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
新传法
1.法:一种具有强制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即人类社会用来指导约束社会上各种个体与群体的一套行为规范
2.法与政策:政策是指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
而规定的行为准则,即关于行动方向和原则的指导性·规范性的规定。法是政策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法在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法是成熟稳定的政策,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政策
3.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严密的人民司法制度,包括检察制度·审判制度·侦查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正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4.新闻传播法规:
广义: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识的,用以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规范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狭义: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5.报刊出版禁载内容管理: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的,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6.新闻传播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素: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2)行为人传播了内容直接指向受害人
(3)行为人传播的内容确有造成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事实
(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7.新闻传播与司法的关系:一致性,矛盾性,必要性
8.媒介审判: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的后果两大负面影响:一是亵渎了法治原则,虽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司法审判程序,但能够制造和引导一种众情激奋的舆论氛围,二是导致新闻传播媒体角色错位
9.司法审判:
10.新闻传播机构活动受法律规范外还受相应的国家及地方机关行政手段调控,对新传机构与媒体实施行政监管的中央机构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批准登记制是我国新传事业实行行政管理的手段
11.外国常驻记者是指外国新闻机构派驻中国6个月以上,从事新闻采访报道业务的职业记者。外国短期采访记者记者团到中国采访,应向中国驻外使馆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到中国使领馆办理签证
12.台湾记者始于1987年9月到大陆采访,首派《自立晚报》徐璐·李永得
13.广播电视播出程序监管:
(1)设台的主体资格确认(2)登记事项变更规定
(3)频率的指配规定(4)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资格确认 14记者站:新闻机构根据新闻采访业务的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的派出机构。
设记者站的主体:持有报刊出版许可证,有新闻采编业务的报社和新闻期刊报
15.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新华通讯社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
重大政务新闻:(1)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定(2)重要文件(3)重要会议新闻
(4)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5)中央领导人同外宾会见,会谈时发表的涉及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谈话(6)重要人事担任(7)领导人去世
16.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包括:现任或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
17.新闻发言人:指国家·政党·团体任命的专职新闻发布人员,主要职责是在某一定的时间内就某一事件或时局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18.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1988年,成为世界上唯一对地震新闻与消息发布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国家 1988年8月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地震局颁布《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公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次年4月1日起实施 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防震减灾法》
1998年1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废除1988年规定的2008年12月27日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19.1979年1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率先恢复刊登商业广告。29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电视广告“参桂补酒”以及第一部由外商提供的瑞士雷达表电视广告片。
1994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20.广告发布原则:真实·合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特有)
21.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除特定规定外分三级:绝密(不超过三十年)·机密(不超过二十年)·秘密(不超过十年)
22.新闻出版单位保密制度:
(1)自审与送审相结合的保密审查制度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批准制度(4)新闻发布制度
23.新闻侵权行为:指新闻媒体好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特点:(1)从形式,主要是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损害,以名誉权和隐私权为多
(2)从传播方式,广泛性和迅速性,覆盖面和实效性是新闻媒体追求的两要素
(3)从后果,会对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构成要素:(1)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2)行为的违法性
(3)新闻作品有可指认的对象(4)新闻传播媒体和新闻作者的过错
24.新闻侵害名誉权:名誉是关于公民或法人品德才能信用等的一种社会评价,有社会评价·客观·人格价值评价的特征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誉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构成要素:(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
(3)损害事实的存在(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25.新闻侵害隐私权:隐私权是指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格权利第一个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构成要素:(1)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存在(2)受害人可以被指认
(3)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26.抗辩事由: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的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27.曾格案: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在其新闻诉讼的司法实践上确立了三原则:
(1)诽谤必须是捏造事实,陈述事实不是诽谤
(2)对诽谤罪要有事实真伪的证据,不能凭空指控
(3)判定出版物是否犯有诽谤中伤或煽惑人心的罪名,必须由陪审团作出裁决,不能由法官个人决定
28.1966年,第一部《信息自由法》 美国政府信息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1789年8月《人权宣言》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法律文件 《塞尔新闻法》废除了出版预审制·保障金制·印花税制
29.1895年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 《请定中国报律令》第一次提上议程 清政府新闻传播法规:1906.7《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6.10《报章应守规则》1907.9《报馆暂行条规》1908.3《大清报律》1911.1《钦定报律》另外《著作权章程》《清新刑律》
清末新闻传播法制的评价:
进步性:(1)初步建立了新闻传播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初步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
(2)确立了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闻传播法律制度
局限性:(1)各项新闻传播法制虽然采取了西方现代新闻立法的形式,但其目的却始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清末新闻传播法制对新闻自由保护具有很大的局限
30.新闻统制:就是在“党化新闻界”“以党治报”为出发点,根据各种新闻法令和条例建立各种新闻检查制度和各种新闻检查机构,对新闻传播业进行严格控制
31.中西方新闻法的比较:
(1)西方法治与中方人治差异
(2)西方国家法制与中方执政党纪律的作用差异
(3)西方保障新闻自由与中方管理新闻事业的侧重点差异
启示:(1)尽管出台专门的新闻法,并构建以新闻法为核心的教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体系,具体保障新闻新闻自由和自由权的滥用
(2)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公民的权利为侧重点,不应该媚权媚富媚名,应该保证司法的公正
(3)加强新闻法制的宣传工作,普及新闻法制观念,创建一个良好的新闻法制环境
第二篇: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总结
2011年10月26日,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意见》各卫视频道在晚上7:30-10:00的黄金时间,娱乐节目每周不能超过两档;全国卫视选秀节目一年加起来总量不超过10档,类型不得重复;每个卫视频道必须设一档道德类栏目;减少台湾艺人内地上节目的数量,加强审批控制。》。《意见》明确提出“三不”,即“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从2002年到2007 年,胡锦涛执政团队对新闻政策有具体调整,如对宣传工作提出“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及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其一,胡锦涛强调“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类似说法曾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出现,但却是第一次明确用于新闻政策。其二,胡锦涛强调“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
江泽民新闻政策的核心是“舆论导向”,而胡锦涛更强调“舆论引导”。在“六二〇讲话”中他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舆论导向”与“舆论引导”看似差异甚小,实则侧重不同。“舆论导向”重在严控媒体,而“舆论引导”则试图以柔性手段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检索一年间的人民网(二〇〇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日),“舆论导向”在新闻标题中出现仅二十五次,而“舆论引导”出现了一百一十四次。“舆论导向”原是“**”后中共新闻政策的第一关键词,现在它的位置发生了微妙变化。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将奥运期间的管理办法常规化。这一决定,和二〇〇八年五月一日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扩展了国内外传媒的空间。
42011年10月11号 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 去年颁布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第61号令),彻底清查电视滥播广告的行为 对此《通知》要求,禁止在片头之后、剧情开始之前,以及剧情结束之后、片尾之前插播任何广告;在非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15分钟、黄金时间影视剧持续播出时间不少于25分钟后,方可依据61号令规定插播商业广告。影视剧头尾禁插广告禁止播出涉性广告 影视剧头尾禁插广告
禁止播出涉性广告
通知还强调希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认真执行每套节目每日黄金时段公益广告播出数量不得少于4条(次)、全天公益广告播出时长不得少于商业广告总量3%的规定 中共十三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加强热点问题的弓I导和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2004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从草拟到广泛征求意见,到删除对媒体的限制性条款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有关灾难报道和突发事件以及信息公开的政策演变 2001年8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根据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特点和加强管理的需要,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修改和废止不相适应的法规,及时把有关政策通过法律程序转为法律法规。2009年10月12号,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广电总局17号令)进行了修订,并于9月8日颁布了修订后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 国务院1997年8月11日发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我国现行广播电视法律体系中的“龙头”。该条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业进入了个法制化的轨道,对推动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该条例较多的是约束性的条款,对被管理的广播电视机构的职权和职责及其工作人员的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规定。这样就可能会因机构的职权不明,工作人员职责和权利义务不清而不利于工作。我国在2 0 07年1月1 7日国务院第1 65次常务会议上也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保障。但这种保障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相关法规还有待健全。1998年8月3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不久,最高法院副院长提出判定新闻媒介侵害名誉权的主要标准是两条:一看报道是否真实;二看是否有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如果媒体报道“严重失实”或“主要内容失实”或有诽谤内容就会构成侵权 《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1990年)、《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4)《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4年)、《电影管理条例》(1996年),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实施。中国 正在和世界接轨 我国已经成为以立法来管理网络传播的国家,如单独颁布了一些对于网络媒体的管理规定,如:《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003年以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地陆续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等成为公共话题。业界也已开始从政治制度和法律角度着眼这方面的研究。这些新制度的建直反映了我国新闻管理制度的渐趋成熟 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近日表示,广电总局已审核批准594家国内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 广电总局日前下发《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文字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电视剧文字质量管理。该通知自2011年7月l曰起执行。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厂告法》的颁布实施,报业的广告经营走上了正轨,政策界限逐步明确 199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台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1994年中宜部再次发出《关于坚持小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1995年、1996年两次科歼座谈会贯衡这一政策措施,l997年,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使这这一政策措施部门法规形式予以确立,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活动和经营活动有明确的约束,报业的广告经营、发行经营逐步成为相对独立于采编部门的“经济实体” 17 1997年3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报业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转化内部报纸为内部资料.对质鞋高、会效益好的内部报刊可改为正式报纸,州2000年6月底摹本完成了内部报l刊转化工作.取消了内部报m系列 1996年l2月.“两办”《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管理的通知》,提出要 重点转化内部报刊,压缩行业报刊,要求“今后二年内,公扦发行的报 总量摹本持平,着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 2001年下半年.大门终于开肩了一道缝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 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1997年3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报业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转化内部报纸为内部资料.对质鞋高、社会效益好的内部报刊可改为正式报纸,到2000年6月底摹本完成了内部报刊转化工作.取消了内部报刊系列 2010年广电总局禁止使用英文缩写词语:NBA WTO等 1999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规定: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包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集团”。200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明确指出: “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现有试点基础上,组建若干大型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的组建,突显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发展方向,也是我国新闻改革取得成效的一个显著特征。23 2003年,中央电视台根据事业发展的整体目标,提出“三个强化,四个确保”的目标,即“强化管理、强化改革、强化创新,确保导向正确,确保事业发展,确保安全播出,确保经营创收”。逐渐确立了由重规模、重数量的粗放、外延式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的发展模式。
199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遵守宣传纪律。意见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新闻阅评制度、新闻调研制度、新闻通气会制度、形势报告会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谈话制度。[1411996年9月,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了舆论导向“祸福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成为新闻工作的头等大事。
2003年年初,李长春在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代表座谈时谈道: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三贴近”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前提,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之后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提出要加强舆论监督,十四大报告中指出: “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完善监督机制,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置于有效的监督下。”16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大:一是许多电台、电视台开设了专门节目,报纸开辟专栏,加强舆论监督,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其三分之一的节目内是批评报道,积极推进各级政府工作;二是各种大案要案、贪污腐败事件、特大事故、灾情的报道更为迅速、及时,如成克杰案、胡长青案、厦门走私案等都在媒体上得到公开、深人的报道,不仅使社会公众享有更充分的知情权,也敦促社会和政府完善机制.27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06年颁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十一五”期间,以修订、制定新闻出版、著作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到1995 年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颁布实施,报业的广告经营走上了正轨,政策界限逐步明确.29 1993年7 月31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折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1F.“有偿新闻”的通知》,规定“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分开”、‘新闻活动与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 1994 年中宣部再次发出《关于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1995 年,1996 年两次召开座谈会贯彻这一政策携施,199了年,中宣部)’一电部、新闻出版署和中国记协联合发出《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卜规定》,使这一政策措施以部f }法规形式予以确立,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活动和经营活动有了明确的约束报业的J’告经营、发行经营逐步成为相对独立于采编部门的‘褚经济实休”。“据不完全统计,从997 年3月到2000年3 月,中国记协共受理举报1627 件,联合职能部门或贵成各地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1999 年仅报纸一顶,就有27 家报社违纪违规受到不同程度处罚。由于我国新闻T.作的特殊地位和体制造成的这一’‘怪胎”,本应该依靠新闻媒介和从业者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竟然不得不成为政策解决的“模块,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并未根除。只有报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公平竞争,以及新闻媒介的职业自律,才是彻底消灭“有偿新闻”的根本方法。
1996 年‘两办”37号文件明确指出:报刊业的治理重点是转化内部报刊。1997 年3 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干报业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转化内部报纸为内部资料,对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内部报刊可改为正式报纸,到2000 年6 月底基本完成了内部报刊转化工作,取消了内部报刊系列。31 1996 年12 月,“两办1,37 号文件《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管理的通知》,提出要“重点转化内部报刊.,压缩行业报刊”,要求“今后三年内公开发行的报刊总见杀本持平,着重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今后不再批办省部级以下的行业报、企事业报.’。遵照文件提 出的治理原则,新闻出版署利用3 年时间重点压缩了一批‘’行业报刊”和‘小机关报刊”,截至2000 年6 月底共压缩报纸324 种。1999 年8月“两办再次发出《关干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各地厅局的635 种报纸,进行撤消和划转,提出“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各司局所办报纸一律撤悄或划转、各地厅局不办报,原有的要划转”。根据这一政策措施,到2000 年12月,被划转到其他报社或报业集团的厅局报纸达550种,仅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就要了7 家报纸,干是又带来一次报纸“更名潮”,报业市场烽烟再起。
2001年下半年,大门终于开启了一道缝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 17 号文件,转发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千意见》,对我国传媒的‘1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介”经营给予了政策性放行
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极大地推进了新闻政策的法制化发展,同时,拓展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报道空间。
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相关规定主要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关于严禁淫秽物品的规定》(1985年)、《关于严历打击非法出版物的通知》(1987年)、《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1990年)、《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1994),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行政法规。近年来,国务院加紧制定发布了一些管理大众传播媒介的行政法规,如《音像制品管理条例》(1994年)、《电影管理条例》(1996年),这些行政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管理。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1996年党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均出现“舆论监督”的概念。1990年以后,舆论监督的概念被写入中国的法规,例如《报纸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1993年后,这个概念被写入中国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八条。
1990年颁布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2001年12月12日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2005年1月10日颁布的《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2005年2月7日颁布的《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2005年9月25日颁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等。可以说,新闻法制建设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变得日益迫切起来,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制定专门的新闻法。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中央批准,新闻立法筹备工作1984年正式开始,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共同组建成立了新闻法研究室,并在到全国各地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了《新闻法》草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闻法在我国迟迟没有出台。1997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10年新闻出版法制建设要建立以《出版法》、《新闻法》和《著作权法》为主体及与其配套的新闻出版法规体系
2009年7月
广电总局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
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
第三篇:《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CD)
A、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
B、物
C、新闻媒体
D、政府、公民、法人、社会团体、群众团体
2、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BD)
A、物
B、智力成果
C、新闻媒体
D、新闻行为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有(ABCD)
A、消极的权利和积极的权利
B、约定的权利和要求保护的权利
C、消极不作为的义务和积极作为的义务
D、接受法律制裁的义务
4、有关于新闻传播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A新闻法律关系是根据新闻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
B新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C新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D新闻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5、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
A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B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C宪法原则
D实际恶意原则
6、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为言论和出版自由,其内涵包括(ABC)A、言论自由
B、出版自由
C、新闻自由
D公共利益原则;较少限制手段原则 ;事后限制原则;明显而即刻危险的原则;法律规定明确、限制精确的原则;绝对禁止原则
7、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三种新闻法规形式有(ABD)
A《新闻法》 B判例法 C英美法系
D写在《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8、英美国家各种判例法案例有(ABCD)
A、李尔本叛国案
B、约翰.威克斯案
C、1996年诽谤法案
D曾格案和沙利文案
9、境外新闻媒体派出机构与记者的管理方法主要有(ABCD)
A、申请批准注册制
B、限制采访许可
C、控制新闻源(接受采访者)D、参看《关于加强对境外记者采访事项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
10、广告发布的三条基本原则是(BCD)
A、禁播丰胸广告、增高广告、医疗广告、保健品广告、减肥广告
B、广告必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C、合法
D、真实 11广告发布中被禁播的有(ABCD)
A、丰胸广告B、增高广告C、医疗广告D、保健品广告和减肥广告
12、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有(ABCD)
A、违法行为(新闻作品已经发表)
B、损害事实
C、因果关系
D、主观过错
13、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有(ABCD)
A、行使舆论监督的职能和权利
B、公正评论
C、权威的消息来源、受害人同意
D、公众人物和公共兴趣、合理使用
14、新闻侵权的责任承担有(ABCD)
A、停止侵害
B、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C、赔礼道歉
D、赔偿损失
15、煽动罪的特点有(ABCD)
A、表述方式的非理性
B、内容的非事实性
C、直接面对公众,即公然散布
D、具有导致反常行动的目的
16、煽动罪的五项罪名有(ABCD)
A、煽动分裂国家罪
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C、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D、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
17、泄密罪的三种罪名有(ABC)A、泄露国家秘密罪
B、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D、泄漏国家领导人隐私罪
18、新闻保密制度具体分为(ABCD)
A、坚持自审和送审制度
B、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
C、采访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批准制度
D、新闻发布制度
二、名词解释
1、法治
法治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是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其基本含义是执政者以法律、制度限制、制约国家权力,依法合理地运用公共权利,形成普遍遵守法律和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的状态。
或: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2、法制
法制是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3、新闻法制:
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
4、新闻法律关系
是指新闻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5、重大政务新闻
重大政务新闻,主要指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新闻、有关领导人重要公务活动、重要人事任免、领导人去世等。
6、新闻发布会制度
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或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提问的一项社会活动。
7、媒介审判
新闻报道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的行为。通常发生于案件审理过程之中,主要表现是,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其事实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以至是失实,其影响往往是煽情的,其后果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审判在不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
8、新闻危害国家安全罪
是指利用新闻作品煽动分裂国家,以造谣、诽谤或其他方式颠覆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利用新闻媒体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这是最严重的新闻犯罪形式。
9、侵权行为
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以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
10、新闻侵权
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11、人格权
是指人格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公民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12、新闻职业道德境界
特指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接受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新闻职业道德修养之后达到的新闻职业道 德的觉悟程度或所形成的新闻职业道德品质状况与情操水平。
13、新闻道德评价
新闻道德评价在整体上说,是主体通过自我评价或者他者评价对所涉新闻行为、新闻品质的价值判断活动,核心是对新闻行为道德性的评判与反思。
14、抗辩事由
指在侵权案件中,被告针对原告提出多恶指控和请求,提出一切有关免除或者减轻其民事责任的主张。
15、国家秘密
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6、新闻统制
就是在“党化新闻界”、“以党治报”为出发点,根据各种新闻法令和条例建立各种新闻检查制度和各种新闻检查机构,对新闻传播业进行严格的控制。
三、简答题
①、法治与法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1)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密切相关,没有国家则无所谓法制,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只有在现当代民主之国家才能产生和发展。2)法制是指以法为核心的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使相对静态的制度的综合;而法治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略,是动态的过程。3)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联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②、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联系:同属上层建筑,本质一致,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进步。(目的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相互包含性)。
区别(形成方式不同、实现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不同):(1)新闻法制以国家意志出现,确定性、程序性、制裁性;职业道德以社会意志出现,没有明确的制裁性;(2)新闻法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以权利为本位;职业道德以义务为本位;(3)新闻法制调整的是需要国家权力干预或保证的社会关系;职业道德则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调整人们的行为;(4)新闻法制具有强制性,以他律为主; 职业道德具有诱导性,以自律为主。③、新闻法律关系的内容(新闻权利与新闻义务)有哪些?
新闻权利:1)消极的权利,即自主地以各种手段采集信息的权利。(freedom from)
在公开场合或约定场合,记者有自主采集、访问的权利,他人不得干预。2)积极的权利:自己有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如对负有信息公开义务的政府索取信息的权利。(freedom to)对负有特定的信息公开义务的主体,记者有索取信息的权利。3)约定的权利,即在征得他人许可的前提下,采集他人所控制的信息的权利。4)要求保护的权利,即权利人的正当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诉诸法律、要求保护的权利。
新闻义务:1)消极不作为的义务:即义务人抑制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如新闻记者有依法不得揭露国家机密的义务。2)积极作为的义务:即有要求义务人按照权利人的要求做出某种行为的必要性,如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国家机关有义务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公开。3)接受法律制裁的义务,即义务人一旦侵犯权利人的利益、接受国家强制措施的必要性。如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严重侵犯了被采访对象的名誉权就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④、清末报律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有哪些? 主要内容:《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钦定报律》、《钦定宪法大纲》其中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这是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中作出赋予臣民言论出版自由的规定,对于清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言禁、书禁、报禁是个有力的突破,形式上颇具资产阶级法制色彩。历史进步性:(1)初步建立了新闻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初步确定了言论出版自由。清末新闻法由《钦定宪法大纲》以及《大清报律》等其他五部主要法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令等构成,在体系结构上与欧日趋同。(2)确立了一系列有进步意义的新闻法律制度。首先,在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上,清末新闻法最初采取了批准制,但随后在1908年的《大清报律》中确立了注册登记制,由此彻底开放了报禁,顺应了时代潮流。在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上,清政府首先改新闻的事先审查制度为“存查”制度。1911年的《钦定报律》将1908年《大清报律》规定的时限审查制度改为当日送交主管部门“存查”的制度,其目的虽然是加强政府对报业的管理,但较先前的坷严规定已有相当放宽,与当时西方新闻法的潮流是一致的。其次是确定了更正制度。《大清报律》第八条规定“报纸记载失实,经本人或关系人申请更正或送登辩误书函,应于次日照登。”第三是规定了报刊的禁载事项,《大清报律》规定的禁载事项有6条。历史局限性:(1)各项新闻法虽然采取了西方现代新闻立法的形式,但其目的始终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末新闻法的制定与国家社会的变革进程及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保障新闻从业者的言论、出版自由,而是清政府力求用法来控制报馆,保证其求新、变法政策的贯彻和推行,以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2)清末新闻法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具有很大的局限。一方面,《钦定宪法大纲》所规定的言论、出版各项自由,既被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还要受到皇帝的制约。另一方,由于中国缺乏法制传统,新闻法规定的各项先进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⑤、目前我国报刊出版秩序方面存在的较为突出的违法违规现象及其根源是什么?(1)未经批准擅自出版报刊;(2)假冒报刊名称出版;(3)转让刊号和出版权;(4)盗印报刊。根源:号的稀缺性(计划管制与自由市场相脱节)。
⑥、新闻发言人与发布会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新闻发言人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3年4月,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设立新闻发言人的目的:加强同外国驻京记者或临时来访记者的联系,向他们提供中国的情况,阐明中国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基本局限在中央一级人民政府。
(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
新闻发布会蔚然成风,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无不建立起新闻发布会制度。发布会的内容: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问题相关,主要涉及到企业开业、产品上市等商业活动。结果容易演变成赠礼品、拉关系的铺张腐败等现象。
1993年新闻出版署颁布了《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等级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实行登记与审核制度。其中,企业开业、产品上市等商业活动不宜举办新闻发布会。要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遵守发现和法律、贯彻节俭精神。
(三)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新闻发布制度进入改革阶段,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1)抗击非典后期: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布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开展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在突发事件应急、政府政务公开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2)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催生的新闻发布是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2008年29届北京奥运会,我国政府对中外媒体采取全方位开放策略,是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又一新的里程碑。⑦、新闻媒体报道自杀新闻的失当之处及其防范有哪些?
失当之处:
1、过分强调群体:公众人物,大学生;
2、文字报道的不当:用语耸人听闻,对死者充满同情;过多描写自杀细节;煽情式、渲染式的报道方式
3、将自杀原因简单化;
4、缺乏反思自杀的报道;
5、在版面编排上常置于显著版位;
6、图片、照片使用及网络自杀。
防范:
1、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切忌将自杀行为描绘成勇敢的、负责的、值得学习的或者赞赏的行为。2、报道中应不附加照片,不应让读者看到直接的自杀现场,更不能将自杀者的遗容公诸媒体。
3、不对自杀方式进行详尽的描述,避免绘声绘色如同讲故事一样。
4、媒体报道时切忌把自杀行为描写成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悬案,但也不能过于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件事引发的悲剧。
5、切忌在报道中暗示自杀是人们面对重大人生困境:如破产,考试失败、被性虐待、开除学籍等的唯一解脱方法。
6、将死者描述为反抗社会黑暗面的勇士,会导致心灵脆弱者误认为社会崇尚自杀行为而盲目效仿。
7、对于因为某种疾病,例如抑郁症、酗酒等引起的自杀,在报道时要同时介绍这类疾病的可治愈性。同时,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告知其可以获得的援助和帮助。
8、媒体还可以对自杀未遂的严重后果,如脑功能受损、全身瘫痪等进行描述,以避免个体选择自杀做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⑧、新闻侵害名誉权和新闻侵害隐私权的区别有哪些?
1、侵权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一般是采取无中生有、侮辱、诽谤等方式贬损他人的人格,从而使其名誉受到损害;而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则多为非法获取、扩散有关他人私生活的事实,干涉他人私生活等等,从而使他人的内心安宁受到搅扰。前者散布的是虚假的情节,后者披露的则是真实的情况。
2、侵害结果不同。对他人名誉的侵害,肯定会造成人格的贬损、名誉的降低;而对他人隐私的侵害,则未必造成名誉的降低,有时甚至会提高他的声誉。
3、处置权不同。隐私权包括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或公开,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三项内容,其中有关个人信息的保密并非绝对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将其公布于众,也可以授权他人公开发表,也就是当事人可以放弃这部分隐私权;而名誉权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对当事人的评价,这一权利不可放弃,他不能自行或授意他人贬损自己的名誉。
4、责任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赚、赔偿损害等方式,而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
四、论述题
①、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主要有哪些表现与原因有哪些?
表现:“有偿”新闻;“新闻敲诈”;虚假报道;不良广告;格调低俗;抄袭剽窃;不正当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对象比例失衡;不正当竞争;网络信息的安全畅通。
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强大的冲击,部分新闻工作者受其影响,忽视了“国家利益”、“政治利益”、“群体利益”只求自身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2、新闻行业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任何行业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我国尚未走向规范的新闻媒体行业,因为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和权威性,在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滋生腐败,其一句简单的评论就可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同时我国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其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这种比较特殊的地位也容易出现行业不正之风。
3、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要或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但仍有记者将其视为一纸空文,我行我素,屡屡犯禁。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未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
②、结合实际谈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立法的进展情况及呼吁新闻立法的必要性。
1)对新闻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作了相当充分的论证:一方面要保障新闻自由,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限制、制裁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言论。
2)对新闻法的各方面内容作了广泛探讨。除言论、出版、新闻自由外,诸如:知情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诽谤、更正和答辩、新闻报道与司法、追惩制和预防制、舆论监督、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禁止淫秽、著作权等等,皆有涉及。3)新闻法研究领域的争议得到全面展示。难点九条:(1)新闻法早出台还是晚出台;(2)新闻法应立足现实还是理想的超前的;(3)是否允许私人办报;(4)新闻自由;(5)新闻的功能;(6)舆论监督;(7)法律责任;(8)新闻仲裁制度;(9)新闻工作者自律。
新闻立法的核心在于破除人治;媒体权力也应该受到制约;信息公开权力不足以保障公民知情权。实际:
(一)腐败不断加剧,怨声载道,是怎么来的?同样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途中,美国当年有媒体开展的“扒粪运动”,我们却在那里大搞“正面宣传”,从1987年-2010年被绳之以法的120名省部级高官,没有一个是由媒体从发现蛛丝马迹开始,步步深入揭发出来的。我国新闻体制是本地无法揭发本地贪官,又因为禁止跨地区监督,不准媒体揭发外地贪官。这等于是创造了令贪官放心的舆论氛围。
(二)我国贫富悬殊越拉越大。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28上升到目前的0.48(欧洲与日本在0.24~0.36左右)。而且,1%的人口掌握了41.4%财富,财富集中度畸高。招商银行联合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相当于中国总人口0.2‟的人,持有相当于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0万亿元的近一半资金。不让媒体向决策层及时输送贫富悬殊的信息,不利于国家微调税收和分配政策;不让媒体向全社会输送这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就不能形成缩小基尼系数的社会动力。
(三)许多全局性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两年爆发性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是怎么回事?政治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其理由还可有一说,但是像领导干部及其配偶财产公开、党政机关“三公问题”、各地普遍建政府大厦、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太大、药品流通环节问题多导致药费奇贵等问题,群众议论纷纷,解决起来并不像政治体制改革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传媒也是无所作为,并不是他们不敏感,视而不见。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借口下面,传媒偶尔触及皮毛,都要冒很大风险。以至于有某特大城市下令传媒不得讨论孩子上幼儿园难、上小学难,以及大量居民被狗咬伤,怎样处理人与狗的关系的问题,传媒也只好遵命。我们过去总是认为,要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媒体要配合,不挑开引起不安定的矛盾,安心“把蛋糕做大”。结果让以上几方面的问题不断积累,堆积如山,结果造成更加严重的不安定因素。
(四)“文革”回潮是怎么来的?无论反右、大跃进和大饥荒,还是“文革”,都早已过了档案保密期了,可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很少让出版社出版披露这些巨大灾难和严重错误的著作。这是导致现在出现“文革”回潮、称赞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增加了一股新的阻力。
③、结合案例论述媒介审判的特征、危害,并谈谈新闻媒体应如何避免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的 特征:1)多发生在刑事审判中,被报道对象多是民愤极大、影响深广的“非自愿性公众人物”,被报道者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媒体往往打着顺应民意的旗号,乐得“落井下石”。2)为体现媒体所标榜的公正的社会立场,媒体对被告一方往往“一棒子打死”,在事实的选取上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这就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来。3)“媒介审判”的事件一般具有重要性和显著性,由于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媒体对此类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可读性的事件趋之若鹜,对这些事件进行长时间、大容量、一边倒的宣传和炒作,形成一种齐声挞伐的舆论氛围,给公众以错误的印象,使公众服从于这种格调一致的错误认知。这样一来,司法机关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迫于舆论所造成的各种压力,很可能会对一些案件做出不公正的判决。
“媒介审判”的危害:
1、对刑事案件不合理的定性违背了《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和《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即“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在民事案件结案之前抢先做出倾向于一方的报道则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确认的诉讼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2、容易摧毁公众对法院的信任,也就容易摧毁了法治的基础。
3、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使媒体自身承担不利的后果,如妨碍民事诉讼会受到法院的处罚;不正当的定性、定罪更可能被诉名誉侵权。
方法:
1、判决前,不对案件做定罪、定性式的报道;
2、不应指责诉讼参与人正当行使诉讼权利的行为;
3、平衡报道,不做诉讼一方代言人;
4、对案件报道中涉及的某些群体予以特别的关切:(1)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2)对妇女的特别保护
5、对涉密案情不详细报道;
6、评论一般应当在判决后进行,批评性评论要特别注意:
(1)批评性评论内容不外是涉及实体和程序两大领域,而质疑和批评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程序违法行为无损司法公正。(2)批评性评论应当持“谨慎”态度,应对素材要严加核实,力求事实典型,评论公允,而不宜不加选择,铺天盖地。(3)批评性评论应当抱有善意,将正当批评与侮辱和谩骂区别开来。(4)批评性评论应当避免针对法官个人的品行与学识,对事不对人。④、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握“限制公职人员名誉权与保护舆论监督” 两者之间的平衡? 确立“实际恶意”原则
主观上的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损害后果,但是希望或者放任结果的发生,类似于“实际恶意”原则中的“明知故犯”。
重大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而没有预见,类似于“实际恶意原则”中的“严重失职”。
确立“事实—评论分离”原则
1)假事实——要求“内容基本真实”
2)发表不当评论:明明知道评论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仍然进行评论。A 评论所依据的事实是否是真实的——如果评论者并不知道所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或者没有理由知道事实是虚假的,即使事实真的是虚假的,也不应负责。B 纯粹的评论本身是否构成侵权——事实己得到确认为真实的情况下,就该事实发表的评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认为是侵害被评论者的名誉。3)表达侮辱性言辞
确立“公职人员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区分开来”的原则
公共事务范畴:政府官员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以政府机关的名义行使或活动;人事务范畴:政府官员以自己名义行为,这些行为是对其作为一般公民所享有的自身权利的行使。
如披露官员在私人交往中贪图便宜、在家庭和婚姻关系上有过不诚实行为,对这些隐私的披露所引起的纠纷是否可以看作名誉侵权,关键在于这些行为是否与被披露者的公职的适应性有着直接或较为密切的联系。⑤、案例分析:“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 新闻采访行为,请你对该案例进行新闻道德评价。2011年10 月23 日晚上,深圳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王娟的家中,一通乱砸后,对她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她的丈夫杨武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做声,眼睁睁看着妻子遭此横祸,一个小时后才悄悄报警。犯罪嫌疑人杨喜利涉嫌强奸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报道这条新闻,多家媒体的记者找到杨武家,用摄像机、相机、话筒和录音笔将杨武及王娟团团围住,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逼问事件的经过,尽管《南方都市报》此前的报道已经描述了受害人王娟的精神状态,称她“自事发后一直躺在家中不愿见人,也不愿与人对话,不吃不喝,精神失常,还时常撞墙”,并有自杀行为,但蜂拥而至的媒体依然找上门,一直逼问到王娟用被子捂住脸,杨武痛哭流涕地下跪哀求。在这些饱受伤害、内心脆弱的受害人面前,媒体的强势将他们的尊严和隐私狠狠践踏。
评价:首先,应确定新闻传播行为的动机。当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事件进展,为受众提供全面的信息的动机是善的。记者应当秉承诚实、公正、人道的原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记者的动机并无善意。他们捕风捉影,窥探隐私,不惜牺牲受害人的尊严隐私为代价,以博取受众的关注。他们的动机其实受到个人私利和商业利益的驱使。
其次,记者进行采访报道的手段是存在很大争议的。记者公然闯入受害人的住所,将话筒伸向一个完全不愿意讲述自己悲惨经历的受害人面前,并将他们的哭泣、无助彻底地暴露在镜头之下。这是手段完全无视人文关怀,是不符合人道主义原则,不符合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其次,记者的采访报道行为达到的效果是恶善共存,但恶大于善。受众确实通过记者采访的文字和画面了解了事件的某一个部分,但是这些远不能展现事件的原貌。记者片面的过度关注受害人的状况,却忽视了跟进案件发展情况和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受众大量的质疑和批判足以看出记者采访报道行为的效果。
最后,从案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来看,存在善的动机导致恶的效果以及恶的动机导致恶的效果两种情况。当然那些为了个人私利和商业利益而进行采访报道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善的动机带来了恶的效果,在道德评价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行为呢?如果恶的效果是因为在目前客观条件下无法预见的,或是虽然可以预见但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依然可以认为这些行为是善的。但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小伤害或者缺乏道德责任感,则这个行为善恶值得商榷。在“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中,为了客观全面的报道案件,对受害一方的报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报道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那就应该尽量避免。记者可以预见采访报道行为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可以规避的,但是记者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小对受害者的伤害,所以记者的报道行为很难被认定为是善的。⑥、案例分析:“茶水发炎“报道行为,请你对该案例进行新闻道德评价。
2007年3月19日,某媒体刊发“茶水发炎”的报道,称一家媒体为“考察”医德医风,导演了“茶水验尿”事件,让记者以茶水冒充尿液,到10家医院化验,竟然有6家查出阳性。茶水居然也“发炎”,即“患者”有“炎症”。在媒体对“医德败坏,毫不负责”一片抨击之声中,丁香园网站负责人李天天倡议:“有人用茶水泼了医生一身脏水,医生要用茶水证明自己的清白。”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自愿自费以实验证明:茶水当成尿验,九成化验单呈假阳性。评价:动机:善,舆论监督,考察医德医风。手段:不正当,不符合道德规范。记者故意设“圈套”,向医生提供了虚假病史,谎称自己“尿痛”。记者冒充患者,提供假尿液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效果:恶,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而且会误导广大公众,使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升温。
从案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来看,存在善的动机导致恶的效果。如果恶的效果是因为在目前客观条件下无法预见的,或是虽然可以预见但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依然可以认为这些行为是善的。但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小伤害或者缺乏道德责任感,则这个行为善恶值得商榷。记者可以预见采访报道行为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可以规避的,但是记者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小对受害者的伤害,所以记者的报道行为很难被认定为是善的。
第四篇: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熟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熟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熟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熟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第二章宪法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宪法概述
了解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政治制度
掌握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掌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我国的选举制度,熟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了解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三节经济制度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熟悉我国宪法规定的经济形式的种类,各类经济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各类经济形式的基本政策。熟悉国家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的保护。
第四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章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的开办与审批、旅行社的经营等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行社概述
了解旅行社概念和法律特征,掌握旅行社分类,掌握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第二节旅行社设立
掌握设立旅行社的条件及设立旅行社的程序,熟悉旅行社分支机构的设立,了解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的管理。
第三节旅行社管理
掌握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公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节旅行社经营
掌握旅行社的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掌握旅行社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四章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人员权利义务及有关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
考试内容:
第一节导游人员管理概述
熟悉导游人员的概念;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及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应当具备的条件;掌握导游证的性质、申请领取导游证的程序;熟悉临时导游证的申请领取条件及程序;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的联系与区别;熟悉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掌握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年审制度和等级考核制度内容。
第二节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掌握导游人员依法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掌握导游人员依法享有申请复议权和提起行政诉讼权;掌握导游人员必须履行的九项法定义务;熟悉对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行为的管理。
第五章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熟悉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熟悉旅游经营单位旅游安全管理的工作职责,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概念、分类及其处理程序。
第二节旅游保险法律制度
掌握保险、旅游保险的概念、保险合同、旅游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含义,熟悉保险合同的内容。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人的含义。掌握旅行社责任险合同的客体、保险金额和索赔等内容。
第六章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出入境管理、旅游者法律地位、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出入我国国境管理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掌握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及申请办理,掌握其有效证件的管理机关,熟悉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法定权利义务及限制,掌握出国旅游管理法规制度。
第二节外国人入出境管理
了解外国人入出境法律管理内容,熟悉外国人入出我国国境权利义务及限制,掌握外国人入出境检查制度。
第三节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
熟悉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中的人员检查,熟悉交通工具检查、行李物品及货物的检查。
第七章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旅游交通概况、旅客航空运输法律规定和旅客铁路运输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交通概述
了解旅游交通的概念及其特性。
第二节旅客航空运输管理
了解旅客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准则,熟悉我国民用航空禁运规定,掌握旅客运输凭证,掌握行李运输凭证,掌握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旅客的责任,掌握航空运输承运人对旅客随身携带物品的责任,了解承运人责任的免除事项减轻规定,熟悉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
第三节旅客铁路运输管理
了解铁路运输企业的基本义务,熟悉铁路运输企业义务的含义,掌握铁路运输合同及铁路运输企业在旅客运输方面的规定,掌握旅客乘车条件的规定,掌握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的规定。
第八章食品卫生和旅游住宿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食品卫生法律制度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旅游业治安管理及有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食品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了解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熟悉我国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熟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对食品卫生的管理,掌握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管理、卫生许可证制度、食品标识管理;了解食品卫生监督制度规定,了解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监督员及其职责,掌握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对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第二节旅游住宿管理法规制度
了解旅游饭店星级评定依据,熟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了解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方法,掌握旅游饭店星级检查、复核及处理制度。了解开办旅游住宿企业的治安管理,掌握旅馆经营中的治安管理,了解旅馆企业开办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管理,掌握严禁在旅馆内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第九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国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文物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使考生树立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考试内容:
第一节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熟悉风景名胜区的等级划分及其管理,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掌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利用。
第二节人文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范围,熟悉人文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掌握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
第三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熟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了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
第二节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
掌握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掌握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了解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了解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第十一章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投诉、旅游投诉管辖、旅游投诉的受理、处理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自觉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考试内容:
第一节旅游投诉概述
掌握旅游投诉概念,了解旅游投诉与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掌握旅游投诉者与被投诉者的有关内容。
第二节旅游投诉管辖
熟悉旅游投诉的管辖原则;掌握旅游投诉的级别管辖、地域管理。
第三节旅游投诉的受理与处理
熟悉旅游投诉受理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旅游投诉受理、处理的程序、内容和形式。
第十二章福建省地方性旅游法规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我省地方性旅游法规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了解旅游发展的有关规定;熟悉旅游者的权利义务;掌握旅游管理的相关内容。
第五篇:《政策与法规》
《政策与法规》考试大纲
总体目标:
通过本科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有关旅游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从而使考生成为精通业务知识、熟悉政策法规称职的导游人员。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
熟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熟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掌握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熟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
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熟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 宪法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宪法的概念及其地位,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宪法概述
熟悉宪法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政治制度
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熟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三节 经济制度
熟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熟悉宪法规定的经济形式的种类,各类经济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国家对各类经济形式的基本政策。掌握国家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的保护。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合同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合同的概念、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与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以及违约责任等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合同法概述
掌握合同的概念,熟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熟悉订立合同主体的资格,掌握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要约及要约邀请、承诺以及格式条款等相关内容。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熟悉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履行等相关内容。
第四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掌握合同变更和合同转让等相关内容。
第五节 违约责任
掌握违约责任的概念、违约责任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可抗力等相关内容。
第四章 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行社的概念、旅行社的设立审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等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旅行社概述
了解旅行社概念和法律特征,掌握旅行社的旅游业务。
第二节 旅行社的设立
掌握设立旅行社的条件和设立旅行社的审批,掌握旅行社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了解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的管理。
第三节 旅行社的管理
掌握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公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节 旅行社的经营
掌握旅行社的经营原则和经营规则,掌握旅行社、导游人员、领队人员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等相关内容。
第五章 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人员权利义务及有关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导游人员管理概述
熟悉导游人员的概念,熟悉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掌握导游证的性质、申请领取导游证的程序,熟悉临时导游证的申请领取条件和程序,熟悉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掌握导游人员计分管理制度、年审制度、等级考核制度和出境游领队证管理制度等内容。
第二节 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掌握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掌握导游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熟悉对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行为的管理。
第六章 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安全和旅游保险管理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了解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熟悉旅游经营单位旅游安全管理的工作职责,掌握旅游安全事故的概念、分类及其处理程序。
第二节 旅游保险法律制度
掌握保险、旅游保险、保险合同、旅游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含义,熟悉保险合同的内容。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概念,掌握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保险人的含义,掌握旅行社责任险合同的客体、保险金额和索赔等相关内容。
第七章 旅游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出入境管理、旅游者法律地位、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我国国境管理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掌握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及申请办理,熟悉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权利义务及其限制,掌握出国旅游管理有关制度。
第二节 外国人入出境管理
了解外国人入出境法律管理内容,掌握外国人入出境检查制度,熟悉外国人入出国境权利义务及其限制。
第三节 出入境边防检查管理
掌握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熟悉运输工具及人员的检查,掌握行李物品及货物的检查。
第八章 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交通、旅客航空运输和旅客铁路运输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
了解旅游交通的概念及其特性。
第二节 旅客航空运输管理
了解旅客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准则,掌握民用航空禁运规定,掌握旅客运输凭证和行李运输凭证,了解承运人对旅客的责任,掌握承运人对旅客随身携带物品和托运行李的责任,熟悉承运人对延误旅客、行李运输的责任及其免除减轻规定,了解承运人的赔偿责任。
第三节 旅客铁路运输管理
了解铁路运输企业的基本义务,熟悉铁路运输有关安全的规定,掌握铁路运输合同和铁路运输企业在旅客运输方面的规定,掌握旅客乘车条件的规定,了解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的规定。
第九章 食品卫生和旅游住宿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食品卫生法律制度和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旅游住宿业治安管理有关法律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食品卫生管理法律制度
掌握食品卫生的概念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了解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身对食品卫生的管理,掌握卫生许可证制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管理、食品标识管理,掌握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二节 旅游住宿管理法规制度
熟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依据,熟悉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了解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方法,了解旅游饭店星级检查、复核及处理制度。
了解开办旅游住宿企业的治安管理,掌握旅馆经营中的治安管理,了解旅馆企业开办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管理规定,掌握严禁在旅馆内违法犯罪活动的规定。
第十章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文物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熟悉风景名胜区的设立,了解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掌握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掌握风景名胜区的利用。
第二节 人文旅游资源管理
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熟悉人文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掌握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
第三节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
掌握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内容。
第十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权利、经营者义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了解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概念,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熟悉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熟悉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掌握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熟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
考试目的:
检查考生对旅游投诉概念、旅游投诉管辖、旅游投诉的受理和处理等规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 旅游投诉概述
掌握旅游投诉概念、旅游投诉者与被投诉者等相关规定。
第二节 旅游投诉管辖
熟悉旅游投诉管辖的概念、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指定管辖。
第三节 旅游投诉的受理与处理
掌握旅游投诉受理的概念和条件、受理的程序,掌握旅游处理的程序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