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

时间:2019-05-12 06:1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

第一篇: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

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

表现:

媒介因逐利而堕落(格调不高品位低下的表现):渲染淫秽色情(体育新闻娱乐化)

传播封建迷信

炒作以追逐“轰动”效应

(媒介新闻炒作:某一媒介在较长时间内对不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实作过于密集的报道,或诸多媒介一哄而上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

社会公器变成私人表达空间(媒体的问题):

题材媚俗、远离大众(强力人群、弱势群体)

语言粗俗、文风欠佳

(不合时宜地使用方言土语;对影视片名和流行歌曲情有独钟,标题上滥用套用几成一种时髦;相声式的调侃成为某些作者常用的描写语言)

不负责任、信口开河

平庸轻浮、矫揉造作(主持人)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歧视现象突出:

性别歧视

地域歧视(城市歧视农村、土地歧视外地)

同情心的普遍缺失:

新闻传媒内部腐败现象:

有偿新闻(收取新闻的刊播费用;出卖版面;转让报号)与权力部门勾结获取政治资本与经济效益(收受礼金)贪图享乐

恶性竞争

新闻道德评价

1、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含义

在伦理学等一切价值科学中,与“价值”相对立的概念是“事实”(狭义的)。在伦理学中,“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事物;“事实”是不依赖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而独立存在的事物。事实判断是人们对于“事实”、“事实如何”的认识,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于“价值”、“善”、“应该”、“应该如何”的认识。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关键在于判断的对象不同:事实判断的对象是“事实”、“事实如何”,也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是客体不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价值判断的对象是“价值”、“善”、“应该”、“应该如何”,也就是客体的事实属性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关系属性,是客体依赖主体需要、欲望、目的而存在的属性。

如,“这朵花是红的”是事实判断,“红”是这朵花的事实属性,是事实。而“这朵花是美的”是价值判断,“美”是这朵花的事实属性与主体需要发生关系所产生的关系属性或价值属性,是价值。

2、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的推导

实例分析:

A写了这篇报道(事实判断)(客体描述)

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和发展(主体需要判断)(主体描述)

A报道符合或不符合道德目的(事实与主体需要间的关系判断)(主客关系描述)

A报道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评价)

由此可知,道德价值判断便是通过事实判断和主体需要、欲望、目的判断以及事实与主体需要、欲望、目的的关系判断推导出来的;道德评价即价值判断,一个评价是由三个描述——客体描述(即事实判断)、主体描述和主客关系描述——推导出来的。

3、新闻道德评价的含义

从具体道德评价层面上讲,所谓新闻道德评价,在具体实践中,通常是指人们直接依据一定社会、阶级或群体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或个人内心活动等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善恶价值判断和褒贬态度。它贯穿于采选新闻事实、创制新闻文本(作品)、传递新闻文本、收受新闻文本、信息反馈这一新闻事实信息的实际流动过程。

4、新闻道德评价的两种类型

划分依据:评价主体

自我道德评价:是每个记者或每个新闻从业者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社会道德评价:是新闻从业者相互的、或社会中人们外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评价。

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见教材89页)

5、新闻道德评价的依据

(详见教材84页和86页)

动机与效果是进行道德评价的两种基本依据。动机是行为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是行为者对行为目的和行为手段的思想,亦是对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的预想。相反,效果则是动机的实际结果,是实际发生的行为,是实际出现的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

运用动机、效果理论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应注意的问题:道德评价事实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即对道德行为作“善”或“恶”的判断,而人们判断道德行为的善恶需要一定的根据,必须认真分析他们各自的动机是什么,效果怎样,动机与效果的相互关系怎样。(1)对动机和效果、手段与目的统一考察,才不至于片面。(2)在动机的善恶不太清楚的情况下,考察行为的善恶应当注重效果。

(3)从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之间分四种情况进行考察。

▲案例分析: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则疑似假新闻广泛流传:“在一位死去的母亲身下,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经查,纸质媒体中首先予以报道的是某国家级大报。随后,国内外质疑声不断,有人开始追根寻源,发现此“新闻”来自网络,属典型的“八无新闻”——无时间,无地点,无人名,无作者,无目击者,无证实者,无消息来源,追查至今仍无结果。即使启动网络“人肉搜索”,即使四川一家报纸出资悬赏当事人,最终也不了了之。但是,却有相当多的人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对此表示宽容:这个“母爱短信”的报道在当时动员赈灾过程中,发挥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别追究其“虚假”了吧!

问题:你如何评价这个“母爱短信” 报道的虚假问题?

分析:

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既是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要求,也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要求,是市民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内在要求。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与否,不仅仅是事实上的“真”与“假”的问题,还是价值上的“应该”与“不应该”的问题。

就“保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绝对真实或完全真实可靠”而言,只存在新闻事实的取舍问题,不存在新闻事实的真假问题,也就是说,绝不允许传播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不管动机上是否主观故意、手段上是否凭空捏造、情节上是否严重(即内容部分失实或严重失实),也不管传播效果上是否有助于一个更高社会

价值的实现。类似“母爱短信”的做法违背了“目的正当并不能保障手段的合理性”这个伦理学常识,也不能保证媒体不沦为某些人或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工具。

第二篇: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制与伦理》部分复习参考资料

第一章 宪法规范

“两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言论自由:通过语言形式表达,是指公民有发表意见、交流思想、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等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以印刷或其他复制手段制成的出版物公开表达和传播意见、思想、感情、信息、知识等的自由。

新闻自由:是公民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获取、表达、传播各种信息和意见,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

表达权:公民表达意愿,参加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总称表达权。知情权:(广义)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力。

(狭义)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信息的自由和权力。

预防制:出版物内容的事先检查制,即在出版物出版之前,由政府的专门机构对出版物内容进行检查,以决定出版还是不出版或删改后出版。

追惩制:政府对出版物内容事先不做检查,出版后如发现违法内容依法惩处。

1、为什么说我国新闻传播法蕴涵了新闻自由的原则?

其实,新闻自由已经逻辑地蕴涵于我国新闻传播法的现有概念之中。

首先,新闻活动作为表达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报刊进行的表达受到出版自由的涵盖,通过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媒介进行的表达受到言论自由的涵盖。

其次,新闻活动公认属于文化活动,《宪法》规定的公民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应该涵盖所有种类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

2、为什么说言论自由包含了表达和知情两方面的权利?

表达自由包含了寻求、接受以及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就是说,表达自由的内容不仅包括表达的权利,而且包括知悉的权利。这是因为:(1)了解情况是表达意见的前提(2)表达必须以他人为接受对象,自言自语不是表达,面对旷野的呼唤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保障表达自由又必须保障他人接受表达内容的权利。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力。狭义的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信息的自由和权力。在新闻活动中,明显体现了表达权和知情权的这种统一。

第二章 维护国家安全

煽动:指采取刺激性、鼓动性语言、文字或者图像。在公开场合散步或张贴以疑惑、鼓动群众的行为。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煽动性言论有哪些特点?

(1)表述方式的非理性。

(2)内容的非事实性。

(3)直接面向公众,即公然散布。

(4)具有导致反常行动的目的。

2、国家秘密有哪几项构成要件:

(1)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依照法律规定的一定程序加以确定,而不应由个人或组织任意确定。

(3)在某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只能限于一定范围人员知道。

3、我国新闻工作实行哪些保密制度?

(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应设计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第三章保障社会正常秩序

1、为什么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

为什么包含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1)指有关科学、性解剖、性生理、性病理、性心理这一类科学著作,既包括专门论著,也包括进行性教育、宣传性知识、指导性生活的普及性文章。这些论作当然会有性的描述,但是同淫秽描写有本质的区别。作为科学论作,总是理性的、冷静的、严肃的,即使涉及性的问题,甚至非常具体地论述性器官和性行为,但并不会发生诲淫的效果,所以不是。

(2)所谓艺术价值,必须是在文学领域有公认的地位。著名的例子如《金瓶梅》,虽然书中有大量直露的性行为的具体描述,但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深刻反映了16世纪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状况,开创了我国近代小说创作先河,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不视为淫秽物品”,所谓“不视为”,是因为文学艺术是有感染力的,其中的色情内容难免会有诲淫的效果,所以只是不把它当做淫秽物品对待,但还是要有一定控制。

第五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

名誉: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诽谤: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使人蒙受耻辱。

公正评论:有可靠消息来源的,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没有恶意的评论。

肖像:特定自然人外貌形象的固定形态。

肖像权:公民以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为内容的具体人格权。

1、新闻诽谤行为的特点?

(1)陈述虚假事实

(2)有关虚假事项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2、怎样避免侵害他人隐私权?

(1)公共利益原则

(2)当事人同意

(3)使之不可辨认

第八章 新闻传播活动与著作权

合理使用:就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稿酬。“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都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可以使用作品,所使用的作品都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前者必须支付稿酬,后者不必。

1、作品的著作权人有哪些不同情况:

著作权人有:作者;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组织。

有些作品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主体,这样就有著作权的归属问题:

(1)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2)演绎作品

(3)汇编作品和其中被使用作品

(4)合作作品

(5)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6)委托作品

2、法人或其他组织什么情况下视为作者:

(1)由法人或其他组织组织创作

(2)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志。

(3)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

3、为什么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1)首先因为时事新闻往往不具有著作权客体必须具有的独创性。

(2)同时,这又是为了满足公民的知情权而对著作权予以适当的界定和限制。

4、报刊在行使对作品的使用权方面与图书出版者有什么不同?

报刊社除了拥有对于报刊版式设计的出版者权利外,还拥有一些图书出版者没有的权利。如对作品作文字性的修改权和删节权。在时事新闻中对他人作品的引用权。

对公众集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权。以及报刊之间的相互转载、转摘权。

6、误登抄袭、剽窃之作的媒介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a.如果著作权人提出请求,媒介就应该与侵权者共同承担责任。

b.媒介理由按照著作权人的请求恢复其正当权利,如署名权、获得报酬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因此,发表侵权作品的媒介支付著作权人稿酬,公开披露侵权真相的都是必须履行的补救措施。理由:(1)受侵害的著作权人通常只能找媒介,而不可能找到抄袭者。

(2)主观过错上看,媒介发表侵权之作事先虽不知情,但当著作权人主张权利并查明真相后,要是拒不采取更正措施,那么对著作权人的侵害在事实上就处于持续状态,就从无过错转化为有过错。(a)

(3)从客观损害上看,媒介发表侵权作品,实际上就是使用了该件作品,但却是错误地以侵权行为人为著作权人来使用的,当真正的著作权人提出权利主张并查明真相后(b)

第九章 新闻产业

为什么要把广告和新闻区分开来?

广告和新闻性质完全不同:

(1)新闻的立足点是社会公共利益和需求,广告的立足点是广告主的自身利益和需求

(2)新闻必须客观公正,广告则是自我宣传。

(3)新闻的取舍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固有的新闻价值,广告只要广告主付费即可发布。

(4)新闻以满足人们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需要为目的,广告以实现广告主推销自己产品或服务的需要为目的(5)新闻是从客观的新闻事实产生的,广告是按广告主主要意图制作的(6)新闻是公益行为,广告是市场行为。

把广告混同为新闻,发布“广告新闻”,在受众看来,似乎是新闻,但其内容和价值取向,则是广告,实质上就是把广告的自我需求、自我宣传冒充为具有普遍新闻价值的信息,把市场行为冒充为公益行为,把广告主个体的局部利益冒充为社会公共利益,是对受众的误导和欺骗。而新闻单位如果把新闻报道活动与广告活动混同起来,对新闻报道的取舍不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而是像登广告那样以收费多少为标准,钱多多登,钱少少登,无钱不登,新闻就不成其为新闻,势必声誉扫地。

第五章 小重点 …

1、广义的新闻侵权行为包括了侵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荣誉权等一切可能发生的行为。

狭义的新闻侵权行为只指侵害名誉权,并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围内加以保护。

2、新闻侵权法:

指有关新闻侵权行为的定义、构成以及调整因新闻侵权行为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3、新闻侵权法渊源:

(1)宪法(2)基本法律、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

4、新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

(1)作品已经发表;(2)作品有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违法性质;(3)具有特定指向;(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5、名誉:对特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6、侵害名誉权的对象:

(1)自然人(2)法人(3)非法人组织(4)死者

7、侵害名誉权的方式:(1)诽谤(2)侮辱

8、诽谤: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诽谤的特点:

(1)陈述虚假事实

(2)有关的虚假事实涉及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9、诽谤VS侮辱(笔记+书本)

(1)二者的侵害客体不同:

诽谤是贬低他人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的社会评价造成名誉减损。

侮辱则是贬损他人的整个人格和人格尊严。

(2)二者表现方式不同:

诽谤主要特征是虚假陈述,侮辱则是辱骂和丑化。

诽谤通常具有理性的表现形式,侮辱是不讲道理的。

10、侵害名誉权的排除:

(1)真实(2)公正评论(3)特许权

公正评论:有可靠事实来源的,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没有恶意的评论

公正评论的两个区分:a 把意见和事实区分开来 b 把词语过激同辱骂、丑化区分开来

【注意不要与“侵害隐私权排除”--… to第14】

11、隐私: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12、隐私权包括两个方面:(笔记)

(1)私人事项和个人资料有权要求不被知悉

(2)私人生活安宁有权要求他人不与干扰

13、侵害隐私权的方式:

(1)公布、宣扬隐私

(2)侵入私生活区域

14、侵害隐私权的排除

(1)公共利益(2)当事人同意(3)使之不可辨认

【具体见P203】

15、肖像的特征:

(1)可辨认性(2)专属性(3)财产性

16、肖像权内容:(笔记)

(1)肖像制作专有权(2)肖像使用专用权(3)肖像利益维护权

17、肖像合理使用情形(笔记):

(1)为了科、教、文、卫等公益事业需要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2)为了时事新闻报道需要

(3)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使用

第八章 小重点~

1、著作权客体的两个条件:

(1)独创性(2)可复制性

2、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据以、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死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2)时事新闻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公式。

3、著作权主体:著作权所有者,即作品的著作权人。

4、著作权人包括:

(1)作者(2)法人或其他组织(3)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法人(4)国家

{(3)转让、赠与、继承等“继承著作权人”}

5、法人或其他组织成为作者:

见简答

6、职务作品的法律特征(笔记)

(1)作者与原单位有隶属关系

(2)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职务范畴

(3)供本新闻单位使用

(4)基本上以作者的意志创作,而不是依照单位意志创作。

7、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一般情况下)但单位有优先使用权。

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本单位使用的同样方式使用该作品。

8、以下两种情况,职务作品作者只享有署名权:

(1)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有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9、演绎作品著作权:

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受。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

在演绎前必须征得原初作品作者同意并支付报酬,第三方要使用演绎作品,须征得原作者和演绎作者双重同意。

10、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著作权。

11、合作作品著作权人:共同享有

可以分割使用,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完整的著作权。

12、电影作品和…………的著作权人:

制片人享有

13、委托作品:

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如果没有合同做明确约定,属于受托人即,作者。

14、著作权人身权(重要):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N多,见书)

15、美术作品的原件展览权随着物件转移而转移(属于财产权中,展览权)

16、(修改权中)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进行修改、删节。

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做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要经作者同意。

17、作品发表权、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18、合理使用:就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

(1)为学习、研究、教学科研目的而使用(2)为新闻传播而使用(3)其他公益使用(4)免费表演(5)特定群体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稿酬。“法定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都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可以使用作品,所使用的作品都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前者必须支付稿酬,后者不必。

(1)报刊互相转载法定许可(2)电台电视台播放法定许可(3)录音制作者法定许可(4)教科书出版法定许可(5)网络传播法许可

第三篇: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

第一章 新闻传播伦理概述

一、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1、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自身,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工作观)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诸个因素发生冲突时的理性抉择原则。

3、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是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核心,是决定新闻应该如何采集、制作、报道和编辑的行为准则。

二、可运用的伦理学理论和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康德的绝对命令、英国的功利主义

第二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

一、新闻行为的评价标准

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

3、符合新闻工作惯例

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

4、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二、道德总原则:利益净余额

1、道德的终极标准:善恶原则

2、善恶六原则:

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他。

三、记者扮演角色注意事项:

1、不能扮成政府工作人员,借处理政事获取新闻;

2、不能扮成司法工作人员,借审理案件获取法律新闻;

3、不能扮成军事机关人员,获取军事资

料。

4、记者不能扮成违法犯罪之徒。

5、不能改变其自然性别角色。

四、隐性采访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公共利益原则。暗访的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如¡“地沟油”的采访

2、别无他法原则。只有当显性采访之路

不通,又必须了解事件的真相时。比如《华氏911》

3、场合的公共性原则。暗访的场所有规定性,非公共场所不经同意,不得进行拍摄、录音、笔录,否则便是侵犯隐私权。

4、减少道德损失原则。记者暗访可能要

承担成为不法行为的旁观者或间接参与者的风险,在掌握了许多内幕和细节后,不该和盘托出,应省略一些细节,将潜在的有害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三章 新闻传播伦理内容及实现

一、新闻工作者的品德结构

1、新闻品德的三种成分:

新闻传播伦理认识、新闻传播的伦理感情、新闻传播的伦理意志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两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

3、新闻传播伦理意志

概念:新闻传播伦理意志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它包括2个阶段:

——采取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

主要表现在对动机冲突的解决、行为的选择上)

——执行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

主要表现在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二、新闻工作者的品德培养

1、提高道德认识:品德培养的首要环节。

2、陶冶道德情感:品德培养的基本环节。

3、锻炼道德意志:品德培养的最终环节。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

新闻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第四章 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体系构建

一、媒体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

1、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两种具体表现形式:(1)收取新闻的刊播费用

(2)对刊播者提供服务,一条新闻收多少酬金。

(3)出卖版面

(4)以报纸版面或一定节目时间创收。如打

着协办或赞助的名目,或将月末版向社会公开招标(5)收受礼金

(6)参加新闻发布会、开业典礼,收受“好处”

(7)在采访报道中收“交通费”、“误餐费”

(8)某些地方、部门、企业采取奖励办法,吸引记者进行报道。

2、恶性竞争

体现:(1)在新闻资源的竞争中,为抢新闻不择手段。

(2)在征订发行的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巨奖促订手段。

(3)在人才战略、经营领域内存在的不正当竞争。

(4)盲目追逐报道热点,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不健康大众文化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假新闻

表现:伪科学新闻、“假事件”新闻

4、刊播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

二、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

1、媒介的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

2、混岗极易造成编辑部门或人员出卖发稿权与广告商交换。

3、在我国,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而且作为基本工作之一,必须完成,否则会受到经济处罚。特别是广告,丰厚的回扣对于记者的诱惑力很大,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

4、记者岗位聘任制度不健全

5、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或记者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单纯追求利益。

6、传媒职业规范亟待明确,自律意识亟待增强

7、传媒的职业意识,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

三、解决传媒的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问题应注意:

1、将传媒工作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道德意识的内化而形成

3、记者的形象、记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循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出自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即“自律”。

四、建立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概念: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

1、网络传播伦理问题

(1)真实性问题:强烈而残酷的竞争促使不少网络编辑心绪浮躁,为 了提高网络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制造假新闻。(2)猎奇心理严重:少数媒体的另类价值观:正面报道是清汤寡水,无滋无味;负面消息才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却香。

(3)商业利益驱使

2、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1)无论网络交往如何具有隐匿性,其行为主体不外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2)对现实社会的公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如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科学人生观等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

(3)发挥专业传播队伍的作用

(4)提高网络传播主体的综合素养是网络传播的必然选择。

(5)网络传播应注意各方面信息的平衡。(6)在主流文化引导方面,建立网络社会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

(7)强化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

3、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

(1)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内容涉及侮辱、诽谤

(2)通过网络散布他人隐私,使其社会评价降低

(3)在网络论坛和留言板(BBS)上发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言论

(4)在博客上刊播对他人有侮辱、诽谤的言论和图片

4、大众传播法规包括:(8点)

(1)宪法与表达自由

(2)政务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3)大众传播与司法公开公正

(4)淫秽、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的传播限制

(5)大众传播与人格权(6)大众媒介传播商业信息规范

(7)大众传播与著作权

(8)新闻法律管理制度

第五章 宪法与表达自由

一、表达自由的概念及其价值 大众传播活动理论与实践中的表达自由涵盖一般国家的宪法中有关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和提出建议的权利等条款。

1、表达自由对个人的价值:

自由表达是自我实现的组成部分,是个人增长知识和获得真理的一种手段。

2、表达自由对社会的价值:

表达自由能维持社会稳定,健全民主政治。

二、我国法律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

1、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

2、文学艺术创作自由

3、科学研究自由

4、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三、对表达自由的限制

1、内容限制

法律限制的是不可公开的信息; 法律限制的是有害信息;

法律限制的是虚假信息。

2、内容限制的标准

3、学者常提到的原则:恶劣倾向原则、直接

煽动原则、公共福祉原则、必要且最小限度原则、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等。事先限制的三种方式:立法部门法律、行政部门审批、法院的禁令

事后追惩:指在媒介或当时人违反有关法律

和法院禁令继续传播或发表言论后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

第六章 政务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 汶川大地震救灾体现的3个开放:

信息开放、媒体开放、救灾开放

一、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1、知情权的概念及权利主体

(1)知情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或“了解权”,在中国台湾、澳门地区又称资讯权。是指利用新闻媒介获得信息的权利,或者说是公民了解公共事务及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信息的权利。

(2)知情权的权利主体:

我国知情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意义 1.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有三类: 第一类是行政机关;

第二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

务职能的组织,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电监会等; 第三类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

单位,如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单位。

2.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

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

当主动公开的。

3、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

政府公报、政务公开大厅、政务公开栏、听证会、信息发布会、新闻媒体、互联网、专线咨询电话、电子触摸屏等。

4、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1)促进公众参与国家管理;(2)推动民主政治建设;(3)保障公民权利实现;(4)接受监督,防止腐败;(5)提高行政效率。

5、新闻单位的保密制度

自审,就是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根据有关保密规定自己进行审查。送审,就是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6、泄密所承担的法律责任(1)泄露国家秘密罪

(2)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3)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第七章 新闻传播与人格权

人格权包括主体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肖像、隐私等。

一、媒介(新闻)侵权行为及其构件

1、媒介(新闻)侵权行为: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他人(自然人和法人)人格权的行为。

2、媒介(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需具备四个要件:损害事实、行为人的过错、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媒介侵害名誉权的损害结果表现在三方面:即名誉损害、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

二、新闻传播与名誉权

名誉权,就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一)侵害名誉权的对象 1、自然人 2、法人 3、非法人组织 4、死者

(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

1、方式:侮辱和诽谤。

界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遭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压人名誉权处理。诽谤:新闻或其他作品严重失实或者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

侮辱:新闻或其他作品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同,损害他人名誉

2、侮辱的主要特征是辱骂和丑化。诽谤:陈述虚假事实、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三)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与排除

对媒介在面临侵害名誉权指控时经常采用的抗辩手段如下:

1、真实

传媒在面临侵害名誉权诉讼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搜集整理足以证明新闻内容真实性的证据。

2、公正评论 其条件是:

(1)评论依据的事实是真实的,有可靠的事实来源。(2)没有恶意,诚恳庄重。(3)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4)可识别为评论(意见和事实区别开)

3、特许权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是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新闻传播与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

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

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和恶意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新闻传播活动中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传播内容中公布、宣扬隐私; 二是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和生活领域

(三)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与排除

1、公共利益

所谓公共利益原则,是指凡是与社会公共利

益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公众人物”, 包括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由于他们的行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其受隐私权保护的范围要小于普通人。

2、当事人同意

3、使不可辨认

四、新闻传播与肖像权

一、肖像及肖像权的概念

肖像权是公民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利益依法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肖像权是法律规定的自然人的人格权。

二、侵害肖像权的三种情况:

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给肖像权人造成了实际损害)。

3、肖像权人虽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使用超出了肖像权人许可的使用范围、使用区域、使用时限。

三、传播活动中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有非诉讼程序和诉讼程序两种途径。

(一)更正与答辩

更正,就是新闻单位发现新闻差错以后,及时发表公告,对差错作实事求是的纠正。答辩,是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的相对人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提出的公开说明或异议。

(二)精神抚慰

精神抚慰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三)赔偿损失

第八章 新闻传播与司法公开公正

一、司法活动及其特征

1.司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诉讼案件的活动。2.司法活动的特征:(1)被动性,不告不理;

(2)强制性,凭借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施;(3)中立裁决性,无利害关系,否则适用回避原则;

(4)独立性,司法独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5)专业性;司法活动中的人员一般都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6)合法性,严格依法审判。

二、传媒监督司法意义

一是作为司法不公的特殊救济手段; 二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三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具体案件中的司法机关、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支持。弊端:

易使媒体对自身角色定位出现错位,妨害到审判独立

四、媒介是否会影响司法审判?

1、什么是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及胜诉或败诉的结论。许多国家都通过法律或者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来禁止和防范这类行为。

2、我国媒体审判的表现

(1)媒体采用煽情式的语言对案件进行片面的、夸张的甚至失实的报道,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的憎恨以及对案件的关注,从而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2)在案件报道中直接给犯罪嫌疑人冠上“败类”、“歹徒”、“变态狂”、“少年屠夫”、”淫魔”等称谓,过于简单、主观地分析报道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等。

(3)即使媒体对案件结果的预测与判决结果一致,媒体在案件报道过程中以事实为基准,秉承有理有据、理性客观的原则,这仍然是对审判程序的违反和破坏。这种干预的危害性在于,超越审判程序宣判可能的案件结果,损害了司法的权威,不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除了媒体报道不当会对案件审理产生不良影响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媒体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有着中国的国情。

五、媒体在进行司法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1)报道的应该是客观事实,与评论(观点)分开。(2)报道语言应该合法、理性。(3)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或公布审判结果,若有被告人不服宣判提出上诉,或者再判无罪、减刑的情况,媒体应该即时发布跟踪报道。在处理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建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自由价值优先原则

(2)对限制锁进行的限制原则

(3)关于处理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紧张关系案件时所应设置的审理机构

六、对庭审转播的思考

庭审转播,即用电视转播法院审判现场实况,在各地已经频频出现,但仍属不无争议的新事物。转播包括直播(现场直接转播)和录播(录像后播出)。

1、庭审转播的优点

(1)显著的社会效益

(2)庭审转播符合公开审判原则

2、庭审转播的弊病

一是庭审直播对法庭秩序多少有点影响。二是律师和法官会多少增添一些思想上的负担。

第九章 传媒与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基本内容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人们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造活动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二)著作权的客体

1、定义:著作权的客体是指作者创作的以某种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2、著作权客体的要件:

(1)独创性:指可以同他人的作品区别开来的那种个性特征。

(2)复制性:指作品必须是能够固定于某种载体上,并能够进行复制。

3、著作权客体的种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三)著作权的主体

1、定义:著作权的主体是指著作权所有者,即作品的著作权人。

2、著作权主体的种类:(1)作者

(2)法人或其他组织

(3)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者组织,也称继受著作权人(依照法律规定接受转让、赠与、继承以及通过委托等获得他人的著作权的)(4)国家

3、著作权的归属

(1)通常情况下,著作权归属于作者。(2)特殊情况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主要

涉及以下这些情况: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情况下由作者享有,但作者所在的单位有权在气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其他人通过合同约定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原初作者对

其作品有完整的著作权,演绎着在演绎前必须征求其原初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汇编人享有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四)著作权各项权利

著作权法在保护的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1、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因创作活动而产生的与人身利益紧密联系的权利。由作者独享,不能转让、继承,其受保护期不受限制(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

2、著作财产权:指著作权的主体通过利用作品而获得财产收益的权利。(包括使用权和获报酬权两项)【使用权】

(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广播权(7)信息网络传播权(8)摄制权(9)改编权(10)汇编权(11)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这些权利,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转让这些权利,许可使用或者转让都应当依照约定或者有关规定取得报酬)

1、著作权的转让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项、几项或全部转移给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著作权一经让出,便丧失了该权利。

2、许可使用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授权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情形。

3、法定许可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报酬。

三、传播者权利

1、传播者权

定义:传播者对自己在传播作品的过程形成的“传播作品”应享有自己的权利,即传播者权。这种权利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传播者通过自己的创作性劳动为原有作品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由此产生了新的作品,获得了此类作品的著作权。另一类情形是,由于传播者的创造性不够,不能获得著作权的保护,因此被赋予另外的权利,即邻接权。

2、邻接权

有一些传播行为,其产生的传播产品的独创性还不足以形成一件新的作品,就成为邻接权保护的对象。由于这种权利是传播者在传播原有作品过程中形成的,是与原有作品相邻的,故称为邻接权。

(二)传播者的权力分说

1、出版者的权利

(1)依据与作者签订的出版合同,享有的对作品专有和非专有出版的权利。

(2)对作品进行编排、装帧、装潢形成版式的权利。

(3)对作品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删减的权利。

2、表演者权

(1)是对作品进行艺术表演而获得的权利,是演员、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通过表演作品获得的权利。

(2)表演者的主要义务是:利用他人作品演出应带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付报酬;使用演绎作品演出,应当取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付报酬。

3、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1)复制传播权。(2)许可权。(3)获得报酬权。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放权(广播组织权)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是对自己通过

无线或有线等方式向公众播放内容的一种控制权。2001年著作权法规定,只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播放的具有独创形式的录音、拍摄、剪辑、编排等,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投入了资金和精力,都应受邻接权的保护。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权利

第十章 广告传播法规

一、广告的一般准则 对广告发布形式的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广告中对商品与服务的性能、产地、2、发布虚假广告的责任

(1)作虚假宣传的广告主承担的行政责任,有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公开更正和罚款三种形式。

(2)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的行政责任为: 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网络服务提供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连线的网络服务提供者(ISP),一类是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提供者(ICP)。

四、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1)支付违约金(2)赔偿损失(3)继续履行合同

(二)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

1、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在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情形下,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二是主观上有过错。

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间接侵权:(1)教唆、引诱他人及故意帮助他人侵权(2)“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和扩大侵权的后果

2、侵权责任

(1)违约责任

(2)著作权的侵权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三)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1、协商和调解

2、仲裁

3、诉讼

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有表示的,应清楚明白。附带赠送礼品的,应标明礼品的数量和质量。3、广告中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标明出处。、广告中涉及专利的规定

(1)涉及专利的,应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2)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3)禁止使用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消、无效的专利做广告。5、广告不得贬低他人商品或服务。6、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

二、媒介传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其中与媒介有关:仿冒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三、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分

(一)禁止报纸形式广告

(二)禁止用新闻形式进行企业形象广告宣传

(三)禁止以调查采访形式发布广告

四、违法广告的法律责任

1、虚假广告,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认定:

(1)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

(2)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等)是否属实。

告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广告业务。

第十一章 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及规

定 非法出版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

广电管理部门五个方面职权:

(1)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审批;(2)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规划、建设

和管理;(3)节目制作、播放、交流、交易和进

出口活动的管理;(4)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的安装

使用和进出口管理;(5)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

第四篇:新闻与传播硕士

重点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

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保过保录取

一、培养目标

为新闻单位、媒介组织和广告公司、企事业等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新闻观念和传播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实务型的新闻与传播专门人才。

二、领域简介

新闻与传播是研究媒介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规律、特征、策略与方法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等。

研究内容包括大众传播与新闻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新闻采写编评、中西新闻报道分析和新闻管理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以及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广告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包括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经营管理、广告产业发展等实务知识与技能等;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律,探索网络内容的表达、创意、营销与管理等。

根据本专业所服务的行业,新闻与传播领域可覆盖:新闻媒体、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商业网站、党委及政府各部门以及学校及各类科研机构等。

三、报考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大专毕业两年,达到本科同等学力

四、报考时间

1、报名时间:10月份网上报名

2、考试时间:1月份

3、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五、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倡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研究生集体研讨、案例分析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以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聘请国内外专家及新闻与传播的业界知名人士授课。

六、学制、学历学位授予

在职学习,北京上课,每月授课一次,节假日上课,学制3年,学费四万。

学习期满,修完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注:为便于学员理解报考条件及获取硕士学位的流程,我们特将学校原招生简章简化处理,只保留学员想知道且必须了解的内容。

对考试及录取有顾虑者--我单位可提供解决方案,保证其顺利通过考试并录取,最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

联系方式: 010-82228588 *** 王老师

第五篇:新闻伦理与法规整理(最终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考点总结

(整理的有问题有错误的话和我联系,晓爽)

社会利益与社会规范

1、社会利益

(1)个体之间的不同利益(2)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3)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4)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整体利益(5)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2、社会冲突

(1)社会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发生冲突(2)社会利益的日趋多元使冲突日益加剧

3、社会利益的制衡

A、原因: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得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制衡,从而消除社会冲突。B、手段:自然规范(自然规律)

社会规范

4、社会规范及其功能

社会规范的两大类型:A、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外在的硬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法律、制度、纪律等。

特性:强制性、普适性、确定性

B、非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内在的软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道德、习俗、宗教等。

特性:自觉性、觉他性

社会规范的功能:

(1)确立标准:从人生目标、价值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规定人在社会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人能理解他人、社会、群体的要求。

(2)规范行为:用规范来引导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个体或群体的行为。(3)制止冲突:用规范来控制个别人或群体的越轨行为,保护现实社会秩序。

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法的界定:

A、法是什么:“法平如水。”英国的法院门口站立着古希腊象征法律精神的正义女神的雕像,她左手拿着神圣的天平Libra,象征着权衡和平等;右手拿着宝剑,象征着裁决和力量;眼睛被布蒙着,象征绝对的公正无私。

B、法的科学定义: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制

(1)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

(2)法制,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或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3)法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有国家即有法制,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制。

3、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1)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A、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现代社会的特性,就是法治两个字,现代社会往往被称为法治社会。

B、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立。人治是指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主张。

(2)依法治国的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的意志和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要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4、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1)法治所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至上权威。(法治社会状态表明在特定的社会中法律就是最高权威,法律对公民、组织和政府行为的有效规则,特别是对合理运用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公民、团体和政府必须依从公认的法律行事。)

(2)法制所表达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仅仅表明特定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立的、与其他各种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可能是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

(3)法制状态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法治,但法治状态必须以完备的法制作为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宪法制度(根本制度)

B立法制度(法律的创制)C司法制度(实施与保障)

2、案例分析:富士康“血汗工厂”报道引添加赔偿(案例详情参考PPT

P19-P47)

A、案例总结:

1、报道风险

2、法律规范

3、报道程序

4、用词规范

5、事实核定

6、团队精神 B、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第一份市场化的财经日报,由中国三大传媒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

《第一财经日报》为对开大报,每周一到周六出版,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第一财经(CBN)隶属于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目前,第一财经拥有: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第一财经无线、第一财经新闻社及第一财经信息服务业务。

3、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特征

(1)社会性:A、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广泛性。B、新闻传播产品的社会影响力。(2)紧张性(3)艰苦性

(4)危险性: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充满危险的社会活动。(环境构成的危险。值得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工作的地方,往往是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这些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一般都是充满危机、十分危险的地方。)

(5)自主性(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个人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精神产品往往是个人主观精神的反映。最典型的情形是在新闻与信息的选择过程中。)

4、新闻传播道德及其调节对象

新闻传播道德概说:A、新闻传播道德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进行自我调适的理念与规范的总和。

B、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属于职业实践活动的范畴,因而新闻传播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C、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特别是网络传播者的身份很难确认,因而网络传播道德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的特性。新闻传播道德的调节对象:

A、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受众的关系。B、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的关系。C、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同行的关系。D、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所属媒体的关系。E、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广告客户的关系。新闻传播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1、新闻传播法的概念:

A、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B、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2、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称之为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新闻事业只能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性质和指导思想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符合和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巩固与促进作用。(2)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A、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为新闻自由。

B、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B、分类:a、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b、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4、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

(2)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

(3)新闻传播的行政法律责任(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违反这些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这些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义务,将构成新闻传播行政违法行为,从而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新闻法制简史及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内容

1、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主要内容:(1)新闻传播事业的行政管理(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3)广告的发布

(4)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5)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6)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我国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主要问题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2)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3)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2、新闻真实性的道德意义

(1)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的核心是善,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对社会负责、为受众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道德的基础是真,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通过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使人们受到真理的启示和道德的熏陶。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做到真与善的统一,即将社会责任或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2)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的道德意义,在于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充满了各种非客观的因素,而这些非客观的因素又时时处处在干扰着新闻事实的如实报道,因而必须把客观、公正的原则视作一种“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识”,“一种伦理学”,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舒登声把它说成是“指明人们在道德上作出决定时应当采取何种思考方式”,从而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问题”,而是“有益的、应该力求达到的”“把‘是’和‘应该’溶为一体的途径”。

2、新闻传播失实的表现形式

(1)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把正在进行说成已经完成,庄稼还在地里,就报道增产几成了

(2)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用不真实、不准确的只言片语代替确凿的事实,表扬好就一切都好,批评坏就一切都坏

(3)强扭角度,似是而非:把表面的、毫无联系的事情捏在一起,凑成整体加以描绘,事实成了可以随意捏来捏去的面团

(4)合理想象,夸大渲染:基本事实是真的,细节描写是假的

(5)照抄照写,以讹传讹:拿到材料就抄,不加分析,不加校对,写成稿子就发

(6)添枝加叶,任意拔高:既从具体事实、整体面貌上拔高,也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上拔高,脱离客观实际,美化神化典型

(7)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张三的事写李四的事,把多人的事写成一人的事,把过去的事写成现在的事(8)事后导演,以假乱真:新闻事件已过去,重新摆布新闻人物,进行“实地”摄影、录相、录音或速写(9)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根本没有发生某人某事,却写出了某人某事,外地读者信以为真,本地读者莫名其妙

(10)篡改事实,颠倒黑白:把好人好事写成坏人坏事,或把坏人坏事写成好人好事

2、新闻传播失实的主要原因

(1)偏听偏信,主观武断,片面性严重

(2)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采访时怕艰苦、不深入实际;

(3)哗众取宠,随波逐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盲目赶浪头,贴标签,乱刮风(4)为了取悦于人,明知违背新闻真实性也满不在乎

(5)把新闻报道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囿于名誉地位,有的贪于金钱待遇,有的顾于人情关系,为捞取个人好处大写“关系稿”、“人情稿”,我写稿吹捧你,你给我好处,一个要名,一个要利,互相拉拢,把新闻当成了交易物,不顾事实地硬写,制造出了假新闻,或在关键地方掺假

(6)适合某人需要,依附于某种权势,不惜弄虚作假,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也有的是屈于某种压力或从于邪恶势力。

新闻传播侵权问题

1、侵权行为及其特点

A、定义:侵权行为(Tort),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

B、特点:a、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b、行为人因为过错(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c、需要作出赔偿(旨在倡导一种社会正义)

2、新闻传播侵权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媒体或个人通过新闻传播手段(即利用新闻传播媒体),由于故意或过失,向公众传播了法律禁止的不当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等)的行为。B、特点:

(1)从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合法的行为机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人。

(2)从具体内容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3)从后果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一旦构成新闻侵权,其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C、原因:

(1)专业素质不高

a、业务能力不强:缺乏调查研究能力,缺乏文字表达能力

b、工作作风浮夸: 作风不踏实,采访不深入,偏听偏信

c、法律知识缺陷:例如,好心办坏事,无意之中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有的人对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养子身份或养女身份等生活磨难视为隐私,但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些人人生成功的时候无意中宣传了这些隐私,构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

d、道德水平低下

(2)舆论监督不当

a、习惯充当“判官”的角色:例如,不少传媒热衷于对一些法院未审结的案件加以报道,而在报道时丝毫不顾及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情感是否足以造成法院不得不听命于传媒的舆论环境。

b、喜欢“造势”,根据自己的好恶对事实作出判断:通过新闻策划,让事实服从于报道的需要。D、表现形式:

(1)内容失实(现已发生的新闻侵权行为大部分是因为内容失实、特别是批评性的内容失实造成的。然而,新闻内容失实并不必然构成新闻侵权,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失实新闻才构成新闻侵权,因为轻微的失实并不一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2)评论不当(如果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仅是个别评论的词句表达不当,且无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不能认为侵权。)

(3)揭人隐私(一些作者为猎奇,或为扩大影响、招徕读者,未经他人同意在报刊等新闻媒介上宣扬他人隐私,甚至通过非法手段宣扬他人隐私,构成新闻侵权。

也有一些作者则因过失而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如表扬某人工作成绩突出,却在背景材料中介绍此人过去的污点,使本人极为苦恼。尽管作者出于好意,亦构成侵权)

(4)诋毁侮辱(故意使用侮辱、诋毁性语言丑化他人人格,甚至用污秽的语言辱骂他人,毁损他人名誉。)

下载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传播伦理的失衡与错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伦理与法规知识点

    新闻伦理与法规知识点 第一章 新闻传播法规,即广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

    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 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2.熟练掌握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类型和主要内容。 3.掌握特殊新闻和......

    新闻伦理与法规_复习资料

    新闻伦理与法规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道德:新闻从业者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用来调整新闻媒体与社会、新闻媒体相互之间、新闻媒体与新......

    新闻传播

    上海大学历届考研试题 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

    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媒体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一则新闻,可能就意味着对警方的破案造成威胁,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而选择配......

    新闻伦理论文

    2012级新闻班魏滨学号:201208052034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初探 摘要:有偿新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偿新闻已经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法律道德产生......

    新闻传播与党性原则5篇

    敬爱的党组织:在进入文学院分党校培训班学习后,总会联系自己的专业在课余时间思考,根据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尽管在战争时期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征有所不同,但都是党领......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 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和内容说明: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入学考试的命题参考大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如有考试大纲,则不再另列参考书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