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农村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陈旧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学生数量锐减的现状,农村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城乡一体化战略给农村学校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农村学校只要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开发凸显农村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农村教育就会迎来勃勃生机的春天。
之所以选择“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课题,是依据我校实际现状而提出的。和龙市八家子上南小学是一所有50余年历史的朝汉民族联校,原为林业子弟小学,2008年归地方管理。独特学校历史文化,为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朝鲜族文化、林区特色、阳光体育、“弯弯腰”的养成教育等属于自己办学特色的办学路子,对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希望,只有根植于浓厚乡土气息的校本课程才有生机活力,营造“家庭氛围”,把童年还给孩子、营造乡村特色的生态教育环境,就能办出真正属于农村孩子的教育。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为教师的发展铺路、为学生的成功奠基”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营造学校特有的乡土文化课程,将学校办成“教师幸福工作的家园,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素养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使乡土校本课程成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乐土。
2、发展性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资源,不断发展创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不同的要求,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乡土课程,把学生是否进步和是否发展作为评价指标。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探寻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使用、完善、拓展的有效途径,寻求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对策,为学校师生营造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学习乐园。希望通过实践研究取得如下效果:
1、开发出完整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具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
2、遵循教育规律,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教师敢于教、学生乐于学。
3、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共识。
4、找出开发乡土文化校本课的规律,营造乡村特色的生态教育环境。
(二)主要研究内容:
1、乡土文化校本课的发掘和利用的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乡土文化进行适当的改编、补充或拓展,形成校本课程。既: 美丽圣洁的民族—朝鲜族 走进家乡—爱我多彩林区 活动育人—多元化阳光体育
弯弯腰工程—学生养成教育(拾起身边的垃圾)
2、乡土文化校本课评价与展示的研究。利用乡土文化校本课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展示方式的研究,期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互动性和多样性。
3、探索农村学校立足乡土文化开发校课程的最佳途径,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交融,实现课时与文本的整合。
本课题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其中乡土文化校本课的发掘和利用的研究是课题的支撑点,探索农村学校立足乡土文化开发校课程的最佳途径是热点、难点。
四、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和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有关体现乡土文化课程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构建乡土文化与学科教学、学校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课程改革的校本课程开发新途径。
4、案例分析法。在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5、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10月29日至2012年11月10日)①制定研究计划,确立研究对象,形成实施方案。
②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学习,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③对“乡土文化校本课”的做出界定,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出促进其有效发展的具体措施。
2、实施阶段:(2012年11月11日至2012年12月20日)
①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展开研究,边实践边收集资料,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方法。
②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③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库,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3、结题阶段:(2012年12月21日至2012年12月30日)
全面整理资料,总结相关经验,找出研究过程中的规律,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的提出是在分析我校乡土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提出的。前期的调查充分缜密,制定的方案清晰可行,研究的方法朴实灵活,研究的时间合理充分。
2、课题组成员系学校科研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3、建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能够有条不紊地把握研究过程,做好各阶段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修改跟进、交流推广等工作。
4、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七、研究成果形式
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结题题报告》
第二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路径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路径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它是学生了解家乡的重要基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重要保障。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遵循学生学习主体、教学实践性、重视学生体验等原则下,通过树立目标、梳理文化、创新教学、灵活评价等形式,实现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实施。
关键词: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关于“乡土文化”目前还未有一个广泛认同的概念界定。根据学者对文化的概念解释,乡土文化大体可概括为:一个地域的人民通过世代的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性的知识经验、价值体系、思维习惯等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乡土文化对学生发展、学校特色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大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背景下,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成为学校发展新的思考。
一、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是学生了解家乡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学校特色化发展。对学生和学校发展都存在益处。
(一)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学生了解家乡的重要基础
一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中,必定会形成自己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心理定势、思维习惯及观念情节。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新型文化的不断产生,乡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再加之升学压力日趋增加,学校对于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学生是家乡未来的建设者,只有对家乡发展历史、自然条件、人口特点、文化习俗等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虽然乡土文化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缺乏完整体现,家庭教育及社会并未能很好得向学生展示乡土文化的深刻含义。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只有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这个重要载体才能实现最大的效应。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完整的教学系统、教育场所及师资结构,学校可通过系统的教学过程将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让学生系统深刻得了解乡土文化。因此,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了解家乡的重要基础。
(二)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理宁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学生只有对家乡产生浓厚的热爱,才能真正爱国。而想让学生热爱家乡就必须真正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重要途径就是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乡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教育中。乡土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更加真实、亲切,更容易让学生认知和接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利素材。通过对家乡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及民俗文化遗产等学习,提升学生对于家乡的归属感。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对于家乡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能唤醒其对于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生活,切实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展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乡土文化中的精华,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趣味性;在社会实践中,走出课堂,融入社会,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不断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也更能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四)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特色化办学的重要载体。在学校间竞争日趋紧张的状态下,学校生命力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就在于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校本课程的开发紧紧围绕本地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作为学校的文化资源,开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教材的编写及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已开始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校特色。在具体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中,课程目标、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无不体现了学校文化的精髓,是学校精神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部分。通过构建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扩大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生源及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
二、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在具体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学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学生学习主体原则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在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及已有经验,开设适合他们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一方面,可让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由学生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要选择适合的乡土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实行灵活的教学方式,选修课、实践课、第二课堂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提高其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及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的掌控者,而是参与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协调、促进的作用。
(二)重视学生体验原则
乡土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改变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观念,坚持以学生的良好体验作为衡量标准。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目的并非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或敷衍学生,不能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更不能以传统的考核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乡土课程开发实施的最重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家乡浓厚的本土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获取情感体验及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老师都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在尊重中求同存异。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以学生的体验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实践性原则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为了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隔离。建立起学生与外界的交流桥梁,让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社会。另外,乡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在于,并非所有的乡土文化都能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所呈现,它可以是仪式活动、风俗习惯、民歌工艺等。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将乡土文化真实、鲜活得展示给学生,这就需要乡土文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要以活动形态为主,课程教学为辅。围绕一些实际活动开展,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感知获取新的经验。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实地调查、解决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文化相融合原则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并非与学校其他文化教课程相独立。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及外延途径,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程文化知识。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学校应树立全局观念,一方面,挖掘整理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参考学生的已有经验,选取乡土文化中的精华编入校本课程教材中。通过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将乡土文化与其他教学相融合,例如语文、体育、思想品德等容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课程。筛选适合的乡土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经过冲撞、比较、思考、克服自己思维意识和经验的局限性,从而获得批判性反思、创造精神和能力”。不同文化的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更有利于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多元文化知识体系的形成。
三、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路径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学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开发目标,梳理文化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并采用灵活的评价形式,从而保证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一)树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课程开发总目标
正确的乡土文化课程开发总目标是合理开发及实施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第一步。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及实施总目标应为:通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又表现在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社交能力等各方面。因此,将课程开发总目标具体到每个小目标就应该为:1.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对家乡产生浓厚的归属感及热爱感,对家乡的发展保护有更深的责任感。2.在文化意识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学生鉴别文化知识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价值观。3.在学习策略方面:让学生更贴近生活,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4.在社交能力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升自我表达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二)梳理乡土文化资源,编写乡土文化教材
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例如服饰、歌舞、工艺等显性文化资源,也包含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隐性文化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因此,学校必须要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选取科学、合理的乡土文化资源纳入校本课程开发中。“教材的编写应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试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乡土课程的教材就应避免过分符号化、抽象化的文化知识。更应筛选具体的、生动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有联系的文化知识作为教材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实际体验
乡土文化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乡土课程教学形式必须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良好的乡土文化教学效果。学校应根据乡土文化的内容,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一方面,聘请当地的长者、能工巧匠及学有所长者进入学校课堂,讲解乡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进入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品尝美食、参观博物馆、参加活动、模仿表演等形式,使乡土文化生动、形象得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对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采取小组调研、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地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而学生个性发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对于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包含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校教学制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学习体验的评价。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讲,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不适用于采用传统的、固定的评价方式,应采用动态的评价方式,提倡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日常化、通俗化。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应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设置具体的评价内容,但评价的结果要注重个性化,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尊重学生的付出。最后,学生对教学提出的建议或者意见应合理采纳,不断完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苗.乡土文化对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探究[J].职教论坛,2013.10.[2] 陆海云.浅谈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现实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3] 薛杰.新课程初中语文发展性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 傅道春编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07
[基金项目:四川省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基金项目“阆中乡土文化资源与青少年家乡归属感教育整合研究”(编号:DYWH1506),主持人:鲜耀]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篇:《乡土文化与小学生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家乡文化与小学生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百尺河小学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以校本课程《家乡文化与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本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发掘家乡课程资源的德育因素,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厚情感。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场所便是从小养育他们的这一方水土。小学生耳濡目染的无不来自家乡的山水人事,因而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个人的尊严与家乡自然融为一体。农村小学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应充分挖掘本乡本土优美的自然地理因素、悠久的历史人文传统,富于影响、养育一方的生产生活经验,教育培养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他们以服务、改善、发展家乡的面貌为荣,让家园在自己手中变得更加美好。
发掘家乡知识,提高学生智力中华大地,泱泱近千万平方公里,每一寸乡土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独特的物产、各自的人情,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知识。中华文明,浩淼悠远,积一乡一土、一岁一月汇集而成。离开乡土岁月,中华文明则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自然地理、历史人文还是生活生产实践经验皆为中华文明形成的原始素材。对于乡土知识的把握,不仅能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深邃领会理解整个民族的文明。
三、课程要求
1、家乡文化中的小学生道德教育就是利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
对照《小学德育纲要》、《新课标》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二十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紧密联系“家乡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与主题,确定了学生、家长、教师熟悉和喜爱的具有民族特色家乡文化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要内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与方式,学校、家长使学生有兴趣参加活动,人人参与活动。
4、体验性原则: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自觉参与家乡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受到生动活泼、催人向上的教育。
5、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利用家乡文化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6、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探究体验活动中,时时激励学生力争把道德方面的感受、体验升华为良好品质,外化为具体行为。
六、课程管理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管明勇 副组长:孙俊良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隋淑美 副组长:王培新
组员:葛正英 王杰、及优秀学生成员
七、具体操作
(一)、需求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区教研室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二)、组织实施
由教务室统一安排课表、课时,相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各层次课程的实施。)、实施步骤
(三)准备阶段:
1、设计方案。
依据一体化德育的思路,学校领导和中队辅导员共同商议、研究深化课题,组织骨干教师收集有关信息,检索相关资料;同时,学校请来省、市、区有关德育专家进行咨询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总方案,确定了具体研究内容与目标。针对研究内容,通过讨论,有目的选择了家乡文化作为具体研究的内容,并明确研究的任务。
2、培训教师,提高认识。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学校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利用周一班主任例会和周五下午全体教师会议的时间,定期举行教师育人校本培训。让每位教师明确家乡文化为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会,利用搜集家乡文化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道德学习,是当今教育实践中顺应改革发展趋势,是自身教育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的价值体现。
(2)开展研讨,提高认识。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新形势,学校德育实效性提高之我见”、“家乡文化,民族之华”等专题研讨会及“我与《新课标》同行”、“我与你(学生)同行”演讲、征文竞赛。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资料,挖掘以家乡文化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拓宽教师视野。教师在研讨中不断地提高认识,科学地利用信息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3)抓住重点,解决疑点。紧紧抓住当代德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分别请来省德育专家、市教科所、区科研室有关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现场解决研究中存在的疑点问题;为教师订购了一报一刊及《道德学习论》、《道德启蒙教育研究》等相关报刊、书籍,并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
(二)实施阶段
1、有序操作
体现特色
本阶段按既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实施,全面有序地开展实验研究,具体地研究实践过程,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特别是实验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想方设法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搜集家乡文化的活动中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从而探索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① 师生讨论
确定方案
A、根据要求,确定主题。依据实情,筛选方案。师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针对活动主题从而有效地筛选设计出本班学生人人喜爱的活动方案。
② 小组探究
自主合作 引导学生“两出”、“两进”。即在搜集期间,我们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探究社会、探究人生”。小组活动不仅灵活机动而且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③加强指导,积极协调。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探究,但是老师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和协调,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
④ 队会观摩
自我评价
2、结合活动 建立策略
我们在了解家乡文化实施过程中,在学校日常教育教育教学中工作中建立以下策略 :
⑴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首先,我们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结合家乡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教学楼、专用教室等场所精心布置与节日文化中的名人画像、格言等,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设计、组织国旗下讲话,营造家乡文化的浓厚氛围。
⑵
发挥学科教育功能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我们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溶入家乡文化教育。
3、控制要素 保证实施
教师的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要了解所教对象的生理、心理特征,对家乡文化的道德内涵要正确把握和理解;更要从道德知识的施教者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协助者、组织者、促进者。本研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强调教师指导的作用。
学生的需要:在原有品德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家乡文化道德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新,在体验中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在体验中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达到自我教育,不断提高道德学习能力的目的。
家乡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我们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筛选家乡文化中适合小学生的道德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有内容可学习,有内容可探索。
家长、社区的支持:学生家长和学校所辖社区应明确学校开展家乡文化道德活动的目的,配合学校教育,支持孩子主动参与家乡文化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孩子探究的环境,做学生道德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与帮助者。
(三):总结阶段
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善和提高课程质量。
八、课程保障
1、由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和监督实施。
2、建立课程实施阶段汇报制度,及时观察课程的实施动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3、保证课程开发、实施经费。
4、力争上级领导、家长、社区、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九、课程评价
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评价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活动和体验、经历;在评价形式上,注重多样性,即可以是表演式、竞赛式、汇报式等;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多元性,即可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在评价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的发展发现;评价的结果多样,可定量,也可定性。
第四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它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是由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科目的学习。从狭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索、探求知识的空间,同时,通过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从而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与社会环境,相反,它一方面要弘扬学生与学校(社区)的个性特征,一方面要兼顾学科特征和时代特点。各地学校如何结合当地实际与地理文化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开发切实有效的校本课程,来促进乡土地理教学,这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它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是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个性化、创造性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结合乡土地理资源来实现的。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地形: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地质构造:名称、特点、分布、开发和保护的价值,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开发现状、前景,气象及气候资源:气象要素的分布及特点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开发现状、水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带及其森林、草场资源:类型、分布、利用现状和保护,灾害性的地理现象:台风、梅雨、伏旱、滑坡、地震、泥石流。工业生产及工 业布局,农业生产及农业布局,专门市场的布局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特色产品的开发、形成及地位,环境污染的种 类、现状、影响和防治,人口的地域分布及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的格局及变化,著名学者的重要理论及其意义。这对学习者感知地理、认识地理提供了载体,也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就要发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或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课程资源,课程要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对本土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体现本土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学生来说,离他们最近的、感觉最为亲切的还是乡土文化,因为这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一方面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祖祖辈辈是怎样奋斗过来的,另一方面,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说家乡话,靠一方水土养育成长的学生又有几人了解家乡的地理文化。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合作构建乡土地理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件事:
1、组织学习小组
根据自由、自愿的原则,由4-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及善于调节众人关系的人作为小组长,主持小组的工作,并同时确定其他各成员的分工,如负责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查询的,负责社会调查访问的,负责文献资料整理与打印的等,总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在小组建立后,各小组都要先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常识:课题的选择与确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的研究与实施、调查工作的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课题总结、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等等。让他们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科学选择,确定主题
科学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关键就是老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学习的主题。
在选题方面,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找好研究的切入点,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适宜选那些范围小的课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二是课题的选择必须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必须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于是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也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可利用的最佳素材。况且这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不知道却又最想知道的。在这个方面,我最常用方法的就是结合课堂教学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八年级地理《远古的居民》这一节中的“海陆位置的优势”时,我就结合惠安现状简单说了一下“海陆位置”的特征,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惠安最大的地理优势是什么?”没想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下课后,纷纷问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而是就顺手推舟,让他们去找答案,去考证一番,建议他们去参观找找资料,去斗尾港实地考证一下,由此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
3、制定计划
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内容,认真讨论,精心设计最佳的活动方案:选择社会调查的对象,采访的人,计划收集资料,分析社会调查表、研究调查进展,预期成果及完成时间。最后在老师指导下,由小组长执笔,认真、规范地写好课题计划表。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探究过程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分析,鉴别材料的真伪及创造性地处理材料。
1、收集材料,帮助学生挖掘乡土历史资源
小组成员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计划,分工,自主地开展收集材料。材料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由于我们的教学一般都局限在教室里,这难以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利用这一契机,指导学生到社会这一大课堂中去学习、探究,要求他们都带上笔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活动中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在指导《中国的海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中,我就曾牺牲节假日的时间,陪学生一起到斗尾港调查,走访了造船厂和修船厂建设工地,并指导学生做详细记录,并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开发校本课程,就要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感性的材料。
(2)组织学生访谈调查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访谈调查,要求学生做好提问的充分准备,并做好详实的记录,这会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做访谈调查,往往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组织学生查阅资料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已经非常普遍,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学会了上网。我就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资料,并把它积累起来。也要求他们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甚至指导他们到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党史办公室等去收集材料。一方面让他们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与社会交往的技能。
2、筛选整理材料,进行讨论,撰写小论文
对于所收集到的繁多的材料,必须进行详细的分类、筛选、加工处理。我的做法通常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来整理材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最后通过总结,撰写小论文。如在《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中,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就进行讨论,整理材料,并最后写了一篇质量较高的小论文。(附:论文提纲:
①斗尾港简介②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历史③斗尾港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④对斗尾港的保护⑤对斗尾港发展的思考)
3、成果的交流展示
让学生们自己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质疑,交流研讨,老师做有针对性的点评。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大家都有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给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竞争、合作中共同成长。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虽然注重的是要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现的目的,但老师在这过程中,并不是就无所为,而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因为,老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多研习一些理论书籍或参加培训等,从理念上转变传统的观念;二是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多看当地的一些报纸,多了解本地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利用自身乡土地理的储备,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担。“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一人类命运的真诚和关怀,一种作为社会成员对自身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走上生活,并构建对过去、现实、以及自我的理解,最终实现民族的集体认同与开放的世界意识。这其实也是历史教育的人文关怀所在。一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承载着这个地区上千年的地理文明,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资源。利用好这些地理历史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了解、认识本地的人文地理与现状,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要遵循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要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地理与现实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搞社会调查,走访相关的部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从中汲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始终处于一个重要地位,体现其主体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地理,感悟地理,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龙固镇李集小学
常胜钦
一、课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是由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国家课程。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是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学校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缺乏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实践证明,国家课程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更难以达到国家课程的预期效果。在推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国家课程普遍暴露出诸多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脱节;国家课程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等。
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应该直接参与到课程的编制工作中去。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加符合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校本课程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及时间设置上都有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我校地处乡镇,虽然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但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具有乡镇特色校本课程的前景广阔。在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自发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基于上述认识,我校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乡镇小学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确立了本课题,试图通过探索和实践,寻找到突破口,最终走出一条乡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好路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校本:指的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开发。它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和教师发起的,并在学校中实施,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特别是与校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2、校本课程。亦称“学为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校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3、开发:《牛津英语词典》中,把“开发”解释为“一切计划、方案的具体细节的确定或小说情节的完全展开。”而在课程开发中,指的是准备一项可操作的计划,以便去运用现有的教学大纲,包括教科书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或者也可指编制出一套教学大纲及其配套资料,以供班级教学使用,特别是指教科书、教参的编写以及教具的配备,有时还包括课程目标和评价手段。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然而,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不仅仅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在目前的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
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现代社会的教育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一切教育活动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创设适宜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实现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校本课程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课程。
2、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要重视书本知识,但是也从来认为知识最深厚的根源乃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知识之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这是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可以在书本之外,可以在课堂之外,可以在学校之外。
3、现代课程的有关理论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地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科学全面地分析校本教学资源,组织编写以“***********”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并有效地开展实施和评价。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通过实验,更新教师观念,建立课程意识,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展现教师教育智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3、强化学生独立能力、合作能力和非语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等产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协调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充
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是按照原先制定的研究方案,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特色性原则,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辅以调查研究法、文献总结法等,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
(一)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酝酿、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先设计了一个初步研究方案,然后成立课题组,形成了研究工作网络,之后通过召开课题组会议,进一步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了有关研究制度。
2、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文献研究阶段
本阶段,我们主要是利用假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阶段
主要是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乡镇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以“********”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3)实证研究阶段
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我们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依照环境分析后所制订的校本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校内及校外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
(二)实验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教研紧密结合,通过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反思、再体验、再反思,不断深化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实验工作的开展。
2、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内容进行调控,以参与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前后的认识和发展作为原始依据,组成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理性的总结和研究。
(三)实验措施
1、组建实验课题组。
2、成立学习型组织,建立每周学习制度,引发和推荐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组织实验教师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以实验骨干教师为龙头,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参与实践和研究的积极性,及时交流、展示、推广不同阶段的成果。
4、开展听课、评课、课例分析、研讨等活动,各分项负责人直接面对每位实验教师,亲自参与研究课的备课、试讲及评课活动。倡导实验教师勇于改革,不断总结新鲜教学经验。
5、保证实验经费按时到位,专款专用。
五、研究的内容分析:
课题研究应该是务实而规范的。按照既定的课题研究方案,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环境分析研究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因素分析的根本原因。环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决定了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斯基尔贝克曾经说过:“尽管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科目、学习理论以及对儿童的理解,但是课程目标不能仅仅从科目中推论出来,从学习理论中推理出来,或者从对儿童的理解中感受出来。相反,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
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环境,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我们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认真的分析。我镇地处汉江支源,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我镇的豆腐制品享誉海内外,可以说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学生开发校本课程的兴趣浓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强。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目标设置研究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本课题组成员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组织研究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编写了一套以“ ********”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可爱的荆门、神秘的钟祥、我们的母亲河、礼仪教育、家乡特产、科技大观”等。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特殊的教学目标和特殊的教育场所,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还编写出了相关的配套材料等。
(四)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实施过程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1、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察探究活动中去。我们给学生创造了适合的实践情境,使学生放心、放松地参与实践研究,他们的学习表现非同一般。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小课题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先后确定了如下研究小课题:豆制品制作与销售、母亲河的变化等。我们在选题上针对本地的丰富资源,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本地特色,教师在学生的课题研究中进行有效的辅导。
由于学生身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地位,面对的是身边熟悉的研究材料,比以往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有了更多难得的体验。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伴随着探究过程感受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中去,在与环境的相处相适中发挥了特长,优化了个性,提升了研究能力。
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抛开学校去谈教师的发展或成长,那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因此,教师的发展只能在学校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对自身实践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教师介入校本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着
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实践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效果更好。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教师逐步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及评价观念,认识到了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性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要求,体会到了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文本,而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过程。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科学大观》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了研究小组,由于这项课题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集体协调一致,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教师。由于校本课程的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需要具备多项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知识视野。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本课题研究全面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积极利用网络优势,积累素材,真正成为了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等。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3、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材料。它以其形象生物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固有的,它必须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现代媒体是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具有浓郁古镇氛围的《古镇寻踪》时,教师先用多媒体演示了用数码相机自拍的石牌古镇的美丽风光,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尽情地欣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趁势揭示课题。临近下课,朗诵由石牌本土作家蔡兴荣创作的《小巷》,学生边听边学,气氛异常热烈,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的“演”转为后台的“导”,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校本课程开发素材转化为具有直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五)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课题组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1、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将学生的学业与某些标准进行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评价又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们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认知内容。例如,在学习了《古镇寻踪》这课后,我们并不是着重考查学生对我镇的古代建筑、自然资源等方面记忆性的认知因素,而是让学生根据实地考查的情况,认真查阅各种资料,请教家长、老师,然后写出小课题研究报告,在撰写课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又如在学习《小豆腐闯出大世界》后,让学生进行豆制品制作表演,考察豆制品市场并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市场经营策略的若干意见,为石牌豆腐走向世界出一份力。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及社会参与到学生学业的评价中来。教师在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上,加强纵向比较,减弱横向比较,并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通过这样的学生学业评价实践,我们课题组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
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本身评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学校领导和课堂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用数理统计和描述的方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通过对课程本身的评
评价小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符号学生的需求,课程组织形式及内容恰当,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以上对校本课程研究内容的分析只是针对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它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我们认为,只有在认真地分析不同学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出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目标,并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评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强化学生的独立能力、合作能力和非语言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好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最终走出一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好路子,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的品位和特色。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课题组成员几年的倾力协作,本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发、收集了一批校本课程资源
编写了《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设计了《校本课程纲要》,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为今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丰富了素材资源,深受师生的喜爱。
我们在编写与实施教师指导用书时,力争做到主题鲜明,趣味性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好地适应学生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主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了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和实施:
1、整体性原则:把各科融为一体,发挥其整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个性、身心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围绕一个主题的多科内容有机结合的活动方式。
2、活动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发展个性,提高能力。活动是该课程的主要形式,基本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去启
为学生的活动充分地创造条件。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来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前准备——活动过程——评价——反思,学生自始至终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
4、愉悦性原则: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到充分的快乐。努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使学生充分获得情感和审美的愉悦体验。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情感。
(二)开发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在人类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活动之间建构起了一座桥梁,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教材内容丰富性的特点,教育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以适应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就要尽可能地拓展教材内容的领域,使那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内容因时因人而异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教师的“教”成为极富创造性的“教”,学生的“学”成为极具个性化的“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和策略。
1、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每一类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通过参与、探索、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
(2)科学性原则。精选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同时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性的评价。
(3)开放性原则。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使资源内容更加广阔,特别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开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较充分地思考、讨论,2、开发学科课程资源策略
(1)整合策略,即:整合教学素材,深化教学内容。教材虽然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块学习的土壤,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作为教师就应把教材作为教学素材去看待,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以此为依据来走进我们的实际生活,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需要迈近,达到走出教材、深化教材、跳出教材的目标,从而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整合教学素材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四方面:①考虑学科内容及特点。②关注教材上内容的呈现方式。③思考教学设计。④设想课堂使用情况。
(2)生成策略,即:捕捉动态生成,优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生成新的实践智慧的立足点。作为教师就应善于保护和捕捉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留心学生的反馈,及时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捕捉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情感。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四会:一会判断选择这些资源,课堂上信息量非常丰富,教师们学会了在40分钟内在师生交互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二会“回应”不同声音,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为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学会了根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三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面对课堂上动态性的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在课堂上来不及解决的教师把这些资源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爱学、乐思的积极情感。四会善待学生的错误,实践使我们感到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进行创造,发现真理,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同时也丰富着教学实践智慧。可见,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只有融进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得以真正实现。
(3)和谐策略,即: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潜在资源。在特别关注三维目标达成的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资源。实践使我们感到,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就无法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从知的方面来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而从情的方面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都是具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自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平等的交流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来自课堂和老师,很多的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积累,只要我们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孩子们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更加喜爱学习。
(三)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张扬
1、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本土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
2、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完全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校本课程就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了,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3、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全校学生活泼、团结、积极向上。
(四)教师的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得到发展
1、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2、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3、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的论文有多篇分别在国家、省、市、县获奖或者发表。课题组在研究中,捕捉展示机遇,参与展示过程,以专题研讨、评比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为舞台,推出了一批老师。
(五)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如:
1、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2、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
3、如何进一步适应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开发出系列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面。
4、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建立学生实践基地。
5、如何进行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等等。
我们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我们将会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继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使其不断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转变引起学生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家乡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与品位。
我们的展望是:
1、组织课题组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使学校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3、进一步研究学校课程的发展,科学分析学校和社会课程开发因素,自觉地开发培养未来意识的课程。
4、不断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要对开发过程中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为学校领导和课堂教师修正和完善课程目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提供依据,制定出适合学校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实施细则,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学校的整体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