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05:2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

人一能之我百之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6))

——甘肃省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甘肃省定西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2月4日08 版)

编者按:甘肃省定西市弘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发挥比较优势,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模式,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形成了种草养畜——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定西的经验,关键一条是苦干加会干。苦干就是发扬“人一能之我百之”的“三苦”精神;会干就是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本质就是科学发展。定西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脱贫致富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提要】素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定西,改革开放以来,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就。成绩的取得,源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扬“三苦”精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务经济,探索循环经济,并把基层党建创新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了起来。

一、改革开放之初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3万平方公里,辖安定及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1区6县,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92.66万,其中农业人口258.36万,占88.3%。总耕地面积770.6万亩,农村居民人均2.9亩。全市海拔1640—3941米,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境内山大沟深、生态脆弱、干旱多灾,自然条件比较严酷。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青铜器时代的辛店文化、寺洼文化,以及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陇西李氏文化。矿藏资源主要有红柱石、花岗岩、大理石等,储量分别为0.24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和1.5亿立方米,另有金、银、铜、锑等小型矿藏零星分布。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洮河流经岷县、渭源、临洮3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88万千瓦,可开发利用35万千瓦。同时,还有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国家4A级景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以及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红军长征通渭“榜罗会议”和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等旅游文化资源。

历史上的定西曾经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定西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近代以来的定西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1876年给朝廷的奏折里讲的,当时的陇中就是现在的定西一带。二是“定西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政府有责任”。这是1972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讲的。当年,周总理听了定西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状况后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并派国家有关部委实地调研后进行救济。三是“这里(指定西)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是1982年联合国有关专家来定西考察后作的结论。这三句话,是对定西从近代到上世纪80年代初基本情况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前,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一是综合实力薄弱。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0.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财政收入3019.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元。农民“穿的黄衣裳(救济的军衣),吃的救济粮,住的土窑洞,睡的无席炕”,生活十分困难。二是农业生产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78年前的29年,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2.4%,而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却为2%,人均产粮由50年代的300公斤下降为60年代的260公斤、70年代的250公斤。同时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种植

作物单一。三是工业基础差。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效益低。1978年,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460个,其中国有工业企业71个,集体工业企业389个,工业总产值仅为0.88亿元。四是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由于农村严重缺乏燃料、饲料、肥料,群众铲草皮、挖草根、砍树木、滥开荒,致使水土流失严重,原本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文化、科研、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欠账多,同整个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197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8个,病床1551张,卫生技术人员160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7人、医生0.87人、病床1.44张;有中小学校3927所,在校学生51.1万人,教职工1.85万人,高考上线人数440人;商品供应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14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99年的3.37倍、1978年的40.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22元,是1999年的3.2倍、1978年的29.2倍。大口径财政收入6.08亿元,是1978年的20.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3亿元,是1978年的24倍。农业增加值39.24亿元,是1978年的23.9倍,粮食总产量83.07万吨,是1978年的1.84倍。

——经济结构明显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农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66︰10︰24调整为2007年的39︰22︰3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8.99亿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8.9%;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由1978年的91.9︰8.1调整为2007年的78.4︰21.6,夏秋比由61.3︰38.7调整为28.2︰71.8,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和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58.6万亩,已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1.4%。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是1978年的34.6倍。城镇人均住房面积20.9平方米,是1978年的7.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是1978年的25.9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800元,是1978年的434倍。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80年的12.8%下降到2007年的3.13%。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7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普及、科技推广及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步,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及食用菌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定西,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村到企业全面推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全市每万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由1977年的1400人增加到200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77年的82%提高到99.1%;初中阶段入学率由1977年的不足60%提高到96.3%。30年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幅21.2%,2006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8.76亿元,占财政支出28亿元的31.27%。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初步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全市乡以上各类卫生机构总数197个、病床4937张,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109个和3386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3人,是1978年的近2倍。文化、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二、推动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历届地委和行署、市委和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抢抓国家“三西”建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历史机遇,不断深化市情认识,逐步完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坚持发扬“三苦”精神,不懈推进扶贫开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北部地区干旱多灾、南部地区高寒阴湿的实际出发,定西人民充分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在国家的扶持下,始终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发扬“人一能之,我百之;人十能之,我千之”的苦干实干精神,致力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坚持“有

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路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因地制宜地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修梯田、建水窖、兴水利、建农路,将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农户增收有机结合,使农村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形成了“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的有效模式,为农民发展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3年以来,国家一直将定西各县区作为“三西”、“老困”县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20多年来,国家给定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7.42亿元,开展了以解决群众生活窘迫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开发式扶贫,以开发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的综合开发式扶贫,有效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定西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程进而向小康迈进的突破口,按照“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以政府为主导、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实施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重点乡村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全市的扶贫开发进程。全市于1999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到2007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7.83万人,绝对贫困面由1982年的78%下降到2.94%,低收入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4.99万人减少到42.4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7%以下。

(二)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践行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定西市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在充分吸收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将定西生态脆弱、干旱缺水、高寒阴湿等农业生产的劣势,看作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按天时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使之由对抗性结构向适应性结构转变;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就是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有比较优势就开发什么;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就是苦干加巧干,重视科技教育,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教支撑之上。“三个顺应、三个遵循”为“三苦”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定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指导原则。2003年撤地设市后,市委和市政府针对全市城市经济比较薄弱的实际,适时作出了主攻项目、工业及城镇“三大建设”的决策部署,进而形成了“加快发展抓项目、优化结构抓工业、协调带动抓城镇”的工作思路及“产业富民、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在工作重点上,突出产业富民与工业强市,逐步形成了围绕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业办工业、繁荣第三产业的新的工作格局;在工作方式上,注意把政府推动同市场引导相结合,实现了由政府推动为主向市场引导与组织推动并重的转变,促使各级党政组织用市场思维指导经济工作、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生产、用统筹思维部署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利用定西干旱冷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具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的自然优势,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并注意把现代工业管理理念、生产方式和营销策略引入特色优势产业开发领域,通过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种植基地建设及营销队伍建设,稳定种植规模、扩大良种覆盖、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名优品牌、培育经合组织、建立营销体系,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和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5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1363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3.2%。尤其是马铃薯产业已形成了种薯生产、鲜薯销售、加工转化协调发展的格局,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500万吨左右,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深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脱毒种薯生产能力达到3600万粒。定西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和全国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基地及鲜薯销售基地。2007年成功举办了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全国马铃薯专家委员

会在定西举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并穿插举办了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果展览、第五届“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定西还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市场发育缓慢的实际,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形式、多层次和跨区域发展,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0多个,会员农户近5万户,带动农户33万户、农民140万人,占农户及农民总数的54%以上,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促进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闯市场及产业开发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坚持立足农业办工业、盘活存量促增量、依托资源上项目,每年新建10个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2007年中铝西北铝5万吨铝箔加工项目、金羚公司精品肝素纳项目、华腾石油机械公司特种车辆、中盐武阳盐化公司30万吨盐硝联产等项目的建设,壮大了工业经济总量,加快了工业发展步伐,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8%。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铝冶炼及深加工、水电一体化开发和建筑建材四大工业体系。

(四)坚持在生态脆弱地区探索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之路。生态环境恶劣,是制约定西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十年来,定西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兴修梯田、植树种草、推进流域治理。全市累计兴修梯田575万亩,占坡耕地面积的85%,安定区和全市64个乡镇实现了梯田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8%。近几年来,定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300多万亩,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5%。尤其是2005年以来,通过在全市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已实施封禁面积156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51.4%,种植优质牧草61万亩,建设养殖小区60个,改良牛羊35万多头(只),改造圈舍45万平方米,发展养殖大户7.4万户,配套发展沼气4.14万户,并创立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农民在生态持续改善中就地增加收入,初步走出了一条草畜转化、肥气循环、农民增收及生态不断改善的良性发展之路,使定西脆弱的生态走向自我修复。

(五)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紧紧围绕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一项大产业的总目标,把劳务输出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关键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全市每年输出劳动力60万人以上,创劳务收入13亿元左右,人均创收2100多元。在推进劳务经济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注重把好“四个关口”:一是调查研究,健全机制,把好劳务培训输转组织领导关。二是打造品牌,搭建平台,把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关。在劳务技能培训上,突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两后生”,转入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半年至两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把这部分劳动力培养成较为熟练的产业工人;第二个层次是对农村有外出就业愿望的青壮年劳动力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依托市、县现有的培训基地、培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对农村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特别是加强对赴新疆季节性拾花工的引导培训,提高拾花技能技巧,增强维护自身权益和保障安全的能力。三是整合资源,部门联动,把好劳务培训输转资金统筹使用关。四是跟踪服务,维权到位,把好劳务输转的稳定就业关。

(六)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越是自然条件差、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就越多,就越是需要政府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针对吃水难问题,1995年以来,在干旱山区大规模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全市新建和维修配套集雨水窖21万眼,建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590处,累计解决了150万人、80万头(只)大家畜的饮水困难和31.0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针对上学难问题,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彻底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全市7个县区全部实现了“两基”达标,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普通高校入学人数连续3年都在万人以上;针对看病难问题,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各类卫生项目,使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及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形成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

225.4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87.06%;针对行路难问题,改造提升县际公路9条,建成通乡油路15条,100%的乡镇和99%的村通了公路;针对用电难问题,建成定西、临洮330千伏输变电等重点电力工程,完成一、二期农网改造,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9.99%,农村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8.9%和89.3%;针对就业难问题,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近4年全市为548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信贷1.04亿元,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市3073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就业援助,去年还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2万人。积极开展救济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累计完成灾民建房4.92万间,发放救济救灾资金1.14亿元。城市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标准连续3年每年提高10%,农村低保经过试点,正在全面推开。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七)坚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基层党建创新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一课题,定西于2000年7月开始,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既为农村党组织及党员发挥先进性找到了有效载体,又促进了党建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开发,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农民致富在产业链”的农村党建新格局。目前,全市产业党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有9000多名贫困党员实现脱贫,1.1万多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5400多名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发展为党员,5200多名致富带头人被群众推选为村组干部,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中致富能人已占到80%以上。

回顾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每一个进步都是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分不开的。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派人到定西了解当地贫困状况并进行救济。1986年5月,胡耀邦同志到定西考察,要求当地干部带头种树,并给定西人民寄来树种。江泽民同志于1995年12月和2000年6月两次到定西考察,并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胡锦涛同志于1999年9月和2007年2月两次到定西考察,希望定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希望定西人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加快奔小康。定西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牵动着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三、定西未来发展前景

尽管定西在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等因素,定西的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定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任重而道远。

今后,定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特色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抓项目、优化结构抓工业、协调带动抓城镇、促进和谐抓民生、组织保证抓党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定西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到2010年,全市特色经济形成完备体系,努力打造“中国薯都”和“西北药都”;到202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市和谐文明特色经济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整体实现初级小康。定西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二篇: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

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暑假没有做深刻的实践活动。期待放学,期待回家,可回家没有几天,却发生了让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自然灾害—地震,顿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孩子没有了父母,妻子没有了丈夫,老人失去了儿女,人们处于深深地痛苦之中,看到他们悲伤的表情,不得不感叹我们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不得不感叹天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为那些失去的年轻生命祈祷,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快乐地活下去。下面就介绍一下今年甘肃定西地震的相关信息。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甘肃定西发生地震,震中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距离岷县17千米,距离漳县47千米,距离兰州190千米。

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成因:与汶川地震有关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表示,此次甘肃定西6.6级地震位于南北地震带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上,属于这条断裂带的正常活动。该断裂带所在的中国南北地震带,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进入活跃期,随后的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表明其活跃度一直不减,目前仍处于活跃期。2013年甘肃定西地震-地震详情

震级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为Ms6.6,震源深度20千米。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矩震级

为Mw5.9。根据欧洲与地中海地震中心的数据,此次地震的矩震级为Mw6.0。

余震

截至22日9时40分,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8次,其中,3.0-3.9级地震6次,5.0-5.9级地震2次,即9时12分5.6级 人员伤亡

截至22日20点,已经造成89人死亡,失踪5人,628人受伤。受灾情况

此次地震定西市塔子乡太和村受灾严重,房屋几乎全毁。甘肃消防正在集结,随时准备前往震区救援。震区定西邻市天水市马跑泉大沟发生泥石流,十户房屋被毁,幸好疏散及时无人员伤亡!漳县13个乡镇多数房屋出现裂缝、严重损毁房屋5600户21000间,倒塌380户1203间;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气象预警

21日,甘肃省陇南、天水、平凉受强降雨袭击,兰州中心气象台于21晚22时10分发布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22日,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市仍是中到大雨,局部还有暴雨;定西、甘南、临夏三市州是小到中雨,局部是大雨。大雨对灾后救援工作产生影响,专家提醒,震中为山区,要特别注意地震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尽量避开陡峭山体。

震后影响

通讯:岷县中寨至小寨二级光缆中断,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信号中断。地震造成52个移动通信基站断站,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均出现拥塞。据三大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消息,中国电信骨干网未发生中断,C网3个基站因停电而断站。中国移动15个基站因停电而退服。中国联通34个基站断站,移动核心网暂无影响。

电力:地震造成14066户用户停电。东山区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救援

政府: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启动了一级地震应急响应,分管局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岗位工作人员立即到岗开展工作。地震应急中心启动了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制出震中烈度图和灾害损失预评估图。

军方:兰州军区1000余名官兵从不同方向紧急奔赴灾区。21集团军抽调工兵、防化等专业部队,携带生命探测仪、液压冲击夯等搜救、侦测设备以及大型喷洒车等洗消装备向灾区驰援。兰州军区总医院国家应急救援医疗队第一梯队45人,携带7辆车以及价值100余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赶赴灾区,医院预留30张床位准备随时接诊后送伤员。

中国大陆:中国红十字会: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并从西安备灾救灾中心紧急调拨救灾帐篷200顶,家庭包1000个,夹克衫2000件等救灾物资,用于支持当地救灾工作。甘肃省红十字会派出的救灾

工作组也已赶赴灾区,灾区红十字会正积极配合政府开展救援救助工作。各个省也积极捐款支援,给地震灾区最大的帮助。

无情的地震吞噬了许多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命,让许多人面对妻离子散的痛苦,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方的捐助和慰问让灾区人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感到了人间的温暖,让人们更加有信心,有希望,可以坚强地活下去。让我们为已经逝去的人祈祷,愿他们安息,希望活在世间的人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希望他们生活的更好,有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

第三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调研报告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

以下是我在东方红广场对群众的口头调查;

东方红广场上的一位老奶奶;奶奶,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生活水平又是怎么样呢?

答:现在生活水平好啊,能吃饱了!奶奶小时候正赶上饥荒年啊,别说白面馒头了,就是糠窝窝都不多,甚至去吃树叶,去晚了就没了,我姐姐十四岁就嫁人啦,家里养不了她啊。

问:那奶奶能不能具体的举个实例?不如说现在过年跟以前过年的区别啊?

答:我再大点的时候生活生活水平就好点了,但是也不像现在顿顿都有肉,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买想什么时候吃都行,等到过年了买的多了还都不想吃了,反而喜欢奶奶盐的咸菜了,年夜饭也不在家吃了跑饭店花那冤枉钱,不都一个味嘛。我们那时候吧,过年了就熬一锅小米粥,那也是赞了一年留下的一把米,父母也都就喝汤,把剩下的米留给我们分了,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是 特别高兴。是一年的期盼!

先询问广场上的一位中年叔叔,问:叔叔您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怎么样?您小时候又是怎么样呢?在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大的区 1 别?

答:现在生活水平比以前好很多啊,中国现在发展太快啦!一个地方几年不去再去就不认识了,其实我小时候生活水平还可以,正好生活在农场,属于地多人少,能吃上白面,但是村里就不一样了,地少人多又都是人力劳动,相对还差些,一到丰收的季节就会有人来农场抢粮,现在农村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甚至比有些城市还好,别说吃不饱了,还经常村里组织一起旅游。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才一百多,并且只是捧着这个铁饭碗,现在不一样了,工资涨了,还能做做别的挣一些外汇。广场上的一位老爷爷,问爷爷您觉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我们那个时候穿的都是绿,蓝,灰军装,中山装,你看现在哪有人那么穿了,现在的人穿的多时尚,布料的质量也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以前吃饭都吃不饱,现在是每天吃得饱吃得好,那时人能有个自行车都可了不得了,现在是满大街的小汽车。

结论:

现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好,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些发展变化正是在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这正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

㈠、我党的正确决策

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㈡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㈢、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启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 文化价值观。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㈣改革开放的精髓

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㈤、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是思想解放。我们过去坚持思想解放,现在坚持思想解放,将来还要坚持思想解放,永远都要坚持思想解放。我们根据新时期的社会问题,要进行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外加强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对内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

总结: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

[2]百度网

[3]邓小平文选

[4]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

[5]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

第四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以下我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两大方面讨论改革开放,并分析改革开放的精髓,以及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三十年来到现在的农民各个方面的变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结论:

现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好,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些发展变化正是在我们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这正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

㈠、我党的正确决策

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

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到现在达到全世界第三,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㈡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㈢、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启发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全面展开,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深入我国,既有民主、公平、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又有一些文化垃圾——物质崇拜主义、享乐主义、性自由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代表的优秀文化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做了有益的补充,但那些文化糟粕也毒害着我们的社会风气。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过去落后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过激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全部否定,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世界是多元的,注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应过度崇拜国外的文化观念,我们要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还好最近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已越来越重视。对于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实质,而不应学习它在国外的表现形式,应该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给它赋予自己的元素,构建适合我们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㈣改革开放的精髓

改革开放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给出了精当的阐述,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公平而导致普遍的贫穷,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过人的胆识为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的,我们都可以大胆地利用

㈤、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是思想解放。我们过去坚持思想解放,现在坚持思想解放,将来还要坚持思想解放,永远都要坚持思想解放。我们根据新时期的社会问题,要进行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外加强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

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对内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是唯经济发展为中心,高的GDP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以胡锦涛为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总结:

改革开放,让我们以采薇采茶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澎湃的激情。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有了如今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河山河浩浩荡荡以天安门前走过,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2]百度网[3]邓小平文选[4]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5]中国共产党第十期全国代表大会文稿

第五篇:改革开放调研报告

《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

《关于“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的调查报告》

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整,改革开放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头里,我利用寒假1.20-1.23为其三天的时间在家庭所在地——南京市栖霞区林景瑞园小区进行了一项针对改革开放对其生活影响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正文: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市面貌到百姓日常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今年寒假我便选择小区中几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代表进行了调查,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一张师傅今年刚刚从工厂退休,他出生于五十年代,经历了文革十年,对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有着切身体验的发言权。张师傅说,改革开放之前他家五口人住二十几平方的房子里,每个月全家人都靠他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每天很难吃上顿肉,一套工作服一穿就是五六年,家里的衣服老大穿,老大穿小了老二穿。用一句当时的顺口溜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日子过的十分清苦。改革开放之后,厂里引进了外资,技术改革升级,产品打开了销路,自己的工资也一涨再涨;后来两个儿子都参加高考并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进入了大学深造。毕业后都顺利进入了外资企业,家里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前几年,大儿子更是从企业辞职自己办起了公司,这几年经营的颇有声色。今年还搬进了新房子,他和老伴两人平时就种花,养鸟日子过的十分惬意,回想过去,老人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当年的改革开放,就绝没有自己家今天的好日子。

二王老板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听说我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主动找到了我,想向我谈谈自己的切身体验。王老板就是人民俗称的“包工头”,改革开放前他一直在老家务农,是一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天下田挣工分,从来没想过会走出老家到外面去闯荡一番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之后家乡有部分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开始到南京闯荡,过年回家时便向他讲述了在外面的经历,他听了之后感触颇多,决定过完年之后像他们一样出去拼搏一番事业。刚到南京,人生地不熟,只认识几个老乡,吃不饱穿不暖,也动摇了闯事业的决心。但看到成功的人越来越多,便坚持了下来了,最后靠着自己的聪明,勤劳,终于在南京闯出了一番事业。回想小时候过年盼望穿新衣,吃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王老板回忆道,“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我那时刚刚二十几岁,过年只有5元钱置办年货。”如今王老板离开家乡闯荡已有20多年,企业不断壮大,经营不断拓宽,但他没有忘记家乡,为家乡修路筑桥出钱出力。现在有房有车,今年生意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也还过得去。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他特别想说:是邓小平救了我,是改革开放救了中国。

三刚来到老隋家,他就打开了话匣子,46岁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没离开过印刷行业,但1992年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他是国营单位的工人,此后成了一个“个体户”。他常常这样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这样的人。”1980年,他接父亲的班,成为南京市一个印刷厂的工人,上班第一个月他领到的工资是37元,这个数字固定不变地伴随了他好多年,“37元的工资干得好也不会多,干得差一点也不会少”。

1992年的元旦,他和爱人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他至今仍无法忘记妻子的鼓励:“只有出来自己干,你才更有希望,更有出路。” 随后,他辞职“下海”。他首先去南京进了一批挂历批发到金桥批发市场,一下赚了几千元。谈及此事,他至今仍很兴奋。“你说改革开放好不好?你说共产党好不好?”他反问我,“1999年我搬出筒子楼,住进了迈皋桥附近的两室两厅的商品房。2006年,我又买了一辆车。至于冰箱、彩电等已经不用提了,想买就买、想换就换。”

“还有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他说,“虽然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东西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便宜。我是为国内出口企业做配套印刷的,他们的生意这几年越来越好,我的收入也跟着不断上升。改革开放,形势肯定是越来越好。”

四最后我来到了杨老板的家,他们一家刚结束了外地的旅行,这已是老杨第五次带着家人外出旅游了。

2007年,老杨经营的纺织加工厂利润增长了30%,心情格外舒畅:“现在我们生活这么好,还能出去到处看一看,以前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老杨家祖祖辈辈务农,回想起30年前,他说:“改革开放前,农村吃的是大锅饭,田地里种什么、怎么种,农民都没有自主权,每天起早贪黑还挣不到两毛钱,大家生产没有积极性,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连饭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收入也提高了。”老杨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人在农业生产之余搞一些副业,有的人开始进城打工。”老杨的纺织加工厂就是那时办起来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家庭小作坊,农闲时做些活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床上用品、家居饰品等需求也多了,小作坊生意越来越好。“国家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工厂很扶持,不仅给政策、还给贷款,厂子的规模也一天天扩大。”“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竞争的压力也更大,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很多过去从没经历过的事情,需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老杨爽朗地笑着说,“相信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切实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作为80年出生的我并没有尝到过艰辛的生活,但是父母家人的耳提面命,也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对我家的影响;以前在乡下住砖屋,现在住带电梯的高层;以前捡哥哥的就衣服穿,现在去商场随便挑;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实事,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2009.02.07 东方学院一系07汽服 姜军强 07803113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甘肃定西(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居住小区调研报告

    居住小区调研报告 前言: 居住区是随着现代城市人类居住形态的基本表现,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中极关重要一个方面。居住区规划必须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居住活动,他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

    甘肃定西明细县职述廉报告1

    2011年述职述廉报告XXX: XX 一年来,在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在班子其他成员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学习,踏实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勇敢面对移民工作......

    甘肃电大定西分校教学督导实施办法

    甘肃电大定西分校教学督导实施办法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落实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保证电大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机构 组......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定西市科学技术局 为了准确掌握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生产经营情况,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提出今后园区发展和运行的有效模式,根据国家科技部专......

    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实践调研报告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民族复兴............................ 1 绪论...................

    关于改革开放家庭生活变化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家庭生活变化调研报告 河北省改革开放后某家庭的具体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

    调研报告改革开放30年变化

    关于改革开放30年新农村变化的调研报告寒假回家,看见路两边建立起了一座座新楼房,街道也修得笔直,村貌焕然一新。这对世代土坯房,土泥路的落后农村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变化。看着眼......

    调研报告-改革开放的成就

    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的成就 ——————新疆的繁荣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文化事业有了迅速发展,教育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与内地相比,发展还相对滞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