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精选]
文章标题:县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机制,狠抓落实到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乡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上,收到明显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管理机制,全面规范队伍建设
1、实行动态管理。为了管活管好这支队伍,我们对县、乡级优秀乡土人才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具体做法是: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并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了解,掌握他们依靠科技创业、带领群众致富情况。在此基础上、县、乡(镇)根据考察结果,对重点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适时进行调整充实,优胜劣汰。2002年以来,全县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就有21名因目标未达到等原因,而被淘汰,不再作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这种管理办法,使优秀乡土人才感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促进整支队伍健康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各级重点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就有150余名。这支队伍中既有从事种植、养植、加工业的,也有从事流通营销的,以及各类能工巧匠,可谓门类齐全。
2、健全管理网络。几年来,我们经过努力,已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了以县组织、人事、涉农等部门共同管、乡(镇)党委具体管、村党支部协助管的管理格局。组织部门发挥牵头作用、乡土人才所在乡、村担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互相协作,齐抓共管。同时,先后组建了32个乡土人才协会或联谊会,实行例会制度,定期传递信息,交流经验,使乡土人才队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转变。
3、加强教育培训。一是集中培训。充分发挥远教网络和县、乡党校等阵地的作用,通过组织观看电教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乡土人才进行培训。2002年以来,县、乡二级先后组织举办各类乡土人才培训班60余次,培训4100人次。二是基地示范。通过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做给乡土人才看,带着乡土人才干。如小渡口农康公司创办的农村党员实用技术示范服务基地,去年培训了乡土人才210人次。三是巡回辅导。组织农、林、水以及到各乡镇、村为乡土人才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四是外派交流。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到科技部门和高等院校进修,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邀请学者、专家传经送宝。小渡口、甘溪滩把湖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请来为乡土人才讲课、作技术辅导报告,并建立了经常性的技术咨询联系,重点帮助乡土人才提高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五是鼓励自学。积极引导乡土人才参加农函大学习,先后有1200余名乡土人才取得“绿色证书”;还有一大批乡土人才通过自学,取得了大学本、专科学历,使乡土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完善扶助机制,促进队伍发展壮大
为了壮大乡土人才队伍,县委组织部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农村实用人才星级评选办法》。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实实在在为乡土人才解决一些问题。
1、政策上倾斜。为了使乡土人才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并在政策上得到体现,我们对乡土人才实行“五优先”措施,即:优先解决生产用地、优先解决资金、优先供应新品种、优先提供新技术、优先提供新信息,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搭好舞台,提供用武之地。如甘溪滩镇为促进三元杂交猪的发展,推出本镇品牌产品,将县中猪、小猪赊销给乡土人才,使三元杂交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当地养殖支柱产业。
2、技术上扶持。为了能及时帮助乡土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我们组织农业专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与乡土人才结对帮扶,这样不仅为乡土人才解决了技术难题,同时也为专家、学科带头人提供了实践场所,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另外组织人员定期编发科技简报和技术资料,免费赠送给乡土人才。
3、资金上支持。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农村金融部门对乡土人才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另一方面我们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扶助乡土人才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的地方还成立了乡土人才互助会,采取各种形式筹集资金互帮互助。
4、精神上激励。几年来,我们一直利用广播、电视、交通频道等宣传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乡土人才事迹宣传专栏》和《乡土人才访谈录》。县远教办组织拍摄了反映乡土人才事迹和介绍养技术的专题片发放到各乡镇播放,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影响;同时,各地还加大了对乡土人才的奖励力度,表彰了一大批优秀乡土人才,不少乡土人才受到省委、市委表彰,有的还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我们注重对乡土人才的培养,把符合条件的优先发展入党、优先选拔为村干部,使乡土人才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也激发了乡土人才的创业热情。
三、完善引导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第二篇: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乡土人才在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杨柳乡要把抓好乡土人才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本地实际,强化举措,破解新农村乡土人才建设难题,充分发挥人才的榜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四措并举”。
一是重“管”。由区委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等部门牵头,由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直接实施,对乡土人才队伍的管理既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及时对各类乡土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把那些具有种殖、养殖、加工、运输等一技之长的专业户和致富能力强、示范作用好、善经营、会管理的行业带头人,分门别类纳入乡土人才库,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管理,做到区有档案,乡、村有名册,全面及时掌握乡土人才队伍发展状况。二是重“育”。充分利用区委党校、职业培训学校、电教网络、乡镇农校等阵地,多渠道、大批量地集中培训乡土人才,着力提高乡土人才的理论水平;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学习取经,着力提高他们的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是重“激”。每年均开展“优秀乡土人才评比活动,隆重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政网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不断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建立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对达到相关标准的乡土人才及时进行职称评定,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为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四是重”用“。将优秀乡土人才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之中,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能力较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社干部队伍之中,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兴一方人才,保一方发展”的责任感,把培养乡土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首要工作。
一是构建乡土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乡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乡土人才发展计划,明确乡土人才开发的措施和目标,制定乡土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及表彰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为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
二是建立乡土人才扶助机制。建立一个完善的扶助机制,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乡土人才的迅速崛起。政策上支持: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项目,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为乡土人才的创业解决后顾之忧。资金上扶持:乡土人才不像专家和科研工作者,背后有企业或专项资金的支撑,在资金上有一定的实际困难。要通过设立乡土人才项目开发基金或者贷款担保机制,对进行特色高效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金融部门积极提供开发资金或者配套贷款,解决他们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技术上支持: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家与乡土人才结对活动,帮助乡土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建立区、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以县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管理为重点,以乡镇、村党支部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做到县、乡有人才档案
库,村组有名册,实行一人一卡的动态管理。改变乡土人才开发无序的管理状态,切实把乡土人才纳入“人才兴靖”战略管理中,使乡土人才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三篇: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河北XX集团是集XX建设、开发,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河北省首家布局A+H股双资本平台的国有企业。XX工人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是我省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河北XX集团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大力推进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XX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维护XX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巩固XX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作用,制定印发《河北XX集团有限公司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担任组长的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从顶层高度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门设计和部署,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落实落地提供切实保障,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
一、打造“三个基地”,激发产业工人内驱动能和创新活力
一是构建思想教育高地。
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教育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创新开展“理论通读”,组织职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设“大学习课堂”“学习之声”“学习风采”新媒体专栏,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诵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劳模张海波走进电台直播间讲述学习心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伏玉在省总大学习空中课堂谈实践体会,股份公司工会“大学习课堂”“学习之声”荣获秦皇岛市优秀“大学习”课堂和优秀职工诵读活动。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我和我的祖国”诵读会、“诗韵河港咏颂家国”诗词大会等系列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二是打造工匠培育营地。
完善先进评选工作机制,制定《标兵评选办法》,评选“XX标兵”、“XX工匠”、“最美工人”,壮大先进典型队伍,全国劳动模范张海波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并于2019年国庆期间,受邀到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李伏玉被推荐为全国劳动模范,推动产业工人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体面。依托劳模、标兵先进打造技术创新导师队伍,建立“一对一”“多对多”导师带徒体系,组织集团“导师带徒”活动,人才队伍建设的针对性、传承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省劳动模范12名,河北省大工匠1名,河北工匠2名,市级劳动模范23名。三是打造精神弘扬阵地。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主旋律,形成新导向。举办春节慰问暨标兵颁奖文艺演出,劳模先进座谈会,拍摄先进人物宣传片,实施关爱劳模行动,组织劳模宣讲团,持续不断地为产业工人发声正名,增强广大职工为实现集团宏伟目标共同奋斗的责任担当,努力造就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XX产业工人队伍。二、构建“三个平台”,彰显新时代XX工人主力军突出作用
一是构建职业培训平台。
积极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入企即入校”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建立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主、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职工教育中心(河港工匠学院)获批省人社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点培训机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成为中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会员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燕山大学、秦皇岛技师学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角度促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作,将企业内外培训平台深度融合,相互补充。今年,为了助推复工复产,克服疫情影响,探索开发线上培训课程,将产业工人安全培训、技能培训以录播课的形式投放培训平台,既缓解了线下授课的疫情风险,又实现了产业工人对技术技能知识学习的随时化、常态化。近年来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举办“大港工匠研修班”“劳模学堂”等培训班,实现五大XX主体工种培训全覆盖。注重职工文化培育,实现各级工会职工书屋、图书角全覆盖,目前集团共有3家全国级职工书屋,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积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投入1000万元左右经费用于职工培训,设立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三年来,奖励自学成才职工近800人次,奖励金额达300余万元,形成了学技术、提素质的浓厚氛围。二是构建技能竞赛平台。
围绕重点项目、新旧动能转换等开展“一十百千”劳动竞赛,即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贯穿全年,推动十个重点工程(项目)立功竞赛、一百个班组劳动竞赛,千名职工岗位比武竞赛。健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一体化技能竞赛机制,形成了“大赛集团年年有,小赛基层不断线”工作格局和班组、厂队、基层单位、集团公司四级竞赛体系。近年来,集团公司工会高质量承办了河北省国资委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比赛、秦皇岛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技能大赛钳工比赛,同时积极打造集团技能大赛升级版,吸收秦唐沧三地职工参赛,形成环渤海跨港联动的技术比赛新机制,不断扩大影响力。大赛状元除给予6000元奖励之外,直接颁发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破格申报工人技师,技能大赛获奖情况纳入职位职级晋级的要素得分。第二名到第六名也在奖励之外晋升一个技术等级,极大提升了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练本领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构建岗位创新平台。
集团高度重视技术引路、创新驱动。建立“一室(创新工作室)一站(技能提升工作站)一网(职工网校)”创新工作体系,形成“选题、立项、攻关、评审、转化”的创新机制。制定集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设立创新工作室专项资金,加大先进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奖励力度。与神华集团黄骅港务公司合作建设“秦唐沧”劳模联合创新工作室。加大企校合作,与燕山大学、秦皇岛技师学院等开展联合创新工作室建设。谋划建设集团“智创空间”,为产业工人创新人才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目前,集团共有30个创新工作室,其中国家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10个,近四年来研发创新成果近1500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1亿元。张海波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全总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在全省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检测公司“多维创新工作室”在疫情期间研发了无人机消毒、无接触测温门等多项成果,为防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北工人报、人民网等媒体均与报道。三、完善“四个体系”,全面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一是完善职位管理体系。
全面推行员工职位体系管理,改革传统职业发展路径,结合产业工人技能特点、意愿和岗位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打破大锅饭,尊重技能和劳动,建立“纵向可升降、横向可转换”有序贯通的产业工人职位晋升体系,形成了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的管理闭环。科学设定职位任职资格标准,将XX产业工人岗位分为技术工种和普通工种两大序列,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岗位价值度,每类工种又分不同职类,分别设置了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辅助工等职位,横向两大序列九大职类,纵向18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职级薪酬,产业工人可结合自我的职业规划和企业生产需要,系统规划职业发展。首席技师作为秉承工匠精神、技艺精湛,在改革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高级技师职位人员与所属单位中层管理人员的职级相当,全面提升产业工人队伍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可度和岗位价值。2020年XX集团完成了9066余名产业工人的职位认定工作。二是完善职工激励体系。
2020年集团全面实施了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在发挥薪酬基本保障作用的同时,充分凸显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与劳动付出,依据岗位设置和职位体系设定生产操作序列18个等级,做到一岗一薪、易岗易薪,XX主体工种首席技师职位的产业工人的薪酬与所属单位中层正职职位薪酬相当。薪酬待遇真正实现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良性激励机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突出贡献技师李伏玉等25名产业工人还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竞聘到大型厂队副职职位,在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产业工人看到了以技术为本的成长路径,激发了产业工人队伍的人才活力。三是完善技能认定体系。
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人才评价中的“指挥棒”作用,作为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建立XX主体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坚持职业能力考核和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帮助产业工人通过技能等级晋升,实现职位晋级、增加薪酬。目前,按照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要求,正在进行五个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前培训,完成培训即开展认定,届时将产生首批等级认定的XX产业工人。四是完善权益保障体系。
建立兼职副主席制度,推选5名基层优秀工会干部和一线劳动模范担任集团工会兼职副主席,扩大工会领导机构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坚持以职代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职代会实施细则》,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坚持企务公开,从源头上保障职工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实施职工提案常态化、职工提案面对面等制度,改善产业工人劳动条件,定期安排职工体检,建成职工心灵驿站,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职工团体人身福利商业保险等多类保险,设立职工互助基金会、工残基金、特困职工帮扶基金,为全体职工投保秦皇岛市大病医疗保险,构建多维立体、互为补充、协同促进的大保障格局。建立工会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工会法律顾问,为工会解疑法律问题,为职工释惑法律难题。建立职工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实现了维权网上网下联动。建设手机端平台“掌上法宝”,让法律服务从“网上”到“掌上”,也使工会服务从“掌上”到“心上”。工会法律顾问制度获评河北工会系统十大法治事件。“掌上法宝”获评省总创新工作成果三等奖。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河北XX集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XX产业工人队伍,释放“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正能量,团结引领产业工人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绿春县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绿春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研
农村乡土人才是指在农村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拥有一技之长,富有创新精神,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践中作出了相对较大的社会贡献,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它包括三大类:社会管理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在农村的传播者、使用者、示范者,是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这些乡土人才立足家园,活跃于农村,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绿春县乡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绿春作为一个边疆、山区、民族三位一体的农业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紧贴新农村工作实际,以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坚持农村实用人才与经济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紧紧抓住农村乡土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他们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有农业人口19.7万人,40300户,拥有劳动力资源11.45万人,其中,男劳动力5.9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2%,妇女劳动力5.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8%。据统计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乡土人才8800人,占农业人口总量的4.4%,占劳动力的7.6%。具体结构如下:
(一)学历结构: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820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952人,大专以上28人,分别占乡土人才总数的89%、10.8%、0.3%;
(二)年龄结构:40岁以下有3400人,40—50岁之间的有4700人,50岁以上的有700人,分别占总数的39%、53%和8%;
(三)性别结构:男性为5870人、女性为2930人,分别占总数的67%和33%;
(四)专业结构
1、种植类3930人,点总数的45%;
2、养殖类1800人,点总数的20%;
3、营销类650人,点总数的7.4%;
4、农机类1200人,点总数的13.6%;
5、其它类1250人,点总数的14%。近年来,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他们分布各个乡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以及营销等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专业户、个体户、种养能手和带头致富的典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已形成了如橡胶、茶叶、八角、胡椒等一大批具有较大效益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二是推动了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中,绝大多数人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和专业培训,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组织能力与实干精神强,在当地农民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是上连技术专家,下连一线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学习,并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大胆实践,反复进行试验和示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新的成果;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帮、带的作用,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信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群众,帮助、指导其他群众使用新技术和新成果,使农业科技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普及和应用,积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三是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和 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不足。全县现有乡土人才占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人员的比例仅为4.4%和7.6%,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头人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文化层次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乡土人才总数的80%以上,而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乡土人才总量的10%,大专以上的占1.2%。加之原有的技术逐步老化,新的技术更新困难,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及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相对优秀的农村乡土人才集中在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而偏远落后的村寨乡土人才较少。在整个乡土人才队伍结构上,种养人才相对较多,占整个乡土人才总量的60%以上,其它市场经营、能工巧匠、加工能手等方面人才较少,特别是缺乏农村经纪人这类乡土人才。
(四)人才外流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乡土人才队伍中,有不少人都想到外面去发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甘心留在农村,加之农村乡土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人才,也随着不断的向外输出,学到一技之长后被留在外面发 展,只有少部分返乡,这也是造成我县人才外流和总量不足的原因之一。
(五)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利用和技能培训提升工作滞后,管理服务不完善,特别是培训资源分散,培训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发挥整体功能作用,给培养拔尖型、带头型技能人才带来难度,加之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给乡土人才的后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乡土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乡土人才队伍的素质高低、规模大小不仅直接决定着农村生产力的高低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程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加快“科技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全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大力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要采取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们对开展利用农村乡土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二)加大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
1、科学制定农村乡土人才开发规划,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把农村乡土人才发展纳入整体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县委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和涉农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明确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抓好落实。
2、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着眼市场需要和农民需要,在实际、实用、实效上做文章。应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多种涉农培训,并组织各类涉农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实施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他们接受、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试验示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3、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的基础建设。应充分利用好县内现有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资源(机构)和各项资金,以县委党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中及县农技推广中心等为基础,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 求,加大对培训基地的硬件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实施农村乡土人才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
4、认真做好农村乡土人才选拔工作。应创新农村乡土人才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通过自荐、举荐和组织开展各种技能活动寻找人才、发现人才,并按照“有素养、有影响、有贡献、有效益、有创新”的标准把农村中具有一定专长的人选进乡土人才队伍中来,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组织他们带领身边群众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我县的农业生产力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和管理服务机制。
1、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数据库。县委组织部门、县人事部门和涉农部门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应对所在的农村乡土人才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健全当地的农村乡土人才库,指定专人负责、并实行微机化管理,为农村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提供依据。
2、认真做好对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论证和职称评定工作。首先,要坚持市场和群众认可的原则,建立以业绩重点,由思想品德、技术知识、工作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乡土人才评价体系,按照村级推荐,乡镇审核,相关部门组成评定小组进行评定的办法,每1—2年选拔一次。经审定的农村乡土人才由人事部门颁发“农村乡土人才证书”。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乡土人才职称的评审工作,把乡土人才技术职称 评审纳入全县专业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范围,坚持重成果、重贡献、重效益的原则,对农村乡土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并颁发职称证书。
3、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应设立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投资专项资金,逐步增加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县级财政部门要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展工作从资金上给予保证,统筹纳入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协调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为农村乡土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4、制定农村乡土人才优惠政策。对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运用农业科技做出贡献的优秀农村乡土人才,每3—5年进行一次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提供支农资金以及承包集体荒山、荒坡等方面,要对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给予优先考虑;而对于既有突出贡献,又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农村乡土人才,则应该积极组织推荐他们进村组班子或列为村组后备干部进行培养。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三农”大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年终考核目标之一,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定期 分析研究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保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把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履职的主要内容。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发挥部门职能,密切配合。努力开创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绿春县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文祥
2011年7月27日
第五篇:县大力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县大力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农”、“科教兴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围绕促进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注重抓好乡土人才的教育、管理、开发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以面包烘焙技术为主,种、养、加工技术为辅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通过抓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小县,全县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5个国营林场,70个村委会,12万人口,其中耕地面积仅69426亩,全县有农户19014户,农村总劳力37326人,占农村总人口79416的47%,据初步统计,全县有农村乡土人才3200余人,其中县管优秀乡土人才35人,乡(镇、场)管乡土人才281人,农村乡土人才2900余人,都具备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尤其是面包行业乡土人才数量较大,有2600余人。通过这些优秀乡土人才的带动,初步形成了面包产业、毛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果树栽培产业、鳗鱼养殖产业和山羊养殖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以青云竹地板厂、浩龙竹胶合板厂、新月花卉苗木公司、福丰鳗业有限公司、富方种羊养殖公司为主的涉农企业群和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7000多家面包店,建立了以林业技术和农业技术等两家技术推广站和30个农业和林业基层服务站所。
二、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明确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齐心协力抓乡土人才工作的合力。明确了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委、农办、科协等有关部门抓乡土人才的工作职责,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行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一是成立了乡土人才管理领导小组。县、乡、村都成立了乡土人才管理领导小组,共同抓好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县委制定了《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分级动态管理的原则,层层选拔、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乡土人才库。二是配备了专职领导抓乡土人才工作。县委组织部有一名副部长负责分管乡土人才工作,协调组织实施有关工作,增配一名干部具体负责做乡土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县7个乡镇和2个林场都明确了科技副乡(镇、场)长亲自抓乡土人才工作,每个村都确定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做乡土人才工作。县直涉农部门都指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好乡土人才管理工作。三是设立了为农服务热线。县直涉农各部门开通了为农服务热线电话,对乡土人才反映的各种生产方面的困难能及时提供帮助。
2、立足县情,注重开发成效。我县是个山区小县,但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毛竹资源很丰富,有近48万亩毛竹林。根据林木资源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做面包的人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新型实用乡土人才。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开发乡土人才。紧紧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面包产业、毛竹产业、鳗鱼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果树栽培产业等六大产业,抓好种养、加工和营销流通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出一批素质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产品流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围绕基地建设开发乡土人才。大力抓好毛竹高产林、大棚蔬菜、苗木花卉等示范基
地建设,大力扶持优秀乡土人才创建示范服务基地,并把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成为乡土人才培训、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三是围绕劳务输出开发乡土人才,把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作为乡土人才开发的一个重点。按照“提高技能、拓宽通道、扩大输出”的要求,大力开发烘焙技术人才,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烘焙人才,形成一支数量庞大的面包行业乡土人才队伍,为**面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后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通过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发挥他们带头致富的作用。全县已开发毛竹林近20万亩,鳗鱼养殖1800多亩,花卉苗木近5000亩,果树栽培2万多亩,山羊养殖2万多头以及草莓、芦笋、食用菌、药材、大棚蔬菜、茶叶等产业。目前,全县农村乡土人才中存款达十万元心上的有上千户,百、千万元富翁也不乏其人。2003年,全县县内个人存款余额8.28亿,人均县内存款7000多元(这还不包括在外地的存款),位于全省前列,人均人寿保险额位居全省第一)。
3、拓宽渠道,加大培养力度。为提高乡土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市场经营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了面向市场、辐射农村、多方参与的立体化培训网络。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培训,重点依托县职业中学、县委党校、面包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开展农村乡土人才的各类技能培训。二是选送优秀乡土人才到院校进修。近几年来,全县有3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到各大、中专院校进修深造,学习毛竹丰产林、大棚蔬菜、面包烘焙等科技知识,成为我县传播科技知识的排头兵。三是发挥电教网络作用。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电教网络,播放科技电教片,每年都要播放有关毛竹开发、鳗鱼养殖、花卉苗木培育、果树栽培等科技电教片300余场次,培训农村乡土人才近2万余人。四是注重发挥农技人员和优秀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县、乡每年都至少组织2次涉农部门农技人员
到生产一线帮助指导乡土人才搞好技术指导,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并在乡土人才队伍中开展“1﹢1”传帮带活动,鼓励优秀乡土人才发挥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带领农村群众共同致富。五是外请专家培训指导。每年都要到省、市有关部门及院校邀请专家到县内培训乡土人才,提高了乡土人才的技术水平。今年,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同志先后两次到**为乡土人才举办毛竹精深加工讲座,中国焙烤协会饼店委员会秘书长、高级讲师王伟明先生和国家食品检验中心副主任闫新民先生来我县授课。六是建立民间培训基地。积极鼓励优秀乡土人才投资创办培训基地,优秀乡土人才徐全龙、周建生在外做面包积累了原始资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毅然回乡创业,创办了全龙艺术蛋糕和建生蛋糕面包制作技术等两家培训中心,通过培训,向外输出技术型人才(主要是面包蛋糕制作技术人才)8000多人。其中徐全龙艺术蛋糕培训中心培训了下岗职工3000多名,农民工2000多名,其中初级中西式面点师1800多名,中级中西式面点师2400余名。其培训基地已被评为“江西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基地”、得到省委孟书记的充分肯定。其本人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全国创业之星”。
4、搭建平台,营造创业环境。我县注重为农村乡土人才搭建平台,给政策,创环境,给优惠,为乡土人才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是打造中介机构平台,发挥市场配臵作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以面包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所、各基层站所为基础,促使乡土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尤其是随着**面包行业乡土人才队伍的壮大,面包产业的迅速发展,经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的宣传介绍,**面包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面包烘焙人才的就业市场也越来越广,全县有1000多人通过面包产业协会找到了工作。二是打造创业指导平台,做到人尽其才。坚持产业聚
才、政策兴才的原则,大力鼓励乡土人才创业,县直部门涉农的服务站所指导乡土人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宜发展的项目,并给予无偿的技术扶助,让有才者有事干。三是打造环境保障平台,保护合法权益。先后成立了面包、毛竹、花卉苗木、山羊等4个民间协会,加强乡土人才的管理。通过发挥协会作用,对乡土人才在生产、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对破坏乡土人才的生产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积极为乡土人才创业保驾护航。如我们建立法律援助中心,为面包户提供法律援助21次,打击破坏生产6次。努力营造出乡土人才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的社会环境,让有才者干成事。
5、创新机制,注重激励引导。按照以人为本,管好用活的要求,大力创新优秀乡土人才管理机制。一是优先评定职称。对县管的优秀乡土人才在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人事部门给予优先照顾,免证照工本费等。二是给予优惠政策。优秀乡土人才兴办科技机构或创办经济实体,有关部门在审批、办证、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创业、兴业。三是对县管优秀乡土人才,符合条件的,根据有关政策和实际需要选聘到乡(镇、场)从事农业生产辅导工作,推荐到农村基层相关岗位工作。如乌石镇新月村兰念瑛在带头搞苗木致富后,不忘帮扶乡亲们致富,被村民选举为全县第一个女村委会主任。而今,她在带领群众致富路上迈得更快。全县有8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从事农业生产辅导工作;有8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在村干部岗位上,其中担任村主要领导的有20多名;有90多名乡土人才加入党组织;有4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10名优秀乡土人才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这些优秀乡土人才在参政议政,为县、乡经济发展大力献计献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县乡土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实现富民强
县,建设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乡土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乡镇所在地偏多,边远山区较少;层次结构不合理,高级乡土人才的成长较慢,总量偏少;行业结构不合理,全县大部分乡土人才都来自面包产业,其它行业的不多。就连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人才,也纷纷弃农从商,从事面包产业,种养技术在一些农户中观念逐渐淡化。同时,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乡土人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8%,高中、中专占18%,初中占67%,小学以下的占14.2%。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加强教育培训效果。立足县情制订农村乡土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要注重应用能力,项目和内容要因对象而异,进一步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整体素质。
2、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一是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特别是要对农村乡土人才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示范给予政策优惠,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二是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开发合力。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采取政府适当投入,多方筹措的办法,尽量保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农业开发项目资金适当向农业致富能手倾斜,形成导向效应,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3、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库,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储备人才。构造农村人才信息网络,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信息服务。沟通与周边地区的横向联系,实现农村人才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健全农经网络,充分发挥农经网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