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前孙镇中小学生高效读写实施方案
前孙镇中小学生高效读写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县局出台《陵县中小学生高效读写指导意见》,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结合县局《意见》和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我镇基本状况分析
1、阅读资源贫乏,多数学校图书室存书少甚至形同虚设,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多数学生家长观念落后,认为教材以外的书都是“闲书”,不支持孩子购买阅读;学生作业负担重,业余时间少,按时阅读的条件欠缺;因缺少有效指导,学生做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
2、学生书写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坐姿与执笔姿势大多不正确;下笔准确性差,涂改随意,修正纸、修正液在作业、试卷上随处可见,部分学生的卷面可比剪贴画。
3、关于读书和写字的活动较少,学生缺少展示的机会,动力不足,兴趣不高。
4、部分教师对学生读书写字的要求有误区:读书只准读教材,写字看重“对了”(即不缺胳膊少腿、不多手多脚)就行,不求规范美观,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文化积淀少,书写整体水平差。
基于以上状况,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具体措施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1、组织计划: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意见》,让教师深刻领会这项活动的深远意义,从而引起重视,认真落实。各校业务主任或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制定各年级读写计划,要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克服随意性,并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做好检查记录。
2、教师带头:教师从自身做起,每天读书写笔记,练习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以自身行动带动学生,率先垂范,让学生有标可依,有杆可学。
3、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台、标语牌、文学社团、校刊、晨周会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和推广课外阅读活动、书写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二)加大投入,统筹协调,保证书源
在这次活动开始之前,我镇已为每个班级定制了图书橱,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我镇只有两处学校图书达到20本/生,大多数学校图书少,或损毁严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由教管会牵头,按照课标推荐的目录,统一购置,力争全部达标。同时,利用家长会和家长通知书的形式向学生家长
阐明高效读写的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另外,除了学校配备的图书,倡导学生自发捐献或相互借阅家庭藏书,共享文化资源。
(三)时间保障及安排
1、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2、各年级每周一节阅读课,一节习字课。
3、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阅读习字课(当天有阅读课、习字课除外)。
4、每天给学生5分钟展示时间:1—4年级侧重讲故事,读精彩片段,背诵积累的诗文;5年级以上侧重演讲。
5、上下午放学时,学生必须集合站队,背诵一篇古诗词或美文佳作,然后才能解散。
6、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健全借阅制度。每天开放,定时借阅。
(四)阅读及书写的内容规定
1、阅读内容首先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列举的书目,即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意见》附件一。
2、书写内容不仅限于汉字,还包括各学科的字母、符号、算式等。
3、教师要及时跟踪指导,防止学生进入一味求趣味、求刺激、娱感官的误区。
(五)阅读记录及书写的要求
1、阅读笔记统一采用32开大小笔记本,每次都要注明时间、地点、书名、读后感(或积累、摘抄等)。
2、书写习字用好订阅的《写字》和《生字卡片》(内附田字格本)。
3、三年级以上必须用钢笔。
4、不准用修正纸、修正液。
5、习字课教师必须跟班指导,使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笔画笔顺、间架结构。
6、学生所有读书笔记、习字作品教师都必须批阅。
(六)计划开展的活动
1、教师大练基本功:教师每人配一块小黑板,每日至少20个粉笔字,展示在办公室门前或甬路两侧,每学期一本毛笔字、一本钢笔字(已购),一万字读书笔记。以实际行动带动学生读写。
2、学生书写比赛。
3、青年教师粉笔字比赛。
4、国学经典作品诵读比赛。
5、感恩教育演讲比赛。
6、优秀读书笔记、优秀习字作品巡回展。
(七)检查考核
1、师生读书笔记、习字纳入常规检查的内容,给教师计算考核分。
2、各校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评比结果纳入对校长的考核。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预期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习作的水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学会书写,激发习字、练字的热情,提高书写水平。
3、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总之,我们会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深层的理解此项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把工作做细做实,务实高效,力争达到预期的目的。
前孙镇中小学高效读写实施方案
前孙镇教管会2013、3、12
第二篇:三联小学高效读写实施方案
三联小学高效读写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 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 选择阅读材料”。“能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的 要求,帮助中小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 与学习习惯。结合县局《陵县中小学生高效读写指导意见》和我校实际,继续推进我校高效读写活动的开展。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1、组织计划:各校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意见》,让教师深刻领会这项活动的深远意义,从而引起重视,认真落实。各校业务主任或语文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制定各年级读写计划,要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克服随意性,并检查督促落实情况,做好 检查记录。
2、教师带头:教师从自身做起,每天读书写笔记,练习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以自身行动带动学生,率先垂范,让学生有标可依,有杆可学。
3、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广播台、标语牌、社团、校 刊、晨周会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和推广课外阅读活动、书写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二)加大投入,统筹协调,保证书源
在这次活动开始之前,我校已为每个班级都有图书橱,学校图书达到 20 本/生。同时,利用家长会和家长通知书的形式向学生家长阐明高效读写的意义,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另 外,除了学校配备的图书,倡导学生自发捐献或相互借阅家庭藏 书,共享文化资源。
(三)时间保障及安排
1、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2、各年级每周一节阅读课,一节习字课。
3、每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阅读习字课(当天有阅读课、习字课除外)。
4、每天给学生 5 分钟展示时间:1―3 年级侧重讲故事,读 精彩片段,背诵积累的诗文;
4、5 年级侧重演讲。
5、每周五课间操为各班经典诵读比赛时间。
6、各班做好图书借阅工作,健全借阅制度。每天开放,定时借阅。
(四)阅读及书写的内容规定
1、阅读内容首先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列举的书目,即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陵县中小学生高效读写指导意见》附件一。
2、书写内容不仅限于汉字,还包括各学科的字母、符号、算式等。
3、教师要及时跟踪指导,防止学生进入一味求趣味、求刺激、娱感官的误区。
(五)阅读记录及书写的要求
1、阅读笔记统一采用 32 开大小笔记本,每次都要注明时间、地点、书名、读后感(或积累、摘抄等)。
2、书写习字用好订阅的《写字》和《生字卡片》(内附田字 格本)。
3、三年级以上必须用钢笔。
4、不准用修正纸、修正液。
5、习字课教师必须跟班指导,使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笔画笔顺、间架结构。
6、学生所有读书笔记、习字作品教师都必须批阅。
(六)计划开展的活动
1、教师大练基本功:教师每人配一块小黑板,每日至少 20 个粉笔字,展示在办公室门前或甬路两侧,每学期一本毛笔字、一本钢笔字(已购),一万字读书笔记。以实际行动带动学生读 写。
2、学生书写比赛。
3、青年教师粉笔字比赛。
4、国学经典作品诵读比赛。
5、感恩教育演讲比赛。
6、优秀读书笔记、优秀习字作品巡回展。
(七)检查考核
1、师生读书笔记、习字纳入常规检查的内容,给教师计算考核分。
2、各班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评比结果纳入对班主任的考核。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活动开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习作的水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学会书写,激发习字、练字的热 情,提高书写水平。
3、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总之,我们会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深层的理解此项活动开展 的重要意义,把工作做细做实,务实高效,力争达到预期的目的。
2014.9
第三篇:英语高效读写计划
听说读写,构建和谐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摘要:听、说、读、写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吸取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实用能力,使学生乐学、爱学、自主探究和创新,立足教育,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水平,打造全新、和谐、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说读写
课堂
教学
鲁讯先生说:必需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用在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吸取营养,多听,多读,才能开口说,动手写。只有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累积,才能灵活运用,提高综合英语水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听说读写真正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呢?本文笔者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学会听英语
“听”是培养学生说、读、写等英语技能的基础,英语课程新标准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目前,我们的听力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讲,由于掌握的词汇量不足,听力中所遇到的生词多,往往不知所云,听时不解其意;有时语速过快,更不知道所说为何;很多学生语音根底薄弱,不能很好的把握和辨认单词的正确发单、语调、连续、重音等,听得胡里胡涂,不能很好领悟所听到的信息。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模式。其一,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英文讲课,再加上必要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对英语的感知、想象和接受能力。其二,要加强对语音、语法、语汇等方面的基础教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在听力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把好音标关,打好语音基础。其三,应对中考听力考试,重视培养学生听力解题的技巧和能力。教会学生在听力前先浏览习题中的有用信息,在听的时候,联系上下文,抓住要点和重点,捕捉和问题相关的正确信息,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二、开口说英语
如何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氛围,杜绝“哑巴英语”的现象,让英语成为一门有意义的交流工具,是值得英语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小学时对口语的训练不够重视,造成很多学生口语发音不标准、不顺畅;有的学生英语笔试成绩很好,口语却很糟糕;还有的学生不喜欢主动发言,不敢开口说英语,或是心里能想到,但语言却表达不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对口语不兴趣,一说起来就紧张,不能很流利的表达。
教师要做到:
1、激发兴趣,让学生“敢说”。有了兴趣,有有信心,有敢开口说出来。敢说、自信心强的学生英语口语最好。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
和辩论性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开口,并适时给于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
2、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说”。在学生树立起对口语信心的基础上,让学生“触景生情”,去多练多说。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室布置上尽量英语化、设立”英语角“、组织开展英语口语竞赛活动等。
3、提高技巧,让学生“会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技巧,在整体掌握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大量的言语输入,把注意力放在能流利的说出来上。
三、用心读英语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丰富的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当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方法模式化,只注重知识和文章的表层解析,没有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阅读前简单处理生词,忽视了词汇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没有提供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去猜测联想词义的机会;不能提供丰富全面的阅读资料,使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所局限;对语法的把握不当,要么过多的偏重语法教学,要么过分忽视语法,阻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正确和全面的理解,不能领悟文章的内涵信息等。
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
1、以课文为基础,精读和泛读紧密结合。教师要吃透课文,对课内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等了然于心,并提供广泛多样、趣味性强的阅读题材。另外,单凭书本提供的阅读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定时定量广泛阅读课外相关的资料,并注重阅读质量,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
2、精讲多练,整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讲解要精,才能以点带面,才可能多练。另外,要从整体入手,先训练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全文的大概内容,寻找文章要旨,然后再通过习题来检测学习效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注重教学整体过程,才能确保教学实效。
3、提高阅读策略和技巧。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这生运用阅读策略和方法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引领,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寻求略读、找读、细读等方法,让学生由“学读”到“会读”,最终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技巧。
4、灵活处理词汇,加强文章挖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词汇教学把握好一个“度”,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方法,给学生猜测词义的机会和提高词汇学习的能力。并要引导学生主动从文章的意义和语言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涵意,帮学生解读文章,更全面的悟透文章。
四、动手写英语
英语写作能全面反映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对绝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写作水平欠缺,不能做到文句通顺、逻辑合理、语法正确;又因为没有良好的运用语言的环境,对英语作文话题生疏,无从下笔。
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近,从学生的词、句、篇练习入手,打好写作基本功;再引导学生多读多练,以读促写,以练助写,鼓励学生阅读多种题材的范文,选取所学教材、生活中或课外阅读中等有关话题进行写作,让学生有话可说;作文写好后一定要做好批改和讲评,让学生之间自评,互评,再由老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文章中出现的错误,加深学生印象。
结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讲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说的出、读的精、写的妙,方才是英语教育的真谛。教师要创新思维,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听说读写协调发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2011花明楼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12年下学期花明楼镇中心小学
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广大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到综合实践基地校体验活动、社会服务和调查、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走进大自然活动”等内容。因地制宜,创新活动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筑全员参与、全面系统的社会实践平台,实现社会实践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化。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我镇是刘少奇故里,红色旅游区,我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法定节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走进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每学期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
(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体验活动。设立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的能力。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和拓展训练项目,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效性。
(三)开展社会(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初中和高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和调查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1—2次社会实践活动。)
(四)开展中小学生军训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和体能训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做好体育、艺术“2+1“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五)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踏青、远足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减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每个学组织一次体验大自然的活动。)
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量
小学生1-3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校内外有计划的活动为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重在体验,每学年要保证3天;小学4-6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综合实践基地校体验、社会服务和调查、走进大自然活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4-6年级每学年10天左右。
为确保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要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合理安排实践活动,要将实践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统筹考虑,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得到真正落实。
三、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要按照教育局年初制定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总量、内容及时间。要严格按照计划日程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认真做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障。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并指定专人负责。要以教导处牵头负责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政教处、少先队、团委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细则,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每个学期学业成绩考核项目。
(三)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指导,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把教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师工作量,纳入考核指标,记入教师档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应享受与其他教师的同等待遇。
(四)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好家长资源,让家长关心、支持学校的实践活动。积极动员各行各业为学生社会实践、劳动实习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课余生活和假期社会实践的资源。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绩效评估,规范社会实践工作。对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及其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切实保障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所需必要经费,如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由学生自行管理,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要指导好学生正常消费。加大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保障。
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强化措施,确保活动中的师生安全。
1.制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指定专业队伍事先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的条件、环境、安全隐患等进行踏测及评估,活动期间要随时进行抽查监督,确保活动的安全。牢固树立科学的安全观,要主动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继续为学生参保校方责任险,事故责任的认定与理赔工作要由校办全权代办。
2.各学校必须精心组织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与活动场所、接送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活动前要做好安全预案及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工作。要做好活动组织前的师生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带队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明确每名带队教师的职责分工。
3.实行安全员跟踪制度。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指定安全员,专门负责安全事务的监督与协调。安全员由学校负责安全工作人员中选用。安全员要跟踪活动全程,及时纠正发现的安全问题,负责随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安全情况,可临时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与保护工作。中小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迅速逐级上报,必须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五篇:读写结合实施方案
喀喇沁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写话)(后边说到的习作都包括低段的写话,不再重复注释)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和思考,习作训练不够系统。由于习作教学自身具有极大的灵活度和创造性,造成教师在习作训练中阶段性目标不明显,有着“信马由缰”的倾向。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组和五年下册第七组的习作都是写人的,如果教师不能清晰地认识和把握各阶段的教学特点和训练重点,很容易把两次习作一样对待。正因如此,以至于产生一二年级就要求习作、用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来指导中年级习作等现象,这些比较混乱的习作练习无疑加重了学生习作的负担,造成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慌。要求孩子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语言优美”的文章,并进行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结果造成大量的抄袭范文、套用范文的现象,习作中出现大量的假话、空话。
2.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对于文章表达了哪些内容关注的较多,至于这篇文章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关注的不够。也就是说把教材当作习作指导的例子上做得很不够;而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又极少回顾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习作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习作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所接触的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读课文和学习作也完全是两码事。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习作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学生平时或课外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好词好句好段背诵起来滔滔不绝。可是这些积累的内容却很少有学生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习作的语言依然非常枯燥,浅层次。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积累的时候没有把积累的材料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感知,没有与应用联系起来。所以这样的积累再多,对学生习作能力的促进也是有限的。
4.习作的前期准备不够。习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对于一些体验,有的学生可能早已完成,只是潜伏在大脑深处需要设法唤醒;而更多的经历却可能是学生陌生的,需要在习作前经历一段时间的热身、接触、熟悉、甚至亲历,学生才可能有初步的积淀。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习作: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的形式供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注意日记的格式。如果不早早布置观察任务,直接就写,学生会无法下笔。类似这样的习作就需要一项任务驱动,使不甚清晰的印象清晰起来,使不甚熟悉的领域有所涉猎,这时学生才可能有话可讲,有想法与人交流。当前的习作教学在习作前一天布置或从审题那一刻开始,显然有悖于学生习作规律。
5.习作指导课讲得多,练得少。这里的“少”是指一节习作课上学生能自主支配的时间少,二是习作的量少。习作课上,教师总怕学生不会写,因此进行种种“指导”工作,过多地教给学生习作技巧,不但使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千人一貌,还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近来,我们注意了前一个问题,给学生的习作留下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但第二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课本上安排的一些习作练习我们一些教师能较好地完成,但不知道再增加哪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对于教师“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学生练得科学性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要“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习作。”
上边这几个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也不利于《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全面落实,妨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每个学段要达到的目标。第一学段: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 2
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2.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学生如何阅读提供样式,二为学生如何习作提供样式。我们一般在第一个方面下的功夫甚多,在第二个方面下的功夫较为薄弱。其实加强第二个方面的研究,教材才真正起到了叶老所说的作用。
3.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习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4.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往往需要以模仿为阶梯。因此,阅读教学的一篇篇课文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精神,营造和谐生动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理解、积累、表达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在习作能力培养目标上要更加明确,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学生习作能力训练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各年级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套教学设计。明确每个学段每册教材甚至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需要积累哪些内容,培养学生怎样的习作能力。第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第三:通过实验我们要探索出一些课内读写结合和课外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第四,更新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打造我旗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此项课题在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和自治区教研室分别立项,并确定为赤峰市教研室重点抓的实验项目。国家、区、市课题组的专家会经常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
2.教研室把此项实验列为小学阶段重点推进的实验课题,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各校对此项实验也是高度重视,都是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的实验教师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英和骨干。奠定了较好的实验基础条件,形成了良好的实验氛围。
3.小学语文教师二群网络教研平台搭建已经完成,广大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验工作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等。网络平台的建立和使用为解决实验工作中的困惑和推广实验工作中的经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前几年进行的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实验和小学语文操作体系构建研究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很好的教学模式,对于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两项实验的成功开展为本次实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5.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积极投入实验工作,保证完成实验任务。
五、课题研究范围和起始时间
研究范围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实验阶段:
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成立课题组,制订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培训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
课内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3年3月——2014年8月)所有承担实验任务的教师进入实验状态,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课外读写结合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5年8月)由课内读写结合向课外读写结合延伸,继续收集实验资料,积累成功案例,撰写研究论文。
总结反思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实验教师、实验学校对实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撰写结题报告,接受验收。
六、实验材料积累的具体要求
1、学校对实验工作的开展每学年要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每学期要围绕“读写结合实验”工作至少开展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并对活动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装订。平时对实验教师开展实验工作要有检查指导,引领实验教师更好的完成实验工作。
2、教师每学期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实验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认真反思,如实的总结。在每篇阅读教学中找好“结合点”,或积累语言,或揣摩表达方法,扎实开展读写训练。实验过程中注重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做好阶段性小结。积极参加实验工作研讨和网络教研活动。
3、各校每学期每个年级至少推荐十篇优秀学生习作,习作内容可以是单元主题的命题习作,也可以是自选题目的习作。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要求是学生真情的流露,真实水平的体现。坚决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推荐的习作要求按照年级编好目录,注明作者姓名和指导教师,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打印,指导教师 5
要对推荐的习作认真批阅、打印,保证无字词和标点错误,习作质量高。学期末学校统一打印一份交教研室,同时交电子版。
七、课题实验的组织机构 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张金怀 副组长:郭延庆
组员:徐凤辉 苗向东 周永仕 李瑞华 刘国辉 张海波 李亚斯 姜耀聪 王晓军 孔维龙 李岩
课题实验指导小组: 组长:徐凤辉
副组长:谢志刚 许晓欣 冯振秀 张士花 陶娅 王月亭 李海珍 张广明 孙宏伟 宋锐
首席实验教师:李芳芳 李菲菲 焦晓娟 王树新 谢国文 王云飞 林雪芳 于艳华 张桂英 马美娟
喀喇沁旗教研室
二0一三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