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大全)
文章标题: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近年来,**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农战略,按照为农服务、促农发展的要求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扎实搞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大力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深化
认识,加强领导,不断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力度
(一)深入搞好思想发动,不断增强农村人才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针对有的单位和部门对农村人才开发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到位的现象,市委、市政府于2000年4月专题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并组织指导各级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宣传中央和省、市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心和政策,宣传农村人才开发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深入持久的教育,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认识不断提高,自觉把农村人才开发作为人才工作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到心思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用,重心往农村人才开发上移、力量往农村人才开发上投。
(二)及时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加强对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领导。为确保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各级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和工作协调,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并有农办、教育、科技、劳动、科协、乡镇企业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列入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规划,纳入全市整体性人才开发,定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表彰先进,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各级政府人事、农业部门把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带头树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人才服务的思想,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转变工作方式,指定了专人负责农村人才开发的具体管理服务工作,把人才开发工作全面拓展到了农村中去。
(三)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理清农村人才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围绕增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市人事局、农业局、乡镇企业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先后于2000年和2004年年初,分别集中一个多月的时间,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汇报分析等形式,深入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农技部门、私营企业和广大农村,对全市所属各县(市)、区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摸清全市农业和农村各类人才底数、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专题召开研讨会,对如何做好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市农村人才开发基金筹集办法》等文件,确保了全市农村人才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强化教育,狠抓培养,切实增强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切实稳定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着眼建设一支过得硬、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各项政策的优惠力度,对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服务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给予重奖;对在乡镇和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视情况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子女入学、住房改善等方面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对志愿到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仅可以提前定级,户粮、行政和组织关系还可委托县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人事部门人才交流机构管理,从而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还采取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到大专院校深造,为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同志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参观见学,广泛开展试验示范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等措施,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截止去年底,全市4855名农业和农村专业科技人员,已分别有152、1226名同志取得了高中级职称,占总数的28.4。
(二)大力培养农村急需实用人才。各级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由农业院校、农广校、农村职业学校、农民科普夜校、农科站(所)等构建的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的作用,按照每年市培训100名骨干型优秀实用人才、区县培训50名带动型优秀实用人才、乡镇培训20名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要求,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加强与国内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邀请专家到各地举办学术讲座、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鼓励和支持实用人才采取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对周围群众进行传帮带,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乡土人
才素质的提高。目前,全市农村乡土人才中有高级技师14人、中级技师418人、初级技师11963人,有23.3万农民获得了农业实用技术、农机操作、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农函大培训证书。
(三)突出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围绕建设一支精干、廉洁、高效的乡镇公务员队伍,积极改革和完善县乡公务员制度,不断加大从优秀村干部
和优秀青年农民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力度,认真搞好科技副县长、副乡(镇)长的选拔任用工作;坚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乡镇干部骨干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学习进修,强化理论培养;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基层锻炼、下派挂职、轮岗交流等时机,狠抓农村基层干部的实践锻炼;广泛开展“做农民满意的公务员”评比表彰活动,不断提高乡(镇)村干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人才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积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各级始终把从源头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石紧抓不放,针对广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等途径,突出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落实,切实扫除青壮年文盲,不断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针对大部分学生初、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农业劳动,科技知识少、技能低下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村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普遍采取“三加一”、“六加一”的形式,对农村学生进行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打牢回乡务农、进城就业和创业的根基;针对中青年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大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推广传授力度,较好地促进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三、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努力提高农村人才队伍自我开发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着眼增强农村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各级不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坚持不懈地宣传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农村人才学习科学、艰苦创业、勇于实践的先进事迹,宣传中央和省、市领导关心、支持农村人才的感人事迹。同时,本着注重实绩,体现示范性、代表性的原则,大力开展优秀农业人才评选表彰和奖励活动,坚持每年命名、表彰“十大特色种植户”、“十大养殖户”和“十大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科学文化、尊重农村人才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鼓励农村人才干事业、支持农村人才干成事业、帮助农村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十分注重加强对农村人才的政策扶持,不仅支持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有偿技术服务,还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不仅严格落实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到县以下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优惠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缴纳保险费用,还想方设法地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积极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科研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还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审批办证、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特别是对受到县以上单位表彰奖励的优秀农村人才,优先考虑安排科研或科技试验示范项目,优先推荐评审技术职称,优先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优先提供生产贷款,优先承包土地荒山和企业,优先申报科技奖励,较好地激发了农村人才的进取精神和创业热情。
(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注重选派熟悉农村工作、了解人事人才政策、年轻精干的工作人员从事农村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工作,并指导乡镇结合实际配备了1-3名专(兼)职农村工作人员,村组指定了1名人才信息联络员,确保了农村人才开发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科研有场所;以县(市)、区人才市场为依托,大力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适时组织农村人才进行异地难题会诊、经验交流和技术服务,逐步疏通了各类人才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为“三农”服务的渠道;及时建立以县(市)、区人事和农业部门为中心,以乡镇服务组织为阵地,以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农村人才网络,为农村人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政策、交流、培训、开发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
四、因地制宜,严格管理,积极推进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一)认真搞好农村人才数据库建设。为全面掌握农村人才情况,加强对农村人才的管理,各级农村人才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农村人才资源的调查登记和人才信息库建设,围绕“三农”工作发展规划,坚持每年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农村人才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切实摸清农村各类人才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底数,并根据各个农村人才的专业特长,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和乡(镇)村组人才储备库,实行计算机管理,为科学开发农村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科学组织农村人才职称评定。围绕加快农村人才成长步伐,促进农村人才群体的形成,各级持之以恒地在农村开展了农村人才职称的评定和评审工作。针对农村人才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建立了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对农业行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注重工作实绩;对农业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重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发挥;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真正实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
(三)稳妥推进农村人才选拔考核。根据有关政策,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选拔优秀农村人才的实施方案和办法,通过自荐、评议、评审、公示、建档等程序,从获得市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农业职业中学和农民科普夜校毕业证书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以及长期工作在农业和农村一线并在普及、推广、应用专门知识和技术上有突出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逐级选拔出懂技术、具特长、善经营、会管理、有成就的人员组成了农村乡土技术骨干队伍和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有重点地进行培养和扶持。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人才队伍的滚动发展。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经验材料。
第二篇:如何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经验材料
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必要性
一、开发管理乡土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跨世纪目标的需要。
我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的三大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全省前三名,人民生活达到殷实宽裕程度,初步建成中等现代化城市。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就必须正视我市作为农业大市的现状,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建设; 就必须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针,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而建设一支数量众多、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队伍则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把一个全新的xx市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基石和保证。
二、开发管理乡土人才是加快农村科技步伐,实现科技兴农的需要。
从当前来看,农村科技知识的匮乏和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市农村经济继续向前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其中,人才是根本,只有具备一支数量众多、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队伍,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知识的迅速普及,进而实现“科教兴村”、“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人才从哪里来?虽然“双放”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第一线发挥作用,但仍存在“人才难得,数量有限”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状况。1986年以来,我们通过高薪聘请、优惠政策的办法,先后为全市各乡镇输送了数百名各类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扎根农村的屈指可数。因此,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开发当地优秀乡土人才。从我市农村的实际来看,也确实蕴藏着大批优秀的乡土人才,据调查,全市每千户农民中,就有各种技术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136人,他们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如能管好用好这支队伍,将会很好地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的难题,对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的工作方法未能及时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致使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受到削弱,乡土人才队伍处于松散状态,主要存在“少”、“散”、“差”问题。一是尖子人才少。从总体上看,尽管农村中有一批乡土人才,但各方面叫得响,影响大,有建树的尖子人才却很少。二是组织管理松散。对于农村人才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综合管理体系,造成农村人才管理的“空档”,致使农村人才处于自生自长、自消自灭状态。三是素质差。由于管理跟不上,同时受农村环境的制约,知识难以很快更新,使一些专业人才在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失去了活力,素质明显不适应。以我市南营镇为例,该镇前些年先后办起了地毯、家俱等镇办、村办企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来的一些“能人”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更新,造成技术落后,产品积压,并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乡土人才的管理上狠下功夫。
我们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主要做法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在选拔内容、方式和管理形式上,与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相比有很大不同。根据人才人才的特点,在选拔管理中,市委主要抓了如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完善措施。为保证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使各项选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几年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规定》、《关于开展“科教兴农”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五个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对开发管理乡土人才的意义和指导思想、范围和条件、职责和待遇等做了明确规定,为指导各部门有效地开展乡土人才的开发管理工作提供了遵循依据。首先,为乡土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地工作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七项倾斜性管理政策。截止目前,全市共有78名乡土人才被吸收进乡(镇)、村智囊团,8名被录用为国家干部,3名被选为市人大、政协委员,并通过各种渠道,优先解决急需贷款30万元。其次,从强化市直各部门、各乡镇为乡土人才服务和管理职能入手,建立健全了协调服务、定期考核、联系报告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市委通过办公例会的形式加强对他们的联系和业务指导,多次召集有关乡镇和部门研究乡土人才工作,认真听取乡土人才工作的汇报,协调各部门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先后为31名乡土人才解决的资金困难,帮助46名乡土人才与市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结成帮带对子。对乡镇则紧密结合农村的科技工作实际,具体为他们规定了20项工作指标,并定期检查验收,从而使乡镇管理乡土人才的工作有了遵循,初步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各乡镇都建立了乡土人才管理基金和考核测评、定向服务等项管理制度。目前,已筹集乡土人才管理基金14万元,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次)。
二、建立管理组织,抓好协调指导。
我们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入手,认真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市成立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科技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部、劳人局、科技局等十几个部门领导为成员,对全市乡土人才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督促检查,探讨加强和改进乡土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乡土人才;另一方面,各乡镇建立相应的领导,由党委书记牵头,主管副书记、科技副乡(镇)长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乡(镇)乡土人才开发规划,建立乡土人才库,组织乡土人才参加培训、经济交流、现场观摩等,管好用活本乡镇乡土人才。
三、“挖、培、引”相结合,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我市作为全省十强县市之一,全市9万多名乡镇、村办企业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到0.3%,平均每个农业技术员要指导3077个农民。由此可以看出,我市乡土人才不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在分布范围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建设经济强市的需要,因此,我们及时确定了“充分挖掘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的工作方针。在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提高乡土人才素质上下功夫:①结合我市实际,由组织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乡土人才开发选拔规划和计划,根据民主、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制定乡土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程序,并组织实施。争取把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基层优秀人才纳入选拔开发视野,以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截止目前,我市共选拔、开发各类乡土优秀人才上千名,他们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实施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即由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牵头,组织部、团市委、人才开发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学校、电视讲座等各种形式,有步骤、有针对地对全市的青年农民进行科技普及推广。据统计,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共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136期次,培养青年农民1.47万人次,其中2000多名青年人才已成为乡土人才强大的“后备军”;③针对我市部分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领导小组积极与大中院校、科研机构及对口企业进行联系,聘
-6-请相关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到我市培训授课及技术指导,探索出了一条“取长补短、借鸡生蛋”的人才利用新思路,截止98年底,我市分别从天津、北京、石家庄等地院校、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选聘高级人才8名,中级人才11名,技术人员数十名,充实到我市农村经济建设紧缺的各条战线,扩大了农村和高层科技领域的结合,促进了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的生产力转化,在这期间,他们共举办各种知识培训班76期,参训人数达到3400多人,为农村乡土人才学习掌握新技术,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市人才人才不足的缺陷。
四、积极跟踪管理,解决“倾向”问题。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是一项新工作,为确保这一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我们经常深入下去,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各种倾向性问题。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工作,主要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倾向性问题。一是工作难到位问题。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开始之初,部分乡镇领导对此有片面认识,有的认为“国家干部管好用好就行了,乡土人才抓不抓无关紧要”,有的以“工作忙,顾不上”来推托,致使这些地方的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长期处于滞缓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市知工领导小组专门
-7-召开了由各部门领导、科技副乡镇长参加的全市深化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会议,重点解决了部分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并责成组织部起草了《关于对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实行百分考核的意见》,较好的解决了部分单位积极性不高,管理措施难落实的问题,促进了全市乡土人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解决乡土人才提拔使用难问题。由于体制及其它一些因素,限制了一些优秀乡土人才的能力发挥和科学使用,对此,市委、市政府本着“不拘一格选人才”的思想,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贡献突出的乡土人才列为重点管理对象,在培养、使用、提拔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倾斜政策。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将8名贡献突出的乡土人才破格录用为国家正式干部,有13名优秀管理人才提拔为乡办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为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良好条件,激发了乡土人才为我市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三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问题。乡土人才都是产生于农民之中,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或多或少存有小农意识,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破除他们技术保守的旧观念,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一技之长传给千家万户。为此,我们要求各乡镇建立了乡土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同时,市委领
-8-导每年都组织部分乡土人才召开思想座谈会,并同他们建立了联系制度。通过这些措施,与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倾向,使绝大多数乡土人才达到了技术领先、思想开放、政治先进。
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政策扶持是做好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充分发挥广大乡土人才的聪明才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组织他们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做贡献,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爱护及政策措施的大力扶持。所以,我们在开展乡土人才开发工作中,经常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和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情况,介绍外地经验,请他们参加有关活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乡土人才开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市委领导曾多次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明确抓人才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并责成组织部先后起草印发了《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制定了包括资金保证、技术支持等优惠政策,为我们做好乡土人才开
-9-发管理工作撑了腰、鼓了劲,指明了方向。
二、开发管理乡土人才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从各乡镇、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什么优势就选拔管理什么人才,逐步走出一条围绕经济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经济的路子,从我市乡土人才分布格局上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全市20%的畜牧养殖类乡土人才主要集中在畜牧业较发达的九门、南董两个乡镇;17%的果品生产、冷藏、加工行业人才分布在兴安、常安、贾市庄等林果生产基地;而23%的技术革新能手、能工巧匠则分布在廉州、岗上、邱头等乡、村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由于这些乡土人才既产生于当地的优势行业,又都是该行业的技术尖子人才,同时又服务于该行业,因此,这些乡土人才的生命力和活力都又比较强。
三、开发管理乡土人才必须要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风尚上下功夫。
几年来,我市共召开乡土人才命名表彰会、事迹报告会12场次,授予56名乡土人才“技术能手”、“青年标兵”、“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挂光荣匾,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乡
-10-土人才事迹新闻40余条,举办模范事迹演讲报告21场次,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乡土人才争先创优比贡献,广大群众渴求知识、敬重贤才的可喜局面已初步形成。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性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距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努力把我市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三篇:如何培养农村乡土实用人才
如何培养农村乡土实用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自身的经济是现在政府的重要任务,人才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其中培养乡村人才是促进基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一股强大的生力军。政府应该从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等方面入手,认真落实,因地制宜,积极选拔培养基层的人才。
一、健全选拔机制,为人才选拔提供有力的保障 “科学是第一发展力”,那人才就是“发动机”,可见人才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建立规章制度,行为政策,是选择人才的一切行动的保障。一是建立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当地的经济实际需求,及本土乡村人才特点,制定相关选拔的方法和落实有关待遇政策,为人才的选拔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根据目前翁源大力发展工业,发展有特色的农业的这一特征,就要求选拔的人才应该充分了解翁源经济的结构特征及发展方向,对农业、工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妥善处理好群众间的矛盾,还要制定合理的待遇政策,做到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发展。二是促进政策的推行落实。确定选拔的范围和对象,根据当地基层经济的发展特点主要在农业方面,从种植、养殖、销售等相关行业的人员中选拔。选拔人才要实行考核制度,确保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积极在人才中营造比贡献、比成绩的良好气氛。三是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各镇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选拔培养人才的工作,并对此进行记录跟踪,建立农村乡土人才发展的档案,对选拔培养基层人才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及时记录下选拔培养基层人才中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实行常态化工作。
二、健全培养制度,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
“人有高低,路有不同”,每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和知识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应当因时因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特色发展来进行培养。一是理论结合实际。定期组织相关专业老师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讲授自己发展成长经历经验。二是加强示范交流。定期组织去一些发达的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学习他们如何服务基层,更好地让基层人才促进基层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技巧,借鉴并推广成功的经验,提高大家服务基层水平,鼓励他们为基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鼓励自学成才。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自我学习,各种技术竞评职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出台一些奖效政策,提高积极性。四是发挥引导作用。由政府牵头,与一些企业公司搭建发展、合作、交流平台。组织乡镇人才前去参观学习,学习相关知识与经验,培养一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人,并发挥他们的带动效应,带领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三、健全引导激励机制,为乡村人才提供舞台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奖励效应是人才发展的一大助力,让乡村人才时刻保持高度的积极性。一是推动乡土人才“双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当地一些思想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对当地的影响,可以选拔一些政治素质好的业主和他方面的能手进驻村“两委”干部,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从经济和政治上实行“双轨制”并行。二是支持乡村人才创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我们大胆起用一些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在搞企业等方面有专长的人,鼓励帮助他们开创一些新领域,新型行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政策,做大做强,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比如开设农场、果园、山塘水库,使之发展成既可以旅游休闲的度假景点,又能创造其它的收入。三是引导乡土人才做好“传帮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们要求各行业人才通过结对子,以一带
一、以点带片、科技齐头并进等方式进行传帮带,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传授给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乡土实用人才便是那举足轻重的“领头雁”,引领着千千万万农民铿锵前行,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才能真正强农兴农,让翁源的农民朋友们都过上好日子,实现广大农民朋友们所企盼已久的“三农”中国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四篇:搞好乡土人才开发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调研)
搞好乡土人才开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银河镇党委委员:王春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是基础,是命脉。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是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题。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最关键是要加大农村人才资本的投资,下大力度搞好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开发培养农村的乡土人才。只有有了高素质的农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才能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振兴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真理。有研究表明,本世纪60年代,人才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3%。从我国学者的研究看,1952--1990年间,由于加强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另据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中仅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的年产量比未上过学的农民的年产量高13%。很明显,在现有的其他资源量不变的前提下,要实现农村的生产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只有有了高素质的农村人才资源,才能提高资金、技术、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才能 1
更好地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开发农村人才资源,重点是抓好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
一、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开发培养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人才开发的关键。农村乡土人才是从实践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脱离实践,不脱离乡情,对家乡建设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业务基础和感情基础。从经济角度看,农村乡土人才常常热衷于某一项事业,对金钱、地位、名誉看的比较淡薄;从情感上看,农村乡土人才,常常把事业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对家乡人民有较深的感情。如果有良好的政策和优惠条件,更能促进农村乡土人才的成长。我认为一要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村现有的乡土人才给予适当的鼓励。对成绩突出,经考核评选合格的农村乡土人才颁发证书。可安排专门的经费,给予适当补助,重点用于订阅科技刊物和报纸,增强优秀乡土人才科技知识。二要积极开展农村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促进农村乡土人才群体的形成。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乡土人才成长步伐,结合上级精神,在农村积极开展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定和评审工作,并根据职称级别享受技术津贴和其它优惠待遇。通过这些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优秀乡土人才的健康成长,积极调动乡土人才振兴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乡土人才的队伍建设和网络建设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乡土人才的数量大增。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服务网络,对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农村乡土人才的组织化、信息化、作用最大化必将直到积极作用。为此,首先我们要在各村展开摸底调查,根据不同标准,按照代表性、示范性的原则。对那些在农村依靠科技致富、并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农村乡土人才造册登记,建立个人档案,并在所在乡镇建立乡土人才库。其次是在建立农村乡级乡土人才库的同时,抓紧把所属乡镇的乡土人才队伍建立起来,同时建立乡镇乡土人才服务组织和村级服务网点。第三是在全镇把乡土人才队伍有效地组织起来,真正形成一个以乡镇服务组织为阵地,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上下衔接、条块结合,运转灵活的农村乡村乡土人才网络,及时为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信息服务。
三、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应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数量要和社会发展速度同步。实现人才总量的增长,培养是主要途径,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实现农村经济与人才总量同步增长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与培养人才分不开的。所以说我们在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一是以现有的农村乡土人才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应用型、技艺型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农
校、农广校、农业经济函授大学为主要培训机构,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对实用技术的吸纳能力和推广能力。二是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专业培训班、选拔优秀的农村青年入大专院校进行学历委培、科普讲座、现场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素质。三是组织农村优秀的乡土人才到外地考察学习,开拓视野,增强农村乡土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发展眼光。四是要建立完善镇、村二级培训网络,县劳动部门负责骨干培训,乡镇负责入库优秀乡土人才培训,村负责专业户的培训,同时把培训与晋升农民专业技术职称结合起来,促进广大乡土人才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四、大力发展农村人才市场
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开发,开发的关键在市场,对活跃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农村人才市场建设作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工作列入规划,开发研究农村人才市场在主体对象、动作方式和开发途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以现有人才市场为依托,构造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着重做好各项开发性服务工作,让农村人才才有所用,让用人单位有才所用,要把农村人才市场办成农村人才之家。
五、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管理
农村的乡土人才队伍建立之后,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农村人才种类很多,我们大体上可
分为四类:一是作为“科技兴农”主力军的科技推广型人才;二是一大批在农村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养殖、种植“大王”;三是活跃于农村经济一线的经营管理性人才;四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开发型人才。他们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都是人才群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研究和考虑农村人才的特点、规律,在用人机制、交流方式、市场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通过远抓培养、近抓培训、现抓使用,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开发乡土人才,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乡土人才是农村人才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我们要突破传统人事工作的束缚,实现管理新的延伸。要建立一套好的组织形式和机制,把那些农村“土专家”养殖、种植的“各种大王”、农村企业家和农村的经纪人等乡土人才一起培育,一起管理,一起开发。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搞好政策激励,赋于乡土人才以责任,不断培养和提高,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头作用,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
第五篇:开发和管理乡土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开发和管理乡土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开发和管理乡土人才经验交流材料 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典型交流材料 注重实效切实做好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工作
我们县坐落在吉林省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全县共有22个乡镇,232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万人,农民中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种养大户6230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3730人,具有农民绿色证书的有2480人,具有农民技术职称102人。几年来,在乡土人才开发、培养、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规范管理、注重培养、着力引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具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成立机构,明确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责任
为了突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把乡土人才切实纳入党委管理范畴,形成从县委到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层层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我们在各乡镇党委成立由乡镇党委副书记为站长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站,将乡镇相关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任命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站工作人员.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站具体负责乡土人才评定、管理、培养,同时负责县委关于乡土人才创业扶持相关政策的落实。由于成立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站,理顺了乡土人才工作程序,打破了乡土人才无人问津的工作局面,摸清了乡土人才底数,建立了乡土人才档案,引导更多人加入乡土人才队伍,使相当一部分种养业大户、加工业大户、能工巧匠等逐步走上规模发展之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带头、带动作用,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建立阵地,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 我县农民技术学校基础比较好,但由于近几年农民培训工作形式的转变,大部
分农民技术学校都处于闲置状态。在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之后,我们及时恢复了各乡镇农民技术学校的功能,把它作为乡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们统一规范了农民技术学校的格局,并组成了由25名种养业、加工业专家参与的农民技术培训宣讲团,每年都利用农闲季节,广泛开展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几年来,在各乡镇农民技术学校举办科技之冬、科技之春、阳光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班近500个班次,累计培训农民近6万人,推广科学技术成果近百个,推广新品种50多个,有3000多人通过学习掌握了一技之长,达到了乡土人才标准,被纳入到乡土人才队伍管理。
三、搭建平台,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培养、选拔乡土人才,目的是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使更多的农民学有一技之长,使更多的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走多种
经营之路,走精品农业之路。为了解决“人才没有用武之地“的问题,在县委的统一要求之下,每个乡镇通过串用耕地、有偿承包等方式,都储备了十几公顷乡土人才创业用地,建立了乡土人才创业园,每年在土地发包时重点倾斜那些种植业大户、懂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能人。几年来,全县有430人走进乡土人才创业园,有上百种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通过这种方式推广给广大农民;为了鼓励有养殖技术的农民扩大规模,走精品养殖道路,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模式,共投入约500万元,开发建设了100个牧业小区,每年养殖改良牛羊3万多头,实现经济效益近千万元,通过鼓励养殖大户进入牧业小区发展,培训培育农村畜牧人才20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上百户。
四、政策扶持,营造利于乡土人才成长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了规范乡土人才的开发和管理,我们制定出台了《县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
法》、《县乡土人才创业扶持办法》、《县杰出乡土人才评选表彰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同时注重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奖励、表彰力度。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每三年进行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对受表彰的乡土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和生产物资等;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好典型。我们在县电视台开播了“优秀人才风采“和“农村致富先锋“专栏,大张旗鼓地集中报道了优秀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扩大了乡土人才的知名度,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从而增强其荣誉感,激发了其创业热情;三是政治上信任。结合农村党建“双培双带“工作,对乡土人才重点跟踪,定向培养,扩大了乡土人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力,把那些年纪轻、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社干部队伍中,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既充分发挥了乡土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了村、社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四是对农民进行职称评定。我们坚持在农村乡土人才中评选农民技师活动,加大培养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兴农带头人的力度。对乡土人才每年进行一次职称评定,几年来共有102余人获得农民技师资格,其中梁云才、张卫中等人被评为高级农艺师。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管理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乡土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乡土人才带动作用不够明显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必须加大党委、政府的管理、扶持力度,从政策上、经济上提供保障,同时规范乡土人才评定标准,注重分门别类,建立起乡土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出乡土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