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大力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县大力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教兴农”、“科教兴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重点围绕促进全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注重抓好乡土人才的教育、管理、开发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以面包烘焙技术为主,种、养、加工技术为辅的农村乡土人才队伍。通过抓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小县,全县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5个国营林场,70个村委会,12万人口,其中耕地面积仅69426亩,全县有农户19014户,农村总劳力37326人,占农村总人口79416的47%,据初步统计,全县有农村乡土人才3200余人,其中县管优秀乡土人才35人,乡(镇、场)管乡土人才281人,农村乡土人才2900余人,都具备较强的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尤其是面包行业乡土人才数量较大,有2600余人。通过这些优秀乡土人才的带动,初步形成了面包产业、毛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果树栽培产业、鳗鱼养殖产业和山羊养殖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以青云竹地板厂、浩龙竹胶合板厂、新月花卉苗木公司、福丰鳗业有限公司、富方种羊养殖公司为主的涉农企业群和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7000多家面包店,建立了以林业技术和农业技术等两家技术推广站和30个农业和林业基层服务站所。
二、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明确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齐心协力抓乡土人才工作的合力。明确了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委、农办、科协等有关部门抓乡土人才的工作职责,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行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一是成立了乡土人才管理领导小组。县、乡、村都成立了乡土人才管理领导小组,共同抓好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县委制定了《优秀乡土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分级动态管理的原则,层层选拔、定期考核、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乡土人才库。二是配备了专职领导抓乡土人才工作。县委组织部有一名副部长负责分管乡土人才工作,协调组织实施有关工作,增配一名干部具体负责做乡土人才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县7个乡镇和2个林场都明确了科技副乡(镇、场)长亲自抓乡土人才工作,每个村都确定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做乡土人才工作。县直涉农部门都指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好乡土人才管理工作。三是设立了为农服务热线。县直涉农各部门开通了为农服务热线电话,对乡土人才反映的各种生产方面的困难能及时提供帮助。
2、立足县情,注重开发成效。我县是个山区小县,但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毛竹资源很丰富,有近48万亩毛竹林。根据林木资源优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做面包的人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新型实用乡土人才。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开发乡土人才。紧紧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面包产业、毛竹产业、鳗鱼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果树栽培产业等六大产业,抓好种养、加工和营销流通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出一批素质较高,带动力较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产品流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围绕基地建设开发乡土人才。大力抓好毛竹高产林、大棚蔬菜、苗木花卉等示范基
地建设,大力扶持优秀乡土人才创建示范服务基地,并把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成为乡土人才培训、实践的一个重要渠道。三是围绕劳务输出开发乡土人才,把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作为乡土人才开发的一个重点。按照“提高技能、拓宽通道、扩大输出”的要求,大力开发烘焙技术人才,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烘焙人才,形成一支数量庞大的面包行业乡土人才队伍,为**面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后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创造了条件。通过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发挥他们带头致富的作用。全县已开发毛竹林近20万亩,鳗鱼养殖1800多亩,花卉苗木近5000亩,果树栽培2万多亩,山羊养殖2万多头以及草莓、芦笋、食用菌、药材、大棚蔬菜、茶叶等产业。目前,全县农村乡土人才中存款达十万元心上的有上千户,百、千万元富翁也不乏其人。2003年,全县县内个人存款余额8.28亿,人均县内存款7000多元(这还不包括在外地的存款),位于全省前列,人均人寿保险额位居全省第一)。
3、拓宽渠道,加大培养力度。为提高乡土人才的科技文化素质、市场经营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建立了面向市场、辐射农村、多方参与的立体化培训网络。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培训,重点依托县职业中学、县委党校、面包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开展农村乡土人才的各类技能培训。二是选送优秀乡土人才到院校进修。近几年来,全县有3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到各大、中专院校进修深造,学习毛竹丰产林、大棚蔬菜、面包烘焙等科技知识,成为我县传播科技知识的排头兵。三是发挥电教网络作用。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电教网络,播放科技电教片,每年都要播放有关毛竹开发、鳗鱼养殖、花卉苗木培育、果树栽培等科技电教片300余场次,培训农村乡土人才近2万余人。四是注重发挥农技人员和优秀乡土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县、乡每年都至少组织2次涉农部门农技人员
到生产一线帮助指导乡土人才搞好技术指导,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并在乡土人才队伍中开展“1﹢1”传帮带活动,鼓励优秀乡土人才发挥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带领农村群众共同致富。五是外请专家培训指导。每年都要到省、市有关部门及院校邀请专家到县内培训乡土人才,提高了乡土人才的技术水平。今年,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同志先后两次到**为乡土人才举办毛竹精深加工讲座,中国焙烤协会饼店委员会秘书长、高级讲师王伟明先生和国家食品检验中心副主任闫新民先生来我县授课。六是建立民间培训基地。积极鼓励优秀乡土人才投资创办培训基地,优秀乡土人才徐全龙、周建生在外做面包积累了原始资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毅然回乡创业,创办了全龙艺术蛋糕和建生蛋糕面包制作技术等两家培训中心,通过培训,向外输出技术型人才(主要是面包蛋糕制作技术人才)8000多人。其中徐全龙艺术蛋糕培训中心培训了下岗职工3000多名,农民工2000多名,其中初级中西式面点师1800多名,中级中西式面点师2400余名。其培训基地已被评为“江西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江西省再就业基地”、得到省委孟书记的充分肯定。其本人被评为“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全国创业之星”。
4、搭建平台,营造创业环境。我县注重为农村乡土人才搭建平台,给政策,创环境,给优惠,为乡土人才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一是打造中介机构平台,发挥市场配臵作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以面包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所、各基层站所为基础,促使乡土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尤其是随着**面包行业乡土人才队伍的壮大,面包产业的迅速发展,经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的宣传介绍,**面包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面包烘焙人才的就业市场也越来越广,全县有1000多人通过面包产业协会找到了工作。二是打造创业指导平台,做到人尽其才。坚持产业聚
才、政策兴才的原则,大力鼓励乡土人才创业,县直部门涉农的服务站所指导乡土人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宜发展的项目,并给予无偿的技术扶助,让有才者有事干。三是打造环境保障平台,保护合法权益。先后成立了面包、毛竹、花卉苗木、山羊等4个民间协会,加强乡土人才的管理。通过发挥协会作用,对乡土人才在生产、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对破坏乡土人才的生产的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积极为乡土人才创业保驾护航。如我们建立法律援助中心,为面包户提供法律援助21次,打击破坏生产6次。努力营造出乡土人才安心创业、放心发展的社会环境,让有才者干成事。
5、创新机制,注重激励引导。按照以人为本,管好用活的要求,大力创新优秀乡土人才管理机制。一是优先评定职称。对县管的优秀乡土人才在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方面,人事部门给予优先照顾,免证照工本费等。二是给予优惠政策。优秀乡土人才兴办科技机构或创办经济实体,有关部门在审批、办证、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他们创业、兴业。三是对县管优秀乡土人才,符合条件的,根据有关政策和实际需要选聘到乡(镇、场)从事农业生产辅导工作,推荐到农村基层相关岗位工作。如乌石镇新月村兰念瑛在带头搞苗木致富后,不忘帮扶乡亲们致富,被村民选举为全县第一个女村委会主任。而今,她在带领群众致富路上迈得更快。全县有8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从事农业生产辅导工作;有8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在村干部岗位上,其中担任村主要领导的有20多名;有90多名乡土人才加入党组织;有4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10名优秀乡土人才当选为县政协委员。这些优秀乡土人才在参政议政,为县、乡经济发展大力献计献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县乡土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实现富民强
县,建设小康**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乡土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乡镇所在地偏多,边远山区较少;层次结构不合理,高级乡土人才的成长较慢,总量偏少;行业结构不合理,全县大部分乡土人才都来自面包产业,其它行业的不多。就连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人才,也纷纷弃农从商,从事面包产业,种养技术在一些农户中观念逐渐淡化。同时,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乡土人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8%,高中、中专占18%,初中占67%,小学以下的占14.2%。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1、加强教育培训效果。立足县情制订农村乡土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要注重应用能力,项目和内容要因对象而异,进一步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整体素质。
2、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一是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特别是要对农村乡土人才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示范给予政策优惠,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二是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开发合力。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采取政府适当投入,多方筹措的办法,尽量保证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投入稳定增长。三是农业开发项目资金适当向农业致富能手倾斜,形成导向效应,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3、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库,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储备人才。构造农村人才信息网络,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信息服务。沟通与周边地区的横向联系,实现农村人才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健全农经网络,充分发挥农经网络的作用。
第二篇: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乡土人才在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杨柳乡要把抓好乡土人才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本地实际,强化举措,破解新农村乡土人才建设难题,充分发挥人才的榜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四措并举”。
一是重“管”。由区委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等部门牵头,由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直接实施,对乡土人才队伍的管理既各负其责、各有侧重,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及时对各类乡土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把那些具有种殖、养殖、加工、运输等一技之长的专业户和致富能力强、示范作用好、善经营、会管理的行业带头人,分门别类纳入乡土人才库,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管理,做到区有档案,乡、村有名册,全面及时掌握乡土人才队伍发展状况。二是重“育”。充分利用区委党校、职业培训学校、电教网络、乡镇农校等阵地,多渠道、大批量地集中培训乡土人才,着力提高乡土人才的理论水平;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学习取经,着力提高他们的发展经济的能力。
三是重“激”。每年均开展“优秀乡土人才评比活动,隆重进行表彰和奖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党政网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不断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建立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对达到相关标准的乡土人才及时进行职称评定,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为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四是重”用“。将优秀乡土人才优先纳入党员发展计划之中,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技术能力较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社干部队伍之中,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领导干部“为官一任,兴一方人才,保一方发展”的责任感,把培养乡土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首要工作。
一是构建乡土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乡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乡土人才发展计划,明确乡土人才开发的措施和目标,制定乡土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及表彰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为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
二是建立乡土人才扶助机制。建立一个完善的扶助机制,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乡土人才的迅速崛起。政策上支持: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生产项目,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为乡土人才的创业解决后顾之忧。资金上扶持:乡土人才不像专家和科研工作者,背后有企业或专项资金的支撑,在资金上有一定的实际困难。要通过设立乡土人才项目开发基金或者贷款担保机制,对进行特色高效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金融部门积极提供开发资金或者配套贷款,解决他们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技术上支持: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通过开展专家与乡土人才结对活动,帮助乡土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建立区、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以县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管理为重点,以乡镇、村党支部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做到县、乡有人才档案
库,村组有名册,实行一人一卡的动态管理。改变乡土人才开发无序的管理状态,切实把乡土人才纳入“人才兴靖”战略管理中,使乡土人才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三篇: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很关键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很关键
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开发应用和推广普及先进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科技带头人;是引领农民开拓市场、创业致富的引路人;是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对推动“三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能人。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享受教育资源上先天不足,农村乡土人才的建设,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农村乡土人才对本地环境资源、生产经验、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实践经验丰富。他们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组织产业化生产,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或辐射作用。他们不光是自己干得好,而且能够带领周边的群众跟着自己干,能够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身边的农户,进而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教兴农的有力支撑。长时间以来各地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发展每上一个台阶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科技进步。目前,大部分地区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综合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主要矛盾并不是缺少优良品种、优秀技术,而是科技转化水平很低,技术嫁接、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出现了脱节。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建设,依靠各类专业大户和能工巧匠,带动乡村多种经营生产,特别要依靠掌握市场信息、懂得市场规律、精于市场运营的经济能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进程,提高科技素质,促进农村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实现科教兴农提供有力支撑。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现阶段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普遍处于“有架子无联通、有人员无联系”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研究、探讨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思路、新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抓好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农村乡土人才都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或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所从事的事业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在目前基层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
第四篇: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振兴农业农村经济
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振兴宜昌农业农村经济
——宜昌市领导干部人才工作专题研讨班授课讲义
(讨论稿)市农业局 李全新
各位领导、同志们:
强市战略,人才为先;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今天,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专题研讨会,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全市人才工作问题,这在我市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充分反映了市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把农村乡土人才作为一个专门课题,系统地、深入地来研究,也是第一次,充分反映了市委对农村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我们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新一轮农业大发展的希望和动力,看到了宜昌农业发展的美好明天!下面,根据研讨会安排,我就宜昌农村乡土人才工作向领导们作一汇报,和同志们作一交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振兴宜昌农业农村经济。”主要讲四个方面:
1、农村乡土人才的概念、范围及其基本特征;
2、农村乡土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我市农村乡土人才建设的现状分析;
4、加快我市农村乡土人才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农村乡土人才的概念、范围及其基本
特征
一、农村乡土人才
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开发应用和推广普及先进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科 技带头人,是引领农民开拓市场、创业致富的引路人,是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一技之长,对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能人。
农村乡土人才不同于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是指受到过乡镇以上表彰的乡土人才;也不同于农村实用人才,农业部提出的农村实用人才不但包含农村乡土人才,而且包含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二、农村乡土人才的范围 农村乡土人才主要包括:
(一)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加工能手。(相关图片)
(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中的骨干。(相关图片)
(三)从事运输、营销、中介服务行业的农村经纪能人。
(四)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
(五)农民企业家。
(六)带领农民致富取得明显成绩的农村村、组干部。
(七)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知识分子、打工青年。(相关图片)
(八)其他从事社会事业管理或社会服务的广义的农村乡土人才,还包括农村信息通讯员、民办老师、民间艺人、民间医师等。(相关图片)
三、农村乡土人才的基本特征
我们从以上农村乡土人才可以看出,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一般来说,农村乡土人才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一)土生土长。对本地环境资源、生产经验、风土人情非常熟悉,实践经验丰富。
(二)技能冒尖。农村乡土人才都具备某项专 业技能,或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所从事的事业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三)带动力强。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或辐射作用,农村乡土人才不光是自己干得好,而且能够带领周边的群众跟着自己干。
(四)贡献突出。对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五)群众认可。注重讲诚信,乐于助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周围群众的评价高、口碑好。
(六)不吃“皇粮”。虽然国家对他们有奖励政策,少数还有政府津贴,但他们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靠国家工资,而是靠生产经营。
第二节 农村乡土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
农村乡土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一)农村乡土人才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乡土人才积极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的种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在自身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带领农民致富,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农村乡土人才引导了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农村乡土人才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思维方式、超前的经营理念在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引导作用,农民都愿意跟着他们干,按照他们就的办,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如问安镇40多家养鱼农户在方孔福的引导下,改传统的粗饲 喂养为精饲喂养,尝到了甜头。
(三)农村乡土人才传播了农业科技。农村乡土人才将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群众,学会了的群众,又转给其他群众,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以最低的成本将科技最大限度地普及到千家万户。
(四)农村乡土人才带领了农民致富。农村乡土人才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引领着一方群众或规模种养,或兴办企业,或闯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打拼,不少的人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
(五)农村乡土人才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村组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推动,农村能人通过建立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制定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农业农村经济正面临着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才是事业发展的保证,在这个战略机遇期,要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必须依靠一批人才来实现。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也就落到了包括农村乡土人才在内的农业人才的肩上,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教兴农的关键所在。小平同志提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来解决问题。我国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发展每上一个台阶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科技进步。目前,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综合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主要矛盾并不是缺少优良品种、优秀技术,而是科技转化水平很低,技术嫁接、成果 转化的中间环节出现了脱节。问题的症结在于从乡镇到村、从村到农户出现了科技推广的断层。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正是为了缝合这一断层。
(三)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途径。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享受教育资源上先天不足。在农村一些地方,思想封闭,迷信盛行,宗派林立,文化落后,生产原始,生活条件较差。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想通过国家投入,依靠事业单位,全面系统地培训来提高农民素质,显然不可能。那么,提高农民素质怎么办?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正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农村乡土人才基数多、推广的范围广,手把手、推广的效果好,费用少、推广的成本低,解决了国家投入不足、推广力量有限、覆盖面不广的难题。
(四)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边缘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在积极研究、探讨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思路、新机制。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的实践证明,抓好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在目前基层农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
(五)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不仅仅经济要发展,而且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协调发展。农村乡土人才包含的范围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能手,而且包括建筑领域、文化领域、卫生领域、宗教领域等多方面的各种能工巧匠、“高人奇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离不开这些 乡土人才的贡献。
第三节 我市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市从1998年着手抓农村乡土人才的培育开发工作以来,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在总量、素质、结构上,还是在所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环境上,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总量增长。2001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农村乡土人才约1万人,受到乡镇以上表彰的乡土拔尖人才2312人。到2003年底,全市农村乡土人才达到1.8万人,受到乡镇以上表彰的乡土拔尖人才6056人。分别增长了
%、%。(图例)
(二)素质提高。我市农村乡土人才中,中等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中专以上学历人数增多。以6056名获得乡镇以上表彰的乡土拔尖人才为例,2003年,按专业技术职称分,高级技师占 %,中级技师占 %,初级技师占 %;同2001年相比,中级以上提高了 个百分点。按学历分,大学本科占 %、大专占 %、中专或高中占 %,初中及以下占 %;同2001年相比,中专以上学历提高了 个百分点。(图例)
(三)结构改善。农村乡土人才改变了以从事种植业为主的状况,畜牧、水产、农村服务业、农村卫生等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不少乡土人才。以6056名获得过表彰的乡土拔尖人才为例,2003年,从事种植业占 %、畜牧业占 %、水产业占 %、农村服务业占 %、农村卫生占 %、其它占 %。可以看出,农村乡土人才的从业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图例)
(四)带动力增强。1.8万农村乡土人才中,有1.5万人年经营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万人年经营收和在100万元以上,人年经营收入500万元以上,人年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有1000多人自己办有实体公司或协会,成为创业大户;有的已成为龙头企业老板,如五峰虎狮茶叶公司的王坤芳、宜都清江果业公司的陈光荣等。(图片)
(五)环境趋好。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乡土人才的认识加深,对乡土人才的培养、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如枝江在培养农村乡土人才中,政治上给荣誉、受表彰;经济上给支持、发津贴;政策上给倾斜、优先贷款;宜都把农村乡土人才作为优先培训对象纳入“阳光工程”;点军区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等等。这些表明,培养开发农村乡土人才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二、所做工作
我市从1998年开始,着手抓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以后市委、市政府又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对这项工作作了阶段性的总结和部署。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人事、科技、教育、劳动、宣传、共青团、妇联和我们农业部门围绕农村乡土人才开发,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建了领导专班,制定了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规划。
1、成立了组织机构。1998年,全市成立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人事局、市农口各部门、市财政局、市科委等。负责全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规划、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负责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日常工作。以后的几年里,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了几次调整,调整后的成员单位又增加了组织、宣传、共青团、妇联等部门。
2、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人事部门负责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和表彰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农村乡土人才的培训教育,宣传部门负责农村乡土人才的宣传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制定了工作措施,成立了工作专班。枝江市为了搞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每年召开两次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分析、研究、总结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情况,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制定了乡土人才发展规划。在调查分析、科学预测、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全市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实施方案,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了详细的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做好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的通知》、《关于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管理办法》等文件,使农村乡土人才的管理逐步直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了人才网络,形成了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库。
1、初步建立了乡土人才评价体系。对什么是农村乡土人才有了明确的定义,明确了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范围、对象和选拔条件,充分肯定了乡土人才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了农村乡土人才的社会地位。大力开展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为一批农民评定了相应技术职称,肯定了他们的合法资格。
2、初步建成了乡土人才资源库。目前,已初步建成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梯级乡土人才资源库。
3、选拔培养了一批乡土拔尖人才。到2003年底,乡镇一级以上农村乡土拔尖人才达到6056人,县(市区)级以上乡土拔尖人才 人,市级 人,省级4人。
(三)开展了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村乡土人才综合素质。
农村乡土人才来自高素质的农民,为了扩大农村乡土人才的基础,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素质,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
1、开展了农村科技明白人工程建设。已建立科技示范户500户。(科技下乡图片)
2、初步建立了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制度。培养绿色证书学员2.8万人。(相关图片)
3、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相关图片)
4、发展了农村远程教育。以市农广校为主渠道,采用广播、电视、音像等现代传媒,打破时空限制,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实施远程教育培训,探索了开展农民终生教育的新路子。(相关图片)
5、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服务的路子。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今年承担了1.6万农民转岗就业培训任务。(相关图片)。
6、开展了学历培训。一批乡土人才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拿到了学历文凭。
(四)搭建了人才平台,发挥了农村乡土人才的能动作用。
1、加强人才平台建设。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才资源,县市区积极构建人才工作平台。如夷陵区2002年成立了“夷陵区高级人才工作站”,2003年在此基础上又扩建了“一个中心三个站”,即人才服务指导中心,下设三个站,即高级人才工作站、大中专毕业就业服务指导站、农村人才输出工作站,这些工作平台都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了开发管理范 围。
2、加强人才基地建设。以专家人才基地为载体,利用乡土人才的影响,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李绍军是枝江百里洲镇果园场的老场长,是枝江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湖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为了推广果树新品种,枝江市畜特局2001年从日本、韩国引进丰水、秀义、黄金等10个优良品种,开始靠乡镇、村宣传推广,推广不开,后来,在李绍军的果园里进行试验示范,并聘请日本专家到现场指导技术,取得成效后一下子就推广开了。在枝江,像李绍军这样的乡土人才基地还有很多。
3、加大人才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平台的作用,积极为乡土人才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就业门路,增强他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促进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形成了“在使用中开发人才、开发人才为了使用”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营造了较好环境,调动了农村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1、建立了激励机制。各地综合本地实际,对乡土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凡被列入“宜昌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一次性发给学习资料费600元;枝江市重奖科技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市管乡土拔尖人才实行津贴制度;夷陵区让乡土人才承担实用技术改进、生产难题攻关等方面的项目,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当阳市把产业带头人培养成科技明白人,再培养成产业带头人,然后培养成合格接斑人,实行“四人”递进式培养,等等,充分调动了乡土人才积极性。
2、开展了表彰活动。2001年、2004年,市、县两级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总结表彰活动,对农村乡土人才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枝江市2002年10月 被省人事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授予“湖北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示范县”称号。
3、营造了良好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广泛宣传农村乡土人才的典型事迹,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扩大了影响力。枝江市还在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乡土拔尖人才风采录》专栏,印发了《乡土拔尖人才农业专家联系手册》分发到农户,组建20名种养大户、技术能人的红旗报告团在9个乡镇巡回讲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存在问题
(一)农村乡土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全市现有乡土人才1.8万人,仅占农业人口总数的 %,即平均每100名农民中才有 名乡土人才。乡土拔尖人才更少,仅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0.22%。每500名农民中才有1名乡土拔尖人才。在6056名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中,中专(含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为805人,仅占总数13.29%,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为5251人,占总数的86.71%;大多数农村乡土人才没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知识面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总体素质不高。乡土人才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从事种养业人才较多,而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产品流通经营管理人才少;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相对较多,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
(二)农村乡土人才的管理服务不到位。在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管理上,管理的部门多,统一协调困难,各部门各唱各的,各抓各的,各自为阵,难以有效凝聚各方各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乡土人才分布在全市的村村组组,分布面很广,加上普通农民多,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对乡土人才提的要求多,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少,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在乡土人才选拔工作上,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深层次去选拔和开发乡土人才还不够,特别是选拔机构不健全,主要是人事部门在履行对乡土人才的选拔职能,由于缺少相关部门配合,往往由唱“主角戏”变成了唱“独角戏”,精力十分有限,选拔工作也不够规范和科学。
(三)农村乡土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尽管我市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政策仍然缺乏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加速培养、引进和使用农村乡土人才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且有的政策落实得也不够到位,致使政策缺乏吸引力,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四)农村乡土人才的培育缺乏针对性。乡土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十年、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面对传统农业向精细农业、生态农业、基因农业、数字农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总趋势,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虽然在乡土人才的培育上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就整体情况看,由于人员分散,技术种类繁多,乡土人才从事专业杂乱,基础参差不齐,培训专业的设置难以适应乡土人才培训的需要,致使对乡土人才的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只能停留在对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的培训上。由于没有针对乡土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导致乡土人才培训往往事倍功半,实际效果不够明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土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充分。首先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部分乡土人才在参加对“帮扶致富”等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愿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是受“卖 田、卖地、不卖手艺”,“教大徒弟饿死师傅”等老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影响着乡土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
(六)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扶持欠力度。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不多,工作经费短缺,对乡土人才的补贴极其有限。
第四节 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
施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以农村人才开发为契机,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扩大人才总量,努力提高队伍素质,逐步形成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总体目标
根据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市农村乡土人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适度扩大总量,重点优化结构,全面提高素质,改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益,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村乡土人才达到3.8万人以上。乡土拔尖人才达到“555”的目标,即5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优秀人才,500名在省内有影响的省级乡土拔尖人才,500名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市级乡土拔尖人才。争取在2010年前,使全市每村平均拥有1名大学生。
三、工作重点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抓好农业技术推广分流人员、种养能手、加工开发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五支队伍建设。
(一)抓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流人员队伍建设。按照全市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必须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毫无疑问,改革后部分农技推广人员将要分流到市场经济中去,靠自己闯市场。我们要把这部分分流人员纳入到农村乡土人才中,跟踪服务,积极稳妥地安置好,继续发挥他们推广农业科技的作用。
(二)加强种养能手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适应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要求的种植业、养殖业能手队伍。
(三)加强加工开发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的工程技术开发人才,鼓励他们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四)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由农民企业家、农村经纪人、营(运)销大户和个体经营户等构成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中兴办实体、沟通产销、链接市场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加强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在优秀的农村乡土人才中选拔村组干部和发展党员机制,建立从优秀村组干部和农村优秀党员中录用乡镇公务员的制度,以良好的政治环境为乡土人才创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政策措施 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如何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我认为关键是要完善“四个机制”,实行“四个结合”,加大“四个力度”。
(一)完善四个机制,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1、健全管理机制,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强化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乡土人才的实际,建立健全一套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在组织管理上,侧重于组织、协调、引导。通过进一步健全市、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以市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管理为重点,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抓落实的管理形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制度管理,在完善乡土人才选拔规定,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促其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二是在自我管理上,侧重于专业协公的组建。根据乡土人才从事专业类别的需要,分门别类组建专业协会,制定章程,明确乡土人才的权力和义务,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乡土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乡土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使乡土人才由松散型向相对紧密型群体转变,提升管理水平。
2、健全选拔机制,在规范选拔上把好关。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把乡土人才的选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建立健全一套“好中选优、灵活实用”的选拔机制,促使优秀乡土人才脱颖而出。一是成立专门的选拔机构。由于乡土人才的选拔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要建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科技、农业、宣传等单位专业人员参加组 成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乡土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二是明确选拔的对象和范围。针对农村乡土人才工作的实际,重点要选拔农村从事种植、养殖、农机、加工、运输、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农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是严格选拔程序。要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考察在推广科技知识和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同时,还要坚持层层审核把关的制度,严把选拔“入口关”。3、健全培育机制,在精心培育上做文章。要加强对乡土人才的培育、不断提高乡土人才整体素质。一是要搞好集中培训,着力辅导提高。要依托大中专院校、农广校、农函大、农经干校进行学历培训,充分发挥县乡(镇)党校、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电教网络等阵地作用,每年定期组织乡土人才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二是要开阔视野,着力促进提高。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乡土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并根据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乡土人才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步伐。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乡土人才乡域之间的巡回报告团,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乡土人才的成功做法,促进乡土人才之间相互提高。三是要利用基地示范,着力引导提高。通过积极鼓励、支持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分流领办、创办、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形成样板,做给乡土人才看,带着乡土人才干,在组织乡土人才现场观摩中实地技术指导,促使乡土人才操作水平的提高,提升培育水平。4、健全激励机制,在促进效果上求突破。要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乡土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一是政治上激励。一方面,鼓励乡土人才大力开展“双建双带”(建公司、建基地、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活动,并在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技术等方面给予政策、奖金及技术倾斜和扶持,为乡土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帮助乡土人才的生产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加强锻炼,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既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头致富的优势,又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乡土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二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创先争优”、“十佳优秀乡土人才”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乡土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三是待遇上激励。建立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乡土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使昔日“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并落实相应的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
(二)实行“四个结合”,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条件。
1、与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结合,整合社会支持力量。要把文化科技中心户纳入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范围,发展了一户文化科技中心户,也就培育了一名农村乡土人才;文化科技中心户越多,农村乡土人才的队伍也就越来越大。要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与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相结合,整合社会各方 面的支持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切实抓出成效。
2、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结合,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教育,任务繁重,在短时间内,培训的人数有限。怎么尽可能扩大培训教育的覆盖面?将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结合起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中,要将农村乡土人才作为培训的重点,培训后通过乡土人才再对广大群众进行培训,形成一个培育教育的网络。
3、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结合,吸纳聚集人才资源。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有部分人员分流后面对市场,一无项目,二无载体,如何开展服务创收成为他们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他们一方面拥有技术,一方面服务又无门路,我们应主动把他们吸收到乡土人才队伍中来,继续发挥他们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4、与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结合,充分发挥使用效益。农村乡土人才中,不仅包含科技能手、经纪能人,而且还包括村组干部、民间文化传人、民间艺人等等。建设农村物资文明,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能手、经纪能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要更多地依靠民间文化传人、民间艺人等;建设农村政治文明,要更多地依靠村、组干部,因此,要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三)加大“四个力度”,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改进目前各部门各自为阵的领导方式,统一组织领导。把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农村人才开发的整体规划中来,成立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由组织或人事部门牵头,组织农业、财政、科技、宣传、妇联、共青团等部 门参加,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在政策措施上和财政资金上给以必要的扶持,在培训教育、选拔表彰、政策扶持等多个环节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3、加大环境改善力度。加强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农村乡土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村乡土人才创业搭建平台,不断开辟人才开发利用空间。
4、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统一思想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乡土人才的影响和地位,让乡土人才真正“香”起来。
结语:加强农村乡土人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搞好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我们作出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需要我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里,提两个问题,让我们在实践中走共同探讨,寻找答案:
①如何营造有利于人才开发、人才吸纳、人才成长、人才使用、人才创业的社会环境,以激励乡土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②如何加大对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投入? 今天所讲,仅为一定之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二○○四年十二月
第五篇: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嘉禾县委组织部
农村乡土人才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我县农村乡土人才自然成长虽然较早,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总量不多、素质不高。农村举家外出的现象很多,留在县内特别是留在农村的人才不多,且人才层次较低,大多数是文化不高的“能工巧匠”,占5000余人,除此以外的乡土人才,大多数仅有初中文化,很少有人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中级以上人才则更少。二是技术、年龄、性别结构均不合理。农村乡土人才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置换身份或下岗“回乡人员”和土专家、能工巧匠、种养大户。“土专家”年龄偏大,人数较多,以留守农村为主;“回乡人员”则年纪偏轻,人数较少,无农业实践经验,以外出务工为主,两类人才因年龄、文化和地理的差异性很少机会交流,很难取长补短。技术结构不太合理,农业科技人才居多,信息、卫生和经营管理人才甚少。乡土人才年龄总体偏大,且女性人才比例偏小。三是管理服务不到位。我县农村乡土人才,分布面广,普通农民多,多为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由于没有列入年终考核,大多乡镇对农村乡土人才工作抓得少,提供服务少,而且相对滞后,人才基本情况登记不祥,目前全县已申报职称并颁发证书的仅有2006人。四是培训力度不大。从调查情况看,大多乡土人才依靠祖辈实践积累和摸索掌握乡土技术,且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致使培训工作举步艰难,只能停留在对种、养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上。而对煤矿开采、农村经纪、锻铸造、信息等技术培训力度不够大。五是专业技能难以有效发挥。由于管理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培训内容与农村需求相脱节,致使学非所用;大多数乡土人才,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中高技能人才相对不足;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多数人才小农经济意识浓重,等等,导致乡土人才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另外,在乡土人才的使用和培养上,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尤其出外打工的乡土人才,发挥不了自己的技能。六是资金投入不足。以下笔者将从管理、培训、教育、舞台、服务、激励等方面就加强我县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一、完善管理机制,整合工作资源
要及时加强宏观管理,要成立县乡村各级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三级管理网络,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人事局具体协调,农业、农机、农经、农办、畜牧、林业、科技、教育、司法、劳动、建设、工商、工商联等10余个涉农部门分工推进,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具体抓好落实,做到有具体机构,具体有人管。建立落实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将乡土人才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各级党政目标考核内容,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积极为乡土人才工作创造条件。设立农村乡土人才培训专项资金,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要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责必究。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升素质能力
培训部门要多元化。科技等10余个涉农部门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分片挂点、联系培训全县各村,开展“农民乡土技术大培训”。劳动局要以就业培训中心为基地,长年举办缝纫、电工等专业班培训;农机局要以农机驾校为基地,长年举办农用车驾驶、修理技术培训;农业局、畜牧局要以畜禽养殖协会和种植协会为依托,对种养大户开展培训。培训方式要多元化。可采取集中培训即利用电视讲座、发图册等方式开展统一培训;外出培训即到外地参观学习;上门培训即组织专家开展“三下乡”活动;示范培训即农技推广中心通过在农业园区实地操作、现场讲解;网络培训即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即把有一定基础、有培养前途的人才输送到职业技术院校进修培训。
三、保障乡村教育,营造成才环境
教育应该更多地考虑农村的发展,政策上要倾斜,费用上要倾斜,关心上要倾斜,形式上要灵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利用职业学校资源,强化乡土技术课程,落实“绿色证书”教育,使乡土人才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乡土人才职业资格证,在中学阶段扩大农村乡土技术课程教育,考核成绩与学生奖励相挂钩,调动其学习农村乡土技术的积极性。嘉禾职中可以多举办一些面向农村且“短、精、快”的乡土短期培训。
四、搭建创业平台,增强辐射作用
要大力发展优势龙头产业,吸纳乡土人才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促使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双赢。同时,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聚集人才,积极拓宽“支部+产业+人才”路子,每个乡镇、每个村要重点引导一定数量的乡土人才建功立业,切实吸引和开发农村现有人才。要鼓励国家工作人员出资入股、乡土人才出技术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发展农村经济。要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水、电、路、讯、视、校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业企业落户农村,拓宽“企业+基地+人才+协会”路子,使乡土人才不出村就有用武之地。
五、提供优质服务,优化良好氛围
要为农村乡土人才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农村乡土人才的职称评审,有的具有相应的学识水平和技能,但是连初级职称都没有,对此,要创造条件为他们评定职称,县乡村三级相关工作人员甚至要将培训、鉴定现场“搬”到农村,帮助办理手续,进行职称评定。要完善县乡农技推广体系,组建以农业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服务队,建立有效的利益驱动和考核机制,鼓励农技人员分组包乡,进村入户,现场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要重视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重点引导成立和发展切合实际的专业生产合作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涉农部门牵线型、大户带动型、入股合作型等五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定期开展以各类“土专家”为骨干的“传帮带”活动,扶持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和能致富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农业、工商、司法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联系、引导、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要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和乡土拔尖人才信息库,将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登记在册,动态管理。
六、健全激励机制,增强队伍活力
深入开展“四培四带”活动,对乡土人才实行优先对待:即优先参加上级举办的技术培训和交流,优先获得科技信息和资料,优先获得政府无息或低息贷款,优先承包开发荒地、荒坡和经营集体土地,优先推荐素质好、成绩突出的担任干部。一是政治上激励。鼓励农村乡土人才参与“承诺践诺服务群众”活动,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乡土人才,实行重点培养,把政治素质强、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团组织及村组领导岗位上来,把适合条件的人才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他们安心扎根于农村事业,同时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振兴本土经济。二是待遇上激励。健全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乡土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乡土人才纳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落实相应待遇,规定权力和义务,增强其责任感。三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种养大户”、“致富示范户”、“双十佳农村乡土人才”等创评活动,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乡土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奖励和表彰力度,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热情。(嘉禾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