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05:3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

五年级子课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育与生活,生活与习作密切相关,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然而,目前习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虚假习作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学生习作兴趣不高、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因此,习作教学必须走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践。教师应该作学生生活的引导者,让他们觉得平淡生活中,也有许多精彩的地方可写。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习作教学难点的策略和措施,提高教师习作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培养本级学生习作兴趣以及良好的习作习惯,如观察生活、感悟生活、随手写作。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近几年,有效教学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也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就教学实践而言从古到今,有效教学追求有效或高效的课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有效教学”的概念就可以界定为: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有效行为。(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实验目标

(一)、研究对象:我校五年级七个班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习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影响习作教学客观因素分析;习作教学“以生为本”概念与内涵等。

2、教师习作指导的研究:教师如何进行习作教学的设计、指导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习作评改的研究:教师怎样批阅习作,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与策略。

4、学生获取习作素材方法与能力研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表现生活的方法与策略。

5、学生习作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三)、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确立习作教学理念,改变教师习作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理论知识水平。

2、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突破习作教学难点的策略和措施,3、确立正确的习作教学评价观,改变习作评改方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进行大量读写实践上。

4、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新的世界,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设法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说出、写出自己独特感受。

四、本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教师的习作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一)、课题研究的策略

1、进一步寻找习作教学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点”,引导学生把学习生活与习作紧密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见闻、感想。

2、引导学生感受现代生活、爱护家乡环境、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祖辈、热爱和欣赏家乡,描绘自己眼中的家乡以及家乡人,真正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进行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3、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习作的总目标中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自己身边的事,熟悉的事,有感触的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4、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基础。本课题将采用多读多练,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等策略,以阅读促习作,在阅读中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5、本实验将采用多形式评价的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以此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与评价水平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借鉴法: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经验总结等文献资料,强化理论学习。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了解本组教师习作教学及学生参与习作的基本现状。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作文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营造校园生活的良好环境。

1、创设课堂练笔的良好氛围。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通过阅读,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通过自主练笔。使学生养成自主表达的良好习惯。

2、创设大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长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班级成立小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览资源。语文教师精简学生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阅读。

3、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

(二)利用开发社会资源

1、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

2、营造家庭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家长学校,宣传语文思想,引导家长为子女开辟小书房,使学生在家拥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定期向家长展示研究情况,争取家长进一步的配合。

(三)构建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模式。

习作教学并非局限于每学期六至八次的习作指导。它以大阅读为基础,平时练笔(包括日记、周记、课堂练笔)为面,大作文为点,是一个开放立体的教学体系。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步骤

(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建立课题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一切资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一切支持,使课题研究有序健康开展,并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阶段研究任务,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针对影响课堂效率的若干因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种新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有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及经验,提高广大教师理论基础,3、采用多种措施,对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研究,找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如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合作交流、有效的课堂检测、有效的评价、有效的学科资源整合等,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课题研究中,每位教师都是一线教学专家,但同时也是一位学习者,必须认真阅读大量相关书籍理论,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大量探索,找到合适自己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方法与模式。

2、适用性原则。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大力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 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就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实践性原则。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各类研究都将进行大量的教学教研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经验。

4、灵活性原则。研究过程中的每个方面都不是僵化不变的,只要是能达到课堂效率最大化,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每种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推广的。

5、创新性原则。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前进,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有发展就有创新,有创新才能不断前进。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实施时间为:(2012年12月-----2013年1月)

召开课题研究讨论会,通过调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5年12月)

(1)、加强理论学习,寻求理论指导实施时间为:(2013年3月---7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领导教师的责任感。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使他们认识到探索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2)、理论结合实际,进行课堂实践探索研究:实施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7月)。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实验理论基础,.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有效课堂等的理论学习,加强教师进一步对新课程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认识。通过理论学习,围绕研究内容,按照教材研读-教学设计-上研究课-评价反思-总结-反复实践-形成经验的基本步骤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4年7月)

初步探索子课题有效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子课题形成相关经验论文、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14年8月----2015年7月)

子课题组反复实践研究,探索出子课题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三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通过课题反复深入研究、论证,搜集相关实验过程资料,撰写出子课题实验报告。

3、总结推广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2月)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

(2)、认真总结教改实验经验,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一)、课题组长余金竹负责草拟课题实施方案,组织教学研究,搜集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二)、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实验教师(余金竹、马江、李锦科、刘正芳、安朝龙、余飞妍、李丹),具体进行课堂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反思及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日

第二篇:口语交际子课题实验方案

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平南小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子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性质”与“地位”的定位,是从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提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因此,在教学中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校结合当前的教改形势和学校实际,提出了“怎能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的研究课题,深化我校语文教学研究,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代新人,使语文教学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 作精神,能够做到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活学生语言情趣。

3、拓宽交往时空,创造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

四、课题实验的原则:

情境性原则、交际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

1、前瞻性应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着想。

2、情境性要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3、多样性开展多种活动,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激活语言情趣。

4、互动性呈现多个交际方面和多种交际往来的形式,具有活

动的互动性

5、广阔性努力拓展学生的交往时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

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主要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学参考》《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成果汇编》《言语交际基本理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准备阶段:(2003年9月—2003年月11月)

1、设立课题组成员和实验班。(实验班:一(2)班 李结贞二(1)班王雪清三(3)班光梁焕容)

2、组织学习理论,提高研究员的理论和认识水平。

3、筹备电化教学的教学设备及教具。

4、向家长宣传本课题,争取家长的支持。

方法:学习、听课

第一阶段:(2003年12月—2003年8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提高。

2、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实验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

4、邀请教研专家亲临指导。

5、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初步掌握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6、积极参加课题学术交流、力争赛出好成绩。

方法:调查、学习、听课、访问、搜集资料。

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9月)

1、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深入研究子课题“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

2、实验班在校内提供教学探索现场。

3、组织实验班学生分批观摩。

4、全体教师观摩、讨论、研究、学习。

5、继续组织外出学习,吸取先进经验。

6、做好活动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7、积极参加课题学术交流、力争赛出好成绩。

方法:调查、开座谈会、学习、听课、访问、研讨论证、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9月)

1、实验教师写好实验总结报告。

2、组织论文撰写。

3、提供课例,邀请专家评估。

4、组织教学座谈、总结全。

方法:开座谈会、学习、听课、访问、研讨论证、搜集资料、撰写论文。

八、课题组成员机构

顾问:党朝亮(南海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杨琴如(课题指导组组长)周惠玲(课题组指导副组长)黄艳芬(平洲教研员)

组长:林杏婵(教导主任)胡惠联(语文科组长)

组员:李洁贞(青年骨干教师)王雪清(低段骨干师)梁焕容(备课组长)

2003年10月25日

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发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作用

南海平洲平南小学《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子课题组

2003年10月25日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科总结

五年级语文科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态度,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保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也不可能安下心来学习。因此,我针对本班学生好动,学习习惯差等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还着重培养学生的书写规范的意识。写好汉字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璀璨文化艺术的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我经常和学生说:“字如其人,能写一手好字的人,会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在每节课学习生字时,都挑选出比较有特点的字,全班学生一起分析字的结构,哪一笔长哪一笔短,哪部分高哪部分底,什么地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并告诉学生写汉字穿插避让的方法。具体分析完以后,在再生字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上字头。每次收回的作业及时批阅,并针对不同学生在作业本上的问题写上不同的评语,如“你 的作业进步很大,如果再工整些就更好了”,“自己试一试女字旁的撇再长一点是不是更好看?”为了对学生认真书写给予鼓励,我还给学生规定,连续三次作业得优星就可以奖励少写一个字或词,这样学生们的尽头就更大了,都能尽自己的努力写好每次字词作业。经过一年的良好书写教学和训练,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自觉工整规范的书写,高质量地完成各科作业。

二、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我对学生耐心辅导。我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耐心做好培优扶差的辅导工作。对于优生我从深度和广度上进军,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多做发展性的练习。对于后进生则紧抓他们的基础知识,从字、词、句方面入手,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并成立“一帮一”的辅助小组,发动优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

三、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怕苦、不怕累,在教学上刻苦钻研业务,虚心请教老前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向其他老师学习,听取别人意见,并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本学期论文参加街道比赛获一等奖,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高语文水平。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 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强化动机、自我学习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5遍更能达到效果。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们认真读书,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抓住难点、有的放矢

学生预习后,老师可以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而使学生产生“我已经懂了,不用再听”的思想。而且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3、人人参与、增强锻炼

在预习中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不得不思考,并且做到人人参与,起到督促的作用。但如果不通过预习的话,可能一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在上课前连课文都没看过,课堂上就抱着反正不举手老师也不提问的思想,或者举手时已经被几名优生抢先发言了,永远都 是一个被动者。所以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

4、大量阅读、扩展知识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阅读的兴趣自然也会越来越浓了。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科总结

2005-2006学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科总结

这一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科的教学。在上级学校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班上的学习,使我班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学习努力,课堂活跃,发言积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在“新课标”下,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学期中,我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提高,现将本学期的语文科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本期共有八个单元,共32篇课文,内容“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文中懂得思想感情。学生懂得一百个生字,认识,会正确,快速的使用工具书,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学生会 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会从标点符号,语句,内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加强朗读方面训练,这学期,我班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提高。在字、词、句方面,学生学得较好,全在阅读和作文方面,还须努力,特别是想象作文,写读后感等,学生写得不够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渗透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我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三、转化差生方面

我班差生有杨华,杨小兰,杨再忠等同学,我针对他们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教师和班干部共同帮助他们,在期末考试中,成绩都在以上。

四、存在不足

由于我自身的教学能力有限,教学经验少,学生的基础差等原因,语文科的成缚仍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Xxx

2006年7月12日

第五篇:课题修改方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项目负责人:文芳

申请单位:贵州省凯里市第九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1、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人数比较多。凯里市第九小学属于凯里市洗马河辖区,位于凯里市东面,第九小学坐落在凯运大道一侧。学校周围有民房、商品房、安置房,居住人员比较复杂,有本地的,外地的。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租房居住比较多,固然这部分的随迁子女在我校就读也比较多。据统计,我校1500多名学生有近一半是进城务工子女。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形式严峻。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把“做人”的教育当做家庭教育的主旋律;但是,长期以来,家庭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特别是“居无定所”的务工族,家庭教育内容与方式出现偏颇:重生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再则,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家长却往往做出负面的表率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破坏传统美德、抵触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出现“5+2=0”的结局。进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就是针对现实问题,谋求解决方案,为新时代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供方法。

3、明确责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第一次出现在教育方针,而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教育方针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也居诸育之首,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是小学教育的灵魂。

4、适应社会:立德树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利国利民,市场经济推动建设,先进管理值得学习。但是,金钱至上、恶性竞争、个人主义等思想也迅速蔓延,特别表现在部分“务工族”当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到子女们。争强好斗、性格怪癖也逐渐在孩子们身上体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修身养性、爱国主义等备受冷落。因此,立德树人是促进和谐环境的形成,是实现孩子远大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关键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本课题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以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理论价值。课题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二是立德树人的教育;三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机理,立德树人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都缺乏整体设计和深入研究,本课题将从这样三个角度研究,应该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以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理论价值。课题探讨三个问题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提供丰富的案例,从这些研究案例中提炼相关实践理论,以补充和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支撑,做出贡献。

2、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和创造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范式、典型案例,并通过这些教育范式和教育案例,对全年级、全校甚至对全市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工作进行点面结合的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有效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弥补现阶段学校教育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家庭其他成员也会受到积极的教育和感染,成为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我国的经济基础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离不开一群群勤劳“智慧”的务工人员。然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却令人堪忧。在我校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要么性格古怪,要么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经常逃课等现象,种种表现总是令老师们束手无策。众所知之,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文化素质低,子女又比较多,他们大部分重生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监护轻养成,重物质满足轻亲子沟通,等等,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有的甚至抱着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为了解放这部分家长的思想,改变观念,端正行为,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们从小培养成一个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接班人。如今,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我们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解决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基本手段。

四、课题的界定与诠释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国家有相关的规定:家长要满足基本条件,即家长在当地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如此家长即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尽管不是户籍人口。符合这种情况的家长,其子女属于随迁子女,未来上学可按当地随迁子女政策入学或参加升学考试。本课题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不属于凯里市内的、而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凯里市内来务工,他们的子女也跟随到凯里市内的,即个体、做零工等流动人群的子女。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广义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本课题中得家庭教育指的是广义的家庭教育,因为立德树人是今天全体成员的事情,而且,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更好。

3、立德树人。“立德”,立:树立。德:德业。“立德”即树立德业。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

4、实践研究。本课题特别提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行“实践研究”,就是要经过实践研究各种问题,经过实践考虑各类因素,经过实践理清各种关系,对课题进行整体设计。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是指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等等新的社会条件下,深入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原理与规律,深刻研究立德树人的目标与内容,深刻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区别于联系,探索适合凯里市第九小学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范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寻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规律以及问题解决的办法,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指导、引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落实立德树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古意和其时代特征,领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找到立德树人的科学机理,借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这个平台,扎实有效的实施立德树人。

3、理清两者关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理清立德树人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

4、构建教育范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全校各年级关注立德树人,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计划、方法、策略、评价等,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教育范式。

(二)研究内容

1、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文献研究和理性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和理性思考,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联系,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寻求方法。

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受阻研究。正规的家庭教育起步较晚,问题较多,难度较大;明确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刚刚在“十八大”提出的,人们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课题组需要深入研究其实施过程中的“受阻因素”,为课题研究指引方向。

4、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效范式的研究与建构。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计划、方法、策略、评价等的研究,构建行之有效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范式,并在推广性实验中逐步完善。

5、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案例与叙事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具有个性化。不同家庭文化层次、不同成员构成、不同方式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课题组可以开展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深刻解剖,提炼规律,指导全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科题研究需要两年的时间,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的参考资料,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7月)

1、开展课题工作会议及课题组成员相关资料的学习培训等。

2、做好开题工作,开展具体的课题研究。

3、阶段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开展课题组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举办课题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在校园网、宣传栏公布研究阶段性成果;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及时调整、完善研究中各项操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组成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交流成果与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成果送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等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分层进行研究与调查,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及时矫正、完善提高。

1、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材料,确定正确的方向。

2、个案研究法:在通过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凯里市第九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家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组织多层次的座谈会,分别选择部分学生家庭进行个案研究。总结推广部分优秀家长的先进经验。

3、文献研究法:购买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分析、整理。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成果进行实验,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操作性。

七、课题的观点与创新

(一)主要观点

1、立德树人是国家意志、家庭责任和成长需要。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目标,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立德树人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必然要求。

2、立德树人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因为今天的社会,社会竞争、市场经济、生活变革、价值多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到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淡薄,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才能见效。

(二)创新之处

1、研究理念的创新。课题首次把家庭教育和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形成“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念,家庭教育是手段和方式,立德树人是内容和目的,因此,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是手段与目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2、研究内容的创新。通过开设家长学校对京城务工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再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进行点滴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增强进取心,拥有远大的抱负,从而自觉做到文明守纪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3、研究角度的创新。通过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的良好变化给其他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使有些学生在家庭道德教育缺失中能够做到“个个明礼知耻,人人崇德向善”的和谐氛围。

4、研究方式的创新。建设网络平台,构建校讯通,加强家校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阶段成果

1、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研究的文献综述(材料)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调查报告(报告)

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方案)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范式(论文)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案例(案例集)

(二)最终成果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研究报告(报告)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实践研究》案例集(文集)

3、论文集

4、《家长学校教材》(教材)

九、课题研究的计划与保障

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研究安排与预期成果;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等。

(一)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负责人: 文芳)

组成课题实验组:构建课题目标,确立研究内容,制订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 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教科研能力,同时组织开题工作。

2、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6年10月)(具体参与人:全体研究人员)

本阶段主要进行调查研究、个案研究与分析,实施课题中期管理。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具体负责人:

刘书贵、文芳)

整理相关资料,课题组成员进行分析与研究,交流成果与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成果送审。

(二)课题研究措施及经费保障

1、加强领导,建立中心课题研究组,明确专人分管。

2、加强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学习、培训及交流活动,形成团结、合作、求实、创新、勤于研究的良好氛围。

3、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会根据研究需要随时划拨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下载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科子课题实验方案修改(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科课题阶段性小结(5篇)

    语文科课题阶段性小结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现将本期开展的课题研究情况作一简单小结。一、紧密协作,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我依据自己的课题方案及计划,分工合作。首先,对理论书籍、......

    课题实验方案

    《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国内外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目前......

    课题实验方案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实验与研究》 实 验 方 案 海丰县陶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

    五年级语文小课题实验方案01

    《通过完成思路图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建路小学五年级语文组小课题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

    2017科技节活动方案.(语文科)doc

    2017语文科科技节活动方案 “科学改变生活” 广宁中学科技诗歌征文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学校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营造全校学生“爱......

    五年级(上册)语文科计划(5篇)

    2010年春季学期五年级语文科计划 高桥小学:韦海岛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2篇。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

    2014-2015年五年级语文科工作总结

    2014-2015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科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

    五年级语文科总结(五篇范例)

    五年级语文科总结 回顾一个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