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五篇)

时间:2019-05-12 05:5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

第一篇: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

兰亭书法协会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新学期伊始,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深化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交流,在总结了以前兰亭书法协会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校团委及社团联合会的带领下,为了进一步使协会的各项各章制度更加完善及下半年工作更好的开展。让我们协会有明确、共同的努力目标,让学院对我们协会更加的了解和支持,提升我们的认知度。为社团联合会的完善和进步尽自己的力量。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学期工作计划。

一、内部建设:

1、开学初,进行协会的常规活动。做好对书法协会的宣传工作,贴海报在学院中宣传及管理人员负责对各专业的宣传,让更多的新同学了解本协会,进一步壮大协会的队伍。

2、举行成员会议,总结协会各项工作近况及工作安排。让成员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征集各会员的意见和建议,随时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转。

3、每周开展两次书法课,有指导老师授课及指导,并采用一位优秀会员负责几位入门会员的方式,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充分了解会员的情况,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促进沟通。交流书法的心得体会。

二、开展活动:

1、开展学院的书法竞赛,丰富课余生活。协会各成员间的书法竞赛及作品成果展,增强成员对书法的自信心。同时,为协会做一次宣传。在本学期,协会将举办两大书法活动:

(1)、邀请州市书法家针对全院举办书法讲座;

(2)、第四期《兰亭书法》期刊的筹划、出刊。

2、组织广大会员举行读帖、读碑活动。即带领会员们到书店查阅各种有关书法的书籍,到郊区观摩各种碑文。做到从书面练习到实践的立体式学习。

3、常规学习中,协会将发挥美术系的优势,从美术、设计等艺术形式中进行书法探讨,让会员不仅仅知道书法,还懂得另一些美的形式,从中得到多方位的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以上为兰亭书法协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通过以上的工作,我相信我们的协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兰亭书法协会2011年3月22日

第二篇:兰亭书法协会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兰亭书法协会十二月份工作计划

夏雪涵

很快第一学年在我们愉快的工作中结束,我们满怀信心期待下一学年的到来。

工作态度上

1.用认真、细心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对每一位会员负责,为他们的学习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经过这一学年的工作,我成长了不少,已经没有了最初接受这份工作是的担心,有的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激情,有的是对兰亭深深的感情。

3.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付出就一定有收获。这一路我们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这让我意识到应该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

二、工作方法上

1.多与会员沟通,及时会员的心理,多听会员的意见,不断不改进工作方法。

2.把会员的意见当做我行动的指南,尊重每一位会员。将“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坚持“坚持从会员中来到会员中去”,以会员利益为重。

三、工作安排上

(1)、筹备书法比赛

前期:策划、宣传安排:

1.利用海报,进行动员宣传,分发邀请函,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2.在海报中注明作品提交方式及作品要求等。

物品准备

1.购买海报纸,装饰版面,胶带等物品。

2.组织布置装饰宣传板。

后期

1.整理收集上来的作品。

2.对作品进行评定,选出优秀作品。

3.作品的出展以及维护,出展过程中,安排人员看护,保证作品的完好,防止人为破坏。

4.活动结束后,收拾好作品,做好完备的活动书面总结。

5.为获奖者分发奖品。(召集各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奖品,并集体照相)

(2)、筹备学团文化节

1、准备节目、准备所需要的材料。

2、合理的分配人员

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兰亭将走的更远、更好。

兰亭书法协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兰亭观后感

悲哀·从前·现在——《兰亭》观后感

1931年冬天的绍兴城,在人们抗议日本人占领东北的声浪中,鸦片却让14岁的孩子——林耕家破人亡。

1940年的春天,林耕的弟弟——林田回到了阔别7年之久的蝴蝶湾。然而,蝴蝶湾里的日本女人让他惊愕,更让他惊愕的是这个女人还怀了哥哥的孩子,新思想浸润下的林田,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而愤然离去,投身到了抗日战争之中。然而不幸的是,他回馈给哥哥的只是一捧骨灰„„

1941年,日本人在又一个春天来临时攻下了绍兴,林耕亲眼目睹井上寻以赤匪之名杀害了方均鹏和阿姿,一个被挖去双眼,一个被砍去四肢,一同吊死。那曾是大力帮助了林耕的方大哥夫妇啊!

面对深爱的日本妻子秀代,林耕纠结徘徊后还是选择站到了抗日的队伍,却不幸地,在山野中被日本兵用子弹洞穿了胸膛。

林耕的妻子——秀代,正是井上寻的女儿。最终也因反对父亲井上寻杀害中国人民而把生命断送在父亲的枪口„„

一把红伞,撑开了血色的小空,却为挂在城头的两颗人头——秀代和林耕避开了凌空而下的雨珠。“啪嗒啪嗒”击落在伞面的声音,击碎了悲哀的人性,荡开了荧幕和现实的波浪,电影落幕,而我的心却依然悬在结局——那悲哀的,只剩雨泪混融的画面„„

这是一部抗日的悲剧,战争用大炮轰击了人民的生活、爱情、友谊,这是从前的悲哀,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而它所表现的大情大爱,是如今我们做不到的,我又为现在,感到一种悲哀„„

同样是热血青年,林耕可以放弃对妻子的深爱,把生命漂在水上而去营救抗日的战士,加入到抗日的队伍。而我们,即使活在安逸的当下,满腔的热血似乎只在怨天尤人,连奋斗的热情,好像也因压力渐渐磨灭。

同样是兄弟姐妹,方大哥、阿姿、先生、林田可以为国家放弃生命,可以为了义气把命交给老天,赌上一切支持兄弟来抗日。而如今,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诚信事件,让如今的社会因为小利小惠相互伤害彼此,倒在路边的老人,也要拍照证明后才出手相扶甚至无视,走而过之„„

同样的同样,活得更好,却依旧悲哀„„

电影,总是可以得到启迪的,我们的现实背景——和平,该幸福的我们为何会有怨声?该快乐的我们为何会有泪花?是社会吗?不,是人心!

心是可以改变一切的,我想。只要我们彼此心连心,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他人,我们该是幸福的,不是吗?

第四篇:兰亭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笔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它看上去简约,但并不简单!千百年来,正是这毛笔书写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司马迁用它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白用它写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王羲之用它写下了中国艺术史上最灿烂的书法《兰亭集序》,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兰亭集序》的书法之美,来品读这篇美文,去体悟作者在深沉的感叹中,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走近作者: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唐太宗李世民在《晋书·王羲之传》中高度赞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正是因为唐太宗对他爱之太深了,所以就把《兰亭序》的真迹作为殉葬品,永远地埋葬在了他的陵墓,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都是唐太宗让大臣们临摹的摹本。(投影)这是唐人冯承素的摹本,是最接近原作的,人们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兰亭序》的美,就说它像浮云一样的飘逸,像惊龙一样的矫健,在飘逸潇洒中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三、下面我们先听一下录音,首先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然后找出每一段当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句子,并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

(板书)乐——痛——悲

听完录音后,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四、(投影生字读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情感。下面我们先来赏读第一段,第一段最适合女同学们用柔美的声音把这种快乐读出来。(点评:大家读的还是平淡了一点,想想哪些地方还可以再读得更开阔一些?)重点句子再读。

五、由第一段的乐到了第二段的痛,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从快乐之情一下转到痛苦之情,作者因何而痛?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读第二段,那么痛苦之事就让我们男人来担当吧!(男生齐读)(读完,点评。重读最后一句,把握语气。同学们讨论片刻,回答问题)

六、(投影第三段的书法)提问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特点。(涂抹、修改中看出激烈的情感变化)这一段的情感句我们也已经找出来了,就是“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论历史如何的发展,社会如何的进步,人们对生死,对青春,对痛苦等等的体验是多么的相似!无论生死和命运,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像横槊赋诗的曹操,他曾经有过这样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举杯邀明月”的李白也有这样的叹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们虽然是在感慨和叹息,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思考着生命。敢于思考生命的人,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精神。那么王羲之在这篇文章中,其实也是在感慨叹息中思考着生命。(投影问题: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带着问题齐读第三段。要求同学们动脑思考,并动笔写下来。

七、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八、作业:整理文中文言基础知识。

第五篇:绍兴兰亭导游词

绍兴兰亭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绍兴兰亭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绍兴兰亭导游词1

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鹅池用地规划优美而富变化,四周绿意盎然,池内常见鹅只成群,悠游自在。鹅池亭为一三角亭,内有一石碑,上刻“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流觞亭就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绍兴兰亭导游词2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关于兰亭的称谓,清·于敏《浙程备览》认为:“或云兰亭,非右军始,旧亭堠之亭,如邮铺相似,因右军禊会,名遂著于天下。”

此时,兰亭正在我们的面前,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写诗作画时的心境?

一千六百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当我们来到兰亭门前,便看见“鹅池”二字,这两个字各成风格,“鹅”字看起来有着南方人的秀气,而“池”字则显得象北方汉子南洋的粗犷,人称“父子碑”,据说是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共同书写的。忽见鹅池中几只白鹅悠然嬉游,颇有生趣。而王羲之书法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书法的真谛。

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上书“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列坐曲水两旁,并在水上漂流起装有酒的“觞”(酒杯),水流时急时缓,觞也就时飘时停。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写一首诗。王羲之将所赋37首诗汇集成册并书写下了《兰亭集序》,从此历史登上了一个文人思想境界的巅峰。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

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2019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

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

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

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

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绍兴兰亭导游词3

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因王羲之等人曾在此雅集,留下一篇著名的《兰亭序》而出名。兰亭地方不大,但景色非常雅致。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御碑亭是这里的主要景观。

过了检票处不远就会看到写有草书“鹅池”的石碑,相传“鹅”字由王羲之所写,显得娟秀挺拔,而“池”字却较为粗旷、豪迈奔放,是儿子王献之所写,这块碑也因此被称为“父子碑”。来到这里的游客,几乎都会在这里拍照。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现在兰亭的鹅池里也养了几只白净的鹅。

鹅池北岸即是兰亭碑亭,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兰亭碑旁边就是曲水流觞的区域,曲水流觞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现在的行酒令,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当年王羲之便是趁着酒兴,挥笔成就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当今很多游人来到这里,兴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饮料,放在曲水里“流觞”,体味当年曲水邀欢的情趣。

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堂四面环荷花池,是康熙年间所建,这里主要看不同模仿版本的《兰亭序》。继续往西走,可以看到御碑亭,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代皇帝同书一碑,所以又称祖孙碑。祖孙两代皇帝同刻一碑,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

御碑亭背后还有十八口水缸,游人可以在此用毛笔蘸水在石桌上写字,体验当年王献之学字的场景。另外,景区西北有兰亭书法博物馆、兰亭瓷砚艺术馆,展出了不少书法作品和各种各样的砚台,感兴趣的话,不妨前往参观。

绍兴兰亭导游词4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据传,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自然景观幽雅怡人。而东晋王羲之在此书写了著名的《兰亭序》,更使兰亭闻名遐迩。

进入兰亭景区,布局疏密相间,建筑错落有致,小巧而不失恢宏之势,典雅而更具豪放之气。漫步其间,但见修篁凝翠,曲径通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驻足鹅池,倚栏观赏群鹅戏水,能尽情体味“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野趣逸韵了。举步往前,有一开阔地,叠石为凳,插柳成荫,一条“之”字形小溪穿行而过,斯为流觞赋诗饮酒之“曲水”。正北建有“流觞亭”,其匾曰“曲水邀欢处”。

兰亭的魅力,不仅来自山水风光的瑰丽,更来自历史文化的深厚。先是鹅池旁的“鹅池”碑,相传其“鹅”字系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父子合璧,千古称奇;接着是“兰亭”碑,系清康熙所题,曾一度遭受破坏,劫后重生,难能可贵;随后是有“东南第一大碑”之誉的“御碑”,碑阳为康熙手书《兰亭序》,碑阴为乾隆1751年游兰亭时所书《兰亭即事诗》手迹,祖孙二帝手迹同碑,世所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兰亭景区的重心所在是右军祠。一进大门,便有幽雅肃穆之感。跨小桥而入墨华亭,当年王羲之临池习书,使池水尽黑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穿亭而过即为大厅,高大轩敞,其内供奉王羲之像及陈列各种版本的《兰亭序》,是历次晋圣活动的主要场所。从右军祠的天井可见到屋外葱郁的兰渚山,这一室内见山的借景手法,构思奇巧,素为人所称道。

依山傍水而筑的兰亭书法博物馆,不时更换的书法陈列,展示出中国书法艺术的千年流变,从中可以领略历代书法艺术大师的精湛书艺,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势,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

绍兴兰亭导游词5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过鹅池三折石桥,便是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方。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块碑被称为“军民碑”。“”**时期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兰亭不是一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设过驿亭,兰亭的名城由此而来。全世界共有7个兰亭,分别在北京、宁波、台湾、日本等地,但真正的兰亭在我们绍兴。]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流觞亭是纪念流觞曲水场所,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色古香。亭内墙上挂着一副“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此图是明末清初一位画家的扇面画作,这是按原件复制的。后面的《兰亭后序》是当年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

[流觞亭的东面是右军祠,它的结构非常巧妙。周围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旁有池,池中有亭,亭旁连桥。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天地日月星五景,还可以目睹唐宋元明清之书。墨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写的石刻多方,大多是历代书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各种版本和手迹。中间的池为墨池,它的出典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一语。上面的亭子称“墨华亭”。两侧的回廊是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举行书艺交流的场所。1987年盛大的中日兰亭书会的书艺交流就在这里举行。

右军祠的正厅端挂着王羲之的肖像。(这是当代画家浙江美术学院宋宗元副院长的杰作)两旁的楹联是沙孟海先生所书:“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充分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悠游山水的性格。厅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书法家临摹的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其中唐代冯承素的神龙本为临摹本中最真。

讲到《兰亭集序》,大家一定想目睹一下王羲之的真迹,但十分遗憾,难以如愿。当年王羲之《兰亭集序》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一代代往下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子孙智永,他出家当了和尚,便把《兰亭集序》传给了他的弟子辩才。辩才如获至宝,将它藏在梁间暗槛中。这时已是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得知《兰亭集序》在辩才的手中,便命萧翼设计谋取真迹。

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的一些杂贴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二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了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序集》的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集序》真迹。

萧翼偷走《兰亭集序》真迹后,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集序》,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

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命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临终时还留下遗诏,要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从此人们就再也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但大家还是可以从各种临摹的本子上欣赏到王羲之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的。]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右军祠后面的“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双重檐,原为木结构建筑,50年代倒塌,1983年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米,宽2.6米,碑厚20公分,重1.8万公斤,为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的全文,洒脱酣畅。碑阴为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七律一首《兰亭即事》。祖孙二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国内绝无仅有,可以说是国宝。“父子碑”、“君民碑”、“祖孙碑”人称“兰亭三绝”。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去参观兰亭书法博物馆。1988年竣工的兰亭书法博物馆坐落在御碑亭的西南,占地10亩。过溪流就是书法博物馆,环境十分幽静,真像是世外桃园。博物馆是展示我国书法的悠久历史和陈列古今中外著名作品的地方,同时也可举行书艺交流。

为了满足国内外书法家表达对兰亭和王羲之的敬意,有关部门已规划在这里新建碑廊,现已有沙孟海、启功等书法大师好日本西宫市、日本天溪会先后立了碑,大家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外书法家的艺术风采。

临池十八缸是兰亭的一个参与性景点,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景点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兰亭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2011上半年工作计划(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亭景区导游词(最终定稿)

    兰亭景区导游词7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导......

    兰亭观后感450字

    篇一:兰亭观后感450字-----杜祎青兰亭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他因有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而闻名。近几年来兰亭里假期间就是满满的人群。我也去观赏过兰亭那里可真是一个风景美丽......

    《兰亭》观后感3篇

    篇一:《兰亭》观后感教室外,冬日里的阳光照在走廊上,显得无比温暖。教室内,传来一阵阵打斗的声音。别误会,我们这不是在打仗,而是在观看一部抗日电影——《兰亭》。《兰亭》是在绍......

    观《兰亭》有感

    观《兰亭》有感星期四下午,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兰亭》。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九三一年冬天的绍兴城,在人们抗议曰本占领东北的声浪中,鸦片使十四岁的孩子林耕失去了他最......

    电影《兰亭》观后感

    电影《兰亭》观后感一冯灿1931年至1941年的绍兴小城由于鸦片的侵入,林耕亲眼目睹了社会与人性的沉沦。在救出被卖的弟弟林田之后,他与方先生一行迁往蝴蝶湾。在这个风景如画的......

    兰亭镇中心小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兰亭镇中心小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遵照县教育局提出的“以先进理念办学,靠内涵发展提质”和“全面推进优质轻负扩面、提升、拓展工作”的指导方针,抓......

    兰亭导游词[优秀范文五篇]

    兰亭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导游词,欢迎......

    兰亭社成立申请

    安国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美术培训部 关于成立“兰亭书法社”的申请 安国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书法是中国五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