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3: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

高原明珠再放异彩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5))

——云南省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云南省丽江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日 08 版)

编者按: 美丽梦幻的玉龙雪山,神奇迷人的东巴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走进丽江、踏入古镇、了解中国。丽江,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回首过去30年,丽江也曾接受“以粮为纲”、“无工不富”的发展思路,但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不足的现实制约了丽江发展。转变之路难免阵痛,探索过程充满艰辛。然而,丽江人在一次次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富裕繁荣文明和谐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丽江在前进道路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展现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发展美景,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提要】 什么原因使丽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变成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千方百计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彰显文化,扩大开放,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这就是其成功之道。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共有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3%。

改革开放之初的丽江,交通不便,封闭落后,生活贫困,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习惯。1978年,全市人口87.4万,地区生产总值1.66亿元,人均1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元;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丽江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旅游业为主导,发展优势特色经济,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到2007年,丽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4.8亿元,是1978年的51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84元,是1978年的36.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8元,是1978年的30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22元,是1978年的29倍;一、二、三产业比例也由1978年的53.3︰19.7︰27改善为21.1︰33.4︰45.5。丽江古城、老君山、东巴文献古籍分别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丽江市还获得了“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等称号。

什么原因使丽江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变成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享誉中外的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

一、解放思想,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创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快。1978—198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1%,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只有1%,全省倒数第三,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五。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势特色经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以粮为纲”的思想束缚,片面发展传统农业,错失了云南省以烟、糖、茶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拉开了与玉溪、曲靖等地州的差距。发展传统农业的道路走不通,上世纪80年代后 1

期又片面理解“无工不富”,盲目发展地方工业。虽有成功之举,但多数地、县、乡(镇)搞起来的国有企业因远离大市场、进出运距远、技术含量低、员工素质低、管理水平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不仅产品未能打出去,最后连本地市场也被外来产品挤占。不少企业投产之日即为亏损之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工业企业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丽江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结合丽江改革开放前10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区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有丽江特色的发展路子。解放思想方面狠抓了“四破除、四树立”:一是破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左”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树立敢闯、敢干的积极进取观念。二是破除墨守成规、照搬书本或别地经验的僵化观念,树立认清丽江区情、坚持从丽江实际出发、建设有丽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观点。三是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守旧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广纳观点。四是破除两眼向上、两手向上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强观念。通过深入持久的理论学习和各种专题讨论,丽江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获得了大解放、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深入认识区情、探索丽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丽江人深刻地认识到:丽江的农业,因为自然条件的立体性、分散性,交通运输不便和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虽为基础产业,但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丽江的工业,因为起点低、基础差、远离市场、技术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支柱产业;丽江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国家近期水电开发重点不在丽江,一定时期内水电也不可能成为丽江的主导产业;只有发展旅游业,既符合丽江实际,又具有比较优势。因为:第一,丽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丽江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不化、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植物王国”的神奇的玉龙雪山;有世界上集深、险、奇、绝、秀为一体的最壮丽的大峡谷虎跳峡;有风光如画的“长江第一湾”;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横断山植物基因库的新主天然植物园;有仙境瑶池般的百里杜鹃王国老君山;有一天能见三次日出和日落的黎明丹霞赤壁红石林风光;有“环球第一树”之称的万朵山茶王等。丽江地处滇川藏民族地区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汉、藏、彝、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享誉世界的人文景观。丽江有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保存了唐宋音乐原形而又自成风格,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丽江有博大精深、以人类至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东巴文化;有至今仍保留母系社会形态的摩梭文化;有集多种宗教为一体,象征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经典之作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白沙壁画等。第二,旅游业是世界产业发展的新潮流。第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形成旅游消费需求,拉动整个旅游业的大发展。

1994年,云南省政府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议,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坚定了丽江走“旅游先导”的优势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信心。此后,丽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逐步打造成旅游精品胜地,支撑和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95—2007年,丽江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84.5万人次和3.26亿元,增加到530万人次和57亿元,增长了6.2倍和17.5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社会消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繁荣兴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旅游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超过了10万人,直接间接来自旅游业的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

二、积极推进,千方百计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选准旅游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后,丽江就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一心一意把旅游产业办成精品,做大做强。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委和市政府及时提出并实施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八五”期间“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抓

机遇、促发展”,“十五”期间“抓质量、增效益”,“十一五”期间“旅游强市”。1994年以来,丽江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精品、创造名牌”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主要措施:一是认真抓好旅游规划、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拓,推动丽江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会展型转变,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适应游客不断增多的需要,在做精做强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景区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泸沽湖、老君山等新景区;三是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把丽江建设成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的中心和示范区;四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打破坐地生财的观念,到主要客源地、发达地区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开设服务机构,开辟新的客源市场;五是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相适应的旅游人才队伍。

今后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为核心,大力开拓海外客源市场,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把丽江建设成为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以区域合作为重点,积极发挥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旅游集散地功能;以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推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特色,把丽江打造为旅游文化名城;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主线,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实现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丽江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

三、多元投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首先,政府投入巨资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丽江机场,“十一五”期间还计划扩建为国际机场;近几年又建设大(理)丽(江)铁路、准备开工建设大(理)丽(江)高速公路、泸沽湖支线机场等。丽江市委和市政府仅在过去的5年里,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累计投入5亿多元,实施了以改善旅游、卫生、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古城环境整治、户内电气线路改造、玉河广场建设、北门街道路改建、灯光夜景、星级厕所改造、玉河和老干片区排污管网、景观用水源头治理、东郊环境整治、道路绿化工程、廉租住房建设、金山路建设、古城数字化建设等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项目。2006年底作出了免费开放著名的黑龙潭公园的决策,使当地群众和游客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不仅较好地履行了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作出的郑重承诺,也使丽江古城的旅游环境、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位。

其次,利用地震受援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点建设。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级大地震,造成全区64万人受灾,死亡294人,受伤15431人,房屋倒塌42万间,受损79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丽江地震后,得到了国内各省区市、香港同胞和国际友人大力援助,仅香港地区捐赠的钱物就达3亿多元,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元首致电慰问和给予捐赠。这些援助资金,除按照受灾等级给受灾群众发放民居恢复重建资金以使破坏受损的民居建筑和生产设施全面恢复外,其余被政府用于旅游设施建设,把灾后重建变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交通、水系建设、古城改造、玉龙雪山和古城景点恢复重建等旅游工程。各企业和社会上争取来的补助资金和外引资金,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宾馆酒店、文化展示表演场所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以旅游酒店为例,1996年全区只有16家酒店,其中二星级、三星级酒店只有4家,床位1800个。到2007年,全市星级宾馆 18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52家,总接待能力接近60000个床位。

第三,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来建设丽江旅游设施。无论是在抗震救灾还是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丽江都非常重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玉龙雪山景区3条索道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束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大部分宾馆酒店及近几年城市化建设中的大工程,都是以引进的外部资金为主进行建设开发的。

四、彰显文化,增添丽江旅游业的无穷魅力

要改变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模式,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实现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是“孪生兄弟”,赏丽江山水—游丽江古城—品丽江文化是丽江旅游的“三连环”,缺一不可。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文化产业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多年来,丽江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坚持“文化就是财富”的新理念,以辩证的眼光认识文化不仅是精神层面的抽象财富,而且是可以转化为物质层面的现实财富,改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的陈旧观念,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文化产业放在支柱产业、龙头产业的重要位置,一抓到底,抓出了成效。丽江涌现许多旅游文化的成功典范:宣科先生采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成为家喻户晓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先后到国内许多大城市和英国、瑞典、法国、荷兰、挪威、比利时、日本等国演出、教学,开展文化交流,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丽江的文化形象推向国内外。1996年“2·3”大地震发生后,丽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恢复重建明代木氏土司衙署,并设立丽江古城博物院,以市场经济方式运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表示,这个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促使世界银行增强了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通过招商引资,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与丽江歌舞团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0万元编排上演大型民族服饰、舞蹈节目《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投入商业演出以来,累计演出4100多场,大获成功,同时还解除了每年政府财政负担100多万元。通过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外地和当地许多有识之士采用不同方式参与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目前,家庭作坊或“前店后家”式的文化工艺产品制作专业户数以百计,构建起歌舞演艺、手工艺品、博物展览、风情领略、图书出版、音像制作、影视基地等组成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丽江保护与开发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赏。200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文化产业建设取得的成绩。丽江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9个试点城市之一。在丽江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丽江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被与会的中外专家誉为“丽江模式”,并形成会议宣言在亚太地区推广。

五、扩大开放,广纳海内外资金和人才

丽江市委和市政府始终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指导实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博大的胸怀拓展开放领域:一是在谋划旅游业发展时坚持以世界眼光、全球化的思维对丽江的发展进行定位,逐步形成了丽江品牌。二是不断提升丽江知名度,发展开放型经济。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始风貌的原则,加大投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对古城内房屋、道路、供水、排污、电力、水系等进行了逐步改造,保持了古城小桥流水、古朴自然的风貌,使丽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从而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条件。三是以旅游业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招商引资的领域延伸到城市建设、水电开发、影视拍摄等方面。比如,引进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与他们合作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印象丽江》;引进北京华瑞投资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发金沙江中游的水电资源等。四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组建了玉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公司、古城管理公司、土地储备中心,规范了政府行为,强化了政府用市场手段调控经济的职能;将丽江师范学校和丽江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高等师专;把卫校、财校、农校三校合并,组建丽江民族中专学校;引进社会力量采用新模式创办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

六、和谐发展,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丽江能够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大发展,除了找准优势特色经济发展道路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继承发展了“和为贵”、“和为先”的民族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建设和维护各民族团结

和谐、安居乐业的社会大环境。

丽江的纳西族有一种叫做“和合”的哲学文化理念,坚持“和合”的处人处事原则。比如:纳西族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历来坚持善待自然、亲和自然、保护森林、保护水源、重视生态环境;政治上纳西族非常重视与中央政权及周边地区和其他民族的“和合”关系,自元代以来一直拥戴中央朝廷,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谐,与藏、白等周边民族建立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关系;经济上纳西族坚持和为贵与信为本,与汉、藏、白各民族联合开发了著名的茶马古道,建造了丽江古城这样的历史辉煌;文化上纳西族一方面创造了东巴文化这样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同时实行广纳博采、兼收并蓄的“大和”方针,吸纳了汉、藏、白、道、佛、回等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精华,始终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改革开放30年来,丽江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实施和谐兴市战略,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扎实做好民族团结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事前采取有效措施,把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隐患化解和调处在萌芽状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周”、“民族团结日”活动。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先后建立了民族宗教工作信息反馈沟通机制、预防和化解跨地区矛盾纠纷工作机制、民族团结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以典型引路,带动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

二是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规定,从2007—2010年,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十五”期间,仅民族系统就投入资金4400多万元,实施了565个建设项目,这些资金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被少数民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共产党的“感情钱”、“政策钱”,是党和政府联系各民族群众的“连心钱”。

三是采取特殊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发展。丽江市普米族是云南省特有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50%左右普米族人处于贫困状态。2003—2007年,市委和市政府共争取各级各类资金3500多万元投入普米族聚居区,实施了交通、能源及生态建设、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和科技培训等378个项目,推动了普米族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普米族聚居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5元。

四是巩固发展民族教育。设立半寄宿制学校,方便贫困山区学生就学。1983年起,丽江就开办了半寄宿制学校,目前半寄宿制学校增加到193所,半寄宿制学生增加到19300人。创办民族中学,设立民族班,集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并从各区县财政挤出一部分资金,以每月200元、150元、100元的标准补助给民族班学生。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91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工作的意见》,200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2006年出台了《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党政干部。目前全市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53%。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团结和带领丽江市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骨干力量。

丽江是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继续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产业,是丽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丽江今后发展的思路是: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构建和谐丽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战略,全面开创丽江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新局面。计划2008—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到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使丽江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山川更加秀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

丽江今后的主要举措:一是围绕打造“文化旅游名市”目标,放大丽江旅游品牌效应,使丽江旅游成为115万丽江人民发展致富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重要途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变单一的观光旅游为观光、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科学普及等综合旅游。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建设精品旅游胜地,把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变成旅游景区,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实施“水能富市”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的后劲与活力。抢抓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建成一座电站、搞活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移民”的开发观念,主动出击,大胆引入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通过发展水电致富丽江。三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丽江,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第二篇:云南丽江科学技术协会[范文]

云南省丽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丽江市科协是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全市各族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1、丽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协的主要职责是:

(一)团结和组织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按照国家和省科协有关科普工作的方针、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拟定科协系统工作目标、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普及主力军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推广先进技术;指导科普设施、场所的规划、管理及科普工作队伍的建设工作。

(三)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四)引导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拟定和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五)表彰、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六)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七)开展民间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增进与港澳台科技界及海外科技团体、科技工作者的民间交往和联系。(八)负责指导有关社会团体工作。(九)开展捍卫科学尊严和反对邪教、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的活动。

(十)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内设科室和部门职能职责

(一)办公室:协助领导了解和掌握科协全面情况,组织协调本单位的日常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联络、协调各业务部门和科协各科室。督办重要文件、领导批示及交办的事项。检查督促财务管理工作,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检查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负责本单位的人事、劳资和业务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文秘、文印、文书档案、文件收发、资产管理、接待管理、车辆管理、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

(二)科普部:负责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科普宣传和科技对外交流活动工作。组织、筛选、评定和申报各级科普项目并做好项目的督查、验收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学会部:负责市级科协系统学会管理工作,建立学会档案和专业技术人员台帐。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办好学会刊物,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参与全国全省“科普周”、“科普日”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四)《纲要》办公室:结合丽江市实际情况,提供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为纲要的实施和监督测评提供依据。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纲要实施监测指标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和检测评估,建立动态协调机制,及时报告检查督促情况,反馈整改落实措施。研究并提出工作要点,撰写工作总结。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五)青少部: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青少年学生中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生物百科等科技发明和论文的竞赛、评选、表彰奖励工作。负责评选和管理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指导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六)农函大:负责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县级辅导站做好招生、辅导、结业考核等工作,组织编写相关教材,做好学籍管理和工作总结。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七)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履行少数民族地区普及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各族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职责。承担在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贯彻实施《科普法》,促进民族地区科普事业健康发展的相关课题和任务。积极开展创办科普兴农示范点和科普富民示范村试点。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少数民族科普理论的研究。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八)青少年科技中心: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为目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推进“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强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联系,帮助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绿色家园”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少年的科技、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人员编制

我单位编制13人,上年实有在职人员10人,今年实有在职人员13人,增加2人,增加人员是2016年调入。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一)建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是科协工作的重点。2016年,我们切实加强了对市级学会的建设和管理,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科技工作者生力军的作用。通过召开学会工作会议、对市级学会(协会)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确定学会提升年等举措,努力使学会工作做到了一提高(提高学会工作在挂靠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二联动(加强学会横向联动,市、县级学会纵向联动);三加强(加强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四提升(提升市级学会凝聚力、影响力、服务公众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建家工作收到良好实效。

一是学会结合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决策咨询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全市科协系统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组织科技工作者深入调查研究,撰写了《丽江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丽江冷凉地区大豆产量的几点建议》、《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美丽丽江建设的建议》、《玉龙县鲁甸乡中药材调研报告》、《丽江市林下马铃薯间套种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建议》等等一批有份量、有影响的调研报告、意见建议,引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部分调研成果纳入了市委、政府工作安排之中。

二是学术交流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全市11个市级学会共举办各种学术会议12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5次,交流学术论文34篇。特别是市科协始终把《丽江科技》期刊作为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创办,定期出刊,2016年,刊载各学科学术论文48篇,各类学术论文注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丽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交流内容更加结合丽江实际。

三是学会服务丽江产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为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全市产业发展要求,成立了丽江市辣木产业协会和油橄榄行业协会,年内计 划成立丽江市软籽石榴协会;到目前我市共发展农技协154个。成立了2个省级专家服务站,定期由专家学者对这些产业进行指导,对农民进行田间培训,收到了好的效果,使我市科技科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田间地角,涵盖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门类。与此同时,争取资金开展了软籽石榴栽培实用技术科教片的前期拍摄工作。

四是建家特色工作有效开展。市科协积极响应省科协工作部署,在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科普进寺院”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市科协已联合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到迪庆州开展“科普进藏区、进寺院”考察学习。并初步拟订了丽江市“科普进寺院”系列活动方案,拟在玉龙县指云寺、宁蒗县永宁扎美寺僧人中开展天文科普知识讲座,为寺院僧人组织健康体检,并在寺院中建设科普宣传栏。试点工作结束后,市科协将认真总结经验,在2017年全市推广。

(二)农村、城市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大科普的格局。

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按照 “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以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为契机,把提高五大重点人群和实施五大工程为着力点,通过努力,推动了丽江科普工作持续创新发展并形成社会化工作格局。表现在以下方面:

(1)将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纳入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 目标考核内容,对所属县(区)进行综合考核,及时调整充实、完善了领导机构和专门工作机构,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纳入了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有督促,年末有总结。

(2)为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提供服务条件,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不定期向分管领导作专题汇报,总结研究部署科学素质工作。每年市、县、区适时召开了纲要工作联席会议,解决实施纲要工作中存在问题,特别是市、县、区都安排了一定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施专项工作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

(3)针对2015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综合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为本地区搞好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科普工作深入开展,促进了社会科普体系的形成。(1)积极申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益民项目”和省科协科普项目和科普惠农项目。市科协每年争取300万元左右的项目经费扶持基层农技协、社区、村委会发展产业和开展科普活动。2016年争取到全国、和省级科普项目13个,获得32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这些项目虽小,但作用十分明显,得到项目扶持的基层农技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在市级十大农庄中,有6个最初是由科协扶持的农技协发展而来。

(2)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周、百名专家进校园、科普 大篷车联合行动、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航天科 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等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扩大了宣传工作的覆盖面。2016年,在全市12个社区、街道、办事处开展的社区科普益民活动,参加群众达3500多人次;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村科普活动,依托农技协和农函大,把田间地头作为课堂,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达2200人次;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为主导,带动全市25所学校5200多学生参加活动,收到了好的效果;在全市11所学校开展的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有3600多名学生聆听科普讲座。

(3)丽江市科技馆建设工作总体推进。丽江市科技馆建设,在发改委、土管、规划、住建等部门支持下,已办理完善了相关手续。目前,科技馆土建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正进行道路硬化,外墙玻璃、地板砖安装、绿化等附属工程施工中。按照目前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土建工程并进行审计验收。下一步将进行布展相关工作。市科协正加大向中国科协、省科协布展资金的争取力度,力争早日开馆。

(三)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2016年,市科协按照市委、政府要求,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扶贫计划的实施。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扶贫点所在地宁蒗县新营盘东风村委会“两树一草”的发展思路,拟定了挂钩帮扶计划。一是补助东风村委会5万元,用于建 设一个农函大辅导站;二是请市林学会专家在东风村举办了一期核桃栽培实用技术培训班,共有100多农户参加,这些经过培训的农户,当年就自己动手对自家的劣质核桃树进行嫁接改良,为当地农民节约了开支(往年这些农户都是请外地的技术人员嫁接,每枝的嫁接费用是1元钱);三是积极落实对帮助挂钩户户均建设5亩优质高产核桃的承诺(挂钩户每栽种一颗核桃,市科协即补助5元打塘费,5元苗木费。目前,挂钩户和村核桃基地共栽种核桃3500株,市科协共计兑现补助35000元);四是完成了150亩优质高产核桃基地的补栽补种工作;五是市科协还按宁蒗县委政府要求,下拨了10万元挂钩户易地搬迁费用。目前,市科协干部职工已深入27户帮扶对象,面对面了解了他们的基本情况,明确了帮扶的具体任务和帮扶措施,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另外,市科协的党风廉政、党建、“两学一做”、综治维稳、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

三、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单位本实际收到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62.14 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37.62万元,公用经费26.80万元,项目经费497.72万元,项目经费中包含政府基金科技馆建设资金276.20万元,其他分别是:为科普活动经费148万元;青少年科技活动4万元;学术交流9万元;其他科学技术支出60.52万元。

与上年相比,预算收入增加了706.99万元,主要是以下几 个方面引起的:人员级公用经费比上年预算数增加了246.14万元,主要是绩效考核资金、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调整增加工资这三个方面引起的,项目预算收入增加460.85万元,主要是国债资金缺口弥补资金较上年增加了300万元,另外增加了业务楼装修资金170万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5收入为285.95万元,2016本年收入为662.14万元,增幅为131.55%,主要原因是政府性基金科技馆建设资金276.20万元,科普活动经费68.63万元,2016由于调资增资及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增加人员经费31.36万元。

2016年的本年支出为750.08万元,上年仅为372.49万元,增幅101.36%,主要原因是政府性基金科技馆建设资金增加支出276.20万元,及科协三次代表大会增加经费12.85万元,调资增资及缴纳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人员经费增加了31.36万元,对挂钩扶贫点宁蒗县新营盘乡东风村的扶贫资金13万元,科普活动等项目支出44.18万元。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2016年人员经费年初预算80.90万元,调整增加预算56.72万元,总预算数为137.62万元,决算数137.62万元。

2016公用经费预算数26.80万元,决算数26.80万元。2016项目经费年初预算数49.00万元,预算调整474.12决算数586.39万元,支出增加112.27万元,主要是科技馆建设上年拨入结转资金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拨付以及其他项目结转资金支出。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本年收入合计822.4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62.14万元,占比80.50%,其他收入160.32万元,占19.50%。

本年支出合计750.8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4.43万元,占比21.90%,项目支出586.39万元,占比78.10%。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运行费3.62万元,平均每辆车费用为1.2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数0.4万,实际支出0.4万元,接待批次9次,接待人次91人,主要接待对象为云南省内其他地州科协。

(2)2016年科协三次代表大会会议费支出预算数12万元,决算数12.20万元。

(3)2016年培训费支出预算数0.2万元,决算数0.2万元。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2016年年末基本支出结转0.3万元,主要是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0.3万元。

2016年年末项目支出结转408.58万元,其主要是科技馆尚未建成,根据项目进度,拨入的科技馆建设工程款及布展经费未拨付。

四、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2016年市科协资产总额1906.44万元,比上年增加374.9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29.17万元,比上年增加72.47万元,固定资产201.06万元,比上年增加26.26万元,在建工程1276.20万元,比上年增加276.2万元。

2016年负债总额20.59万元,比上年增加0.83万元,主要 是应上缴财政利息收入0.5万元和代扣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0.3万元。净资产总额1885.85万元,比上年增加124.09万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基金1647.89万元,比上年增加374.11万元,财政补助结转248.26万元,比上年增加23.59万元。

五、本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我单位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在2016年12月9日参加了2016年部门决算培训,认真学习了2016部门决算的要求以及2016年部门决算填报及公式等各方面的变动,在年终财务核算完成以后及时安装2016部门决算软件,并根据2016年的收入支出等情况真实无误填报决算相关报表,争取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的报送2016年的部门决算。

我单位根据财政要求对2015的决算报表在网站上进行了公开公示,在2016决算报表填报工作完成并且收到财政部门对决算批复意见后7天内,将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在指定的网站对我单位的部门决算进行公示公开。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广东深圳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9))

横空出世看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广东省深圳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编者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深圳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更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思想解放和始终不渝的改革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绿色深圳”„„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提要】

深圳这座不满30岁的年轻城市,从零起步,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给人的印象总是与“率先”、“第一次”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一次次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千万深圳人有信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开创美好明天。

在珠江口东南岸,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深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第三位;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获得国际专利2480项,均居各城市第一位。面对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谁能想象,29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边陲小镇!

是什么力量把这座年轻城市魔术般地呼唤出来?凡是了解她历史的人都会回答: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圳于1979年3月设市,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她为改革开放而生,伴随改革开放成长。深圳29年的发展成果,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硕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设立经济特区,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探索改革开放的经验,成为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深圳作为一个试验田,几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倾注了大量心血。邓小平同志是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在深圳发展的关键时刻两次亲临视察。1984年1月,当人们对经济特区还存有一些疑虑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坚定了深圳办好经济特区的信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到深圳视察,高度评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明确肯定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求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要“大胆试验,大胆地闯”,要“搞快一点”。江泽民同志作为经济特区的创办人之一,曾14次到深圳。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重申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勉励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5年1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为深圳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特区建设。2005年8月,胡锦涛同志到深圳视察,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鼓励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使深圳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一次次大解放,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智慧和巨大热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像当年奔赴延安那样来到深圳创业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5次重要讲话,可以说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深圳改革发展史上的“5个春天”。

深圳奇迹的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是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篇杰作。深圳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5个方面:

一、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深圳所走的道路始终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深圳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首先得益于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经历了4个趋势性变化。

一是以吸引港资为主到外资来源全球化。深圳开放起步于大规模引进港资,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及发展空间,首先把开放的视角对准香港,以吸引港资为主,逐步扩大外资来源,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到2007年扩大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从“三来一补”到企业“走出去”。深圳外向型经济从“三来一补”起步,首先引进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形成出口加工能力,奠定经济发展的初步基础,随后发展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深圳已成功实现了这一历史性转变。以华为、中兴、中集、康佳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圳企业率先勇敢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全球资源,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到2007年底,深圳已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436家,累计投资21.5亿美元,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从内向型联合到外向型联合。深圳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步推进,以“内联”为主要形式,先后与中央40多个部门和29个省区市合办了3900家内联企业,实际投入36亿元。1987年以前,主要是内地向深圳单向投资,1987年以后,深圳加大双向投资、外向发展的力度,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通过内地、深圳、海外“三点一线”的联合模式,共建出口加工基地,携手走向国际市场,使深圳和内地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四是从利用“香港因素”到深港紧密合作。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正是由于积极利用了“香港因素”,与香港建立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关系,实现了深圳的崛起。为了推动深港合作向纵深发展,2004年6月,深圳与香港建立起深港政府间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口岸和跨界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加强,经贸、科技、教育、金融、旅游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07年5月,深圳与香港正式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提出了共建世界级大都市的目标。

二、敢为天下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一些重大改革首开全国之先河,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率先构建市场经济新体制。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义无反顾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在争论计划和市场关系时,深圳就提出了“四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改革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使用市场化。深圳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为重点,率先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深圳签订了第一个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协议书。1987年,深圳率先采取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公开招标、协商议价等3种有偿让渡方式,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再转让和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我国国有土地商品化经营的先例。

三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深圳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首先在三资企业对新招工人采用劳动合同制,以后又有步骤地对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新招工人实行合同制。1983年8月,深圳市颁布了条例,劳动合同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深圳还建立了企业自主用工制度,并相应地建立起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智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实现合理配置。

四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首先是适应大量引进外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形成外汇双轨制,在计划用汇之外,通过市场调剂解决合法用汇问题,缓解了外汇供需矛盾。其次是适应外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兴办各类金融机构。1982年1月,深圳引进了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兴办了深圳发展银行。目前,深圳有金融机构16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8家,有力地支持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再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1990年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到2007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已达670家。

五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运营机制。在经济特区初建时期,实行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的改革,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探索企业承包制,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同时,进行股份制改革探索,把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或者直接成立股份公司,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积极推行产权交易,促进产权在各类经济主体间合理流动。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深圳最先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国有资产委(办)、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3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以来,深圳进一步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强化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层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先行改革,为后来全国的改革提供了样板。

六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执行力。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就坚持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进行了7次行政体制改革,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府架构,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行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是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大行业、大系统综合设置机构,形成了“大贸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的管理格局,减少了协调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在政府效能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自1997年起,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3轮改革,全市审批、核准事项减少了60%左右。2006年又启动第四轮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从697项减少到348项。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圳几乎从零起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有深圳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统计显示,1991—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产值达75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左右。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00多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以下环节:

一是敢于把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产业发展目标。深圳发展的前10年,经济规模急剧扩大,但低水平的加工贸易居主导地位、经济效益不高。面对这一现实,深圳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机遇,不失时机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顶着“三来一补”企业向周边地区迁移、工缴费大幅下降的压力,力促“三来一补”产业优化升级。这是决定深圳经济命运的重大决策。正是由于在决策上注重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行为,确立了正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才会有今天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二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朝着发展目标奋进。1990年,从第一次市党代会提出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起,历次市党代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推动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认识与行动的高度一致和政策的连续性,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越做越大的重要保证。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在土地、厂房等资源配置上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努力营造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仅2006年就为大族激光、迈瑞等20家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用地1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四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目前,深圳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信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从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五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率先发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近年来,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如怡化电脑、诺亚舟科技、格兰达技术、傲冠电脑、繁兴科技、海洋王、开立科技和纳微科技等8家深圳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均已把市场份额做到了所属行业的国内第一,其中有4家企业2006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四、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圳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四个90%以上”的格局,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从事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有3万多家,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以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为主的政府支持体系。“十五”期间,深圳财政性科技投入82亿元,其中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资助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占85%,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00多亿元。深圳还积极发展贷款担保支持自主创新。1994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专门在企业创新创业初期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担保,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担保项目2000多个。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企业,90%以上都在早期接受过风险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支持。在接受担保贷款的企业中,90%以上是第一次借款。1999年,深圳又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创新投资公司,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风险投资。目前该公司已支持企业100多家,其中90%以上为创新型科技企业。

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圳大力加强公共研发、公共技术、公共检测、公共信息等开放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有效支撑了持续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深圳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而且“孵化”出大量科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深圳创建的虚拟大学园共建立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在孵企业600余家,孵化科技企业276家,转化科研成果217项。

四是探索多种创新路径。(1)“学习创新”路径。深圳一部分民营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技术,通过消化、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逐渐发展壮大,有的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2)“配套生产”路径。在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配件的过程中,深圳一些民营企业从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

装,发展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制造,逐步由市场“配角”成长为“主角”,有的甚至取代了同行业中原有的外资企业。(3)“市场挤占”路径。加工贸易以出口为导向,拥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这为民营企业迅速切入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深圳一些民营企业就是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掌控了市场销售渠道,最终挤占了外资企业的销售市场而成长壮大。(4)“股权扩张”路径。深圳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中方投资者,通过购买合资企业外方股权,先实现自主设计研发(ODM),然后进一步向自有品牌(OBM)升级,最终成为内资控股的高科技企业。(5)“逆向并购”路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市场、资源优势,发达国家企业则拥有技术、管理优势,通过“逆向并购”,拥有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捷径。深圳一些企业正是通过这种“逆向并购”迅速发展起来。

五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1)融资环境。深圳除了政府出资支持科研开发外,还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财政资金选择存放银行与其对民营企业贷款挂钩、企业通过联保互保实行捆绑申请贷款等方法,以争取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自主创新。(2)人才环境。深圳相继发展了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同时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一大批国有企业技术骨干、海外留学人员纷纷聚集在深圳。在一个千万人口城市中,各类创新人才有百万之众。(3)法制环境。深圳先后制定和实施了50多个有关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范性文件,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技术入股的条例等,基本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完备的法规体系。(4)人文环境。深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标准地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综合设施和生活后援设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努力使深圳成为创新的乐园,创业的热土。

六是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结合。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已经成为深圳市的重大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通过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产业和企业,加快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深圳经济特区所以能越办越好,关键是坚持理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始终不渝地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地追求发展,矢志不移地坚持前进的方向。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我们成就各项事业的法宝。深圳发展取得的成果,根源于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理解比较深、把握比较准、行动比较自觉。正是由于掌握了解放思想这把利器,深圳才能够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深圳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拓宽思路,打开眼界,破除障碍,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靠解放思想深圳已“先行一步”,继续先行下去,还要继续解放思想。

二是认准方向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一开始,中央就赋予其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特区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曾出现姓“社”姓“资”的争论,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干扰。在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人不为所动、不被干扰,坚定信念和信心,坚持按既定目标走下去。深圳的历任领导班子,能够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把改革创新的接力棒顺利交接,把改革精神传递下去。正是有了这种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果。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深圳经济特区走的是迅速扩张之路,在短短的时间里,经济成千倍、人口成千万增长,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关系,是深圳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深圳坚持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深圳”;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效益深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深圳”;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促进人均

财富、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平均受教育程度等达到新的水平;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为主题,塑造城市文化。这些富有新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深圳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四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深圳所有成就的取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从经济特区始建起,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无处不在。在把握发展方向上,深圳的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并通过市党代会确定为指导方针。在班子建设上,以“务实、和谐、善政、廉洁”为目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破“单位建党”的单一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队伍建设上,以健全反腐保廉体系为重点,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重大决策和经济事项,凡能公开的一律向社会公开,防止腐败行为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滋生和蔓延,走出了一条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子。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面对大规模投资建设所涉及的人钱物关系,深圳从领导班子到干部队伍,没有出大的问题。连外商也不无叹服地说:这样大规模建设,没有出现大的腐败问题,这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做得到。

当前,深圳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约束已近极限,30年来快速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将集中显现。面对挑战,深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左右;

第二步:到2015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建成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

春风又唤南海潮。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深圳又迎来发展的春天。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圳人民继续团结奋斗,深圳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辽宁沈阳铁西区

焕发老装备制造业基地新生机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7))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2月8日08 版)

编者按: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老的和曾经最困难的重化工业基地。但是,最近5年来,通过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历史机遇,大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铁西区这一老装备制造业基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铁西区过去5年来发生的显著变化中,使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的正确决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创新、努力拼搏,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提要】 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沈阳市铁西区积极探索创新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核心优势,以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发展战略导向,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走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子,用好用活各种资源,使铁西这个老工业区步入全面振兴、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一、不平凡的历程

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基地,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几百个第一,曾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是中国工业形象的典型代表。回顾改革开放30年,铁西老工业区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艰苦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1978—1991年,铁西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是“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所有制结构是“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99%。13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从5亿元增加到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00元增加到2133元,财政收入从1200万元增加到30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0万元增加到8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0元增加到889元。1991年直接利用外资仅100万美元,出口供货值仅0.8亿元。企业承担各项社会职能,社保体系没有建立。

1992—2001年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阶段,铁西作为受计划经济浸润最深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中遇到的障碍多,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发展最为艰难。虽然国家和省市先后注入260多亿元资金对铁西进行改造,但由于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重不适应,铁西发展仍陷入重重困境,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50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闲置;企业负债沉重,负债总额达260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技术设备落后,研发投入不足。职工生活困难,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10万多下岗职工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由于近半数的职工下岗,当时的铁西区被喻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由于生活无保障,职工上访频繁,占马路、堵火车事件不断,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严重。城市建设缺口大,城市功能单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公益设施匮乏,城市环境差。200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3万元,财政收入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0元。

以2003年10月中央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为标志,铁西的改造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沈阳乃至辽宁经济重要增

长点,被国家授予“铁西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颗闪耀明珠。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与2002年相比,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亿元,增长了

3.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1万元,增长了3倍;财政收入40亿元,增长了4.6倍;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了8.6倍;直接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了3.6倍;出口供货值58.6亿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万元,增长1.9倍;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2180元。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业充分,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二是工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01亿元,是2002年的8.7倍,年均增长3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是2002年的10.6倍,年均增长37.1%;实现工业利税62亿元,是2002年的4.2倍,年均增长3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占到全区企业总数的54%,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全区装备制造业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品领域的77个主要产品中,有44个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18种列国际前10位。

三是产业结构改善。5年来,铁西区在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老城区企业搬迁置换出的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用于第三产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达40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7.3%;高标准引进服务业项目499个,现有商业企业近3万家,一大批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进入铁西,其中包括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保险、证券项目122个,欧洲特克莫、瑞典宜家、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服务业项目22个,高起点发展第三产业。北二路汽车贸易产业带、兴华商业街等特色街路日益繁荣。200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0亿元,比200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8%;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6.8%,改变了过去近乎单一的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现代物流、汽车贸易、金融保险、中介咨询、审计评估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其服务的辐射面覆盖了东北3省的大部分地区。

四是城市面貌变化巨大,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随着铁西区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5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97.8亿元,干线路网全部完成景观化改造,城区道路总里程达235.7公里,亮化率达98%以上;水、电、气、热等网络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基本完成了棚户区和危旧楼的改造,改造面积达149万平方米,6万多户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全区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14平方米增加到24.8平方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先后改造建设了福利院、图书馆、青少年和妇女活动中心、文化馆、市民文化和健身广场等一大批社会公益设施。实现了体育健身器材进社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日益改善,烟尘排放量明显减少,昔日铁西的“臭水沟”卫工明渠已成为全市的景观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5.92%,是2002年的2.15倍。2006年铁西区荣获沈阳市最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奖,成为全市最宜居住区,为吸引各类人才和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主要经验

为什么铁西能在短短5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的来讲,是铁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结合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的新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正确决策和铁西精神的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通过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东南沿海的“先富”,带动和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使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建设

和谐社会、提升国家竞争实力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也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国际市场装备需求大增,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亟须重工业装备的支持,这为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基于对国内外新形势的科学判断,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的一步棋。为此,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深入铁西进行调研,促成了加快沈阳及铁西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铁西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也积累了深厚的工业技术基础、人才资源和工业文化。铁西人能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也认清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肩负的历史重任,更渴望走出困境,重振“共和国的装备部”雄风。他们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形成并弘扬了“合力拼搏、埋头苦干、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铁西精神;另一方面积极用好中央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各项政策,如国债专项资金、增值税转型、社保试点、豁免企业历史欠税,以及几百亿元的资金注入和国家政策性信贷等。铁西人并没有依赖国家的扶持、消极等待外来的帮助,而是以创新的思路、走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子,用好用活各种资源,以“铁西精神”执行了中央的战略决策,以扎实的工作把中央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使铁西这个老工业区步入全面振兴、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政府正确导向与比较优势的结合。铁西的制造业聚集程度高,产业配套齐备,装备制造是其核心优势。铁西区委和区政府坚持把工业立区、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发展战略导向,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创新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引导企业通过搬迁与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坚持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原则,大力推行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股份制改造,重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先后对沈鼓与沈气压、沈水泵,沈重集团与沈矿集团等现有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全面重组改造。几年来,已完成搬迁的239户企业的产值和利税均实现了成倍增长。2007年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远大集团产值率先突破了百亿元。其次,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市区政府先后拿出20多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能力,一大批创新中小企业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第三,引导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大力开拓国际资源渠道,充分把握和利用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大趋势,加大企业的国际化兼并重组的力度,在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上,迅速占据企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并带动了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鼓励沈阳机床、北方重工集团等优势企业以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国内外企业的并购与重组,美国加纳基金收购机床集团35%的股份,北方重工集团成功并购了法国NFM技术公司,以绝对控股方式拥有了世界知名公司盾构机品牌和核心技术。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等企业的优势产品已抢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特变电工沈变公司实现了由出口设备到出口技术的转变;全区有44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首位,18种产品列国际前10位,一大批创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成长。第四,通过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推进基础工艺向专业化生产集中,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推进企业向产业集群集中,规划建设了模具、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等20个产业集群和台商、闽澳等工业园区,已有企业超过300家,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同时,围绕提高工程成套能力,成立了沈重技术成套、石化通用设备成套、露天矿成套工程和机床成套装备等4家成套公司,在产品成套、工程成套方面实现了突破,进一步促进了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这使得铁西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政府管理创新与企业改革的结合。面对铁西老工业区改造“钱从哪来、人往哪去、企业如何发展”等难题,沈阳市委和市政府认真总结过去铁西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剖析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症结,坚定地认为,搞好铁西老工业区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以市场的力量打破计划经济的堡垒,激发老工业区的活力,焕发老企业的青春,再造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铁西的广大干部群众都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开放,没有活路;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2002年6月18日,市委和市政府作出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重大决策,赋予铁西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首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整合了两区体制、资源、开放和人才等优势,构建了组织领导、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框架,使企业搬迁、土地规划出让、项目引进、施工建设在一个区内可全部完成,减少了管理层次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效应。其次,拓展了铁西经济发展空间,区域面积由40平方公里迅速扩张到128平方公里,使企业在新区搬迁改造和项目引进有了比较充裕的空间资源,利用老城区企业搬迁置换出来的土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完善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了老城区优势级差地租的形成,开发区紧邻城区,土地价格只有200元/平方米左右,而老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地价可达到2000元/平方米,两区合署的调整,使地价升值到3000—4000元/平方米,为铁西老工业区用市场机制调整改造、配置资源提供了手段和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三,利用“东搬西建”筹集的100多亿元资金,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偿还了职工内债35亿元,并轨职工13万人,基本实现再就业,彻底分离了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并初步建立了职工的社保体系。投入19亿元对40户重点国有企业的40亿元债权、股权进行缩水回购,解除了束缚企业发展的债务链,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调整改革,遵循市场规律竞争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将企业的装备更新、技术改造与机制体制再造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企业的重组、兼并和上市,加大企业内部的科学化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大胆吸取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机制的科学合理的成分,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发展,从而提升全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提高各类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和竞争力。第五,利用企业搬迁重建的空间和时机,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区,全区每年用于环境建设的资金已超过生产总值的2%;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沈化集团实现了废渣、废液的循环处理和安全排放,水循环率由88%提高到了95.9%,并在全区企业中全面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和措施的同时,着力开发建设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逐步实现源头节能减排,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以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发展硬道理与提升软实力的结合。5年来,铁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全面开放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和利用外资,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众多的项目,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铁西老工业区的全面改造振兴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铁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以软实力的提高促进了全区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首先,高举起“加快铁西发展,回报工人阶级”旗帜,坚持“在改革中维护、在发展中回报、在振兴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与发展价值取向,使改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新发展的活力。建立了国有企业及其所办集体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努力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第二,为了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沈阳市委和市政府大胆进行了城乡区划调整,先后调整了8个乡镇归并铁西区,并以此为契机解决农村地区长期积累的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按照理顺、规范、创新、发展的方针,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规范了农村的各项管理工作,实施了城镇建设、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农民就业“五位一体”工程,率先推行了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区农村,参合率达98.6%,全区80%左右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探索了一条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人文环境,全面提升软实力,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5年多来,全区教育累计投入11.7亿元,年均增长29%,生均经费增长了几

十倍,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改善。第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使铁西成为了国内外资本投资创业、兴业的热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迅速提升。

三、未来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各项部署和要求,铁西区继续坚持以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新区为主线,坚持“工业立区”思想不动摇,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速推进铁西老工业区的全面振兴。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完成加快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两项历史使命,努力培育20家超百亿元企业、生产100项世界级产品、搭建5个世界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将铁西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推动社会事业进入高标准发展阶段,拥有完善的城区功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7年翻两番,达到19.64万元,财政收入实现4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000亿元。农村城市化基本完成,实现铁西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体思路是:继续高举“工业立区”的旗帜,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以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加速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着力抓好经济建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坚持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铁西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定。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速实现铁西区全面振兴。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江西吉安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2)

井冈山精神激励老区人民再创辉煌

——江西省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江西省吉安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0日08 版)

编者按: 革命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以来,在井冈山精神指引下,江西省吉安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通过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积极兴办工业园区,支持和带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如今的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积蓄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工业兴、农民稳、群众富,曾经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

吉安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比重大的革命老区,只要开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强支农力度,同样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道路。

【提要】 吉安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促使吉安迅速崛起。吉安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中部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全市辖10县2区1市,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472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吉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8.59亿元增加到4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46元增加到8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9元(1985年)增加到11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4029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8亿元,为1978年的14.7倍;工业总产值420亿元,为1978年的80倍。2002年以后,实现了3年工业增加值翻一番、4年财政收入翻一番、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吉安是江西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促使吉安迅速崛起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一、以推进工业化为战略核心,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化

吉安的发展是江西省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2001年,江西省对比周边地区发展找差距,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省委正式形成《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加大深化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同年,在井冈山召开了中共江西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就解放思想和发展战略统一了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正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江西省提出“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一重要认识,是从江西省实际出发的,是把党中央的政策与江西省实际结合的产物。被江西人称之为“井冈山会议”的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开启了江西发展的新航程,掀起工业化的新高潮。

吉安市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全省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中积极行动,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以“开创新吉安,繁荣大井冈”为主题,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从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变农业主导为工业主导。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以大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

1业产业化。长期以来,吉安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发展目标,着力于向土地要粮食,向粮食要效益。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周边省份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干快上工业项目时,吉安和整个江西省一样,仍固守于农业这一比较优势,围绕农业抓农业,其结果不仅粮食产量没有大的增长,而且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总体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从农业社会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适应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把发展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以农为主为以工带农、以工富农。

二是从工业化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往往对工业化认识不足,把发展农业作为主要任务,以农业规模化替代工业化,甚至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或者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发展实际,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离开工业化发展农业,既会延缓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影响农业本身的发展,这也是农业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工业化发展阶段,适应工业化大趋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地区现代化的关键。吉安正是从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才得以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自2001年以来,连续开展“强攻工业年”、“国企改革年”、“工业发展年”、“工业园区建设年”。并在吉安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做大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从工业与农业对立的认识中解放出来,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江西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实际,正确地提出,解决农业问题,就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就要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就要改变大多数人口搞农业的局面。循着这样的思路,吉安确立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要“加速工业崛起,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把工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以工业带动农业,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增强支农的力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吉安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快速增长、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粮食产量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办好工业园区,承接沿海地区和外资产业转移

确立以工业化为战略核心,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思路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吉安按照新的思路,千方百计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化的热潮。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吉安没有重复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而是按照适度集中、合理集聚原则,以办好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吸引产业转移为重点,形成规模集中、集约高效的地区工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块状经济”。吉安市紧扣“上档次、扩规模、造特色、增效益”的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方式,利用城郊荒山、荒坡、荒地,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既节约了耕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入区企业的用地成本。2001—2007年,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开发建设面积5.1万亩,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7.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74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507家,安置就业

3.26万人。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77.5%;主营业务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76.4%;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60.5%。

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思路,明确市县(区)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吉州园区于2006年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行

列,新干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盐化工产业基地,吉水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绿色食品特色工业园。

三是建立“百里工业走廊”,发挥园区联动效应,营造发展高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吉水县至泰和县的百里经济带上,规划建设“吉泰工业走廊”,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坚持产业有规划、项目有选择,通过主攻大项目、抓好大投入、建设大基地、搭建大平台,形成招商引资的优势、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增长的优势。为此,吉安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上,各类工业扶持资金,确保2/3以上用于支持工业走廊建设;全市金融机构的工业贷款每年增长30%以上;组建工业走廊建设融资担保中心;促进直接融资和吸引民间投资。在项目上,实行项目审批与土地供给联动,市政府每年在省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预留不少于30%的指标,专项用于工业走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税费上,对进入工业走廊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鼓励现有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与外商和市外企业合资、合作,对其转让过程中所缴纳的房地产交易管理费和技术服务费减半收取,对其上交的契税收入,由受益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在基础设施上,加大对电力、交通、物流、市场、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降低工业走廊内企业的商务成本。此外,对入区创新型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和奖励。

四是发挥园区优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着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吉安利用园区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突出以承接市外、省外、境外、国外产业转移为重点,主动“对接长珠闽、联通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行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诚招商、以商引商。特别是对应沿海发达城市,先后成立深圳、广州、厦门、杭州4个招商局,加大招商对接和产业转移承接的力度。同时,还在工业园区辟出一定区域,引进深圳产业园、深圳中兴科技产业园、吉水标准件产业园、泰和温岭工业园,为发达地区产业大规模转移、异地发展提供条件,实现了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园区的重大跨越。同时,以招大引强为重点,着力引进节能环保效益型大项目、大企业。浙江客商投资的无纺织造布项目,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全国仅此一家;深圳客商投资建设的铝银浆项目,同行业排名全国第三,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同时还吸引中石化集团、中盐集团、中信集团、中诺、飞歌音响、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日本友利电子、香港森泰、华禹通信、航盛电子、三笑日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吉安投资兴业。仅2007年,全市新引进的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有6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5个。招商引资蔚然成风,高潮迭起,在吉安工业园区曾出现6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在东部沿海涌起的大开放、大发展热潮,今天在吉安得以重现。

三、鼓励全民创业,对回乡创业给予和外资同样的政策

吉安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江西省提出的“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战略部署,抓住务工经济由打工阶段逐步向创业阶段跨越的时机,积极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雁归经济”,实现了从输送务工者到引回创业者、从输出劳动力到引进生产力的转型,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热潮,走出一条开放型经济与本地内生型经济相结合发展的新路。据统计,目前吉安市回乡创业人员近5万人,发展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创办或领办民营企业近240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8%,注册资金57亿元,占全市企业注册资金的45%,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52家。

从创业主体看,主要包括3类。一是打工能人。这是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部分,约占到回乡创业人数的85%。二是管理强人。在沿海企业担任过中高级主管,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回乡受聘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三是成功人士。多数是通过求学等方式,走出家门,学有所成,利用自己在技术、融资、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携科研成果或成功经验回乡创业。

从创业领域看,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商品流通、资源开发、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逐渐向机电制造、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电子通信、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拓展。例如合力泰微电子公司,就是3个泰和县籍外出务工者回乡兴办的企业,意为合力振兴泰和,投资8000万元建成江西省首条液晶显示器(LCD)全自动生产线,投资3亿元,拟建全国第三大液晶显示

基地。近年来,回乡创业开始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产业化领域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其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1%、第三产业占43%。

从创业形式看,更加灵活多样。一是独资式,这是回乡创业的主要形式,占一半以上。二是合资(合作)式,一些回乡创业人员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通过参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合资合作兴办企业。三是外联式,与外地老板联合办厂,负责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市场销售交由外方。四是转移式,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成功创业,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回乡创办分厂或整体回迁。如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回乡创办“公司+基地+农户”式的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

回乡创业形成一系列积极效应。一是带动了全民创业。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带来全新的创业观念,形成创业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民众的创业热情。近两年,在回乡创业的带动下,吉安市民众创业蓬勃发展,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3万户,私营企业2312家,民间投资40亿元。二是促进沿海企业向吉安转移。由回乡创业人员做向导,促进了吉安与沿海企业的对接,引导产业加快向吉安转移。绝大多数回乡创业都是以沿海企业和市场为背景的,据调查,80%的企业是根据沿海市场信息设立的,其中70%的企业直接对外供货,30%的企业与沿海企业集团合作,结成联盟。三是增加就业与收入。回乡创业对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吉安市回乡创业5万人,直接吸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增收70元,实现了“回乡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两年来,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交税收4.5亿元,成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回乡创业也给创业者带来许多实惠。一方面节约创业成本。吉安在土地、能源、劳动力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为创业者节省了大量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冲突,有利于发挥地利、人和等多种乡土资源优势。

吉安在推动回乡创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回乡创业给予外资同样的待遇,有力地支持回乡创业。一是出台一整套支持性政策。2005年吉安市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将回乡人员纳入全民创业的范畴。同时,各县市区也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土地安排、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回乡者创办的企业或带领外地企业和人员回乡办厂或兴办企业的,与外商同等对待、同样待遇。如安福县工商部门制订23条措施,包括政府出钱聘律师为回乡人员办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对回乡创业人员评定信用等级并据此发放贷款等。吉州区给回乡创业者发放“创业绿卡”,让回乡创办企业者在用地、办证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二是为回乡创业提供平台。在工业园区建立专门吸引回乡创业的创业园区,精心构筑回乡创业的平台。泰和县在工业园区划出6000多亩,完成“六通一平”用于回乡创业,在已经建成的泰垦创业区,面积达1000多亩,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60多家。新干县建成5000多亩园区,引进回乡创业企业80多家,形成“一园三区六城”的发展格局。吉水县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1700万元,在吉水工业园规划500亩开辟了回乡创业园,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23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回乡创业园。三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回乡创业者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配套“马上办”、“直通车”和“经济110”机制,实现对回归企业一切手续从优、从快、从简,做到服务程序“链条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积极构筑为回乡创业者竭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回乡创业园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持各级领导挂点帮扶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回乡创业者恳谈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实施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普遍展开。自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亿元,其中2007年发放2.3亿元,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个人创业8839人,带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绿色、特色产业基地

吉安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培植独具特色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提升附

加值,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稳固农业基础,优化特色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抓紧抓实。

一是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相继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村企业为骨干,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种养加系列经营,农工商全面发展”、“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破乡镇企业”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42.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20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36.7亿元增加到16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1%。突破了粮食单一生产结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6%上升到2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龙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近年来,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4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8家。其中,有10家龙头企业、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164个特色产业村被列入2007年全省“十百千”工程。

三是引进大企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以大开放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吸引深加工企业投资吉安。先后有湖南三可公司、上海熙可国际控股公司、青原区现代农业(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盛兆农畜实业有限公司等落户吉安,有力地推进了吉安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四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势。制定《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扶持、工商登记简化手续、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优先、农业加强指导等具体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在8个所辖县内,围绕生猪、肉牛、蔬菜、金桔、葡萄、茶叶等优势产业,开展了10个合作社试点示范,由农业局等8个市直单位对其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已经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有效提供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试点”工程,全市农村新通自来水4.4万户,新建水冲卫生厕所3.9万户,改造房屋1.1万户,13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广播电视通播率达100%。到2007年底,沼气用户达2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4%;新建22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惠及12.1万户、49.88万人。

六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成效显著,水利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泰和县被列入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

一、全省唯一的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吉安市于2007年跻身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吉水、新干和永新县分别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吉安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旅游资源价值,推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主线,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实行“红、绿、古、蓝”旅游综合开发,呈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1995—2007年,来吉安市旅游的人次由38.7万人次增加到919.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49.6亿元;旅游创汇由53.2万美元增加到1620万美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6.5万人。

其中,井冈山市通过解放思想,确立了旅游兴市战略,致力于“五个突破”,使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力实施旅游文化系统工程,在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吸引力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二是实施景区美化工程,在品质提升和旅游形象国际化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三是全力实施“产品多元化”工程,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全力实施资源优化工程,在旅游营销市场化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五是全力实施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旅游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带动力。2007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旅游业的增加

值占全市增加值的50%、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0%。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也产生了重要政治影响。

今后10—15年,是吉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吉安确定以“六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即把吉安建设成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休闲基地,中部优质农产品向沿海输出的生产和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水、火、核并举的江西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到2020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两个翻两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蓄积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推动着吉安的崛起。黄洋界上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井冈山下老区人民将再创新的辉煌。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山东威海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7))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 以对外开放总揽发展全局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山东省威海市......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福建泉州

    (高举旗臶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6))利用侨资带动经济起飞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福建省泉州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

    丽江大理调研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 * 专业:环境设计班级:环艺1102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大理、丽江2015年 04月 南京工......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调研报告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 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整,改革开放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

    暑期云南丽江支教实践报告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拥抱梦想时光如流沙般从指缝中流走,是否有美丽的痕迹留在心头„„看着这件签满孩子们跟支教伙伴名字的白色体恤,那一幕幕熟悉的镜头浮现脑海„„ —......

    云南丽江英文导游词[合集]

    云南丽江英文导游词(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大家知道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