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业对丽江的发展影响
旅游业对丽江发展的影响
丽江的发展蛀牙在于旅游业,旅游业属于丽江的龙头老大。自从97年丽江地震以来,丽江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当地人有称之为一震震出个名堂来。
一、从文化的角度来讲: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达20600平方公里。
丽江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之一,其中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丰富完好的动植物群落。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即金沙江,其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城。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
俗。
丽江还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多种保护植物在丽江都广为分布。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云南兽种类总量的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我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显然,丽江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二、从经济的角度来讲:
丽江的旅游业促进丽江的经济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从小康到致富,丽江这块地方聚集了许多的外来企业,酒店,旅行社等等。解决了丽江的就业压力,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三、从环境的角度来讲
丽江旅游业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旅游是与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看,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修和改善,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
总而言之,丽江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的逐步发展下,旅游业也会兴起一股潮流。相对的丽江的知名度,对东巴文化的保护,对丽江环境的保护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丽江的经济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从而成为一支“独秀”。
第二篇: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现在不断兴起发展的各种电子商务传播手段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的影响以及在旅游营销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旅游电子商务作为旅游界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它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出游旅游方式,以其低成本、实时性强、互动性高等特点,迅速成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营销的全新平台,引起了企业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电子商务的营销特点,结合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就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组建电子商务营销专业团队、持久性适度发布高质量信息、借热点问题增强与粉丝互动、实施媒体资源媒介的整合营销、开展网络公关等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传播途径兴起并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旅游业应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本文分析了旅游业电子商务营销的意义和特征,探究了电子商务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期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发展传播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电子商务的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互联网使用载体多变,人们不仅仅可以通过电脑还可以通过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来进入电子商务行业。用户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逐渐宽泛,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而电子商务传播途径则具有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等优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以及爆发出的巨大能量。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而言,由于他们对参与的对象没有偏见或者预设的立场,所以对相关新闻事件的判断更加客观公正,从而更能体现出强烈的无功利性。
旅游电子商务是在常规电子商务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是指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化商务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运作旅游业及其分销系统的商务体系。旅游电子商务就为广大旅游业同行提供了一个互联网的平台。旅游电子商务的功能概括起来有:发布旅游企业营销信息、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订购、电子账户与网上支付、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与咨询洽谈、交易管理等。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我们在任何时间以及地点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不仅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且使得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电子商务的交互性之所以能够让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是因为它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
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人们与生俱来的就有想要发出声音,有想要被别人了解的欲望。电子商务平台的门槛极低,使得全民都可以参与,增强了人们的表达欲,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现有的传媒体制下,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对于敏感话题。更是显示犹豫。这样的犹豫就会导致信息的滞后,以及可信度的降低,但是电子商务平台却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多样,渠道多变,效率极高。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实效性。尤其在一些影响比较大的问题上,电子商务传播平台往往都会先声致人。电子商务平台对旅游业进行宣传基本不需要我们投入任何成本,也不需要我们有任何方面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我们生活中的人。因此很容易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发展,这也充分证明了电子商务的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当然,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代,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用户粘性大、覆盖范围广也导致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可信度低;网民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主观性传播不可靠甚至虚假的信息。当这些信息发布到网上的时候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我国现在有关于限制网络的专门法律,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网站的管理上。电子商务传播平台发展的相关法律发展相对滞后,任重而道远。
电子商务对旅游营销的影响
要想实现旅游营销的目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旅游的地方应该具有吸引人的因素,其次,吸引入的因素是否具有独特性,还有就是所宣传的景区能否促进游客到目的地来。传统的媒体在宣传旅游目的地时,缺乏有效的包装盒传播,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宣传,在吸引因素上还不够,难以赢得大众的认同,通过电子商务传播途径,用户群体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是:群体的形成都是基于“趣缘”和“业缘”,具有相同兴趣、价值观和行为取向。电子商务平台传播能低成本地构建营销渠道。作为网络上的一个信息节点,个人在关注他者和被他者关注的同时,就在自行构建这信息通道。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成为了营销者。任何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都不能忽略用户体验和信息分享机制的地位,特别应重视电子商务平台中对口碑形成的作用。旅游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不同于其他的行业,旅游业具有着很多的优势,通过对电子商务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可以很好的将旅游产品复杂的一些环节省去,节约了旅游的资金问题,旅游还可以通过网上下单,直接付款的方式来达到旅游目的地的直接消费,避免了游客的排队买票的麻烦,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避免了很多的麻烦手续,一切都只在网上就可迅速实现。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与推广,不仅可以使国内的旅游产品迅速走向世界,而且可以通过网上结算,解决旅游业支付结算期限长、拖欠严重的问题。所以,与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业更需要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也更容易得到旅游业的认同。
通过电子商务对旅游业开展的营销策略树立社会化营销观念,建立自媒体营销据点。电子商务营销的本质是“关系”而不是“覆盖”,社会化营销的重点是“对话”而不是“传达”,因此在明确旅游营销的目标群体的基础上,应当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构建、加强与目标群体的联系和互动。建立健全有关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微博、博客等形式的自媒体,通过不断发布和完善信息,培育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受众,与其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旅游信息的发布和与游客的交流,为游客提供便利,另外在面临着不良的信息时,可以予以澄清,为危机公关提供畅通渠道。
采取多种形式,制造传播热点。对于电子商务旅游业发展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渠道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很多大事件都是通过网络传播开来的,这充分的说明了电子商务网络时代对游客传播的重要性,很多旅游商家为了推广旅游产品,通过网络制造和传播一些话题,实现旅游营销的效果,一方面,网络传播可以充分的展示游客的自我个性,互动性相比其他传播途径更具新奇,互动性强,很多旅游商家为了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通过在旅游目的地拍摄微电影或者电视剧等,从而打造旅游景点的名片。此外,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来为旅游景点造势,不断的打造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和欢乐的旅游新闻,并且做好相关的旅游危机公关,尽可能的避免一些差错的发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广自己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市场的更好发展。
采取分众营销,抓住关键的信息节点。对于不同的旅游景点,可以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当然,不同群体对营销方式的期望也是不同的,所以,针对同一个旅游景点可以开展分众营销,对旅游景点的关键信息进行挖掘,对于那些驴友来说,具有探索性和原生态的旅游线路更具他们的喜爱,如果是组团的游客,通过可以对旅游的一些基本设施进行完善和深度开发,满足旅游的诉求点,通过网络电子商务的途径,完善旅游的产品,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异化营销,从而更好的找出旅游的意见领袖,从而实现病毒营销的快速传播,这样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低成本营销。
整合各大媒体平台,占领营销制高点。“渗透深、连接广、互动强、成本低”是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而要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用,还需加强与其他媒体平台的联动。特别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培育稳定的受众,加大对其他媒体的宣传,形成“粉丝共享”;不断完善旅游信息库建设,扩宽旅游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渠道,形成信息共享;完善媒体平台营销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取长补短。一般成功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不仅要具有一般营销的特征,还应该具有旅游目的地营销特征,这样才能够保证旅游目的地能够更好的吸引游客。首先旅游目的地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目的地的旅游业是由各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旅游企业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并且形成了一个由各企业彼此联系的整体系统,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具有一定的可调节的系统性。其次,旅游目的地具有全员性。旅游目的地的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应该充分的体现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利益上,也就是说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不仅要得到旅游目的和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等单位的支持,还需要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以及全体旅游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在全员都予以一定支持的旅游目的地,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当地的旅游业。
中国旅游业正在呼唤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的早日到来。随着社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旅游销售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伴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成熟,在技术方面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网上交易与网上结算的障碍已基本排除。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势在必行。旅游行业具有发展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产品具有异地购买、当地消费的特点,一个旅行社推广旅游线路,无论消费者身在何处,都需要亲临当地进行消费;消费者预订酒店时,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但是只有亲自入住酒店才能完成这次消费。旅游产品的这种消费特点能够有效地避免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远距离递送的流通问题。
总之,在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前景尤其被看好,不论是网上企业还是网下企业,纷纷涉足其中。我们在感受电子商务热潮滚滚袭来的同时,也热切地期待中国旅游业尽快步入电子商务时代,带给旅游者全新的感受。
第三篇:旅游业的发展对民航业的影响(精选)
摘 要
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将航空业的发推向了高潮。而民航和旅游也一直是个分不开的话题,民航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民航与旅游简直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正相关关系。本文重点阐述了民航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旅游业对民航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航业,航空运输,旅游业,正相关
引言
航空运输业作为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之一,解决了游客出行问题和提高旅游可进入性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旅游业在发展上一定程度的特别是可进入性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航空业的限制。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会因为没有直飞航班,使得游客的出游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游客只能选择较慢的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就好像有好的产品、好的价格、好的目的地,却也只能养在深闺无人识。我国现在在全世界已经开辟了142个国家和地区为旅游目的地,但真正方便和能够到达的也只有七八十个,其它都在不同程度的受到航空业的制约。
一、我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的民航体制改革,航空运输企业和服务保障企业这两个原本民航总局直属的企业进行实现了合并重组,这也是民航业的一大进步和完善。新组建的集团公司不在隶属民航总局,机场属地管理的变动也以后短期内完成。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服务保障集团公司这两个新成立的公司将遵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更好的实现他们的重组,并进行多种形式的产权改革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现在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更多的多外开放以及放低经济性的管理制度,实现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的民航市场体系。如开展更多的航权,目前我国会继续和更多的国家签订民航合作协议,互相开放更多的区域, 更好的发展民航的多元化,为了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走在航空运输自由化的总体趋势。这种变化使得国内旅游国际旅游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民航业的特点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中国民航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基础薄弱。建国之初只有12架小型飞机,简易机场12短路线和40架小飞机可以起降,运输总周转量仅有150多亿吨公里,客运量只有一万左右。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93亿吨公里,增幅比1978年的30倍以上,客运量六万人左右。同比增长比1978年增长24倍以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是航空运输,地位不断上升。在全国总运输逐步增加航空的比例,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航空业已经成为我国客运交通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为主。中国民航在世界排名每年还在稳步提升,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的
了更多的省会,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和在偏远地区和中西部路线,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沉阳等城市为中心枢纽,在整个网络结构的连接路;涵盖大量形成了区域性航线网络边远省份。国际航线达到了1318个地区航线,在64个城市中的57家航空公司的13个城市通航43个国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开放城市为起点,34个国家的国际导航,连接世界五大洲的国际航线网络,打开沟通的边境城市周边城镇。内陆通往香港及澳门有24个定期航线,另有23个城市还有包机航班。
3.运力迅速增强
1998年底,全国民航共有各型运输飞机523架,其中大中型运输 飞机占85%以上。提供的座位达到8.22万个,提供的商载吨位达到1.2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 加9 倍和15倍。新引进的飞机有B777、B747、B767、B757、B737、A340、A310、A320、MD11、MD 82、MD90等。添加新飞机,而淘汰旧飞机。目前,中国主要的民用航空机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型,机龄短、技术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表现,提高了飞行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率。
4.机场建设成就卓著
利用民航业改革开放的投资采取中央和地方筹资和利用外资等方式,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条件。到1998年,全国通航机场143个,增加了66个,比1978年可在机场有19架B747机型,可起降波音737机型103起飞和降落。大量小型支线机场的快速建设和完善,提高空中运输能力的可访问性。除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哈尔滨、拉萨、太原、大连等多家机场的改扩建,提高飞机起飞和着陆的能力,提高整体服务条件,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公用事业,新的拆迁福州、郑州、贵阳、南京、武汉、重庆、济南、银川、桂林、厦门、深圳、珠海、宁波、温州等30多个大中大型机场。国庆,北京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如新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杭州萧山项目的重中之重成立50周年前夕,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建设已完成。
5.配套基础设施完备
在加强机场建设的同时,也在对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在航行中保护,哈尔滨、沉阳、北京、西安、成都、昆明以东上面的路由雷达覆盖,超过70先进的空管雷达的安装,基本实现6600米,在省会、自治区、直辖市配置120多台套仪表着陆系统在国家机场候机大厅和航路配备了超过140台的全向信标和160多台套的测距设备机场和飞行繁忙机场下,陆空通信,图形通信和气象设施完善,飞行保障能力有较大提高。在飞机维修,专注于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飞机维修基地,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现在能够完成从国外引进了大型宽体飞机结构大修。在交通服务方面,建立了计算机旅客订座系统中,有近
300个国内城市和70个海外办事处和计算机联网民航,打开联运售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和西南供油设施建设,提高供应能力。
6.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踏上民航改革的道路,到现在已经基本形成分离管理系统分为图案的航空公司和机场。七五期间,民航管理系统,实现实质性进展,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建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管理局,成立了中国国际,中国东方,中国南方六大区域,中国西南地区,中国西北和华北中国六个主要航空公司和新疆、云南、上海、厦门、海南、四川、深圳、山东、中国中部、武汉、福建、长安、贵州、山西、通用汽车公司、新华、联署等支线航空公司。一些主要机场已成为独立的企业,负责机场的建设和管理,为航空公司提供服务。1992年经国家批准,在中国成立,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作为民用航空企业集团的核心,通过试点项目,权力下放的地方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民航管理制度向纵深发展。近年来,一大群民航,大企业战略,结构调整,为实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通用航空公司兼并,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形成了新星联盟。通过改革,民航的积极性地方发展得到发挥。七五期间有23个省和42机场建设的投资,投资12十亿人民币。八五期间,投资机场,在那里是方兴未艾,达到13十亿人民币的建设。九五期间,其中前三年投入资金近25十亿人民币,成为机场设施,资金民航重要来源的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运行的航空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增加运输能力发挥作用。
7.对外开放和合作有很大发展
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促进民用航空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8年,民航和融资租赁飞机从国外引进300多架飞机;通过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厦门,武汉,济南,深圳,兰州机场和航路改造工程。为了提高中国民航的飞机维修和服务水平,分别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和洛克希德和记黄埔港合资企业,两家在北京,广州飞机维修工程公司,一批合资饭店建设的能力,餐厅和航空配餐公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航空目前拥有超过6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民用航空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在民用航空政策,允许外商合资建设和机场的运作,让中国方面持有的合资企业与国外航空公司颁布的外商投资。1997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股份制改革,海外上市成功。民航也取得了外国投资的步伐。同时吸引外国投资,在适航管理,飞行标准,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8.飞行安全成绩显著
几十年来,民航一直坚持周总理的保证安全
行业整合的安全,保障传递前进,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以确保安全,并提高他们的飞行,维修,空中交通管制和安保工作,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八一期间,300万运输飞行事故率比计划减少了26%。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安全形势保持稳定飞行,劫机事件得到遏制,整个行业创造1023天的连续运输安全飞行创纪录的270万小时的飞行安全,安保,落地200万次,最长的自1982年以来运输飞行安全周期,而且最好在中国民航安全记录的历史,以及一批先进单位的出现,以确保飞行安全。1998年实现飞行安全运输。加强航班正常管理,服务质量开展的步骤和活动,以创造精品服务模式,使正常的飞行速度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和生产效率有较大提高,民航累计“八五”期间利润为119亿元,170亿利税上缴国家“九五”上缴税金115亿人民币的前三年。积极为通用航空产业,农业,林业,能源,交通重点建设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9.民航法制建设加强
1996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民用航空法”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为契机,学习、引进和集成先进技术的国际民航和适用的法规和管理标准,发展了一批民航穿匹配标准,程序和内部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技术标准的安全,飞行,维修,适航,空中交通管制等,程序和培育航空市场,规范运输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初步形成了与国际一线民航方面,有中国民航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特点。严格依法管理,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的完善的制度,让业界提高法制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三、我国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的战略性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性质,以及它的综合性,社会服务性,开放性,国际性,关联驱动性,以及脆弱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它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还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此外,旅游业是国家对外开放,推动交流的重要窗口,也就是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体,包括内部和外部交叉接口,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这工作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覆盖范围广,具有旅游资源和设施,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服务,以扩大开放,加强推进和深化,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解是非常有利的交流。
四、旅游业对民航业的促进作用
①航空“网上营销”的世界里,绝大部分(美国和西欧)成熟的航空市场中,80%以上的航空公司的销售都是通过代理商销售做有力的冲击,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渠道主要是人们还通过卖旅行社给游客。机构,以帮助航空公司拓展市场,增加业务量,而且还获得在国外有大量的佣金,一机票代理佣金是在该国收入的
航空旅行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95至1997年,只有三个中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将分别支付的代理费为12.73亿人民币、13.96亿人民币、15.86亿人民币,三年共支付代理费作为其代理人4254亿,行业近几年成为中国旅游业热点随着信息产业,计算机技术在广泛的现代航空工业的渗透,以航空业务,服务和运输方式的手段,使工作有巨大的变化发展经济发展的代理销售。把传统的销售代理模型的新的销售方式是“网络营销”正在兴起,以削减成本的影响,跨越代理商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直接通过互联网售票,成为航空销售的趋势。许多航空公司都提高自己的网站,建立自己的网上旅行社,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电子分布和电子客票起来的发展。专家分析,到2005年,将有60%消费者从航空公司网站直接预订。因此,必须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基于网络的,重新整合开发和销售策略。竞争和国际民用航空市场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合作,休闲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的支柱,以保证交通顺畅的航空运输的重要手段,也经历了从以前的坐了巨大的变化一般是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提供包机服务,大量包机公司专门提供包机应运而生。现在,这些被加入了不同的包机公司和旅游团,成为固定的一组专用的车队服务。为了满足定期航班派生空运业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包机业务,在激烈的航空市场中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竞争旅游市场,旅游集团的竞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还没有航空公司百分之百包远程飞机。50家最大的包机公司的包机航空公司业务量中,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占12%,位列46,包车客运周转量仅为8.16亿充电完成客公里。与状态“旅游目的地”不相称,航空业“矮子”很可能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竞争也有合作。如中旅集团与德国TUI旅游集团就在北京设立合资旅行社达成初步协议。中国的旅行社将逐步从单纯组织游客,向航空公司订机票成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把旅行社、饭店,特别是专门经营旅游包机的航空公司捆绑起来,组成庞大的旅游集团,为旅客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中国旅游业因而拥有了自己的包机业务。这说明民航业的合作是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航空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航空俱乐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性的航空体育活动区在大中城市开展起来,其参与者逐年增多,带动了教练飞行器材销售,场地租用等业务的发展。如华联航空俱乐部仅在北京一地就有会员600人,开展跳伞、滑翔、超轻型飞机驾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它在全国有20 余家办事机构代理航空体育器材销售,教练飞行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极佳的社会效益。几年来,其会员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冠军5次,一批航空爱好者也成长起来。再如海南省凭借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建立了航空俱乐部,开展空中观光休闲旅游,提升了旅游业的档次。③加强合作,实现双赢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可以看出,两个行业联系是紧密的,而且总体上是互惠互利的,没有天然的
矛盾。以前由于体制和观念的制约,航空公司与旅游部门的协调、沟通差,整体协作观念不强,造成两部门之间多从自身角度和利益考虑问题,双方在旅游市场中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封闭经营行为。旅游部门促销与航空公司销售结合不紧,航空企业在安排航线、时间、机型时与实际旅游开发项目、人数,时刻存在相脱节的情况,结果两败俱伤。如今面对共同的市场,借改革之机加强合作,推出与旅游市场相吻合的航线,开发配套旅游产品,留住旅客,增加企业收入,这对于航空公司和旅游部门来说无疑是”双赢”。比如在旅游市场开发上,航空公司要按照市场细分化原则,推出与旅游配合针对性强的航线及优惠政策。根据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及对旅游航线需求的不同,在推出大众航线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与旅游部门一起开发新的优势互补的旅游航线,如开发“旅游+商务”、“旅游+度假”的复合型旅游航线。同时在航线开辟上,航空公司要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开发新的旅游海外客源市场。
五、民航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的关系
旅游产业属于民航关联产业,民航与旅游紧密合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民航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对于民航增加客源又有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许多热门航线都是旅游热点地区航线或由旅游包机执飞,民航以其方便、快捷、舒适和时空跨度大等特点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我们可以说,民航与旅游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正相关关系。其一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得益于机场的具备全球易达性和人流集散中心等特征,互动发展极为密切。国际上航空产业发展较成熟地区的旅游产业与一般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区域旅游产业主要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成为旅游目的地,服务对象多样性、产业结构较为松散。但是航空发达区域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该产业价值链高端,市场细分明确,产品服务主要定位于为高端商务及旅游休闲旅客提供旅游服务,能够充当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资源配置中心,位于整个旅游产业链最高端。其二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关系,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现代国际民航网络的建立和城市间的快速通达性,催生了全球旅游热的兴起。一是国际旅游日趋旺盛。随着航线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以各国主要城市为起点的世界航线网遍及五洲,现代旅游开始真正崛起。以飞机为代表的空中交通工具在安全性、飞行速度及舒适度等方面具有了很大的改进,旅游业冲破了地域和行政区划的限制,新、马、泰游成为热门航线,跨洲际的国际旅游日趋旺盛。由此,人类进入全球性大规模旅游时代。2012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2719.16万人次。我国出境游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居全球
仍为大热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气候温暖的国家比较受国人的偏爱,一直是春节黄金周的人气旅游目的地。目前,中国在全世界已经开辟了142个国家和地区为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拉动全球旅游热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超过3000 亿美元,占GDP总量的8%以上。二是国内旅游热火朝天。2012年,中国以近3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航业和旅游业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产业。航空业的发展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航空旅行的人数、旅游机场、旅游航线的不断增加。民用航空的兴起,为旅游点之间的通达提供了便利,也创造出新的航空旅游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全球旅游界的共识。中国民航业和旅游业应该抓住这一黄金机遇,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航强国和旅游强国。
参考文献
[1]孟庆乾《旅游与民航业相辅相成共谋发展》 来源:环球旅讯 2010-12-06 1 [2]班煜《简述中国民航业在旅游业繁荣背景下的发展趋向》2013(9)1 [3]韩《弘财政支持对特殊行业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为例》南开大学2009 2 [4]陈剑《航空公司与旅行社的协作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科学2004 4 [5]朱清香《浅析民航业发展对旅游业的主要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5-6 [6]《充分发挥民航业在旅游业及休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民航管理2010年
第四篇: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精选)
浅谈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我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旅游开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接触越来越频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旅游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系统遭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旅游
环境问题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通过旅游既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又可以锻炼身体、广交朋友。因而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也是人们追求和向往的休闲方式。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使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了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 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我国旅游业发
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业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
(一)旅游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旅游业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空气、噪音污染,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1)水污染。由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或净化不达标便排入景区水体,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造成水体旅游资源受到严重污染,这些污染使河水不再清澈,使湖泊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2007年的太湖,一场蓝藻诱发的生态灾难让两百万无锡市民守着太湖却要抢购纯净水饮用,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了鱼的“坟墓”。除了太湖,还有巢湖、滇池、海河、淮河等,水体污染都及其严重。
(2)大气污染。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加剧。很多旅游景区设置烧烤项目,比如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曲院风荷、植物园、九溪建有3大主要烧烤区,烧烤区的滚滚浓烟,致使周围空气污染严重。南山风景区的马尾松针叶尖枯黄脱落,诱发病害虫而大面积死亡,受害面积为85%,死亡面积达800公顷,被视为全球大气污染对森林造成毁灭性灾难的典型。
(3)噪音污染。很多旅游景区摆摊设点的现象很严重,小摊小贩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便在景区内大声叫卖,有的甚至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加上不文明游客的大声喧哗,还有导游手持各种扩音设备招集游客的声音,所有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使得旅游景区就像热闹非凡的集市,致使整个旅游氛围受到极大影响。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很多与旅游有关的服务性行业产生的固体废物都不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堆放于景区内,严重污染了景区环境。如峨嵋山风景区 1 每年产生固体废物4800多吨,其中96%以上未加处理排入景区的溪流中,如此下去,这涓涓溪流可能将变成名副其实的垃圾河。固体垃圾还会助长苍蝇、鼠类、蟑螂、蚊虫以及其它害虫繁殖,传播疾病,导致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健康受损等等。
3、旅游景区超规模接待游客。“超负荷”的现象随处可见,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旅游区人满为患,拥挤不堪,造成交通、食宿、人身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
(二)旅游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自然因素对旅游环境的破坏多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如地震、火灾、洪水、滑坡、海啸、火山爆发等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旅游环境问题,旅游环境问题人为因素占主要方面。
1、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还不够连贯,各个单行法或部门法之间还存在着相互重复、互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和抵触的现象,这就很容易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在利益面前当仁不让,在责任面前相互推诿。这种现象在旅游区的管理中尤其明显,使得旅游环境日趋恶化的程度更为严重。
2、政府和旅游企业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的现象严重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长期效益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两难选择,更多的是注重开发而不注重保护。
3、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强
随着环保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还比较薄弱,破坏环境的事件随处可见,比如旅游区居民为了获取经济收入,上山采集各种植物标本、猎杀各种动物以供旅游纪念品交易,居民这种薄弱的生态意识进而又影响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狞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4、各地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普遍较少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对环保的资金投入普遍较少,很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加以征收,加上污染治理成本太高、欠账太多,致使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难以开展,形成恶性循环。
二、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影响
1、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对旅游环境的影响。很多地方政府及旅游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使许多地方的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这必然会使整个旅游环境遭到破坏。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情调,而旅游的价值正蕴涵在这些当中。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这些无疑是应当保留且极力保护并充分予以展现的。忽视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及其所蕴涵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而盲目的城市建设破坏和削弱景区的协调性,则也是显而易见的。
2、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一致,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有些景区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超过景点容纳容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
3、政策失误对旅游环境的影响。在我国旅游界、理论界和政府某些决策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即“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旅游资源主要是由可再生性资源组成的,旅游消耗是“非耗竭性消耗”,所以不必考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种传统观念指导下,致使政府制定的有关旅游业发展政策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这种现象极易造成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发展速度过快,进而加快旅游资源环境的退化。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主要对策
保护好旅游环境就奠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何做到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旅游业,主要的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保护与旅游关系紧密。必须加强二者的科学研究,以获得正确的认识与科学的识见。要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论,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以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要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景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以培养旅游主客体的环保自觉。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当前许多旅游地的当地居民为了获得经济收入,在旅游景区周边摆摊设点,有的甚至向游客兜售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使整个旅游环境的氛围受到影响。在一些自然景区的居民还是以柴为薪,经常猎取野生动物为食或者进行贩卖,使得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确保当地居民获得稳定的就业和收入。
(2)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保护自然,游客的意识至关重要。
到自然地区旅游的游客,如果了解自己的旅行、购物、饮食、住宿、游玩会给自然带来什么影响,游客就会作出更好的选择,减少对自然的直接破坏;游客的监督和选择可以督促景区和旅游从业者提供更加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好地欣赏自然,公众可以得到真正原汁原味的旅游体验。通过我们的生活细节来改善环境,我们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尽一己之力,改变生活方式,身体力行。
“除脚印以外什么都不要留下,除相片以外什么都不要带走”。
旅游作为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前卫生活方式,现在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旅游者离家出门花钱“购买”的“旅游”这种“商品”是一种观赏、体验和经历,而不是去“买回”那里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
权衡利弊得失,建立旅游绿色开发、经营、宣传和管理体系,坚持旅游科学开发管理,减少粗放 式开发,防止低水平开发,杜绝破坏性开发,是实现开发与保护统一的关键。
2、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对于污物的净化能力以及对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游客人数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必然会产生践踏风景区的绿化地、花圃、园林,甚至也往往会造成对旅游设施、荷塘水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的破坏。同时,游人过多伴之而来的是抛撤的垃圾狼籍满地,噪声超过标准等。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来控制门票的出售量,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以确保风景区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设法维持旅游区道路的通畅,以便及时疏散人群,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3、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加强旅游行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应该鼓励和支持全国各个地区制订各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政策。比如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倡导旅游企业实行绿色经营以及开发各种绿色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的创新等等,对环保做得好的旅游企业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企业能够更加积极的实施各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政策。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利于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问题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4、健全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由于旅游法在短期内难以出台,而当前又迫切需要法律法规来规范旅游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针对旅游资源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行为,应该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比如《旅游资源开发暂行规定》,《旅游环境保护条例》等,防止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5、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开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的,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
6、要加强治理已受破坏的环境。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它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因此,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保护旅游资源、创造优美的生活娱乐环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为发展旅游业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且也为我们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一江 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2]张厚义 刘文璞《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知识文献出版社, 2005.6.[3] 《中国旅游发展三大误区》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2005年08月11日07:13
[4] 孙延红《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
2006年11期
第五篇:青岛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青岛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学号:08100205003姓名: 周孝明
一.青岛旅游业现状分析
青岛市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天气宜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都十分优越,是举世著名的避暑、疗养、旅游观光胜地。根据199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青岛市城市定性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主体功能定位为“以港口为主的国际综合交通关键、国际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国家高新产业、综合化工、轻纺产业基地;旅游、度假、避暑、文化娱乐中心”。而青岛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承办伙伴,无疑是历史赋予青岛的光荣任务,对青岛未来的旅游业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申奥的成功给青岛人民带来巨大的鼓舞,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如存在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环境质量较差,旅游服务行业不规范等题目。青岛市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及环卫建设,在近几年中,青岛将围绕举办奥运会水上比赛项目,积极构筑一个生态环保型的城市,以保证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其中滨海旅游步行道工程的建设将是重要建设之一。
据了解,自二00三年以来,青岛进境游客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三十三点四的增长率,高于国内游客增长率十四点九个百分点,接待进境游客数目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五;青岛二00七年接待进境游客突破一百万人次,国内游客突破三千万人次,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青岛借奥运契机发展旅游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二.滨海旅游步行道对青岛旅游业的影响
青岛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众多的着名景点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青岛的前海海滨。滨海步行道就像一条美丽的彩带,将它们有机地串连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风景长卷,游人漫步于步行道上,一边是繁华美丽的城市,一边是浩瀚无涯的大海。滨海步行道的建设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滨海步行道设计理念,同时通过规划建设使海滨风情毕显毕露,实现旅游资源再挖掘。走在步行道上,欣赏岛城前海一线的旖旎风光,令人喜不自禁,流连忘返。滨海步行道宛如一条长龙,蜿蜒穿梭于大海与城市交汇处,将各处海湾、岬角和沿海旅游景点有机串联在一条银线上,成为青岛最长,最美的海滨旅游线。
青岛滨海旅游步行道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滨海岸线的风光旅游,促进了青岛海洋旅游的发展,使青岛整体旅游得到全面进步。以城市滨海岸线重要节点景观为核心,带动了城市滨海岸线的建设,以城市滨海岸线建设为基点,对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使青岛的旅游业冲在了改革开放的浪尖前沿,发展极为迅速。它与青岛的国民经济优势互补,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拉动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了青岛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
先看看下面这些喜人数据:2001年—2005年,青岛经济总量迅疾跃升,连续5年GDP年均增长超过15%(《青岛日报》)。2006年青岛跻身“3000亿俱乐部”,该俱乐部全国仅有六个市,一个青岛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5个青海省(《第一财经日报》)。半岛网2007年12月28日讯,青岛市发改委初步预计,本市2007年生产总值将突破3700亿元,同比增长16%。同时,全市人均GDP在2006年突破5000美元之后,今年将超过6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以上。2008奥帆赛举办城市的桂冠,更让这座旅游城市散发出夺目的光彩。2007年12月20日12:30,随着一批入境游客乘坐航班进入青岛,青岛接待入境游客达到第100万名;当日,青岛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从而实现了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双突破”,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390亿元人民币。
青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或许由下面这些称号可窥其一斑:在十强旅游城市中,青岛市被评为全国“公众最向往城市”和“最具风情城市”(人民网)。2007年10月8日,在巴西玫瑰湾举行的世界最美海湾组织10周年纪念大会上,绵延于青岛730公里海岸线上的一处接一处湾岬,以“无可分割”的秀姿被整体命名为“青岛海湾”,并入选“世界最美海湾”,成为世界最美海湾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一个“世界最美海湾”。
三、青岛旅游业的优势
从2001年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在奥运的旗帜下,青岛旅游又增加一种资本,一种将城市旅游竞争力骤然放大的资本。也是从此时,使它的旅游业开始了新的腾飞旅程。
青岛市市旅游局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2002年至2006年,青岛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开工建设重点旅游大项目100多个。其中,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观光园、崂山巨峰游览区、天泰滑雪场、金沙滩景区、石老人浴场改造工程、温泉主题公园40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20亿元的港中旅温泉度假项目已于2006年底签约、开建。在这诸多项目中,人们富有远见地把握着“奥运元素”,并将其注入以“山、海、城、文、商”为特色的青岛旅游资源整合与产品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旅游特点。2006年8月的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俱乐部为参赛的50个国家帆船队的5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优良的住训服务,深得好评。
同时,中国惟一的水准零点主题公园、世界上最大的海星外形建筑——银海国际会展中心、世界上首座建于海上的可机械开合的彩虹桥、奥运文化长廊、奥运会展览馆、帆船之都观光塔在这里也先后完美现身,共同组成了继栈桥、五四广场之后的青岛新的融陆岸观光和海上游乐于一体的标志性滨海景观群。2006年8月,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一举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游艇俱乐部为主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奥帆赛落户青岛为青岛旅游业的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如今,即使海外游客也可享受到更加细致的青岛旅游信息服务——青岛市投资开发建设了服务器置于首尔、东京、台北的三个海外青岛旅游网站,开通了多语种青岛三维旅游电子地图;同时,建立起以85912000旅游投诉电话为核心的覆盖全市的旅游投诉联动网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旅游投诉热线呼叫系统,配备了旅游执法车辆,24小时值班,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全市旅游管理体系。同时,青岛诚信旅游企业达到368家,覆盖面接近70%。从表1不难看出青岛旅游业腾飞的轨迹。
四、结论及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与青岛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影响作用。一方面,经济增长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增长较快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旅游业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具有正的反馈效应,是经济的增长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旅游业总体规模的壮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让旅游业在发展模式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旅游业要妥善处理旅游业与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社会文化进步等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孤立地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否则就会引起对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价值降低等问题,最终给经济长远发展带来巨大损失。1.统一规划旅游业发展,建立统一的旅游业管理体系
建议组成由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一个强有力的旅游业行业管理机构或综合协调机构。旅游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规划不合理,比例不协调,必将使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制定旅游业规划,应对旅游业进行系统设计和综合布局,同时加强对所有涉及到旅游产业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协调,建立比较完善的旅游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景区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基本载体。虽然青岛市已具有较好的旅游基础设施,但其发
展空间还很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以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是打造青岛强势旅游业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于旅游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旅游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既懂旅游学科技术又懂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青岛市政府应该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科学旅游学科的体系和规划;应该鼓励行业组织、咨询机构和教育机构等相关组织积极参与多形式、多层次的旅游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推行旅游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加快市场化步伐和政策的倾斜,引导企业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促进青岛市旅游业的进一步腾飞。加强青岛旅游业品牌建设,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
在提高青岛旅游业的整体运营水平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科学健康打造青岛自己的旅游业品牌,这是青岛旅游业做强做大的必然途径。信息化是旅游业成长的必要条件,应重视旅游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推进网上旅游的平台建设,从而更有效的提高青岛旅游业的知名度。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扩内需、保增长的特殊时期,具有强大关联带动作用的旅游业地位愈加突出,并被寄予厚望。
旅游在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我们可从一组简单的数字上加以说明。据测算,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涉及几十个产业部门,一个直接旅游服务岗位能创造近六个间接旅游岗位,可谓“一业兴,百业旺”,这种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其他行业只能望其项背。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休闲、度假等旅游消费需求增强,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愈加显现。
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旅游业正受到明显冲击。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市主要旅游景区接待人数、酒店业客房出租率明显下滑,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两项指标,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4%和37%。与此同时,“三冷三热,三多三少”等一些青岛旅游业长期积累、深层次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资料显示,2008年,省内游客占到来青旅游国内游客的55%,日韩游客占到海外游客的70%。全市600多家旅行社业务总和不及上海春秋旅行社一家,全市48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没有一家进入全国前十名。“三冷三热,三多三少”长期制约着青岛旅游业发展,近年来虽有改善,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青岛旅游业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明确。2009年,全年接待海外游客达到8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1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达到373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38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472亿元,增长12%。自2010年起,每年旅游总收入以高于生产总值增长、高于服务业增长的速度递增,力争到2012年达到720亿元左右,约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10.5%以上。
为增强核心竞争力,青岛旅游业将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以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产品。
奥运拉动旅游,巴塞罗那、盐湖城、悉尼等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持续的奥运效应,也是青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而加快奥运旅游产品开发,无疑是放大奥运效应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市将加快奥运博物馆、渔人码头、酒吧一条街等工程建设,重点发展游艇、邮轮、休闲度假、会展、大型海上实景演艺、特色婚庆等产品,推动奥帆中心争创国家5A级景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海洋旅游示范区。突破传统的滨海旅游,以度假游为核心,已成为青岛旅游产品发展的着力点。围绕度假游,我市将加快推进港中旅青岛海泉湾、石老人休闲健身区、唐岛湾游艇会等度假酒店、休闲娱乐、理疗康体、会展影视旅游项目建设,尽快在凤凰岛、瑯琊台、石老人、鳌山湾等沿海区域建设一批类似于港中旅青岛海泉湾规模的度假单元。到2012年,初步形成青岛主城区、西海岸、新东部三大度假旅游集群。
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航海博览会等知名展会,正成为青岛旅游新品牌。为加快这些新品牌成长,我市要加快在节会旅游发展上求突破,做好做大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特色节会。
海上旅游是青岛的先天性优势,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下,我市在全面保护胶州湾水域及环湾区域湿地、岸线、滩涂、河道和城市风貌、人文资源基础上,规划建设青岛湾、浮山湾、唐岛湾海上旅游码头,完善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龙门顶陆岛交通码头的旅游靠泊服务功能,推进建设一批游艇俱乐部,加快发展水陆两用观光巴士项目,建设一流的国际邮轮码头,将青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邮轮停靠港。
我市将加快五市和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一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力求“一村一品”,推动乡村旅游示范点、强镇、特色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整合大泽山、鹤山、大珠山、小珠山、虎山、丹山等山林资源,发展乡村生态健身游。2009年打造6-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到2012年力争达到60个左右,实现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新突破。
冬季旅游偏冷,夜间旅游产品匮乏,一直是青岛旅游业薄弱环节。加快推进建设极地海洋世界三期、宝龙广场、青岛海上嘉年华等一批适应游客晚间和冬季旅游需求的项目,在包装宣传“蔚蓝青岛”节目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奥帆中心海上激光文艺演出、港中旅海泉湾大型演艺等有固定场所的演出活动,打造青岛文艺演出品牌。
“购”是旅游六大要素中发展潜力最大的要素之一,但多年来,我市自主开发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偏少,地方特色不足。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我市将推动开发一批有青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推动旅游区(点)开发标志性旅游纪念品。自200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对获奖产品给予奖励。
青岛工业旅游近年来可圈可点,我市在成功开发青啤博物馆、海尔工业园、青岛贝雕厂等工业旅游产品基础上,重点开发建设葡萄酒博物馆和机车博物馆等有价值、有市场影响力的工业旅游产品,力争到2012年形成啤酒、葡萄酒、家电、港口、机车等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同时,我市将整合特色城市风貌、特色建筑等,发展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整合海滨旅游资源,发展婚庆文化游;整合太清宫、湛山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等宗教载体,发展宗教文化游;整合康有为、老舍等名人故居资源,发展文化名人寻迹游;整合中共青岛支部旧址、海军博物馆等,发展红色文化游;整合青啤博物馆、青岛啤酒城、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发展啤酒文化游;整合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和部分对游客开放的海洋院所等,发展海洋文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