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新闻伦理》小抄版
三、《新闻伦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D)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6.2009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观的评价标准?(D)9.下列哪一项是对有偿新闻实质的准确表述?(A)
10.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有偿新闻”?(D)11.某记者采访回来时,发现采访对象给的材料袋里有一个装有200元钱购物卡的信封,多次都无法联系上对方,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D)
12.下列哪个新闻标题不低俗?(D)13.新闻图像的使用中哪类人物的面部不需要进行虚化处理?(D)
14.新闻记者在有关司法类新闻的报道中,下列哪一做法是不正确?(C)15.当一名新闻记者坐公交车碰到歹徒劫持乘客时,他第一时间应做的是什么?(C)
16.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业内外许多人士都提了不少建议,下列哪个建议不合适?(A)
17.某特大交通发生后,某记者在现场主动放弃了对抱着遇害孩子痛哭的女子的采访,该记者遵守了新闻伦理的什么原则?(B)
18.救灾中记者的哪一行为不妥当?(C)19.记者是否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最重要依据?(C)20.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时应遵循的原则?(A)
21.评判报道对象是否属于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A)
22.下列哪些群体不属于公众人物?(C)
23.下列记者的哪些偷拍行为是允许的?(D)24.某电视台记者采访某落后地区盲童学校,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摄像机充满了好奇,他想满足孩子的好奇,但又想尽量不伤害孩子自尊。下列哪句表述最妥当?(D)
25.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哪些行为不属于兼职?(D)
26.哪一选项中不属于新闻报道常见的歧视对象?(D)
27.哪些不属于新闻报道中的歧视用语?(D)28.对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A)
29.造成网络媒体新闻伦理失范行为大大高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C)
30.某记者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有一天他得到该公司不法经营行为的独家消息,此时,他应该怎么做?(D)
(二)多选题
1.伦理有哪些特性?(ABD)
2.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基本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3.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新闻伦理的主要区别在于?(ABD)4.新闻自由原则作为西方新闻伦理的根本原则有哪两大致命弱点?(AB)
5.记者采访中哪些物品不能收?(ABCD)6.下列哪些行为属于有偿新闻?(ABCD)7.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BCD)8.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的不当行为?(ABCD)
9.下列哪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伦理?(ABCD)10.请选出属于地震报道中新闻失德行为的选项?(ABCD)
11.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ABCD)
12.在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犯或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报道中,下列哪些做法正确?(ABCD)13.选项中哪些新闻报道用语不当?(ABCD)14.案件报道涉及下列哪些对象时应不公开其真实性名?(ABCD)15.选项中哪些新闻标题带有色情暗示?(ABCD)16.2003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具体指哪三项内容?(BCD)
17.下对哪些因素会导致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ABCD)18.下列哪些人属于新闻报道中“易受伤害者”?(ABCD)
19.下列哪些属于网络空间的新闻失德行为?(ABCD)
20.下列哪些案例属于“新闻逼视”?(ABD)21.新闻逼视与舆论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ACD)
22.记者对同事的哪些做法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ABCD)
23.通讯员是我国记者需经常接触的群体,记者的下列哪些做法有违职业伦理?(ABCD)
24.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不少青年模仿主人公维特饮弹自杀,以致该书一度被禁止。从那后,研究者发现,不合理的自杀报道会助推自杀行为产生,并把这种现象称为“维特效应”。为防止该效应的出现,新闻记者在“自杀新闻”报道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25.下列哪些属于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歧视?(ABCD)
26.在对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记者应避免哪些职业失范行为?(ABCD)27.新闻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BCD)
28.在案件报道中,记者的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ABCD)
29.新闻记者应该承担哪些基本社会责任?(ABCD)30.我国记者的职务权利主要包括哪些?(ABD)
(三)判断题
1.中西方新闻伦理没有本质差别。(B)
2.真实原则是世界各国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最普遍原则。(A)3.客观公正原则是新闻职业规范中的普遍原则,地震虽然惨烈,但报道中应该避免渲染悲情的音乐。(A)
4.我国新闻职业伦理既强调党性原则,又重视真实、客观、时效、自主的新闻专业原则。(A)5.记者参加政府、企业等采访对象单位的会议,可以吃对方提供的免费午餐。(B)
6.为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B)
7.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关联。(A)
8.某企业是本报的广告大户,不报道有关它的负面新闻,合情合理。(B)
9.记者甲为乙企业发布了一篇较有影响力的正面报道,乙企业见甲买房首付缺钱,主动借款给他,甲同意,打了欠条,并按期还了钱,甲的这种行为应该不属于有偿行为。(B)10.记者甲写了一篇有关某局领导乙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报道社会反向很好,甲的妹妹恰好在该局工作并想换岗位,此时甲可以向乙打招呼。(B)
11.某记者主动向采访对象支付了―定的费用,并要求对方不将信息提供给其他记者,这属于贿买新闻。(A)12.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必然会导致“有偿新闻”的出现。(B)
13.新闻记者应该平等对待各类采访对象。(A)14.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B)15.若涉及较大公共利益,在预约采访被拒绝后,新闻记者可未经公众人物的同意进行拦截采访。(A)16.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依据是,是否与公共利益相关。(A)
17.新闻记者可以事先不征得许可,进入公众人物的私人建筑进行拍摄采访。(B)
18.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A)19.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利益相冲突时就不受保护。(B)
20.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罪犯的亲属前应征得他们的同意。(A)
21.记者采写的报道领域不应涉及自己或家人参
与的投资活动范围,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A)
22.报道公众人物吸毒、违反交通规则、酗酒等事件时,可以“编者按”等形式表明媒体的态度,以免误导公众。(A)
23.社会痛恨卖淫嫖娼行为,某电视台可将卖淫女被公安人员抓住头发,双手反扭的镜头直接播出。(B)
24.官员是公众人物,可以通过“人肉搜索”来挖掘他们的腐败事迹。(B)
25.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A)
26.2013年5月美国《纽约邮报》报道了一则性奴案新闻,新闻中3名被囚禁十年受害女子的照片应该打上马赛克。(A)
27.救灾现场,记者的主要职责是报道,而不是去救灾。(A)
28.在灾区见到—些失去了孩子的受灾群众正在抱头痛哭,此时记者不应该去打扰他们,应该等他们情绪稍微稳定后,再进行采访。(A)
29.医生正在抢救病人时,记者不应该对该医生进行采访。(A)
30.强调“最小伤害”原则,会影响到报道的客观、公正。(B)
31.在灾难事件或者自杀事件中,不同新闻媒体之间组合起来或者派出代表进行集中采访,可以减少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A)
32.要做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必须要做好一个人,一条生命远比一条报道更重要。(A)
33.弱势群体都是商业价值不高的受众,日益强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新闻媒体对他们关注不够,可以谅解。(B)
34.新闻记者不能以慈善的名义向富豪、明星、政要等社会名人索取善款或者其他帮助。(A)35.在法庭判决前,涉案当事人在报道中不能被称为“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定罪倾向的描述,如“罪大恶极”、“拒绝认罪”等。(A)
36.罪犯是社会的败类,相关报道中可以用“恶霸”、“禽鲁”、“畜生”等词语。(B)
37.在社会道德风气不改善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可能得以提高。(B)38.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B)
39.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甚至要比采写的基本技巧更加重要。(A)
40.新闻记者良好职业伦理观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职业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自身的整体修养。(A)
第二篇:新闻伦理分析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媒体工作者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局面: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真实地报道一则新闻,可能就意味着对警方的破案造成威胁,让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而选择配合警方,则意味着要违反,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本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这其实对于一向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来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侮辱。而在我看来,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尽力配合警方,将嫌疑人绳之以法。也许不少反对者会说,根据亚里士多德观点,在媒体应该避免两极中,有一点曾说,处理世间纷扰,过多地受制于各种条件,就会失去自我的声音,完全沦为外界权力和利益的传声筒。如果新闻工作者配合警方作假新闻,就逃脱不了充当政府喉舌的嫌疑,而且此后产生的后期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当读者或观众再遇到类似报道时,多会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这到底是真是假?该不该信?这样一来这个媒体的诚信度将直接下降,这对于媒体来讲无疑是致命的。然而,康德的“绝对律令”将良心与责任置于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即任何人做事都必须基于与生俱来的良心,良心会告知我们如何承担道德责任、如何选择善恶、如何区别好坏。人一旦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轻微的还是无意的,都应产生负罪感。我坚信在牵扯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上,本来可以伸出援手让恶人得到惩治的媒体工作者,却为了所谓的职业德而袖手旁观的话,不仅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自己在良心上也将会永远过不去。
其实这是在道德范畴内的一个抉择,什么是道德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则是道德品质的其中两种,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
没有协助警方报道假新闻的报社是遵守了职业道德,违反了社会公德。而协助警方放新闻烟雾弹的电视台,则是遵守了起码的社会公德,违反了职业道德。表面上来看,不论做哪种选择都有利弊,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要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社会公德也好,职业道德也罢,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既然不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权衡轻重缓急,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已经对社会和人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了危害,媒体工作者若是为了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协助警方,甚至有些报道为犯罪分子的逃脱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与助纣为虐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看似是遵守了新闻客观性真实性的要求,实则对社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继续作恶,这样一来不但受害者得不到公平的解决办法,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威胁也增大了,社会秩序紊乱了,媒体是拥有了更多的新闻好素材,却最终也背上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骂名。而相反,如果协助警方破案,大部分的民众,不管什么职业道德,他们只知道此媒体曾经协助警方抓获了犯罪分子,这一酣畅淋漓的过程中,媒体与警方相互配合,牵着犯罪分子的鼻子走,结果是恶人自食其果,受害者讨回了公道,百姓只会大呼过瘾。这就好比某人在愚人节那天跟大家开的的小玩笑,真相揭晓后,大家会心一笑,并不会从此以后就心存芥蒂。所以媒体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因此而影响到其整体的形象,若是有的话,那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先锋卫士之类的正面形象。
仔细权衡轻重不难发现,社会利益地位要远远高于媒体利益地位,社会都混乱了,媒体哪里还有立足之地,还有话语权呢?
媒体行业,作为社会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掌握着社会舆论的动向,理应对社会肩负起特殊的责任,很多方面视角要开阔,眼光要更长远,更要看清受众范围的圈定,明白得与失的关系,那么在遇到这种看似“两难”的问题上,选择是没有那么难做的。在没有法律条文的明确约束时“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09新闻班
刘晓
新闻报道的“两难”解析
学校:山东师范大学
院系:文学院09级新闻班
姓名:刘晓
第三篇:新闻伦理论文
2012级新闻班
魏滨
学号:201208052034 有偿新闻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初探
摘要:有偿新闻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是一种屡禁不止的现象。有偿新闻已经对我国的新闻事业和社会法律道德产生了恶劣影响。而有偿新闻现象的存在和屡禁不止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本文旨在讨论有偿新闻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性,并针对其防范和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有偿新闻
权钱交易
批判
危害
防范治理
一.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及实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新闻事业的经营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全面改革,新闻界内的不正之风开始悄然生长。有偿新闻开始在我国出现,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愈演愈烈,在行业内和社会上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采编记者和新闻从业人员被“拉下水”,媒体和新闻记者的信誉和形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所不耻。
究竟什么是有偿新闻呢?有偿新闻的定义,学术界至今尚未有明确界定,一般来说它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1 它既可以是希望(或不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主动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从而获得宣传报道 1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 34-35(或不报道)的行为,也可以是新闻从业人员以为个人和组织进行宣传报道(或不进行宣传报道)为条件向被报道对象主动索要钱物的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腐败行为的加剧,有偿新闻展现出五花八门的表现形态,大致包括以下几类:1.直接收受红包礼金、有价证券、礼品,类似职务犯罪中的收受贿赂。2.变相获取各类消费和好处,如免费就餐娱乐、旅游。3.利用掌握的报道权向采访对象提出诸如解决亲友入学、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要求问题等。4.以新闻为诱饵换取经营利益(如广告、发行)或赞助。5.以内参、曝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等。6.广告新闻化,有偿新闻堂而皇之地成为经营创收手段,采编人员同时拉广告吃回扣,如有偿组版、联办节目等。7.不同媒体、新闻单位(包括记者编辑)之间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订立攻守同盟,互相交换新闻一个口径对外。8.某些个人和单位为私利收买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
有偿新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不一,但是从根本上说,有偿新闻都是一种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的现象,其本质都一样,就是新闻报道权的商品化。“有偿新闻的实质是以权谋私,是新闻界的一种腐败现象”,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提出的这一论断直击问题要害。从法律角度来说,还构成对相关社会组织或个人权益的侵害。搞有偿新闻使正常的新闻报道演变为一种特别的“权钱交易”,这种关系同行贿索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二,有偿新闻盛行的原因
有偿新闻能够在我国出现并且盛行,说明这里有适合其生长和滋养的土壤。那么有偿新闻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原因到底身什么呢,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各类媒体大量涌现,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达,其对传统媒介产生强烈冲击。再由于我国现在对媒介机构实行“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把媒介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生存发展基本依靠自己。同时,在改革中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均。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的消费压力沉重,以及社会保障不很健全,迫使新闻工作者想法设法增加自己收入,利用新闻资源收取钱财就成为首选。这是有偿新闻在我国出现和盛行的根本原因。
其次,新闻报道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话语权巨大。新闻报道不但影响着政府部门的决策还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一些对企业的积极报道促使这个企业高速发展,而对企业的曝光则会让这个企业立刻陷入破产的边缘。因此,讨好新闻单位、希望它们对本企业多进行积极报道,就成为企业、也包括一些事业单位理性的选择。
再次,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工作者年纪较轻,经受的党性锻炼和考验少,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没有深切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要求缺乏深刻认识,加之社会所提供的诱惑太多,因而在金钱面前大搞有偿新闻。
最后,重视不够,处罚不力也是某些新闻单位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处理下级违纪现象有顾虑,怕影响单位的声誉和经济效益,因而对监督部门的工作言行不一,这往往造成对有偿新闻的监督不够和查处不力。三.有偿新闻案例及其法律法规批判
近年来,社会上有偿新闻的案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2012年出现的“陈永洲事件”是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和影响最大的一次。
2012年10月18日,广州《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报道上市公司中联重科财务作假内幕被长沙警方跨省刑事拘留。从2012年9月起,《新快报》刊发10多篇文章披露中联重科,10月26日,陈永洲向民警坦诚,自己受人指使收人钱财,发表失实报道。
“陈永洲事件”之所以影响力巨大,是因为事件的发展曲曲折折,充满戏剧化。《新快报》的“快放人”的头版吸引了众多的社会目光,而寄托了千千万万社会大众同情的记者陈永洲,最终承认自己是收人钱财,发布了虚假的报道,他发表的连续的披露是不折不扣的有偿新闻。
“陈永洲事件”发生后,中国记者协会等单位举行禁止有偿新闻、新闻敲诈,加强行业自律座谈会,同声谴责新快报及其记者陈永洲利用新闻采访权进行违法乱纪行为,并将就查处新闻敲诈采取专项行动。陈永洲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令一些把热衷于所谓“新闻维权”的人们陷于尴尬的境地。它揭开了我国新闻界丑恶的一角,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公认是违反新闻专业规范的现象,在这里却是成为常规。
应该说,当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有偿新闻活动时,其接受的金钱或财物达到一定的数额,就成了一种犯罪行为。所以,有偿新闻问题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我国《刑法》第93条对国家工作人员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投资兴办管理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广播、出版等单位。非常明显,在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第385条规定了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刑法》第386条规定了受贿罪的标准和情节与383条规定的贪污罪相同。即受贿金额满5000元的,即以犯罪论处,不满5000元但情节严重的,也以受贿罪论处。可见,有偿新闻并不只是一个道德失范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成为一个犯罪的问题。
除《刑法》有相关内容的涉及外,我国对于“有偿新闻”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早在1985年,国家工商局、广电部、文化部《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就提出:“禁止以新闻记者的名义,招揽所谓„新闻广告‟。1990年国家工商局和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刊登经营广告的几项规定》提出:“严禁刊登有偿新闻。”
此后,有关主管部门屡屡下文,严禁有偿新闻。1993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1996年中宣部又提出制止有偿新闻的六条措施,1997年中宣部会同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联合发布《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共十条。
本世纪以来,有关禁令就更多更正规了。2005年,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将2005年《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修改后重新发布,其中都有新闻采编人员不得利用采编报道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向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索取财物和其它利益或者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规定。
四.有偿新闻危害
有偿新闻违反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降低大众对传媒的公信度,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极大。关于有偿新闻的危害,可以概括以下几点:
第一,有偿新闻首先践踏了社会公正原则。新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它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因此,对于有正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即闻”,“无偿不闻”或对于有负面效应的新闻实行“有偿不闻”,“无偿即闻”都是极大的社会不公。第二,有偿新闻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有偿新闻的实施过程中,受利益的驱使,新闻从业人员常常会夸大事实,或仅仅揭露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隐瞒那些关键的实质性问题,甚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实质上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践踏,是一种虚假新闻。第三,有偿新闻败坏社会风气,涣散社会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在当代,人民群众感到最不公正、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屡禁不止的腐败问题, 有偿新闻是腐败现象在传播领域的表现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形态,有偿新闻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较之一般的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新闻媒体这种具有较高公信力的机构,为了自己的私利都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那么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就会丧失殆尽,其结果,则会加重现代社会的信任危机。
第四,“有偿新闻”削弱公众对传媒的信任,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事业,新闻媒介是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有偿新闻的盛行,破坏了这一“桥梁”的作用,使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有些事件产生怀疑和不满,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损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五.有偿新闻的防范治理措施
从上述内容来看,有偿新闻在我国存在普遍,危害巨大,对它的防范和治理迫在眉睫。有偿新闻在我国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复杂的原因,因此在讨论其防范和治理措施时,应该溯本清源,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
首先,从根本上看,“有偿新闻”的产生,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利益分配不够合理以及经济程度不高有直接关系。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才能切断“有偿新闻”的根。
其次,“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新闻宣传领导部门要加强对各新闻单位的监督,对社会各界公布举报有偿新闻问题的热线电话,并设专人负责处理举报的有关问题,并对经查实属有偿新闻的举报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新闻单位要对举报和发现的有偿新闻问题坚决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这样做,既能保护社会各界对新闻单位进行监督和爱护的积极性,也可有效地教育和保护新闻工作者。
再次,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新闻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到一身正气,不要见利忘义,坚决抵制有偿新闻,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使禁止有偿新闻成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最后,媒体单位要坚决将“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两个部门和职能分开。新闻部门和媒体不得以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为企业和个人做广告和宣传,新闻报道不能收取任何的费用。经营部门所办收取费用的专版、专刊、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必须有广告标识,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媒体部门的广告经营应由专人专门负责,新闻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和其他经营活动。
治理和杜绝有偿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建议权的基本的条件。有偿新闻在我国的防范和治理任重道远,需要立法部门、执法部门、新闻媒体、媒体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的参与和支持,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不断采取新对策新措施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只有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坚持不懈,狠抓到底才能使有偿新闻得到根本的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 1994.[2]高金萍.正气与铜臭的较量.[J].新闻记者.2009 [3]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MI.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胡正荣.媒介寻租的背后.[J].新闻周刊.2003 [5]邓晓旭.媒体公信力缺失与加强新闻伦理探析[J].新闻知识2005 [6]张允若.关于新闻商品性的几个认识问题.[j].新闻记者.1994
第四篇: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重点小抄版
新闻伦理与法规
第一章 新闻传播伦理概述
一、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1、媒体职业道德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体机构自身,遵循体现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工作观)和体现特殊性的专业标准(专业规范),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2、媒体职业伦理就是媒体从业者和媒介机构在媒体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诸个因素发生冲突时的理性抉择原则。
3、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是媒体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的核心,是决定新闻应该如何采集、制作、报道和编辑的行为准则。
二、可运用的伦理学理论和原则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康德的绝对命令、英国的功利主义
第二章 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与规则
一、新闻行为的评价标准
1、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2、符合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要求。
3、符合新闻工作惯例
新闻要真实、报道要客观、采访要深入、评论要公正等。
4、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二、道德总原则:利益净余额
1、道德的终极标准:善恶原则
2、善恶六原则:
无私利他、为己利他、单纯利己、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他。
三、记者扮演角色注意事项:
1、不能扮成政府工作人员,借处理政事获取新闻;
2、不能扮成司法工作人员,借审理案件获取法律新闻;
3、不能扮成军事机关人员,获取军事资
料。
4、记者不能扮成违法犯罪之徒。
5、不能改变其自然性别角色。
四、隐性采访应遵循下列原则:
1、公共利益原则。暗访的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如¡“地沟油”的采访
2、别无他法原则。只有当显性采访之路
不通,又必须了解事件的真相时。比如《华氏911》
3、场合的公共性原则。暗访的场所有规定性,非公共场所不经同意,不得进行拍摄、录音、笔录,否则便是侵犯隐私权。
4、减少道德损失原则。记者暗访可能要
承担成为不法行为的旁观者或间接参与者的风险,在掌握了许多内幕和细节后,不该和盘托出,应省略一些细节,将潜在的有害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三章 新闻传播伦理内容及实现
一、新闻工作者的品德结构
1、新闻品德的三种成分:
新闻传播伦理认识、新闻传播的伦理感情、新闻传播的伦理意志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两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
3、新闻传播伦理意志
概念:新闻传播伦理意志是一名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从心理、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它包括2个阶段:
——采取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
主要表现在对动机冲突的解决、行为的选择上)
——执行道德决定阶段(这一阶段道德意志
主要表现在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二、新闻工作者的品德培养
1、提高道德认识:品德培养的首要环节。
2、陶冶道德情感:品德培养的基本环节。
3、锻炼道德意志:品德培养的最终环节。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
新闻伦理道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第四章 新闻传播伦理规范体系构建
一、媒体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
1、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两种具体表现形式:(1)收取新闻的刊播费用
(2)对刊播者提供服务,一条新闻收多少酬金。
(3)出卖版面
(4)以报纸版面或一定节目时间创收。如打
着协办或赞助的名目,或将月末版向社会公开招标(5)收受礼金
(6)参加新闻发布会、开业典礼,收受“好处”
(7)在采访报道中收“交通费”、“误餐费”
(8)某些地方、部门、企业采取奖励办法,吸引记者进行报道。
2、恶性竞争
体现:(1)在新闻资源的竞争中,为抢新闻不择手段。
(2)在征订发行的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巨奖促订手段。
(3)在人才战略、经营领域内存在的不正当竞争。
(4)盲目追逐报道热点,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不健康大众文化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假新闻
表现:伪科学新闻、“假事件”新闻
4、刊播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
二、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
1、媒介的编辑部门与经营部门混岗
2、混岗极易造成编辑部门或人员出卖发稿权与广告商交换。
3、在我国,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而且作为基本工作之一,必须完成,否则会受到经济处罚。特别是广告,丰厚的回扣对于记者的诱惑力很大,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
4、记者岗位聘任制度不健全
5、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或记者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单纯追求利益。
6、传媒职业规范亟待明确,自律意识亟待增强
7、传媒的职业意识,在学术上即“新闻专业主义。
三、解决传媒的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问题应注意:
1、将传媒工作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行业内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道德意识的内化而形成
3、记者的形象、记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循而不是由外在力量控制自己的职业行为,出自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即“自律”。
四、建立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概念: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对象等等之间的关系。
1、网络传播伦理问题
(1)真实性问题:强烈而残酷的竞争促使不少网络编辑心绪浮躁,为 了提高网络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制造假新闻。(2)猎奇心理严重:少数媒体的另类价值观:正面报道是清汤寡水,无滋无味;负面消息才是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却香。
(3)商业利益驱使
2、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
(1)无论网络交往如何具有隐匿性,其行为主体不外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2)对现实社会的公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如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科学人生观等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
(3)发挥专业传播队伍的作用
(4)提高网络传播主体的综合素养是网络传播的必然选择。
(5)网络传播应注意各方面信息的平衡。(6)在主流文化引导方面,建立网络社会健康的道德评价标准。
(7)强化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意识、职业责任和自我约束能力。
3、网络名誉侵权的主要方式:
(1)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内容涉及侮辱、诽谤
(2)通过网络散布他人隐私,使其社会评价降低
(3)在网络论坛和留言板(BBS)上发表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言论
(4)在博客上刊播对他人有侮辱、诽谤的言论和图片
4、大众传播法规包括:(8点)
(1)宪法与表达自由
(2)政务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3)大众传播与司法公开公正
(4)淫秽、色情、暴力等有害内容的传播限制
(5)大众传播与人格权(6)大众媒介传播商业信息规范
(7)大众传播与著作权
(8)新闻法律管理制度
第五章 宪法与表达自由
一、表达自由的概念及其价值 大众传播活动理论与实践中的表达自由涵盖一般国家的宪法中有关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科学研究、文艺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批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和提出建议的权利等条款。
1、表达自由对个人的价值:
自由表达是自我实现的组成部分,是个人增长知识和获得真理的一种手段。
2、表达自由对社会的价值:
表达自由能维持社会稳定,健全民主政治。
二、我国法律关于表达自由的规定
1、言论出版自由(新闻自由)
2、文学艺术创作自由
3、科学研究自由
4、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三、对表达自由的限制
1、内容限制
法律限制的是不可公开的信息; 法律限制的是有害信息;
法律限制的是虚假信息。
2、内容限制的标准
3、学者常提到的原则:恶劣倾向原则、直接
煽动原则、公共福祉原则、必要且最小限度原则、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等。事先限制的三种方式:立法部门法律、行政部门审批、法院的禁令
事后追惩:指在媒介或当时人违反有关法律
和法院禁令继续传播或发表言论后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
第六章 政务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 汶川大地震救灾体现的3个开放:
信息开放、媒体开放、救灾开放
一、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1、知情权的概念及权利主体
(1)知情权,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或“了解权”,在中国台湾、澳门地区又称资讯权。是指利用新闻媒介获得信息的权利,或者说是公民了解公共事务及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信息的权利。
(2)知情权的权利主体:
我国知情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意义 1.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有三类: 第一类是行政机关;
第二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
务职能的组织,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电监会等; 第三类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
单位,如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公共交通等单位。
2.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
等情况的;
(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
当主动公开的。
3、政务信息公开的形式
政府公报、政务公开大厅、政务公开栏、听证会、信息发布会、新闻媒体、互联网、专线咨询电话、电子触摸屏等。
4、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1)促进公众参与国家管理;(2)推动民主政治建设;(3)保障公民权利实现;(4)接受监督,防止腐败;(5)提高行政效率。
5、新闻单位的保密制度
自审,就是新闻出版单位和提供信息的单位,对拟公开出版、报道的信息,根据有关保密规定自己进行审查。送审,就是对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界限不清的信息,送交有关主管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6、泄密所承担的法律责任(1)泄露国家秘密罪
(2)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3)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第七章 新闻传播与人格权
人格权包括主体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肖像、隐私等。
一、媒介(新闻)侵权行为及其构件
1、媒介(新闻)侵权行为: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他人(自然人和法人)人格权的行为。
2、媒介(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需具备四个要件:损害事实、行为人的过错、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的违法性。媒介侵害名誉权的损害结果表现在三方面:即名誉损害、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害。
二、新闻传播与名誉权
名誉权,就是公民、法人享有应该受到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和要求他人不得非法损害这种公正评价的权利。
(一)侵害名誉权的对象 1、自然人 2、法人 3、非法人组织 4、死者
(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
1、方式:侮辱和诽谤。
界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遭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压人名誉权处理。诽谤:新闻或其他作品严重失实或者基本内容失实,损害了他人名誉
侮辱:新闻或其他作品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同,损害他人名誉
2、侮辱的主要特征是辱骂和丑化。诽谤:陈述虚假事实、严重失实或基本内容失实
(三)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与排除
对媒介在面临侵害名誉权指控时经常采用的抗辩手段如下:
1、真实
传媒在面临侵害名誉权诉讼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搜集整理足以证明新闻内容真实性的证据。
2、公正评论 其条件是:
(1)评论依据的事实是真实的,有可靠的事实来源。(2)没有恶意,诚恳庄重。(3)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4)可识别为评论(意见和事实区别开)
3、特许权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是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三、新闻传播与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
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
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和恶意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新闻传播活动中侵害他人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传播内容中公布、宣扬隐私; 二是在采集信息的活动中侵入和生活领域
(三)侵害隐私权的抗辩与排除
1、公共利益
所谓公共利益原则,是指凡是与社会公共利
益有关的事项,或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必须公开的事项,不受隐私权保护。“公众人物”, 包括政府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由于他们的行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其受隐私权保护的范围要小于普通人。
2、当事人同意
3、使不可辨认
四、新闻传播与肖像权
一、肖像及肖像权的概念
肖像权是公民享有的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利益依法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肖像权是法律规定的自然人的人格权。
二、侵害肖像权的三种情况:
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
2、以任何形式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给肖像权人造成了实际损害)。
3、肖像权人虽然同意使用其肖像作品,但使用超出了肖像权人许可的使用范围、使用区域、使用时限。
三、传播活动中侵害人格权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有非诉讼程序和诉讼程序两种途径。
(一)更正与答辩
更正,就是新闻单位发现新闻差错以后,及时发表公告,对差错作实事求是的纠正。答辩,是新闻报道和其他作品的相对人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提出的公开说明或异议。
(二)精神抚慰
精神抚慰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三)赔偿损失
第八章 新闻传播与司法公开公正
一、司法活动及其特征
1.司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诉讼案件的活动。2.司法活动的特征:(1)被动性,不告不理;
(2)强制性,凭借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施;(3)中立裁决性,无利害关系,否则适用回避原则;
(4)独立性,司法独立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5)专业性;司法活动中的人员一般都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6)合法性,严格依法审判。
二、传媒监督司法意义
一是作为司法不公的特殊救济手段; 二在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三是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对具体案件中的司法机关、嫌疑人和被告人提供支持。弊端:
易使媒体对自身角色定位出现错位,妨害到审判独立
四、媒介是否会影响司法审判?
1、什么是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做出判断,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及胜诉或败诉的结论。许多国家都通过法律或者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来禁止和防范这类行为。
2、我国媒体审判的表现
(1)媒体采用煽情式的语言对案件进行片面的、夸张的甚至失实的报道,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的憎恨以及对案件的关注,从而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
(2)在案件报道中直接给犯罪嫌疑人冠上“败类”、“歹徒”、“变态狂”、“少年屠夫”、”淫魔”等称谓,过于简单、主观地分析报道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等。
(3)即使媒体对案件结果的预测与判决结果一致,媒体在案件报道过程中以事实为基准,秉承有理有据、理性客观的原则,这仍然是对审判程序的违反和破坏。这种干预的危害性在于,超越审判程序宣判可能的案件结果,损害了司法的权威,不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4)除了媒体报道不当会对案件审理产生不良影响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媒体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有着中国的国情。
五、媒体在进行司法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1)报道的应该是客观事实,与评论(观点)分开。(2)报道语言应该合法、理性。(3)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或公布审判结果,若有被告人不服宣判提出上诉,或者再判无罪、减刑的情况,媒体应该即时发布跟踪报道。在处理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建关系应坚持的原则:
(1)自由价值优先原则
(2)对限制锁进行的限制原则
(3)关于处理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紧张关系案件时所应设置的审理机构
六、对庭审转播的思考
庭审转播,即用电视转播法院审判现场实况,在各地已经频频出现,但仍属不无争议的新事物。转播包括直播(现场直接转播)和录播(录像后播出)。
1、庭审转播的优点
(1)显著的社会效益
(2)庭审转播符合公开审判原则
2、庭审转播的弊病
一是庭审直播对法庭秩序多少有点影响。二是律师和法官会多少增添一些思想上的负担。
第九章 传媒与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的基本内容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人们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创造活动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二)著作权的客体
1、定义:著作权的客体是指作者创作的以某种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2、著作权客体的要件:
(1)独创性:指可以同他人的作品区别开来的那种个性特征。
(2)复制性:指作品必须是能够固定于某种载体上,并能够进行复制。
3、著作权客体的种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
(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三)著作权的主体
1、定义:著作权的主体是指著作权所有者,即作品的著作权人。
2、著作权主体的种类:(1)作者
(2)法人或其他组织
(3)不是作者的自然人或者组织,也称继受著作权人(依照法律规定接受转让、赠与、继承以及通过委托等获得他人的著作权的)(4)国家
3、著作权的归属
(1)通常情况下,著作权归属于作者。(2)特殊情况下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主要
涉及以下这些情况: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一般情况下由作者享有,但作者所在的单位有权在气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其他人通过合同约定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原初作者对
其作品有完整的著作权,演绎着在演绎前必须征求其原初作者的同意并支付报酬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汇编人享有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四)著作权各项权利
著作权法在保护的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
1、著作人身权:指作者因创作活动而产生的与人身利益紧密联系的权利。由作者独享,不能转让、继承,其受保护期不受限制(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
2、著作财产权:指著作权的主体通过利用作品而获得财产收益的权利。(包括使用权和获报酬权两项)【使用权】
(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广播权(7)信息网络传播权(8)摄制权(9)改编权(10)汇编权(11)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这些权利,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转让这些权利,许可使用或者转让都应当依照约定或者有关规定取得报酬)
1、著作权的转让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项、几项或全部转移给另一个民事主体支配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著作权一经让出,便丧失了该权利。
2、许可使用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授权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情形。
3、法定许可使用
“法定许可使用”,又称“非自愿许可使用”,是使用人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而使用作品,但使用人必须向作者支付报酬。
三、传播者权利
1、传播者权
定义:传播者对自己在传播作品的过程形成的“传播作品”应享有自己的权利,即传播者权。这种权利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传播者通过自己的创作性劳动为原有作品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由此产生了新的作品,获得了此类作品的著作权。另一类情形是,由于传播者的创造性不够,不能获得著作权的保护,因此被赋予另外的权利,即邻接权。
2、邻接权
有一些传播行为,其产生的传播产品的独创性还不足以形成一件新的作品,就成为邻接权保护的对象。由于这种权利是传播者在传播原有作品过程中形成的,是与原有作品相邻的,故称为邻接权。
(二)传播者的权力分说
1、出版者的权利
(1)依据与作者签订的出版合同,享有的对作品专有和非专有出版的权利。
(2)对作品进行编排、装帧、装潢形成版式的权利。
(3)对作品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删减的权利。
2、表演者权
(1)是对作品进行艺术表演而获得的权利,是演员、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通过表演作品获得的权利。
(2)表演者的主要义务是:利用他人作品演出应带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付报酬;使用演绎作品演出,应当取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付报酬。
3、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1)复制传播权。(2)许可权。(3)获得报酬权。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放权(广播组织权)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是对自己通过
无线或有线等方式向公众播放内容的一种控制权。2001年著作权法规定,只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播放的具有独创形式的录音、拍摄、剪辑、编排等,广播电台、电视台都投入了资金和精力,都应受邻接权的保护。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权利
第十章 广告传播法规
一、广告的一般准则 对广告发布形式的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广告中对商品与服务的性能、产地、2、发布虚假广告的责任
(1)作虚假宣传的广告主承担的行政责任,有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公开更正和罚款三种形式。
(2)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的行政责任为: 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网络服务提供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连线的网络服务提供者(ISP),一类是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提供者(ICP)。
四、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有:(1)支付违约金(2)赔偿损失(3)继续履行合同
(二)侵权行为与侵权责任
1、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在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情形下,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一是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二是主观上有过错。
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间接侵权:(1)教唆、引诱他人及故意帮助他人侵权(2)“直接侵权”的预备行为和扩大侵权的后果
2、侵权责任
(1)违约责任
(2)著作权的侵权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三)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1、协商和调解
2、仲裁
3、诉讼
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有表示的,应清楚明白。附带赠送礼品的,应标明礼品的数量和质量。3、广告中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标明出处。、广告中涉及专利的规定
(1)涉及专利的,应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2)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3)禁止使用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消、无效的专利做广告。5、广告不得贬低他人商品或服务。6、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
二、媒介传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其中与媒介有关:仿冒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三、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区分
(一)禁止报纸形式广告
(二)禁止用新闻形式进行企业形象广告宣传
(三)禁止以调查采访形式发布广告
四、违法广告的法律责任
1、虚假广告,应从两个方面加以认定:
(1)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
(2)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所能达到的标准、效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获奖情况等)是否属实。
告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广告业务。
第十一章 政府对新闻媒介的管理及规
定 非法出版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
广电管理部门五个方面职权:
(1)电台电视台的设立审批;(2)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规划、建设
和管理;(3)节目制作、播放、交流、交易和进
出口活动的管理;(4)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的安装
使用和进出口管理;(5)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
第五篇:新闻伦理案例分析
新闻伦理案例分析
学分数 1 周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新闻传播学专业选修课。
基本内容:虚假新闻、隐性采访、庭审直播、煽情新闻、揭私新闻、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等实际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能够运用新闻职业伦理规范分析实际案件与事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提出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
参考教材
1、王强华、魏永征主编:《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魏永征著:《中国新闻传播纲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3、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年版。
4、黄瑚著:《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5、陈桂兰主编:《新闻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教学内容
(第1 周)
第一章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第一节 故意制造假新闻——美国《太阳报》“月球骗局”事件分析 第二节 过失造成假新闻
(第2 周)
1、《中国青年报》“卖淫调查”事件分析
(第3 周)
2、上海《青年报》“中国取消劳教制度”事件分析
(第4—5 周)
第二章 新闻“真实”的代价 第一节 新闻真实与侵犯隐私权——戴安那王妃事件分析(第6 周)第二节 “隐性采访”——程道平诉湖北竹山县电视台案分析
(第6—7 周)
第三节 庭审直播——四川“虹桥案”直播事件分析
(第8 周)
第三章 新闻煽情与炒作 第一节:香港《壹周刊》“刘嘉玲事件”分析
(第9 周)
第二节:台湾“白晓燕案”分析
(第10—11 周)
第四章 舆论监督与新闻审判 第一节:尼克松“水门事件”分析
(第12 周)
第二节:郑州张金柱案分析
(第13—14 周)
第五章 “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 第一节:新华社处理有关山西繁峙金矿矿难报道记者事件分析
(第15 周)
第二节:新闻职业道德问题讨论
编写者:陈建云(讲师)
编写时间:2005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