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实推进文化桥头堡建设(8.26)
扎实推进文化桥头堡建设
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
——云南文投集团工作实践汇报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工作时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路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实施全方位开放的新思想、新突破、新举措,是进一步深化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东非国家合作,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的重大战略布局,是进一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边疆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省委八届八次、九次全委会明确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云南经济社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推进桥头堡建设,将为云南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将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发动机”和“助推器”。
云南文投集团作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旗舰型企业,其发展定位之一就是打造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文化高地”,成为云南文化“走出去”的纽带和桥梁。这一定位的确定,使集团从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文化桥头堡建设的征程。
一、统一认识、抢抓机遇
“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信息产业,另一个就是文化产业。”这是当今世界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性论断。上世纪末,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通过实施体制机制创新、艺术创新、运作方式创新以及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与企业结合、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战略,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各艺术门类精品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力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2008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增加到300亿元,增长14.1%,占全省GDP总量的5.8%,为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伊始,云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大手笔、全方位推动云南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云南的新兴支柱产业,决定组建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集团成立之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纵向比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显著,横向比我们差距不小,陕西、广东、湖南跑在我们前面。云南的突破口在哪?云南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反复调研比较,形成统一认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打好两张牌,一是依托区位优势,二是发挥旅游优势。
(一)云南具有走向东南亚、南亚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
一是在全国2万公里内陆国境线中,云南与越、老、缅三国毗邻,其4061公里内陆国
1境线,是开放条件最好、开放程度最高、地理条件最佳的一段。他没有大海相隔,没有沙漠、荒原阻隔,没有政策障碍,是其他地方所难以相比的条件。
二是民族条件与境外各国人民具有天然的血缘、亲缘。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5个民族跨境而居,他们同一民族、同一语言、同一宗教信仰、同饮一江水,世代友好往来。陈毅同志当年一首“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说的就是这种水乳相融的“胞波”(亲戚)之情。
三是具有其他任何口岸大省所没有的交通通达条件。云南有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4880公里的浩瀚大江联结了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由景洪口岸登船、关垒口岸出境,经缅甸、老挝,10个小时就可以在泰国清盛口岸登陆,直插“金三角”腹地。
四是云南具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陆上口岸和通道优势。
云南现有11个国家一类口岸,9个国家二类口岸(省级口岸、通道76条,边民区市点103个),是我国内陆省区中的口岸大省。
(二)云南面临东南亚国家的市场最为广阔,经济互补性最强
1.云南对外开放面临两个巨大的市场,一个是拥有10个国家、约5亿人口、充满活力的东南亚市场,另一个是拥有7个国家、约13亿人口的南亚市场。发挥云南陆上通道优势,可以把这两个大市场与中国大市场结合在一起,这样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就出现了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2.云南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山水相连,在发展条件、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消费水平等方面与东盟国家具有十分明显的互补性。
3.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历史最久。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就有商贾频繁往来,这条古代国际交通线的开拓,最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云南在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中所发挥的交通走廊的重要作用。云南是--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16种民族在云南和东南亚国家跨境而居。这种同源文化和亲缘民族关系,紧密地联系着云南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
(三)云南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在中国一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中,云南是不可或缺的陆上通道。发挥好云南的通道作用,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可以实现陆上全面对接,经济、文化的互补、互动和互相促进就有了坚实基础。发挥云南少数民族与东盟各国民族有着深厚的同源文化底蕴的优势,通过共建友好纪念馆、民族文化馆、友谊学校、友好医院、标志性建筑等,广泛开展民族文化交流,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世代友好。
云南具备了与东盟及南亚国家开展广泛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
(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我们感到云南文化产业必须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深度融合,才有出路。云南是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要正确认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要以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多彩的文化为灵魂,进一步扩大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覆盖面,旅游发展到哪里,文化就跟进到哪里,就在那里着力打文化这张牌,努力实现二者的互融共进,互利共赢。
基于上述的认识,云南文投集团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努力抢抓机遇,把产业发展建设与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文化服务贸易紧密结合,在推进文化“走出去”和云南文化桥头堡建设中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实践。
二、扎实推进云南文化桥头堡建设
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在《加快建设桥头堡 推动云南新跨越》文章中指出,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交流窗口,云南地处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交汇地。我们要充分发挥毗邻东南亚及南亚的区位优势、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源远流长世代友好的交往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交流活动,在增进了解互信、促进彼此友谊、维护边境安宁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教育交流,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教育基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加强科技交流,使云南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科技合作的示范基地。四是加强民间交往,使云南成为展示我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窗口和我国开展对外民族宗教对话的平台。
云南文投集团围绕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推进云南文化桥头堡建设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文化演艺项目已落户柬埔寨
经中国和柬埔寨两国文化部批准,由云南文投集团鼎力打造,旗下转制企业云南演艺集团、云南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云南省杂技团有限公司与柬埔寨索马公司合作,在柬埔寨著名旅游胜地暹粒省吴哥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剧《吴哥的微笑》于2010年11月27日晚成功首演。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观看了首演后,对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说,《吴哥的微笑》是一台能够再现吴哥窟伟大历史的优秀作品,是一台能够用艺术再现柬埔寨悠久文化的歌舞史诗,也是云南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战略、实
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跨出的坚实一步,是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后面向市场开辟的新的道路。《吴哥的微笑》的成功以商业运营的方式长期在吴哥驻场演出,意味着云南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是云南省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紧密而深层次结合的典范。
柬埔寨旅游、文化等部门领导认为,这是一场展示吴哥辉煌文化的演出,是柬中双方文化合作的成果,也是柬埔寨前所未有的一台大型演出晚会,是柬埔寨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这次中国艺术家把吴哥文化形象化地搬上了舞台,让世界人民欣赏。柬埔寨需要这样一台演出来宣传辉煌的吴哥文明,丰富游客的游览活动,让游客通过新的方式和角度了解吴哥文化,必将对促进暹粒旅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根据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结合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部署,借鉴先进省市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建设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一批省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构想,以此做实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一批民族文化强省的实体资产。同时,突出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整合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集团,用文化产业项目盈利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已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位于丽江市古城区荣华片区,建设内容为:一是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板块,通过丽江水系的重新规划与布局,将丽江高原水乡的风貌充分展示,为市民提供一个生态文化的休闲公园,整个项目将按照“抬头看雪山,低头看湖景”的环境布局来打造;二是论坛板块。以《丽江国际和谐文化论坛》为切入点,打造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三是文化产业示范区板块。形成以创意设计空间、工艺作坊、文化产品交易与展示平台、企业远程工作站、低碳观光区以及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训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特色小镇板块。项目用地规模为3600亩,总投资约为50亿元人民币。
(三)创办丽江泛亚文化产业(联合)大学 集团与丽江市政府于去年12月18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丽江古城区大学城规划范围内由市政府提供1300亩土地用于建设丽江文化产业联合大学。目前,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文化部干部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等计划与文投集团合作,共同建设丽江泛亚文化产业(联合)大学。省政府专题研究并已经同意丽江泛亚文化产业(联合)大学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丽江泛亚文化产业(联合)大学建设是一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旨在把国内一流的文化、艺术院校引进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学校的办学层次为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教育,以及短期培训和学术交流,争取2012年开始招生,学校办学规模以及各类学生总数力争5年达到1万人。学校将立足于打造面向西南的文化事业、文化产
业人力资源开发基地、东南亚、南亚文化交流的平台、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学术研究的基地,建设具有国际化、地方民族特色的高等院校。
(四)积极抢占东盟文化制高点
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世界的中心,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缩影,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大舞台,抢占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文化市场是云南文化真正“走出去”的标志。云南文投集团通过艰辛努力,将于今年10月与新加坡亚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在新加坡共同推出《辉煌新加坡》演艺项目。云南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担纲编导、策划、音乐、舞美、视频设计制作、演出重任。这是继《吴哥的微笑》之后,在国内院团体制改革之下,对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大实践。通过精彩的舞蹈和精湛的杂技技巧,以及优美的舞美设计和灯光、电子大屏效果,从新加坡人的眼光和视角出发,展现出一台有新加坡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弘扬新加坡精神的旅游晚会,必定会给新加坡人,乃至全球各地来到新加坡旅游的游客带来心灵的震撼和艺术享受。该项目拟投资近两仟万元,根据前期对新加坡演艺市场、旅游市场和国民对艺术的需求分析,该项目前景较好。
第二篇:云南省推进桥头堡建设
云南:迅速行动起来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
23日至25日,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抓住机遇,推进桥头堡建设;坚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坚持全省一盘棋,以桥头堡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全国改革开放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省委书记白恩培主持集中学习并作总结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政协主席王学仁等作大会发言。
通过学习,大家认为,这次学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形式新颖、会风务实,收获很大:在充分利用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上思想更加统一;紧密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发展实际,推进桥头堡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专题观看各州市和省级部门行业推进桥头堡建设多媒体汇报交流,思路更加开阔,更加坚定了对全面推进桥头堡建设的信心。
白恩培在总结讲话中就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提出5点意见。第一,坚持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是桥头堡建设的总要求、总目标,要围绕这一总要求、总目标进行谋划和推进,努力做好睦邻友好、边境安宁、通道通畅、屏障安全、服务平台齐全等5方面工作,不断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为先、改善民生,让云南4600万各族人民更加“好在”,是桥头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无论是谋划发展,还是制定政策措施,都要认真考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切实把为各族群众谋福祉落实在桥头堡建设各项工作中,把各族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充裕,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有力,生态环境良好,各种关系和谐。第三,坚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牢城乡居民和财政增收的基础,是桥头堡建设的核心任务。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既促进群众增收,又增加各级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增强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撑。第四,完善规划,突出重点,做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建设责任化、责任落实具体化,是桥头堡建设的根本方法。要把思路变成规划,规划变成项目,项目有人负责,集中力量、狠抓落实。第五,坚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推进,是桥头堡建设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和百米冲刺的速度,又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要急躁,更不能浮躁。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云南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秦光荣发言时指出,要切实把握桥头堡建设的深刻内涵,着力研究实际问题,重点做好推进桥头堡建设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能源、物流、通讯和信息通道建设,全力构筑从陆上通往印度洋的战略大通道;二是用足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把云南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三是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抓好开放经济带建设、对内对外经济走廊建设、会展平台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推动工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力度推进通关便利化,着力提升云南经贸交流合作水平;四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问题,积极推动生态补偿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森林云南”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五是高度重视加强民生工作,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使桥头堡建设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六是加强社会建设和边境管理,编制实施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规划,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开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局面;七是加强与中央部委的对接,争取桥头堡建设获得更大的支持;八是研究一些突破性的政策,做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这篇文章,推进用地思路改革、金融改革发展,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关于今年下半年的工作,要把破解资金难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纪恒发言时指出,面对多重机遇叠加的大好形势, 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实干再实干、落实再落实。要解放思想抓落实,牢固树立机遇、全局、开放合作和改革创新意识,立足实际,找准“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把先行先试贯穿到桥头堡建设全过程;突出重点抓落实,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在重点突破中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取得实效;强化责任抓落实,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提升能力抓落实,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建强队伍抓落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领导集体;转变作风抓落实,形成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桥头堡的良好氛围。
王学仁在发言中就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提出5点建议:抓住机遇,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强化基础,加快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水利建设,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努力推进生态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省政协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优势,选择桥头堡建设中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抓住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进行认真研究,努力为加快桥头堡建设献计出力。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及列席人员也在会上就桥头堡建设和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参加这次学习的还有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州市党政主要负责人,部分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三篇:桥头堡 建设
深入 建设桥头堡 积极实施大战略
(作者 王学仁 云南省政协主席)原载《社会主义论坛》2010年第4期
转载请说明出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这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一个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云南要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边疆长治久安的重要部署,是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后云南科学发展的奋斗目标。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为了实现今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我国更需要加大力度,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陆上边境对外开放,使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共同推进、相得益彰,尽快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实施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大战略的着力点,而且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云南紧邻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外接缅甸、老挝、越南,内连西藏、贵州、四川、广西,通达沿海地区便捷。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必将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形成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对推动我国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西南地区的大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当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性的资源争夺更趋激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西亚和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非洲东部等广大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使我国与这些拥有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和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宽发展的外部空间、保障我国资源的有效供给。
三是有利于实现区域合作共赢。云南具有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对内对外交往的条件,扩大与深化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益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
四是有利于促进区域和平稳定。云南与东南亚等国家具有江河同源、民族同宗、文化同流的亲缘关系。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能够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全方位交流,有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消除疑虑、扩大共识、增强互信。
五是有利于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战略的深入推进。云南是我国毗邻国家多、国境线长、面临市场广阔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周边国家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通道及信息网络骨架已经基本形成。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条件较好、影响较广、收效较快,不仅能够直接带动西部地区的沿边开放,而且通过云南的实践,可以开展试点、探索路子,为全国沿边开放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经验。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基本构想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不仅是中央对云南加快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新举措。对于如何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尽快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根据云南省政协进行的初步研究,我认为,我国向西南开放,主要是以东南亚、南亚国家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延伸至西亚及非洲东部等广大区域;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就是要立足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总体格局,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大通道,我国参与南亚次大陆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窗口。
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应主要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快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根据区域合作的需要,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航空为先导、水运为补充、信息通讯网络为枢纽,抓住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契机,打通我国从陆上直达印度洋的国际通道,建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综合、高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二是加快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先行在云南的河口、磨憨、瑞丽三个口岸进行跨境经济合作区试点,探索有利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逐步在中越、中老、中缅之间建成一批“两(多)国一区、分别管理、统筹协调、境内关外、一区多园、封闭运行、政策优惠”的跨境经济合作区。
三是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以国内和东南亚、南亚的资源为依托,国内和东南亚、南亚的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继续巩固烟草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等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产业,加大生物、光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培育形成一批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特色优势骨干产业。
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继续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进一步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九大高原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从源头上保障东南亚国家的水环境安全,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是加强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更大范围进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需要,不断提升口岸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口岸检验、检疫管理模式,提高出入境人员和货物的通关速度。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人民币境外结算试点,尽快把云南建成服务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现代金融服务基地。
六是加强对外交往、确保边疆安宁。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高层交流互访,扩大民间友好往来,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增进友谊,合作打击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毒品走私等犯罪活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努力为桥头堡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设桥头堡、实施大战略的建议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沿边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既需要云南等沿边省份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国的力量,中央和地方合力推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对建设桥头堡的战略构想进行深入研究。建议由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家有关部委,集中相关力量,汇聚各方智慧,对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实施沿边开放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内涵、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设立建设桥头堡的领导协调机构。桥头堡建设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所用时间较长,需要高层次的机构进行组织和协调。建议成立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和云南省政府参加,具体负责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三是将建设桥头堡的战略构想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在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时,把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作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对外合作、重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将近期能够实施的重大项目列入规划。
第四篇:桥头堡建设
“桥头堡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心得体会
隆阳区瓦房乡党校
寸嘉喜 解放思想的中心,我的体会就是“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当然,解放思想不是看几篇文章,听几次报告就能做到的,人的思想往往受旧思维、旧观念的束缚,满足于经验,满足于现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安于现状实质上就是倒退,成为历史潮流的拌脚石。
解放思想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形势下,解放思想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思想的进步,推进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在桥头堡建设中瓦房怎么办”讨论活动,是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桥头堡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可以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实际需要。
要解放思想,首先重在学习,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决策,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识到解放思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打破旧思维,树立新观念,把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落实到行动上,结合到实际中,以改革创新的思想认 识,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联系本人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通过在全乡开展 “桥头堡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的认真学习,联系本单位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心中有很大的感慨,感触良多,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要不断加强学习,促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求知欲、会学习、能学好的党校教员。
这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要求。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断要求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思想、思维方式和知识的更新。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个人必须不断适应新环境,把新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不去学习,不会学习,人的思想就会僵化,知识就无法更新。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不但要学xxx省、市、区有关文件、会议、领导讲话精神,还要学习其它各类知识。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关注国家关于“桥头堡”建设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以及科技、管理、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真正使自身成为一个有求知欲、会学习、能学好的党校教员。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工作观念,从而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桥头堡”建设工作的需要。
二、要勤奋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适应“桥头堡”建设要求的合格教员。
作为一名党校教员,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多动脑、勤动手,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到环环相扣,确保工作不脱接;做到顾全大局,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言谈举止注意场合,接待来人来访讲究方法,诚实做人、扎实做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坚持内强素质,外素形象,办实事、说实话、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对认准的路子要一走到底,不解决问题决不放手、不见到实效决不收兵,切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做到脑 勤,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及抓住问题的本质;手勤,多动手,善动手,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字能力,做好各项活动的文字保障;嘴勤,多请示、多汇报,避免错误理解领导意图;脚勤,多深入调查,随时掌握基层和群众的工作动态,以便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详细情况。
三、要善于思考,做到在解放思想中促进“桥头堡”建设工作的开展,在“桥头堡”建设工作中促进思想解放。“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加工,去粕留精,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扬弃”理论,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在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把本单位的工作中心、本部门的重要工作、领导关注的重要事情作为个人思考的核心,在为领导当参谋时力求参得准,谋得着。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要紧紧围绕乡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部门主要工作。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市、区关于“桥头堡”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准确、全面地反映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抓出实效、抓出实绩。以“桥头堡”建设为锲机,彻底解放思想,为瓦房乡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2011年9月21日
第五篇:在推进桥头堡建设发展对外贸易
在推进桥头堡建设发展对外贸易
事业中创先争优
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党组在深入开展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创先争优、促进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破解影响和制约西双版纳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落实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制定的措施,解决好基层、企业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推进“桥头堡”建设中促进西双版纳对外贸易事业科学发展。
一、对外经济贸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累计完成48791万美元(口岸数),同比增长89.2%,完成年计划数的55.4%,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从口岸统计数看,全州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45273万美元,同比增长96.4%,完成年计划数的58.0%(其中,进口10646万美元,增长94.0%;出口34627万美元,增长97.2%);边民互市贸易累计完成2583万美元,同比增长41.1%,完成年计划数的50.6%;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累计完成935万美元,同比增长3.3%,完成年计划数的19.1%。海关累计征收关税、增值税等共计9952万元,同比增长92.5%。对老、缅、泰三国外贸进出口完成44155万美元,占全州进出口额45273万美元的97.5%。
从省商务厅反馈数看,我州外贸企业累计完成进出口货值11094万美元,同比增长49.2%,完成省商务厅下达目标24324万美元的45.6%;“绝对值”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5位(比上年同期下降1位),“增幅”排在第11位(比全省平均增长130.8%低8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3万美元,增长5.9%,完成出口目标7876万美元的42.8%;进口7721万美元,增长81.6%。在外贸进出口货值中,边境小额贸易累计完成9930万美元,同比增长58.0%,占外贸进出口货值11094万美元的89.5%;其中,进口7089万美元,增长91.6%;出口2841万美元,增长9.9%。
二、口岸三大指标持续增长。上半年,州内4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景洪港含240通道的数字)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94.51万吨,同比增长81.4%;其中,出口12.98万吨,增长32.7%;进口81.53万吨,增长92.6%。口岸出入境人员累计达72.70万人次,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境36.48万人次,增长22.7%;入境36.22万人次,增长22.3%。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累计达21.21万艘(辆、架)次,同比增长71.9%;其中,出境10.69万艘(辆、架)次,增长70.9%;入境10.52万艘(辆、架)次,增长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