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领导者
新領導者左鳳山
二十世紀的工業革命,改變了整個經濟環境,也改變了人們工作的習慣,因為有了工業革命,人類才曉得運用機械替代人工、利用馬達產生的動力來改造世界。二十世紀初葉,人們以更好、更有效率的機械加上馬達的動力,創造了物質文明,增加生產,以高效率的設備達到高產能的企業,創造了無數財富,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在這段時期,企業應運而生,掌握生產的資源。像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所說的生產三元素──原料、人力、資本所架構而成的企業體,這時候的企業管理理論剛剛萌芽,企業經營的掌舵者,也就是俗稱的企業領導者,他們的重責大任是掌握這三大要素,加以有效的分配與管理,讓各個要素發揮功能,創造財富。
二十世紀上半段的領導者,以分派工作、分配資源為重點,領導者的責任就是下達指令,使部屬按照事前安排好的工作方法,確實執行,然後再以事前制定好的標準來衡量工作績效,論功行賞。緊接著,企業蓬勃發展,市場上的需求遠大於企業的供給量,因而鼓勵了更多的資本家投入,因為供應數量漸漸增加了,大量生產成了主流,因而成本降低了,品質提高了,但是市場的容納力並沒有比例增加,因而有了生產過剩而導致經濟大恐慌的現象。
這一個時期的企業領導者,在角色上有了重大的轉變,企業不但強調分工合作的必要性,更強調企業生產流程上環環相扣的現象。換句話說,由第一階段帶來的企業榮景,造成了企業組織的低效率,於是流程的價值鏈觀念產生了,企業的領導者就像火車頭一樣,拖著長長的一串列車,擔負著成敗的重責大任,唯有能夠創造流程的附加價值,企業規模才能持續擴大,領導者的責任可想而知。
隨著企業體的擴大,市場在創新的過程中,以顧客為導向的經營方法取代了原來以生產為導向的企業經營,生產不只是做資源的分配與整合,必須配合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才能生產符合顧客所需的商品,企業也才能持盈保泰,日趨壯大。這時候的企業規模擴大了,各部門的工作複雜化了,因此,各部門的自主化經營成了常態,企業領導人的關鍵工作,在於擬定公司的方向,根據方向提出策略,發展各部門的功能,並制定每個部門的績效目標。若以公司的組織來分析,總公司就像幅射型的軸心,將各部門的工作做有效的整合,彼此分工,其實也是為同一目標而奮鬥。這時候的企業領導者,就是企業的核心,各部門的績效向中央匯合,像是萬流歸宗一樣,領導者整合各部門的成果,同步達成企業成果。
到了二十世紀末葉,電腦科技快速成長,整個地球的觀念因為交通及通訊的發達而縮小了。地球觀是縮小了,但是企業所最關心的市場卻擴大了,狹隘的國家地域觀念,也因為世界市場的形成而衝破了疆界,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使得資訊流通瞬間傳遞,隨即電信因而擁塞,足見資訊科技下,通訊力量的神奇快速。我們已見二十世紀初葉的工業化經濟,將被資訊科技所建構的知識經濟體系所取代,企業的三要素成為智慧、科技與人力,邁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體已散佈全球各地,並透過網路相連,構成一個綿密的資訊網,經驗已經貶值,新價值觀剛剛成型,這個時候的領導者,必須是有能力整合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強化創新、與付予員工智能的人,才足以堪任。
領導者的角色,隨著時代變遷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從二十世紀初期的資源分配者,轉型而成為價值創造者,到了企業規模擴大之後,再蛻變為績效整合者,而如今網路時代的領導者必須以能付予員工智能者(Empowered Leader)自居,才能擔負新的任務。
第二篇:新领导者的九项规则
新领导者的九项规则 领导者是可以观察的,可以总结的,可以解释的,很多做法也是可以模仿的,可以评估的。参加ASPEN领导力项目还有其他的一些领导力分享活动,汇总当下在全球领导力分享中的一些关键规则:
1、领导者负有发现行动切入点的责任,但是平衡性往往是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前进的关键,因为组织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单一的行动可以推动前进,但也可能导致组织力瓦解;
2、通常我们要求领导者具有提出目标并推行目标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高度强调领导者使用耐心沟通的方式去赢得共识的能力;
3、赢得共识的一个核心方法是分享信息与知识,形成基于共同知识根底的基本判断与发展愿望;
4、尽管团队共识非常重要,允许不同意见依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有其自己的事实与信息依据的不同意见;
5、允许尝试与允许失败,并且提供跟随实验与及时总结的检测与反馈机制,创新计划被接受既需要人才准备,也需要慎重发现问题,因此实验性的尝试就成为必要;
6、规模团队出现不同意见非常正常,在还没有出现歧议的时候就为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提供沟通规则与解决歧义走向行动的程序;
7、为团队行动提供系统规则,领导者模范地为违规现象的出现承担领导责任,避免使用违反规则的方式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局
面,违规需要付出重大的道义代价;
8、重视方法论建设与赋能行动,在出现新问题与困难局面的时候,领导者在探索解决方式与进行能力建设方面负有核心的责任,系统与持续的能力建设方案成为对于领导者的挑战与要求;
9、从主导者到主持者,主导者赋予自己全能与异能,假定自己比他人高明,要求他人的高度服从,而主持者强调团队整体潜能的发挥,假定最大的团队能量是发挥团队成员的整体积极性,发挥自己的引导而非绝对主导的作用,可以施加压力,但并不以自我的优势自居。
第三篇:领导者能力
领导者是一个有人自主自愿跟随的人,是在权力之外仍有着某种能吸引人们加以跟随的东西,是有着真正能力及魅力的人。真正的伟大人物、杰出领袖,都是具有领导能力、领导素养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聚集力量,团结民众,建立一番宏图大业。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是什么?它是不是某些人的特定品质或特定权力?它是不是上帝对某些人的特定青睐,而对他的一种特定附加,使之具有一种无形却又光彩照人的东西?常听人说,某些人具有天生的领袖气质,具有一种天生的服人的气概。然而,它到底从何而来,缘何而起?它跟权力有什么关系?可以说,领导能力有天生的成分,但并非不可学习,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勤加领悟,就可使我们同样具有领导才能。
让我们先看一下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其一,优秀的管理者专注于精准执行(把事情做正确),而优秀的领导者长于运筹帷幄(做正确的事)。领导者运用他们的禀赋和精力,去追求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及实现梦想。其二,领导的关键在于有效性———也就是建立健全信任和以人为本。
其三,真正的领导者更具创造性、创新精神,并大力推动变化。
其四,领导者有能力创造令人信服的远景,并把这种远景付诸实践。领导者善于激励属下,发挥他们的潜能。然而,未来的成功,道路的指向,仍要落在那些目光高远、智慧过人的领导者身上。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对此事有着一番高明的见解,他说,领导艺术永远需要知道把“被领导者”领向何方的人,领导艺术永远需要能够组织他人通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人。作为领导者必须明白,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人聚则财聚,人兴则业兴,按现在比较时兴的话说就是,人力资源是首要资源,而优秀的领导往往能够为广大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创造条件。
领导者要具备的独特能力
首先是以变应变的能力。现在的世界是信息的世界,现在的社会是互连互通的社会,变化成了最常见的现象。领导者必须灵活机动,随时掌握利用伴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机会。领导者必须愿意尝试新事物,防止落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窠臼。
其次是眼光向外的能力。成功的领导者永远不会漠视客户的愿望和需求,更不会对竞争对手的活动视而不见。他们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著,坚持从客户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产品,他们预测变化的来临,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第三项是洞悉全局的能力。这是创新速度的要求,也即所说的大局观、整体观。在现代商战中,尤其要我们学会“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而不能“一叶蔽目,不见泰山”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成功的领导者善于关注战略全局———他们对战略环境的所有因素都了然于胸,却不会拘泥于局部的细节。他们深知,获胜的关键在于及时采取行动,而这些行动必须与整体的商务计划保持一致。
第四项是有效沟通的能力。优秀的领导者对这一点具有本能的认识,其中的佼佼者极其擅长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扼要的信息,并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明白无误地传递这种信息。第五项是胸有成竹能力。这种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表现不仅仅是对外界所要展示的一种观感,而且要源于对所在组织及其发展潜力的切实了解。面对挑战,强有力的领导者具有能够战胜这些挑战的信心———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信心。有时候,这意味着勇于采取不受欢迎的立场和做出艰难的抉择,这可能会影响到人员任用和组织经营。但是强有力的领导者总是及时做出决策,然后继续前进。
最后一项领导能力则是恪守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核心的理念。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其他领导能力再多也无济于事。优秀的公司,一般都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宗旨与价值观念,但不管有多么不同,从对他们的分析中,可以归纳出共通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在这个方面,鲍威尔在与商业组织的领导谈话时,曾有过这样的评说:“在这个组织里,你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人。在你的计划中,如果不是把人放在核心的位置,你就会失败。不管你获取利润的动机与方式,也不管你公司总部的规模与大小。因此,成功的关键是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于你的团队能否迅速抓住商机,能否大胆创新、随机应变,能否调动一切资源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且,还在于你的团队能否坚持不懈的按照这个步骤实施这个计划。这些都与“人”有关,因为是人成就了这一切,优秀的领导就是要为广大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创造条件。更具体一点地说,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因为这一切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领导者帮助其组织完成任务的唯一办法就是关心自己下属。当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时,我们要明白一点的是:最好的领导是公仆式的领导。这也是军事领导的基本原则:没有追随者,领导者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悉心照顾你的员工,你就会使他们更强大、更称职,反过来也扩大了你的影响。
让我们最后记住一句话,这也是鲍威尔对领导艺术的总结:“领导艺术不是等级、特权、头衔或金钱。领导艺术,从根本上说,是责任,是义务。”想承担职责,就必须做好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担负职责的准备,在这方面,领导者责无旁贷
第四篇:领导者素质
就我国目前行政领导素质的讨论
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带领下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和我们领导阶层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从侧面考验着我们的领导能力和领导素质的时候。对于今天这样一个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间商店的生存都要依靠其领路人的能力、素质和智慧。尤其在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下,一个国家的行政领导层的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是强盛还是衰败。
那么,我国目前的领导素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存在哪里些问题,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在当前的世界格局和全球一体化、多元化的浪潮下,我们的行政领导层又要靠怎样的能力来抓住发展的机遇和避开隐藏的危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行政领导的素质。
何为领导素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接见四校领导时也指出:“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有的高校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维护大局,在政治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核心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同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就一语中的地讲清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涵。
领导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及其从事领导实践的能力,都与其自身的知识素质密切相关。而领导者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综合性知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特别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② 领导学知识——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
③ 专业知识——每位领导者都要努力成为所领导领域的内行(专业干部也要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读书、实践,学以致用)。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过:“人们掌握知识,就犹如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为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间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就显得更多了。”江泽民同志也曾谈到:“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危险。全党同志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
以理念为本的领导方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以使领导核心的理念,变成大家的共同理念。领导者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准确熟练地解释和运用政策,可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当前,严重的问题在于对学习的不重视,一些同志总是借口工作忙,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各单位、部门要用“学习型单位,服务型部门,研究型管理”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要做“官”,首先必须会做“人”,而做人必须以“德”为本。“正人先正己”,领导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影响群众、动员群众,从而增强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谓道德,是指成文和不成文的非法律公共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约束机制和个人信守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出处:华夏免费论文网)
① 正直诚实。一方面,要公正坦率,忠诚老实:办事出于公心,坚持正义,坦诚布公;为人光明正大,不阳奉阴违、吹拍逢迎。另一方面,要求真务实,讲求诚信: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不弄虚作假;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能以诚相待、表里如一,讲真话,办实事。有的人在上级面前说空话、大话、假话,迟早要暴露;也有的人在下级面前为笼络人心、怕得罪人,就不坚持原则,乱许愿、乱承诺,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② 严于律己。《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江泽民同志曾经代表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还包括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如:刘少奇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其亲属不要搞特殊;周恩来为其亲属制定“十条家规”等)。领导者与其家属同在一个单位的,更应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
③ 廉洁奉公。领导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公而忘私。正如陶铸同志所讲“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做到“心存天下事,荣辱臵度外”,“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领导干部要牢记:“廉为正本,贪为祸根”。要像吉鸿昌那样,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要自觉抵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争权夺利、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现象。总之,领导者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官”也要清清白白。
④ 谦虚谨慎。作为领导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包括向下级、向群众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从谏如流,取长补短(尤要善于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要懂得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自己的同事和下属),平等待人,礼貌待人,要善于理解人、关心人、团结人。领导者自受命之日始,即应谨慎从事,慎用自己的权力,切勿疏忽职守。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说:“任重者,责亦重”。亦即,职务越重要,责任也越重大,决不可掉以轻心。《诗经•小雅•小旻》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诗句,也是规劝领导者处事要谨慎的。
⑤ 豁达大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经得起误会、委屈、冤枉的考验,自觉抛弃个人间无原则的纠纷、瓜葛,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要胸怀坦荡,有宽容精神,善于团结他人一道工作,特别要能够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同志一道工作(如: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期间,毛泽东提议把几位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包括王明,选进中央委员会)。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还要做到善待前任。明代余自强所著《治谱》中,专门谈到如何善待前任的问题:“前官行事,即有一二不当人心处,我辈当隐恶扬善”,“前官果有美政,地方愿为立碑建祠,我辈当怂恿其成。”后任领导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前任领导的工作,要尊重、关心前任领导,不搞“人走茶凉”。后任领导是否善待前任,从一个侧面反映其人品和道德素质。
4、身体和心理素质
领导者往往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身体素质通常包括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普通心理素质(普通人须具备的精神机能)和职业心理素质(作为领导者须具备的特定心理素质)。
那么,在现阶段,我们的领导又面临着那些问题呢?这个问题不应该从大局角度出发,而是从基层入手。在我国,由国务院领导的高层行政决策层有着对国家发展方向正确的把握,但是,我们地方的一些中层领导干部,甚至基层领导干部却并非那么称职。这点从我们身边所体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就可以看得出来。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城管执法行为的抱怨,抵制,甚至于反抗,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在中低层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今年来,就城管拆迁纠纷不断被报道出来,这就充分说明了在这一层次上,领导者们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群众的了。城管暴力执法,领导知法犯法等现在已经被人们司空见惯了,这是多么可怕的问题!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的领导们的素质吧。在前一阶段全国严查酒后驾车行动中,顶风犯案的个地方干部占据了大多数。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却很能反映出现在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参差不齐的自身素质。这种素质上的低下和缺失正是导致上述行为普遍发生的根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扩大化,对于领导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量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保证领导干部的素质就成了工作成败的关键。而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行政领导的选拔任用上,这才是提高行政领导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我国现在的教育问题,早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各位专家学者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断地寻求一个解决教育落后的方法。多少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根本的问题却被表面的发展所掩盖了。从全国各大中小学,直到高校在内,各校的校领导有多少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出身的,又有多少是真正从事管理事业的?在教育界,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这种逻辑也直接导致教育管理的失衡,出现种种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改变目前的领导用人制度,让真正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人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由别人来充当。提高中低层领导自身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呢?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五点出发:
一、加强学习,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求才之长者,必困其根本;欲远者,必浚其家源。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注重学习,也是提高自己、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切实把学习提上重要位臵。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研究重要理论著作,努力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其涵、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效,认真思考新形势下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组织、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推动工作的良好风气。
二、注重方法,在提升领导能力上下功夫。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善于总揽全局。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善于总揽全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人都是战略家,他们的重要精力都集中在战略运筹即决策上。毛泽东同志说:“任何一位首长,都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其他问题和运作上,而不应放在其他问题或运作上。”其次要致力于改进领导方法。根据领导科学原理,任何组织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组织系统层次理论要求领导者在实施决策、进行指挥时,必须分清层次。一般情况,一把手是对下一层次的部署进行指挥,而不得超越层次,越俎代,甚至“一杆子到底”。否则,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也遏制了下层的积极性。再次要突出工作重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很多,一把手事必,必然会手忙脚乱,只有抓好组织实施,才能真正把工作搞好。同时,一把手还必须大胆放手让副开展工作,充分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该由一把手拍板的要果断作出决策,敢于负起责任,决策作出之后,具体操作问题应该由班子成员分工抓落实。
三是增进团结,在增强班子合力上下功夫。能否团结一班人一道工作,反映出一把手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搞好团结,关键是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既要讲民主,又要讲集中。一把手要自觉克服“家长制”作风,防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现象发生。第二,要正确处理正职与副职的关系。一个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副职之间配合是否默契。一把手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有用人之长的胆略,又要有容人之短的气度,摆正位臵,当好“班长”,与副职同心协力抓工作。第三,要正确处理讲原则与讲感情的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把手必须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在坚持原则中体现感情,在体现感情中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树正气、顺人心,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务求实干,在创造民心政绩上下功夫。人民群众评价一把手的功过时,最采重的往往是他干不干实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只有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富一地百姓、建一处文明、保一方平安、创一晋业绩。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一把手履行职责的动力源泉。一把手这个岗位,是党的岗位,是关键的岗位,这个岗位说到底就意味着责任。其次,要有科学果断的决策能力。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去向保持一对敌。立足全局,着眼未来,注重思考战略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善于发现和解决制约全局的薄弱环节,善于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科学地预测未来,全面领会上级政策和掌握本单位实情,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很好地统一起来。再次,要有熟稔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班人的整体功能,明确职权,落实责任,使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要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没有大胆的探索,不敢冒一定的风险,就不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有错误的斗志仍然是斗志,没错误的人还是人。同时,要坚持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获得智慧,并把联系群众与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廉洁自律。在筑牢思想防线上下功夫,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三个代表”,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一把手要自觉做到清静、清醒、清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然明,廉生威”。古今中外,概莫结外。一把手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领导者的权威,取决于群众的认可拓展,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一把手要做清正之官,最重要的是想问题。作决策、办实情都要坚决立党为公,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这就是党性原则,也是做人的准则。一把手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忍得住清贫、保得住清白,自觉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提高行政领导的自身素质,是一件关乎于国家发展和未来走向的大事情,也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领导干部的管理更应该从严要求,从重对待,才能在机遇和危机重重的今天不断取得一个有一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
如何树立权威
提高个人素质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领导魅力影响着领导能力的发挥。领导魅力有助于团结、影响下属,有助于增强领导效果。要提高领导魅力,就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这三方面素质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和领导魅力。因此,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三方面的修养。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于律己;要言而信,行而果。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到:
1、不惟我独尊。领导者不要摆领导的架子,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下属平等交往。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与追随,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否则,就会上下离心离德,即使领导者其他方面的品质再优秀,也很难获得众人的支持与追随。
2、领导者要与追随者建立良好关系。“领导能力不是一个人、一个职位或一个项目,而是管理者与追随者相联系是所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即活动范围。” ⑤所以,领导者必须与追随者建立起密切的良好的工作关系。如果下属了解领导者、理解领导者、信任领导者,就会心甘情愿地支持领导者、追随领导者。反之,如果管理者与追随者的关系疏远,相互怀疑、猜忌,甚至相互敌视,下属就会与领导者渐行渐远,离心离德、貌合神离。
3、要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是一个卓越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与尚未被人涉足的、未知的事业与行动相联系。领导者能敏锐地觉察到发展的方向与气息,能够觉察到稍纵即逝的机会,能够结合社会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地确定组织与个人的发展方向,为组织与个人指明前进的目标。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更能获得下属的支持、爱戴与拥护。
4、要有良好的作风。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领导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发扬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开拓进取的作风。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好的作风,必须切实远离那些不说实话、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的不良风气。要密切干群关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团结一致做好工作。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比较多,更需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领导者自身形象对组织成员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以这样的形象展示在组织成员面前:
1、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形象。“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揭示了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关系;尽管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联系他们最重要的纽带是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领导者要始终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目标与事业的推动力。给每一个组织成员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让组织成员感受到个人在组织中的意义与价值。激励组织成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目标、事业来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让组织成员坚信,个人的利益与组织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领导者要不断激发起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持久热情与不竭动力。不断强化组织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事业发展和工作责任汇聚人心,努力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思考、谋划工作目标、方法,竭尽全力完成工作任务,进而获取事业成功的喜悦,激发更高涨的创业激情与工作热情。
2、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优秀的领导,首先应是一位仆从。领导不应高高在上,而应深入组织成员,为每一个人服务、做组织成员的公仆。“每一个人都需要服务,然后,他才希望得到引导;当人们得到一个人服务和引导时,他们转而会服务、引导更多的人。”⑥一个最受爱戴的领导者、最有益于组织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位诚心诚意为他人服务的公仆。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务必要牢牢树立公仆意识,以孺子牛的姿态服务组织成员,始终保持勤恳踏实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本色。;领导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念之害,常怀律己之心”⑦。领导者要时刻把组织成员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挡得住各种诱惑,切忌营私舞弊,钱权交易,要力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依靠组织成员,成绩归于组织成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此来取得组织成员的信任、支持与追随。
3、亲善随和的师长形象。领导者一定要尊重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组织成员,给组织成员以学习、工作、发展的机会。要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与进步。要密切关注组织成员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用信任、培养来营造让组织成员受到支持的环境。切不可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摆架子,显威风,以发号施令、盛气凌人的“官”自居。更不能片面认为“距离”产生权威,人为地设臵感情屏障。在组织成员的心中,领导者应该始终是一位工作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益友,是一个永远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第五篇: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领导者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非常不同的两类人。在动机、成长历程以及如何思考和行动方面,两者都截然不同。什么是培养领导者的最佳方法?各个社会各有其答案,而商界的答案是培养管理者就是培养领导者。但是这种机制虽然能够保证控制得法、各方权力平衡和管理者胜任其职,却不能保证组织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或者在道德上不偏离正轨。而且,管理者倾向于集体领导,使企业内部不免滋生保守主义和官僚主义。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类非常不同的人。管理者注重理性和控制,他们是问题解决者。成为管理者既不需要天才也不需要英雄主义,只要你坚持不懈、工作勤奋、聪明睿智,有分析能力、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力和良好的愿望。对待管理目标,管理者很少投入感情,他们设立目标是为了完成管理任务。但是领导者却主动设立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实现目标。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促成过程,他们像外交家和斡旋人一样,利用谈判、讲价以及赏罚等手段,让观点相左的各方通过妥协接受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在于,这种做法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范围。而领导者对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会创造性地给人们描绘出振奋人心的远景,然后才制订解决方案。而面对机遇时,领导者的个性决定他们会主动冒险,而管理者则较为保守。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上,管理者一方面寻求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原过多投入感情;而领导者却能唤起人们强烈的情感。这是因为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做事,而领导者关注的是事件和决策对于参与者有何意义。为了调和出双赢的状态,管理者往往把别人的注意力转向如何作决策,而不是作什么样的决策;与下属沟通时,管理者喜用暗示而不用明示。在领导者主宰的组织中,人际关系常常显得混乱和紧张。但是这样的氛围也会鼓足人们的干劲,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管理者是“生而处优”,他们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和监管者,社会化赋予了他们指导组织以及平衡现有社会关系的管理能力。而领导者是“生而处艰”,他们一直在为获得某种秩序感而奋斗,深感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希望变革并且寻求变革,自我超越的欲望推动着他们去争取心理和社会的改变。即使拥有超群的禀赋,如果培养不当,也难以塑造出伟大的领导者。有天分的人需要与良师建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艾森豪威 尔有幸遇到了康纳将军,卡内基则得到了托马斯·斯科特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