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 新闻法制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2.熟练掌握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类型和主要内容。
3.掌握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需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基本概念
1.法及其基本特征
2.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新闻法制的特点
4.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区别联系
第二节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及渊源
△1.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2.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
第三节 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
1.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2.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自由
3.新闻界本身的自律
第四节 新闻法制的类型
1.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
○2.判例法
3.在特殊领域涉及新闻媒体法制
4.在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包含有关新闻媒体的规定
第五节 新闻法律关系
1.什么是新闻法律关系
2.新闻法律关系的类型
第六节 我国法制的主要内容
1.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2.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
3.新闻事业行政管理
4.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
第二章 新闻法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了解英美等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3.了解我国当前新闻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4.了解如何加强我国当前的新闻法制建设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1.经济条件
2.思想条件
3.政治条件
第二节 英美等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1.美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2.英国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3.其他国家新闻法制的历史发展状况
第三节 我国当前新闻法制状况
1.我国当前新闻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2.我国当前新闻法制之状况及新闻立法的进程
3.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方面值得肯定的成绩
△4.我们当前新闻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5.如何加强我国当前新闻法制建设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事业的管理状况。
2、了解我国关于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
3、了解关于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或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事业管理的主要表现
1.新闻事业实行批准登记制
2.新闻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机构的日常工作行使管理权
3.新闻行政管理机关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违法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二节关于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或制度
1.报社记者站管理暂行办法
△2.实行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制度
△3.中国记者网
第四章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问题。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3.了解广告法在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
第二节 特殊新闻和信息的发布问题
1.什么是比较特殊的突发性信息
2.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应负的职业使命
3.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在比较特殊的突发性信息发布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4.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广告与中国广告法律
△2.《广告法》具体内容
3.《广告法》与广告法规
第五章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何谓危害国家安全罪。
2.了解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
3.掌握重大军事报道中记者的行为规范。
4.了解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责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与国家安全
1.何谓危害国家安全罪
2.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罪行
第二节 新闻活动与保密制度
1.什么是国家秘密
2.什么是泄密罪
3.中国媒体军事泄密现象透析
4.重大军事报道中记者的行为规范
第三节 新闻传播活动与维护社会秩序
1.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定标准及其法律责任。
2.“法轮功”为什么被称为邪教
第六章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侵权之间的关系。
2.掌握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3.熟练掌握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4.掌握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5.掌握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6.了解新闻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原因、危害,以及解决侵权问题的对策
7.了解其他新闻侵权的形式
8.了解新闻侵权的预防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新闻维权和新闻侵权
1.舆论监督和新闻维权
2.舆论监督和新闻侵权
第二节 新闻对公民权益的侵害
1.新闻侵权行为及其特点
○△2.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
○△3.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
第三节 新闻侵害公民权益的常见形式
△1.新闻侵害名誉权
△2.新闻侵害隐私权
△3.新闻侵害著作权
4.其他新闻侵权的形式
第四节 新闻侵权的预防
△1.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善于化解新闻官司
3.正确认识新闻官司
第七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什么是道德、职业道德和新闻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德、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道德
1.什么是道德与职业道德
2.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第二节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规的关系
△○1.二者的辩证关系
2.法律、道德与传媒、司法
3.我国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法律根源
第八章 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2.了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意义。
3.了解什么是有偿新闻以及如何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4.了解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危害、产生原因及防止虚假新闻的道德诉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1.新闻职业的道德原则
2.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 新闻职业的道德规范
1.忠于职守,勤奋敬业
2.正确导向,注重效果
3.报道真实,客观公正
△4.清正廉洁,遵纪守法
5.尊重群众,尊重同行
△6.团结协作,公平竞争
第三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新闻选择的标准
○2.重视舆论导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3.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4.不断探索,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四节 反对和制止有偿新闻,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职业道德
2.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第五节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杜绝虚假新闻
1.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
△2.虚假新闻的危害
3.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4.防止虚假新闻的道德诉求
5.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
6.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
第二篇:新闻教学大纲(精选)
《新闻理论》教学大纲
宋建武鞠宏磊编写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目录
前言.................5 第一编新闻本体论...................6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6 第一节报道论.................6
一、“报道论”认为新闻是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
二、“报道论”的主要优缺点
.....................................................................................................6 第二节事实论
..................................................................................................................................6
一、“事实论”认为新闻指事实、事物、现象的本身
.............................................................6
二、“事实论”的主要问题
.........................................................................................................7 第三节工具论(手段论)
...............................................................................................................7
一、“功能说”。...........................................................................................................................7
二、“功能论”的主要问题
.........................................................................................................7 第二章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8 第一节新闻的真实性
.......................................................................................................................8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8
二、辨析: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
...............................................................................................8 第二节新闻的客观性
.......................................................................................................................8 第三节新闻的实践性
.......................................................................................................................8
一、新闻活动是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实践过程的一部分。...............................................8
二、新闻活动是感性与理性两个认识过程的统一
...................................................................8 第三章新闻与社会的关系.......................................................................................................................9 第一节公共性:新闻与公共事务和政府
.......................................................................................9
一、什么是新闻的公共性...........................................................................................................9
二、新闻公共性的典型表现:舆论的形成和舆论引导
...........................................................9 第二节阶级性和党性:新闻与阶级和政党
...................................................................................9
一、什么是阶级性、党性...........................................................................................................9
二、如何划分阶级.....................................................................................................................10
三、无产阶级报纸的党报理论
.................................................................................................10 课堂讨论....................................................................................................................................10 第三节人民性:新闻与公众
.........................................................................................................10
一、关于人民性问题的争论——新闻与公众的关系
.............................................................10
二、新闻报道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11 第四节新闻与各种经济利益集团的关系
.....................................................................................11
一、新闻与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
.............................................................................................11
二、特殊利益集团影响新闻出版活动的手法
.........................................................................11
三、“新闻专业主义”
...............................................................................................................11 课堂讨论....................................................................................................................................11 第二编新闻权利论
................................................................................................................................12 第四章自由概念与表达的自由
.............................................................................................................12 第一节自由概念和表达的自由
.....................................................................................................12
新闻理论
一、自由的概念.........................................................................................................................12
二、表达自由.............................................................................................................................12 课堂讨论....................................................................................................................................13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与表达自由.....................................................................................13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13
二、马克思主义的表达自由.....................................................................................................13 课堂讨论....................................................................................................................................14 第五章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15 第一节公众的知情权与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权.........................................................................15
一、新闻媒体的权利与义务.....................................................................................................15
二、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从那里来?.........................................................................................15
三、新闻媒体如何获得采访权?.............................................................................................15
四、为什么不由政府来行使采访权?.....................................................................................15 第二节公众的接近权与新闻媒体均衡报道的义务.....................................................................16
一、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公众的权利.........................................................................................16
二、如何实现接近权?.............................................................................................................16
三、媒体均衡报道的义务(不等同于“公正”、“中立”)...................................................16 第三节新闻媒体的编辑权与核实的义务.....................................................................................16
一、编辑权的起源和背景.........................................................................................................16
二、关于编辑权的争论实质.....................................................................................................16 第六章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17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政策.....................................................................................17
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理论基础.................................................................................17
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功能.................................................................................................17
三、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运行机制.................................................................................18
四、中国的新闻传播政策.........................................................................................................20 第二节现代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法律.............................................................................21
一、现代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理论基础.................................................................................21
二、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动力机制.........................................................................................24
三、新闻传播制度的平衡机制.................................................................................................25
四、现代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功能.............................五、现代西方新闻传播的法律制度...............第三编新闻媒体论............第七章新闻媒体的功能..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媒体功能的观点........32
一、媒体是劳动者集体用作表达的工具(列宁)——最基本的功能。.............................32
二、列宁对功能的具体分析.......课堂讨论...............32 第二节现代西方的新闻媒体功能论...................32
一、环境监测。..............32
二、社会沟通。........32
三、文化传承(大众传播理论的说法)。.....................32 第八章新闻媒体的运营................34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节新闻媒体业的资源补偿机制.......................................34
一、媒体业的资源补偿方式.....二、什么样的信息适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34 第二节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35
一、我国的媒体制度改革...................35
二、媒体内部的管理模式..............................35 课堂讨论......................35
新闻理论 前言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和入门课,是培养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对新闻、新闻媒介、新闻权利等新闻理论的基本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本课程教 学大纲由宋建武、鞠宏磊编写。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编新闻本体论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新闻”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定义模式,使学生明确几种新闻定义的优点和问题,从而全面理解什么是“新闻”。重点和难点是新闻的概念。学时分配:(4课时)
第一节报道论
一、“报道论”认为新闻是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
陆定一(194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他此类定义:
李大钊: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王中: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
戴邦: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人民大众关心的重要的事实的报道。姚福申(1998):新闻是为受众所关注的新近事实的报道。郑保卫(1999):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朱继东:新闻是最近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客观事实的反映。
刘建明: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的事实的陈述。美国约斯特: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二、“报道论”的主要优缺点
(一)“报道论”的优点:
这一定义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强调新闻是人类的主观对客观事实的 反映。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反映论的角度而言,“报道”本身包含了人类的主观对客观事物作 出反映,并形成观念,进而转换成特定符号进行传播的过程。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 发提出的。强调新闻是人类的主观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反映 – 形成观念 – 转换成符号 – 传播)
(二)“报道论”的缺点:
“新近发生的”外延太广。新闻不可能是所有的信息,而是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的基本信息。(信息学对信息的定义:可以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具有支持决策的功能。)所以应从信息的 性质、功能来区别新闻与其他信息。
第二节事实论
一、“事实论”认为新闻指事实、事物、现象的本身
胡乔木的新闻定义: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其他此类定义:
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新闻理论
邵飘萍:新闻者,最近时间内所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
黄天鹏:新闻就是最多数人所注意而感到兴趣的最新事实。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喻权域: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芮必峰(1997年):新闻不是事实的反映,不是事实的报道,也不是事实的信息,新闻就是
事实。
法国贝尔纳·瓦耶纳:新闻即刚发生和刚发现的事物。俄国科尔尼洛夫:新闻是值得社会重视的新的事实。美国布莱尔: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美国莫特: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
二、“事实论”的主要问题
这种观点过分强调新闻的“事实性”,从哲学、语言角度讲这种说法存在错误:事实本身不能 成为传播对象,必须转化为信号后才可用于传播,转化为符号的过程也是人主观反映客观。
第三节工具论(手段论)
一、“功能说”。
认为新闻是一种实现某种目标、完成某项使命的功能或手段。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日本小野秀雄: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
有规律的连续出现来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的东西。
二、“功能论”的主要问题
新闻的功能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从工具论角度难以限定新闻的含义。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使得学生掌握新闻的几个本质特 征。重点是新闻的真实性,难点是新闻的客观性。学时分配:(6课时)
第一节新闻的真实性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复制是否符合事物原貌
由于编、解码的不同导致认知的不同,因此新闻报道中应尽量使用中性、通用的语言,否则易 造成对事物的误解。
二、辨析:宏观真实和微观真实
依靠认识工具建立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盲人摸象”、“走马观花”的例子说明事物存在局
部真实、阶段真实,因此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仅要看到微观真实,而且应该从宏观上把握 事物的整体发展。
第二节新闻的客观性
“一般的公正”——客观报道的原则: “共同的公正”: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议时,报刊所能保持的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一般的公正”:一种对等原则,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总体姿态,就具体报道而言,便是客
观报道。
特点:陈述事实;对倾向的流露隐蔽自然;不造成直接对读者施加观点影响的印象。
客观报道的方式适应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状态,报刊的社会性和现代权利义务观念对公正原
则起促进作用。
“一般的公正”只是一种职业道德或自律,实现程度依具体情况而定,贯彻的程度是有限的。
第三节新闻的实践性
一、新闻活动是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实践过程的一部分。
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要——人类生存环境的新近变迁是人类最初的信息交往内容,因 而可以说新闻活动是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实践过程的一部分。
二、新闻活动是感性与理性两个认识过程的统一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而新闻传播活动中既包括感性认识,又包括在此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新闻 传播活动是感性与理性两个认识过程的统一,这是新闻活动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新闻理论
第三章新闻与社会的关系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分析新闻的公共性、新闻的阶级性和党性、新闻的人民性 等问题,使学生了解新闻与社会的关系。重点是新闻的公共性和党性,难点是如何认识新闻与社会 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
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公共性:新闻与公共事务和政府
一、什么是新闻的公共性
新闻的公共性是指新闻信息与其它种类的信息相比较,具有社会必要信息的性质,是一个社会 及其特定社群有效沟通和互动所需要的基本信息。新闻信息和新闻活动因此而成为公共事务的一部 分,具有公共性。
二、新闻公共性的典型表现:舆论的形成和舆论引导
(一)什么是舆论
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通过带有价值判断 的社会评价 , 如对具体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或批判 , 造成一种社会氛围 , 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 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二)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
1.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优点是控
制成本较低, 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 控制方式简单 , 易受偶然性影响, 控制 预见性差。
2.由社会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实现舆论控制:(1)舆论导向;(2)舆论监督。
(三)舆论的一律和不一律:
毛泽东 1955年提出,从人民民主专政对敌人和对人民两种作用的角度论述。“一律”两层意 思:(1)社会本身在舆论不一律和一律的矛盾中前进;(2)(对敌人)国家职能在舆论上的体现。舆论不一律是舆论存在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宣传策略,保持一定的不一律状态往往比坚持一律取 得更大效果。
第二节阶级性和党性:新闻与阶级和政党
一、什么是阶级性、党性
阶级: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由于所处地位、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不同而划分的社会集团。由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一个集团能够占 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表明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它的存 在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不同的阶级地位决定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精神面貌。阶级的 矛盾和对立必然引起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党性:某特定阶级的阶级利益的最终体现。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二、如何划分阶级
(一)什么是阶级
(二)什么是划分阶级的标准?
三、无产阶级报纸的党报理论
(一)列宁奠定党报理论:
1.党性:党的观念或意识,而非几个人的小组意识。
2.衡量报纸党性的标准:党纲;党章;党的策略决议(争取把握政策)3.党报的党性原则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观念上,应把党报视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2)在组织上,党报的采写编评人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上面的观念在组织上的落 实)
(3)在实际作用上,党的中央机关报应当成为全党的思想中心(4)党报必须进行反“左”反“右”两方面的斗争 4.“机关报”:接受党的思想指导,由党的一个机构创办,主要用于指导党的各级组织工作 的报纸。
5.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1)时时刻刻考虑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2)服从党的组织领导和原则;(3)服从党的宣传纪律。
(二)毛泽东的党报思想
1.毛泽东谈到的党报的党性,指党报工作者要有“党的机关报”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宣传 党的方针政策,并且符合党的政策或策略。2.联系群众——“全党办报”,“群众办报”。3.通过党报组织工作。
4.典型报道:通过典型事例的报道和在报上展开讨论,达到说服人和指导工作的目的。毛泽 东“傍着活事件来讨论”的思想,就是基于典型事例展开。5.“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批评《人民日报》不能及时宣传贯彻他在 1957年
2月最高国务会
议上的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 3月他的《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时,批评《人民日报》是“死人办报”、“书生办报”,要求要“政治家办报”。这 个观点于
1957年提出,公开发表于 1959年。课堂讨论
党报模式是否应该改革?如何改革?
第三节人民性:新闻与公众
一、关于人民性问题的争论——新闻与公众的关系
(一)关于人民性的争论:
1.胡绩伟、王若水:认为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是可能犯错误的,但人民不会。” 2.胡乔木:认为人民性在社会主义社会无理论意义。人民的利益归根结底在于党性。
新闻理论
(二)课堂讨论:为何还要提出人民性?
1.人民性——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2.中国社会的构成日趋复杂(资本家、公务员阶层等),我国社会人民内部各阶层既有矛盾 又有统一,“人民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果只强调党性,就可能导致对我国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其他阶级的合法利益的忽视。
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要求它须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不同于新闻媒体与权力组织的关
系。新闻媒体可以选择站在权力组织一边或对立面,但拥有最大多数读者、得到他们的承认才能生 存。现代市场经济中,新闻媒体的发展也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鉴于新闻媒体和人民之间的这种天 然关系,恩格斯把报刊作为了解当前人民状况的一种途径。马恩从报刊的经济、政治利益方面判断 反映人民思想和情绪的程度。
二、新闻报道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新闻媒体传播新闻除了受到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新闻媒体本身现状、事件发展过程和人的认 识能力限制、空间传递限制等)影响,还受到政治(阶级、党派、政府、政客)、经济、文化传统 等牵制。
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有机报纸运动”:马克思讲述新闻传播的特点:报道真实性,表现
为各位记者从不同角度,依事件发生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每篇报道可能片面,甚至有误差但后面 的报道自然纠正前面的差误。“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人们对 新发生的事实的反映过程与事实的变动发展同步展开,随着对事实变动的反映而深化。一般报纸最 后关于某一事件的报道,真实性程度较高。
课堂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如何理解和处理人民性与党性的关系?
第四节新闻与各种经济利益集团的关系
一、新闻与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
1.什么是特殊利益集团
2.新闻与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
二、特殊利益集团影响新闻出版活动的手法
三、“新闻专业主义”
出现背景:媒体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存在权利分解需要。
20世纪 60年代,德国新闻工作者提出资本的权利只应存在于经营领域,不应在编辑领域中,编辑权应由专业人员掌握。
课堂讨论
如何看待“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编新闻权利论
第四章自由概念与表达的自由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从原理上介绍自由的概念和关于自由的理论,使学生明确新闻 活动自由的理论渊源。本章重点和难点在于结合现实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自由概念和表达的自由
一、自由的概念
(一)从哲学的认识论角度,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决定了人的自由度,认识越充分,就越
自由。从中国古典哲学角度:随心所欲,无所止。
(二)柏林:个人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能力的函数。
(三)从法学的角度:人类社会中各成员的权力边界,自由的享有以不侵犯他人自由为前提。
二、表达自由
(一)什么是表达自由
公民享有的受法律规定、认可与保障的,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观点、主张、意见、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我国宪法对表达自由只 做了原则性规定。
(二)表达自由的理论渊源
表达自由起源于古罗马贵族内部,古罗马社会普遍有表达自由(奴隶除外)为什么各国普遍没将“新闻自由”“新闻侵权”写入法律?因为新闻本身只是客体,新闻活动 的主体是人,新闻本身没有行为能力,所以法律上的规范表述应为新闻报道侵权或媒体侵权,“新
闻自由”“新闻侵权”这些概念不够科学。表达自由最开始是从出版自由开始的。出版
press:原义是压,当时的技术条件——印刷——出版物——出版——新闻媒体(语言解
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出版自由不等同于言论自由。出版不仅是对某观点的记录,还有复制及大规模传播过程在其中。表达自由在尚未出现出版问题之前,并未受到当局的过多限制,但当出版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
分时,它的强大力量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决策,所以出版自由具有了很强的政治性。无论民主社会还 是专制社会,掌控出版都是统治的有效手段。
现在的新闻媒体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运作的,不是个人执业的行业,只能是大集团运作。个人 无论多么优秀,力量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社会分工在新闻媒体的体现。现在的新闻传播活动对传播 技术依赖性强,新闻媒体功能越多,影响越大,自由就越少,即积极自由越多,消极自由就越少。
新闻报道与政府的矛盾。如“五角大楼案件”
新闻报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矛盾。如沙立文诉《纽约时报》诽谤。不同的政治体制具有不同的控制方式。
新闻理论
课堂讨论
2005年中宣部《关于加强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中不允许媒体进行跨区域、跨行业的监督,为什么?
跨地区监督的行为扰乱了传统的政治控制秩序,与我国的现行政治体制有冲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与表达自由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一)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
一个阶级须拥有实现自由的条件才能真正拥有自由,否则自由就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二)自由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目的:人类具有追求自我解放、自身利益价值、幸福的目标
手段:实现自由的过程能够使人的创造力、积极性和潜能得到极大发挥。
(三)自由的阶段性
人类对自由的认识受社会发展制约,自由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的表达自由
(一)表达自由权利的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实现表达自由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者:人民的自由权利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假到真实。
步骤:①、把出版报刊的物质资料收归国有,避免资本介入出版领域;
②、采取赎买制度,对广告实行垄断经营。(①②为客观条件); ③、将这部分生产资料分配给能够代表劳动人民的政党。
深远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行使自由的方式——“个人权利,集体行使”,尤其在传播 领域。
(三)、列宁:“个人权利,集体行使”。
1.起源于列宁的想法:既要让个人享有权利,但又要防止个人享有权利的实际能力不同而导 致实际的不平等,因此,要在劳动者自愿结合的基础上,“个人权利,集体行使”。2.引起的矛盾是:集体如何行使权利?
自由权利本质上是个人化的,与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集体行使有一定的矛盾性。肯尼思·阿罗在《公共选择与个人价值》中论证了“一般不可能定理”,提出民主与自由是一 对悖论。
从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个人的自由权利与集体占有资源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应该认识到实现 自由的复杂性。
列宁关于出版自由的基本思想——摆脱私人资本对出版活动的控制;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出版自 由思想的重点——保障劳动人民拥有实现自由的实际条件。
(四)马恩关于出版自由的论述:
1.现代“自由”观念产生的市场经济背景——出版自由政策与市场经济的社会形态相匹配。出版活动中人的自由权并非天赋,而是现代市场经济原则在观念和社会领域的反映或折射,同 时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
2.在比较中确定现代出版自由的基本内涵。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以法治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社会对出版自由的治理也须是法治的。由必要的法律程序解决新闻诉 讼而不是由行政官员主管意识作出判决。
恩格斯“绝对出版自由”的概念,说明了这种法治管理的特征:法律保障,包括不以思想倾 向衡量媒体是否违法,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等。
3.出版自由政策与媒体的监督职责
(1)在专制制度下,新闻出版的职责或义务由当权者“规定”;
(2)在新闻出版自由政策下,大众媒体作为可自由发表意见的广泛公开的交往媒体,社会监 督成为由它的工作特征引申出来的职责;(3)报刊的首要职责是“陈述事实”;
(4)媒体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当权者或先行法定秩序不断提出批评,这种自由的报道、讨论,在民主制国家里是推动社会发展完善的一种机制。4.出版自由与法
从法律上保护而非限制出版自由,是马恩论述出版与法的基本前提。马恩认为,涉及出版的法 律法规及案例习惯法,需具备以下特征:
(1)这种法律不是预防性的。若是预防性,必然要将所有报道和意见假定为怀疑对象,等于 扼杀了自由的交流。
(2)这种法律须与党派认同相区别。法律只干预违法问题,不干预其他正常的意见内容(3)法律规定应当是明确的,而非模糊的,尤其在涉及新闻出版方面,法律用语的含糊会使 主观任意性为所欲为。(4)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
5.没有出版自由便没有工人运动 6.现代出版自由的局限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自由是精神交往得以发展的最好条件,但马恩认为,它存在自由
形式与实质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出版自由比以往的社会给了更多人(包括无产阶级)精神交往的自由,但它得以实现的直接动因,主要还是为了资产阶级本身利益。
自由的界限是法律,或者说自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马克思:“权利永 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文化发展。”马克思认为,消灭阶级,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才是实现真正出版自由的条件。
7.马克思、恩格斯“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 马恩认为“交往”与“传播”
2个概念内涵基本相同,广义上讲,任何物质交流都需要信息交 换,否则物质交流无法进行。马恩将二者融合论述,“交往”是与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发 展、社会形态等概念联系起来考察问题的,因此获得的是相当宏观的“交往”或“传播”概念。
“交往”的社会作用: 1.“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是一个部落或民族的
粘合剂;2.不同社会形态间的交往,缩短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活力,打破孤立状态加 快矛盾暴露,尽快产生改革需要;
3.交往一旦产生,就会冲破阻力,发展成“世界交往”,使各 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课堂讨论
出版商业化对自由的影响
新闻理论
第五章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以公众的知情权为基础,探讨媒体的报道权、公众对媒体的接近权、媒体的均衡报道义务、媒体的编辑权,使学生理解公众的知情权与媒体权利义务间的辩证关 系。
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公众的知情权与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权
一、新闻媒体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对信息的编辑权,核实义务,均衡报道的义务。
二、新闻媒体的采访权从那里来?
公众的知情权范围是公众信息,既有政府的、社会组织的、还有企业的、个人的信息。目前争议——公众对企业信息的知情权到底有多大? 公众知情权的边界:公共事务及与之相关的事务。
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公民做出正确选择——基本前提是要有充分的信息。现代民主的假设条件:
①公民有充分的理性(有否判断能力,能否负责)②公民有足够的信息为判断依据。
三、新闻媒体如何获得采访权?
现代社会大多数新闻媒体机构采访权是由事实授权获得,而不是法律授权。因为社会成员个人 采访公信度的问题及成本效率等因素,只能新闻采访活动只能通过专业组织来行使,这实际上是由 社会分工形成的事实授权。新闻信息收集、甄别、分析、传播都是由专业人士完成,才能比较正确、比较完整,也就有一定的公信力。
事实授权:公众在事实上将自己获知信息的权利交给媒体。这是社会为了更有效使用权利而做 出的安排。如果每个人都自己去了解事实,社会成本将大大增加,也不可能达到;所以由某一社会 机构来承担该职能。西方大多数媒体是私营,不应享有公共权力,所以没有法律授权。
NHK、BBC等一部分媒体机构报道权通过一种宪章来授权,是法律授权。我国新闻媒体拥有一种行政授权。
四、为什么不由政府来行使采访权?
历史渊源:
①政府本身就是公众需要了解其信息的机构; ②公众不相信政府提供信息的正确性。
虽然采访权不是法律权利,没有法律特征,但是由于舆论的、道德的、非制度的因素促使社会 组织接受媒体的采访。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公众的接近权与新闻媒体均衡报道的义务
一、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公众的权利
知情权、接近权。
二、如何实现接近权?
1.公民的接近权:公众使用、监督媒体,通过媒体表达意愿、回答他人质疑的权利。这是一 种公民个人的媒体使用权。20世纪 60年代产生这个概念。
2.媒体强势,公民个人弱势,主流媒体权威性。如何实现接近权,还有难度,需要一段很长 的路要走。
英国的“新闻评议会”(社会名流代表民众对媒体报道的内容进行监督),如对报道的内容是 否侵害善良风俗进行监督。
3.答辩权:广义上答辩权可归属于接近权的一部分。指公民通过媒体对批评进行答辩的权利。在西方,答辩权是约定成俗的一种惯例。
三、媒体均衡报道的义务(不等同于“公正”、“中立”)
新闻媒体有义务对事件、报道中正反方观点进行均衡报道,给与双方同样的版面进行报道。
第三节新闻媒体的编辑权与核实的义务
一、编辑权的起源和背景
媒体运作越来越复杂,媒体发展的需要使媒体内部出现了分工。
二战后,日本搞“民主化”,1948年后,新闻媒体中新闻专业人员与财阀的矛盾越来越深,编辑权由谁掌握成为争论话题。1948年
2月,日本新闻协会发表声明:媒体编辑权应属于媒体从 业人员。
二、关于编辑权的争论实质
编辑权的实质是由谁决定、取舍什么信息进入公共领域,即对公共信息的认定权。就外部而言,编辑权归属于媒体,这属于社会公众对媒体事实授权的过程。
就内部而言,编辑权如何分配?就商业媒体而言,总编辑是作为经营者由媒体所有者派过来的,不可能违背所有者的意志。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编辑权是属于媒体所有者的。
大部分总编辑担任双重角色:专业标准+商业意图。编辑权之争不仅是新闻与广告,内部经营 者与专业人士的冲突,还有背后的经济或政治因素存在,最终处理就是由专业人士及经营者都能接 受的共同角色——总编辑来调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是好的,但不现实,而且专业的判别标准的科学性怎样证明?
新闻理论
第六章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分两节,分别介绍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政策以及现代西 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法律。重点是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传播体制的特点,难点是比较两 者的异同并能正确认识。
学时分配:(8课时)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政策
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产生时的社会背景
从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无 产阶级革命的空前高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 成立并提出了独立的战斗纲领 ,办起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 ,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权国家。社会主义 新闻传播制度就是在无产阶级在一部分国家夺取了政权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之后 ,在无产阶级报 刊的基础上走上历史舞台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报刊理论和人民报刊理论
1.关于自由报刊的论述
自由报刊的命题是马克思于 1842年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 的。他说:“自由报刊的本质 ,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受检查的报刊的特 性,是不自由所固有的怯懦的丑恶本质,这种报刊是文明化的怪物,洒上香水的畸形儿。”他于当 年底撰写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谈到报刊时指出:“这个具有公民头脑和市民胸怀的补充 因素就是自由报刊。”
2.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
人民报刊的命题也是马克思在 1842年抗议当局查封《莱比锡总汇报》时写的文章中推出的,“假定所有这些指控都是有根据的„„问题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种报刊的存在呢,还是真正的报刊 即人民报刊的不存在呢?”
同自由报刊理论一样,这里的“人民报刊”也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的是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其思 想认为在内容方面,人民报刊应着重报道本国的事件,把人民的目光从国外引向国内,集中反映人 民的生活和斗争,成为人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把人民同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就性质说,人民 报刊应是人民的喉舌,人民群众的表达者,人民联系世界的有声的纽带,是人民及其政党的真正学 说的公开表露。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其主要标志是表达一定的人民精神,报刊不 能围绕个别人旋转,成为表现个别人物观点的出版物,成为上流社会的出版物,而要围绕精神上的 天体-民族旋转,表现人民的生活和人民的精神。人民报刊的人民性,是人民报刊的思想的灵魂。
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功能
(一)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功能
一是分配资源和权利。
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确立了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新闻传播资源归全体人民所 有,人民是新闻传播业的主人,但通常以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并经营媒体的具体形式来体现,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即“个人权利集体行使”。这是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媒介和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的根本
制度,也是实行社会主义表达自由的重要基础。
二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整体运作秩序。
新闻传播制度在新闻传播业的运行中,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新闻传播制度决定着新闻业的整体
面目。新闻传播制度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 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 务问题。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整体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国家传媒 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
三是确立了党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业具有十分明确的政治性,党性原则成为新闻业的最高原则,因而社会主义新闻
业特别重视新闻传播的政治功能和宣传功能。
四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新闻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也会对社会制度发挥相当程度的能动作
用。新闻传播制度必然要维护本社会的社会制度,为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服务。社会主义新闻传 播制度必然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的 生存与发展、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服务。
三、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制度的运行机制
根据列宁的社会主义自由理论:公民个人的权利是通过由劳动者集体占有资源来行使的。这主 要是为了避免资本的进入给个人权利造成损害,所以社会主义传播制度不允许公民个人创办媒体,在运作上也只能是完全国有的运作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存在政事不分,主体不清,信息不灵,因循守旧,效率低下等弊病,不利于媒 体自主运营,又导致媒体内部管理松弛,适应不了市场竞争的形势。所以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在上 述制度的运行中引入了有限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故此,与西方传播制度不同,目前我国的传播运作体制是一种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一)我国新闻传播的宏观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对新闻事业实行管理的主要机构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
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在我国,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各地党委宣传部具体领导各级新闻媒介。党委(通过宣传部)批准 或直接任命各新闻媒介的主要负责人,制定新闻政策,审查重大的新闻报道和重要评论,监督、审 查财务收支状况。
1.报纸、期刊
对于报纸、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的出版行政管理的部门,是新闻出版总署。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和较大的市,则设有新闻出版局对该地区地方性的有关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国家由政府部门来对报纸进行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从 1987年设立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始的。它
是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机构。2000年,新闻出版署改名为新闻出版总署。除了对报刊内容的管理,对报刊经营的管理也是新闻出版署的重要职责。报刊从事经营活动需 要办理经营手续,否则不能经营。在这方面,新闻出版署与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管理。新闻出版署 还负责制定中国的新闻出版发展规划;调整报刊结构、控制总量、提高质量。
(1)批准登记制度
我国创办报刊实行审查批准制。这是我国报刊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国家可以根据社会发展规 划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规模进行宏观控制。创办报刊的审批机构是新闻出版署。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报刊管理的有关规定,创办报刊应该满足一些条件,我们
新闻理论
这里提及的是最重要的两个:
第一,有明确的专业分工范围和编辑方针,即每种报刊在整个报刊体系中有一个明确而合理的 定位。申办报刊报纸的种类和具体方针作出明确的说明。
第二,组织条件。从外部来说,就是要有确定的,能切实负责的主办单位和必要的主管机关。从内部来说,就是要有一批合格的编辑人员及其负责人。
除此之外,在指导思想上,程序方面也要满足一定条件。
(2)报刊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机关,部门)
报刊必须有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项特殊的制度。
报刊的主办和主管单位都是从机关报体制演变而来的。为了确保我国报刊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进 行正确舆论导向功能,所有报刊必须有确定的上级单位以及相应的党组织进行具体的领导和管理。这一制度表明在我国举办报刊的主体只能是达到一定行政级别的上级主管机关。没有上级领导的 “同人办报”和“民办报纸”是不存在的。
(3)依法出版制度
在履行法定登记注册手续取得合法出版权利后,报刊必须在出版过程中始终遵守所有登记事 项,不得任意变更。
(4)刊号和出版权专有制度
在报刊批准登记制下,出版报刊是国家依法赋予特定主体的特许权,这种权利是同权利主体的 特定条件尤其是政治条件相联系的,因而不允许通过交易的方式来转换权利主体的资格。
(5)资本准入制度
由于新闻单位仍属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而非企业,所以新闻单位的资产仍是全额国
有资产。对于外资,原则上禁止创办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新闻媒体。自 2002 年 2月起,新《出版管理条例》开始实行。该条例允许从事图纸、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报刊领域较为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系统外资金介入。
2.广播、电视
目前,我国的广电事业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的。县、不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广播 电视由行政部门设立。其中教育电视台可以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 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
几十年来,我国电视管理制度也曾发生过较大的变化,但基本上试行的是“条块结合”、双重 领导的管理体制。所谓“条条管理”,是指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对口领导;“块块”管理则是指各 地区党委、政府对同级所属电视台的直接领导。
从 20世纪 50年代到 70年代,作为广播事业的一部分,电视事业基本实行以“条条”为主的 垂直统一领导。当时的广播电视机构实际上是行政和事业合一的体制。1980年分级管理的体系建 立以后,基本改为实行以“块块”为主的分级管理。“条条”领导主要表现为行业管理。现在我国 电视事业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电视的管理工作还长期处于靠方针政策和行政手段进行领导 的状况。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在管理体制上具有下列特点:
(1)中央和地方的双重领导管理
广播电视总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广播电视事业,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视宣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受当地政府和广电部的双重领导,以同级政府领导为主; 广播电视宣传业务受当地单位宣传部和广电部的指导。
(2)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同广播电台、电视台是直接的上下级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以至整体 和部分的关系。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不只是从事行政管理,而是具有多种领导功能。
“中央和地方各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既是新闻宣传机关,又是事业管理机关,中心工作是宣 传”。同时,广电管理部门所领导的台都是事业单位,有条件的要实行企业经营。这种体制被称
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政管理“三位一体”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体制。
3.互联网新闻传播
200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在整个信息传播领域,目前也 是最高位阶的专门法律文件。
互联网作为电信业,按照《电信条例》规定,网络服务及一般企业上网的主管部门是信息产业 部,新闻性网站的管理则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负责。互联网在从事那些专项的信息服务时,还应该 同时接受其他主管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对于互联网也负有依法监督 管理的职责。
四、中国的新闻传播政策
(一)新闻政策
含义:新闻政策是政党、政府对所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具体体现在其有关 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介管理与经营等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它是政党和政府管 理、调控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手段。
本质:新闻政策的本质属性是它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并充当对新闻进行政治管 理和控制的工具。
体系:新闻政策的体系结构分为两部分,即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1.纵向结构
新闻政策在各个不同层次的分布情况以及相互关系,可称为新闻政策体系的纵向结构。
(1)总政策:顾名思义是政策体系中统领全局的政策,它居于新闻政策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其他多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也是一种指导原则。
“新闻宣传必须与当中央保持一致;正确发挥新闻舆论在当代生活中的导向作用;增强新闻宣 传的党性,遵守新闻宣传纪律;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认真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坚决维 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讲求和提高新闻时效;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坚持新闻改革,讲求宣传 艺术。”
(2)基本政策:它是面向全局的战略性政策,是以总政策为指导,对总政策的具体化,也是 连接总政策和具体政策的中间环节,一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具体政策:它是为了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政准则,它要体现和服从于新闻总政
策和基本政策,是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和方法。我国新闻领域的各种具体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等国家权威部门的具体文件来体现的。
从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的数量比例上看,构成了金字塔的形状。
2.横向结构
新闻政策体系的横向结构,是指新闻政策在纵向结构的同一层次内,新闻政策及其实施手段之 间的结构关系和分布情况。
(1)政治策略:由于媒介“总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尤其在我国,新
闻媒介的政治属性人所共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现实背景下,新闻政策中体现的政治 策略是有所不同的,“中国社会稳定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会越来越宽松。”这 里所指的控制主要是政治控制。
(2)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对新闻政策的执行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行政手段构成任何一项
政策执行的不可少的基本因素。行政手段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带有强制性,它要求在政策规定的范
新闻理论
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受到一定的处罚。”
就我国来说,主要采用的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国务院作为我国各项全国性政务的最高指挥 机关的执行机关,其所属的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出版行业和广电行业的公关管 理,各省的新闻出版局和广播电视厅是它的下级机关。
(3)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我国对报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党报发展壮大提供 了财税、发行费率等多方面的优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经济手段作为整个新闻政策体系中的 重要部分,给媒介以内在的推动力,调动新闻政策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政治策略进行了有力 的补充和支持。
(4)法律规定:这里涉及到新闻政策法律化问题。一个成熟的现代法治国家,法律与政策是
一种互动的关系,政府的新闻政策会更多的体现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近年来,我国加强对新闻媒 介的行政调控和一系列行政法规的出台,以及党政管理权限的明确,预示着我国正在向新闻政策的 法律化迈进。
第二节现代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法律
一、现代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 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自由主义报刊理 论的主要内涵及由此确立的基本原则有: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在报刊和政府的关系上,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
控制报刊;政府的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 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根据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立法、司法、行政是一种相互制
约的关系,而公众的舆论无疑正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杰弗逊把出版自由的实践看作探索美国民 主政治体制如何有效运行的伟大尝试。人民有权监督政府,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呢?杰弗逊 认为最主要的中介就是报刊。这个思想以后就引申为:包括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 力或第四种权力。(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该理论认为应当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
报刊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地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 息。这里有一个集中的问题,即人民通过报刊或报刊本身发表了错误的意见怎么办?穆勒对此作了 最全面的阐述:任何试图利用权威的力量来压制言论的自由表达的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他的逻辑证 明是:假如被压制的言论是正确的,那么就践踏了被压制者的政治权力,而且压制者自身也被剥夺 了以错误换取真理的机会;假如被压制者的言论或思想是错误的,这也意味着大家同样失去了让真 理在同错误的公开较量中使真理国家明显的机会。因此,压制人们的言论或思想使之不能自由地表 达,必然是一种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智慧力的掠夺。
(4)对事实的信念。基于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
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崇尚 并提倡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现实困惑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适应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发展的需要,使其在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主 导性理论。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新闻事业的自由发展。但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自 由主义报刊理论从一开始就带有片面性和空想成分,绝对自由化曾使西方新闻界陷于一片混乱。进 入
20世纪,西方报刊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 设计者们所设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利润至上的原则支配西方新闻媒介,带来 一系列严重后果。
(1)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
广告收入是西方报刊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批大的企业尤其财团成为大多数报刊的经济支柱,从
而掌握着报刊的生死兴衰。在利润支配下的报刊,仅仅大企业的老板们才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愿。
(2)煽情新闻泛滥
报刊要争取广告客户,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销路。最简便的途径就是煽情新闻,这是西方大多数 大众化通俗报纸所走的共同道路。
(3)自由竞争被垄断取代,垄断扼杀意见自由市场
各垄断集团为攫取更大份额的新闻市场,凭借其雄厚实力,纷纷采用最新技术和设备,从而造 成支出大幅度上升,由此引起报业创办和维持费用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态势导致两方面的后果: 一是创办新的报刊更加困难,出版自由成了一句空话;同时,报业的垄断和创办新报困难,严重威 胁了报业的多元化。而众所周知,意见自由市场是以报业多元化为基础的。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面临的深刻危机所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性 的矛盾,在新闻事业中则表现为报刊的拥有者与读者利益、社会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是 20世纪
3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20世纪
50年代被西方大多数国家接
受,并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西方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性理论。西方大多数国家仍把社会责 任论作为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和构建新闻工作者道德规范的理论依据。
社会责任论的提出
20世纪
40年代,一批学者惊呼“出版自由是危险的”,进而认为正是这个危险正危及资产阶 级的统治,危及资本主义制度。具体表现在:
其一,新闻媒介迅速扩展,组成了一个无孔不入的信息传播网络和体系,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 发展方向的准权力中心。
其二,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不得干预新闻媒介,而新闻媒介却有监督政府的权 利。面对新闻媒介不论出于何种动机、不论是真是假的指责、批评甚或无中生有的诽谤,政府只能 被动挨打。“媒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那么,谁来监督媒介?”即便资产阶级承认新闻自由的实 践,那也是新闻自由必须满足有助于统治者去统治被统治者这一前提,背离了这一前提,就必须被 修改。
其三,新闻媒介的所作所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不满。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第一,报刊行使巨大的权力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报刊拥有者在政治上和经济事务中宣传自己的 观点,不惜损害反对的观点。
第二,报刊从属于大商业,并且让广告客户控制其编辑方针和编辑内容。
第三,报刊抵抗社会变革。
第四,报刊对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进行报道时,常常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肤浅的和煽情性的事情,而不是有意义的事情。
第五,报刊已损害了公众的道德。
第六,报刊无正当理由地侵犯了个人的隐私。
第七,报刊被一个社会经济阶层,或笼统地说“商业阶层”所控制,对于新来者来说难以进入
新闻理论
这个行业,所以自由而开放的思想市场被损害了。
报刊这些不负责任的表现,损害了信息和思想最大的自由流通,进而危害了以高度发达的市场 经济为基础的西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危及新闻媒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各界难以容忍 新闻媒介的为所欲为,不断呼吁政府干预新闻媒介。危险来自新闻媒介对新闻自由的滥用。
2.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
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对报刊提出 五项具体要求。即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
(1)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理智。
(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要担负起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观点的责 任。报刊可以不赞成他们的观点,但应该给他们公开表达的机会。(3)报刊应该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保证每个公民能平等地共同分享信息。
社会责任论还对政府发出了呼吁,即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要求制定反垄断法来制止新闻媒介 的过度集中,保持大众传播业的竞争。同时,鼓励传播行业的新投资者。试图以此维持思想和意见 的自由市场。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证公众及时、全面了解政府的政策以及政策制定的目的。必要 时,政府可以创办自己的媒介以保证上情下达,政令畅通。切实保障言论自由。
3.社会责任论的影响及问题 积极影响表现在:
第一,它为公众评价西方的新闻媒介建立了一个价值体系,成为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批评 的武器,从而对传媒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第二,西方各国的新闻媒介先后都依据社会责任论建构新闻道德自律,以及同行业协会进行自 我监督和相互监督。英国等国甚至建立了新闻评议会,处理公众对新闻媒介的投诉和新闻媒介违反 职业道德的问题。
第三,由于自律以及来自各方面的的压力,新闻媒介的煽情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止。至少 在新闻界逐步形成一种风气:刊登煽情新闻是不光彩的。
第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判案标准。在肯定新闻自由的同时,注意保护公民的 权利,例如隐私权、知的权利;也影响了议会、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态度,制定了反垄断法等法律。
第五,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是,社会责任论主要地仍然只是一种理论,尚未能付诸实践。其所处的困境在于:垄断的加 剧使得利润原则取代了理性原则,社会责任论要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向人的道德、良心呼吁,这实际上是对人的理性发出呼吁,这就造成了社会责任论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它一方面 对传统的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赖以立论的抽象的人性论和理性观提出怀疑和指责,另一方面又把克服 现实矛盾的方案和建议寄托在人的道德良知和人的理性觉醒上,无异于缘木求鱼。二是向政府发出 呼吁,要求政府有限制地管束新闻媒介。社会责任论者竭力保护的是出版自由的基本原则,这个基 本原则包括不受政府的干涉以及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权。社会责任论者既要防范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 涉,又来呼吁政府管束新闻媒介,这种自相矛盾的理论无法付诸实践。
所以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但并不能 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
除自由报刊理论和社会责任论之外的其他有关新闻传播的理论,如客观主义理论、新新闻主义 理论等等,对上述两大基本理论或延伸,或补充,或发展,或变化形式,但都不足以动摇自由报刊 理论和社会责任论的基础地位。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二、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动力机制
无论是在自由主义思潮下还是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下,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一直以满足公众的 信息需求为出发点的,这一受众本位机制是推动新闻传播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一)受众本位的理论基础
在西方新闻传播史上,影响最为广泛和久远的无疑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从 1644年英国作家
约翰·米尔顿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到新闻自由主义原则的真正确立,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过程,但一旦确立,则具备了相当的稳定性和影响力。在西方,报刊被认为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 第四种权力,新闻传播活动也确实享有相当自由的空间,西方记者有采访和报道的自由,他们所报 道的内容无需受事先审查,在这种宽容的环境里,他们可以根据受众爱好,自由刊登各类新闻,甚 至可以揭露某些政党、政府所不愿意泄漏的“丑闻”,以激发受众求奇心理,招徕更多的受众。
(二)受众本位的文化土壤 早在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就确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体系以适应新
兴的资本主义,经过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外,西方 宣扬人的个性,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这样的文化传统也或多或少为西方新闻传播注重研究受众爱 好,迎合受众口味的受众本位机制创造了条件。
(三)受众本位的媒介平台
西方的媒介建立在私人所有制的基础上,成为私人经营的产业和经济实体,具有相当大的独立 性。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广告收入,不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得财政支持,经 济上的独立直接促使成了政治上的独立,各家报纸既不从属于某个党派,也不从属于政府,因此在 新闻传播活动可以独立行事,无需事事都受到政府的牵制,这一点为“受众本位”提供了可能性。具体分析其产业运作,由于经济来源靠广告收入支撑,媒体为了扩大财源,就要争取更多的广告商,而广告商选择媒介的首要目标就是看其是否拥有广告的读者群,即报纸是否为广大公众喜爱。因此 为了争夺广告商,媒介不得不视受众为上帝,充分考虑受众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这一点又促成了 西方“受众本位”观念的发展。
(四)受众本位是媒体被尊为“第四势力”的力量之源
在西方新闻传播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受众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受众本位是新闻传播市场 运作的主要原则,也是传媒被尊称为“第四势力”的力量源泉。
追逐利润是西方各国除公共媒体之外所有媒体的基本宗旨和终极目标。从表面上看,广告是西 方各国媒体(除公共媒体外)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广告客户愿意付出大笔广告费并不在媒体本 身,而在于媒体所拥有的受众。那么谁拥有受众,谁拥有广告,谁就拥有利润。那么怎样能拥有庞 大的公众呢?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便是新闻获取经济利益的出发点。
在西方各国,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各行各业都不能无视新闻传播的力量。这并非媒体自身有 什么了不起的能量,而是媒体背后庞大的受众,是舆论强大的影响力。西方是民主体制,民众的力 量是任何政府不敢小视的,无论是政府官员的上台、议会议员的当选,还是政府的重大举措,民众 手中握有的选票具有最后的发言权。而且,西方各国的社会结构一般都是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市民 社会,这是一个与国家政权互为依存和互为对立的社会结构。中产阶级一般占有全国 60℅至 70℅ 的人数,他们的舆论力量构成了社会的主流意见,足以对政府造成强大的钳制力。西方各国的媒体 不依赖政府,它们的生存依赖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民众。所以,媒体宁愿得罪政府,也不敢对抗社会 的主流意见。西方的传媒,尤其那些主流媒体总是顺应并力图代表、反映主流意见,并以此来获得 它们对政府、大企业的影响力,以此构筑他们号称的“第四势力”。
可见,西方媒体以受众为中心,是西方各国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所使然。
新闻理论
三、新闻传播制度的平衡机制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机制造成了媒体与财团的紧密联系;资产阶级政治体系的运作方式促成了 政府与媒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的关系;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文化使媒体与大众形成了迎合和引导 的关系。尽管媒体与政府、与各利益集团经常发生冲突、对抗,但几乎所有社会学者、新闻与传播 学者都承认一个事实:西方媒体都在维护现存的制度。
(一)媒体与政府—合作和制衡
媒体与政府的合作基础是媒体对民心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也是由西方国家政体所决定的,西方 各国都号称是民主国家,其主要标志是民众对国家领导人、国家决策具有最后的决定权即所谓“主 权在民”。民主政治要求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使公民在充分了解的条件下作出他们的判断与 决策。而媒体通过源源不断地提供信息、提供意见,为民众安排了议程,影响他们的思考。媒体作 为舆论工具,在政治运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从总体上看,媒体对政府的作用表现在:
1.发布政治信息,追踪政府动态。
2.解释政府纲领和决策,以利其顺利进行。3.提供方方面面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4.塑造政界人物形象,提高各种政界人物的知名度。
政府离不开媒体,反过来,媒体需要政府,一方面,政府是政治新闻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另一 方面,媒体的自身利益也需要政府的关照。日本的记者俱乐部是西方各国政府和媒体密切互动的典 型。日本政府部门都设有记者俱乐部,每家媒体都有政治部派出记者常驻俱乐部,这批政治记者和 政府都有密切关系并得到政府的认可。
此外,媒体和政府也有相互制衡的一面,媒体对政府的制约是由于媒体承担的社会职能。媒体 有职责和义务代表公众监督政府、报道政府决策,并揭露决策阶层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政府对媒 体的制约在于,必要时,政府可以动用行政的、司法的手段对媒体和新闻界进行强制的约束和管理。战时新闻审查制度、保密制度、对刑事诽谤与煽动叛乱的惩戒、对司法系统的保护、对法庭报道的 限制等都是政府对媒体控制和约束的手段。
(二)媒体与利益集团——控制与被控制
新闻提供给受众或者消费者的是信息,使人们在生活中做出选择的信息。这种选择不仅仅包括 对政策和决策者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是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选择。由此看来,媒体对各行业、各经 济利益集团所起的作用也是监督作用。然而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20世纪 90年代后新闻媒体刮起 了兼并、联合的风潮,使新闻业的垄断加剧,利益集团的影响成为新闻业的主要控制体系。
以美国为例,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几家电子媒体集团纷纷被纳入巨型跨国集团 麾下:ABC成为娱乐巨头迪斯尼集团的一个子公司,CBS被西屋电气公司买下,NBC从属通用电 气公司,而 FOX电视网则由世界媒体巨子、澳大利亚人默多克控制,就连以独创精神铸成的泰德 所办的有线电视网 CNN,也是在三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媒体集团时代---华纳公司的一部分。而所谓 的公共广播系统(PBS)和国家公共电台(NPR)虽然在创立初期的愿意使用联邦政府的经费建立 一个不为商业利益,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广播电视系统,但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联邦政府一再缩减经 费,另一方面由于 PBS和 NPR的观众和听众大多属于教育程度较高的层次,各大财团纷纷出资“赞 助”PBS和 NPR的节目。在这两个系统的经费来源中,私有资本集团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样的运作使媒体的监督作用被弱化了。原因在于它所监督的各种利益集团便是媒体的衣食父 母,媒体的主要利润来自于这些财团所作的广告。如果说政府对媒体有间接的管理制约作用的话,这些财团却直接操纵着媒体的钱袋。此外,媒体本身就是经济利益集团,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媒体 作为企业,要不被财团所控制,要不本身演变为媒介集团。在这种状态下,一旦政府所制定的公共 政策与自身的利益相关,新闻媒体所作的报道就很难公正、客观、全面。有时媒体甚至可以牺牲公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众利益,与政府、议会进行交易,以制定一个有利他们利益的公共政策。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事件 就是,20世纪 80年代中期,美国
ABC公司的老板们积极游说政府官员,争取每家广播网都能拥 有电台、电视台,数量从不足 10家扩大到每类
12家,但有关管理层一直不作答复。当时,ABC 记者以采集到的对里根政府不利的材料为交易,当 ABC高层决定砍掉这三条爆炸新闻时,共和党
人控制的政府有关部门果然有了把有关法规进行改进的意向并最终通过。双方的交易由此完成,各 获其利,各达目的。通过这场成功的“交易”,ABC实力大增,不仅旗下的“人马”愈加壮大,收益也显著提高。
(三)媒体与大众—迎合与引导的关系
新闻及其载体媒体是大众需求的产儿。满足大众的需求甚至贴近、讨好大众不但成为一种新闻 理念,更是众多新闻媒体推崇的实务性原则。19世纪
30年代美国《太阳报》就宣称它是“为公众 报道当天新闻”。
19世纪末,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日报》竞争导致黄色新闻的
泛滥的实质是:他们在大众面前争宠,不怕花钱、用喧嚣刺激读者,不惜血本用黄色新闻与煽情报 道刺激读者感官。导致编辑报道方针偏差,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媒体不能只是简单地满足 受众,它更应该以客观、健康、正义、有趣的新闻报道引导受众。这一体现了媒体与受众的双向关 系:
1.迎合大众
大众每天所阅读、收听、收看的新闻都被认为是对社会和生活的一个反映,但这种反应决不是 一对一的映照。没有一个狗咬人的故事成了新闻,即使每天发生一千次。相反,记者和编辑们调查 和了解并猜测受众的兴趣点,于是有了充斥电视屏幕暴力犯罪,于是有了“ news you can use ”(你 可以利用的新闻)------诸如医药界的新发现、买房时要注意什么;于是编辑们发现人们不仅需要了
解现实,有时候也需要逃避现实;于是每天的新闻中夹杂着一条诸如一个可爱的小动物的感人故事。
2.引导大众
新闻不仅被动地告诉读者和听众他们所想知道的,还必须主动告诉他们所应该知道的,或者说,编辑认为大家应该知道的。如果说读者或听众决定什么内容有趣的话,编辑决定什么内容重要。普利策认为编辑们有职责(假设他们有足够的智力与远见)引导大众,而美国的绝大多数记者 和编辑们也以告诉大众他们所应该知道的为己任(并假设自己有能力作这样的判断)。
于是媒体就不仅仅对社会和世界作简单和有选择的反映了,它也在不停地塑造着这个社会,加
深一些观念,崇扬一些行为,同时也摒弃另一些。换言之,媒体从根本上影响着大众的行为与思想,而这正是媒体对政界、商界都有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比通过媒体影响大众而获取选票或钞票更有 效的手段了。
四、现代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功能
要考察一个制度的功能,不能孤立地对它进行分析,要把它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来看。功能体
现了子系统在总系统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与其他子系统的互动方式。新闻媒体作为西方国家的“第 四权力”,占有巨大的社会资源。一个好的新闻传播制度要能做到合理地分配资源,保障社会各个 阶层的权利,从而确保整个社会能够高效地运行。
(一)分配资源—谁在掌控媒体业
按照自由理论的设计,人人得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和权利。简言之,谁都可以办报纸,取消 了封建时代只有拥有政府特许令的人才能从事印刷、出版的限制。把自由还给民众,媒体市场自由 化。在报刊进行作坊式生产的时代,一个人就可以办一张甚至几张报纸,同时身兼采、写、编、发 行数职。经过一百多年的市场竞争,不断的兼并、淘汰,普通的信息传播组织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 媒体帝国,自由市场受到严重的挑战。
现代西方新闻媒体主要的运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模式:
新闻理论
1.以美国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运营模式
美国的电视从一开始就是私营的。1962年经国会批准成立的公共电视系统,无论是其规模还 是收视率都不过是私营台的补充。
私营媒体以盈利为最高目的,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要增加广告收入就要提高收视率。因此,私营媒体在节目内容、形式设置上更倾向娱乐化,以迎合受众。同时,若争取民众,私营媒 体往往效力于揭露政府丑闻,相对于公营媒体更具有独立性。
在私营媒体内部,其负责人往往是拥有最大股份的股东,或者就是董事长,他们对媒体拥有极 大的发言权。
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营模式。
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营体制的典型代表是西欧和日本。
公营台一般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并受政府保护。在名义上,公营台是独立的,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不受政府领导,不代表任何党派。但公营台的负责人是政府首脑任命的,视听费由政府代 收。所以,公营台常常偏向政府,本能地保护现政府的主张。
英国议会特地制定了一部《广播法》,规定广播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并由各社会阶层的代表组 成管理机构。
20世纪 80年代,西方各国陆续改变政策,从过去的“严格管制”变为“放松管制”。以美国 为例,《1996年电信法》废除了一家公司最多只能拥有几家电视台的规定;撤销了一家公司不能 同时拥有两个无限电视网的规定;电视台的营业执照从 5年延长到 8年等等。诸如此类的新政策给 西方媒体带来私有化、集中化、商业化、集中化的浪潮。这一变革是政府的政治目的、商界(包 括媒体在内)的商业利益和新技术的坚强支撑这三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
结合上述西方媒体体制的现状,可以看出,西方新闻制度在分配媒体资源上发挥着如下功能:
1.保护媒体业自由、开放的市场。西方各国政府并没有在市场准入上设定限制条件,20世纪 80年代,更是放宽了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管制,甚至取消了一个公司占有媒体市场份额的限制。2.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或保留部分公营广播台、电视台。这一举措的目的旨在加强竞争,最
终也是为了确保市场自由。但现实的情况是,在美国,公营台是作为私营台的补充存在的。即使在 采取双轨制的西欧各国,私营台发展迅速。尽管各国政府、议会采取不少措施扶植公营台,但公营 台的观众流失、收入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3.高度自由的市场、政府的鼓励政策加上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媒体私有化、垄断化、国际化的浪潮。高度垄断是当前媒体业最大的发展态势。1999年公布的世界媒体 100强中,西方 各国占有 95%的名额,尤其是美国,排名前 10位的大媒体,有 7家是美国的。在欧洲,电视的受 众市场被 2家至 6家大公司所占领,其他小台只能占有极小一部分。
可以看到,西方新闻传播制度的基调仍然是保障表达自由,最基本的就是要确保媒介市场的出 入自由。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市场已经被大企业瓜分殆尽的情况下,作为自由理论经济基础的自由 市场受到严重的破坏。有自由,却没有实现自由的现实条件,这个自由很可能也就沦为空谈。
现在各大巨头还在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地,纷纷与新媒体合作,率先抢占新的信息市场。
鉴于当前的发展态势,各国也加强了对媒体的调控。但自由主义仍将是主流原则,垄断企业控 制媒体市场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观。
(二)分配权利—谁在发出声音?
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媒体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现代人对媒 体的依赖大大增强,这不仅表现在人们需要通过媒体获得信息,也同时利用媒体传播符合自身利益 的信息。这就导致了社会中各种力量对媒体的渗透。随着信息在人类社会中变得愈加重要,媒体的 权力效应和金钱效应更加明显,有效地利用媒体就意味着拥有更大的权力,获得更多的金钱。
当前西方新闻传播制度在分配权利上体现出如下特征: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反映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压制、排挤、“少数派”意见。虽然“意见自由市场”的设计旨
在保证人人得享有言论自由。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基于政治、商业上的考虑,自然地向主流文化 靠拢,与其结盟。一方面宣传、倡导主流文化,另一方面不报、少报非主流的声音,以保障主流文 化的稳定性。
2.西方媒体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但其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虽然不能对媒体
进行直接干涉,但它通过提供信息、政府公关等手段影响媒体,让媒体发布有利于执政党的消息,使政府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3.随着巨型传媒企业的不断形成和扩张,媒体“代言人”的角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媒
体的态度变得傲慢起来,它认为其所提供的就是公众应当知道的。同时,大规模的垄断导致几个大 企业控制了传播市场,信息的同质化、意见的单一化不可避免。
4.广告收入是媒体重要的经济命脉,西方媒体高度的商业化必然导致媒体在很多情形下受到
广告商的利诱和强迫。为了增加广告收入,媒体有时候不得不为广告商做一些有意或无意的宣传。媒体作为最重要的“意见自由市场”,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基础。媒体应当充分表达社会各个
阶层、不同个体的声音。但应当看到,媒体从来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客观的信息发布者,作为社会系 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公众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者的地 位,被海量的信息包围,应接不暇,其所接收到的都是经过层层过滤的信息,也很难发表自己独立 的言论。“意见自由市场”已经受到极大的挤压。一个公开的每个群体都可以参与的意见平台,渐 渐成为媒体自身、政府和广告商的喉舌,“意见自由市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五、现代西方新闻传播的法律制度
(一)新闻法的形式
从法律形式来看,现在世界上存在四种类型的新闻法:
第一种是专门的新闻法,现在只有俄罗斯制定了这样的法律,俄罗斯 1991年制定《俄罗斯联
邦关于新闻媒体的法律》。
第二种是特殊领域的新闻媒体法,如美国的《美国通讯法》、澳大利亚《广播法》、瑞典《关 于出版自由的法律》、《关于表现自由的基本法》,以及法国《出版自由法》、《报纸法》。
第三种是宪法、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律中的有关新闻媒体的规定,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日本国宪法第21条等。
第四种是最广义上的新闻法,即一切涉及媒体的法律。
(二)现代西方各国的新闻法规主要形式:
由于西方各国有不同的法律传统,主要分属两大法系,新闻法规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活动法律,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方式。其特点是法院审
理案件只能依据和服从这些法律。
二是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标准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这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通用。
(三)、西方新闻法的核心问题
近代以来,表现自由,其中包括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等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越来越受到重
视。大多数立宪国家在宪法中列入保护表现自由的规定,同时必须防止滥用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 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四)新闻法的主要内容——现代西方国家的新闻法主要是围绕以下五个问题进行讨论的:
1.从哪里争取自己的自由。新闻媒体怎样保障新闻活动不受国家权力、社会势力(经济强者、利益团体)的干涉。
2.为谁的自由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是表达自由究竟是为了新闻媒体自身还是为了新
新闻理论
闻的受众,即人民。
就新闻媒体内部而言,新闻自由究竟是给予媒体经营者的还是给予记者编辑的问题。
3.新闻媒体在多大程度上应该给予保护,例如当发生权利冲突时如何调整不同的权利利益。4.谁以何种方式保障表达自由,也就是保障表达自由的手段。例如有的国家把新闻媒体作为
一种制度性的权力,对其地位予以保护。从具体法制来看,西方国家的新闻法研究,把国家机密与 人民知情权的关系、社会秩序与表现自由的关系、个人尊严与言论自由的关系等总是作为自由研究 的对象。另外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法讨论的内容。西方新闻法中经常讨论的题目还包括新 闻机构是否拥有特权、记者是否可以拒绝在法庭作证、新闻机构的编辑权等。20世纪中期以后有 关广播电视的法律问题受到重视。最近,因特网等新媒体的法律也被纳入新闻法的视野。
(五)以美国的判例法为例,具体阐述西方国家主要的新闻法律规定
现代西方各国新闻法律存在很大的共性,即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保障新闻自由,及在保障表达自 由的同时防止媒体权利的滥用给国家和公民个人的权益造成侵害等方面进行规定。从具体法制来 看,西方国家的新闻法研究,把国家机密与人民知情权的关系、社会秩序与表现自由的关系、个人 尊严与言论自由的关系等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另外新闻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法讨论的内容。
以下主要以美国的为例,具体阐述西方国家主要的新闻法律规定(美国属于普通法法系国家,主要法律框架是判例法、不成文法等):
1.知晓权和消息自由法案
知晓权即公民拥有知的权利,本来是表达自由应有的题中之意,但真正提出“知”的权利不过 是近几年的事。因为政府的保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新闻采访。
号称表达自由程度最高的美国,就有两条法律实施保密。一是 1978年的档案管理条例,规定 政府机构的负责人有权决定本部门文件的管理、使用和典藏办法;二是 1946年的行政制度法规,规定政府由于正当理由即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对有关文件保密。
在近30年中,有两件大事使公民的知晓权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一是在 1958、1966年美国国会 两次通过的消息自由法案,规定公民有权使用政府的文件、记录、政策、声明等档案材料,如申请 被拒绝,可向法院起诉。二是 1971年的“五角大楼文件案”这一案件轰动一时,在美国立法史上 具有重大意义。此外,美国国会又在 1974年通过“信息自由法案补充法案”和 1976年的“阳光法 案”,进一步削减保密范围,加快申请使用政府材料的过程。以后,西方不少国家,像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都仿效美国制定了信息自由法案。
美国的信息自由法案:该法规定,行政机构应该提供 3种信息和纪录。第一类信息,各行政机
构必须根据《联邦公开目录》公开信息。该目录记载了公众可以取得信息的场所及有关手续的规则。第二类信息,该法规定,联邦公开目录未记载而又可以公开的内容,公众也可检索查阅。第三类信 息对无必要用《联邦公开目录》公开的内容,该法也规定应供公众阅览、复印,其中包括已经表决 的命令、最终意见、行政机关采纳的政策声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职员手册、对职员的训 令等也在公开之例。
2.国家安全法
新闻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这是各国新闻法规不可或缺的条文,尽管表达上有所 不同。这包括:不得煽动以武力及其他手段推翻合法政府,破坏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不得泄露国 家机密;不得煽动宗教、民族对立,等等。
美国自 1884年国会通过《煽动法》、《叛国罪》两个法案以来,从未明确宣布取消过。另外,英国制定有“公务机密条例”,严禁新闻媒介泄露有关国家安全的机密。
3.诽谤法
新闻诽谤是各国涉及面最广、案情最为复杂,也是令新闻界和司法界最困扰的案件。
“不准使用新闻媒介诽谤他人”是任何国家新闻法规必备的条文。在新闻媒介,批评政府以及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政府官员时,西方国家有一个传统原则;公正评论。这里包括两个条件:一是真实,只要材料是真 实的,任何批评都将是合法的;二是公正,不是出于恶意,否则,很可能触犯诽谤罪。
美国
1960年的“沙里文案”和
1983年的“沙龙案”对确认新闻媒介对政府的批评权利具有重
大意义。西方一些国家对新闻媒介的诽谤罪的确认主要针对媒体对公民个人(包括法人组织)的侵 害,而媒体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公务活动的批评、指责,只要不涉及个人私人生活,一般都做出有 利于新闻媒介的判决。
4.隐私权
隐私权的提出: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登载隐私、丑闻的报刊流行。隐私权这个权利可以定义
为自己控制有关自己信息的权利。这个概念提出当时,人们认为隐私权概念是一种防御性的概念,认为它是被侵犯后才自觉到的、具有被动性。但现在这个概念包括了积极的因素;第一,私生活“不 被了解的权利”;第二,自己的信息自己控制,如本人对于公、私营机构保存的有关自己个人的数 据拥有知情权;第三,关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如有错误,本人拥有要求修改的权利。这种“本人决定 权”反映了信息高度发展社会的实际状态。
美国隐私权保护法。1974年美国制定隐私权法。该法第三条(A)款指出:“隐私权是受合众 国宪法保护的个人的基本权利”。1986年美国制定《电子通信隐私权法》,通过制度限制电话窃 听等规定保护个人的隐私权。
在确认诽谤罪时,真实性是防止触犯诽谤罪的最强大的武器;但在确认犯隐私罪时,真实不起 作用,惟一能起作用的是“新闻价值”。法院在判决时,常以传播内容是否有新闻价值作为决定性 依据。
5.表达自由与公正审判
新闻界与司法界最大的磨擦是关于记者对消息来源的保密问题。一般说,新闻媒介都不愿意公 开信息来源,而法院为调查需要,常常会强迫记者公布消息来源。
美国有“考德威尔案”作为判例。最高法院判决:宪法第一修正案以及其他宪法条款,均未给 予记者拒绝对大陪审团提供有关公益的消息之权。1978年,法院又命令《纽约时报》记者法伯交
出一个案件的采访笔记。法伯拒绝,法院以藐视法庭罪逮捕法伯,并对《纽约时报》处以罚金。英、法等国有个法令,规定只有当记者的消息来源与国家安全或司法机关无关时,他们才有权拒绝透露。
世界许多西方国家的新闻法规的倾向:表达自由必须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行使,并努力为 国家利益服务,否则,就将被剥夺。
(六)广播电视专项法规
对广播电视领域来说,电波频率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在同一时间内相同频
率的电波相互干扰会损害它所承载的信息,从而影响传播和接收效果。因此,广播所需的频率资源 必须是公共性的,不能私有。它承担着公共事业的任务,必须接受严格的管理。各国制定了专门的 管理法规,使建台、传播受到了远较其他传媒严格得多的管制。一般说来,大约可分为以下几项内 容:
1.许可证制
许可证制度的产生是由于频率、频道作为公共的稀缺资源,任何电台、电视台都只能是拥有暂 时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政府代表公众对频道进行管理并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进行控制,定期对 传播内容进行审查,以保障公众利益不受侵害。
在广播电视私人经营的商业化模式的国家,尤其在美国,许可证制度是美国管制广播电视业的 核心内容。任何电台、电视台在营业前必须申请并取得 FCC颁发的营业许可证,电视台每 5年、电台每
7年更换一次。届时
FCC根据所规定的“公众利益、方便和必要原则”审核该台节目,核 准之后判断是否重新发放执照。
目前西方绝大多数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许可证制度。
新闻理论
2.防止垄断
从公众利益出发,为防止广播电视集中在个别公司手里,美、英、德等国都先后出台《反垄断 法》,明确规定一家广播公司只能在一地拥有相对有限的广播台、电视台。美国在《 1996年电信 法》中,就全国范围而言,取消了对一家公司在全美所能拥有的广播电台数量的上限。
限制暴力、淫秽内容、保护未成年人
广播电视的巨大影响和儿童对它的易接触性,使其对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政党的社会化 过程都有广泛影响,保护未成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全国广播协会电视规定》中申明:“暴力,不论是肉体上还是心理上的”都“不能恣意利用”,并要求“避免过分渲染无故的行凶和教唆性的 行为”等。
此外,美国率先决定对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节目加强管理,进行等级分别,并在电视机内装上 “V芯片”,自动删除有害内容。加拿大、法国也开始实行电视节目的等级制。
总之,各国对广播电视业采取的保护和限制措施,同整个新闻业整体一样,总是试图在尽可能 的范围内解决政府、公众和媒介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冲突中寻求最佳的平衡方式,要求广播电视业 能在以公众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前提下自由表达和发展,由此而有了今天一系列的相关的法令、法规 和媒体自律的规范。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编新闻媒体论
第七章新闻媒体的功能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分两节,分别介绍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对媒体功能的观点。重点 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新闻媒体的功能,难点是比较两者的异同并能正确认识。学时分配:(6课时)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媒体功能的观点
一、媒体是劳动者集体用作表达的工具(列宁)——最基本的功能。
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传播学中表述为环境监测和社会沟通。
二、列宁对功能的具体分析
(一)对外为宣传原则;
(二)对内为鼓动原则;
(三)通过办报来建党,组织和引导人民的生活(列宁的发明)。如,在苏维埃报纸专门拿出
版面来组织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组织社会生活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媒体是主动的,不是旁观者。
社会主义媒体的功能:党和人民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这要求全党办报(进入执政地
位后发展为“群众办报”)。
课堂讨论
党报办给谁看?
第二节现代西方的新闻媒体功能论
一、环境监测。
这是一种客观的社会需要,媒体对自然及社会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将它传播出来。体现在:报道信息,报道新的变化。
媒体的监督功能是由监测功能衍生出来的。
舆论监督应叫媒体监督比较准确,因为媒体不等同于舆论本身。媒体主要是报道新闻,只是可
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对于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但不是舆论本身。
二、社会沟通。
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信息的沟通,是一种大众传播,主要以新闻信息为主。
三、文化传承(大众传播理论的说法)。
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确实涉及到多种文化的传播活动。
新闻理论
提供娱乐。
大众娱乐,个性化程度低。
媒体的基本功能为环境监测和社会沟通。小结:
1.媒体社会功能的分析、设立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以满足制度为要求。西方为大众传播;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倾向于组织性传播。2.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媒体经济功能不同。
社会主义:充当劳动者集体表达的工具,没有被赋予经济利益。西方:私营机构,因此获利动机必然会很明显。两种制度的设计本身是冲突的,列宁在设立社会主义制度时,就是为了避免西方制度的弊端。马克思:“出版最大的不自由就是让它成为行业”。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章新闻媒体的运营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对新闻媒体业的资源补偿机制的原理性分析,以及媒体管 理模式的初步介绍,使学生掌握新闻媒体运营的基本规律。重点和难点是:掌握如何分析什么样的 信息适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学时分配:(6课时)
第一节新闻媒体业的资源补偿机制
一、媒体业的资源补偿方式
基本模式:1.广泛传播取得影响,将影响力转化为广告进行销售。2.在版权保护之下,销售 信息本身。
二、什么样的信息适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一)新闻传播通常采用第一个模式。
新闻信息是公共信息,需要社会成员平等地最快地获得。如果采取第二种模式,有钱人会先得 到信息,穷人迟缓甚至得不到信息,这样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阻碍信息传播,社会公平。所以 第一种适用于社会成员都应知晓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信息。
(二)第二种模式适用于有大规模固定人群的非公共信息,可加以版权保护。
与公共信息相对的是私人信息。私人信息包括个人隐私信息和个人拥有的信息,通常是对个人 发展有用的信息,如娱乐、专业发展方面的信息,由个人购买。
所以看某个媒体机构应采取哪种商业模式,关键要看此机构所处的具体环境下传播的信息性
质。
简言之:信息公共性强的选择模式一,信息具有独特性、私人性的选择模式二。
信息在不同国情、不同社会中,公共性的分类不同。大规模的信息产品的交易必然受到版权保
护。
一般公共信息由政府部门来分配。西方国家媒体行业不能由政府部门来介入的传统使得媒体通 过广告来实现转移价值补偿。这样比较好地达到了要求,降低了受众的购买成本。《太阳报》开创 了商业报的先河,它既提供公共服务又实行商业运作的方式,比较好的解决了在商业社会中公共产 品流通的矛盾。
媒体通过广告进行价值补偿,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化报纸的成熟发展,个人负担的成本在下 降,较好地解决了商业社会里新闻信息传播的问题。
通讯社提供信息的对象不是大众,而是媒体。通讯社是一个提供各媒体新闻资源(稿)的中介 机构。
除了上面所说的商业补偿机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党报最终也要走向市场)外,还有其
他的补偿形式。
(三)以
BBC为代表的,公共广播体制的补偿方式。
特征:社会及公众按一定的规则共同集资进行价值补偿。接近于马克思“社会直接为自己的生
产”。
这种补偿方式让政府置身于传播业之外。再生产靠再次募集资金。优点:强调与它相关多种利 益、多种制度的制衡,通过建立新制度来制衡旧制度。弊端: BBC不经营广告,所以对收视率不
新闻理论
重视,被批评为“英国社会的精神贵族”。日本的 NHK也采用这种模式。
(四)美国:公益电视台,完全接受社会捐助,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类似于 19世纪初的政党报纸。
(五)苏联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基础,直接动用财政来补偿的模式。
其性质是社会来生产,即政府进行的直接生产。这种模式下媒体资金来源于财政,以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为基础运转。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完全建立在事业单位的基础上。
(六)我国改革中的媒体补偿模式。
我国中央电视台目前实际上是商业运营的公营机构。
报业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有独立核算和财务。开始了我国媒体成为独立经济实体的步伐,但由于其仍是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事业单位:1)资产全民所有。2)反映了制度需要。每个人都是受党、政府的委派进行活动。
3)运营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第二节新闻媒体的管理模式
一、我国的媒体制度改革
我国 1979年开始在媒体经营领域进行改革。媒体在经营领域发生的变化更本质地改变了我国 媒体的面貌,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七家媒体对中央政府(财政部)要求“事 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企业化经营。打破了传统守旧的媒体模式。
(二)媒体经营体制改革发展的几个阶段:
1.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企业化经营; 2.差额补贴。3.自负盈亏。
4.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
(三)采编经营两分开
二、媒体内部的管理模式
内部的管理模式是与它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体现为产品和服务。
(一)什么是管理模式:
1.组织设计
2.法人治理(主要受产权的影响,我国除此之外,还有党和政府主管主办的问题)
(二)媒体的组织结构设计
(三)媒体的法人治理:
本意是解决上市公司股东(特别是:小股东)对公司的安排。
引申为:一个机构的所有者与受托人(管理者)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委托方没有实际的行使管理责任。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点必然会出现委托代理关系。课堂讨论
1.为什么“现官不如现管”?
2.现代法人治理(整个机构主要集中于执行)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选择合适的人。
(2)定好规则。——给他足够的适当的权力去做事(授权)。(标准——①足够的权力做好 事情;②必要的监督机制监督他不做坏事。)
(3)给管理者足够的激励(成就感或者物质刺激)
特点:三权分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明确分工。美国:董事会——实行决策,监督权。管理层 德国:三权,三个机构。中国的模式类似于美国。
美国、中国的监事会作用不大,德国监事会运作比较好。董事会主要是把人选好,制定好战略方针,进行监督。执行层执行的特点:a、授权集中,责任到人。b、(分级)分权。同一级上往往只能授权给一
个人,再由这个人向下授权。授权的同时还要分配责任。执行上集中授权与分级授权结合形成严密 的等级结构与利益结构。
3.我国媒体的法人治理结构:
(1)主体:党的机关报,国营电台、电视台。(2)治理规则:议政合一。(实际上监督也被归入议政合一中)
议政合一最早追溯到“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反对等级授权制,反对把国家由专业官僚来 治理,要求由从公民推选出来的,可随时罢免的人组成的委员会来管理。“巴黎公社”不是首长制,而是委员会制。
我国各级、各类“体制内”组织实行的实际上都是一种委员会制。
我国新闻媒体属于国家机构中一部分。所以媒体内部实行议政合一的委员会制。
(3)存在的问题:
①政策制定的缓慢,因为每个参与人员都涉及到各自的利益。
②民主集中制本身带来的问题。一个班子通常都由一个召集人(资深人士),时间长了,他发 展成为一个独裁者,这导致民主集中制发展成为“一言堂”。“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现实存在的两个极端表现:①达成不了决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②有一个人说了算,即 以集体的名义表达个人的意见(效率提高,但风险很大)。这两点说明了从现实上对委员会制的一 个否定。
第三篇: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媒体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一则新闻,可能就意味着对警方的破案造成威胁,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而选择配合警方,则意味着要违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本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这其实对于一向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来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侮辱。而在我看来,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尽力配合警方,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也许不少反对者会说,根据亚里士多德观点,在媒体应该避免两极中,有一点曾说,处理世间纷扰,过多地受制于各种条件,就会失去自我的声音,完全沦为外界权力和利益的传声筒。如果新闻工作者配合警方作假新闻,就逃脱不了充当政府喉舌的嫌疑,而且此后产生的后期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当读者或观众再遇到类似报道时,多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这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信?这样一来这个媒体的诚信度将直接下降,这对于媒体来讲无疑是致命的。然而,康德的“绝对律令”将良心与责任置于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即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基于与生俱来的良心,良心会告知我们如何承担道德责任、如何选择善恶、如何区别好坏。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轻微的还是无意的,都应产生负罪感。我坚信在牵扯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上,本来可以伸出援手让恶人得到惩治的媒体工作者,却为了所谓的职业德而袖手旁观的话,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自己在良心上也将会永远过不去。
其实这是在道德范畴内的一个抉择,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则是道德品质的其中两种,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
没有协助警方报道假新闻的报社是遵守了职业道德,违反了社会公德。而协助警方放新闻烟雾弹的电视台,则是遵守了起码的社会公德,违反了职业道德。表面上来看,不论做哪种选择都有利弊,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要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社会公德也好,职业道德也罢,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既然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权衡轻重缓急,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已经对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媒体工作者若是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协助警方,甚至有些报道为犯罪分子的逃脱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与助纣为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看似是遵守了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实则对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继续作恶,这样一来不但受害者得不到公平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威胁也增大了,社会秩序紊乱了,媒体是拥有了更多的新闻好素材,却最终也背上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骂名。而相反,如果协助警方破案,大部分的民众,不管什么职业道德,他们只知道此媒体曾经协助警方抓获了犯罪分子,这一酣畅淋漓的过程中,媒体与警方相互配合,牵着犯罪分子的鼻子走,结果是恶人自食其果,受害者讨回了公道,百姓只会大呼过瘾。这就好比某人在愚人节那天跟大家开的的小玩笑,真相揭晓后,大家会心一笑,并不会从此以后就心存芥蒂。所以媒体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到其整体的形象,若是有的话,那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先锋卫士之类的正面形象。
仔细权衡轻重不难发现,社会利益地位要远远高于媒体利益地位,社会都混乱了,媒体哪里还有立足之地,还有话语权呢?
媒体行业,作为社会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掌握着社会舆论的动向,理应对社会肩负起特殊的责任,很多方面视角要开阔,眼光要更长远,更要看清受众范围的圈定,明白得与失的关系,那么在遇到这种看似“两难”的问题上,选择是没有那么难做的。在没有法律条文的明确约束时“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09新闻班
刘晓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文学院09级新闻班
姓名:刘晓
第四篇:新闻伦理论文
2012级新闻班
魏滨
学号:201208052034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初探
摘要:有偿新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偿新闻已经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法律道德产生了恶劣影响。而有偿新闻现象的存在和屡禁不止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旨在讨论有偿新闻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性,并针对其防范和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有偿新闻
权钱交易
批判
危害
防范治理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实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新闻事业的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全面改革,新闻界内的不正之风开始悄然生长。有偿新闻开始在我国出现,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愈演愈烈,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采编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被“拉下水”,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信誉和形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不耻。
究竟什么是有偿新闻呢?有偿新闻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尚未有明确界定,一般来说它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1 它既可以是希望(或不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从而获得宣传报道 1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 34-35(或不报道)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以为个人和组织进行宣传报道(或不进行宣传报道)为条件向被报道对象主动索要钱物的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腐败行为的加剧,有偿新闻展现出五花八门的表现形态,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收受红包礼金、有价证券、礼品,类似职务犯罪中的收受贿赂。2.变相获取各类消费和好处,如免费就餐娱乐、旅游。3.利用掌握的报道权向采访对象提出诸如解决亲友入学、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要求问题等。4.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5.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6.广告新闻化,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段,采编人员同时拉广告吃回扣,如有偿组版、联办节目等。7.不同媒体、新闻单位(包括记者编辑)之间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订立攻守同盟,互相交换新闻一个口径对外。8.某些个人和单位为私利收买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不一,但是从根本上说,有偿新闻都是一种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的现象,其本质都一样,就是新闻报道权的商品化。“有偿新闻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提出的这一论断直击问题要害。从法律角度来说,还构成对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搞有偿新闻使正常的新闻报道演变为一种特别的“权钱交易”,这种关系同行贿索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二,有偿新闻盛行的原因
有偿新闻能够在我国出现并且盛行,说明这里有适合其生长和滋养的土壤。那么有偿新闻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原因到底身什么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类媒体大量涌现,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达,其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冲击。再由于我国现在对媒介机构实行“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把媒介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生存发展基本依靠自己。同时,在改革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消费压力沉重,以及社会保障不很健全,迫使新闻工作者想法设法增加自己收入,利用新闻资源收取钱财就成为首选。这是有偿新闻在我国出现和盛行的根本原因。
其次,新闻报道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话语权巨大。新闻报道不但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决策还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一些对企业的积极报道促使这个企业高速发展,而对企业的曝光则会让这个企业立刻陷入破产的边缘。因此,讨好新闻单位、希望它们对本企业多进行积极报道,就成为企业、也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理性的选择。
再次,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工作者年纪较轻,经受的党性锻炼和考验少,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没有深切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缺乏深刻认识,加之社会所提供的诱惑太多,因而在金钱面前大搞有偿新闻。
最后,重视不够,处罚不力也是某些新闻单位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处理下级违纪现象有顾虑,怕影响单位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因而对监督部门的工作言行不一,这往往造成对有偿新闻的监督不够和查处不力。三.有偿新闻案例及其法律法规批判
近年来,社会上有偿新闻的案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2012年出现的“陈永洲事件”是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和影响最大的一次。
2012年10月18日,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报道上市公司中联重科财务作假内幕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从2012年9月起,《新快报》刊发10多篇文章披露中联重科,10月26日,陈永洲向民警坦诚,自己受人指使收人钱财,发表失实报道。
“陈永洲事件”之所以影响力巨大,是因为事件的发展曲曲折折,充满戏剧化。《新快报》的“快放人”的头版吸引了众多的社会目光,而寄托了千千万万社会大众同情的记者陈永洲,最终承认自己是收人钱财,发布了虚假的报道,他发表的连续的披露是不折不扣的有偿新闻。
“陈永洲事件”发生后,中国记者协会等单位举行禁止有偿新闻、新闻敲诈,加强行业自律座谈会,同声谴责新快报及其记者陈永洲利用新闻采访权进行违法乱纪行为,并将就查处新闻敲诈采取专项行动。陈永洲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令一些把热衷于所谓“新闻维权”的人们陷于尴尬的境地。它揭开了我国新闻界丑恶的一角,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公认是违反新闻专业规范的现象,在这里却是成为常规。
应该说,当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有偿新闻活动时,其接受的金钱或财物达到一定的数额,就成了一种犯罪行为。所以,有偿新闻问题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管理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出版等单位。非常明显,在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385条规定了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刑法》第386条规定了受贿罪的标准和情节与383条规定的贪污罪相同。即受贿金额满5000元的,即以犯罪论处,不满5000元但情节严重的,也以受贿罪论处。可见,有偿新闻并不只是一个道德失范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成为一个犯罪的问题。
除《刑法》有相关内容的涉及外,我国对于“有偿新闻”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早在1985年,国家工商局、广电部、文化部《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提出:“禁止以新闻记者的名义,招揽所谓„新闻广告‟。1990年国家工商局和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刊登经营广告的几项规定》提出:“严禁刊登有偿新闻。”
此后,有关主管部门屡屡下文,严禁有偿新闻。1993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1996年中宣部又提出制止有偿新闻的六条措施,1997年中宣部会同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合发布《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共十条。
本世纪以来,有关禁令就更多更正规了。2005年,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将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修改后重新发布,其中都有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它利益或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规定。
四.有偿新闻危害
有偿新闻违反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降低大众对传媒的公信度,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极大。关于有偿新闻的危害,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偿新闻首先践踏了社会公正原则。新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它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因此,对于有正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即闻”,“无偿不闻”或对于有负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不闻”,“无偿即闻”都是极大的社会不公。第二,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有偿新闻的实施过程中,受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人员常常会夸大事实,或仅仅揭露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隐瞒那些关键的实质性问题,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实质上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践踏,是一种虚假新闻。第三,有偿新闻败坏社会风气,涣散社会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在当代,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公正、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 有偿新闻是腐败现象在传播领域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形态,有偿新闻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较之一般的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新闻媒体这种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机构,为了自己的私利都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那么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就会丧失殆尽,其结果,则会加重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
第四,“有偿新闻”削弱公众对传媒的信任,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事业,新闻媒介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有偿新闻的盛行,破坏了这一“桥梁”的作用,使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有些事件产生怀疑和不满,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五.有偿新闻的防范治理措施
从上述内容来看,有偿新闻在我国存在普遍,危害巨大,对它的防范和治理迫在眉睫。有偿新闻在我国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复杂的原因,因此在讨论其防范和治理措施时,应该溯本清源,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首先,从根本上看,“有偿新闻”的产生,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够合理以及经济程度不高有直接关系。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才能切断“有偿新闻”的根。
其次,“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新闻宣传领导部门要加强对各新闻单位的监督,对社会各界公布举报有偿新闻问题的热线电话,并设专人负责处理举报的有关问题,并对经查实属有偿新闻的举报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新闻单位要对举报和发现的有偿新闻问题坚决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这样做,既能保护社会各界对新闻单位进行监督和爱护的积极性,也可有效地教育和保护新闻工作者。
再次,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新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到一身正气,不要见利忘义,坚决抵制有偿新闻,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使禁止有偿新闻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最后,媒体单位要坚决将“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两个部门和职能分开。新闻部门和媒体不得以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和个人做广告和宣传,新闻报道不能收取任何的费用。经营部门所办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媒体部门的广告经营应由专人专门负责,新闻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治理和杜绝有偿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的基本的条件。有偿新闻在我国的防范和治理任重道远,需要立法部门、执法部门、新闻媒体、媒体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采取新对策新措施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只有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坚持不懈,狠抓到底才能使有偿新闻得到根本的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2]高金萍.正气与铜臭的较量.[J].新闻记者.2009 [3]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I.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胡正荣.媒介寻租的背后.[J].新闻周刊.2003 [5]邓晓旭.媒体公信力缺失与加强新闻伦理探析[J].新闻知识2005 [6]张允若.关于新闻商品性的几个认识问题.[j].新闻记者.1994
第五篇:新闻伦理与法规整理(最终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考点总结
(整理的有问题有错误的话和我联系,晓爽)
社会利益与社会规范
1、社会利益
(1)个体之间的不同利益(2)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3)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4)个体利益、群体利益与整体利益(5)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
2、社会冲突
(1)社会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发生冲突(2)社会利益的日趋多元使冲突日益加剧
3、社会利益的制衡
A、原因:社会要和谐发展,就得处理好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制衡,从而消除社会冲突。B、手段:自然规范(自然规律)
社会规范
4、社会规范及其功能
社会规范的两大类型:A、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外在的硬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法律、制度、纪律等。
特性:强制性、普适性、确定性
B、非权力性社会规范:即社会控制中内在的软控制手段。
主要表现形式:道德、习俗、宗教等。
特性:自觉性、觉他性
社会规范的功能:
(1)确立标准:从人生目标、价值选择、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规定人在社会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人能理解他人、社会、群体的要求。
(2)规范行为:用规范来引导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按照社会的要求调节个体或群体的行为。(3)制止冲突:用规范来控制个别人或群体的越轨行为,保护现实社会秩序。
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1、法的界定:
A、法是什么:“法平如水。”英国的法院门口站立着古希腊象征法律精神的正义女神的雕像,她左手拿着神圣的天平Libra,象征着权衡和平等;右手拿着宝剑,象征着裁决和力量;眼睛被布蒙着,象征绝对的公正无私。
B、法的科学定义:法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制
(1)法制是法的规范化、制度化
(2)法制,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或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3)法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有国家即有法制,历史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制。
3、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1)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A、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现代社会的特性,就是法治两个字,现代社会往往被称为法治社会。
B、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立。人治是指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主张。
(2)依法治国的内涵:所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的意志和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要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4、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1)法治所表达的主要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法律的至上权威。(法治社会状态表明在特定的社会中法律就是最高权威,法律对公民、组织和政府行为的有效规则,特别是对合理运用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公民、团体和政府必须依从公认的法律行事。)
(2)法制所表达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仅仅表明特定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独立的、与其他各种制度不同的法律制度,可能是一套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
(3)法制状态虽然不能直接导致法治,但法治状态必须以完备的法制作为基础。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概说
1、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A宪法制度(根本制度)
B立法制度(法律的创制)C司法制度(实施与保障)
2、案例分析:富士康“血汗工厂”报道引添加赔偿(案例详情参考PPT
P19-P47)
A、案例总结:
1、报道风险
2、法律规范
3、报道程序
4、用词规范
5、事实核定
6、团队精神 B、第一财经日报(了解):《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于2004年11月,是中国第一份市场化的财经日报,由中国三大传媒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
《第一财经日报》为对开大报,每周一到周六出版,该报采取跨媒体的办报模式,其主要受众为中国的商界领袖、创业家、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知识界等,力求覆盖中国最具消费力的高端主流人群。第一财经(CBN)隶属于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目前,第一财经拥有: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第一财经无线、第一财经新闻社及第一财经信息服务业务。
3、新闻传播活动的职业特征
(1)社会性:A、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广泛性。B、新闻传播产品的社会影响力。(2)紧张性(3)艰苦性
(4)危险性: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充满危险的社会活动。(环境构成的危险。值得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工作的地方,往往是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这些出现了变动或反常现象的地方,一般都是充满危机、十分危险的地方。)
(5)自主性(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在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个人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精神产品往往是个人主观精神的反映。最典型的情形是在新闻与信息的选择过程中。)
4、新闻传播道德及其调节对象
新闻传播道德概说:A、新闻传播道德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形成的调整新闻传播活动的各种关系和进行自我调适的理念与规范的总和。
B、由于新闻传播活动属于职业实践活动的范畴,因而新闻传播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C、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特别是网络传播者的身份很难确认,因而网络传播道德具有十分明显的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的特性。新闻传播道德的调节对象:
A、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受众的关系。B、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的关系。C、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工作同行的关系。D、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所属媒体的关系。E、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与广告客户的关系。新闻传播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1、新闻传播法的概念:
A、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B、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2、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我们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称之为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新闻事业只能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性质和指导思想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符合和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巩固与促进作用。(2)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
A、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为新闻自由。
B、不可滥用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B、分类:a、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b、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4、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国家发展新闻传播事业
(2)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实行行政管理
(3)新闻传播的行政法律责任(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违反这些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这些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义务,将构成新闻传播行政违法行为,从而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新闻法制简史及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内容
1、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主要内容:(1)新闻传播事业的行政管理(2)特殊新闻与信息的发布与报道(3)广告的发布
(4)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5)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6)新闻传播与公民权益
我国新闻传播法律与伦理的主要问题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2)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3)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2、新闻真实性的道德意义
(1)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道德的核心是善,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对社会负责、为受众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道德的基础是真,就新闻职业道德而言,即通过传播真实的新闻信息,使人们受到真理的启示和道德的熏陶。新闻职业道德必须做到真与善的统一,即将社会责任或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与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2)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的道德意义,在于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充满了各种非客观的因素,而这些非客观的因素又时时处处在干扰着新闻事实的如实报道,因而必须把客观、公正的原则视作一种“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识”,“一种伦理学”,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舒登声把它说成是“指明人们在道德上作出决定时应当采取何种思考方式”,从而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问题”,而是“有益的、应该力求达到的”“把‘是’和‘应该’溶为一体的途径”。
2、新闻传播失实的表现形式
(1)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把正在进行说成已经完成,庄稼还在地里,就报道增产几成了
(2)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用不真实、不准确的只言片语代替确凿的事实,表扬好就一切都好,批评坏就一切都坏
(3)强扭角度,似是而非:把表面的、毫无联系的事情捏在一起,凑成整体加以描绘,事实成了可以随意捏来捏去的面团
(4)合理想象,夸大渲染:基本事实是真的,细节描写是假的
(5)照抄照写,以讹传讹:拿到材料就抄,不加分析,不加校对,写成稿子就发
(6)添枝加叶,任意拔高:既从具体事实、整体面貌上拔高,也从思想认识、精神境界上拔高,脱离客观实际,美化神化典型
(7)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张三的事写李四的事,把多人的事写成一人的事,把过去的事写成现在的事(8)事后导演,以假乱真:新闻事件已过去,重新摆布新闻人物,进行“实地”摄影、录相、录音或速写(9)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根本没有发生某人某事,却写出了某人某事,外地读者信以为真,本地读者莫名其妙
(10)篡改事实,颠倒黑白:把好人好事写成坏人坏事,或把坏人坏事写成好人好事
2、新闻传播失实的主要原因
(1)偏听偏信,主观武断,片面性严重
(2)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采访时怕艰苦、不深入实际;
(3)哗众取宠,随波逐流,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盲目赶浪头,贴标签,乱刮风(4)为了取悦于人,明知违背新闻真实性也满不在乎
(5)把新闻报道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囿于名誉地位,有的贪于金钱待遇,有的顾于人情关系,为捞取个人好处大写“关系稿”、“人情稿”,我写稿吹捧你,你给我好处,一个要名,一个要利,互相拉拢,把新闻当成了交易物,不顾事实地硬写,制造出了假新闻,或在关键地方掺假
(6)适合某人需要,依附于某种权势,不惜弄虚作假,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也有的是屈于某种压力或从于邪恶势力。
新闻传播侵权问题
1、侵权行为及其特点
A、定义:侵权行为(Tort),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行为。
B、特点:a、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
b、行为人因为过错(行为人由于过错伤害他人而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c、需要作出赔偿(旨在倡导一种社会正义)
2、新闻传播侵权行为的界定:
A、定义:新闻传播媒体或个人通过新闻传播手段(即利用新闻传播媒体),由于故意或过失,向公众传播了法律禁止的不当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称权等)的行为。B、特点:
(1)从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合法的行为机构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人。
(2)从具体内容看,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其中尤以侵害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最为多见(3)从后果看,具有广泛性和迅速性的特征。一旦构成新闻侵权,其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C、原因:
(1)专业素质不高
a、业务能力不强:缺乏调查研究能力,缺乏文字表达能力
b、工作作风浮夸: 作风不踏实,采访不深入,偏听偏信
c、法律知识缺陷:例如,好心办坏事,无意之中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有的人对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养子身份或养女身份等生活磨难视为隐私,但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些人人生成功的时候无意中宣传了这些隐私,构成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
d、道德水平低下
(2)舆论监督不当
a、习惯充当“判官”的角色:例如,不少传媒热衷于对一些法院未审结的案件加以报道,而在报道时丝毫不顾及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情感是否足以造成法院不得不听命于传媒的舆论环境。
b、喜欢“造势”,根据自己的好恶对事实作出判断:通过新闻策划,让事实服从于报道的需要。D、表现形式:
(1)内容失实(现已发生的新闻侵权行为大部分是因为内容失实、特别是批评性的内容失实造成的。然而,新闻内容失实并不必然构成新闻侵权,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失实新闻才构成新闻侵权,因为轻微的失实并不一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2)评论不当(如果报道内容基本属实,仅是个别评论的词句表达不当,且无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不能认为侵权。)
(3)揭人隐私(一些作者为猎奇,或为扩大影响、招徕读者,未经他人同意在报刊等新闻媒介上宣扬他人隐私,甚至通过非法手段宣扬他人隐私,构成新闻侵权。
也有一些作者则因过失而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如表扬某人工作成绩突出,却在背景材料中介绍此人过去的污点,使本人极为苦恼。尽管作者出于好意,亦构成侵权)
(4)诋毁侮辱(故意使用侮辱、诋毁性语言丑化他人人格,甚至用污秽的语言辱骂他人,毁损他人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