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材料乡镇卫生院发展
关于乡镇卫生院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乡镇卫生院发展基本情况,不断促进我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方便农村群众就医用药。近日,我们深入到卫生局,绥中、阁山、靠山等乡镇卫生院,采取查看资料、走访群众与相关医技人员座谈等方式,对乡镇卫生院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卫生院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理顺体制机制,着力扩大医保覆盖面,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使农村卫生事业实现规范发展。
一是基础建设全面完成。新建了9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B超、心电等基本医疗设施,增加医疗发展用地3000多平方米,床位200余张,目前全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1所,床位237个,实有正式在编人员211个,预留编制10个,医疗用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全县医疗卫生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坚持以定岗定编为原则,完成了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和编制配置,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同时保证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将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工作经费以专项形式按考核情况给予保障。
三是考核制度基本完善。出台了绩效考核细则,落实了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对医技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机构补助、医技人员收入水平挂钩,落实绩效工资,以工资总额的85%
作为基础工资,以工资总额的15%作为绩效工资(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为绩效工资的65%,奖励性绩效工资为绩效工资的35%),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年底按考核结果给予兑现。
四是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目前,基层卫生医疗机构配备基本药物426种,11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增补药物,全部实行每月网上集中采购,并由哈药集团下属销售公司统一进行配送,直接到各乡镇卫生院,并零差价销售,最大限度的方便于民,实惠于民。
五是公益性服务职能逐渐显现。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和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实施,乡镇卫生院盈利性质逐渐转变,成为公益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保健作用逐渐显现,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全面强化。2011年公共卫生服务近11万人次,对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健康检查,对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体检及日常管理,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近14万人份。
六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更多。具体体现在药品降价和新农合报销上。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整体药品价格下降60%左右,同时全面提高了新农合报销比例,由原来的平均70%提高到现在的85%(乡级),最高封顶线达到5万元,推行了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单病种最高限价近50个,并把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纳入保障范围,而且报销更加快捷,从根本上满足了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虽然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都纳入财政保障,但就目前发展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办公经费不足。目前,由于乡镇卫生院经费实行财政专项支付。特别是实
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院没有了创收能力,再加上财政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发展经费不足,举步维艰。例如取暖补助,县财政投入补助每平方米38元,加之煤价、电费、人工费等涨价因素,县财政拔付资金已不能满足乡镇卫生院经营发展需要。以绥中卫生院为例,全院面积626平方米,财政投入的采暖补贴为23788元。实际上每年医院要烧煤50吨左右,一吨煤800元,再加上人工费、电费等,一共要6万余元,缺少资金近4万元,除财政专项拨付资金外,医院只有一般诊疗费,日常办公开销医院自身很难解决,经费严重不足,发展艰难维系。二是基本药物种类少且配送不及时。虽然基本药物达426种,但与没有实行基本用药制度前
一、两千种药品相比,药品种类还是不多,特别是一些群众常用的去痛片、心脑血管药等都没有纳入其中,群众用药不太方便,药品选择余地小。特别是受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的制约,药品配送到乡镇卫生院需要经过网上点击制药企业订购和销售企业配送两个环节,但处于对利益的最大考虑,一些利润较少的药品,即使点击购买了,销售企业因为没有利益或利益较少,不能及时配送,加之我县没有设立专门的购药支付专户,一些卫生院药品回款不及时,以到于出现乡镇卫生院药品短缺,有价无药的现象。三是群众的认知程度不高。受传统用药习惯影响,一些群众只认可普通药、经常药、习惯药,群众来医院让找大夫开用过的药,普通大众的药,存在点菜是式用药习惯,对新药的认知程度不高。四是医技人员短缺。虽然各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都已基本配齐,但从人员构成看,医技人员明显不足,特别是医护人员短缺,11个乡镇卫生院仅有上集和三吉台两个卫生院达到国家要求医技人员85%以上的比例标准,其他卫生院均未达到标准。全县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仅有152人,占所有人员的72.4%,与要
求比例还有一定差距。五是医技人员积极性不高。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基本药物目录,将医技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后,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药品没有提成,加之绩效工资奖评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大幅下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相差不多,工作态度不积极,进取意识不强。
三、几点建议
根据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综合卫生部门和基层卫生院医务工作者的意见,我们觉得,推进乡镇卫生院持续健康发展,还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加强:
一应加大投入,保障乡镇医院持续发展。面对乡镇卫生院现阶段的发展实际,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确保匹配资金到位的上,加强政策倾斜支持,保证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取暖、办公、维修等项支出,并按时足额拔付,保证正常工作经费,维持发展。同时加强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卫生部门也要吃透国家政策,积极对上争取各项政策性资金,提高卫生系统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水平。
二应加大宣传,改变群众传统用药习惯。应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改变以往用药习惯,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对基本药物的基本疗效、与非基本药物性价比方面做好解释说明,要让群众了解知晓基本药物的用途和疗效,从而逐渐转变对习惯用药物的认可和依赖,树立科学用药观念,提升对基本药物的认可度。
三应积极争取,完善药品配送机制。应加强与哈药集团药品销售公司的沟通与联系,探索规范、高效、实用的药品配送机制。县财政应在结算中心设定药品采购专项帐户,对采购药品及时垫付资金,保证药品及时配送。同时探索我县药品销售企业与哈药
集团销售公司对接、联络,设立药品配送点,让药品配送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四应发展中药,提高卫生院自我发展能力。应进一步学习借鉴望奎县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的经验做法,在所有乡镇卫生院开设中医门诊,利用中药及其适宜技术既可以在新农合报销,又可以加价提成的有利条件,积极为医院创收,提高医院收益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应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应采取外出定向学习、聘请专家讲课、技能培训竞赛、专业技术比武练兵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自身诊疗水平。应继续定向培养医学生,充实医疗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实行送医下乡制度,让县城医务人员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出诊,以城带乡,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六应严格考核,调动工作积极性。应进一步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由县政府拿出绩效考核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发放,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全面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现象。
七应加强监管,规范乡镇卫生事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工商、药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药品安全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黑诊所和非法售药点的打击力度,确保农村群众用药安全,应进一步加大新农合资金报补监管力度,避免新农合资金流失,加大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的监管工作,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方便群众就医用药。
第二篇:乡镇卫生院发展
乡镇卫生院发展思路
1、合理规划,分类发展。将14个乡镇卫生院按优化配置、适宜发展的原则,分为重点卫生院、一般卫生院和偏远小型卫生院三类。重点卫生院5个(樟湖、王台、西芹、峡阳、南山),按照中心卫生院功能需求,扩建医疗用房,设立急诊科,加强产科规范化建设,配备相应齐全的急救设备,能够开展一般常见手术和急救处理等工作。一般卫生院5个(炉下、大横、夏道、塔前、太平),按“填平补齐”的原则,对医疗用房以改造为主,按“新五件”标准配备医疗仪器,主要提供农村预防保健和为农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处理等服务。偏远小型卫生院4个(巨口、茫荡、洋后、赤门),以提供农村预防保健和门诊基本医疗服务为主,添置简单医疗设备。
2、完善设施,稳定队伍。一是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在积极争取省“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的卫生专项经费用于医疗设备添置。二是建立农村卫生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工作,大专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和部分紧缺专业人员可直接入编入岗,缺编乡镇卫生院每年公开招聘卫技人员;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特别是边远地区工作上浮1档工资,并优先选送进修;乡镇卫生院可根据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自主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对因专业岗位不足而未能聘任的技术骨干,下达专项聘任指标,重点卫生院可按
未定等级的县级医院标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连续在乡镇卫生院工作5年以上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5000元;连续在乡镇卫生院工作30年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退休时给予一次性奖励。三是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并相应进行医院工资、津贴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拔聘任制度。四是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制度。组织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实行卫技人员全员轮训;采取与省内外医学院校联合办学等形式,多渠道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积极推进省“千名医师帮扶乡镇卫生院”项目,规范管理下派帮扶医生,不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五是建立农村卫生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农村卫技人员的医保、社保,为乡村医生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推行定岗核编、财政全额保障、同岗同酬。
3、明确定位,更新理念。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立足当地,以服务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导,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家庭,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三篇:乡镇卫生院调研报告
第20期:关于长丰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调研报告长丰县政协调研组 【2011-03-03信息来源 : 调研信息处】
一、长丰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
长丰县共有15个乡镇和一个开发区,265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近70万人,这部分人群的卫生问题对全县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县里加大了对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各级财政和卫生医疗机构共投入近4000万元,用于公共卫生服务,新建3200m2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改建了20所乡镇卫生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79所村卫生服务室。改建后的乡镇卫生院全部符合市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的要求。179个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全部达到100 m2以上。
目前,长丰县已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县级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20所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均设立防保站、卫生监督工作站,每个乡镇卫生院有2-3名专职或兼职公共卫生人员,每个行政村配有1名从事公共卫生的乡村医生。全县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705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65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458名;无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82名。村级卫生室现有执业注册乡村医生506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23人;具有中专或高中学历(包括取得中等专业水平证书人员)405人;初中学历的74人,占15.4%。
从2009年9月开始,按照国家要求,长丰县全面开展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通过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减少了主要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10年6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数105122人,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建档数36289人,占项目总数的97.78%;完成高血压病人建档管理数30435人,占项目总数的94.09%;完成糠尿病人建档管理数8358人,占项目总数的69.22%;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管理590人;累计发放孕产妇保健服务券3669本、儿童保健服务券4178本,为孕产妇和3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保健服务21280人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但是农村的公共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医疗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卫生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臵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与农户需求尚有一定差距
当前,广大农户对卫生资源的需求多集中在乡村两级的卫生医疗机构。尽管通过多年的努力,乡村两级的卫生医疗
机构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硬件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技术水平、先进的诊疗设备仍然是缺乏的,特别是对突发性的疾病和难度较大的慢性病诊治较为困难。同时,县级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也不强,龙头作用不明显。最大的制约瓶颈是人员不足,编制过少,难以及时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进行指导和监督。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定的编制20人,实际在岗42人,负责全县疾病防控工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二)农村公共卫生队伍人才匮乏
长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很少,其中,中高级职称不超过25%。乡镇卫生院安排兼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具有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专业人才较少,其人员大多为没有执业医师相关资质的人员担任。最为缺乏的是村级,村从事公共卫生人员多为村医兼任,现有的村医中,大致由这几类人员组成:一是继承“家传医术”,二是在一些相关的大、中专院校学习后从业,三是部分上世纪 “赤脚医生”。村级医务人员普遍学历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其它公共卫生工作的任务的落实与实施有一定的影响。公共卫生队伍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收入和待遇,这在村级表现的更为明显。目前,村医的主要收入是国家补助,即每1200个农业人口,每年补助卫生室8000元,而每个村卫生室一般是2—3人,其收入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加之没有养老保险,存在后顾之忧。
(三)农村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氛围不浓
近年来,通过县委、县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长丰县已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但基层医疗和广大农户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重医轻防”“以医补防”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其主要原因是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度不够,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只是到生病时才知道就医,不重视平时的防病保健,甚至有部分农户对国家惠民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不足
近几年各级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总量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但相对于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人群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投入仍显严重不足。较为突出的是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和大病救助。乡镇卫生院中从事防保工作人员普遍收入低、待遇差,工作条件简陋。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必要资金补助不到位,乡镇卫生院不得不“以药补医”、“以医补防”,公共卫生投入主要靠医院的收入补偿。村卫生室承担了大量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却基本上得不到财政支持。
三、做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农村公共卫生是民生工程,是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各级
政府要加强领导,严格按相关标准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和人力资源配臵,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全县统一的组织指挥系统。卫生部门要负责项目业务工作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等职能机构,要按照各自的任务,各司其职,上下联动,以形成合力。村卫生室要接受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各级政府应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以确保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采取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和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医。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要积极配合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一起入户进行卫生宣传,同时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各乡镇村要结合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认真开展村庄整治和改水、改厕工作,有计划地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设施的改造和粪便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扩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三)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人机制,理顺公共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体制关系。按新医改方案,乡镇卫生院按乡镇户籍人口1‰分类核定人员编制,明确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职数。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补
充紧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成人学历进修。乡镇卫生院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等实行一体化管理, 加强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在农村一线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臵、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要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按照一定的增幅比例逐年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要重点保证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改善公共卫生单位以医补防的现状。县级财政主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基本项目,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对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实行工资全额补助。要将村级防保员的待遇纳入财政预算,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发放,保证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正常运行。要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可参照村干部养老保险的方式,解决他们养老问题,以便他们安心做好农村一线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第四篇:乡镇卫生院调研
刚察县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张守松
一、基本情况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总面积8138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在3300—3500米之间。全县辖3乡2镇,总人口4.3万人。有藏、汉、回、蒙、土、撒拉等11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县属总人口的68.83%,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全县共有各级医疗机构43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个(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站、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藏医院);场矿医院1个(三角城种羊场职工医院);乡镇卫生院6个(哈尔盖镇、泉吉乡、青海湖湖中心卫生院,沙柳河镇、伊克乌兰乡、吉尔孟乡卫生院),31个村卫生室。
近年来,通过扎实推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形成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县医疗预防机构为中心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机构覆盖面达100%。全县6所乡镇卫生院均已达到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标准,其中:3所乡镇卫生院达到“示范乡镇卫生院”,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中现有卫技人员43名,其中:医生32名,护士9名;2010年门诊5.64万人次,住院424人。总收入590万元(财政补助收入273万元,药品收入169 万元,医疗收入148 万元),支
出530 万元。
二、乡镇卫生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卫生院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康复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卫生服务,并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卫生监督与卫生行政管理。但由于我县卫生工作底子薄、基础差、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卫生事业发展仍显滞后。缺编和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卫生事业持久发展的“瓶颈”。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公益性质发挥不够充分的现象。
1、人员缺编严重,人才缺乏。近年来,因编制控制和经费等的限制,专业技术人员在退休、调离后没有及时补充,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紧缺的问题。全县6乡镇卫生院编制(64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核定的。随着,卫生工作领域不断扩大,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工作愈加繁重,而我县地广人稀,服务半径过长,编制和人员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原核定编制数不能满足卫生工作发展需求,已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方面,由于人员编制的不足,导致卫生工作与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极不适应。乡级卫生技术人员“一个萝卜多个坑”,甚至于出现“坑中无萝卜”的窘境。在农牧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卫生技术人员“连轴转”,几乎无节假日,健康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工作极积性和卫生院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编制
不足,只能采取外聘人员的方式解决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又造成基层卫生院支出增加,影响和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其三,因人员紧缺,不能派出人员进修学习,造成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如县人民医院外科19年未派出一名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目前5名医生均已到退休年龄,但后继无人。2010年,全县卫生系统有11名业务人员因病或已到退休年龄而不能离岗。
2、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功艰阶段。卫生人才是医改的主力军,其人员规模、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及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医改的进程。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等给人口健康带来新挑战,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更为迫切,为此国务院六部委提出了“人才强卫”战略。另外,近年来我县突发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人民健康的鼠疫、结核、乙肝等一些传染病、地方病病种多,威胁人口广,控制难度大。鼠疫疫源区遍布全县5乡31个行政村,疫源面积达8138平方公里。据省卫生厅监测,全省70%的结核病人在牧区,乡镇卫生院防治任务尤为艰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员流动日益密集,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任务越发艰巨。因乡级卫生人员不足,疾病控制和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弱。迫切要求加强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医疗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结构及区域分布失衡。以执业
护士为例,按照《青海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规定,医护比应按1:
1.2-1.4配备,乡级每千人拥有医生2人,护士2人,医技人员
1.5人。目前,我县医护比仅为1:0.4,每千人拥有医生0.7人,护士0.2人,医技人员0.1人。与标准差距较大。护士和医技配备明显不足,事实上,除护士外五官、外科等各个专业卫生人员均不同程度缺乏。同时,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学历偏低,本科学历仅有5人,占总人数的12%;高级职称2人,占总人数的5%,中级职称9人,占总人数的21%,初级职称32人,占总人数的74%。
3、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工作环境艰苦,引进卫生人才的政策和工作条件缺乏吸引力,外部人才引进困难,内部现有高层次人才留不住,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匮乏。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医疗风险大,加上待遇偏低,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4、功能发挥不全。一是功能不全,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保障机制不健全,乡镇卫生院只保工资,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匮乏,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经费只能从基本医疗中给予补充。长此以往,导致卫生院将工作精力集中于基本医疗,淡化了预防保健职能。二是对卫生院基础设施修缮、设备更新购臵投入乏力,多数卫生院诊疗设备较为单一,现有的医疗设备仍然不能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面对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显得力不从心。三是由于受医疗设施与人员条件所限,卫生院“新三件”等医疗设备利用率较低,对药品收入依赖性强,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高,“以药养医”情况还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5、服务能力急需改善。目前,全县产科急救设备和交通工具缺乏,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不具备产科急救条件,半数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检验和下腹部手术。
6、发展不平衡。根据交通和地域分布不同,乡镇卫生院在业务收入、服务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如沙柳河镇卫生院地处城关,卫生服务和效能运行较为顺畅,2010年门诊2.1万人次,门诊收入92.8万元。交通相对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哈尔盖和泉吉乡中心卫生院,门诊分别为1.88万人和1.36万人次,门诊收入12.7万元和4.3万元。而相对偏远,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伊克乌兰、吉尔孟乡卫生院,青海湖中心卫生院则运行较为艰难。2010年三所卫生院门诊人次分别为0.52万人、0.14万人和0.12万人次,门诊收入分别为30.5万元、24.9万元和8.6万元。同时,卫生资源配臵不尽合理,偏远地区卫生院业务人员不稳定,流动频繁。沙柳河镇卫生院编制9人,实有6人;哈尔盖中心卫生院编制14人,实有12人;泉吉乡中心卫生院编制13人,实有11人;伊克乌兰、卫生院编制8人,实有4人;吉尔孟乡卫生院编制7人,实有6人;青海湖中心卫生院编制13人,实有4人。此外,因上述原因制约,也导致了患者不合理流动,乡镇卫生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难以发挥,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
第五篇:乡镇卫生院发展心得体会
乡镇卫生院发展心得体会
自2009年4月国家深化医改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进步和初步成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明确了2012年-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现结合我院实际,谈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方案中第四点提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切实保障了基层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以来,打破了基层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现象,基层卫生机构单凭医疗服务收入维持医院的运转,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财政预算支付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基层卫生机构将无法正常运转。方案中提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同样也离不开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总而言之,基层卫生机构深化改革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只有地方政府对基层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中央财政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后对地方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预算,加快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才能确保基层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二、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方案中提出,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标准化建设。我院地理位置属城乡结合地区,农业人口6万多人,城镇居民3.79万人,因没赶上我市第一轮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东风,目前卫生院硬件建设落后,房屋破旧,住院条件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如果要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无法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在医改过程中,我院我院职工人数严重超编,职工老龄化,50岁左右护技人员较多,从事一线工作较为吃力,并且受编制制约,新进的人员工资待遇没有保证,年老的工作能力有限,尤其对信息化管理难以接受,离退又不能,因此消极工作,严重地影响了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实施基药制度后,医护人员工资待遇仅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基层卫生机构有才能的技术人才纷纷跳槽离岗,留在卫生院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严重导致医技力量的不足。所以方案中提出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出县(市、区)或人才柔性流动方式,促进县乡人才联动,开展免费医学生定向培养,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是很有方向性和必要性。
三、方案中提出力争7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服务。在目前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行模式,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并没有将中医药服务纳入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因此中医药服务难以在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推广应用。
总的说来,基层卫生机构改革是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上,方案中要求地方政府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形成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转变机制,完善补偿办法,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为基层卫生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相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会持续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