察,师同时板书课题:横折的写法。

3、谁把你观察到的横折的特点说给大家听听?

(二)横折的写法

1、预设评价: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横画和竖画的写法,你们能不能根据横画和竖画的写法,试着总结归纳出横折的写法。生试总结

2、哪位同学试着总结一下横折的写法? 横折的写法:(1)先左上,再右下按。(2)转笔右行,提笔向上。(3)右下按,转锋下行,按笔回锋。

3、横折的写法是这样的,现在同学们用手指在桌上按照书写方法体会一下横折的写法。现在看看老师给大家的示范好吗,重点看横折的折角处的写法。教师示范,边写边说重点,生可书空体会横折的写法。写横到转折处,将笔锋轻轻提起,转锋向右下横斜按笔,笔毛铺开后,锋根略提,折锋沿中心线向左下运行,至末端收笔同竖画的写法。注意:若学生没看清,可再示范一个。

4、学生练习,教师提示: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用毛笔写 1 个横折。你还可以参照书中的运笔过程写字。生动笔写横折 1 个。

5、谁愿意把你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三)横折在字中的不同

1、出示:日里师:请同学们观察横折在这两个字中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生展示(横画较细,竖画较粗;横折在“日”中是横短竖长,在“里”中是横竖长短差不多)

2、横折在字中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日、里”字的整体形状、结构是不一样的,结构不同决定了横折的变化。我们来看看“日”字从整体上看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课件演示两个字的书写要点。

3、请同学们用毛笔把两个字写一写,还可以打开书书法拓字,体会一下整个字的写法以及横折在字中的变化。师巡视,纠正坐姿及执笔姿势

4、展评(对书写中注意竖画向内倾斜的学生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是学习的有心人,只有做有心人,写字才能有长足进步。)

四、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反思:

第10课 竖折

【教学目的】:

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1、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

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了解掌握竖折的书写要领;

2、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折。【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指名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折“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折“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详细讲解: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5、指名说一说竖折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折,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竖折的字。

1、出示范字。竖折:

2、指名认读。

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第10课 竖折

转锋向右下顿笔、铺毫、力行 另起一笔向左逆锋起笔写横 向右下顿笔 向左回锋提收

教学反思:

第11课横撇

教学目标:

1、学会写笔画横撇注意写横撇的写作要领。

2、会正确书写“又、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握笔姿势。教学过程:

一、我来说你来做:头正 身直 肩平臂开 足安

生做

师:做的很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笔画 板书 横撇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写横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横短撇长 生:横要顿笔 生:撇要出尖 师:很好,老师刚才是怎样写横撇的,我们一起再来写 师示范生书空

师:在写字本第一行写一排 生写

师巡视发现问题纠正 问题1 2 3 老师再示范

师:把第一行写完 生写

师:写完后请圈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笔画。生圈

二、师:看来横撇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了,我们来学习一个例字

板书“又” 师:“又”字有那几个笔画组成?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生回答

1、注意每一笔的起笔位置

2、注意横撇再夕字中的变化

3、写完后整个字取斜势

师:我们一起来写“又”示范 生书空

师:请同学们把“又”描一描,注意描的时候笔画要流畅 也就是不断笔不走样

生开始描红

师:描完的在空格里试着写一写

生试写 师巡视 发现问题纠正 问题1 2 3 让学生说出问题所在并改正 老师再示范

三、师:请同学们翻开50页描写 这次要比上一页要好 注意刚才的几个问题

放音乐,开始练习师个别指导

师:写完的同桌互相圈一圈,把你认为他写的好的字圈起来,不好的字说一说应该注意什么地方„„开始

学生活动

四、师:孩子们你们表现都不错,写字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方法,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勤加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2课撇折

教学目的:

1、认识撇折的形态,掌握其正确书写方法。

2、掌握撇折与组合的规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撇折的正确书写方法。难点:撇和横相连处的折角。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二)、复习检查:

说一说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学习撇折的写法。A:说一说撇折怎么写?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撇折的写法。

2、学习么的写法。

A:说一说么的写法:撇略有弧度。撇折的起笔要高于撇。点的收笔要与撇折的折角取齐。

B:教师示范写法。

C:学生练习写么的写法。

3、教师边师范边讲解“玄”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B、说说玄字要注意什么?

C、学生练习写“玄”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去”的写法。A、学生说一说笔顺。

B、去字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上面多了一个土字。

C、学生练习写“去”字,实物投影仪显示写的好的作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写了什么笔画?要注意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3课竖钩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竖钩笔画的简单的字。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学会竖钩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竖钩笔画的简单的字。【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

2、能在运笔过程中体会折锋、学习带有竖钩笔画的简单的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欧体字:判、利、持、拂、可、水、求、事(幻灯片)

这八个字,大家认真观察,它的形体方方正正,笔画平直,就好像是电脑打印出来的一样,很好看。这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字体,就是楷体字。这八个字全部是截取自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师引导: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中都有一个什么相同的笔画?(钩画)

生答:竖钩 师:竖钩是怎么写的?我们来看一位书法大师他怎么写竖钩的,请看大屏幕。书法大师他写得很娴熟,很快也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竖钩的写法。引出课题:竖钩。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示范导学

1、观察竖钩的形体

出示笔画竖钩的幻灯片(展台)。

竖钩,顾名思义就是有竖有钩,先竖后钩。它主要由两个笔画组成,一个师竖,一个是钩,要写好竖钩,先要写好竖。

竖钩的竖跟竖钩的哪种写法很相似(垂露竖)?

2、复习竖的写法:

垂露竖我们已经学过了,我们来回忆一下,垂露竖是怎么写的,谁来说说?说说它的写法要领或者步骤。

提问学生,老师总结 垂露竖的写法(幻灯片)①藏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按,调转中锋向下行笔 ③至竖画末端稍驻,再向下作顿笔 ④向右上回锋收笔

3、学习竖钩的书写方法。(在大田字格中进行讲解)把握竖钩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竖钩的行笔方法。注意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落笔、钩笔位置)。(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竖钩)

①藏锋起笔

②折笔转锋向右按 ③提笔转中锋向下行笔

④至钩处稍顿,回锋向左上钩出

前三个步骤基本和竖的写法相同,至要钩处稍向左,再回锋向左上钩出。重点讲解钩的写法: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 在笔尖。注意钩不能过长。引笔下行到顿处,顺势向下,再将笔以原路回锋到顿处,略驻笔,完成顿的笔姿后,钩出。

4、教师范写竖钩。

①教师范写第一个竖钩:(分步写)②教师范写第二个竖钩:(一笔完成)

(讲清讲透笔画的用笔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笔画的行笔运笔,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知结构。)

三、生练写竖钩(音乐渲染气氛)

看书法家书写竖钩视频,学生根据掌握的要领,模仿书写。

1、生练写竖钩(4个),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2、生习字展示、点评。(1)挑选好、中、差学生作品(2)学生点评

(3)教师点评:钩的病笔,病因及纠正方法(言语点评并在展台中用红笔进行勾勒)。

①过早钩不饱满。纠正:钩前笔锋应稍驻蹲,或者将笔锋转回顿、挫后钩出。②钩朝下挂无力。纠正:应向左上方或右方钩出。切忌朝下钩。

③钩出前的按得太重。纠正:除钩前顿笔轻按,控制好力度,不要做过分的提按动作。

④出钩前没有调整好笔锋。纠正:出钩调整好笔锋,完成提、按、顿、驻的动作后再行钩出。

3、生继续练写竖钩

播放书法大师写竖钩视频,供学生学习、模仿。

四、教师总结

掌握要领,多加练习。

在这节课上,同学们积极主动、刻苦练习,基本掌握了竖钩的书写要领。希望大家以后多加练习,学好一手好字,将会受益终身。

五、作业

回家继续练写竖钩。教学反思:

在探求新知这个环节我也遵循了学生的年龄和初学毛笔字的特征,在“示范导学”中引入,各环节都是起了引路的作用。重点还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竖钩的写法。因此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练写竖钩,并且在练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然后再进行练习。作业展示这一些环节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第14课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

弯钩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

描仿好含有弯钩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弯钩(2)、组织学生观察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5)、组织学生练习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5课横钩

教学目标:

1、认识横钩、横折弯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钩、横折弯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

横钩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

描仿好带有横钩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中的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钩。

2、出示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

3、出示横钩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示范笔画。

5、组织学生练习横钩这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学生描仿写字。

四、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练习四 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练习四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65页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通过实践,学生更进一步的整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教学重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实践活动

统计学生的身高,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在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 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有所不同。

本次测量身高,旨在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你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3.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让学生主动去探讨。让学生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比较信息。

4.让学生看书中提供的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喜欢学生将自己班级与这个班的身向的颁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拍成照片。

5.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1--教学后记: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就身高的问题中,进一步整理和学习统计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2--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四教案

练习四 主备人:周华云

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

1、说说写写——留言条。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导学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这些词语就藏在我们的语文书里,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谁准它?

(3)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4)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大家听。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生学习第二部分。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情景。

(3)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独立、合作),完成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4)反馈:举办“小画展”,在展示自己的图画的同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共评,选出“小画家”。

师生学习第三部分。

(1)审题:指名读。

(2)你知道哪些诗是描写秋天的?能吟一吟吗?

(3)能把你们吟诵的诗句和你们画的画联系起来吗?

(4)写一写。

三、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幅画,再用优美的词语向我们介绍。

四、当堂检测、达标评价

1、写一写、练一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导学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的要求。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指名复述《卧薪尝胆》。

(2)自由读,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5)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耻辱。忍受耻辱。以曲求伸:意为尺蠖(huo)弯曲身子,是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为进。

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奋进:促使人奋勇前进。

羽毛丰满:比喻力量已积蓄充足。

(6)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7)反馈:指名试背,齐背。

(8)说一说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成语。

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引导学生评议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三、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1、学生列举历史成语

四、当堂检测、达标评价

1、抽查学生成语默写情况

第三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导学:

(1)揭示说说写写的话题:学写留言条。

二、合作探究、质疑导学

(1)教师谈话:“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2)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3)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

(4)指名说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期。

(根据自己留言的内容,同桌互说,并纠正。注意礼貌用语)

三、拓展延伸、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谈一谈如何才能快速掌握留言条的写法

四、当堂检测、达标评价

请同学们打开作业本,试写留言条。(注意格式)

板书设计: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趣味数学练习卷(四)

三年级上册趣味数学练习卷

(四)姓名()

一、我会填。

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火车的载重量通常()作单位,上数学课时老师用的天平用()作单位。

3、在()填上适当的数。

3000千克=()吨()克=6千克

6400千克-400千克=()吨2800千克-800千克=()吨

4、在()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①、1袋面粉重25()②、1枚硬币重2()③、一头大象重3()④、1袋盐重500()

5、①排列下列各数:60千克、600000克、6吨、600吨。()>()>()>()②、4000cm、50mm、200dm、4km()<()<()<()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

1、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2、一棵大树高17dm.。()

3、一个小学生体重约35千克。()

4、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5、妈妈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克。()

三、应用题。

1、一台机床重250千克,8台这样机床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一台机器重800千克,50台这样的机器用载重5吨的汽车来运,需几次运完?

3、从甲地到乙地共290千米,现已行了110千米,剩下的要求2小时行完,平均

每小时行几千米?

4、小玲买了一本书和一袋糖。买一本书用了6元,买糖用的钱数是买书所用钱数的7倍,她带去50元钱够吗?如果够,找回几元?

5、书架上摆着三层书,上层有48本,是中层的6倍,下层比中层多15本。下层有书多少本?三层共有多少本书?

6、小华有36张卡片,比小明的4倍少4张,小明有多少张?

7、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少6米的长度,第二次剪下余下的一半,这时还剩下8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8、庆“十一”同学们做红花38朵,比黄花2倍多8朵,同学们做了黄花多少朵?

9、牧羊人赶一群羊过10条河,每过一条河都有一半的羊掉入河中,每次他都捞上3只,最后清查还剩6只,这群羊在过河前共有多少只?

下载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四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版_五年级数学下册_教案(练习四)(★)

    长 方 体 认 识( 二 ) 第六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四(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中......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内容:植树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享课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一、分享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第2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内容:教材P74~75。 教学目标: 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内容:植树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植树》教案

    植树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过河教学教案

    过河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1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过河”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