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家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办法
石家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办法
为充分调动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有效遏制非婚生育、政策外生育等现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举报对象
凡居住在我市的公民(包括本市户籍的居民、本省其它市户籍及外省户籍来本地居住人员),有违反计生法律法规生育、收养等行为的;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有违反国家《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行为的。
二、举报范围
当年度和上年度被举报人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未统计上报的以下三种情况。
(一)非婚生育的;
(二)未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手续而非法收养子女的;
(三)违反《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二孩、三孩及以上的;
(四)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以下简称“两非”)。
三、举报办法
(一)举报形式
1署名或匿名信举报,以及自编代号密码信举报。密码书信举报者,要在举报信下方写明详细地址,并对被举报夫妇姓名,随意自编一个五位数的代码,写在该夫妇姓名之后,如:“张君、李红,02235”,然后再自编一个六位数的兑奖密码(如:举报人兑奖密码12345
6),写在举报信的落款处并注明“兑奖密码123456”。举报信寄至石家庄市人口计生委信访室(邮政编码050011)。
2来电举报。直接拨打市人口计生委信访室电话86689385。
3来人举报。可到石家庄市中山东路216号市政府1号楼1117房间。
4网络举报。可登陆市人口计生委公众网站(网址是http://jisheng.sjzchinacom)
根据自愿原则,欢迎举报人提供真实的联系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以便联系或作为领奖依据。
(二)举报注意事项
1举报政策外生育行为的,举报人要写明被举报政策外生育或收养的夫妇姓名(有别名或曾用名的要在正式姓名后注明)、单位名称、家庭住址、门牌号码,隐瞒地点、抚养人姓名、住址以及婴儿出生年月、性别、孩次、孩子现在何处等情况。
2举报“两非”案件的,举报人要写明被举报医疗保健机构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名称、详细的办公地址、医务人员的姓名、受术者的姓名等情况。
四、奖励办法
(一)奖励资金来源
市人口计生委设立奖励基金10万元。
(二)奖励资金发放
举报一经查实,市人口计生委即给予举报人现金奖励。查实结果将定期在《燕赵晚报》或石家庄市人口计生委网站上以“举报代码”的形式公布,举报人可持举报代码和兑奖密码到市人口计生委纪检监察室兑奖。以真实姓名举报的,市人口计生委直接通知本人持身份证兑奖。举报人须在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到者,视为弃权。
(三)奖励标准
1举报非婚生育一孩、非法收养一孩的,奖励1000元;
2举报不符合政策生育二孩、非法收养二孩的奖励2000元;
3举报不符合政策生育三孩及以上、非法收养三孩及以上的奖励3000元;
4举报“两非”案件的,奖励2000元。
(四)奖励规则
1多人举报同一对象的,只奖励最先举报者(以举报信邮戳时间、来人举报时间,或电话记录、网络记录时间为准);
2多人联名举报同一对象的,奖金平均分配。
五、具体要求
(一)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举报行为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压制举报或打击报复举报人及其亲属,否则追究相关责任。市人口计生委对群众举报问题及时查处,并为举报人严格保密。
(二)举报要坚持实事求。不得以举报为名,故意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或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否则将依法依纪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要做好宣传。市人口计生委、各县(市)区计生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本《办法》,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要在政务公开栏内公告,确保群众的知情权,便于群众举报。市人口计生委将把此列为平时检查督导的内容。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二篇:计划生育举报有奖制度
文章标题:计划生育举报有奖制度
一、举报的范围和内容
在街道范围内出现的下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行为:
⒈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计划外怀孕的;
⒉年以后计划生育外生育,区、街道计生部门未掌握的对象;
⒊瞒报计划外生育报成计划内生育的;
⒋非法收养、送养小孩的;
⒌生育后遗弃、买卖、残害婴幼儿或谎报婴幼儿死亡的;
⒍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非法摘取宫内节育器的;
⒎计划生育工作中乱收费、乱罚款的;
⒏为育龄人员提供假证明,办假手续的(包括给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不符合生育政策的人员办理生育证明的,给未落实节育措施的人开具落实节育措施证明的);
⒐为计划外生育人员提供躲避场所及非法接生的。
二、举报的奖励标准及有关规定
⒈举报人对所举报的人和事必须实事求是。
⒉对举报人绝对保密。
⒊对举报计划外怀孕的,经调查情况属实,每例奖元;对举报计划外生育或瞒报计划外生育的,经调查情况属实的,每例奖元;对举报其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人和事,将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⒋区、街计生部门已掌握的,不予奖励。
⒌奖励经费由街道办事处和被查处人所在单位承担。
三、举报电话
区计生局
《计划生育举报有奖制度》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计划生育举报有奖制度。
第三篇:临沂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临沂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级事业单位,各高等院校:
现将《临沂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临沂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畜牧、商务、渔业等有关部门(以下简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受理、转办、督办或者直接参与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违法举报案件。
第三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食品安全举报的受理、查处工作。
第四条
举报途径
(一)来人、来信举报;
(二)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举报;
(三)行政执法部门或司法部门移交的由个人举报立案查处的案件;
(四)其它途径。
第五条
奖励举报范围
(一)农产品种植、养殖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
(二)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
(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水产及其制品;未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证》私屠滥宰的行为;
(四)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销售失效、变质、过期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或者伪造、涂改食品生产日期延长明示保质期的行为;
(五)应当取得而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生猪定点屠宰证》、《营业执照》等证照,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六)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未按有关规定要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七)其它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第六条
举报受理
初级农产品种植环节的举报由市农委负责受理;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举报由市质监局负责受理;
食品流通环节的举报由市工商局负责受理;
餐饮消费环节的举报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受理;
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环节的举报由市畜牧局负责受理;
生猪屠宰环节的举报由市商务局负责受理;
水产品养殖环节的举报由市渔业局负责受理;
其他食品安全方面的举报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或转办(各部门举报受理电话见附件)。
第七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不得推诿拒绝,对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应当详细记录举报相关情况,并尊重举报人的意愿,对举报人的所有信息予以保密。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内的举报,应当告知其向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或者在受理后 24 小时内以书面形式移交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处理,同时告知举报人。
第八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办结所受理的举报。情况复杂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 30个工作日。
第九条
举报奖励级别和奖励额度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一级举报及奖励:能详细提供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并能够提供关键证据或票据,并积极协助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按该案货值的5%给予奖励。
二级举报及奖励:能提供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并已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并协助案件调查,经查证,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相符,按该案货值的3%给予奖励;
三级举报及奖励:仅提供查办线索,未配合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按该案货值的1%给予奖励;
每起案件的举报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10000 元。对执法机关查处后无涉案货物,但证实被举报者存在违法事实的,可视情节给予举报人员200—400元奖励。
第十条
举报奖励原则
(一)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对同一案件的举报奖励不得重复发放;
(二)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
(三)举报人应当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四)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公开或泄露举报人有关信息。
第十一条
确定举报人身份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在案件办结5日内通知举报人。举报人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 个月内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领取。逾期不领取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二条
下列举报案件不适用本办法:
(一)与食品安全工作有关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
(二)负有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或者授意他人进行的举报;
(三)假冒伪劣产品的被假冒方或其代表、委托人的举报;
(四)同时从事食品违法经营行为者相互之间进行的举报。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举报所需奖励资金从罚没收入中解决,由市财政审核拨付,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发放。
第十四条
对于举报人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恶意串通、套取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的,一经发现,取消举报人领奖资格,对有关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负责举报案件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在结案后 3 个工作日内将案件查处情况书面报送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 年5月 21日起施行。
附件:
市食品安全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受理电话
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8314492
市农业委员会:
8961159
市质监局:
12365
市工商局:
12315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960111
市畜牧局:
2966680
市商务局:
8105617
市渔业局:
8308625
河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8080311
第四篇: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奖举报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奖举报
一、举报内容
1、利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人和事。
2、政策内怀孕非法终止妊娠的人和事。
3、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人和事。
4、非法经销和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的单位和个人。
5、为他人介绍进行非法B超鉴定和终止妊娠的行为。
6、非法接产的单位和个人。
7、提供计划生育假手术、假证明的人和事。
8、隐瞒包庇违法行为和处理不到位的事件。
二、奖励
对举报内容经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5000元奖励。
三、举报电话
第五篇:上良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制度
上良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计划生育国策意识,激发和提高全乡人民关心、支持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生育秩序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推动我乡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乡范围内推行计划生育打击“两非”举报奖励制度。具体内容规定如下:
一、举报范围:
违反现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户籍地及现居住地在本乡的当年及前两年乡镇、街道未上报的使用“B”超仪器等医疗技术鉴定胎儿性别者;计划内怀孕无故引产者。
二、奖励办法:
1、凡举报使用“B”超仪器等医疗技术鉴定胎儿性别的,经查实,每例奖励1000元;凡举报计划内怀孕无故引产的,经查实,每例奖励500元。凡举报个体门诊药店非法出售终止妊娠的药品,经查实,每例奖励300元。
2、举报人可以通过电话查询举报情况,凭被举报对象的姓名及“兑奖密码”或举报人身份证到上良乡计生办领取奖金。上良乡计生办依法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举报人的有关情况和举报的内容给予严格保密。如发现举报人因举报受到打击报复的,上良乡计生办将调查核实,并交有关部门严格处理。
三、举报方式:
1、本乡或外地公民发现有使用“B”超仪器等医疗技术鉴定胎儿性别的,计划内怀孕无故引产的或个体门诊药店非法出售终止妊娠药品的,而村委会未发现或未如实上报的,均可信函、电话或上网举报到上良乡人口和计生局办公室(信访),邮编:744405,电话:0933-3851002,电子信箱slxjshb@163.com;
2、举报人在举报时应告知计划生育对象的姓名、非法行为实施地点及现居住地址。
3、举报人采用信函举报方式的,可自编一个任意的六位数“密码”。举报人应记住自己编写的“密码”,举报查实后将作为领奖的凭证。不设密码的举报人,在举报时,要写明本人姓名或身份证号码,举报查实后凭本人身份证领奖。上网的,凭本人电子邮件名称领奖。
四、本举报奖励制度在全乡范围内予以公布。各村要在政务公开栏内将举报制度与其他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一并张贴、公布、宣传。
附注:密码举报信示例:
1、报信内容
举报人兑奖密码123456(6位,任意编写)举报时间:*年*月*日
被举报夫妇的姓名:张*、王* 张*、王*,灵台县**镇(乡)**村(居)人,现住**乡(镇)街道**村或**地,于**年**月**日在某地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人工终止妊娠。举报信寄往地址:上良乡计生办,邮编:744405
2、保存密码
举报人应记住自己编写的兑奖密码和被举报夫妇的姓名。如上例的123456以及张*、王*做为领奖凭证。
上良乡计划生育办公室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