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个小习惯开始你精彩的一天
7个小习惯开始你精彩的一天
1.在床头柜上放些提示
2.多给个真诚的赞美
3.早餐只接纳正面消息
4.以你这天最重要的工作来开始你的工作日
5.凡事别太急,可以的话,慢下来
6.保持锻炼
7.或大或小,做对的事。
7个小习惯,每天改变,你会变成你真正想成为的那种人。
第二篇:精彩一天从早读开始
精彩一天从早读开始
深圳市水田小学游远香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独领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有效的朗读可以激发兴趣,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渴望和热情。其次对语文学习来说,早读课大声的朗读是必须的。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再次,日积月累的早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鉴于此,我认为要激起学生对语文乃至对每一天学习的渴望与热情,一定要吹响这清晨的第一声号角,让早读成为激情语文的华彩乐章。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严明纪律规范化
首先,认真落实常规教育,使学生明确语文晨读的目的,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教育学生有效利用宝贵的晨读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要让学生守时,教师必须先做好表率。所以每次早读之前,只要没有其他事情耽搁,我都会快速进入教室。这样就杜绝了学生拖拖拉拉、随意迟到的现象。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逐渐对早读时间抓得紧了。为了保证学生早读时有事可干,我还注意培训得力小助手——领读员,即使自己有事迟进教室,领读员也能及时组织学生读书学习。
二、朗读形式多样化
对于晨读的方式方法,我们需要合理地组织安排,不可放任自流。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老师导读、学生竞读、听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也可以采取同桌演读背诵,或者小组竞争自由朗读,极大地调动学生早读的积极性,互相带动,互相监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个别辅导或者巡回检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拖音等现象。以便及时掌握情况,确保晨读效果。
可以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1、声情并茂的范读或配音跟读。这主要在学习新课前或朗诵优美句段时使用。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去把握朗读不同作品的语气,让学生体验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体验到朗读的艺术魅力,同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诱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感悟蕴涵文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自然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出浓烈的朗读氛围。
2、同桌互读互背。这主要用于复习旧知和背诵课文或优美片段的检查。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小面积地最清晰地了解到学生个体掌握情况,从而便于个别辅导。
3、小组或男女生赛读、开火车、随机点读等形式。这主要是激起朗读的乐趣和斗志,始终能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参与其中。
4、师生共读。主要是教师用导语将情感与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读得完整而有味。
5、在拓展性的朗读中,主要采用自由自在朗读法,即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或起立或坐着,或摇头晃脑或正襟危坐等,大声读出来,然后背诵,检查。
三、注重差异层次化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表现在学习能力的差异,为了能在有效的时间里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早读的内容,达成目标,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主要在座位安排和内容选择上进行调整和确立。让学习能力强的与相对较弱的坐一起,较强的孩子能很快掌握,就可以节省下时间来当堂帮助较弱的学生,多花点时间,告之一些方法,这样就能产生高效。内容上,较强的要求高些,多些,如积累句段就多些内容,较弱的适当减少一些,这样都能使学生感受到达成后的喜悦。
总之,语文早读课应该是语文老师给学生精心打造的一座精神乐园。但愿我们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构建趣味、高效的语文早读课堂。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学生们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第三篇:七个习惯改变你一生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
【习惯一: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原则。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遗传„„”、“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使命宣言”。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不”。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双赢思维”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则。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我已经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则。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必须强调:“了解他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要培养设身处地的“换位”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1+1可以大于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统合综效”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K.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个人成功”;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第四篇:七个习惯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过之后,感慨颇深,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下。
“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起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
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很多东西都只是一些外界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客观因素。
本书就七个习惯进行一一地阐述,并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他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是长者,为我们指点迷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们只起到旁
敲侧击的作用,而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即主观因素。
只有我们自己从内心真正接受
了,从思想上改变了。我们才会开启内心的那一扇门。就像我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很多话能让
我产生共鸣,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时,我就会停下来反省自己。
我想这也算得上是从内
心开启的一些改变和收获吧。
“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
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
作者在书中讲到:
他的儿子在学校,成绩惨不忍睹,交往不成熟,运动场上不灵活。他和妻子都想帮儿子。他们把
自己的行动借助
“
帮助、关心
”的名义,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可收到的效果是有限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的确觉得
“
儿子不如人
”
。有了这么一种意识,他们再怎么表现,也会显
得言不由衷。因为他们没有改变看待外界的观点。对于这一点,我想讲一下我的父亲。
他是一个
朴实的农民,但他很少说我们比别人差或者说我们不行,他会列出我们的优点,然后说: “
这些
事情你都做得很好,相信那些对于你来说是暂时的困难,一定能够解决,也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不敢说我的父亲有多么成功,可是,他让我们充满自信,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想说他是成功的。
还记得两年前的冬天,看湖南卫视的冰灾赈灾义演活动,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看到自己的家乡
此刻遭受冰灾侵袭后的现状,我的心真的好痛。
还有那些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平民英雄们,更
是让大家几度泪湿眼眶。
看到这么多热心人士为我的家乡捐赠巨额款项时,我心里的那个想法特
别强烈:
“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想帮助自己的家乡,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
在七个习惯的阐述中,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被动就要挨打
”——
这句话想必大家
都耳熟能详。结合目前的形式和社会现状来讲,养成这样的习惯,更为重要。现实是残酷的,很
多机会,你若不主动,就有可能失之交臂。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你若是不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不
主动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很多时候,你都会吃个闭门羹,甚至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保持高傲的态度,是永远也融合不进去的。它只能是你生活中、事业上的一个绊脚石,阻碍着你的发展。
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受天气影响自己的心情的。
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天地。
我很欣赏这
么一段话:
“
也许我们不能移动大山,但是我们可以运作自我;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 们可以把握心情;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是我们可以展露笑容;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
是我们可以指挥自己;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将来,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在;
也许我们不能样样如意,但可以事事尽心。
”
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收获很多,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
做人、做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前三个习惯后,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受用,在生活当
中要不断地自我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关系都有很
大的提高。
一个高效能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仅仅靠
“
动力
”
是远远不够的。在人的一生中,做任何事
情最主要的是认清方向,不要盲目的投机取巧。
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为什么
总是一再的抱怨。
可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从不怨天尤人了,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态度看
待所发生的不幸。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有效地掌握重点,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行动之前要思考,凡是要有计划,知道哪个最自己重要,哪个是次要,以最有
章法的节奏完成它。
可以把一天的工作用文档的方式计划出来,当一天工作完后,可以检查当天的工作是否做完整,是否做到很好,如有不足的地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改。时间的安排,事务的处理,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是养成的,命运是
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
在完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
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
积极主动
”的态度,“
以终为始
”的愿景,“
要
事
114”的把握,“
双赢思维
”的互赖,“
知彼解己
”的沟通,“
统合综效
”的合作,“
不断更新
”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
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
“
个人成功
”,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
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
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工作人员,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
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远远不只这些,只是这些是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
作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它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的书籍!
第五篇:七个习惯读后感 (推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七个习惯读后感。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多收获,现将体会谈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从书中所谈到的“七个习惯”来看,人的品德和观念是取得高效能的基础。七个习惯分别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积极主动这个词如今经常出现在管理方面的著作中,它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人必须为自己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理智可以或者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以终为始”的习惯可以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它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创造,和实际的即第二次创造,读后感《七个习惯读后感》。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想,然后付诸实
许涛 21:32:
31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有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他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要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物上的牵绊,此时要有说“不”的勇气。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在互赖关系中,综合效益是对付阻挠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的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地,阻力多半消极、负面、不合逻辑、情绪化、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只一味增加推力,就仿佛施力于弹簧上,终有一天引起反弹。如果配合双赢的动机、同理心的沟通技巧与统合综效的整合功夫,不仅可以破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动力。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七个习惯的前三个习惯可以使人从依赖达到自立,而进一步养成了后四个习惯的人则是最高境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