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证书--十条警戒线
临沂三中校园二十字常规要求
1、干干净净,教室内外要始终保持干干净净,特别是阳台、室内、走廊、窗台、三个楼梯,做到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垃圾、灰尘、污渍;宿舍要始终保持干干净净,本学期将加大对宿舍检查的力度,特别是夜不归宿、在宿舍内抽烟酗酒、不服从管理、内务很差等严重的违纪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住宿资格。
2、安安静静,教学区要保持安静,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特别是三节晚自习,关键在于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安排好值日班长,要求学生提前2分钟进教室,及早入静、入境,哪个班级的自习纪律不行,就要班主任全程跟班,第三节晚自习班主任要在教室内跟班。
3、板板正正,要求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不允许出现违反《十条警戒线》的行为,特别是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夜不归宿、痴迷上网、携带手机等严重的违纪行为,对于手机,一经发现,予以没收,并及时通知家长领回家,反省检讨,情节严重的可以给与勒令退学处分。
4、整整齐齐,教室内桌椅板凳、书籍薄本、卫生工具等摆放整齐,宿舍内物品排放整齐,做到任何时候经得起检查,做到始终如一,对于影响班级、宿舍集体荣誉的事情、学生将进行严肃处理。重点在于升旗仪式、广播操、各种会议,要求学生集合做到“快静齐”,队列整齐、服装整齐,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学生服装整齐就是要求学生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准戴各种饰物,国庆节以后,要求全体学生一律穿校服入校、入教室,凡是不穿校服者,学校将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只要班主任严格要求、严格检查,相信学生们是能够做到、能够做好的。
5、平平安安,加强安全教育,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夜不归宿、痴迷上网、携带手机、随意外出、拉帮结伙、抽烟酗酒等,既是严重的违纪行为,也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不能以任何原因、任何理由打架斗殴,一经出现,学校将严肃处理,直至勒令退学、取消学籍!学生无正常的请假手续,随意外出,在校外出现意外事故,责任自负!
临沂三中政教处
2010年10月
保证书
本人保证在临沂三中高中部就读期间,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决不违犯《临沂三中学生要求十条警戒线》,服从学校管理,尊重师长,团结同学,按时作息,认真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如有违犯,坚决服从学校的处理决定。附:临沂三中高一年级学生十条警戒线
第一条,打架斗殴影响恶劣的;
第二条,夜不归宿出入网吧的;
第三条,谈情说爱影响恶劣的;
第四条,故意损毁公物拒不赔偿的;
第五条,无故旷课缺课,无请假手续随意外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
第六条,在教室、公寓内打牌、下棋、玩游戏、看不健康书刊,屡教不
改的;
第七条,不服从公寓人员管理,在公寓内抽烟、酗酒、不按时作息的;
第八条,在校敲诈、偷盗、拉帮结伙等其它严重违纪行为的。
第九条,在学校(包括教室、宿舍等校内场所)携带、接打手机的;
第十条,不尊重老师,辱骂、顶撞老师,不服从学校、班主任、老师管
理的。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时间:
此表一式两份,上交学校一份,自留一份
临沂第三中学
2010年10月
第二篇:心中的警戒线
《心中的警戒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2.通过了解吸烟、酗酒、吸毒、沉迷电子游戏等不良诱惑的危害,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并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
3.让学生养成科学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了解社会上有哪些不良的诱惑,并写出相关的调查记录。
2.收集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危害的案例.如吸烟、赌博等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演一演感受诱惑的存在(1)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品《诱惑》。(自编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受诱惑的小品片段)
思考:小品给我们什么启示?
(2)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还面临着哪些诱惑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网络、吸烟、金钱、赌博、邪教等)
(3)哪些是不良诱惑?为什么?(报告学生约判断,教师在黑 板上做上标记)
(4)课前,我们对中小学生不良行为进行了调查,现在让我们来汇报→下。
(学生分小组交流)
(5)通过调查,你们受到什么启示?
2.议一议体会诱惑的危害
(1)师讲述陆力和杨高的故事。讨论:陆力和杨高为什么会由 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沦为罪犯?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过度沉醉 网络还有哪些危害?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还知道哪些不良诱惑危害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后果?
(3)出示教材上的图表,填表并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分析这些诱惑的危害。
(4)教师引导得出:不良诱惑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要坚决抵制。
3.想对策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怎样才能做到科学上网?
(2)师小结并赠送儿歌:
网络有利也有弊,以下几点要牢记:
黄色网站不能去,网络蒋戏不沉迷:
疲劳作战不可取,眼睛一定要休息:
劳逸结合用电脑,发挥功效有出息。
(3)(小组分任务讨论)请每个组选择一个或两个不良诱惑,提出一些拒绝诱惑的方法。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辨别能力。
第三篇:《人生警戒线》心得体会
《人生警戒线》 心得体会
今天观看了人生警戒线这部警示教育篇,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曾经和我们一样,却因为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因而导致他们沦为阶下囚。通过观看光碟和领导的随机教育让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体会之一
学法
我们确实要踏踏实实的学法,做一个知法懂法的青年,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去碰触法律,这样你会后悔终生 只有加强法律、政治的学习,才能不会走向罪恶的深渊。
体会之二
三思而后行
一念之差,就决定了是天堂还是地狱 , 这一念之差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以后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在法律的圈子里面做事,不要徘徊在法律的边缘。体会之三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首先只有筑牢思想的防线,才能更好的发展成才。只有积极参加各项教育,积极地去参加的各项知识竞技才能做一个知法、懂法的人。
所以我们在以后不管做什么事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 最后悔恨终生。
第四篇:《红色警戒线》观后感
《红色警戒线》观后感
《红色警戒线》观后感一:
12月2日,我局组织全体党委成员及全体民警,分三批观看了《红色警戒线》(二)警示教育片。
由省厅纪委拍摄的警示教育片《红色警戒线》以查处涉案民警的典型案例为题材,通过详实的资料和深入的采访,真实展现了涉案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收受贿赂,最终走向腐败的人生蜕变轨迹,并从警示后来者的角度,深刻剖析了领导干部产生腐败的思想根源和外部诱因以及给社会造成的重大损失,表明了坚决抵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教育片,大家一致认为,警示片的教育是深刻的,是全体党员干部的前车之鉴、长鸣之钟。观看结束后,民警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细节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清廉自守,坚守政治底线,严以修身,严以用权,真正做到警钟长鸣。一是要加强法纪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自重、自律、自省、自警;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把好人生的“总开关”;三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三项纪律”等法规纪律。
《红色警戒线》观后感二: 本来一开始只是想到了红色警戒,才去下载的。但是看过之后给我的震撼远远大于红色警戒。
影片一开始是一片天堂般的风景,土著人和两个白人愉快的享受着生活。一点也没有片名的紧张,而是一份安逸。但随着影片的发展,才发现这段长度不短的镜头是多么具有深意,融合了导演多大的心血。一面是战火纷飞的战场,一面是宁静祥和的小岛,给人的精神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不同于美国的大多数战争片,这里讲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整体的团结与勇气,面对困难时的意志。同时影片又表现一些胆小的士兵不断的发抖,冒冷汗,退却,给人更真实的感觉。从整个影片来讲,突出人物的内心刻画一直作为重点,而华丽的动作,激烈的枪战都只是辅助。虽然最后依然有一个英雄站出来去探查敌情,但他没有007那样的神勇,只是探查到敌情让队友回去,自己留下引开敌人。他死时也只是一下的是,导演只放了不到2秒,但在整个侦查过程中,营造的紧张气氛,和对人物的心里独白是接近完美的,尤其是多次快速的蒙太奇剪辑。这样的功夫丝毫不逊色于希区柯克的电影艺术。
而我认为片中的精华远不止这些。对于日本俘虏的刻画和描写也十分重要,似乎还要高于对美国士兵的描述。一个个被俘的日本兵,或在战友边哭泣,或向美国兵怒吼,或沉默不语。此时,你对他们已经没有原来的那份憎恨,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同样沦为战争受害者的同情。正像影片中副连长表现的一样,给于的不是凌辱与暴力,而是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此刻,我想到了《硫磺岛的来信》也是一部类似的反战影片,但对于这些细节却做的远远不够。而且《硫磺岛的来信》还是突出了个人的存亡,没有放到集体的高角度描写,部分镜头过于血腥也是很大的弊端。
我强烈推荐大家欣赏这部影片,只要向往和平的人都会喜欢的。
《红色警戒线》观后感三:
恰逢著名的反战小说《红色警戒线》出版五十周年,钓鱼岛引发了最新一轮的抗日热潮,抵制日货似乎已无法平息一些人内心的愤怒,他们更渴望一场战争,愿意捐出一个月工资甚至是生命。也要狠狠教训一下日本人。
可战争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会带来什么呢?他真的能平息愤怒吗?还是只能制造更多的仇恨?
作为一个没怎么输过的军事强国居民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对战争有深刻的了解。詹姆斯琼斯于1939年加入美国陆军,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他离开部队,潜心写作,以擅长描写战争、战事及士兵心理而获得巨大成功。
《红色警戒线》是他的代表作“战争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的是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歼灭战。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个战场新几亚进发为止。绝对是一部震撼心灵的战争史诗,一曲血与火中人性的挽歌。此书1998年改编成电影《红色警戒线》,由西恩潘、阿德里安布劳迪、约翰特拉沃尔塔、乔治克鲁尼等海量巨星出演,观众一致认为其是比《现代启示录》更残酷,比《拯救大兵瑞恩》更血腥的战争电影,彻底阐释了“战争没有胜者,只有人性的溃败。”这一主题,因此获柏林金熊奖与奥斯卡七项提名。影片中所表现的关于“战争与生命”的主题至今仍引起人们的共鸣。
此小说XX年4月中译本出版时书名叫《细红线》,考虑到第二次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我国放映时的译名为《红色警戒线》且已为我国许多读者所熟悉,同时也为了更突出战争小说的特色,新版书名统一为《红色警戒线》。
美国文学史教授马丁戴伊曾说:战争第一原则是在战斗中为了取得军事上的直接效果必须放弃一切原则。士兵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去杀死对手。第二原则是战争把文明强调的个人价值全部摧毁,勇敢和懦怯、人性和兽性难以区别。
詹姆斯琼斯在《红色警戒线》中反反复复也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军人,特别是年轻的士兵们如何在军队这座大熔炉里,在战场这座炼狱里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军队和战争如何将一个天真无邪、对战争充满恐惧的年轻人变成熟谙世道,为求生存恣意开枪杀人,虐杀对手,并引以为傲的大兵。
《红色警戒线》也许是美国文学中对战争最严厉的谴责。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两败俱伤。琼斯用反讽的语气称战争和军事冲突为“人类一切事业中最伟大的、最英勇的事业”;源源不绝地赐予我们需要的愉悦、激励和强烈的刺激,不停地为我们造就“英雄”、“总统”和“领袖”,还有我们用和平的名义建造的纪念碑和博物馆”。但是“英雄”、“领袖”和“智者”与“懦夫”、“死者”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一条细细的红线”。
《红色警戒线》和《永恒》以及琼斯死后出版的《口哨》组成了他的“战争三部曲”。也有评论家把《手枪》加进去,凑成了“四部曲”。《红色警戒线》实际上是琼斯最好的一部作品《永恒》的续篇,故事背景从夏威夷岛转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从和平时期的军营转到战场。这样续写才更能展现出一个士兵褪去“人性”的全过程。
相比于二战,杀伤性武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实,在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摧毁一个大洲的时代,任何兵器都是多余的了,人类、文明、国家,都成了渺小、脆弱的代名词。那么,试问战争除了毁灭一切又有何意义?
也许世界还没有文明到不发生争端的地步,还没有一种更文明的解决争端方式出现,但“反战”绝对是我们变得更文明的必经之路!
第五篇:《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
《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
观看警示教育片《红色警戒线》后,大家都有怎样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公安民警特廉洁从警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根据省厅、市局纪委的统一部署,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我局组织民警在局三楼会议室收看《红色警戒线》(二)警示教育片。
该片以情景再现、采访有关人员、分析思想根源的方式,通过对典型案例,揭露了贪权、贪财的扭曲心理和堕落为阶下囚的沉沦轨迹。向民警展示了我省公安机关内部违法违纪案件触目惊心的一幕,客观地阐述了公安机关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违纪干部个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影响,反映了少数执法人员法纪观念淡薄,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等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特权思想的危害性,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形象,同时也给自己和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
观看警示教育片后,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这部警示教育片反映的案例非常典型,看后令人触目惊心,民警从这些惨痛的教训中,不仅看到了他们留下的蜕变轨迹,更看到了他们流下的悔恨的泪水,让观看警示教育片的民警从中吸取了教训,达到警钟长鸣的效果都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和教育,敲响了警钟。大家表示,一定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洁从警各项规定,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做到不触碰高压线、不逾越红线,特别是要以当前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自我约束,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良好作风形象,为广大民警作出榜样表率。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民警队伍的教育管理,坚决防止队伍内部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
《红色警戒线》是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作者、著名战争小说家詹姆斯·琼斯的代表作“战争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的是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歼灭战。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个战场新几亚进发为止,是一部震撼心灵的战争史诗。此书1998年改编成电影《红色警戒线》,由西恩·潘、乔治·克鲁尼等巨星出演,被认为是比《现代启示录》更残酷,比《拯救大兵瑞恩》更血腥的战争电影,阐释“战争没有胜者,只有人性的溃败”,影片获柏林金熊奖与奥斯卡七项提名。影片中所表现的关于“战争与生命”的主题至今仍引起共鸣。
《红色警戒线》是美国文学中对战争最严厉的谴责之一: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两败俱伤。琼斯用反讽的语气称战争和军事冲突为“人类一切事业中最伟大的、最英勇的事业”;源源不绝地赐予“我们需要的愉悦、激励和强烈的刺激”,不停地造就“英雄”、“总统”和“领袖”,还有“用和平的名义建造的纪念碑和博物馆”。但是“英雄”、“领袖”和“智者”与“懦夫”、“死者”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一条细细的红线”。
《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
《红色警戒线》是他的代表作“战争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写的是1942年美国陆军第205师一个连在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向日军发起歼灭战。从部队搭乘运输舰远涉重洋在瓜岛登陆开始,长驱直入,殊死搏斗,全歼日本守军,到准备向下个战场新几亚进发为止。绝对是一部震撼心灵的战争史诗,一曲血与火中人性的挽歌。此书1998年改编成电影《红色警戒线》,由西恩•潘、阿德里安•布劳迪、约翰•特拉沃尔塔、乔治•克鲁尼等海量巨星出演,观众一致认为其是比《现代启示录》更残酷,比《拯救大兵瑞恩》更血腥的战争电影,彻底阐释了“战争没有胜者,只有人性的溃败。”这一主题,因此获柏林金熊奖与奥斯卡七项提名。影片中所表现的关于“战争与生命”的主题至今仍引起人们的共鸣。
此小说XX年4月中译本出版时书名叫《细红线》,考虑到第二次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我国放映时的译名为《红色警戒线》且已为我国许多读者所熟悉,同时也为了更突出战争小说的特色,新版书名统一为《红色警戒线》。
美国文学史教授马丁•戴伊曾说:战争第一原则是在战斗中为了取得军事上的直接效果必须放弃一切原则。士兵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去杀死对手。第二原则是战争把文明强调的个人价值全部摧毁,勇敢和懦怯、人性和兽性难以区别。
詹姆斯•琼斯在《红色警戒线》中反反复复也在表达同一个意思:军人,特别是年轻的士兵们如何在军队这座大熔炉里,在战场这座炼狱里完成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军队和战争如何将一个天真无邪、对战争充满恐惧的年轻人变成熟谙世道,为求生存恣意开枪杀人,虐杀对手,并引以为傲的大兵。
《红色警戒线》也许是美国文学中对战争最严厉的谴责。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两败俱伤。琼斯用反讽的语气称战争和军事冲突为“人类一切事业中最伟大的、最英勇的事业”;源源不绝地赐予我们需要的愉悦、激励和强烈的刺激,不停地为我们造就“英雄”、“总统”和“领袖”,还有我们用和平的名义建造的纪念碑和博物馆”。但是“英雄”、“领袖”和“智者”与“懦夫”、“死者”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一条细细的红线”。
《红色警戒线》和《永恒》以及琼斯死后出版的《口哨》组成了他的“战争三部曲”。也有评论家把《手枪》加进去,凑成了“四部曲”。《红色警戒线》实际上是琼斯最好的一部作品《永恒》的续篇,故事背景从夏威夷岛转移到瓜达尔卡纳尔岛,从和平时期的军营转到战场。这样续写才更能展现出一个士兵褪去“人性”的全过程。
相比于二战,杀伤性武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实,在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摧毁一个大洲的时代,任何兵器都是多余的了,人类、文明、国家,都成了渺小、脆弱的代名词。那么,试问战争除了毁灭一切又有何意义?
也许世界还没有文明到不发生争端的地步,还没有一种更文明的解决争端方式出现,但“反战”绝对是我们变得更文明的必经之路!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红色警戒线》电影观后感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