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副省长在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旅游村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旅游村工作现场会议在安康召开了。这个会之所以放在安康开,一方面是因为安康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得富有成效,特点突出;另一方面是安康市委市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在这里开会,我们可以切身感受这里发展乡村旅游的氛围,交流抓乡村旅游的经验体会。刚才,安康、宝鸡、延安
三市就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省建设厅领导同志就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宪民同志就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总体情况、主要工作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与旅游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及要求,讲了非常重要的意见,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能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由一产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生活富裕。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收入转移到农村,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据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位农民从业,直接和间接为1000个家庭增加收入。有的地方农民还可以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旅游通过人流带动了物流和信息流,把城市的许多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建设,有利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五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民主。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引入了现代管理理念,一些地方在基层组织的引导下,纷纷成立各种协会,农民自主决策、民主决策,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业的带动系数最大,在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推动城镇居民下乡消费,而且能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农村居民总体消费规模,提升国内消费的总体水平。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带来对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新的需求,从而扩大投资规模,形成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乡村旅游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一是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约有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能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二是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广阔,增长潜力巨大。乡村旅游市场,既有少年儿童的乡村科普教育、青年人的农事体验与乡村娱乐,又有中年人的娱乐与身心放松、老年人的健身疗养和休闲以及外国人的观光游览和民俗体验。从过去“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的统计情况看,全国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为出游目的地的约占70%,无论是从地域面积还是从旅游市场群体的广泛性来讲,乡村旅游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是丰富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届时,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8亿人次,旅游客源市场总量将超过30亿人次。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有相应的产品供给支撑,乡村旅游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观光产品,更多的则是集度假、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丰富我省旅游产品体系,扩大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我省旅游业总体接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尊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要准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内涵。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但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人们对此的理解和阐述还不乏差异。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我认为,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
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或是依托农家乐、一村一品形成的一地一色的农业及生态条件开展的旅游活动;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生态化”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应该紧紧围绕发挥
农村生态、农业等资源优势,围绕增加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来进行。强调这一点,是针对目前低档次“农家乐”遍地开花的现象,许多“农家乐”只能提供吃喝、打麻将等简单的服务,除了价格低廉以外根本谈不上有任何乡村旅游的色彩,虽然也有其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它根本不是乡村旅游的代表和发展方向。
其次,要充分认识乡村旅游乡土性、参与性、休闲性、自然性四个特点。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最基本的特征,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无不体现出乡村性。参与性是指能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全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休闲性,无论是游客在乡村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垂钓、烧烤、食宿,还是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乡村文化、了解乡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自然性是指乡村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轻松自然,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第三,要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类型丰富。乡村旅游类型丰富,国家旅游局推荐了10种发展模式,分别是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依托景区发展型、旅游城镇建设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民族风情依托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现代农村展示型、农业观光开发型、生态环境示范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应该说,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种乡村旅游都有其市场需求。如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家重点开发以远离城市的农村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为资源特征的乡村旅游。20世纪80年代后,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开始走上集观光、度假、体验、环保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与景区、都市并列的三大旅游目的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一些靠近城市和景区的农村自发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节庆活动,逐渐开办一些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野餐等旅游活动,吸引城里游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休闲旅游需求日益强烈,一些注重亲身体验的“乡村农事游”、注重环境保护和融入自然的“乡村生态游”、注重绿色食品消费和乡村疗养的“乡村健康游”、注重农业科技教育的“乡村科教游”等逐渐兴起,国内的乡村旅游也开始向具有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合功能的方向发展。
第四,要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很多。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各式各样,有学者总结了:村民独立发展、“村支两委+村民”、“政府+村委+村民”、“政府+旅行社+农民协会+村民”、“外来企业经营”、“外来企业+农民协会+村民”等六种模式。不论什么模式,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农民、市场、资金、管理这些基本要素,离不开农村特色。具体采用什么模式,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以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组织模式,平衡各方利益,提高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
第五,旅游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是把农村资源再次利用的有效方式,而作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旅游村,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抓旅游村建设应该大致有个标准,我认为,旅游村建设要坚持五化理念,就是“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以此来指导旅游村建设。
三、紧扣乡村旅游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应该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历史短,尚未形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态势,需要我们在以下8个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做工作。
在乡村旅游管理方面。乡村旅游涉及农村发展、小城镇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涉及面广,事无巨细,需要权威的协调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但目前政府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地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协调与管理,并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在遇到问题时无人管理或互相推诿,许多不科学的开发行为和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治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集体、旅游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如何妥善、合理地处理好这些问题,协调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发展经济,无论是政府、经营者或是农民,都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中获利,追求经济效益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共同目的。然而,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给乡村旅游的收益分配带来诸多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因而,如何准确处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关系,是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在乡村旅游开发理念方面。目前有的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上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旅游应是风景名胜区与大都市的事,乡村地区没什么可游的,未能认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忽视乡村旅游应该保持的“乡村性”,出现建筑城市化、活动商业化等趋向。有的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对乡村旅游资源分析不够、评价过高,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往往简单认为,对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开发利用就能建成乡村旅游区,对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所需要的其他资源条件如农业资源基础、乡村自然景观、区位条件、旅游基础、投资条件等认识不足。
在乡村旅游规划方面。总的来说是缺乏统一规划。有些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没有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任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甚至出现了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资源开发的特色不强、形式单
一、水平不高、档次低下,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当前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地方的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卫生条件差,难以让人接受,难以留住游客。
在乡村旅游市场促销方面。目前,旅游开发已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但乡村旅游本身存在地域分散、经营规模小的特征,致使乡村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无力进行市场开拓,加之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市场份额的扩大。
在乡村旅游市场管理方面。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滞后,服务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卫生状况不好,存在“脏、乱、差”现象;二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古建筑、古村落的古朴风格,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三是少数景点游览线路组织不好,标志不明显,有的还要走回头路;四是有的景点工商户太多,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或宜人的自然风光被花哨的商业气息所冲淡,让旅游者找不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在乡村旅游产品与效益方面。目前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难于满足旅游市场日趋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有些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参与性不足,难以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感受。由于产品单一,档次不高,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乡村旅游效益不明显,而乡村旅游发展对环境保护等一些负面影响则有所加剧。
四、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促进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明确责任。全省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工作当中,要切实履行好战略制订、整体谋划、统一规划、打造品牌、积极动员、分工合作的职责。具体来说要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在深化对乡村旅游与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工作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乡村旅游的资源与发展环境,围绕总体发展目标,制订好发展战略;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统一规划好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蓝图,统一编制好本地的乡村旅游规划;三是要抓好群众发动工作与管理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建设、旅游和发展改革、财政、税务、扶贫等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能,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旅游名村名镇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切实做好有针对性的扶持工作,充分利用好当前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现行政策,解决好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名村名镇建设中的实际困难。要针对当前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名村名镇建设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培训、强化服务等各种有效举措,促进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与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工作提高水平、提升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要抓规划。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农民自发阶段,存在着小、散、乱等问题,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和科学的发展依据。一定要贯彻“先规划,后开发”和“统一规划,分级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手抓规划编制,健全乡村旅游规划体系;一手抓规划落实,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按规划要求促进村镇改造,建设宜居宜游村庄。同时,要抓跟踪,及时反馈信息,不断修订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要从“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角度去审视,要针对旅游市场的需求,从方便游客的角度,建立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备的旅游产业链。
三要抓融资,抓项目。一是争取国家扶持。抓住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民生事业大幅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扶持,重点抓水、电、路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二是设立专项经费。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性资金投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一定金额的乡村旅游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乡村旅游规划、形象宣传、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厕所、路牌标识建设、服务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投资;三是通过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引导当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户等个体投资者积极投资当地的乡村旅游;四是加强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外来投资者向乡村景区、乡村度假村等投资。
四要抓营销,树立形象。在鼓励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自我营销的同时,各级政府应着重在乡村旅游的品牌打造和整体形象营销上下功夫,为本地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一是多点结合抓宣传。各级宣传、文化、新闻部门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公益性宣传,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二是组织策划抓促销。各级旅游部门要指导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把乡村旅游促销纳入旅游促销计划,帮助设计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推动分散的农村旅游产品走向市场;三是抓乡村旅游精品建设,积极培育开发一批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乡村旅游新产品,提升本地乡村旅游整体形象,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的休闲度假需求。
五要抓环境保障。一是制定标准。要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按照服务标准化、制度化的要求,提出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制定行业的地方标准,对乡村旅游环境、旅游交通、住宿条件、餐馆、乡村娱乐、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提出明确标准要求。二是规范市场。公安、工商、旅游、物价、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乡村旅游景区点的餐饮、运输、商贸、住宿、卫生等进行检查。三是基层组织建设。要促进乡村旅游协会建设,促进管理民主化,保证公平,让更多农民受益。四是监控监管。借鉴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建设监控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过程的指标体系。
同志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积极工作,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工作深入开展,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更多的实惠,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发展乡村旅游工作情况汇报
一、拟选的乡村旅游试点村:韩坊村
二、韩坊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韩坊村地处新市镇东约4公里,现有138户人家,人口525人;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深厚,在历史上曾有临邑至济阳的官道,近三十年来踩高跷,鼎盛时达150多人,小迷戏在1978年左右最为鼎盛,当时有四十多人参与;土地宽满,土质肥沃,可耕地面积905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大棚蔬菜等,该村的大棚菜从1991年就开始种植;土马河横穿本村,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清澈,野鸭、白鹭等水禽众多,鱼类、植被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业条件优越。
三、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定位
结合自身实际,遵循现代理念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韩坊村乡村旅游产品定位于“乡村观光游览+民俗文化体验”。
四、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
以发展观光游览型乡村旅游产品为基础,计划在村内建设一个以农业采摘、渔业养殖、垂钓、餐饮等为一体的高标准生态园,大力规范、引导和发展农家乐、农业旅游园以及现代新农村等乡村旅游产品;以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为特色,深入挖掘农根文化,为游客提供一种真实的、感性的、可观的、可体验、可参与、全方位的本土文化体验空间。
五、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措施
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等,重点解决好土地、资金投入上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护投资开发者的各项权益,并列出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业解决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问题。同时,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对重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开发指导,使其强化自身特色,更好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广泛宣传促销。多与农业、林业、新闻媒体等部门联系,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交易会和旅游推介会等,积极宣传推介韩坊乡村游。同时,加强策划包装,细分客源市场,通过专项促销、与旅行社结盟、与周边景点联动等形式,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泛吸引游客。
(三)优化旅游环境。加大道路、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乡村脏、乱、差的局面。同时,规范旅游运作,引导和鼓励农民建立乡村旅游发展行业协会,规范乡村游的经营与管理,确保在食、住、行等方面的接待条件符合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四)多渠道融资。积极探索和创新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改变由政府包揽的做法,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消除发展乡村旅游的体制障碍,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六、几点请求与建议
一是请县政府确定专人负责来抓韩坊村的乡村旅游工作,并尽快派驻工作组、专家和技术人员。
二是请县建设、交通、土地、财政、农业、科技、旅游等部门实行对口帮扶,并落实具体项目。
三是建议县政府要以实施“十村百户”工程为抓手,加强对农业旅游的引导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产品的层次性开发和产业链扩张,发挥示范点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xxx副省长在全省诚信旅游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XXX副省长在全省诚信旅游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诚信旅游建设是当前旅游工作中一项标本兼治的关键性措施,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吴仪副总理关于诚信旅游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国家旅游局的要求,对全省诚信旅游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青岛崂山区政府、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济南国信旅行社作了典型发言,德明局长宣读了“共建诚信山东旅游”活动方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建设诚信旅游意义重大、任务紧迫
诚信,顾名思义,即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对诚信推崇备至,将其作为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的基本伦理规范,强调“言必行、行必果”,“诚于中而信于外”。综观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将诚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明清时期,晋商、徽商两大商帮曾利倾九州,鼎足华夏,领数百年风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诚实守信,坚守义利兼顾、利以义取的从商之道。晋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亏本也要保证信誉的记载。而徽州,素有“东南邹鲁” 之称,商人“贾而好儒”。正是由于他们的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才享誉天下,把店铺遍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时代发展到今天,诚信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以交换为方式、以等价为原则的契约经济。而契约之所以有效,一方面依靠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另一方面则需要交易主体的道德约束,这种道德,就是诚信为本的人格操守和价值理念。从经济角度看,诚信影响着交易成本和交易机会,取得双赢的最佳手段是交易双方都在诚实的基础上相互信任。诚信度高,市场环境透明、有序,会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交易机会,经济发展就比较活跃、顺畅。而缺乏诚信,势必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无法正常开展经济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已经演化成为一种物化的力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信用。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无从建立。在发达国家,电子支付和信用消费已经占到消费总量的95%以上,由此而节约的社会成本非常可观,但目前我国现款支付和结算仍然占消费总量的绝大部分。之所以信用结算规模小,主要原因是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健全。
诚信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形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兰德公司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的生产、营销和技术开发能力;第二层是各种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平台,包括企业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等;第三个层次是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而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企业不同,创造财富的过程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讲诚信,不讲诚信,终将被市场淘汰。
以上充分说明,诚信实在太重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对一个人来讲,诚信是一种品德;对一个企业来讲,诚信是一种财富;对一个社会来讲,诚信是一种精神。而具体到一个地区,诚信是一种环境,是社会正气之源。技术、人才、资金、管理都可以引进,惟独诚信不能引进。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立足于自身发展,要讲诚信,立足于社会道义和责任,也要讲诚信,要把诚信建设贯穿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真正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形成社会的良好风气。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诚信山东”,构建和谐社会。诚信旅游是“诚信山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常青产业,过去我们讲,抓旅游就是抓经济建设,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结构调整,就是抓环境建设,就是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抓扶贫。现在看,还要加上很重要的两条:抓旅游,就是抓科学协调发展,就是抓和谐社会构建。当前,随着我省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资金、技术、人才“潮涌山东”,天南地北、海内海外的客人来得很多。大家来山东,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进行公务和商务活动;二是旅游观光、探亲访友。诚信建设关乎山东形象,在游客眼里,山东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山东旅游接待服务状况如何。人家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我们绝不能让客人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旅游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要有“诚连五洲、信达四海”的胸怀和目标。对旅游企业来说,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我们越讲诚信,山东的人气就越旺,就会带来越多的机遇、越多的资源、越多的财源。
我们开展诚信旅游,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当前全省旅游市场环境总体是好的,特别是去年我省在全国首创“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以来,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中外游客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据省统计部门调查,去年游客对我省餐饮、住宿服务基本满意度达到98%以上,反映交通、娱乐、购物、通讯、导游服务良好的占60%以上。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膨胀和竞争的加剧,各种不诚信、不规范、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已经出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相当突出。如:有的旅游饭店、餐馆、商店利用高额回扣诱使导游、司机送团,服务质次价高;有的旅行社恶性削价竞争,甚至以零团费、负团费欺骗游客;有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差、惟利是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侵害了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诚信山东的要求背道而驰。这说明,我们以诚信为核心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如果欺骗的收益大于成本,诚信就一钱不值;反之,如果失信和欺骗受到惩处,则诚信是金。为此,我们要在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谁诚信谁光荣”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为诚信者张目,为失信者曝光,做到违诺必究、欺诈必罚,使善者善、恶者向善。各级各部门和旅游经营单位,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诚信旅游活动的重大意义,精心部署,周密组织,认真扎实地搞好诚信旅游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履约践诺、公平竞争、和谐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二、建设诚信旅游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开展诚信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诚信服务,总的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靠企业自律,二要靠政府监管,三要靠社会监督。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起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广泛宣传教育,营造诚信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加强对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在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景点、车船公司和铁路、机场、汽车站、客运码头等单位和人员中,广泛开展信用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自觉投身到诚信旅游建设活动中去,坚持以诚为本、以诚待客、以诚兴业,为广大游客提供文明、热情、放心的服务。要重视搞好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普及旅游常识,增强维权意识,共创诚实守信的旅游市场环境。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诚信规范。一是要建立旅行社诚信档案。目前,省旅游局正在着手建立全省国内、国际旅行社诚信档案,主要包括旅行社的基本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等,将根据这些信息,对旅行社进行动态管理。各地都要摸清实际情况,按时收集和上报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诚信情况。二是要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体系,及时准确地对企业诚信状况作出科学评价,定期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和旅游者发布,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三是要逐步推行警示制度,对不守信用的企业提出警告、限期改正,对屡教不改的实行市场退出。四是要组织旅游企业广泛开展诚信承诺活动,认真落实行业自律公约,接受广大旅游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深化“旅游细微服务年”活动,打造诚信形象。诚信服务与优质服务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细微服务年”活动倡导旅游服务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要将“细微服务年”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运用到诚信旅游建设活动中来,不断充实诚信旅游的内涵。各类旅游经营单位要把诚信理念贯穿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公开服务价格,明确服务标准,保证服务质量,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坚决不做不讲诚信、不合规范的事,靠诚信赢得顾客,靠诚信占领市场,靠诚信塑造品牌。
第四,整治市场秩序,严惩诚信缺失。加强诚信旅游建设,必须认真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一些突出问题。当前,要重点整治旅行社虚假广告,旅游经营单位利用高额回扣开展不正当竞争,旅游商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部分景点景区环境、秩序“脏乱差”,以及“黑车”、“黑导”、“黑社”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出境旅游市场的扩大,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超范围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有的领队引导游客参与不文明、不健康活动,个别游客非法滞留不归等,对这些问题,要研究采取解决办法,切实加强监管。为搞好这次诚信旅游活动,各级旅游部门都要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设立网上投诉信箱,及时受理游客投诉,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
第五,加强组织领导,共建诚信旅游。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诚信旅游建设提上重要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协调一致,大力推动。各市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制定诚信旅游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既要搞好本系统、本行业旅游经营单位的诚信建设,又要树立大局意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旅游、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要严格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设、文化、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景区景点的管理,引导景区改进服务,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卫生、食品监督等部门要配合工商、物价部门加强对旅游餐饮市场的整治。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抓好所属经营单位和企业的管理,为游客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安监等部门要认真搞好旅游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三、明年旅游工作要有新发展、新突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繁荣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来抓。高丽书记、寓群省长多次批示,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挖掘潜力,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围绕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和办法,我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今年1至11月份,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7.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国内游客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9.6%;国内旅游收入912.3亿元,同比增长26.4%;旅游总收入967.1亿元,同比增长26.4%。预计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突破7亿美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进入重要战略提升期。明年是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起始年,做好明年旅游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研究新措施,采取新办法,实现新发展,取得新突破。初步考虑,明年全省旅游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整合资源。我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国家所有类别的旅游资源,是资源大省。特别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目前,我省旅游开发的水平还比较低,旅游项目的档次还不够高,特色还不够强,缺乏令游客向往、非游不可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必须加快资源整合,推出一批广受市场认可的精品、绝品、极品项目。要继续抓好“山水圣人、黄金海岸、红色旅游”三大板块,丰富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要进一步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限制,按照市场共享、利益共联的原则,适应游客多层次需求,串珠成链,常串常新,开发新的旅游线路。要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结合旅游发展趋势,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和产品。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城市旅游品牌、旅游项目品牌、旅游活动品牌、旅行社品牌,不断提高山东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旅游厕所改造,提升我省旅游的内在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深度开发市场。“酒好也怕巷子深”。要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现阶段,国内旅游仍然是旅游业的主体,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必须全面提升国内旅游。要加强宣传、促销,进一步树立我省旅游品牌和形象。完善“黄金周”制度,合理调节和开发不同季节的旅游市场。目前,总体上讲,我省入境旅游发展滞后。国际上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的比例通常为1:10,我省为1:100。我省国内旅游在全国列第3位,入境旅游一直徘徊在7、8位,因此,必须加强我省在海外的旅游形象宣传,加大对日本、韩国等重点客源国的促销力度,并开发新的入境旅游市场。济南、青岛等重点旅游城市要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航班,让境外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为全省入境旅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要认真研究出境旅游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针对个别国家和地区不安全因素增多的问题,抓紧研究出境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机制,确保我省公民在境外旅游的人身安全。
(三)提高旅游业外向度。加快发展旅游业,人才、资金、管理经验从哪里来?要依靠对外开放。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加快与世界旅游业的融合,全面提高旅游业开放水平,把省外、国外的人才、资金、管理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要制定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引进高级旅游人才,确保留得住、用得上。要通过股权转让、加盟联锁等形式,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和服务品牌,利用国外先进理念,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旅游项目,提升我省旅游业要素水平。要吸收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参与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各种成份的资本参与国有旅游企业的改组改造。要 “请进来”、“走出去”,通过领导出访、参加重大国际活动和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方式,加强与国外大旅行商、旅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南方先进省市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改革到位。旅游业是一般竞争性行业,要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开发资源靠市场,组织游客靠市场,举办活动靠市场,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政府不再去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让旅游业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要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旅游、风景、文物、文化等旅游资源,提高管理水平。要推进旅游景区改革,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增强旅游发展活力。要继续推进国有旅游饭店改革,去年全省国有旅游饭店改革工作会议以后,各市抓得比较紧,但越往后,工作难度越大,要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坚决打好这一仗。同时,要抓住国有旅游饭店改革的机遇,引导和推动旅游饭店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争取组建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饭店集团,带动全省旅游饭店业上档次、上水平。
(五)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据统计,旅游业涉及29个部门、108个行业,在服务业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旅游意识,积极参与和支持旅游工作。旅游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建立银旅合作、科旅合作、文旅合作、教旅合作、体旅合作等多种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把我省旅游业做大、做快、做强。
同志们,开展诚信旅游建设意义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弘扬诚信,维护公平,促进繁荣,把我省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省旅游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讲话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就是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国务院支持我X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X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扎实推进城乡宜居环境建设,努力为全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午,我们参观了X等四个村庄和X景观廊道;刚才我们又观看了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专题片,听了X典型经验介绍,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用好经验,补平短板
几年来,X各地按照X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部署,打好五大战役,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家园清洁行动,重点整治了X多个村庄,X多公里的公路铁路沿线,建成三星级以上旅游经营单位x家,绿道x多公里,治理小流域x平方公里。
累计建成乡镇垃圾处理设施x座,累计投入x亿元,聘请村镇保洁员x万人,日收运或处理村镇垃圾x万吨,x个村建成集中式或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通力协作。
相关部门立足职能,密切配合。住建部门主动作为,牵头协调,推进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门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面源污染清理纳入了x多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X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加以部署推动;发改、财政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试点;国土部门实施旧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环保部门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环境连片整治;交通部门着力开展公路沿线植树绿化和生态恢复工作,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公路;林业部门牵头实施“四绿工程”,抓好铁路沿线绿化工作;水利部门抓好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打造水利生态景观工程;旅游部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典型;文化部门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老区。党史部门重视拥有红色资源的村落保护和发展;移民开发部门打造X个美丽移民村庄。这些部门的共同参与、上下同心、左右同力,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二是领导高度重视。各地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纳入全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x里编发了《美丽X·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大纲》、《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南》、《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建立x家甲级设计单位与设区市挂钩对接。各地也都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科学编制实施流程和考评办法,促进整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坚持典型引路。这次我们参观的X就是在全x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他们坚持精品村、示范村、合格村的滚动梯次创建,全x村庄创建率已超过X%。全x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了一大批示范典型,涌现出了X村等一大批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旅游休闲型、产业发展型等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示范典型,X等四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三阳开泰又一春”的局面,从抓点到扩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但从全X情况看,与先进X份比,我X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短板,突出表现在:
工作进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且渠道单一,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庄管理还未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裸房、缆线等景观视觉污染比较严重;整治点比较分散,连线成片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农村规划和建设人才短缺,缺乏专业指导,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未能实现精细化施工;一些美丽乡村缺乏产业支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增值效益和项目带动不明显,“生态带动经济、环境促进增收”的双赢局面尚未形成。
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差距,补平短板,抓出成效。
二、明确方向,把握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要求高,建设任务重。各地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做好“四个衔接”。
(一)要和产业发展相衔接。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我们要始终把生态富民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逐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次我们把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放在一起开会,就是体现产业与建设的互动,环境与发展的双赢。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此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摆上突出的位置,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乡村旅游的工作。
一是要延伸链条。大力培育乡村花园、乡村酒店、乡村民宿、休闲农庄、观光农场等新型业态,发展风情小镇、x山寨等特色产品,建立乡村旅游聚集区,让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打造福建美丽乡村精品走廊。推进乡村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建立x乡村旅游门户网站,构筑乡村旅游的智慧导航导览、特色产品导购系统,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品线下、线上销售。
二是要规划一体。美丽乡村要宜居宜游,必须从规划源头抓起,各地在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时,要提前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融入规划之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这样才能做出特色,吸引游客。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三是X互动。要学习X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加快打造X乡村旅游合作规划策划、产品衍生、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六大平台。实施“乡村旅游师资”培训的种子工程和“百镇千村”乡村旅游人才赴x培训计划,组织镇、村领导和业主赴x学习考察,启动“X乡村旅游专家X”活动。依托“X乡村旅游创意辅导中心”,加强对全X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意辅导。借助x旅游博览会,办好“X乡村旅游合作发展圆桌会议”,推动X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的产业对接。
(二)要和生态文明相衔接。
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态,减少农业污染,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这是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一要保护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可能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村里的宽马路,不过多使用水泥钢筋,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搞村庄绿化、多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把“六不六多”的建设原则贯穿在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实现“不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于统一模式”的目标,避免农村模仿城市的痼疾、避免“千村一面”的遗憾,保护好村镇千百年来传承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式的“乡愁”。
二要修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展农村小流域治理,疏浚河塘沟渠,恢复农村自然湿地,恢复铁路公路沿线施工造成的山体和地表破坏,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山边、水边、路边进行洁化、绿化、美化。
三要拓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推行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推广农村分散式、多样化的污水处理办法,提高农村污水的达标排放率。实现清洁河道、清洁乡村的“双清”目标。
(三)要和社区治理相衔接。
美丽乡村是由家庭、近邻组成的和谐社区,有着共同的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社会功能,必须共同缔造、共享共乐。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引领村民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在民主管理机制方面,规范村委会议事规则,推进一事一议,制定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在政府引导监管方面,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建设管理队伍。
当前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位,专业知识不足,难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繁重任务。为此,要加快各地乡镇村建站标准化建设,对建站水平达标的给予资金奖补。X将用两年时间,对乡镇长和村建站站长或相关人员轮训一遍。同时,开展乡村规划师选拔培训试点,通过培训聘用乡村规划师,协管乡村规划建设。
同时,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要积极探索引进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农村社区,提高为村民服务的质量。
(四)要和乡村文脉相衔接。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载体,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体现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
一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在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的同时,要重视散落在乡村大量的历史记忆、宗教传衍、地方方言、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生产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复活传统民间故事,传承地方戏曲、手工制作、乡间小吃、传统习俗等民间文化。培育文化产业,如x县龙水村利用漆蓝文化,打造漆蓝产业;嵩山村利用茶文化,开发茶产品;x村利用纸织画,制作旅游工艺品等,不仅提高了乡村魅力,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我X现有x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X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X个,数量都居全国各省前列。这些传统村镇,保留着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屋、古厝、古树、古街、古道、古物,各地要按照X的通知要求,摸清传统村落的家底,建立档案名册,扩大保护范围,今年列入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十个名镇名村,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和利用,实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置空间再利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探索新路子。
三要注重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便捷的农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
三、找准办法,干在实处
按照年初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今年全X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整治x个以上村庄,树立x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逐步形成一批美丽乡村景观带,每个X要抓X个村庄重点整治建设任务。
希望大家学习先进、紧盯任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
x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今年x级安排约x元资金“以奖代补”投入到这项工作。各地也加大了投入,如x财政预算X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资金管理方式不变、渠道不变、体制不变”的原则,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集中财力,定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还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和经济项目开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提倡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与美丽乡村结对帮扶,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乡贤通过冠名认捐、成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X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和组织实施主体。x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推动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共同谋划,共同协调,发挥职能作用,把业务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加大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要形成有效机制。
一是规划引领机制。要学习x重视科学谋划规划的经验,推进村庄规划修编和提升,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配套措施。二是标准支撑机制。各地要按照省里的规范标准,因地制宜编制当地的标准细则。省里要依托x等三个县被国家标准委和x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的机遇,制定我x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乡村旅游要抓紧出台实施“百镇千村”创建标准。
三是连线成片机制。抓好向x高铁沿线X多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景观改善,全X创建X条左右美丽乡村景观带和X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实现县域景区化、镇村景点化、农户景观化,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四是常态保洁机制。打造一只稳定的保洁队伍。x各县市按每年每人x的标准,将农村卫生保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
四要发挥主体作用。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应经过村民的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镇村两级干部要分片包干到户,做细群众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投工投劳,共建美好家园。
五要加强督促检查。
督促检查是政府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x政府部署开展督查,各地不但要积极配合,还要借力开展督查,推进工作落实。x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督查考核,对工作不落实、项目进度慢的单位予以通报、约谈、督办。各地也要加强督促检查,跟进项目进度,建立奖励和考核机制。
督促检查要讲求实效,简单易行,不搞形式主义,要深入项目现场,看进度、查质量,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在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与创建旅游强县(区)工作现场会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十七大”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是一次全面贯彻十七大及中省有关会议精神,服务大局,坚持以旅促农,推动我省旅游业全面发展的会议。因此,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两大主题,总结交流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强全省乡村旅游管理和“创建”工作,加快培育和壮大县域旅游经济,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会,景省长还要就我省的乡村旅游工作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先根据今年全省旅游工作的安排部署,就全省乡村旅游及创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乡村旅游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在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倡导与高度重视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积极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各级旅游、农业及相关部门努力加强管理,农村基层组织积极响应,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和丰富的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等资源,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大力开展旅游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旅游经济,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做强做大全省旅游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全省有22个县(区)开展了创建旅游强县(区)活动,其中,宝鸡市扶风县于2007年11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创强”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中国旅游强县”,跻身于全国首批17个“中国旅游强县”行列。西安市临潼区、长安区、户县,宝鸡市眉县、咸阳市乾县、淳化县,铜川市耀州区,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县、勉县、留坝县,延安市黄陵县,安康市汉滨区、岚皋县,商洛市柞水县、商南县等16个县(区)通过了省级旅游强县(区)达标验收,并于今年1月被命名为“陕西省旅游强县(区)”。
自2001年以来,全省一大批乡村旅游点和工矿企业踊跃参与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其中,有52个单位通过了国家旅游局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11个单位通过国家旅游局达标验收并被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户县农民画庄、金台西府天地、枣园村文化旅游演艺厅、城固桔园、柞水东甘沟、礼泉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汉滨毛坝田园等一大批重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为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全省广大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积极创办“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了一支乡村旅游的生力军,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加快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发挥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家乐旅游经营点已发展至10000多个,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3万元的农户超过4000家。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高度认识乡村旅游,定政策、出措施、促发展;各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任重道远
近10年,我省乡村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引下,旅游行业增强服务大局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省乡村旅游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省的乡村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重点是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素质。要通过量的积累提升乡村旅游的地位;通过改善和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通过市场宣传促销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
一是要上规模。我省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省份,发展乡村旅游有非常广阔的市场。我省又是一个多山的省份,陕北的黄土高原、陕南的秦巴山地、关中的渭河平原地貌特征各异,有山有水,自然风光秀美,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理想的旅游资源。我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上,我省长时间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灿烂的历史文化有许多以民俗文化的形式传承至今,形成了我省特有的民间风俗,它们是我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石。我省发展乡村旅游是大有可为的。但我省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与我省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不匹配,与全国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达到我省建设旅游强省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因此,下一步要加快扩大我省乡村旅游产业规
模,从扩大规模入手,进一步加快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
二是要创精品。什么是旅游精品?旅游精品的基本条件有四条:第一是要有一定的规模,法门寺文件的价值非常高,但旅游价值要远弱于兵马俑,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法门寺文物的规模太小;第二是要有品位,它是打造旅游精品的核心。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影响力。只有高
品位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第三是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标准推动发展。一个旅游精品应该是有标准的,是注重细节的,是经过精心打造的;第四是有市场。打造旅游精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为市场接受了的旅游产品才能成为旅游精品,而只有旅游精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旅游精品是客源的保证,旅游精品是产业发展的发酵剂,旅游精品代表了一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形象,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对进一步推动我省乡村旅游有重要的意义。我省目前的乡村旅游产品中很薄弱的一点是缺乏旅游精品,特别是缺乏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精品,直接影响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下大气力打造几个具有全国影响的乡村旅游精品是我们下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
三是要打基础。总体而言,我省还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这个大环境决定了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一些县、乡、村还部分存在着通电、通路、通水、通讯、通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资源丰富,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要进行政策倾斜,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积极改善落后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四是提高认识。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三农”问题,以旅促农,旅游业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旅游工作者的共识。我在这里要谈的是如何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经营模式问题。旅游的本质是追求文化差异,人们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异质文化。作为旅游经营者,要有意识地保留异质文化,通俗地讲,就是旅游经营要有特色。你的特色就是旅游者追寻的目标,就是你的吸引力,无论是食、住、行、游、购、娱,都要保持特色,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我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我们发现一些经营户有城市化倾向,住宿设施、饭菜口味、一些基础设施都向城市靠拢,迎合城里人的日常习惯,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集团化经营模式,失去了乡村旅游的质朴和天然,失去了特色,也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最后失去了客源。因此,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从经营的项目都要有乡村气息,特别是用餐上体现当地风味,要有自己经营的特色,要教育乡村旅游经营者牢固树立没有特色就没有客人的意识;要积极引导乡村旅游经营者在提供乡村旅游产品时,一定要突出特色,保持特色,以特色取胜。同时,各级乡村旅游管理部门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标准时,一定要考虑乡村旅游的特色问题,标准要为特色服务,切忌一个标准管到底,有了标准,丢了特色。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点多面广,个体为主,这既是乡村旅游经营的特点,又是行业管理的难点。在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时,要充分考虑乡村旅游的特点,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发展措施。
1、完善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
重点要抓好县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旅游业较发达并已经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县,可通过重新修编总体规划,将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目前尚未编制旅游规划的县,应加快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已经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工作尽快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加以引导和规范。
各市,要在本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规划,要把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统一考虑。有条件的市,也可以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必须与《旅游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全省各市、县(区)乡村旅游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陕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精神,与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要相吻合。做到依法规划,按规划指导与管理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发展条件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偏远山区、农村要进行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做到通路、通电、通水、通讯、通邮,为这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基本条件。
要努力解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问题,广开渠道,筹措资金,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地要在小额信贷上制定政策,向乡村旅游倾斜,优先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3、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乡村旅游龙头
要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战略,各地在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规模的同时,都要把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做为今年乡村旅游工作的重点,力争每市都打造出一、二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县、乡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把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作为做大做强乡村旅游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给予有潜力成为乡村旅游精品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扶持,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4、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省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省各旅游强县(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旅游经营点要全面加强行业管理,乡村旅游的重点就是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围绕旅游经营单位增收提效、围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工作,送服务下乡,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要加强标准化建设,用行业标准规范乡村旅游经营与服务行为。在交通、住宿、餐饮、卫生、安全等方面,各市(区)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统一贯彻执行。在各市(区)基本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标准的基础上,省旅游局再总结提高,统一出台全省乡村旅游管理工作标准。目前要重点抓好市、县(区)两级乡村旅游管理与服务标准的制定与贯彻落实工作。二是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餐饮和服务管理人要切实采取措施,搞好教育培训。三是要全面提高安全、卫生管理水平。针对乡村旅游环境、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县(区)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特别是晚上住宿的客人及保证人身安全,不受侵犯,物品不被盗窃,食物不中毒等。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强化管理,切实维护好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维护好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5、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经营效益
当前我省乡村旅游经营普遍存在着等客上门,被动经营的情况。一些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基础较好的乡村旅游经营点,目前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没有在市场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要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促销工作。要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油菜花节、桃花节、采摘节等有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各级旅游、农业、文化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结合各地开展的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各乡村旅游点要积极主动联系省内外旅行社和其他旅行商,通过邀请考察、体验乡风、品尝饮食文化等形式,加大组团力度,培育客源市场,搞好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四、关于“创建”工作
在全省广泛开展的创“中国旅游强县”、创“陕西旅游强县(区)”、创“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各种“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要继续大力抓好各项“创建”工作。
一是要继续实施政府主导的各类“创建”工作。实践证明,“创建”活动是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抓“创建”就是抓县域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县、乡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抓“创建”工作,把“创建”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方案,调配人员,落实责任,严格奖惩,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是要强化措施。我们还处在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旅游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更低一些。在狠抓“创建”工作,推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时,要考虑到市场发育程度,积极上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创建”工作。首先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创建”活动领导班子,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其次是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要舍得投入。第三是要有一定的扶持奖励政策。如在税收、宣传促销、项目建设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并给予创建成功的单位一次性奖励。
同志们,这次会议,邀请全省近60个县(区)政府主管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市县两级旅游局长来共同学习交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创建”工作经验,研究落实进一步加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创建”工作措施,这在我省旅游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工作会议,也是一次相互学习的交流会与培训会,不仅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创建”工作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也进一步增强了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信心。这次会议之所以选在宝鸡召开,就是宝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优秀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乡村旅游,全市深现了一批特色各异的乡村旅游点,相信大家在参观考察中,一定会吸取有关的经验。这次会议得到了宝鸡市政府,宝鸡市旅游局,扶风县政府,关中风情园的热情支持和周到的安排,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创建”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一定能够培育发展更多的旅游强县(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