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时间:2019-05-13 11:0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一篇: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汉南区邓南街科协 李绪新

余泽文

摘要:乡土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是人才工作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应围绕建立乡土人才的选拔机制、培训机制、扶持机制、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营造乡土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和社会氛围,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农村适用乡土人才的培训工程,建立乡土人才培养的正常渠道和长效机制。

农村乡土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培养和发挥乡土人才的作用,是当前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乡土人才在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汉南区邓南街是一个农业大街,农业是基础,是命脉。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是加快我街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题。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最关键是要开发培养农村的乡土人才。

邓南街以培养乡土人才为抓手,以街道科协、社区教育学校为纽带带动“田秀才”、“土专家”充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抓特色种养人才、农产品经纪人、村干部等三支队伍,促产业开发,促产品流通,促服务升级,推动了全街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型社会创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做法与成效

1、专家引领,“按需点菜”,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抓特色种养人才建设。邓南街与华农大签订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协议,在金城村选择200亩玉米基地进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聘请华农大教授、全国知名甜玉米专家张楚河为教师,把培训班开在了田埂上。遴选一批玉米种植能手作为学习骨干重点培养,采取现场观摩学习和实用技术讲座相结合,逐步深入到农户,骨干再带领一批邻里乡亲做到技术全覆盖。建立10亩“邓丰牌”大雪枣基地,把专家讲座开在枣树底下,积极培养学习骨干。截止目前,大雪枣已推广到区内几十个村庄、大队,有近800户农户栽种了大雪枣,亩平收入三千多元,总产值逾三千万。另外,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与邓南街养殖协会联合组织,为邓南生猪养殖户开展生猪饲养与管理培训,提高农户养殖生猪技术水平。

2、引导进步,以产定销,围绕特色产品营销,抓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聘请江汉大学营销专业教授、工商及农业部门有关专家培训174名农村经纪人,后又从中选拨50人到武汉市东西湖农广校参加创业学习培训。成立了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营销协会等营销实体,并逐步发展壮大。“邓丰”农副产品产销公司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思念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曾思来被武汉市评为“十佳创业青年”,窑头村妇女范乐英创建了“猪—沼—菜”的立体循环种植模式,广来农产品合作社与山东经销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3、选树典型,互动结对,围绕特色服务升级,抓党群能人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对村干部大力进行种植、养殖等农村生产技能知识培训,使村干部充分掌握农业生产上的各种实用技术;采取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或举办论坛等形式,传技能、讲技巧、论方法。搭建了“农民之友”信息平台,联合街道农技中心、科协等部门,开通短信业务,抢抓时节,根据需求,向邓南街农民免费发送农业科技信息、务工信息、时事要务等短信。选派4名专职教师,聘请5名文化、技术等专项培训活动管理人员,组建40多名以退休老教师、老干部、能工巧匠、专技人员等位主要成员的科普及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二、探讨与思考

乡土人才是农村人才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我们要突破传统人事工作的束缚,实现管理新的延伸。要建立一套好的组织形式和机制,把那些农村“土专家”养殖、种植的“各种大王”、农村企业家和农村的经纪人等乡土人才一起培育,一起管理,一起开发。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搞好政策激励,赋于乡土人才以责任,不断培养和提高,并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头作用,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

1、完善乡土人才工作机制。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培养乡土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首要工作。一是构建乡土人才政策体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乡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乡土人才发展计划,明确乡土人才开发的措施和目标,制定乡土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及表彰奖励办法等有关政策,为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二是建立乡土人才扶助机制。建立一个完善的扶助机制,创设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乡土人才的迅速崛起。三是建立区、街、村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以区组织、人事、科技等部门管理为重点,以街道、村党支部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做到区、街有人才档案库,村组有名册,实行一人一卡的动态管理。改变乡土人才开发无序的管理状态,切实把乡土人才纳入“人才兴区”战略管理中,使乡土人才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大乡土人才培训力度。加强乡土人才的技能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乡土人才,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街道社区教育学校、区职教中心等组织形式定期开展各类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二是组织学习交流。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加强与外界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加快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步伐。三是创建基地示范。积极鼓励、支持农村干部、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基地,形成示范样板,便于组织乡土人才在现场观摩中进行实践技术指导,促使乡土人才提能升级。建设一支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村,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队伍。

3、搭建乡土人才创业平台。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搭建乡土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作用。一是产业效应。近年来,我街鲜食玉米、特色蔬菜和生猪等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乡土人才活跃在科学种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他们及时组建农产品营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等社会团体,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活动评比。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优秀党员”评比活动、“双学双比”、“三八红旗手”和“优秀青年”评比活动等等,全方位构筑各类乡土人才施展才华创新立业的平台。三是结对帮带。根据乡土人才的专业特长,组织区、街、村优秀科技人才与农民进行“科技结对帮扶”,开展结对联户活动,探索和解决在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遇到生产科技的难题,搞好技术推广和指导,发挥乡土人才在实践中牵引辐射作用。四是企业带动。采取政策扶持、激励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村优秀人才组建龙头企业,运用“公司+农户”形式,通过提供种苗、技术、销售产品等环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创新乡土人才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保持人才上进的源动力,只有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一是政治上激励。对年轻、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推荐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为乡土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使其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和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生力量。二是荣誉上激励。积极开展 “优秀乡土人才”、“拔尖人才“等评比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弘扬他们的精神,扩大他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大对他们的奖励、表彰力度,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三是资金上扶持。建立乡土人才扶持机制,把“科技示范户”、“科普助推致富带头人”、“科普示范基地及示范单位”等的评选向乡土人才倾斜,以项目资金扶持他们,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潜能和热情,促使他们带领群众走发展致富道路。

第二篇: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案例

(一)[背景]:**乡有国土面积128.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 71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4558户18906人。2010年乡党委把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抓手,提出创建‚山区乡小集镇建设示范乡、万亩‘两青豆’产业之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乡、科学发展先进乡 ‛的创先争优活动目标。把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和宣传典型作为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注重发现培养不同类型先进典型,在全乡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两项十个‛培树工作,大力培养种养殖乡土人才,调整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当前,全乡共培养、收集各类乡土人才312名。其中:农村适用人才90名,党政人才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7名。

[做法与经过]:乡党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以‚五好五带头‛为标准,把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和宣传典型作为实施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措施,注重发现培养不同类型先进典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培树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0名优秀基层党员。经层层筛选,推选出鸡街子党总支部、小学党支部等党组织和徐永芬、李玉春、张美、董发富等一批先锋模范典型,在全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宣传,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批学先进,赶先进的组织和党员不断涌现出来,全面促进各类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是积极探索,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1、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强化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健全了人才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了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人才工作责任制。年初组织召开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我乡当前人才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部署全年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计划,为做好全年人才工作的打好基础。

2、健全机制,加强协作,打开人才工作新局面。结合成员单位工作职能,制定了《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及《计划》,加强对成员单位的统一协调和管理,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形成各司其职、行动一致、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落实考核指标的分解任务,各负其责,同步推进,确保我乡人才工作的有序开展。注重发挥人才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履行工作职能,共同开展各项人才工作。

3、加强人才工作调研,深入农村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指导。

4、强化激励措施,努力创建良好环境,使人才能人尽其才。对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实行优惠政策,在开展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推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承包土地荒山和企业,科技服务,申报科技奖励,提供辅助资金,提供农资资料,继续教育和考察、学习、进修培训等。

二是注重服务,实现人才资源优化。

1、加强培训教育。上半年,我乡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农业种植、养殖能手、手工业(加工业)者、乡村医生、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等实用技术人才。抽调了乡林业站、农推中心、水管站、畜牧兽医站、卫生院、烟叶站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全乡7个村委会开展专业技术培训7场,参训人员达861人次。同时,发挥乡土人才中拔尖领头人才、外出务工人才队伍中领军人才的示范、领军作用,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整个农村乡土人才队伍的开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2、完善人才信息库。建立适应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准确把握人才信息,合理优化配臵,形成科学系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队伍信息库建设。及时调整和补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发挥人才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深入调查,摸清企业人才信息,按各类专业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及时充实完善人才信息库,使人才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了查询和管理,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推动了人才工作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丰富详细的人才资料,充分发挥了人才库的作用。截止今年6月底,我乡人才信息库收录各类人才294名,其中:农村适用人才90名,党政人才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7名。

三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人才工作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我们在全乡进

行广泛的人才宣传工作,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先进典型,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学先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活动,加大农业知识传播范围和力度。

[成效与反响]:通过‚两项十个‛培树,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全乡各行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示头,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路子。一是以徐永芬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业规模不断得到扩大化,带动了一大批农户积极参与到生猪养殖行业,同时带动了全乡黑山羊、牛、马等养殖业,2010年全乡共出栏猪 29175 头,牛3688头,马属2646匹,山羊10907只,鸡 361097羽。实现了畜牧业产、供、销良性发展。二是以张美为代表的烟草种植大户,不断带动了全乡以家庭为主的烟叶种植大户,2010年全乡完成85万公斤的总量,实现单经济收入元,三是以董发富为代表的发展种植林果经济核桃,‚发展产业上,光说不行,必须得自己带头,因为身后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为念好‚山‛字经,作活‚林‛字文,依靠村委会高寒冷凉的气候条件,董发富又承包了20亩荒山,带头种植优质核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现在全村委会已经核桃种植7000余亩。预计8年后每年增

加种植户3000元以上经济收入。四以李玉春为代表的党员外出包揽工程,转移所在村委会富余劳动力100人以上,每年每人创收1.5万元至2万元。大力发展打经济,同在他的带动下原来的小工头变成小老板的有5人,在某种意义下又带动了另一个打工经济。[探讨与评论]:乡土人才在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土人才队伍,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1、乡镇经费投入有限,技能培训少,对乡土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健全。

2、人才工作宣传需进一步加强,人才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力度还不够。

第三篇:带动农民增收(范文模版)

围绕“三大要素” 把握“三个环节”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努力提高群众自身发展能力,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是国家加快新时期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易县作为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份之

一、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县份之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围绕产业扶贫这一中心,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五大产业片区,奋力推进全县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使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特别是紫荆关食用菌产业片区所涉及的紫荆关、南城司、蔡家峪3个乡镇,51个贫困村,围绕 “三大要素”,把握 “三个环节”,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在全县产业发展方面的率先突破,为全县的扶贫攻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围绕产业项目发展,把握好科学规划环节

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优势的发展项目是吸引龙头企业参与扶贫事业的制胜“法宝”。政府是联结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纽带”,不但要培育好龙头企业,更要根据当地实际,帮助贫困农户规划好扶贫产业项目。要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当地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摸清吃透市场行情,1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谋划好产业项目,引导支持当地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努力在产业发展中积累经验,累积财富,掌握技术,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要坚持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发展,编制符合当地实际、高标准、高水平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规范产业管理水平,提升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使产业开发潜力更大、适应能力更强、发展势头更猛,为龙头企业介入后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紫荆关产业片区位于太行山腹地,年平均气温9.5度,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林木资源为低温香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乡村两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承德引进香菇种植技术,引导贫困群众科学规范种植,去年香菇种植规模就达到了75万棒。紫荆关食用菌产业片区建立后,及时编制了《易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其很快发展成为具有山区特色的扶贫主导产业项目,为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是围绕龙头企业带动,把握好基础服务环节

龙头企业带头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必将给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具有与市场联结紧密、吸纳资金多、营销专业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后劲足、带动效果突出。但企业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需要政府的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特别是在立项审批、基础设施配套、优惠政策落实、金融资金支持等方面更需要各级政府做好基础

服务,以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全面排除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只有政府的基础服务做到位了,龙头企业才能更好的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紫荆关在产业规模初步形成后,培育、引进了天顺林木种植有限公司、鑫凯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山之绿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三家龙头企业,协调金融部门为企业发放担保贷款360万元,并投资110万元,为香菇种植基地打井3眼,实施了8项电力配套单项工程,保障了产业生产需要,提高了龙头企业在当地发展香菇种植的积极性,促进了 “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实现了企业在建、管、产、购、销各个环节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贮存、统一外销,有力的推动了香菇产业的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为扶贫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目前,该片区香菇种植规模达到了400多万棒,三年内预计达到3000万棒以上。

三是围绕双赢机制建立,把握好农民增收环节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有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但解决了贫困户管理技术落后、产品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而且有效缓解了企业缺少土地资源、融资困难和劳动力不足的难题,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但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贫困农户因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合作经验、团结协作意识差,导致在双赢机制建立过程中处于弱势,需要我们及时帮助和引导。我们一定要从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角度出

发,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贫困群众通过投资入股、出租土地、参加生产劳动等形式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使其在产业发展中受益增收。紫荆关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全程参与监督企业与贫困农户间的合作,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同时,全力保障农民的合法收入不受侵犯,从增收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在新的产业模式发展中受益,大大加快了广大山区贫困户的致富增收步伐。目前,通过三家龙头企业带动,10多个贫困村,280余户贫困户依托香菇产业人均增收150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2年6月26日

第四篇: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推动农民致富增收

创新人才培训机制推动农民致富增收

2011年,罗山县铁铺乡紧紧围绕“人才强乡”战略,创新培养方式,搭建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使大量优秀人才投身到产业发展和实验区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农村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推动农民致富增收,为加快我乡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拓宽农村人才的培训渠道

一是“走出去”,开阔人才视野。通过对农村人才的调研,掌握各类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分类分批组织农村各类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山东寿光和江苏华西村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培训考察,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找准差距,理清思路,引导农村人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富而思进。今年已组织乡村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等2批次100多人次赴县外、县内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现有农村劳动力中30%以上的人员和70%以上的青壮年者接受过农业、劳动、扶贫、人事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二是“请进来”,注重培训质量。铁铺乡多次聘请市党校教授为乡村干部讲课,定期邀请县科协、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气象局、农广校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为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培训。今年5月,该乡邀请技术人员对480多名种养殖大户或能手进行了茶叶、畜-1-

牧、水产养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让农民群众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实用技术。10月,邀请了新乡市委党校张敬民教授对铁铺乡现阶段农村工作进行了调研,对全体机关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各村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以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会;10月县妇联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提高致富技能进行了培训。11月,又邀请信阳市委党校崔俊敏教授来铁铺乡授课,围绕粮食安全、城乡繁荣和新型农民等热点话题,对全体乡、村干部作了省九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有关内容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大大激发了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11月,县气象局为提高农民防灾、控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对群众进行了培训。到目前为止,铁铺乡共开展专题讲座56场(次),已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60人(次),“雨露计划”培训1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次)。

搭建人才发展的培训平台

一是突出网络平台培训。铁铺乡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平台成为信息咨询、人才智力交流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渠道,联合县委党校、县职业技术学校、农民就业培训、农村远程教育等资源,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人才分类培训网络,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因人、因地、因时、因需”等培训,开启了人才与网络互动的良好局面。专门为引进人才举办了一次中秋联谊会,同时建立了人才交流QQ群和印制人才通讯录,为人才就业提供有效途径,吸引

了一大批在外优秀人才“回乡二次创业”,引导有头脑、懂技术、有实力的实用人才带头创业、创办基地,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利用基地平台创新开展培训。依托北安村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九里村水产养殖基地、铁铺村崇业生猪养殖基地、转蓬村养牛示范基地,召开农村人才现场会,组织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介绍率先致富、带领致富的经验,传授增收致富的技术,现身说法培训,让基地专家和群众现场交流,通过交流解难题,通过交流促提高,从而达到掌握、熟悉农村实用技术的目的。三是依托专业合作社平台,进行集中培训。全乡组建茶叶、种粮、水产、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养殖合作社20个,利用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相对集中,种养殖品种比较相近的特点,充分发挥乡拔尖人才的技术特长,通过言传身教,采取做给看、带着干、帮着富的实践途径,切实提高农村人才推广运用新技术的水平。今年以来,各农村专业合作社共组织培训10多场,培训农村人才1000多人次。

创新乡土人才培训方式

为全面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素质,把乡土人才培养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用人才,铁铺乡积极创新农村乡土人才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的科技示范作用,带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是组织实施农村科技、经营带头人培训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制定“新农村建设人才

保障工程”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培训项目培训工作计划,在北安村和九里村分别举办茶叶生产专家讲座和无性系有机茶新品种推广应用培训班5期,铁铺村、易棚村开展畜牧养殖专家讲座,培训科技带头人450人。结合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和科技扶贫项目,培训农民科技带头人650人。二是组织农村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和科技致富带头人,以现身说法的形式,介绍发家致富的经验,传授增收致富的技术,现身说法培训。充分发挥拔尖乡土人才的技术特长,通过言传身教,做给乡土人才看,带着乡土人才干,切实提高乡土人才推广运用新技术的水平。三是改变授课方式,注重实践指导。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村人才定期普查,建立动态人才库,实行“菜单式”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现场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指导农村乡土人才各种种养殖技术,通过面对面的教、“手把手”地学,学员建设试验园、组建服务队、联系科技示范户和“人人都来讲一课”等形式,使学员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更为紧密,解决了过去学员培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载体,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支持农民“立足本土找出路,围绕主业求发展”,积极倡导外出农民返乡创业,走出了一条以转移促创业,以就业带增收的农村发展道路。抓住“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等项目机遇,按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分产业培训新型农

民,实现了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二传手”。五是实施“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以需定培,按就业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按照“面向农民、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课题。邀请专家对农民工开展电氧焊、机电修理、数控制造、模具设计、厨师、汽车驾驶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一年来全乡共举办针对农民工的各类职业技能和农业科技知识等培训共5期,受培训农民工人数达2461人次,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输送高技能农民工1600多人。

第五篇: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某村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一、现状

某村289户1383口人970亩耕地。经优化调整我村农

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农产品、中药材共同发展的农业种植新格局,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二、增收致富计划

1、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某村北地约100亩地,去年新增种植中药材20亩,效益可观,今年收秋后预计大部分种上中药材,亩均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多收入300元。

2、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某村现有养猪场一家,庭院养猪两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技术,信息等发面提供支持。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4、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到外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与周围企业联系,提供就业信息,介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企业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推进服务业发展。如:整治村东鱼塘垂钓餐饮服务,可增加村民就业。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如:“农 家乐”,农民就能增加收入。

5、认真抓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 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声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二是大力实施农民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或多种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序转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小冀镇某村村委会

2011年8月

下载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培养乡土人才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带动青年农民致富[推荐5篇]

    以校外教育辅导站为阵地 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 扶持青年农民创业致富 石港镇江海村党总支、关工委 我们江海村地处南通市通州区的西北部。现有人口5525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639......

    河南省封丘县农业局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

    河南省封丘县农业局大力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 作者:农业局文章来源:封丘县农业局点击数:100更新时间:2011-7-14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封丘县农业部门明确目标,转变作风,积极推进现代农......

    农民增收致富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就“十一五”期间的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

    政府推动 企业带动 农民致富

    政府推动 企业带动 农民致富 ——巨宝庄镇小南梁村发展肉鸡养殖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 小南梁村位于丰镇市巨宝庄镇西部,毗邻102省道,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现有40户、106人,耕地......

    如何培养农村乡土实用人才

    如何培养农村乡土实用人才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自身的经济是现在政府的重要任务,人才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其中培养乡村人才是促进基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

    浅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

    浅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

    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

    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 何翔凤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余培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蔬菜的高营养、无害化要求与日俱增。发展绿色、环保蔬菜产业,已成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