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泽东书信有感

时间:2019-05-12 05:5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毛泽东书信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毛泽东书信有感》。

第一篇:读毛泽东书信有感

读毛泽东书信有感

摘要:世纪伟人毛泽东以其超卓的天才智慧,为世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字著述。书信作为毛泽东著作整体中一个不可或缺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脍炙人口之篇不胜枚举。轻展领袖封封书信,就如同观览一部活生生的中国革命史,举凡发生在毛泽东一生中的一切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能在信中找到如影随行的斑斑痕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情感历程以及革命生涯都深深印在我的脑中,令我回味许久。

东方巨人毛泽东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几个历史人物之一。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者,其政治生涯波澜壮阔、辉煌灿烂,其思想体系浑然天成、博大精深,其理论著作鸿篇巨制、雄冠古今,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最为丰富的智慧宝库。毛泽东的书信就是这智慧宝库里闪闪发光的璀璨明珠。

毛泽东书信有求学立志篇、探索真理篇,有星火燎原篇、同舟共济篇,有诲人施政篇、肝胆相照篇以及治国兴邦篇。篇篇都深入内心,发人深醒。

在求学立志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毛泽东致文运昌的“《盛世危言》失布匣”和致黎锦熙的“就良图,立远志”。“《盛世危言》失布匣”全信虽只40余字,但情生万端,意厚笃诚信中渗透着它对兄长的一篇尊敬、真挚之情,读后叫人感慨不已。毛泽东从小热爱读书,信中称“《新民丛报》损去首页。”这体现出毛泽东对接触新思想的浓厚兴趣和迫切愿望。在“就良图,立远志”中,详细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表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高度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顾炎武的名言。毛泽东常以此为信条,以天下为己任。要达到匡世救国的目的,他认为应有一批志同道合、坚定不移的志士,结成一股力量。此信亦从侧面展现出毛泽东心忧天下、报国图强的强烈愿望和远大志向。

在探索真理篇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的出路,党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看法。比如致彭璜的“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作为一

个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毛泽东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革命同志之间应热情帮助,代之以诚,以大局至上,反躬自省。从私人之争到主义之争,不仅意义得到升华,而且能从革命的高度,把人们团结在主义的旗帜下面,为救国救民而共同奋斗。

至于星火燎原篇,最有名的要数那封致林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武器以及客观、冷静、犀利的笔锋,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指出其要害,并站在历史的大纵深的角度,俯瞰世界乃至中国的风云变幻,得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这封信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思想。

无论是青少年时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战争时期的运筹帷幄、决战千里,还是建设时期的施政治国、泽润东方,毛泽东都以革命家的气度、政治家的胸襟、战略家的睿智、理论家的深邃、艺术家的激情、为世人留下了一帧帧经天纬地、气吞寰宇、倾洒人间的亲笔书信。这些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与党内同志、党外人士、亲朋故友、师友学兄间的情感、交往历程,在亿万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人民领袖雄伟壮阔的精神丰碑,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姿、光彩照人的历史画卷。在重温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毛泽东科学思想的号召力、革命精神的凝聚力、伟大人格的感染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浪潮中,我们应当把理论的指南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在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工作方法、认识原则,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经受得住考验,不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第二篇:读《毛泽东书信选集》有感

见字如面

——读《毛泽东书信选集》有感

原创: 阿连

午后的阳光穿过窗斜照在散落一地的旧书堆上,我的目光被一本印着梅花图案的浅黄色书封《毛泽东书信选集》所吸引。书信是情感表达的最好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书信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和灵魂。在这个不再流行纸质书信的今天,我推开当下静心将之细读。书中收集了1920---1965年期间毛主席与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故旧交往的372封书信。欣赏着一封封言简意赅的书信,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侧面,感受着他的伟大,洗刷着自己的浅薄。

尘封书籍则现无知,翻书静观方觉大美。平凡的日间,书信在喜怒感悟中向亲朋点滴倾诉,随时的一次翻看,为后来者打开历史节点,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和人情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和年代,重新领会伟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细细的品读完还意犹未尽,那些充斥在字里行间的情素让人感佩至深,真的是“书不尽意”。

他是真诚的人。他曾经给彭璜(共创办文学会并组织俄罗斯研究会)指出了他做人的十个缺点,看着一条条不足之处的罗列,体会他识人察人的犀利,还做了善意的开解,毫无虚伪的直率,让我的心也如同被刺了一下的颤动,因为有些缺点我身上也存在,而如此直言不讳,真是难得挚友。这让我想起《孔子家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我所遇人生导师们总是会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给予忠告一样,促使着我的内外兼修。

他是认真的人。他的语言高度凝练简洁,有的就几个字就是一个句号,寥寥数字就已详尽了一层的意思。虽然信短情却很长,他对同志、对朋友、对孩子们都是真挚的也是全心全意的,他对待工作是极端认真负责的。以我的学识根本无法畅述其伟岸,只能做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揣测,做个岁月滤镜后将其设想为一个人去考量,他在致郭化若同志(当时任中央军委编译处处长)的信上说:第一节最后修改毕,可即付印,校对须注意,你自己至少校对一次。二三四节抄好后送我再看。(另起一段写)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这两句另外的叮嘱让人心生敬意,没想到这位日理万机的领袖还关注着这些细节,亲切如同身边人一样,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我的距离。在致刘少奇周恩来的信中,他建议党内一律称某某同志,统一了称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他的伟大绝非我所能设想,这让我联想到我目前所做的文字工作,一定要认真把手中的工作做到细致才行。

他是个睿智的人。睿智是一种人格大气的呈现,一种足以吞吐整个世界的心量,达则兼济天下的内圣外王。在读这些信时就会有感于心。当广州遭灾时,他指示:全国灾情,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政府救济,人民生产自救,要大力报道提倡。工业方面重大事故灾害,也要报道讲究对策,此件阅后退回“。在战争激烈时他强调”每遇一次胜利,即可写一篇社论鼓励之证明之,每失一重要地方即写一短文解释之,说只要歼敌将来可以恢复,“这种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坦率的确可钦可佩。他给总理:”我在郑州看过一场戏,穆桂英挂帅,叫做《破洪州》,颇好,是一个改造的戏,主角常香玉,扮穆桂英,我看可以调这个班子来京为人大代表演一次。()如你同意,请处理。(另起一行)《破洪州》剧本仍有缺点,待后可商量修改“。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他是站在高处俯视生活的伟岸。

他是个有思想的人。他一直认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在致田家英(当时中央研究室副主任)的信中说:”派两个组对广东农村进行调研,一个月选择一个最差的,一个最好的进行调查请你们在这个半月内,下功夫去农村认真做一回调查研究工作,并随时通信“。当好奇引导我延伸阅读他的《本本主义》时,我才发现文章里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智慧,是何等的高明,任何工作只要通过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就能找到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任何工作都可以掀开表面而触及到实质,群众之中自有智慧之花盛开着等你来采撷。他提倡的调研方法即使现在还是可以使用的。看待一个人时他说:”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对于曾做过八年宣传工作的我来说是深有同感的,是完全认同的,其字里行间蕴含着大智慧。他在劝说信中写道:”人心于军心之向背如此,先生何不清夜扪心一思念其故,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几句话有力的直指人心,收信人真的应该是好好想清楚了。但是”一个人只要无限忠心,什么缺点也易于纠正“。天下惟至柔者至刚,这个从不拿枪的军事家真的做起思想工作也足以领略其深邃。

他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一生读书、积学,恒久而不间断。就如他说的”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有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会有进步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与文化友人的信里多次的表达愿意聆听高见,愿再聚详谈。在延安时期,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身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在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一书时,还致信艾思奇虚心求教。成为”千里外曾聆教益之人“。致蓝公武(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的信中说”现闻先生居所距此不远,甚思一晤,借聆教益“。他对可以切磋的友人满心都是敬意,”我与君处虽异地,心实无间,倘得不吝教诲,锡以圭针,敢不拜赐 “即便是在”按照太阳办事,不按月亮办事了“ 的康复后依然依枕奉复至信友人进行交流。

我最喜欢他写给老师徐特立的信,写的好到我喜欢到是读了又读记了又记,甚至大声诵读。”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是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而在有些人他们心里之某一角落.却不免戴着一些腌腌臜臜的东西。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而在有些人却似乎以脱离群众为快乐。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似乎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愿意拣轻松事做,过到担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学习你的。“多么高尚的人格,多少款款深情,多少敬爱都写进我的心里去了。

毛泽东和徐特立真挚的师生情谊,让我动情,徐特立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仍不忘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席间毛泽东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毛泽东见老师穿着还像当年那样简朴,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说是以表学生心意。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动不已。看到这里我也是鼻间涌起一股酸楚来。

人如其文,见文如言,见字如面。一封封书信,一页页的细读,觉的犹如倾听高尚人的交谈,闻其书信之馨香,感佩情怀之伟岸。此刻,窗外是一树渐黄的叶儿在落日余晖中晃动,风儿轻轻翻乱了书案上的书信,目光浏览之处赫然突显着”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第三篇:读《毛泽东》有感

读《毛泽东》有感

《毛泽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毛主席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成长历程 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的一座小山村里,父亲毛顺生,母亲文其美,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毛泽民、毛泽覃和毛泽建(红),毛泽东自幼聪明,喜欢读书到痴迷的地步,在家上完两年私塾之后在家务农,一有空就在一颗大树下读书,可谓如饥似渴,父亲怪他不干活,惩罚他,他照样这样读书,去东山学堂,开阔眼界,思想受到新的冲击与解放,他当过兵,学过商业,制造过肥皂,各行各业广泛涉猎,这也为以后的政治立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政治道路可谓一波三折,毛泽东在早期先是组织人民罢免湖南督军张敬尧,再者组织泥瓦匠反对湖南政府的压迫,这些都取得了胜利,这是他在湖南本地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与支持,并与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然而中央对于毛泽东所做的一切确认为他是右倾主义者,对其大加挞伐,并认为其在湖南搞得运动是过火了,而后毛泽东便回到湖南实地考察,因此发表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经过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被派往湖南策划农民起义,在攻打长沙不下的情况下,他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与朱德在此会师,后在江西建立苏维埃政权,定都瑞金,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愿意看到共产党发展壮大危害自己的统治,由此对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政权进行围剿,由于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前四次的围剿都被成功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自然不甘心,悍然以几十倍红军的兵力,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此时的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被剥夺,加上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走上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中央认识到毛泽东同志路线的正确性,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恢复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从此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带领下,三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历尽重重险阻,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成功在陕西与红军主力部队会师,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这本书对我造成很大的感触,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被人民所支持和拥戴,毛主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帮助广大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中国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各项建设有条不紊的展开,一步步走向辉煌,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也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毛主席,千千万万中国贫苦农民才得以站起身,当国家的主人,才得以吃得饱穿得暖,享受幸福生活,中国人民摆脱了屈辱的任人宰割的历史,走向辉煌的新中国!看了这本书,了解到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是如此的抛头颅,洒热血,作为21世纪的中国新青年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在以后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向革命前辈学习,发扬中国优良传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

第四篇:读《毛泽东》有感

读《毛泽东》有感

在读《毛泽东》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毛泽东主席于1893年12月26日,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在1949年9月开始担任中华人民政府主席。同年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持开国大典。1954年1月至1975年4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直至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1912年7月,毛泽东下决心退学自修。他每天都到长沙定王台湖南图书馆去借书自学。从他的住地湘乡会馆到定王台有三华里路。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毛泽东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归,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中午出来买两块米糕充饥,坚持不断。当时,有一个管理员对毛泽东的刻苦自学非常敬佩,后来在毛泽东的影响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回忆这段情况时说,那时候,我们图书馆每天早上一开门就“欢迎”毛泽东,因为他每天必到,也来得最早,而且在外面等候多时了,每天下午关门,要“欢送”毛泽东,因为他走得最晚,不撵他,他还不走。毛泽东在后来回忆这一段生活时也说:“那时进了图书馆,就象牛闯进了菜园子,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

由此,我便想到了我自己,每次都是老师强迫着读书。记得又一次,老妈让我读书,我就一直拿住书,坐在椅子上玩钢笔。我为自己的做法感到很惭愧。

以后,我要学习毛主席“四多”的读书方法——多读,多

写,多想,多问。

第五篇:《毛泽东》读有感

勇气与睿智成就伟大

——读《毛泽东》有感

是谁,从一个简陋的农舍中走向了国际领导人的舞台?是谁,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大国的领袖?又是谁,从一个山娃子蜕变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只有一人能有如此气概,并创造出如此奇迹般的跨越,他,就是毛泽东!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

小时候,每次听当过红军的爷爷给自己讲毛主席的故事,唱这首耳熟能详的红歌,总会特别自豪地跟着唱起来,就好像自己也做了一些伟大的事情一样。同时,内心深深地为中国诞生过伟大的毛泽东而自豪。

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他何以成为泱泱中华民族的领导人,并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与压迫中站了起来?同是被压迫、被欺压的劳苦大众中的一员,他为何就能改变世界,使世人叹服?都是生活在战火年代的革命者,他为什么总是能看过他人所看不见的危机与冲突?带着这些疑问,我读完了《毛泽东》,深深地被他的勇气与睿智所折服,感触颇深。

从一个简陋的农舍中走向领导人的大舞台,这样的升华需要一种勇气。在几十个世纪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一个不变的传统——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老实实的种田、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责任。然而,年少的毛泽东能在“养儿防老”观念盛行的当时,顶着世俗的压力与家人的反对,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临危机的时刻,毅然做出了走出乡关,去探索充满未知与多变的世界。在他走的时候,他留给了父亲一首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时的毛泽东才16岁,比现在的我们还要小许多。然而他却有如此果敢的勇气,不惧动荡之世的危机与未知,离开了熟悉的土地与家人,走向了充满未知的世界,为拯救麻木与衰落的民族迈出了坚定的一步。曾经看过一位心理学家写到:每个人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中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更何况要有所作为、活出价值,这该是需要何等的勇气来坚定自己,探索世界啊。但我们看到的毛泽东不但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以勇气为盾,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并实现了当初对父亲的承诺——学不成名誓不还。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了32年的韶山,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领导人,化勇气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勇气不仅仅体现在年少的毛泽东身上,中年的毛泽东亦是勇气的写照,这一点在“重庆谈判”事件上就有充分体现。1945年在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发动内战,但受全国人民的舆论压力,且苦于战争的准备不够,于是变换策略用假和平掩盖真备战的阴谋,多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蒋介石摆的“鸿门宴”,去了可能就回不来了。但

是毛泽东说:“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我毛泽东就是有天大的危险,也要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呀!”于是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决定亲自去重庆谈判,并与蒋介石签订了至关重要的“双十协定”。为未来的中华民族的安定踏下坚实的一步。没有人是不怕死,毛泽东也不例外,但面对个人的安危与祖国的未来,毛泽东选择了后者,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能置自己的安危而不顾。这也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从一个简陋的农舍中走向领导人的大舞台的原因所在,只有拥有坚定的勇气,才能将困难通通消灭,做到平凡之人所不能做到的一切。毛泽东,我为你的勇气所折服!

从一个山娃子蜕变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这样的跨越需要一种睿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充满智慧的,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的拯救者,诚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他发挥自己的睿智,领悟到了别人领悟不到的精神真谛,成功地将麻木的中华民族从盲目的摸爬滚打中带上了正确农民起义的革命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公然叛变,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接着许克祥又在长沙及其附近各县大肆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7月15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作出关于“分共”的决定。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了。在“四一二”政变之后,毛泽东认真地思考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最终意识到了单单靠政策与纪律去坚持革命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能制约反革命分子的利器——枪杆子,他强调,对不能合作的已经反动的国民党分子要严加处置,各县工农武装一律迅速集中,要用武力对付反动军队,以枪杆子对枪杆子。最终共产党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动了秋收起义,奏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乐章。这就是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真是毛泽东的睿智,使得他正确且果断地发现了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从而带领了共产党人正确地走向了革命胜利的彼岸。倘若没有毛泽东的睿智,共产党人还会在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下摸爬滚打,我们也无法想象今天的胜利篇章什么时候才能书写,甚至可能没有今天的我们和美好又安逸的生活。

真正的睿智不是短暂的,是可以用之不竭的,这在毛泽东的身上也是体现地淋漓尽致。“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这一系列的成功战例完美地诠释了毛泽东的睿智。真是因为在他睿智的引导下,共产党人才会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最终抵制外患、平定内忧,实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从一个简陋的农舍中走向领导人的大舞台,这样的升华需要一种勇气。从一个山娃子蜕变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这样的跨越需要一种睿智。成大事者必须要有他能为人所赞扬与欣赏的地方,伟大的毛泽东作为中华复兴的居大功者,身上也是亮点颇多。他的勇气,他的睿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我们伟大的领袖和民族的灵魂,让我钦佩不已,深深地为之所折服。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想毛泽东学习,学习他的非凡的勇气,学习他出色的睿智„„学习他身上的优点,为我国的宏伟目标而发愤图强,提高个人修养,掌握科学技术,刻苦努力。

“中国梦”不是海市蜃楼,是需要我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唯有我们以史为鉴,扬长避短,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学习伟人们的事迹,并吸取其精华,脚踏实地,才有可能实现的那一天。

为了祖国,为了“中国梦”,以勇气和睿智为桨,在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努力前进,胜利的彩霞终将会出现。那时,我们就是伟大的,加油!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控制1201班

2013年5月29日

下载读毛泽东书信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毛泽东书信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毛泽东有感[大全]

    读《为人民服务》有感《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光辉著作之一,很久以前就已经拜读过,而且印象深刻。这次重温这篇文章,读后倍感受益匪浅,自己的思想认识,再次得到......

    读《伟人毛泽东》有感

    读《伟人毛泽东》后感 ——少年立长志 摘要:稻田里,一个穿着肥裆蓝裤的男孩坐在竹凳上,乱蓬蓬的黑发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他身体单薄,但个头对于一个还没有到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高......

    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一.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无法保持进攻势头,从而重点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并对国民党进行整治诱降。1938年底,汪精卫叛国投敌,蒋介......

    读《毛泽东传》传有感

    读《毛泽东传》有感 朱贤良1190103012 工会学院11级企事业文化班 这几天拜读了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的大作《毛泽东传》。之所以选择他写的《毛泽东传》是因为他首先是一个......

    读毛泽东传有感

    读《毛泽东传》有感 读了《毛泽东传》后让人不得不钦佩毛泽东的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朴实的生活作风,简明扼要的文风,指挥若定的作战风格,充满辩证法的工作思路,处处体现为人民服......

    读《毛泽东传》有感(精选合集)

    读《毛泽东传》有感 记得初中的时候,其实比较喜欢周恩来,因为老师说,周恩来一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而毛泽东的左倾错误时期十分影响中国当时的进步。然而上大学后才明白,毛泽东......

    读《毛泽东自传》有感

    以前的时代,那时候的小孩子,真的好懂事。毛主席在6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做农活,开始耕种了。毛主席家里那时候相当于中农,毕竟是农民,所以他可能会比较了解农民在当时所受的压......

    读《毛泽东文集》有感

    读《毛泽东文集》有感 自从这学期学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之后,深刻了解到,想要学好中国近代的历史,就必须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始人毛泽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