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

时间:2019-05-12 06:3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

第一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0年第20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

现就税务机关检查调增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问题公告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 1 —

理或处罚。

二、本规定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以前(含2008年度之前)没有处理的事项,按本规定执行。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分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

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2010年11月1日印发 校对:所得税司

第二篇: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15号公告《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及解读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以及相关规定,现就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公告如下:

一、关于季节工、临时工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二、关于企业融资费用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三、关于从事代理服务企业营业成本税前扣除问题

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如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其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四、关于电信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如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需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五、关于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六、关于以前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

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七、关于企业不征税收入管理问题

企业取得的不征税收入,应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进行处理。凡未按照《通知》规定进行管理的,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八、关于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九、本公告施行时间

本公告规定适用于2011及以后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公告的解读

【发布日期】: 2012年05月09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实施后,各地征收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政策执行问题,希望总局统一口径,便于各地执行。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依据税法的规定,于近日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15号,以下简称《公告》)。现对《公告》内容解读如下:

一、《公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针对各地执行税法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公告》主要明确了企业雇佣季节工等费用扣除问题、融资费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以前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不征税收入管理问题以及税前扣除规定与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协调问题。

二、企业支付给季节工、临时工等相关费用如何扣除?

根据《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应作为工资薪金,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雇佣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因此本《公告》明确,企业支付给上述人员的相关费用,可以区分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后,准予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三、关于企业融资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如何进行税前扣除,现行税法没有具体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的原则,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公告》明确: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四、关于从事代理服务企业营业成本税前扣除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支出)应当允许据实扣除,期间费用除税法有明确规定外(比如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一般也允许据实际扣除。对于从事代理服务的企业来说,与该项收入相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属于营业成本,还是属于期间费用,不仅税企双方存在争议,而且各地税务机关认识也不统一。针对上述情况,《公告》明确:从事代理服务、且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及佣金的企业,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属于企业营业成本范畴,并准予在税前据实扣除。

五、电信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问题

经纪人、代办商代电信企业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不是提供居间服务或咨询服务,而是直接向电信企业提供销售劳务,因此,电信企业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属于劳务费支出,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原则,应当准予据实扣除。但是考虑到已销售的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在当期是否形成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防止税收政策漏洞,作适当限制是必要的。针对这一情况,《公告》明确规定:电信企业为发展客户、拓展业务过程中(如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等),需要委托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其实际发生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六、企业筹办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如何在税前扣除?

根据《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以按企业当年收入情况计算确定扣除限额。但是,对于在筹办期间没有取得收入的企业发生的上述费用如何进行税前扣除,未作具体规定。考虑到以上费用属于筹办费范畴,《公告》明确,企业筹办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直接按实际发生额的60%、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的筹办费税务处理办法进行税前扣除。

七、企业以前发生的应扣未扣支出如何进行税务处理?追补确认期限为什么定为5年?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企业由于出现应在当期扣除而未扣除的税费,从而多缴了税款,以后发现后应当准予追补确认退还,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得改变税费扣除的所属,应追补至该项目发生计算扣除。

对于追补确认期的确定,根据《征管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可以将追补确认期限确定为5年。此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第六条规定,企业以前未扣除的资产损失也可以追补确认,其追补确认期限也不得超过5年。未扣除的税费与未扣除的资产损失性质相同,因此,两项政策应当保持一致,追补确认期限均不得超过5年。

八、企业不征税收入应符合哪些管理要求?

答:《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了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需要符合的条件。为加强对不征税收入的管理,《公告》重申企业取得不征税收入,应按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进行管理。如果企业管理条件或其他原因,无法达到财税[2011]70号文件规定管理要求的,应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九、企业实际会计处理与《税法》税前扣除规定存在差异的,如何协调?

答:根据《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但企业按照会计要求确认的支出,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如折旧年限的选择)的,为减少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调整,便于税收征管,企业按照会计上确认的支出,在税务处理时,将不再进行调整。

第三篇:查增的所得额允许税前弥补亏损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公告第20号,以下简称《公告》),就查增的企业所得税额允许弥补以前亏损、补缴税款问题及相关处罚问题进行了规定。纳税人学习《公告》应该注意以下要点。

以前亏损可以弥补

《公告》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

例1:税务机关2010年12月对A公司2008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A公司2007年之前无亏损,2007年亏损-1000万元,2008年盈利600万元(全部弥补2007年亏损),2009年亏损-50万元。检查后,税务机关查增A公司2008所得100万元,即2008年盈利应为700万元。

根据上述政策规定,税务机关查增2008年的所得额100万元,可以弥补2007年尚未弥补的亏损-400万元,仍有未弥补的亏损-300万元。A公司可以不补缴2008企业所得税。但必须调整以后的可弥补亏损额。

查增所得额不可弥补以后的亏损

根据《公告》规定,查增所得可以弥补以前亏损,弥补后仍有所得额的,应按规定计算少缴税款,但不得弥补检查所属以后的亏损。

例2:例1其他条件不变,税务机关查增A公司2008所得500万元,即2008年盈利应为1100万元。可弥补2007年亏损-1000万元,但不能向后弥补2009年的亏损-50万元。因此,A公司应补缴2008年企业所得税(1100-1000)×25%=25(万元)。同时加收滞纳金(从2009年6月1日计算到2010年12月15日,563天)250000×5÷10000×563=70375(元)。查增后应逐年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查增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后,如对以后所得额和税收造成影响的,应该按规定调整以后的所得额,并相应重新计算相关应纳税额,补缴少缴的税款。

在例1中,虽然A公司可以不需补缴2008企业所得税,但结转弥补的亏损额随即发生了变化。在查增2008100万元所得额之前,A公司2009年可弥补亏损(-1000+600)=400(万元);2009年又继续亏损-50万元,2010年可弥补的亏损额为-450万元。查增2008100万元所得额之后,A公司2010年可弥补的亏损额为-350万元。

例3:假设例1其他条件不变,A公司2009年盈利350万元。当年未缴企业所得税,弥补以前亏损-400万元,还剩-50万元留待2010年弥补。查增2008100万元所得额后,则A公司2009年可弥补亏损额为-300万元,因此需补缴2009年企业所得税(350-300)×25%=12.5(万元)。同时加收滞纳金(从2010年6月1日计算到2010年12月15日,198天),125000×5÷10000×198=12375(元),并且2010年没有可弥补亏损额。

通过以上举例可以看到,如果当年有留待弥补的亏损额,则查增企业所得税额后,就必然对以后企业所得税造成影响,因而必须对以后相关的可弥补亏损额予以调整,并重新计算以后相关的企业所得税额。直到没有亏损弥补的为止,即允许弥补亏损的最长时限为5年。

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条文

以上只讨论了弥补亏损、补缴税款和加收滞纳金的问题。通常,查增企业所得税额后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对企业进行处罚。公告第20号规定:“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根据其情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这一表述似乎显得比较笼统。而《关于企业虚报亏损适用税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5]190号)则说得比较明确:在行为当年或相关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适用《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在行为当年或相关未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适用《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适用法律予以处罚方面,《公告》与国税函[2005]190号文件是一致的。现就以上3例讨论处罚问题。

在例1中,A公司查增2008年100万元所得额后,没有在行为当年(2008年)或相关(2009年继续亏损,2010年尚未汇算清缴)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事实,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例2中,A公司查增2008年100万元所得额后,当年少缴应纳税款25万元。不仅要如上计算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还要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可处以罚款0.5倍~5倍,罚款额12.5万元~125万元。

在例3中,A公司查增2008年100万元所得额后,虽然当年未少缴应纳税款,但相关(2009年)少缴应纳税款12.5万元,同样适用《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可处以罚款6.25万元~62.5万元。

2008以前事项按新规定执行

查增2008之前的所得额,按以前规定是不能弥补以前亏损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对纳税人查增的所得额,应先予以补缴税款,再按《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给予处罚。其查增的所得额部分不得用于弥补以前的亏损。显然,公告第20号更符合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精神。公告第20号作出新规定,允许查增所得额先弥补以前亏损,等于国税发[1997]191号文件的相关规定同时作废了。

注意公告生效时间

《公告》自2010年12月1日开始执行。那么在12月1日前,尚未到公告开始实施时间,仍然适用国税发[1997]191号文件规定,查增的所得额不得弥补亏损,应先补缴税款。

例4:例1其他条件不变,检查日期2010年11月,则A公司不得用查增的所得额弥补亏损,应缴2008企业所得税100×25=25(万元)。同时加收滞纳金(从2009年6月1日计算到2010年11月15日,533天),250000×5÷10000×533=66625(元),并可处以罚款12.5万元~125万元。当然,既然先补缴税款,以后的可弥补亏损额就不必调整了。

第四篇: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发布日期: 2014年05月28日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有关规定,就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反映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便于理解和执行,现对公告解读如下:

一、关于企业接收政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近年来,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事项日益增多。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改制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级人民政府将其拥有或控制的经营性资产划拨给国有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情况。对于此类事项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在实际税收征管和纳税申报过程中,税企双方经常出现理解不

一、引发分歧的情况。公告对该类事项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一)企业接收政府投资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国有资产作为股权投资划入企业,属于政策性划转(投资)行为,按现行企业所得税规定,不属于收入范畴,因此,企业应将其作为国家资本金(资本公积)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另外,由于该项资产价值通常由政府在划转时直接确定,因此,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可以按其实际接收价值确定。

(二)企业接收政府指定用途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国有资产无偿划入企业,凡划出单位或业务监管部门指定了专门用途,且企业已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进行了管理,就具备了财政性资金性质,因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进行税务处理。其中,无偿划入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应按该项资产实际接收价值确定不征税收入。

(三)企业接收政府无偿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无偿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无偿划入资产,属于上述

(一)、(二)项情形以外的(税法另有规定除外),企业应按政府确定的该项资产的实际接收价值,并入当期应税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政府没有确定接收价值的,应按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应税收入。上述处理的政策依据是: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收入总额分为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应税收入三类,显然,该项收入如果不属于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就应当属于应税收入。

二、关于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包括股东赠予资产、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接收原非流通股股东和新非流通股股东赠予的资产、股东放弃本企业的股权,下同),凡作为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处理的,说明该事项属于企业正常接受股东股权投资行为,因此,不能作为收入进行所得税处理。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凡作为收入处理的,说明该事项不属于企业正常接受股东股权投资行为,而是接受捐赠行为,因此,应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2011年以前,保险公司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5项)应按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计算扣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45号)规定,从2011年起,保险公司提取的各项准备金应按财政部的会计规定计算扣除。对于此前尚未衔接转换的,即仍按中国保监会有关规定计算扣除的,应将两者之间的差额调整2013应纳税所得额。

四、关于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从核力发电企业的实际运作看,核电厂操纵员的培养费用是一项持续、必要和生产运行紧密相关的投入,是发电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职工教育培训支出。因此,公告明确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可作为核电企业发电成本税前扣除,同时强调,企业应将核电厂操纵员培养费与员工的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区分,单独核算。

五、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八条规定: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

在实际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未超过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之所以做出上述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税会差异,尽可能使税收与会计协调一致,方便纳税人纳申报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但15公告施行后,部分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在固定资产折旧税会差异的处理上存在分歧,公告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明确。

(一)企业会计折旧年限短于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的协调。《企业所得税法》

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的、合理的成本、费用准予在税前扣除。企业会计折旧提足后,在剩余的税收折旧年限已没有会计折旧,但由于前期已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进行了纳税调增,也就是说,税收与会计之间差异部分已实际进行了会计处理,因此,应当准予将前期纳税调增的部分在后期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减。这样处理,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基本原则,也与15号公告第八条规定不冲突。

(二)企业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的协调。如果企业固定资产采用的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法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视同会计与税法无差异,按15号公告规定应按会计年限计算折旧扣除,不需要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减。这样处理,大大减少纳税调整成本,符合15公告的立法精神。

(三)会计上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折旧的税会差异协调。根据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进行纳税调增。另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由于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进行纳税调增,并未税前扣除,所以,尽管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已经减少,但此时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并未调整,仍可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计算折旧扣除。这样处理,符合税法和15号公告的立法意图。

(四)会计与税法折旧方法不同导致的税会差异协调。一种情况是,企业按《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公告明确其按加速折旧办法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而不必按15公告规定看会计上是否已按加速折旧处理。另一种情况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采油(气)资源企业费用和有关固定资产折耗摊销折旧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49号)规

定油气企业在开始商业性生产之前形成的开发资产,准予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8年。按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油气资产计提折耗。在采用产量法计提资产折耗的情况下,会形成税会差异,如果单纯套用15公告的规定,会导致折耗(折旧)得不到及时扣除,违背《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基于此,公告明确,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在计提油气资产折耗(折旧)时,由于会计与税法规定计算方法不同导致的折耗(折旧)差异,应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六、关于公告下发前上述事项的企业所得税衔接处理

为充分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做到政策有机衔接,公告明确适用于2013及以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2013年以前发生的上述事项尚未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可按本公告规定执行。对于手续不全、证据不清的,企业应及时补充完善。考虑到企业2013汇算清缴前接收政府或股东划入资产,事项比较复杂,补充相关证据和手续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公告将补充完善时间延长到2014年底,到期仍未完成的,一律按税法规定严格处理,防止企业滥用该政策。

第五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

【发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8号 【发布日期】2018-02-01 【生效日期】2018-04-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8号

随着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纳税信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纳税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现就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评价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新增下列企业参与纳税信用评价:

(一)从首次在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宜之日起时间不满一个评价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设立企业”)。评价是指公历,即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评价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企业。

(三)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

二、本公告第一条所列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时限如下:

(一)新设立企业在2018年4月1日以前已办理涉税事宜的,税务机关应在2018年4月30日前对其纳税信用进行评价;从2018年4月1日起,对首次在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宜的新设立企业,税务机关应及时进行纳税信用评价。

(二)评价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和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税务机关在每一评价结束后,按照《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发布,以下简称《信用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限进行纳税信用评价。

三、增设M级纳税信用级别,纳税信用级别由A、B、C、D四级变更为A、B、M、C、D五级。未发生《信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所列失信行为的下列企业适用M级纳税信用:

(一)新设立企业。

(二)评价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

四、对纳税信用评价为M级的企业,税务机关实行下列激励措施:

(一)取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二)税务机关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

五、企业(包括新设立企业)发生《信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所列失信行为的,税务机关应及时对其纳税信用级别进行调整,并以适当的方式告知。

六、除上述规定外,纳税信用管理的其他事项按照《信用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七、本公告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信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二项同时废止。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2018年2月1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查增应纳税所得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处理问题的公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