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范文模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首先阅读了这本书的目录,如此层次分明的书和七个习惯深深的吸引了我,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一页的内容都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对自己从前做事习惯的冲击和对未来改变的展望。甚至我读了三遍这本书,每一次都有不一样受益匪浅的感受。以下,我就对七个习惯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一让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三个人盖房子,第一个人边盖边骂:“老子累死累活却是别人享福!”于是他漫不经心,把满腹牢骚也深深砌了进去;第二人默默地干,他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于是认真地干,把自己浓浓的责任心也牢牢地砌进去;第三人挥汗如雨,他笑道:“房子盖好了,再有人住着,房前种花草房后载绿树,多美!”于是满怀憧憬,满是向往,越干越起劲,越干越满足,把金灿灿地希望全砌了进去。
结果:第一人未老先衰,他的房子成了危房;第二人身子硬朗,他的房子结实牢靠;第三人青春不老,激情永在,他的房子满是笑声,环境也美丽得如同童话。
主动积极就是为自己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级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而只有自己掌握了积极主动,就能够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驾驭工作,而非成为工作的奴隶。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要以结果为导向。通常我们做事情常常会说,我们尽力了,可是却没有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那么我们往往忽视了“自驱力”这个词。自驱力就是自我驱动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目标,一个就是行动。光有目标没有行动,我们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光有行动没有目标,相信即使我们在努力也没有办法最快达到我们的目标。习惯二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把我们的大目标,不断的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这样,我们便可以分时间段来检验自己对于实现我们目标的进度。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这个习惯能够让我们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书中给我们划分了四个象限。我们要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第二象限的安排上,主要根据第二象限来制订计划。要是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发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要把要事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的心意,目的是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鼓励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达到互惠互利,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只要静下来思考就会去找到这种方式,我们去和客户打交道,首先想想客户凭什么和我们合作,我们能够提供给客户的优势是什么?针对这些优势,想想我们的客户和我们进行合作我们能获得什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做这些事时要做有效的沟通。客户满意度提高了,我们的口碑也会越来越好,那么带来的商机将是无限的。所以双赢思维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
酬的分享。无论是工作学习中,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中等等场景事件上,能够以这个为目标的话将会使得事情推进得很顺利。
习惯五:知彼知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我们有时候在工作中,更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当我们遇到客户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要用平和心去聆听客户的想法,当我们了解后,理清思路,逐步分析,双方彼此的了解也就会变得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专注心,知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我认为习惯六是习惯四和习惯五的升华版,只有知己知彼,在我们考虑事情的时候运用双赢思维,那么我们便会在了解、理解和欣赏中寻求更大的成果。
习惯七:不断更新
更新就是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我们是想在你觉得成功的时候止步不前,还是要前进创新,这个社会就是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社会,如果你觉得你满足了,那么现在将是你危险的边缘,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身体、精神、智力、社会和情感。
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我通过个人领域、公众领域和互赖领域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学习,然而我认为七个习惯并不是独立的,他们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好的习惯需要坚持21天便可以形成,如果读了这本书,我们坚持运用这些习惯,相信我们的明天将是崭新的!
第二篇: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有感
心态与习惯决定未来
最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于时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详细的看,但给我的感悟却很多。它让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它通过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但又简单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决一切困惑的起点。你的“改变”将决定你的未来!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态。
而这本书则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书中以七个习惯展开记述,它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习惯的确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彷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所以说,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书中还提到“成熟模式图”,即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人类都是从依赖到独立,然后从独立到互赖。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也就产生了习惯的转变。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主要是: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他所说的积极主动不仅仅是指行事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所控制。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他的理智必须胜于冲动,甚至应该避免冲动,应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算少,但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都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确定以后的实践。“以终为始”的另一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决不同于管理,就像史蒂芬说的“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领导,不妨以原则为中心,撰写一份属
于你自己的使命寓言,并付诸实践。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它可以说是前两个习惯的具体实践,书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习惯一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识。习惯二的基础则是想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发挥人类的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的听命。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总是把现在这个社会当作竞争的角斗场。看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
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
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五、知彼解已 ——移情沟通的原则
这个习惯主要讲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移情聆听是聆听的一种,也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为目的,听者要以倾诉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知已,首先你要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你,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一种,是对所有其它习惯的重要考验和集中体现。它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统合综效能够激发、整合并释放人类的最大潜能,前面的五个不同习惯都是为了能创造统合综效的奇迹。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么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这一习惯就是个人产能,它维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性、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它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七个习惯可以说是人生的精华,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可我感觉,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员,都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收获颇丰,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对应着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前三个习惯能帮助个人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后三个习惯则能帮助个人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不断更新”的习惯则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是一种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细细品味书中真言,不难发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这七个习惯,贯穿这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确实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催生改变
在工作中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很重要,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由于我是一毕业就进入我们公司,对待工作十分积极主动,这些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缺乏经验所带来的失误,就像在开车时候,如果拐弯时方向盘打多了也能及时补救。同时,积极主动还带来其他好处,当遭遇有挑战性的工作时,积极主动的人即使自己力有不逮,仍会主动地选择迎难而上,会把握住很多试炼自己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诚如书中所说,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对待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始终怀抱着个人的愿景,所以充满活力与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去完成工作任务。
二、以终为始,在工作中领导自我
在工作中设立工作目标很重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工作的舵手,目标便是我们航行的方向。书中的第二大习惯以终为始的意思便是,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坚持自我领导的原则。具体到每天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会为自己每天的工作设立目标,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建议大家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奔着一个长远的目标去工作,至少可以保障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太多。
三、要事第一,在工作中做好管理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许多小事情集合而成,并没有很明显的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最终工作的成果却会很明显的优劣分明。如何成为工作中那些处理问题的能手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始终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应该是无需赘述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的时间不够完成所有的事情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只能被动地以加班作为我们每天工作的结尾。
四、双赢思维,在工作中共享促双赢
工作中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呢?书中认为大家应当有双赢思维,鼓励大家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敌对式的竞争。从“共享经济”一词出现后,大家应该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共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知识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财富的共享......不一而足。回归到我们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坚持双赢的人际领导原则,当然大有裨益。
五、知彼解己,在工作中沟通提效率
与合作一样,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另一项内容是沟通。在工作中的沟通往往不是说话这么简单,而通常是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板块的交流,这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书中认为要达到有效沟通需培养知彼解己的习惯,即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聆听别人,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与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做销售工作最需要后台人员的大力配合,但同时,他们不熟悉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于是,在不多的沟通中,需明确表达我们需要后台人员配合的原因和操作的方式。后台人员难免有疏漏,那么这些疏漏就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层层沟通以弥补。我很庆幸,在工作中已经慢慢学会先聆听清楚别人反馈的真正意见,再对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确实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六、综合统效,在工作中创造更有效的方法
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事务的解决程度,工作经验是指我们在工作中累积的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而书中认为,培养综合统效的习惯,使第三种远胜个人见识的选择得以被创造,这种创造性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映照到我的工作中,在对产品数据进行完善、提取、应用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些人依赖数学公式,有些人则关注文字信息的对比,有的人则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操作侧重。而当大家开始交流这些方式的不同体验后,我们往往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方法。
七、不断更新,始终坚持自我提升。
在大学里,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他鼓励我们始终抱有信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书中最后一大习惯“不断更新”与老师的话遥相呼应,这一习惯指向的是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进行平衡的自我提升。前面说到这一习惯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在工作中培养这一习惯也变成了自动自发会做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使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读一本好书,确实就像交了一个好友,虽然文字有限,可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有些是自己已经不自觉在践行的,有些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培养的。所谓“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书中展示的便是不常变化的“法”,在学习过这本书后,我开始聚焦于培养自身的这七大习惯,希望能早日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笔者: 提交日期:
第四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报告
学校:北京科技大学 学号:41603375 班级:材料1611 姓名:杨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由著名领导力大师、人际关系专家史蒂芬.柯维的著作。书中强调了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进行能达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的“由内而外”的修炼;提出了“全面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的新思想,告诉我们走向“全面成功”需要具备怎样的基础和信念;列举了“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和不断更新”的达到全面成功的七大准则。读这本书可以说却是费劲。既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也领会到进步的方法,既纠结又充满力量。就像前言所说“自我成长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
人有着主动的本性,我们不仅能回应和适应特定的环境,也能主动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而最终的成功,就是自己主动积极的必然结果;同时我们应该真正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意义。追求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在成功之后往往会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往往会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
生活和工作需要团结合作。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生活是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唯有合作才能利人利己,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皆大欢喜;知彼解己有两层意思,即善于倾听和换位思考,正确合理表达自己的,让别人了解你的真正意思。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善于利用不同,体会别人主张里的奥妙。大多组织都会强调团队精神,而统合综效其实是双赢思维与知彼解己的行动版本。
人生最值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而不断更新是前六个好习惯的源泉和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心智、精神和社会情感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进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书中对双赢思维的阐释令我印象深刻。双赢需要合作,需要投入“忘我”。就像古语“一根筷子容易弯,三根筷子难折断”,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也正是因为我们通常不能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清楚自己应该在团队中需要扮演何种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才会最终导致整个团队无法高效地运作。圆满的人生绝对不仅仅追求个人的成功,还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以及团队成员的共赢。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事情。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活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投资,把身体、精神、心智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学会利用成功人士优秀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更好地“弄潮”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第五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花了几天时间,我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进行了通篇的阅读。我觉得这本书整体内容写的比较杂,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含商业管理方法、人际交往技巧、家庭观念、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在这样三百页不到的一本小册中论述这么多方面,还要论述的通俗易懂,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出现一些不尽周详的地方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这本书作为现代职业及管理培训的经典之作,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正如一个人的杰出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人生,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
本书对“高效能”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在书中,作者将“高效能”解释为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在这里,产出代表着工作成绩、商业利润、劳动报酬、好的人际关系等积极性的收益,而产能则代表着取得这些收益的能力。忽视产出与产能任何一方,都会造成失衡从而降低一个人的效能。
围绕着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原则,作者进一步提出了七个习惯,劝诫人们通过建立七个习惯来不断的调整和维护产出与产能的平衡。这七个习惯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以下就七个习惯具体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习惯一:积极主动
对于第一个习惯,我觉得,这就是指人们常说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论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养成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抛弃、不放弃的习惯,遇到困难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守株待兔,而是积极思考和行动起来,做好自己的角色,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就去努力改变,对于不能改变的,坦然面对,笑口常开,以心灵的力量引导自己度过难关。
习惯二:以终为始
对于第二个习惯,我认为作者强调的是方向,人生的方向。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生是可悲的。
当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可以是不同的,也应该是不同的。每当我们完成了一个既定的目标,实现了自己一个时期以来的愿望之后,就必须要要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好好的静下来,进行全新的反思和自省,寻找到人生的下一个目标,让自己有一个继续攀登的动力。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明确了人生努力的方向,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我想,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不会空洞乏力。我想,只有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纷呈。
习惯三:要事第一
什么是要事?要事就是对实现人生阶段目标有增益作用的事情,或者说是提升产能的必需课题。这里,作者以第四代时间管理的思维方法入手,提出要关注那些虽然并不紧迫但却是重要的事情,因为,做好这些事情从长期角度来看是提升产能的必要条件,“磨刀不误砍柴功”,做好这些事情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在现实当中,我们常常忽视或者忘记了这些事情,埋头于琐事当中而渐渐迷失了自己。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精力和健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使自己能够始终保持充沛的动能。
习惯四:双赢思维
所谓双赢思维,简单的说就是和平共处、互惠互利、有理有利有节。“君子以厚德载物”,想要获得成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宽厚的德行来匡正自己,大利面前据理而行,既不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也不得陇望楚取之无道,时时慎独,在接受自己的同时也接受他人,在追求自身成功的同时也欣赏他人的成功,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最终成就自己。正如古人所讲的“达则兼善天下”,只有抱着“兼善天下”的态度才能实现人生的通达和顺随。
习惯五:知彼解己
关于习惯五更多的是在谈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的技巧了。人们常常喊“理解万岁”,这句话既表达了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充分理解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难于充分理解的困惑与无奈。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放下心中的执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每一个人在沟通之前,能够放下执念,以第三方的角度来倾听对方,首先搞清楚对方的诉求,再有针对性的做出回应,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双赢的局面,那么,就会发现许多原先看起来无法解决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统合综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为了同一个目标研讨的过程,在追求双赢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平衡之术,化冲突为合作,化分歧为赞同,化阻力为动力。统合综效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需要多年实践的积累和沉淀,才能达到游刃有余,化腐朽为神奇的境地。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不断更新自己。如果说,第一、二和第三个习惯谈的是“为人”,而第四、五、六个习惯谈的是“处事”,那么这第七个习惯谈的是对“为人处事”的反省和升华。人常说“君子一日三省”,每一人应该常常对于自己日常的“为人处事”进行重新审视,对于愿景、方向、目标、方法积极的反省,时刻纠正渐渐偏向的人生轨迹,随时唤醒迷失的自我,时刻关注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不断的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确立改进的方向,从而完成螺旋式的前进,只有这样才会永久保持高效能。
总而言之,这七个习惯是对“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一课题的另一种诠释,这七个习惯形成了一个逻辑体系,依据这七个习惯生活,人们能够避免掉入到一些人生悖论的陷阱中去,从而活的更加纯粹和圆满。同样的,我们的企业也是可以建立起这样的习惯体系的,而要建立这样的习惯体系,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积极的参与并身体力行,以七个习惯的思维体系来领导和管理自己,同时,也用七个习惯的思维体系来领导和管理企业,从而引导企业不断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