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文明习惯培养的案例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案例
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好习惯。
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人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需要训练的。一个好的行为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而是一定要训练,而且要持之以恒。
我们班就有个男孩子老是不好好写作业,上课也不认真,非常贪玩,不用心上课。为了让他改掉这个不良习惯,我告诉他说,以后每天放了学,就到我这儿来写作业,他说好!坚持了几天,孩子表现不错。但是有一天我们教师要开会,回来晚了,回到办公室一看,没人了,孩子早走了,又去玩去了。第二天我找到这个同学,问他昨天去哪儿去了?他说昨天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我不在办公室里。他想我可能有事,他就回家了。第二次,我回到办公室又没有见到他,这次他编了个理由,他说他看了一眼我还是不在,他就又走了!我知道:这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贪玩的欲望又强烈了,找个理由就往外跑。我知道这样不行,这天晚上就给他的妈妈打电话,说让她现在就把孩子给我送来,让他把今天的课补上。孩子太出乎意料了,没想到我会这么认真啊!结果孩子拿着书包到学校里来,我刚好还在备课,陪着他写作业。他知道了老师这么认真,回家了还要把他叫来,以后只好坚持,经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因此,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坐得端正的同学,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你真会动脑筋!你真棒!„„”这些语言,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常抓不懈,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梁 玲
第二篇:小学生文明习惯培养警句
开展未成年人“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摘抄名言)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
●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洛克●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曼恩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作者:萧伯纳
●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作者:高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丁(意大利)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
●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坎普滕的托马斯)
●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好习惯可以保证他们不成为坏人。(华兹华斯)
●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思维引入歧途。——(济慈)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罗)
●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中。(佩利)
●在克服恶习上,迟做总比不做强。(利德益特)
●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但是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
●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
都会习以为常(拉布吕耶尔)
●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习惯成自然
●人喜爱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爱尔兰)成的啊——(忒壬斯)●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
声。
●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 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 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 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
● 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 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 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 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 告别陋习,健康文明。
● 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 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 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 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 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 让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 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
声。
●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 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 文明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 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 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
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 绿色、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 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 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 星空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我们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
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
● 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 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
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
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 对不文明的行为说:“NO!”
● 别让坚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草坪
● 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水资源
● 道路的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 放飞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 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
● 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 健康的体魄,来自运动。
●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 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 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 讲文明,信科学,防非典,同行动。
●
6、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
7、万众一心抗非典,众志成城保畅通。
●
8、科学、健康、环保、文明。
●
9、革除陋习,战胜非典。
●
10、告别陋习,健康文明。
●
11、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道德。●
12、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铲除病菌滋生土壤。
●
13、告别陋习崇尚文明,向不良卫生习惯宣战。
●
14、克服不良习惯,养成文明行为。
●
15、学道德建设纲要,扬文明行为新风。
●
1、请勿乱倒垃圾污水
●
2、不准打架骂人斗欧
●
3、人人有礼貌,个个爱学校
●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7、请自觉遵守纪律
●
8、请保持室内卫生
●
10、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
11、请讲普通话
●
14、上下楼梯靠右行勿喧哗
●
16、讲文明 讲礼貌
●
17、请保持安静
●
18、讲文明讲卫生人人有责
●
19、请爱护公共卫生
● 20、爱护花木 美化校园
●
21、请勿乱涂乱写
● 22爱护花草树木
● 23请讲礼貌用语
● 24请勿随地吐痰
●
25、博览群书 提高素质
● 26不在走廊乱跑乱跳
● 27请节约用水
● 29自觉遵守课堂常规
● 31请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 3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 34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
● 35自行车停放处
● 38人人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 39心灵美 语言美 行为美 环境美● 40请勿吸烟
● 41男厕所
● 42女厕所
● 43爱护公共财物
● 44请不要把杂物丢进便槽
● 46生活简朴 不挑吃穿
● 47保护花木 人人有责
● 48保护环境卫生 人人有责
● 49自觉养成卫生习惯
● 50请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 51 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
● 52爱护花木请勿攀折
● 53人人讲卫生 个个爱清洁
● 54人人动手搞好卫生
● 55饭前便后要洗手
● 57普及文明用语 提倡礼貌待人
● 60讲究卫生保持清洁
● 61、团结进取争创名校
● 62讲卫生光荣 不讲卫生可耻
● 63学校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 64排队做好快静齐
●“播种文明、收获温馨”、● “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
第三篇: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桃城二小 黄朝新
[案例] 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在出操时,经常趁着老师不注意躲在教室里,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今天说头疼,明天说说肚子疼,找各种借口不出操。体育课时,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就参加,不感兴趣的就找借口不参加。在家里,爸爸妈妈叫一起去散步、打球也不愿意。形成了懒散的习惯。[分析与对策] 在工作多年的教学经验期间,发现大多数孩子希望参加有智谋、有技术的游戏。在小学阶段,孩子依靠课程和有效的教学设施有尝试各类运动项目的机会。要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应在加强学生在校的体育指导以外,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其转变观念,共同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一、要培养小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最乐意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凡是主观上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很难做好。所以,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应当从培养兴趣入手。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一般地说,经常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轶闻,与学生一起跑步、做操、打球等,都是促进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要注意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跳橡皮筋,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又比如,让学生一边排队去做早操,一边唱儿歌: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身心都得到锻炼。当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发展和巩固后,老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加重体育锻炼的成分,增强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教师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爱好、特点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项目。每个孩子都喜欢令人兴奋的体育运动,他们还希望在自己所参加的集体活动中显示出个人成就。
二、要教给小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
体育锻炼把实际活动放在第一位,强调通过具体运动增强体质是无可非议
的。但体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体力活动,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才能提高体育锻炼的成效。为此,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给小学生一些常见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比如,锻炼前应做哪些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应做哪些整理活动,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等;打篮球的传接球、带球突破、投篮、防守等。二是要给孩子说明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如田径类的活动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类活动对灵敏和弹跳的要求较高,使孩子能够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见运动项目;三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适于从事哪些运动项目,由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较低,心脏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长跑、举重、吊环、长时间倒立等运动项目,而应当选择那些负荷较轻、欢畅活泼的运动项目,如游戏、简易体操、小球类等;四是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这些是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孩子有所了解。但是,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和他们一起对参加体育训练进行反复思量和研究讨论,并给予始终如一的关爱和支持。
三、小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化
小学生做事情往往缺乏自觉性和毅力,对事情的兴趣较容易转移,如果班主任和家长放松对他的督促,他在体育锻炼上就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样自然就会妨碍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制订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明确锻炼的目标和内容,规定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如规定每天早上6点30分起床做操,每天下午放学后打乒乓球等。当然,这不一定要写成文字,但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讲清楚,使他做到心里有数、遵照执行就可以了。在制订计划时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使小学生的机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的体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所以运动量也应随年龄而逐渐增大。在制订计划时,在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应坚持各种运动项目的全面锻炼,使小学生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全面的改善。在计划的落实方面,老师可能因为全班人数太多而难以全部照顾到,所以应让学生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学生一起锻炼。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安全,不断提高学生的技巧,也是对学生最好的督促。家长如果不能和孩子天天在一起锻炼,也要经常鼓励孩子坚持锻炼,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周、两周、一个月)检查一下孩子锻炼的情况,指出孩子进步的地方,告诉孩子应当改进的地方,这是孩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催化剂”。
只有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
第四篇: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案例分析范文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案例分析
邓敏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49名学生,语文综合基础知识相对于其他班比较扎实,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较大问题还是习作。如文章雷同现象严重;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以及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但本班孩子的习作缺乏真实情感的倾向,即便有了实感,文章内容却缺乏必要的整合,不懂得对材料进行取舍,仅仅依靠大量的材料来构造文章,内容分散缺乏必要的整合,整篇文章就显得杂乱无章。另外,在语言上错别字、用词不恰当等问题较多。特别是陈影这孩子,上述问题她尤为突出。每每读她的文章,觉得题材、体裁找得准,可是内容松散,中心不突出集中;布局谋篇的思绪比较混乱,需要老师从旁加以指导理顺。
二、问题分析
王亚楠的各科成绩都属中上,这孩子在学习上较为自觉主动,上课积极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没让老师和父母操太多的心。而细节决定成败,语文这一门的基础知识很扎实,就是习作存在的问题较大,习作老卡壳,仿佛走进了死胡同,徘徊在中下水平。透过家长得知这孩子平时也不爱读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机会做了好多工作仍提不起她读书的兴趣,这让父母也很无奈。她每次拿到作文题目都不知从哪下笔,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安排不合理,思绪混乱。自己感觉写得不错可是老师评价却不高,这让孩子也很苦恼。
三、辅导策略效果
针对王亚楠习作上的问题,我私下找她谈话,说服她首先多看书,看多类型的书,特别看作文书不要只为看而看,要懂得看门道,写作技巧。翻开一篇文章,一看开头、过程、结尾小作者怎么写;二要结合文章批注读文;三再看评语;可重复多看几遍,学习文章的结构,布局谋篇。在这过程中,家长负责监督促进。批改文时,我注重词句运用、内容安排、文章结构的批注,尽量做到细化批注,让她明白,每种文体应如何着手,如何构思才能使中心内容坐怀不乱,集中不散。其次注重积累,厚积薄发。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资源让其选取自己喜欢或觉得有意义的材料摘录下来,并定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丰富其知识储备,帮助她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班里开展读报剪报汇报活动,激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剪报的内容。另外,小练笔也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方式之一。隔周交一篇小作文,小作文的内容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一个两个片段,也可以是你最近感受的等等,文章结构可参照自己看懂的作文结构习文。这样通过作文去表现真实的自我,表达最真的感受。不仅能锻炼了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
再次,利用学校开展的读书周活动的契机,鼓励孩子看书写体会或感受。先在班里选出优秀篇章加以奖励,再此基础上选出优秀文篇参加学校的评比。期末开展班级做剪报评比活动,把包罗万象的知识汇聚一起,内炼升华积淀孩子的知识。
经过前期活动开展和训练尤其学校读书周开展之后,陈影俨然换了一个人,变得更安静,随时都可以看到她在认真看书的身影,习作的进步给了我很多的惊喜:语言精练了,内容详略分明,文章结构明了新颖,习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习作水平排到了班里前十,她写的读后感被选取参加学校读书周优秀篇章评比,这对她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写作信心大增。
实践证明,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综观文学史,大凡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除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外,都有大量阅读书籍的嗜好。他们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在写作领域雄视阔步,文采横溢,作品层出不穷,并有许多传世佳作。可见,要指导孩子要写好作文,就必须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从中吸取写作养分,激起情感,生发灵感,掌握写作文时所必需的知识、方法、语感,蓄积写作动力,以起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对孩子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化写作文的消极态度,变积极态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认真观察,善于积累,还要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并将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当前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的情境一定会得到改观的,孩子的全面发展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谈。
第五篇: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研究表明,3至12岁时形成习惯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许多习惯基本定型,新习惯要想扎下根就难多了。低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一、情况分析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与辨别是非能力差。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1、学生常忘记带学习用品。
2、很少有学生会做课前准备。
3、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
4、学生没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5、学生该做的作业没有完成。
……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为师的辛苦彰显在学生良好的表现中,一定是每位教师的愿望。
二、采取错施
(一)激发兴趣,从培养学生习惯意识入手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
养成习惯,就是要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苦的。如果光是让孩子苦练,孩子会感到厌烦。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例如,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可以让孩子比赛,看谁坐得直;也可以通过游戏,谁先弯下背谁给对方敬个礼等方法来训练。总之,不能一味苦练,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一些有趣的训练。训练时注意:培养师生间的感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多看、多动手、多体会,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动作、语言、眼神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知识的兴趣。
(二)树立榜样,从课前准备开始
首先,让我们看下面一个班主任的案例。
一次上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于是,待大家坐定后,我便说:“聪明的孩子都知道在课前把下节课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因为他们希望在课堂上节约点时间多学点知识,真是太懂事了。不过有几个孩子还没准备好,我想他们一定是忘了,但是相信他们会很快改过来的。”果然,话还没说完,她已经开始拿书和文具了。从那以后我和同学们约定:每一节上课前都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本节课后只能在自己座位上玩,以示惩罚。此约定人人遵守,无一例外,大家共同监督执行。这样让“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入学生之心。并且这几天我每节课前都特地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什么课,帮他们做好课前准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爱上进,好模仿的一年级学生最容易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言行为模仿对象,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榜样来自何方?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另外榜样同样来自于学生这个群体的本身。所以,我还在班里树立“课前准备模范”,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更重要的是老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常抓不懈,让学生的好习惯持之以恒
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案例:王同学,男,7岁,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他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王同学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对有利于孩子发展的主要方面,都应该有一些基本且严格的行为要求。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老师在学生习字课和作业要求中,提出书写的具体的要求,并长期严格训练而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儿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比如,儿童在开始习字的时候,容易把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弄错,这就要求父母和老师,从一笔一画,手把手地教。
任何一种好的习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提出某种要求,这仅是训练的开始,还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实践,一个一个地落实并保持。
(四)、因材施教,善待“特殊”儿童
儿童的个性和天赋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再成功习惯的养成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尤其是要善待那些班级里的“特殊”儿童。”
案例:姜杰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漏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不管事。
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姜杰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又没有常性,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五)、以身作则,感化小学生的集体卫生习惯。
案例:
一年级小学生刚踏进校门,由于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我每天走进教室总会发现地上有不少丢弃物。看到这一点,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发现一块就弯下腰捡一块,并把这些丢弃物放进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塑料袋里,下课后我又把塑料袋里的丢弃物放到垃圾箱里。时间长了,教室里的丢弃物逐渐少了,即时有几块,也有很多同学效仿我的做法把丢弃物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我们教室里的卫生就这样搞好了。
分析:
班主任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以趣味引导,培养小学生的上课习惯
案例:
在我教的班上总有那么几位调皮捣蛋的,上课时总是要说话或做小动作,例如小熊,上课时半听半不听,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他能回答出全班没几人能回答出的问题,又有时我在讲什么他都不知道,叫他回答,就站起来一动一动,写作业字写的很潦草,在课上有时会听到无缘无故的说话声,你叫他不要随便讲话,他可以照样讲,你要说上几遍,他才停下来不讲;又如小赵,坐在最后一排,上课总是趴着,你上课,他做事—做些无关课上的事,你要他注意听讲,方法只有一个,要时常叫他回答问题,要不然根本没办法叫他认真听课。像这种情况还有几个学生,经常为这样的学生而伤神,我总在不断的考问自己,该采取什么养的教学方式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呢?
我尝试着现代教育系设施——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把课文制作成教学课件,文字艺术、插入图片、音频视频播放。以生动、形象、具体的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柳树醒了》一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景色导入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美好的春天里,联想到春天的雷声在召唤柳树的醒来,春风在给小柳树梳头,春雨在给小柳树洗澡,春燕再跟小柳树捉迷藏,自己在和小柳树一起长大。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如:《乌鸦喝水》一课。借助多媒体动画展示乌鸦喝水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中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取决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异。我们要注意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不良习惯就要及时教育、引导,防微杜渐,不给学生重复不良习惯的机会。
四、教育启示
学生学业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我们提高自我认识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行为入手,并做出长期的、细致的工作。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
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因此低年级必须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怎样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有一位老师曾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会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好斗;如果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了一,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那么,一个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
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一名快乐的老师,在快乐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出色的发挥,只有感受到了快乐,工作才会有动力,工作才会不那么辛苦,工作才会不只是工作而已。我们要时刻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做一名快乐的老师,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孩子们,带出许多同样快乐的孩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孩子关注与否,都有可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怎样才能做到快乐的老师呢?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2007年11月13日星期二 19:57
一、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和得失
淡看人生,踏实奉献。淡看人生,以平常之心看待名利、地位。淡看,看淡,不要什么都斤斤计较,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国王,把持心灵的一方净土,“看庭前花开花落,见天上云卷云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得其乐。
教育需要一大帮人虔诚、踏实奉献,而这只有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守住平常心却能高兴得起来的,才是真正快乐的人。正如胡总书记所要求的“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二、正确地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正确地看待教书育人。
如果把教书育人当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给自己的压力就大。我们可以先把它看成是一份工作,对工作的期望值就不会太大,因为它并不一定非常有趣。工作中也必然会出现问题,我们要善于做问题的解决者,而非挑剔者。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沟通尤为重要,领导、同事乃至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中的良师益友,及时沟通协调有助于尽快解决问题,让我们不为问题所累。另外,别把学生成绩当成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但也别抱怨学生基础太差,要是学生个个比老师还强,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 第二,正确地对待学校领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和分工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只是你千万别把领导当成引领你走向成功的唯一的人,如果你对领导提出这样的要求,你就难免会挑他们的毛病。如果把领导当成管理自己的人,你就会首先尊重领导。如果领导真的在某些方面不如你,那么在教学中弥补领导的不足也是身为教师的本分,同时是个人职业价值的所在。你的任务是尽职扮演好助手的角色,帮领导分忧解难;当领导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提醒他,既清晰阐述你的观点,又给领导留有余地。其实领导就是组织我们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承担工作的压力,一起研究工作的对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总结失败的教训.领导就是,当我们不小心摔了跤,率领我们爬起来,擦干泪,迎头赶上。作为上下级的关系,领导与下属之间天天在一起工作,就好比是天天在一个家里过日子的夫妻,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些摩擦也不为过。所不同的是,一个属于家庭内部的私事,而另一个则属于工作上的分歧。有的人过于敏感,只要领导一批评,不分青红皂白,总以为领导在给自己穿“小鞋”,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应该说,作为一个领导,特别是一个有责任心、讲原则、肯于对组织负责也对下属负责的领导,在下属出现错误时,应该及时地予以批评,而不是对其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只有那些极其不负责任的领导才会这样去做。实则,对下属的批评也是一个肯于负责任的领导对下属负责的表现,也是对下属关怀的体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出了问题,领导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甚至是“高抬贵手”放上一马,表面上看起来,这个领导真好,是个十足的大好人。而且,也一定会落得下属的欢天喜地,并会因此对领导感恩戴德。然而,这样的领导是要不得的,他是在放纵我们,于无形之中助了我们一臂之力,使我们更加快速地滑向错误的深处。第三,正确地对待同事。
同事是工作伙伴,有时又是竞争对手,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是我们获得快乐的必要保证。工作上相互之间必然有竞争,保持适度的危机意识是必要的,但是过于紧张,草木皆兵却大可不必。我们应该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同事。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无论自己再怎么优秀,都可能遇到强劲的对手。我们都要学他人之长,不断进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教师之间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
1、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既要求我们公正地对待同事、领导,也要求我们公正地对待自己,这一点以前常为人们所忽视。这主要是要求我们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只有以公正为基础,才能克服同事之间常常出现的“文人相轻”现象,才能真正解决“同行是冤家”的职业心理,才能合理有效地处理相互的纷争,建立起良好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
2.关心集体。实践证明,不论是为了教育学生,还是为了教师个体自身的利益,每位教师都应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这一师德规范要求每位教师做到:(1)热爱教师集体,为集体承担义务。教师集体不是众多人的随意组合,而是为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所组织起来的群体,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良好的教师集体是每位教师共同努力的产物,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全心全意地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活动,热心为大家服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承担自己的义务,为集体教学计划的完成、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此外,每位教师还应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校风校纪,加强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并且努力为集体创造和争取荣誉。(2)依靠集体,共同进步。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教育工作,需要每位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为集体的教育作出贡献,同时,也要求每个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和集体的教育统一起来,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服从于集体教育的需要与目的,以促进集体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的的实现。可见,教师集体是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保证,教师个体只有依靠集体,并从集体中汲取经验,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维护集体利益,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我国教育活动中的教师集体利益,在于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于教师集体中每个成员教育工作能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共同改善。每个教师都应当自觉维护教师集体的整体利益,提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反对和克服那种置集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的目标于不顾,追求个人的荣誉、成绩和享受,追求学生对教师个人的爱戴,为个人私利而明争暗斗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行为。
3.相互尊重。相互尊重是教师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是教师道德境界的体现,也是教师调动帮助自己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尊重是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尊重他人。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团结和睦的同事关系和融洽支持的集体,才能增进教师之间的友谊。这种和睦融洽的气氛,能够使教师工作愉快,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成功。这就要求:
(1)尊重他人,维护其他教师的威信。每位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依靠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的,对自己在这个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对其他教师的作用也应该有客观全面的评价,不能任意贬低其他教师的教育劳动。既要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也要维护其他教师的威信。注意克服自傲、嫉妒心理。既要尊重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也要尊重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大度,虚怀若谷。即使教师之间有意见,也应该在相互之间或在教师集体内部坦诚相待,诚恳提出,而不允许透露给学生,以免损害教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威信。(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密切配合。
(3)同一学科的教师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同一个学科的教师担负着同一学科知识的教学工作,彼此了解比较多,相互熟悉业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注意防止那种为了保持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的地位而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专题保密、“留一手”等倾向。
(4)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要齐心协力。(5)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在工作、生活中,难免冲突。要解决这些冲突,教师则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来思考问题,既认识自己的要求,也能够体会他人的需要,同情他人,理解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非置他人的痛痒于不顾,这样的教师才是善解人意,才会真正得到同事的尊重。
4.团结协作。现代教育是一种群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活动,要求教师之间坦诚相待,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这是因为:
(1)团结协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保证。只有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才能完成教学计划,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的。现代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包容和理解他人”,教师首先应当做到这些要求。
(2)团结协作是教育事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由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化与综合、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需要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又由于现代教育功能的多元化,人才成长的复合化,这使得培养人的教育工作不再是哪一位教师所能够独自胜任的。今天,无论如何博学多才,一位教师也只能完成教学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只有教师集体团结协作,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教育劳动中的“合力”,才能管好一个班级,培养好一个人。
(3)团结协作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为人之师,必须学高德厚,必须不断进步,必须自我完善。然而,我们要认识自我,改善自我,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勤奋和自律,还需要在集体中通过与同事的比较而得到激励,需要得到同事们的帮助,需要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教师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调节自己,更好地胜任教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搞好团结协作,每位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树立负责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论做什么工作,担任哪门课程的教学,教师都应当以此为团结协作的立足点,既教书又育人,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而不是为一己私利的蝇营狗苟,拉帮结派。其次,教师之间要坦诚相见,平等相处,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教学上,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同一学科的教师应当相互帮助,在调课、复习、考试等实践安排上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相互谅解,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多支持合作。在科研上,也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支持和合作,依靠集体,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顺利完成科研项目。再次,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事实上,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有的付出都有收获。教师之间的交往其实是利益平衡的过程,过于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表面看暂时得到一些,但是实际上会失去长远利益。而吃点小亏,作出点奉献,既有利于同事之间的和睦合作,以后也才有机会“占大便宜”。没有奉献精神,不善于协作,这样的教师不会有大出息。
此外,教师应乐于学习先进、扶助新人。在教师集体中,有些教师工作突出,被评为各种先进。这就为一般教师向先进教师学习提供了机会。一般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先进教师的成绩,学习他们的教学教育经验,支持他们的工作,要警惕妒贤嫉能心理,克服“文人相轻”习惯,切不可专门挑剔别人的缺点,甚至夸大缺点,抹杀成绩,打击同事。
新老教师的更替是自然规律。老教师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但是容易墨守成规,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朝气蓬勃,掌握新知识快而多,但是,教学经验比较少。因此,新老教师之间应当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青年教师应当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和照顾老教师。老教师则要热情关怀青年教师的成长,扶助新人,做好传帮带。同时,老教师也应该向年轻教师学习,敢于创新。新老教师互尊互学,能够促进良好教师集体的形成,使每个教师更加充满活力,使教育工作更加充满生机。
三、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平凡的工作
所谓责任心就是你有没有认认真真干好你应该做的事,干好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
责任心就是你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千方百计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责任心就是你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责任心就是你时时都要注意你的言行是否可以对孩子们产生良好的影响;责任心就是你应该注意到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是否都在为孩子今后的发展着想;责任心就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上,容不得半点虚假!有时骗得了别人的眼睛,但绝对骗不了自己的心!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终身负责,教学生几年,却要对其几十年发展负责。要精心打造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素养: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那种只注重学生眼前成绩和考试名次的态度和行为是不负责任的。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只要我们有责任心,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学生心中也会装着我们,我们对学生真心地付出了,学生对我们会给予回报的。
能处理好以上三种关系,我们就有了和谐、融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合理统筹工作时间,上班时保证有张有弛,下班后自得其乐,又怎么会不快乐呢?
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无丰富而又充满各种竞争压力的社会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总会不断出现,它们就像赶不走的飞蛾一样,不停地围着你转。实际上,这都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最可怕的事是自己不能够正确地面对它们,而让自己乱了方寸。都说当老师累,这个“累”除了工作繁忙外,更多的在于老师心理压力的沉重,而且“心累”胜于“身累”,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以及学生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老师心理的负担。因此,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老师精神上“自我减压”的关键。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过分注重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实,领导的评价固然是一个老师工作好坏的标志之一,但绝不是惟一的标志;况且,我们的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得到领导的青睐吗?显然不是。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心态来面对领导的评价:领导表扬了自己,说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也不过是“某一方面”而已,有啥值得“喜不自禁”的?领导批评了自己,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错,那没什么,心平气和地接受并尽可能地改正就是了嘛!只要干工作,就会有差错,有了差错挨几句批评谁都会遇到的,无所谓“丢面子”,因而也大可不必“万分沮丧”。我们的工作又不是为了领导而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只要问心无愧,便自有公论。这样一想,保管消肿化淤顺气。当然,这里实际上还有一个以良好的心绪对待领导的问题。首先,不要动辄便觉得领导冤枉了自己,而要仔细检查自己是否有了过失却“当局者迷”;其次,即使领导真的批评错了,也不要轻易认定领导是“存心与我过不去”,须知我们也不时错批学生呢!既然我们希望学生原谅我们的过错,我们为什么又不能原谅领导呢? 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人言”之所以“可畏”,在于它所直接伤害的是人的心灵。但“人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被人背后议论。因此,要想避免心灵伤害,与其徒劳地去“制止”“人言”的产生,不如为自己铸起一道心灵的防线——这道防线便是“宽容”。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
对于中肯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是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我认为,只要人家说得对,就别计较别人是当面提出还是背后议论。
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与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遭到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那么,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迎头痛击”呢?我想仍然尽可能地宽容。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恶意中伤”所产生的原因:首先,中伤者往往是心理不健康者;其次,你的某一方面也许比他强那么一点点,使他感到“怅然心中烦”、他需要宣泄;另外,中伤者希望你因受到中伤而火冒三丈,看到你不胜委屈地向别人辩诬、向领导申告、向所有“愿意”听你诉说的人诉说的狼狈样儿,他会获得一种心理平衡。由此可见,恶意中伤者是小人。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你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 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这里的家长当然是指学生家长。老师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家长——尤其是得知一些家长直接向学校领导“告状”时,更容易怒火中烧,觉得家长们太不尊重自己了。学生家长中当然难免有个别修养极差而又道德低下者,但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对老师是真心尊重并对老师的工作是持积极合作的态度的。人家把自己的娃儿送到你的手下,他凭什么要无缘无故地与你过不去嘛?怎么办?我想,我们可以以宽宏的民主胸襟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和刺耳的“杂音”。如果我们疏通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经常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并随时吸收其合理因素改进我们的工作,或者即使家长们的意见不尽合理但我们也充分尊重他们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那么,一般说来,家长们是会与老师真诚配合的,我们工作起也就心情舒畅多了。当然,即使这样,有的家长可能仍然爱好“直接与学校领导个别交换意见”,我的看法是,这是人家不容剥夺的民主权利,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至于他向领导“个别交换”的“意见”是否属于“诬告”,是否会有损老师的名誉,我们应充分相信领导的洞察力与处事水平。
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在各种舆论中,对老师心灵伤害最大的,可能莫过于自己学生“反戈一击”的“背叛”——公开与自己“唱对台戏”,或借学校进行教学调查的时候向校领导“告”老师的“状”„„想想看,自己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辛辛苦苦为学生,满腔青春血、一把老骨头,换来的竟然是学生的“不满意”!叫人怎能想得通、睡得着呢?!又叫人怎能忍受这窝囊罪、咽下这不平气呢?其实,只要我们意识到学生毕竟是学生,而自己是长他们十几岁乃至几十岁的成年人,便什么都想得通睡得着,既能忍受“窝囊罪”又能咽下“不平气”了。既然是学生,他们必然不成熟;胸无城府,说话直率,思想偏激,认识片面„„他们对我们提意见,有时甚至是不太实事求是的“意见”,一般都不是因为师生“感情危机”,更不会有什么恶意。觉得不满意,就要说出来——这就是学生的幼稚之处,也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当然,很多时候,学生的意见的确与实际情况多少有些出入,这往往并非他们有意“乱说”,而是因为他们儿童式的思维导致他们“判断失误”。作为思想境界远在学生之上的教育者,也是不屑计较这些的。对待学生的意见是豁达,还不仅仅关系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更体现出我们民主的教育思想。姑且不论学生合理的意见会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老师主动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监督、制约之下,这是我们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理应具备的现代意识。更何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平等观念、民主素质的人才,这才能适应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挤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向老师说“不”的勇气都没有,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未来中国的悲哀!对学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尊重,并将这份信任和尊重变成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从而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促使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