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思考
对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也是打造“和谐南部”和构建丘区经济强县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调研组几名同志下乡镇,到机关,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摩、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就我县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提高乡镇干部化解社会矛盾能力提出了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现状
(一)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
=、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不强。
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农民综合性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是全党的第一要务,也是检验乡镇干部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对乡镇干部抓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广大群众思富、快富的愿望日益迫切。但乡镇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不能成为群众走向富裕的领路人。调查反映,一是大多数乡镇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之外出学习考察机会少,对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有畏难情绪,不敢正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更不敢大胆地带领农民跳出农业谋发展,走出农村闯市场。有的抓市场经济工作是门外汉,只能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缺乏根据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引导农民从更宽的领域发家致富。二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有的发展经济局限于老套路老办法,不善于发展商品农业和工商业;有的守着“金饭碗”去“讨饭”,找不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善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跟风。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知之甚少,市场开拓面十分狭窄,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是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有些乡镇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艰苦创业精神不佳、开拓进取干劲不足。有的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热衷于创造“显绩”,对乡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多;有的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不善于带领群众找准路子、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热衷于向上级讨钱要钱;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当“太平官”,得过且过,任职多年,山河依旧。
=、为民服务技能欠缺。
乡镇干部为民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人做、没时间做、没心思做”这几个方面。
“没人做”,是指基层干部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服务需要。目前很多乡镇机关干部加上七所八站,人员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但经过几次机构改革,真正精通农业生产科技的干部少之又少,很多乡镇几乎没有科班专业人才。部分基层干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劲头不足,缺乏农民需要的专业技术,没有掌握适应当地和行业特点的一技之长。一个乡镇的数十名乡干部,大多是组织管理人才,没有技术,学农的少,懂农的更少。不是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那么困扰群众的农技推广、科学种田、防疫减灾、种植结构调整等难题怎么能解决呢?
“没力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农民具有相应的创新观念、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也需要基层干部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而现在一方面很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信息不灵,盲目从众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不少基层干部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规律,缺乏带领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加之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乡镇干部难以甚至无法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这样,就会因农民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实现不了而产生矛盾。至于有的地方越俎代庖充当调整主体,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条件,以行政手段强迫农民调整经济结构的做法,更会因给农民利益带来损失使矛盾增多和加剧。
“没心思做”,调查中发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时期,乡镇干部在心态上是,“三等三看”,即等改革方案,看是否真正执行;等改革过程,看谁肯真正下岗;等最后结果,看谁敢真正落实。在去留上是“三凭三不凭”即凭跑、凭送、凭关系,不凭本领、不凭政绩、不凭实干。有人(官场背景)、有钱、就有岗,真干假干一个样。于是=/=的人干事,=/=的人混事,=/=的人坏事。极大地挫伤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根本没有心思抓农业生产,严重影响了乡镇当前工作。
=、劳务输出缺乏有效组织。
一是基层干部没有将劳务输出当成一个产业来抓,缺乏有效组织,导致农民工无序流动。二是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培训无能为力,致使农民工大多无技术技能专长,学历低,盲目闯、碰运气,只能打些零散工、粗重工、况且工价低下,工作不稳定,收入无保障。三是乡镇干部在劳务输出的组织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中间环节,没有中介服务组织,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成本。
(二)化解农村债务矛盾能力较弱
巨额乡村债务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最近十年间,====年分税制前,乡镇的财政基本上由县级统收统支,基层政府基本上没有债务,而====年后,乡镇财政普遍成为一级财政,在新税制下,“财权上收,事权下移”,使乡镇逐渐沉淀了大量债务。据县审计局最终审计,全县乡镇负债=.=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万元;村级债务=.=亿元,村平债务==.==万元。
上世纪==年代,乡镇为完成自上而下的诸如“普九”、“村村通”、“井池园”等各种达标升级任务而负债达标。一个广泛流传的顺口溜形象地描述这种做法说:“采取什么措施我不管,政策不能违背,任务必须完成,否则追究领导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想办法加重农民负担,变卖集体资产及向各方高息借贷。”一位镇长说。
乡镇达标任务常常又分摊给了村干部。一旦村干部不能及时收齐乡镇下达的税费任务,就不得不通过变卖集体资产或借高息来上缴税费。村级债务因此形成。
乡镇负债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后欠下巨额债务,普九工程建设拉下大笔债务,前任乡镇领导搞政绩透支,“寅吃卯粮”又欠下一笔债务;加之乡镇年年垫税、提留尾欠不断增加、弃田抛荒、全家外出形成的税收悬空、老债务利息的自然增长等诸多原因,致使乡镇债务屡屡上升。旧债还不上,新债又增加,致使债务越滚越大。
巨额的乡村债务掣肘着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乡镇干部被沉重的债务缠着不得脱身,有时为了躲避债主要债,还不得不东躲某省,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来谋划发展事宜。一些欠债较多,没有偿还能力的乡镇对发展前景失望,存在着“看摊子,守门户”现象,多数干部对乡镇工作充满困惑和无奈。“现在镇政府每天都有来讨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镇领导苦恼地说。
而农业税收的取消,又使这个既有难题更加凸显,如何来化解乡村债务这个“结中结”呢?很多乡镇干部一谈起这个问题就直摇头,表示对化解债务无能为力。
一是乡镇原有资产已经基本用于抵债。东坝镇一位镇干部说,“乡镇企业、山林、湖泊、水塘等资产,该卖的都卖了,该处置的全部处置了,有的是用资产抵,有的是经营权承包。现在山林湖泊几乎全都是私人经营的了,甚至包括堰塘。”
二是招商引资、发展工商难度很大。“目前想迅速发展工商业有很大的难度,招商引资很难,一是条件有限,交通不便,别人不愿来;二是没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三是没有税收优惠,沿海该交===万的税交===万就行了,这如何吸引别人来我们这里办企业。”一位乡镇的领导对我们说。
三是不允许追收农民欠税。以前部分农民拖欠的农业税,现在的规定只能挂在帐上,不允许追要,还债的途径就难有了。“乡村债务不但没有化解,利息还在增加,数字还在上升,这个包袱甩也甩不掉。”
四是上级转移支付十分有限。一位乡长说:“我乡=====人,属中等乡镇,国家转移支付==万元(不包括工资和民政上的支付),但一是上级要代扣公路税、计生税、升钟水库水费粮以及区级上交款等,占总支付的==—==%,大约==万元左右;二是发放村干部工资,县上核定的村干部工资为==万,但实际要发==多万元;三是还要解决上级批复的各种农民*金费、五保户生活费等支出,实际乡镇的活动经费不足==万元了,乡镇只有靠‘寅吃卯粮’来维持运转,就更不用说还债了。”
五是农民负担依然存在,乡镇干部有心无力。====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升钟水库水费粮、世行粮等负担人平也有三四十元。大多数农民本身受益不多,同时认为取消了农业税就不得再交钱了,因此不愿交钱交粮,乡镇干部对此很是无奈。
第二篇: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调研
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调研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是当前乡镇工作的重点,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通过走访查阅、现场观摩、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形式,就我县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提高乡镇干部化解社会矛盾能力提出了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能力的现状
(一)农村各类矛盾呈高发期
1、农村群众对在惠农政策落实中的不公开公平公正而产生矛盾已经成为农村的主要矛盾;群众对乡村干部不满,也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中还存在以权谋私,落实对象不准的行为。在落实农村最低科生活保障,民政救济资金、危旧房改造、灾后重建资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强农惠农资金时存在优亲厚友、截留、克扣的现象,造成群众不满,导致在农村的正常工作中和乡村干部发生矛盾;
2、农村土地征用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拆迁补偿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近年来,我县城乡基础设施项目逐年增多,建设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在城乡结合及交通沿线的乡村,因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而产生的矛盾较为突出,群众对自己的利益诉求要求过高,与政策补偿标准不一致,而引发阻挠建设项目的人和事越来越多;
3、农村家庭及婚姻引发的矛盾纠纷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农村夫妻双方离婚率上升,婆媳关系不和,矛盾突出,部分老年人晚年生活没有保障,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无人照顾引发的问题突出;
一要务,也是检验乡镇干部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对乡镇干部抓经济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广大群众思富、快富的愿望日益迫切。但乡镇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不能成为群众走向富裕的领路人。调查反映,一是大多数乡镇干部缺乏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不懂得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之了解学习外地的经验少,对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有畏难情绪,不敢正视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更不敢大胆地带领农民跳出农业谋发展,走出农村闯市场。有的抓市场经济工作是门外汉,只能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缺乏根据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引导农民从更宽的领域发家致富。二是有些乡镇干部抓经济工作的视野不宽、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有的发展经济局限于老套路老办法,不善于发展商品农业和工商业;有的守着“金饭碗”去“讨饭”,找不准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不善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跟风。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知之甚少,市场开拓面十分狭窄,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三是有些乡镇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艰苦创业精神不佳、开拓进取干劲不足。有的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热衷于创造“显绩”,对乡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多;有的在困难面前精神不振,不善于带领群众找准路子、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热衷于向上级讨钱要钱;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甘当“太平官”,得过且过,任职多年,山河依旧。
2、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乡镇干部为民服务存在的问题主
试能力弱,造成乡镇干部提拔无望,加之乡镇干部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而待遇和薪水却是最低的,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大多数乡镇干部不安心乡镇工作;
3、农村干部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不活。由于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群众对干部意见较大,对干部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不信任,也不愿意找乡镇干部,于是一有问题就上访,同时,乡镇干部自身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上习惯于用老办法,习惯于简单的说教,造成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
二、乡镇干部化解农村矛盾能力不足的原因
目前乡镇的交通方便了,干部离群众却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与群众交流却少了;干部文化程度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却降低了;国家惠民补贴增大了,群众的意见却越多了;各级干部下基层频繁了,基层工作的底气却不足了,分析原因,主要存在:
(一)部分乡镇干部理论水平不高,法律运用不准。乡镇干部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乡镇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最近几年乡镇干部年龄偏小,多数为新分配干部,在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上不足,少数乡镇干部法律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失去了信任,一旦群众对立情绪升格,极易引发新的矛盾纠纷。
(二)农村工作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近几年来,一些乡镇领导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一手硬
综合治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结合我县实际,目前正在开展“三三五五”社会管理工作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乡镇干部做好“五官”,积极协调社会关系
一要常走访、实交心,做联系群众的“亲情官”。乡镇干部要把联系群众当基本功、必修课,坚持做到常走访、实交心、诚帮助、勤服务,以自己的真心换回群众的实意。尤其要加强与四方面群众的联系,第一方面是致富带头人,就是种养加大户、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各种经纪人等,他们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带头者、受益者,是先进生产力的践行者。第二方面是有文化的人,就是文化科技新闻工作者、教师、医生、宗教人士、离退休干部职工等,他们是先进文化的宣传者、推动者,也是社会舆论导向的引领者。第三方面是最困难的人,就是鳏寡孤独、发生天灾人祸等致使生活困难的群众,要保障他们的生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这些人手中。第四方面是特殊人群。要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着重把刑释解教、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闲散青少年和重点上访人员作为各级干部重点联系对象,切实加强管控措施,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教育管理和生活生计问题。团结、引导、关心、管理好这四方面的群众是赢得人心、聚集力量的关键所在。
二要懂政策、知法规,做服务群众的“明白官”。目前,群众工作之所以难做,很多与群众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党委政府的政策、主张及与不懂法律法规有关,乡镇干部要把学好用好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基本素养、基本要求,为群众释疑解惑。避免“以
中有一些不良风气,一些干部满足于开会拿着稿子念,督查跟着别人转,乐于迎来送往陪吃饭;有的干部喜欢听报喜的假话,不喜欢听报忧的实话,有了成绩抢前头,有了问题绕道走。这种歪风,既影响干部的威信,又影响党政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乡镇干部就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敢冒风险,肯为基层干部群众承担责任,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善于解决基层的困难,善于体贴群众的难处,善于与干部群众一道解决难题,这样才能听到真话、掏心窝子的话,才能成为群众欢迎、尊重的好干部。
(二)提高干部的“四种”能力,积极应对社会矛盾
1、要提高辨别矛盾的能力。要加强对乡镇干部进行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的政治敏感性,提高乡镇干部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牢牢把握驾驭和处理农村各类矛盾的主动权,从而有效地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防止矛盾的扩大和升级。
2、要增强预防矛盾的能力。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家一门心思搞建设,促发展,各种矛盾就比较缓和,干群关系也比较和谐。而经济落后的地方,乡风低俗,成天打牌赌博,坐吃论道,乡村办什么事都得靠摊派,农民的承受能力又很有限,矛盾便容易爆发并激化。因此,乡镇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从被动式的处理各种矛盾转到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主动预防和缓解各种矛盾上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发展经济,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富裕农民,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改善教育、卫生、法子,对支柱产业发展能给予政策扶持的积极争取扶持、对贫困群众能给予资金扶持的及时安排、对致富能人给予项目扶持的积极协调;
4、喜事上门贺,改善群众对干部的看法。群众家中有娶媳妇或孩子满月等喜事中,不做门外汉,积极上门贺喜,加强和群众的感情投入,以此改善群众对干部的逆反心理;
5、悲事送温暖,改善群众和政府的关系。对群众家中发生的丧葬,车祸,大病等悲事,要积极掌握,及时上门联系,能协调和帮助的做到力所能及的帮助,化解群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情绪;
(四)乡村经常开展“三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在乡村经常开展“三普三访三调保稳定”活动。每年要在乡村对全民开展普法宣传、对重点人群开展普法教育、对乡村干部开展普法考试,以此推动全民性的普法教育;经常走访查民情、定期下访解民难、事后回访促落实;邻里矛盾村上调、干群矛盾乡镇调、复杂矛盾联动调三种调处机制;
2、在民族地区开展“三联三引三助构和谐”活动。村党支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引导宗教活动场所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协助村党支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村干部联系宗教人士,引导宗教人士自觉做到“四个维护”,宗教人士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教育群众;党员联系信教群众,引导信教群众移风易俗奔小康,信教群众协助党员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对全体乡镇干部的挑战,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目前,全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
第三篇:关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几点思考
关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几点思考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加快,城乡统筹的顺利推进,农民的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洋溢着一派欢喜、和谐。但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依然大量存在,若处置不好,将会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会失去。有效化解农村矛盾已经至关重要,是巩固农村工作成果的必要保障,也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须选择。只有鼓足面对矛盾的勇气,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才能切实做好当前农村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一、正视矛盾,渠道畅通是前提
总体上,影响农村稳定中所存在的各类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从目前反映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土地征用、各种工程建设用地补偿标准不一或不到位、群众应有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部分司法不公、社会治安防控不力、问题处理不及时等引发的,1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以冷漠的态度等闲视之,要建立和完善充分的民意表达机制,在各项政策和决策出台前,充分进行调查、走访、座谈,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减少和防止随意性,避免工程、项目仓促“上马”,让政策、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积极搭建基层政府、群众自治组织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平台,拓宽民意表达途径、民情反映渠道,完善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机制,明确职责,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指明“出路”,坚决杜绝“冷、横、硬、推”,不仅要奉行“谁的孩子谁抱走”,更要强调“谁的责任谁处理”的理念。
二、公正公平,维护权益是基础
在农村矛盾中,因干部作风问题、土地征占、工程建设、农村政策落实等引发的农民与村干部、集体、政府之间的矛盾处理难度最大,表现形式也最为激烈。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原因,无论是相对社会人,还是诸如企业等单位法人,农民仍处在相对弱势的一方。这就要求切实转变农村干部作风和基层政府职能,认真践行“农民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大力实
行 “两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三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密切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并将对各类矛盾的调处,当做实现保护和实现群众合法利益的一项活动抓好抓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基层干部在处理问题时优亲厚友,见利忘义,甚至与民争利,影响基层党委政府形象,破坏基层政府公信力,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减少农村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生。在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过程中,只有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公正公平,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各类矛盾也才能得到有效化解。也只有正确处理好法与理、情与法、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对符合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法律、法规办;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现行政策办;法律、法规及现行政策都没有规定的,尊重事实和历史,体现公平,照顾各方利益,才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深入实际,强化宣传是关键
就本身而言,农村社会矛盾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农
村条件所限,物质条件匮乏,对各类政策法规理解不透、明白不了而引起;另一方面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诱导产生。对此,基层干部要学会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去面对面地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社情民意,切实掌握影响本地区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其次是建立有效的政策宣传和普法教育机制,特别是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要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好一线作用,把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到位,把一切关系到维护农民利益,保护自身权利和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土地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行政诉讼法、民法、计划生育法等普及到位,使其明白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解、复议、仲裁、起诉等多种手段,多渠道理性诉求,而不是期待领导的“条子”,或以过激言行要挟党委、政府。再次是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说服教育与依法惩处相结合,以疏导教育为主,在宣传教育面上,“不漏户、不漏人、不漏事”。
四、多方联动,化解矛盾是根本
农村社会矛盾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依靠一两个部门是无法完成排矛盾查调处的,必须多方联动,共同出击,才能取得实效。要强化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整合基层派出所、村(居)调解委员会力量,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在矛盾凸出,己形成规模人群聚集的时候,所在乡镇、街道领导、涉事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信访、公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要及时赶到现场,相互配合,做好接待、劝返和答复工作。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党组织、富有正义感且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矛盾纠纷当事人的亲属和亲戚朋友的作用,对当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同时,要健全完善有效的司法救助机制,比如对在农村常见发生的家庭婚姻和赡养纠纷中的妇女、老人提供法律援助,重建农村传统道德体系;利用疑难信访基金和司法救助资金,解决复杂疑难信访、承受不了过高司法成本的农民的基本司法保障和服务等现实问题。
五、加强督查,责任落实是保障
要坚持督查督办,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确保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各类问题敷衍塞责、拖延扯皮的一律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不负责、不作为的有关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处罚建议。对有关单位、个人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矛盾而造成不稳定事件的,进行责任追究,实行单位、个人“双惩制”,更好地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和谐。
第四篇: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
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
朱伟坚
随着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换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和高发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已成为影响新时期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正确处理和有效化解新时期社会矛盾,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突出
(一)当前,我国正进入“危机多发期”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关口,一是GDP总量超过6万亿美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我国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变动深刻,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二)社会风险理论的主要观点
1、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无数的机会,但同时也制造了无数的社会风险。
2、风险来自各个方面。
3、风险有浅层和深层之分。源于社会结构方面的风险则属于基础性的、深层的风险。
4、社会风险一旦演化为突发性事件,那么其扩散性极强。
5、社会风险在政治上是对现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一个极大的挑战。
6、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社会风险种类按其威胁的严重性程度排序是:生态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恐怖主义袭击风险
(三)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
当前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转制、劳资关系、工资社保、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土地承包等方面。从表达诉求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行为主体的群体性。
二是表现形式的激烈性。
三是人员结构的组织性。
四是问题处置的复杂性。
五是社会危害的严重性。
二、新时期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群体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发生根本改变,社会成员分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众。
(二)社会公平缺失
当前,社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一些弱势群体生活十分困难,相对均衡的社会成员结构和利益分配结构还没有形成。
(三)社会管理滞后
社会管理滞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特别是农村社会问题十分突出,往往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酿成大问题。
(四)群众维护自身利益表达方式的错位
由于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的缺失,法律解决问题的滞后性和公信力不足,形成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恶性循环,造成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增多。
三、四大机制化解社会矛盾
利益时代的到来,是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结构分化两个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都可以成为一种利益,从中滋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这种利益进行博弈。利益冲突常规化,我们必须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机制
(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根本缓解利益矛盾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引导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利益引导机制,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益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对
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法律和道德是利益需求和利益行为的调节器和控制器。
(二)建立诉求表达机制 合理化解利益矛盾
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的社会成员,都有各不相同的利益和利益诉求。这就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协商和对话机制,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三)建立矛盾调处机制 及时处理利益矛盾
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利益保障体系 积极预防矛盾产生
经济利益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主导方面,从近年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属于经济利益问题。群众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对于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要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种种经验和教训表明,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方针。要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群众的利益要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抓紧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个人简介:
朱伟坚,现任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培训项目设计部主任,副教授。两次荣获全省党校系统优秀面授教师称号。近年来,在《理论月刊》、《理论探索》、《党政干部论坛》、《岭南学刊》、《上海社会科学》等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50多篇,主持的主要课题有《大部制改革后市区镇(街)市权关系研究——以佛山改革实践为例》、《佛山科学发展蓝皮书报告之一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狮山、容桂简政强镇研究》等,参与佛山“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佛山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四项,获得全省党校系统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次。2008年,荣获佛山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十百千工程” 社会科学类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第五篇:关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的几点思考
社会矛盾化解是“三项重点工作”的基础。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的利益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成为基层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社会矛盾化解水平是基层群众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作力点。现就如何做好社会矛盾化解浅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看法:
一、当前农村的主要社会矛盾及其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利益之争”上,分析其基本情况,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在环境艰苦、待遇很低的情况下,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一部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侵犯农民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二是土地供求关系紧张。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目前大多数
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土地征用和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赔偿利益不均衡,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而且解决起来十分困难,政府一方面要低成本发展,一方面无力支付老百姓的土地补偿费用,矛盾十分尖锐。三是农民负担相对较重。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产业结构老化的影响,农业产出增长缓慢,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放缓。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消费水平逐年上升,生活开支、教育开支、医疗开支、生产投入增幅变大,部分农民的负担相对来说依然较重。由此引发的干群矛盾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边远落后地区尤其如此。四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素质普遍偏低,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由于观念的原因,农民信“访”不信“法”,“青天情结”非常严重。有的事情本来很小,少数人能一直访到中央,有的即使经过法律程序判决,还要上访,有的甚至与政府故意对抗。涉法信访在信访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除司法不公原因外,主要是上访人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五是农民治安要求增强。治安状况是老百姓极为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检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尺。治安状况不好,老百姓没有安全感,生产生活得不到保障,危害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引起群众的不满和不安。六是宗族派性斗争犹存。村民自治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在村委会直选和村民自治过程中,宗族矛盾、派性斗争也似乎有了机会,斗争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破坏选举、煽动闹事、制造混乱和不停地上访,直到“对手”下台为止。
七是党务政务不够公开。因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不及时,程序不规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不到位,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得不到保障,引起农民不满,从而引发群众对政府的抵触情绪。
二、准确把握目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在我国当前特定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社会利益格局会重新调整,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纠纷也会不断涌现。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矛盾纠纷主体发生变化,矛盾覆盖的范围日益广泛。由于社会改革,农村民间纠纷主体发生了变化,过去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纠纷,发展成为村民与基层行政村、村民与企事业单位、村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矛盾纠纷主体的当事人不再仅仅是村民个人,还包括了许多经济主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矛盾纠纷主体呈现多元化。二是矛盾触及问题层次加深,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突出。由于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政治上涉及民主权利,思想上涉及价值观和利益观等。现在农村的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征地拆迁、土地山林纠纷、水利纠纷、婚姻赡养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成为主流,其范围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方面。三是干群矛盾风险增大,涉及的对象群体性增多。在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中,一些村民在利益问题上产生共鸣,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农村矛盾冲突的对抗性增强,那些涉众广泛、对全局影响较大的矛盾一旦激化,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一些地区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潜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意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往往会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而引发,迅速演化成一场集体行动。四是矛盾表现形式复杂多样,相互影响、交织、牵动。矛盾出现之初,大都希望能通过正当途经将问题予以解决。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若没能在有关基层部门得到有效解决,当事人在多方求助无果的情况下,往往情绪激动、行为过激,有的越级上访,有的酿造成严重的治安事件、刑事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一些地方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借机宣泄,其隐藏的风险不小。五是矛盾政治因素有所增加,群众自保能力有所提高。现在的农民,越来越懂得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也越来越懂得监督干部。当一部分群众利益受到干部侵害的时候,一些在外打过工、当过兵或者退休返乡的干部教师等地方能人,往往会主动或者被推选出来,与当地干部交涉。如果基
层干部不能答应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常常以上访的形式对当地干部施加压力,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三、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对策
(一)强化基层基础,夯实维稳根基。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其平安建设的依托作用,加快形成以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综治、政法组织为骨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在维护社会核心稳定中发挥核心作用。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支持力度,加快公安、司法等政法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矛盾调处中心和人民调解组织等硬件设施建设,以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阵地的作用。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将综治、平安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人民调解员的补贴和工作经费,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矛盾化解工作兵多将广和“弹药充足”,为这场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先决条件。
(二)加强队伍建设,配优配强人员。一是充实人民调解队伍力量。将“招录”、“聘用”及其他灵活用人方式相结合,吸收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法律知识牢的新鲜血液充实到矛盾化解工作者队伍中去,同时积极吸收社会上的“三老”人员,组成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配合,相互调动的矛盾化解工作者队伍。二是加大对现有队伍的培训。加强行业性、专业性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对工
作队伍对《人民调解法》、调解协议的书写等内容的学习,剖析案例等方法,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矛盾化解技能,丰富他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升矛盾化解的质量。三是稳定矛盾调解工作队伍。可以考虑直管或垂管的方式,将政法干部从事矛盾化解工作的人员固定化,确保矛盾化解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减少被借用和一人多职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考虑对从事矛盾化解工作的,成绩比较突出的,优先提拔,以此激励人、留住心。
(三)整合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手段。一是整合三级网络力量。充分发挥乡(镇)、村(居)、组(社)三级调解网络作用,形成互补,使之形成一个矛盾化解工作的强大网络,使每一起矛盾纠纷产生时,当事人可诉求的主体多元化,矛盾化解的力度更大化,解决矛盾的能力实体化,有效地规避人民调解队伍不足、公信力还有待加强,公安、法院、检察院警力不足等问题。二是引导律师参与调解。探索律师、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主动参与民事纠纷调解的有效途径,完善律师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采取诉前调解、庭内调解、庭外和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引导当事人更多地通过调解手段消除纷争。三是发展民间调解力量。通过必要的物资投入,将农村党员、老干部、有威信的群众吸收到人民调解组织中,装大民间调解力量,以群众做群众的工作,更加有效地推动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工作发展。一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情报信息网络,政法书记负责统筹,各领域分管领导负责包案,乡综治维稳中心负责调处,村治调主任负责化解,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由责任人负责调处到位,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制定“部门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以司法所为主体,公安、法庭、移民、信访、林业、土管等单位和部门联合的工作体系,集中优势兵力协助基层消化社会矛盾和纠纷,把矛盾和纠纷化解的基层、化解在原发地带、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考核奖惩制度。探索建立将“矛盾化解成功率”列入各级政府综合考核体系,这将有效改变部分地方领导对矛盾化解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对人民调解工作支持不足的局面,能够更好地提升矛盾化解工作的质量。
(五)强化宗旨意识,赢得群众信任。一是帮助困难群体。用活用好现有政策,从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救灾扶贫、致富信息等方面着手,对生产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给予积极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干群矛盾的作用。二是落实好惠农政策。农村基层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实现
增收致富。只有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搞好生产生活,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物资保障,农村的稳定才有物资基础。三是增强为民服务本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也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只有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想群众之所想,积极为群众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出现的社会矛盾,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