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5篇

时间:2019-05-13 23:3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3)

兴工促农的“三湘第一县”

——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湖南省长沙县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4日08 版)

编者按:一个地处中部内陆、没有多少资源的农业县,何以在30年间兴工强县、强农富民,成为闻名遐迩的“三湘第一县”?湖南省长沙县用实践成功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沙县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苦干加巧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毗邻省会和交通便利的条件,吸引外来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尤其可贵的是,长沙县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不忘农业,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工促农,促进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也是长沙县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提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沙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干巧干,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工业园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坚持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落后,对外封闭,人民生活停留在温饱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长沙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苦干巧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闻名遐尔的“三湘第一县”。

一、基本情况

长沙县面积1997平方公里,人口74万,辖20个乡镇、238个行政村、36个居委会。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从东、南、北三面环绕省会长沙市,黄花国际机场坐落于境内,京珠高速、107国道和319国道交汇于县城星沙,建设中的长株高速、武广铁路也途经该县。

1978—2007年,长沙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分别由2.128亿元、0.687亿元、0.192亿元、327元、127元提高到287.9亿元、546亿元、31.9亿元、15834元、7000元,分别增长135倍、795倍、166倍、48倍、55倍。全县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步入了整体小康,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实现全面小康快速迈进。

二、推进发展的主要做法

长沙县地处中部内陆,境内基本没有能源资源,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不够好,为什么在改革开放30年中能够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区位优势,实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带动战略。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32∶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央鼓励发展乡镇企业政策的出台,县委结合实际,确立了兴工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到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变为40∶42∶18,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但由于其布局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因 1

此不仅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挑战,而且企业也难以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成长。这种分散式的工业布局,也不利于外资的引进。为了加快兴工强县进程,1992年春天,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长沙县委和县政府作出了突破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吸引外资和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并制定了“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县城搬迁,以县城建设促开发开放”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里分别向省、市请示:申请在交通便捷、毗邻长沙市的望新乡的杉星村、大塘村、板桥村兴建新县城和建立科工贸开发区。1992年下半年得到省、市两级政府批准后,长沙县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区建设高潮。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区在昔日荒凉的丘岗山地上建成了一座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日臻完善。2000年2月13日,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在努力打造开发区硬件的同时,长沙县还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努力创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开展了行政问责制,并成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挂牌保护制。二是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33个具有行政许可、审核职能的部门在此办公。政府各部门共授权203项审批事项在这里专门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三是在税收、规费、用地审批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了《长沙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奖励办法》、《长沙县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决定》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开发区落户发展。四是积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扰商、卡商、损商”及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的不良行为,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企业纷至沓来,使开发区迅速成为吸纳外资来长沙县投资办厂的热土。到2007年,开发区先后引进项目453个,引进企业294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利用内资151亿元。引进韩国LG、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荷兰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达15家,引进三一重工、长丰猎豹、中联重科等国内制造业著名企业10余家,引进上市公司12家。2007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14.5亿元,财政税收22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达38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单位面积经济密度接近沿海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平,综合经济指标和综合投资环境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名列第二十二位。更可喜的是,在这方土地上,诞生了22个省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际知名品牌。开发区已成为长沙县乃至全省创业发展的主要平台。

(二)发展优势企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发展,可以有效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但如何才能使园区内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火车头,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长沙县委和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后认为,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园区的良好条件,重点发展优势企业,打造区域内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群落,形成集中度高、互补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才能造就强大的区域发展动力,带动县域经济腾飞。为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意识地引导同类的产业、产品在同一园区内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或龙头项目为带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催生“榕树效应”,促进行业集中、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成本,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主导产业。

根据上述思路,长沙县确定了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突出做好做大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产业,同时全力推进安沙、黄花等6个专业园区为其配套的发展策略,并确立了“着力引大、以大引小、成龙配套、梯次推进”的招商引资战略方针。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把那些可以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大企业作为“生命线”来对待,有选择性地按照产业规划引大企业、抓大项目,并按照“优势产业优先扶持”的原则,在资金、用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结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引进了中联浦沅、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北汽福田、同心实业等大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远大、伊莱克斯等大型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他们以这些骨干企业为核心,顺藤摸瓜,引进中小企业,很快就形成了特色鲜明、势头强劲的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产业集群,取得了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就业能力的“三高”效果。2007年,这三大产业集群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三大产业集群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都已成为全省同行业的排头兵。

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入园企业的竞争力。北汽福田是1999年到开发区落户的,在没有产业集群的情况下,该公司所需配套的车床、轮胎等零部件只能从山东、河南等地运来,按照一年7万辆车的产能算,光轮胎一项就需要近1000万元的运费。2005年相关的配套企业来到开发区后,厂里节省了近千万元的花费。厂里把这笔钱用来做研发,开发并推出新产品,很快占领市场,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007年,北汽福田销售额突破30亿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事物的发展总是相互影响的。北汽福田长沙厂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了当地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该厂带动当地配套企业产值达16亿元,安排直接从事其配套产业链建设的本地员工就业达1.6万人。

产业集群的形成,还产生了点石成金的“滚雪球魔力”。韩国HEG公司就是因为看中开发区LG公司的发展前景,毅然入园,投资2.8亿美元建厂,为LG提供配套上游产品。随之,与其配套的13家韩国企业相继入园,一个“韩资工业园”由此在园内崛起。当长丰猎豹、北汽福田等汽车制造企业在开发区内蓬勃发展时,就连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公司也按捺不住,投资7500万欧元,入园兴建汽车零部件基地。而博世落户后,又从世界各地引来了6家具有相当实力的汽车配套企业来开发区洽谈合作。长沙县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同类企业和项目“加盟入伙”的金招牌。

(三)坚持不放松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过程中,长沙县委和县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全县仍有60%的人口在农村、90%的面积是农村的基本县情,在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坚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县城带动农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粮猪两大传统产业。长沙县历史上就是一个产粮大县。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为了做到粮食生产不滑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他们突出狠抓了严格保护耕地和改良稻谷品种这两大措施。近些年来,全县水稻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120万亩以上,保证了粮食生产不下滑。同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水稻优质率接近80%,不断提高稻谷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产业也是长沙县的一大传统产业。近年来为了提升生猪养殖业的竞争力,县里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每年投入6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免费防疫,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提高良种率;培育发展养殖协会、合作社、运销公司,帮助农民销售生猪等,使生猪养殖业呈现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99万头,出栏肥猪263万头,位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第二位。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条件,做强茶叶、花木、蔬菜三大新兴产业。坚持把茶叶作为领军湖南的优势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叶发展的优惠政策,打造北部9个乡镇的“百里茶廊”品牌。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7.5万亩,茶叶总产量

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多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花木产业较快发展,在东南部5个乡镇形成了“百里花卉苗木走廊”产业带,64个村的农民成为花卉苗木种植专业户,花卉苗木面积已达10.4万亩,从业人员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过4.6亿元。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充满生机,在毗邻长沙市近郊的53个村形成蔬菜生产带,常年蔬菜面积已达7.8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5.2万亩,实现年销售收入5.8亿元。在着力做强三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县里还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紧临省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山水景观优势,采取有效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培育

壮大了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业——农家乐。2007年,农家乐已发展到579家,共接待游客31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

三是以工补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公路建设方面,近年来全县投资10多亿元,实施公路和桥梁建设项目183个、842公里。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778公里,公路等级率、村级公路硬化里程及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等3项指标均居全市、全省之首。在水利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水利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全县水利建设融资、投资、建设、管理和经营。近5年来,全县水利建设投入达10多亿元,全县堤垸防洪基本实现标准化,防洪抗旱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连续5年蝉联湖南省水利建设强县称号。在农村电网改造方面,从2001年开始,投资近1亿元对全县农网进行改造,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从2006年开始,又新增投入2000多万元,启动了农网第三期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以农村沼气池为纽带,带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栏、改浴,推进乡村清洁美化工程。至2007年,全县共建沼气池

9.6万个,入户率达45%,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既干净又节省的生活能源。

(四)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沙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连续保持在3亿元以上,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中学巩固率达99.3%。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每年投资400多万元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高标准建设了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健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除了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文化广场、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外,还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奋斗目标。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也连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以来,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农民参与率已达98.5%,荣获全国合作医疗先进县称号。建立了城乡特困户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救助741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885万元。累计投入1330万元,新建和改建18所乡镇敬老院。先后在农村启动了“安居工程”和农村低保制度,累计为特困无房户、危房户以及五保户援建和捐建住房1000多栋;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645万元,有3万多人享受到生活补助。城镇低保自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扎实推进,目前共计有4万多户9万多人纳入城镇低保,共计发放低保金96万多元。基本实现了城乡应保尽保。

三是努力扩大就业。县财政不断增加预算资金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拆迁群众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本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近5年共推荐了约2万人到县内园区企业就业,共为2.1万多人提供了免费职介服务。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县里每年预算安排200多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全县累计举办常年长、中、短期各类农民教育培训班3800多期,接受培训的农民达25.3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

(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从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长沙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不失时机地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为全县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其中有几个关键领域的改革对加快全县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

1.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从1999年开始,长沙县就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和企业产权性质置换为重点,大刀阔斧进行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到2005年初,全县11个系统70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完成改革改制。通过改制,不仅为政府部门机构改

革创造了条件,重叠的县属企业管理机构全部撤销,而且减轻了财政负担,再也不需要下拨“弥补企业亏损”专项资金了,还盘活了资产,实现收入17970万元,资产增值率平均在16%以上。

2.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在1999年5月,成立了长沙县政府采购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项目实行统一招标、统一购买、统一结算。实行这项改革以来,节约资金1319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6.23%。二是在2002年成立了投资评审中心,通过制定项目一级初审和两级复审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投资评审体制,评审范围由原来的县直财政性投资项目扩大至乡镇及村级公路建设。成立投资评审中心至今,为财政核减不合理支出72282.35万元,核减率21.32%。三是从2004年开始,进行部门预算的试编。2005年在县直各单位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规范了预算管理,将属于政府的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了预算管理,取消了非税收入过渡户,建立了票款同步、罚缴分离的制约机制。四是在2001年4月,成立了长沙县集中会计核算管理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全额拨款的二级机构全部实行集中会计核算,统一了全县的支出标准和核算口径,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目前正着手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转轨。五是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在2004年全面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县共计减少农业税收4687万元,农民人均减少负担70元。

3.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从2002年开始,长沙县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除成立投资评审中心外,还成立了投资公司,为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措资金,改变过去由政府直接融资的做法,县政府只为投资公司提供资产质押,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融资程序,提高了融资效率。2003年8月,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成立了县招标投标领导小组,集中实施全县招标投标管理和综合执法,禁止任何领导批条子,保障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招投标改革使建设工程的招标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8%,实现了招投标零投诉,既为建设方和财政节约了大笔资金,又防止了腐败、保护了干部。2003年11月至今,全县共有411个项目实行了招投标,节减建设资金7.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9亿元。

(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长沙县10多年来之所以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县再到经济强县的跨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县委一班人,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把方向、揽全局、聚人才的核心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根据中央大政方针及时制定催人奋进的目标引导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沙县委一直坚持根据中央的大政方针及时制定前进的目标和思路。这些目标和思路的一个最大共同点就是紧紧围绕发展主题,既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有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措施。思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使长沙县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发展的任务更为清晰,从而能较好地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团结干事。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以“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为契机,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五大班子始终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支持、同台唱戏;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都能够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争先进位的追求、攻坚克难的闯劲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形成了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县委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把其作为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能力和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形成“想干事业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市场,干了事的有前途”的激励机制,为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他们特别重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了使广大乡镇干部能够安心工作,长沙县不但较早就实行了乡镇干部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还保证乡镇干部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与县直机关的干部相同。为了能够稳定和不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县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四培养”党建工程,即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

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典型。为了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长沙县还直接从表现突出的村干部中招取公务员。

三、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长沙县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5年长沙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发展为主题,以“领跑进军”为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到2012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领先中西部,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3%;财政总收入确保80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亿元,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0%。到2012年上述目标实现时,长沙县的经济发展将步入新的阶段,城乡面貌将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将提高到新的水平,将呈现出经济更加繁荣、发展更具活力、人民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崭新局面。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广东深圳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9))

横空出世看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广东省深圳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编者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深圳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更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思想解放和始终不渝的改革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绿色深圳”„„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提要】

深圳这座不满30岁的年轻城市,从零起步,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给人的印象总是与“率先”、“第一次”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一次次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千万深圳人有信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开创美好明天。

在珠江口东南岸,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深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第三位;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获得国际专利2480项,均居各城市第一位。面对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谁能想象,29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边陲小镇!

是什么力量把这座年轻城市魔术般地呼唤出来?凡是了解她历史的人都会回答: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圳于1979年3月设市,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她为改革开放而生,伴随改革开放成长。深圳29年的发展成果,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硕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设立经济特区,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探索改革开放的经验,成为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深圳作为一个试验田,几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倾注了大量心血。邓小平同志是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在深圳发展的关键时刻两次亲临视察。1984年1月,当人们对经济特区还存有一些疑虑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坚定了深圳办好经济特区的信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到深圳视察,高度评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明确肯定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求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要“大胆试验,大胆地闯”,要“搞快一点”。江泽民同志作为经济特区的创办人之一,曾14次到深圳。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重申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勉励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5年1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为深圳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特区建设。2005年8月,胡锦涛同志到深圳视察,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鼓励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使深圳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一次次大解放,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智慧和巨大热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像当年奔赴延安那样来到深圳创业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5次重要讲话,可以说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深圳改革发展史上的“5个春天”。

深圳奇迹的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是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篇杰作。深圳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5个方面:

一、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深圳所走的道路始终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深圳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首先得益于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经历了4个趋势性变化。

一是以吸引港资为主到外资来源全球化。深圳开放起步于大规模引进港资,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及发展空间,首先把开放的视角对准香港,以吸引港资为主,逐步扩大外资来源,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到2007年扩大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从“三来一补”到企业“走出去”。深圳外向型经济从“三来一补”起步,首先引进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形成出口加工能力,奠定经济发展的初步基础,随后发展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深圳已成功实现了这一历史性转变。以华为、中兴、中集、康佳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圳企业率先勇敢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全球资源,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到2007年底,深圳已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436家,累计投资21.5亿美元,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从内向型联合到外向型联合。深圳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步推进,以“内联”为主要形式,先后与中央40多个部门和29个省区市合办了3900家内联企业,实际投入36亿元。1987年以前,主要是内地向深圳单向投资,1987年以后,深圳加大双向投资、外向发展的力度,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通过内地、深圳、海外“三点一线”的联合模式,共建出口加工基地,携手走向国际市场,使深圳和内地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四是从利用“香港因素”到深港紧密合作。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正是由于积极利用了“香港因素”,与香港建立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关系,实现了深圳的崛起。为了推动深港合作向纵深发展,2004年6月,深圳与香港建立起深港政府间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口岸和跨界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加强,经贸、科技、教育、金融、旅游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07年5月,深圳与香港正式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提出了共建世界级大都市的目标。

二、敢为天下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一些重大改革首开全国之先河,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率先构建市场经济新体制。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义无反顾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在争论计划和市场关系时,深圳就提出了“四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改革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使用市场化。深圳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为重点,率先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深圳签订了第一个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协议书。1987年,深圳率先采取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公开招标、协商议价等3种有偿让渡方式,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再转让和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我国国有土地商品化经营的先例。

三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深圳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首先在三资企业对新招工人采用劳动合同制,以后又有步骤地对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新招工人实行合同制。1983年8月,深圳市颁布了条例,劳动合同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深圳还建立了企业自主用工制度,并相应地建立起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智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实现合理配置。

四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首先是适应大量引进外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形成外汇双轨制,在计划用汇之外,通过市场调剂解决合法用汇问题,缓解了外汇供需矛盾。其次是适应外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兴办各类金融机构。1982年1月,深圳引进了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兴办了深圳发展银行。目前,深圳有金融机构16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8家,有力地支持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再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1990年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到2007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已达670家。

五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运营机制。在经济特区初建时期,实行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的改革,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探索企业承包制,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同时,进行股份制改革探索,把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或者直接成立股份公司,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积极推行产权交易,促进产权在各类经济主体间合理流动。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深圳最先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国有资产委(办)、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3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以来,深圳进一步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强化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层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先行改革,为后来全国的改革提供了样板。

六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执行力。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就坚持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进行了7次行政体制改革,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府架构,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行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是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大行业、大系统综合设置机构,形成了“大贸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的管理格局,减少了协调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在政府效能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自1997年起,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3轮改革,全市审批、核准事项减少了60%左右。2006年又启动第四轮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从697项减少到348项。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圳几乎从零起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有深圳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统计显示,1991—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产值达75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左右。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00多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以下环节:

一是敢于把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产业发展目标。深圳发展的前10年,经济规模急剧扩大,但低水平的加工贸易居主导地位、经济效益不高。面对这一现实,深圳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机遇,不失时机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顶着“三来一补”企业向周边地区迁移、工缴费大幅下降的压力,力促“三来一补”产业优化升级。这是决定深圳经济命运的重大决策。正是由于在决策上注重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行为,确立了正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才会有今天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二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朝着发展目标奋进。1990年,从第一次市党代会提出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起,历次市党代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推动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认识与行动的高度一致和政策的连续性,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越做越大的重要保证。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在土地、厂房等资源配置上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努力营造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仅2006年就为大族激光、迈瑞等20家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用地1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四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目前,深圳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信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从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五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率先发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近年来,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如怡化电脑、诺亚舟科技、格兰达技术、傲冠电脑、繁兴科技、海洋王、开立科技和纳微科技等8家深圳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均已把市场份额做到了所属行业的国内第一,其中有4家企业2006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四、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圳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四个90%以上”的格局,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从事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有3万多家,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以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为主的政府支持体系。“十五”期间,深圳财政性科技投入82亿元,其中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资助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占85%,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00多亿元。深圳还积极发展贷款担保支持自主创新。1994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专门在企业创新创业初期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担保,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担保项目2000多个。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企业,90%以上都在早期接受过风险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支持。在接受担保贷款的企业中,90%以上是第一次借款。1999年,深圳又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创新投资公司,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风险投资。目前该公司已支持企业100多家,其中90%以上为创新型科技企业。

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圳大力加强公共研发、公共技术、公共检测、公共信息等开放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有效支撑了持续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深圳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而且“孵化”出大量科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深圳创建的虚拟大学园共建立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在孵企业600余家,孵化科技企业276家,转化科研成果217项。

四是探索多种创新路径。(1)“学习创新”路径。深圳一部分民营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技术,通过消化、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逐渐发展壮大,有的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2)“配套生产”路径。在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配件的过程中,深圳一些民营企业从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

装,发展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制造,逐步由市场“配角”成长为“主角”,有的甚至取代了同行业中原有的外资企业。(3)“市场挤占”路径。加工贸易以出口为导向,拥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这为民营企业迅速切入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深圳一些民营企业就是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掌控了市场销售渠道,最终挤占了外资企业的销售市场而成长壮大。(4)“股权扩张”路径。深圳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中方投资者,通过购买合资企业外方股权,先实现自主设计研发(ODM),然后进一步向自有品牌(OBM)升级,最终成为内资控股的高科技企业。(5)“逆向并购”路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市场、资源优势,发达国家企业则拥有技术、管理优势,通过“逆向并购”,拥有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捷径。深圳一些企业正是通过这种“逆向并购”迅速发展起来。

五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1)融资环境。深圳除了政府出资支持科研开发外,还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财政资金选择存放银行与其对民营企业贷款挂钩、企业通过联保互保实行捆绑申请贷款等方法,以争取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自主创新。(2)人才环境。深圳相继发展了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同时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一大批国有企业技术骨干、海外留学人员纷纷聚集在深圳。在一个千万人口城市中,各类创新人才有百万之众。(3)法制环境。深圳先后制定和实施了50多个有关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范性文件,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技术入股的条例等,基本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完备的法规体系。(4)人文环境。深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标准地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综合设施和生活后援设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努力使深圳成为创新的乐园,创业的热土。

六是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结合。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已经成为深圳市的重大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通过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产业和企业,加快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深圳经济特区所以能越办越好,关键是坚持理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始终不渝地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地追求发展,矢志不移地坚持前进的方向。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我们成就各项事业的法宝。深圳发展取得的成果,根源于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理解比较深、把握比较准、行动比较自觉。正是由于掌握了解放思想这把利器,深圳才能够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深圳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拓宽思路,打开眼界,破除障碍,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靠解放思想深圳已“先行一步”,继续先行下去,还要继续解放思想。

二是认准方向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一开始,中央就赋予其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特区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曾出现姓“社”姓“资”的争论,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干扰。在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人不为所动、不被干扰,坚定信念和信心,坚持按既定目标走下去。深圳的历任领导班子,能够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把改革创新的接力棒顺利交接,把改革精神传递下去。正是有了这种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果。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深圳经济特区走的是迅速扩张之路,在短短的时间里,经济成千倍、人口成千万增长,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关系,是深圳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深圳坚持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深圳”;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效益深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深圳”;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促进人均

财富、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平均受教育程度等达到新的水平;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为主题,塑造城市文化。这些富有新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深圳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四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深圳所有成就的取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从经济特区始建起,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无处不在。在把握发展方向上,深圳的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并通过市党代会确定为指导方针。在班子建设上,以“务实、和谐、善政、廉洁”为目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破“单位建党”的单一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队伍建设上,以健全反腐保廉体系为重点,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重大决策和经济事项,凡能公开的一律向社会公开,防止腐败行为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滋生和蔓延,走出了一条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子。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面对大规模投资建设所涉及的人钱物关系,深圳从领导班子到干部队伍,没有出大的问题。连外商也不无叹服地说:这样大规模建设,没有出现大的腐败问题,这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做得到。

当前,深圳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约束已近极限,30年来快速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将集中显现。面对挑战,深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左右;

第二步:到2015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建成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

春风又唤南海潮。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深圳又迎来发展的春天。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圳人民继续团结奋斗,深圳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辽宁沈阳铁西区

焕发老装备制造业基地新生机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7))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2月8日08 版)

编者按: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老的和曾经最困难的重化工业基地。但是,最近5年来,通过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历史机遇,大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铁西区这一老装备制造业基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铁西区过去5年来发生的显著变化中,使人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的正确决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创新、努力拼搏,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提要】 在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沈阳市铁西区积极探索创新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核心优势,以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发展战略导向,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走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子,用好用活各种资源,使铁西这个老工业区步入全面振兴、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一、不平凡的历程

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是国家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基地,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几百个第一,曾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是中国工业形象的典型代表。回顾改革开放30年,铁西老工业区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艰苦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的1978—1991年,铁西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是“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所有制结构是“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99%。13年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从5亿元增加到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00元增加到2133元,财政收入从1200万元增加到30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从20万元增加到8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20元增加到889元。1991年直接利用外资仅100万美元,出口供货值仅0.8亿元。企业承担各项社会职能,社保体系没有建立。

1992—2001年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型阶段,铁西作为受计划经济浸润最深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中遇到的障碍多,各种矛盾尖锐复杂,发展最为艰难。虽然国家和省市先后注入260多亿元资金对铁西进行改造,但由于体制、机制和经济结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严重不适应,铁西发展仍陷入重重困境,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50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闲置;企业负债沉重,负债总额达260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技术设备落后,研发投入不足。职工生活困难,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10万多下岗职工没有参加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由于近半数的职工下岗,当时的铁西区被喻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由于生活无保障,职工上访频繁,占马路、堵火车事件不断,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严重。城市建设缺口大,城市功能单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公益设施匮乏,城市环境差。200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3万元,财政收入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0元。

以2003年10月中央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为标志,铁西的改造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沈阳乃至辽宁经济重要增

长点,被国家授予“铁西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颗闪耀明珠。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与2002年相比,200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亿元,增长了

3.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1万元,增长了3倍;财政收入40亿元,增长了4.6倍;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增长了8.6倍;直接利用外资6.5亿美元,增长了3.6倍;出口供货值58.6亿元,增长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万元,增长1.9倍;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差距已缩小到2180元。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业充分,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二是工业发展速度快、效益好。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201亿元,是2002年的8.7倍,年均增长3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是2002年的10.6倍,年均增长37.1%;实现工业利税62亿元,是2002年的4.2倍,年均增长3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占到全区企业总数的54%,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全区装备制造业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品领域的77个主要产品中,有44个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18种列国际前10位。

三是产业结构改善。5年来,铁西区在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老城区企业搬迁置换出的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用于第三产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达400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7.3%;高标准引进服务业项目499个,现有商业企业近3万家,一大批国内外著名服务企业进入铁西,其中包括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金融、保险、证券项目122个,欧洲特克莫、瑞典宜家、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服务业项目22个,高起点发展第三产业。北二路汽车贸易产业带、兴华商业街等特色街路日益繁荣。2007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0亿元,比200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8%;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6.8%,改变了过去近乎单一的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了现代物流、汽车贸易、金融保险、中介咨询、审计评估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其服务的辐射面覆盖了东北3省的大部分地区。

四是城市面貌变化巨大,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随着铁西区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5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97.8亿元,干线路网全部完成景观化改造,城区道路总里程达235.7公里,亮化率达98%以上;水、电、气、热等网络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基本完成了棚户区和危旧楼的改造,改造面积达149万平方米,6万多户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全区人均住房面积从2002年的14平方米增加到24.8平方米。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先后改造建设了福利院、图书馆、青少年和妇女活动中心、文化馆、市民文化和健身广场等一大批社会公益设施。实现了体育健身器材进社区,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日益改善,烟尘排放量明显减少,昔日铁西的“臭水沟”卫工明渠已成为全市的景观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5.92%,是2002年的2.15倍。2006年铁西区荣获沈阳市最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奖,成为全市最宜居住区,为吸引各类人才和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主要经验

为什么铁西能在短短5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的来讲,是铁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结合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的新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正确决策和铁西精神的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通过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东南沿海的“先富”,带动和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使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这既是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建设

和谐社会、提升国家竞争实力和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也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国际市场装备需求大增,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亟须重工业装备的支持,这为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基于对国内外新形势的科学判断,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的一步棋。为此,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深入铁西进行调研,促成了加快沈阳及铁西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铁西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全国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也积累了深厚的工业技术基础、人才资源和工业文化。铁西人能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也认清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肩负的历史重任,更渴望走出困境,重振“共和国的装备部”雄风。他们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老工业基地改造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大改革开放和创新力度,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形成并弘扬了“合力拼搏、埋头苦干、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铁西精神;另一方面积极用好中央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各项政策,如国债专项资金、增值税转型、社保试点、豁免企业历史欠税,以及几百亿元的资金注入和国家政策性信贷等。铁西人并没有依赖国家的扶持、消极等待外来的帮助,而是以创新的思路、走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子,用好用活各种资源,以“铁西精神”执行了中央的战略决策,以扎实的工作把中央支持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活力,使铁西这个老工业区步入全面振兴、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政府正确导向与比较优势的结合。铁西的制造业聚集程度高,产业配套齐备,装备制造是其核心优势。铁西区委和区政府坚持把工业立区、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发展战略导向,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创新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引导企业通过搬迁与重组改造,做大做强。坚持搬迁、并轨、改造、升级、就业并举原则,大力推行重点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股份制改造,重新整合工业资源,推进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优势企业做强做大,先后对沈鼓与沈气压、沈水泵,沈重集团与沈矿集团等现有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全面重组改造。几年来,已完成搬迁的239户企业的产值和利税均实现了成倍增长。2007年沈阳机床集团、北方重工、远大集团产值率先突破了百亿元。其次,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市区政府先后拿出20多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能力,一大批创新中小企业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第三,引导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大力开拓国际资源渠道,充分把握和利用国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大趋势,加大企业的国际化兼并重组的力度,在技术、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上,迅速占据企业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并带动了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鼓励沈阳机床、北方重工集团等优势企业以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国内外企业的并购与重组,美国加纳基金收购机床集团35%的股份,北方重工集团成功并购了法国NFM技术公司,以绝对控股方式拥有了世界知名公司盾构机品牌和核心技术。北方重工、沈鼓集团等企业的优势产品已抢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特变电工沈变公司实现了由出口设备到出口技术的转变;全区有44个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同行业首位,18种产品列国际前10位,一大批创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迅速成长。第四,通过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推进基础工艺向专业化生产集中,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推进企业向产业集群集中,规划建设了模具、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等20个产业集群和台商、闽澳等工业园区,已有企业超过300家,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同时,围绕提高工程成套能力,成立了沈重技术成套、石化通用设备成套、露天矿成套工程和机床成套装备等4家成套公司,在产品成套、工程成套方面实现了突破,进一步促进了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这使得铁西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三是政府管理创新与企业改革的结合。面对铁西老工业区改造“钱从哪来、人往哪去、企业如何发展”等难题,沈阳市委和市政府认真总结过去铁西老工业区调整改造的经验和教训,剖析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症结,坚定地认为,搞好铁西老工业区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以市场的力量打破计划经济的堡垒,激发老工业区的活力,焕发老企业的青春,再造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铁西的广大干部群众都认识到,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开放,没有活路;不发展,只有死路一条。2002年6月18日,市委和市政府作出了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的重大决策,赋予铁西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首先,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整合了两区体制、资源、开放和人才等优势,构建了组织领导、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框架,使企业搬迁、土地规划出让、项目引进、施工建设在一个区内可全部完成,减少了管理层次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效率,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效应。其次,拓展了铁西经济发展空间,区域面积由40平方公里迅速扩张到128平方公里,使企业在新区搬迁改造和项目引进有了比较充裕的空间资源,利用老城区企业搬迁置换出来的土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完善优化城市功能,促进了老城区优势级差地租的形成,开发区紧邻城区,土地价格只有200元/平方米左右,而老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地价可达到2000元/平方米,两区合署的调整,使地价升值到3000—4000元/平方米,为铁西老工业区用市场机制调整改造、配置资源提供了手段和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第三,利用“东搬西建”筹集的100多亿元资金,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偿还了职工内债35亿元,并轨职工13万人,基本实现再就业,彻底分离了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并初步建立了职工的社保体系。投入19亿元对40户重点国有企业的40亿元债权、股权进行缩水回购,解除了束缚企业发展的债务链,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能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调整改革,遵循市场规律竞争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将企业的装备更新、技术改造与机制体制再造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企业的重组、兼并和上市,加大企业内部的科学化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大胆吸取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机制的科学合理的成分,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发展,从而提升全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提高各类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和竞争力。第五,利用企业搬迁重建的空间和时机,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区,全区每年用于环境建设的资金已超过生产总值的2%;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沈化集团实现了废渣、废液的循环处理和安全排放,水循环率由88%提高到了95.9%,并在全区企业中全面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和措施的同时,着力开发建设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逐步实现源头节能减排,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以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发展硬道理与提升软实力的结合。5年来,铁西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全面开放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和利用外资,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众多的项目,促进了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铁西老工业区的全面改造振兴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铁西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以软实力的提高促进了全区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首先,高举起“加快铁西发展,回报工人阶级”旗帜,坚持“在改革中维护、在发展中回报、在振兴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与发展价值取向,使改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创新发展的活力。建立了国有企业及其所办集体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体系,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努力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第二,为了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沈阳市委和市政府大胆进行了城乡区划调整,先后调整了8个乡镇归并铁西区,并以此为契机解决农村地区长期积累的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按照理顺、规范、创新、发展的方针,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规范了农村的各项管理工作,实施了城镇建设、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救助和农民就业“五位一体”工程,率先推行了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区农村,参合率达98.6%,全区80%左右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就业,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探索了一条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改善政府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和人文环境,全面提升软实力,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5年多来,全区教育累计投入11.7亿元,年均增长29%,生均经费增长了几

十倍,并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改善。第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使铁西成为了国内外资本投资创业、兴业的热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迅速提升。

三、未来发展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各项部署和要求,铁西区继续坚持以建设经济强区、构建和谐新区为主线,坚持“工业立区”思想不动摇,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速推进铁西老工业区的全面振兴。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完成加快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两项历史使命,努力培育20家超百亿元企业、生产100项世界级产品、搭建5个世界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将铁西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推动社会事业进入高标准发展阶段,拥有完善的城区功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7年翻两番,达到19.64万元,财政收入实现4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5000亿元。农村城市化基本完成,实现铁西老工业区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体思路是:继续高举“工业立区”的旗帜,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以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加速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全面开发沈西工业走廊。着力抓好经济建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坚持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铁西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与安定。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速实现铁西区全面振兴。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江西吉安

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2)

井冈山精神激励老区人民再创辉煌

——江西省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江西省吉安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0日08 版)

编者按: 革命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2001年以来,在井冈山精神指引下,江西省吉安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通过大力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积极兴办工业园区,支持和带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如今的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积蓄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工业兴、农民稳、群众富,曾经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

吉安的实践告诉我们,农业比重大的革命老区,只要开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工业带动农业,增强支农力度,同样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成功道路。

【提要】 吉安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促使吉安迅速崛起。吉安发展的成功实践,在中部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全市辖10县2区1市,面积2.53万平方公里,人口472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吉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由8.59亿元增加到40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46元增加到8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9元(1985年)增加到111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4029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8亿元,为1978年的14.7倍;工业总产值420亿元,为1978年的80倍。2002年以后,实现了3年工业增加值翻一番、4年财政收入翻一番、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吉安是江西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具有标志性,对于老区脱贫致富具有示范性。促使吉安迅速崛起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一、以推进工业化为战略核心,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化

吉安的发展是江西省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2001年,江西省对比周边地区发展找差距,提出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省委正式形成《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加快发展的全过程,加大深化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同年,在井冈山召开了中共江西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就解放思想和发展战略统一了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放思想置于万事之先”,“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手段”。正是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江西省提出“以加速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一重要认识,是从江西省实际出发的,是把党中央的政策与江西省实际结合的产物。被江西人称之为“井冈山会议”的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开启了江西发展的新航程,掀起工业化的新高潮。

吉安市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在全省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中积极行动,顺势而为、趁势而上,以“开创新吉安,繁荣大井冈”为主题,把解放思想与地区发展实际结合起来。一是突破唯农业的思维定式,从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变农业主导为工业主导。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找出路,以大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

1业产业化。长期以来,吉安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坚持以农业为主导,以增加粮食产量为发展目标,着力于向土地要粮食,向粮食要效益。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周边省份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干快上工业项目时,吉安和整个江西省一样,仍固守于农业这一比较优势,围绕农业抓农业,其结果不仅粮食产量没有大的增长,而且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经济总体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解放思想首先必须从农业社会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适应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把发展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变以农为主为以工带农、以工富农。

二是从工业化的误区中解放出来,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加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往往对工业化认识不足,把发展农业作为主要任务,以农业规模化替代工业化,甚至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信息产业、知识经济或者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发展实际,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离开工业化发展农业,既会延缓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影响农业本身的发展,这也是农业地区长期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认识工业化发展阶段,适应工业化大趋势,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地区现代化的关键。吉安正是从认识误区中解放出来,才得以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自2001年以来,连续开展“强攻工业年”、“国企改革年”、“工业发展年”、“工业园区建设年”。并在吉安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高起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快速做大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规模,提升工业经济和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从工业与农业对立的认识中解放出来,通过工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江西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实际,正确地提出,解决农业问题,就要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解决农村问题,就要积极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就要改变大多数人口搞农业的局面。循着这样的思路,吉安确立了“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强调要“加速工业崛起,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把工业化理念、市场化运作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以工业带动农业,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增强支农的力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吉安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快速增长、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粮食产量却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

二、办好工业园区,承接沿海地区和外资产业转移

确立以工业化为战略核心,解决了长期困扰发展的思路问题,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吉安按照新的思路,千方百计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市上下形成工业化的热潮。在发展路径选择上,吉安没有重复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而是按照适度集中、合理集聚原则,以办好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吸引产业转移为重点,形成规模集中、集约高效的地区工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块状经济”。吉安市紧扣“上档次、扩规模、造特色、增效益”的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方式,利用城郊荒山、荒坡、荒地,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既节约了耕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入区企业的用地成本。2001—2007年,全市13个工业园区完成土地开发建设面积5.1万亩,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8.6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97.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74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507家,安置就业

3.26万人。2007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77.5%;主营业务收入356.3亿元,同比增长76.4%;利税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60.5%。

二是完善园区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思路,明确市县(区)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吉州园区于2006年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行

列,新干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盐化工产业基地,吉水园区于2006年被认定为全省绿色食品特色工业园。

三是建立“百里工业走廊”,发挥园区联动效应,营造发展高地,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吉水县至泰和县的百里经济带上,规划建设“吉泰工业走廊”,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坚持产业有规划、项目有选择,通过主攻大项目、抓好大投入、建设大基地、搭建大平台,形成招商引资的优势、产业集聚的优势、带动增长的优势。为此,吉安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资金上,各类工业扶持资金,确保2/3以上用于支持工业走廊建设;全市金融机构的工业贷款每年增长30%以上;组建工业走廊建设融资担保中心;促进直接融资和吸引民间投资。在项目上,实行项目审批与土地供给联动,市政府每年在省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中预留不少于30%的指标,专项用于工业走廊的重大工业项目。在税费上,对进入工业走廊的企业实行税费优惠,鼓励现有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与外商和市外企业合资、合作,对其转让过程中所缴纳的房地产交易管理费和技术服务费减半收取,对其上交的契税收入,由受益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在基础设施上,加大对电力、交通、物流、市场、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服务功能,降低工业走廊内企业的商务成本。此外,对入区创新型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支持和奖励。

四是发挥园区优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着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吉安利用园区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突出以承接市外、省外、境外、国外产业转移为重点,主动“对接长珠闽、联通港澳台、融入全球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大力推行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诚招商、以商引商。特别是对应沿海发达城市,先后成立深圳、广州、厦门、杭州4个招商局,加大招商对接和产业转移承接的力度。同时,还在工业园区辟出一定区域,引进深圳产业园、深圳中兴科技产业园、吉水标准件产业园、泰和温岭工业园,为发达地区产业大规模转移、异地发展提供条件,实现了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园区的重大跨越。同时,以招大引强为重点,着力引进节能环保效益型大项目、大企业。浙江客商投资的无纺织造布项目,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全国仅此一家;深圳客商投资建设的铝银浆项目,同行业排名全国第三,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同时还吸引中石化集团、中盐集团、中信集团、中诺、飞歌音响、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日本友利电子、香港森泰、华禹通信、航盛电子、三笑日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吉安投资兴业。仅2007年,全市新引进的投资规模超亿元的项目有60多个,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5个。招商引资蔚然成风,高潮迭起,在吉安工业园区曾出现60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局面。上世纪80年代在东部沿海涌起的大开放、大发展热潮,今天在吉安得以重现。

三、鼓励全民创业,对回乡创业给予和外资同样的政策

吉安市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江西省提出的“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战略部署,抓住务工经济由打工阶段逐步向创业阶段跨越的时机,积极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大力发展“雁归经济”,实现了从输送务工者到引回创业者、从输出劳动力到引进生产力的转型,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热潮,走出一条开放型经济与本地内生型经济相结合发展的新路。据统计,目前吉安市回乡创业人员近5万人,发展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创办或领办民营企业近2400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8%,注册资金57亿元,占全市企业注册资金的45%,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千万元以上企业52家。

从创业主体看,主要包括3类。一是打工能人。这是回乡创业的最主要部分,约占到回乡创业人数的85%。二是管理强人。在沿海企业担任过中高级主管,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回乡受聘担任企业的管理者。三是成功人士。多数是通过求学等方式,走出家门,学有所成,利用自己在技术、融资、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长,携科研成果或成功经验回乡创业。

从创业领域看,由初期的饮食服务、商品流通、资源开发、房地产等传统产业逐渐向机电制造、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电子通信、农产品深加工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拓展。例如合力泰微电子公司,就是3个泰和县籍外出务工者回乡兴办的企业,意为合力振兴泰和,投资8000万元建成江西省首条液晶显示器(LCD)全自动生产线,投资3亿元,拟建全国第三大液晶显示

基地。近年来,回乡创业开始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产业化领域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全覆盖,其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1%、第三产业占43%。

从创业形式看,更加灵活多样。一是独资式,这是回乡创业的主要形式,占一半以上。二是合资(合作)式,一些回乡创业人员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往往通过参股、参与管理等形式,合资合作兴办企业。三是外联式,与外地老板联合办厂,负责成品或半成品生产,市场销售交由外方。四是转移式,一些务工人员在外地成功创业,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回乡创办分厂或整体回迁。如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回乡创办“公司+基地+农户”式的食品加工或大型种养企业。

回乡创业形成一系列积极效应。一是带动了全民创业。从打工者到创业者,带来全新的创业观念,形成创业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民众的创业热情。近两年,在回乡创业的带动下,吉安市民众创业蓬勃发展,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3.3万户,私营企业2312家,民间投资40亿元。二是促进沿海企业向吉安转移。由回乡创业人员做向导,促进了吉安与沿海企业的对接,引导产业加快向吉安转移。绝大多数回乡创业都是以沿海企业和市场为背景的,据调查,80%的企业是根据沿海市场信息设立的,其中70%的企业直接对外供货,30%的企业与沿海企业集团合作,结成联盟。三是增加就业与收入。回乡创业对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起到积极作用。据统计,吉安市回乡创业5万人,直接吸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增收70元,实现了“回乡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两年来,回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上交税收4.5亿元,成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回乡创业也给创业者带来许多实惠。一方面节约创业成本。吉安在土地、能源、劳动力以及生活成本等方面,比沿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就为创业者节省了大量创业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不同文化、生活方式的冲突,有利于发挥地利、人和等多种乡土资源优势。

吉安在推动回乡创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回乡创业给予外资同样的待遇,有力地支持回乡创业。一是出台一整套支持性政策。2005年吉安市就出台了《关于实施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将回乡人员纳入全民创业的范畴。同时,各县市区也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土地安排、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给予回乡者创办的企业或带领外地企业和人员回乡办厂或兴办企业的,与外商同等对待、同样待遇。如安福县工商部门制订23条措施,包括政府出钱聘律师为回乡人员办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对回乡创业人员评定信用等级并据此发放贷款等。吉州区给回乡创业者发放“创业绿卡”,让回乡创办企业者在用地、办证等方面享受一系列优惠待遇。二是为回乡创业提供平台。在工业园区建立专门吸引回乡创业的创业园区,精心构筑回乡创业的平台。泰和县在工业园区划出6000多亩,完成“六通一平”用于回乡创业,在已经建成的泰垦创业区,面积达1000多亩,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60多家。新干县建成5000多亩园区,引进回乡创业企业80多家,形成“一园三区六城”的发展格局。吉水县从2005年开始,累计投入1700万元,在吉水工业园规划500亩开辟了回乡创业园,引进回乡创业型企业23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扶持的回乡创业园。三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对回乡创业者实行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服务,配套“马上办”、“直通车”和“经济110”机制,实现对回归企业一切手续从优、从快、从简,做到服务程序“链条化”、服务方式“人性化”,积极构筑为回乡创业者竭诚服务的“绿色通道”。对回乡创业园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坚持各级领导挂点帮扶制、责任追究制、办事时限制和首问负责制;建立回乡创业者恳谈日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四是实施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政策,支持创业活动普遍展开。自200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5亿元,其中2007年发放2.3亿元,通过小额贷款扶持个人创业8839人,带动就业人数近3万人。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绿色、特色产业基地

吉安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培植独具特色的“农字号”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提升附

加值,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作为稳固农业基础,优化特色农业结构,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抓紧抓实。

一是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相继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村企业为骨干,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种养加系列经营,农工商全面发展”、“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重点突破乡镇企业”等工作思路和举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42.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320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36.7亿元增加到16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1%。突破了粮食单一生产结构,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6%上升到27%,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龙头,实施一村一品战略。近年来,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46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78家。其中,有10家龙头企业、10个农产品生产基地、164个特色产业村被列入2007年全省“十百千”工程。

三是引进大企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以大开放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吸引深加工企业投资吉安。先后有湖南三可公司、上海熙可国际控股公司、青原区现代农业(江西)有限公司、江西盛兆农畜实业有限公司等落户吉安,有力地推进了吉安农产品深加工增值。四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优势。制定《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扶持、工商登记简化手续、税收优惠、金融信贷优先、农业加强指导等具体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措施。在8个所辖县内,围绕生猪、肉牛、蔬菜、金桔、葡萄、茶叶等优势产业,开展了10个合作社试点示范,由农业局等8个市直单位对其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全市已经发展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有效提供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试点”工程,全市农村新通自来水4.4万户,新建水冲卫生厕所3.9万户,改造房屋1.1万户,133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广播电视通播率达100%。到2007年底,沼气用户达22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4%;新建225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惠及12.1万户、49.88万人。

六是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成效显著,水利管理体制、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泰和县被列入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

一、全省唯一的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吉安市于2007年跻身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吉水、新干和永新县分别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

五、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吉安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升了旅游资源价值,推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以井冈山红色旅游为主线,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突出庐陵文化特色,实行“红、绿、古、蓝”旅游综合开发,呈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列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1995—2007年,来吉安市旅游的人次由38.7万人次增加到919.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14亿元增加到49.6亿元;旅游创汇由53.2万美元增加到1620万美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26.5万人。

其中,井冈山市通过解放思想,确立了旅游兴市战略,致力于“五个突破”,使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力实施旅游文化系统工程,在文化表现力和旅游吸引力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感染力。二是实施景区美化工程,在品质提升和旅游形象国际化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三是全力实施“产品多元化”工程,在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变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四是全力实施资源优化工程,在旅游营销市场化上取得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竞争力。五是全力实施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旅游管理水平上有新突破,增强红色旅游的带动力。2007年,井冈山共接待游客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旅游业的增加

值占全市增加值的50%、旅游业从业人数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0%。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群众增收,也产生了重要政治影响。

今后10—15年,是吉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吉安确定以“六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即把吉安建设成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和休闲基地,中部优质农产品向沿海输出的生产和加工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基地,水、火、核并举的江西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到2020年,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两个翻两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吉安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长期蓄积的发展能量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推动着吉安的崛起。黄洋界上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井冈山下老区人民将再创新的辉煌。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山东威海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7))

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 以对外开放总揽发展全局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山东省威海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

【提要】

地处开放前沿的威海,优势在开放、潜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希望在开放。

30年来,无论形势怎么变,他们都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坚持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曾被称为“小弟弟”的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威海的实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主要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绩

山东威海在地级市成立之前,国家投资很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威海地区生产总值9.54亿元、财政收入1.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只有53.1元。到1987年建市时,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34.24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改革开放特别是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全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与1987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的位次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财政收入增长64.2倍,由第九位上升到第七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3万元和3267元,在山东省的位次均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城市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第二十三位。

(二)产业层次显著提升。2007年与1987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增长41.7倍,达到518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0倍,达到16.7万元/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39%提高到84%。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显著加快。2007年与1987年相比,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83倍,达到13.4亿美元;外资企业增长508倍,发展到3565家;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411倍,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1%。

(四)城乡面貌显著改观。2007年与1987年相比,城市人口增长9.6倍,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3倍,达到109平方公里;干线公路达到2633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254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远程教育、闭路电视、宽带 1

网、公共客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8个“村村通”。

(五)社会事业显著进步。2007年与1987年相比,幼儿入学率由70.3%提高到96.4%,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由99.4%、91.6%提高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46%、96.9%。2005年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在2007年首届中国661个城市安全排行榜中,威海名列第十位。

(六)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与1987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增长了1.3倍和0.9倍,达到19平方米和34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增长39.6倍,达到2.3万元;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47.5%、46.6%降到28.9%和36.7%。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66台、私家轿车11辆。

(七)城市知名度显著提高。经过建市20年的发展,威海已由一个人口不足10万人的小城,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60万人的中等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

(一)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威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发展潜能和活力的切入点,根据不同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断破除旧的思想禁锢,树立和强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向解放思想要信心、要办法、要干劲。

通过解放思想坚定前进方向。1987年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强烈的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样子干”。2002年以后,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市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他们引导各级算好结构账、资源账、环境账、效益账,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在好的问题上不含糊、在快的问题上不动摇”的发展理念。

通过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建市之初,威海市就把区划调整和3年治理整顿作为重大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有效益的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经济发展迅速实现突破,由建市时山东省第十三位前移到第九位,199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1997年下半年,抓住亚洲金融危机造成韩资急于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的机遇,争取到了13个韩资项目,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面对日本、韩国产业加快转移、环黄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山东省“两个半岛”战略加速推进的重大机遇,威海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了“五大产业群”。

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方法。面对改革开放的艰巨任务,他们提出“只要改革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积极引导和鼓励干部群众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是注重向市场要办法。如针对资金紧张的问题,加大国内外资金引进力度,采取上市以及用资产、土地、股权、冠名权、经营权等换资金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二是注重向竞争对手和学赶对象要办法。如农业产业化是向山东诸城、寿光学来的,搞慈善基金是向江苏常州学来的。三是注重向基层和群众要办法,如总结推广了基层群众创造的搬山、挖坑、钻洞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建设用石材与山体生态保护的矛盾。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位于陆域末梢,但同

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处开放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威海的优势在开放、潜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希望在开放。建市20年来,无论形势怎么变,他们都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威海与韩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解放前石岛港就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对韩民间自由贸易口岸,目前已累计开通至韩国的海空航线23条。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实际利用韩资累计48亿美元,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二是不断扩大开放广度和深度。在迅速打开对韩开放局面的基础上,提出“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的开放战略,近几年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快推进“三个转变”:由注重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扩大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品牌转变;由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年来,全市外贸出口年均递增50.1%;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3000多家外资企业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威海。

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威海的改革与发展。一是促进了公有制企业改组改制,合资、独资企业的大量引进,带动了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经营机制、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已有1050家规模以上国有集体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实现了改组改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59.5%。县及县以上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9.6%,上市企业10家。二是促进了全民创业。随着中韩“金桥轮”的开通,出现了一大批随班轮往返的“商贩”,在韩国仁川建起了以威海人为主的中国商业街,威海也成为全国闻名的“韩货城”。开放促进了威海创业氛围的形成,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65.5%。三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威海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升级。通过引进三进船业、新泰源船业、成东造船,形成了以皂埠湾、俚岛湾和石岛湾三大造船基地为龙头的造船产业链条。韩资企业三星电子的进入,带动了3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规模较大的打印机产业,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3亿元。

(三)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体系。威海的竞争力最根本地体现在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自然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及时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努力打造优势得到较好发挥、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区域特色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建市初,大力发展“一工两水”(乡镇工业、水产、水果)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现代产业基础的形成,他们着眼于从更高层次上打好优势牌,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旅游度假、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三大基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跨越,初步形成了体现自身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一是发挥地处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承接韩日产业转移,加快培植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群”。同时,注重与周边城市的产业衔接与错位发展,如在运输设备产业上,烟台以轿车、客车为主,青岛以轿车、轻重卡车为主,威海则重点发展越野车、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同时充分发挥其海岸线优势,大力发展造船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上,青岛以电子家电为主,烟台以手机、软件开发为主,威海重点发展光纤光缆、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微电子设计。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759家。二是发挥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以海岸线为依托,以福文化为主题,以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区4处。20年来,旅游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年均递增28%。三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建设以海产品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梯次推进从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从单一捕捞向捕捞养殖并举、从简单加工到精深出口加工、从渔业生产加工到全面发展海洋一二三产业的“四次转变”,促进了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与1987年相比,全市水产品总量增长了5.6倍,海洋经济总收入增长42倍,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1%提高到26.9%。

(四)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优美的环境是威海城市品牌的基础。地级市成立以来,威海不断强化“没有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的理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双赢路子。一是不断强化生态责任意识。20年来,每一届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班子都反复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都把保护和改善好这片绿水青山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理念由“保护环境”到“保护环境与涵养生态”并重,逐步提升到“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是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利用。突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矿产资源5个重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到0.87吨标准煤,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强度超过36亿元/平方公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确定为全国ISO14001环境管理示范区。三是坚持不懈地实施碧海、蓝天、青山、净土“四大行动”。建市以来,先后关停污染企业50多家,清理近海养殖3万多亩,拆除小锅炉1500多座。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86%的镇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四是建立完善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了20多亿美元的外资和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内资项目。“十五”以来,全市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推进生态教育进课堂、进企业、进社区,建立了环保市民听证会、生态绿化包山头、园林绿化认养、环保义务监督员等制度。

(五)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威海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威”和“人才强威”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2000年以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有18家,近7年新增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62家。近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45%,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三角集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承担了3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在碳化原丝及制品生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对我国航天事业意义重大。二是加快产学研结合步伐。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共建了国际微电子技术中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宋健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国家863计划项目50多项;有95%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五”以来实施合作项目3500多个,其中600多项列入国家、省部级技术创新计划。三是加大引才借智力度。探索建立了“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策略。目前威海人才总量已超过17万人,是建市初的4倍。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海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六)用时代精神提升区域文化,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他们坚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互融合,提炼形成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使之成为凝聚人心、激励创造的重要力量,并将其不断转化为全市人民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自强不息。引导全市人民在前人没有经验、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面前,始终保持一股“闯”劲,敢为人先,敢想敢干。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他们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引导威海人民在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一股“韧”劲,百折不挠,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了实现空港开放,他们从1998年开始多次申报,特别是2003年春天以来,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几十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各种申报材料累计上百万字,终于在2004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准。二是创新创业。从政府管理到企业发展,都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新的观念、理论、思路、方法和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掀起全民创业热潮。三是海纳百川。威海市对所有外来的企业,都平等对待,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前已有2万多名韩国人和20多万名全国其他地区的人在威海生活工作,与当地人和谐相处。四是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有

红旗就扛,是第一就争”,赢得了众多国家级的荣誉称号。连续6年开展“外部对口学,内部结对赛”;基数大的比速度,基数小的比增量;人口多的比人均,人口少的比总量,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七)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威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调控和推动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肃性,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整体发展,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领导决策的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坚持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任何人非经法定程序不准改变。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投入、市场融资等多种渠道,实施了“公路升级、铁路提速、港口扩建、机场开放”工程,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港口成为半岛对外开放的重点口岸,空港开放后3年客流量翻了三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在开放工作上,每年各级政府都牵头组织几项重点招商和贸易洽谈活动;在五大产业群发展上,每个产业都由市领导牵头,成立了项目推进小组;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建立了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负责协调解决项目运作中的具体问题。四是在资源整合上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出台政策法规,引导资源向各类工业园区集中,资本向优势产业、优质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市区内28家工业企业全部搬迁到工业园区,取得了企业快速成长、园区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的“三赢”结果。五是优化政策环境。及时为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凡是市场能办的,政府坚决退出;市场可以办、政府也可以办的,实行产权多元化。目前威海城市规划、项目建设、土地转让等全部建立了招投标制度。六是优化服务环境。提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完善了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建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制度。对行政审批许可项目严格清理,市级共精减审批事项331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80%。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市的政府效率指标在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12年,威海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年均递增12%。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后威海将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为主攻方向,更好地发挥开放、生态、海洋优势,以自主创新促进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海洋经济、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重点打好4张牌:

(一)打好科技牌,把威海建成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充分发挥威海的生态人居优势和中日韩、青烟威大小两个“金三角”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三区”。一是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区。继续坚持柔性引才策略,争取用5年时间,在威海工作的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由目前的2100人增加到6000人,其中博士由253人增加到500人以上,与威海合作的院士增加到50名以上。二是打造产学研结合密集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5年内,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增加到10家左右,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开发机构50家以上,再与10家以上国内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三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利用“集成转化、重点转化、提升转化、嫁接转化、资金转化、联动转化”等转化形式,加快中科院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力争未来5年新实施110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800项成果进入产业化应用。

(二)打好开放牌,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今后一个时期,威海将围绕建设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抓紧做好海底隧道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经营理念和优秀人才,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口岸、信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项目的吸引力,2020

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8亿美元以上。

(三)打好环境牌,把威海建成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人居福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设功能完备、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威海。一是按照适度超前、求精求美、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要求,加大交通、旅游、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改善人居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二是以创建生态市为目标,加快建立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争取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2%。三是进一步完善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保体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保障体系和以建设平安威海为重点的社会稳定体系,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打好海洋牌,把威海建成全国海洋经济基地。发挥海洋海岸优势,重点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一是能源产业。在现有的火电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核电、风电、潮汐发电,把威海建设成为华北、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二是石化产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快与中石油总公司合作建设1000万吨大型石化基地的步伐。三是船舶修造业。抓住日韩船舶工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形成船舶产业链和配套产业集群,力争到2012年造船能力达到300万载重吨。四是港口物流业。以3个一类开放港口为重点,进一步强化与周边港口的合作,加快海陆物流对接,力争到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150万标箱。五是海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海洋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加工业,力争到2012年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量比重达到80%以上。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湖南长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福建泉州

    (高举旗臶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6))利用侨资带动经济起飞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福建省泉州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调研报告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 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整,改革开放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云南丽江[五篇范文]

    高原明珠再放异彩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5)) ——云南省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云南省丽江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 2008年......

    湖南长沙特色小吃大全

    湖南特色小吃大全 长沙市最好恰的臭干子: 沙子塘一带游走的三轮(起码有10几年的历史!几乎东塘这边的所有小孩子都是吃他的臭干子长大的!对了,146公共汽车的终点站有个炸臭干子的......

    2016·湖南长沙作文题目(精选)

    (2016〃湖南长沙)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事大多是平常的小事,但我们若深入观察,仔细领悟,会发现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令我们感动或者让我们深思的东西。 请以“......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优秀范文5篇)

    人一能之我百之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6)) ——甘肃省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甘肃省定西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