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崇头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崇头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自2006年领导班子换届以来,崇头镇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紧紧围绕“项目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面推进各项工作,201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39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01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06、2007、2009、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优秀集体。现将五年多来崇头镇领导班子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一是稳定和发展食用菌产业,该产业是我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以来倡导无工业蜡种植,开展食用菌安全整治,积极推广二次套袋和发展黑木耳生产示范基地,2006—2010年我镇食用菌种植数量保持在1500万袋上下,稳定了食用菌产业,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推广茶叶种植、竹笋两用林和高山蔬菜等生态高效产业。目前我镇种植茶叶1790亩,2010年新增种植面积500亩,完成竹笋两用林改造700亩,年产值达350万,发展紫番薯300余亩。三是工业发展取得突破。2006年成功引进了投资1360万元的云和恩沛新型建材厂,并于2009年完成了对该厂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小水电,目前有水电站13个,年产值400多万元。
(二)抓旅游产业培育,促进一产向三产转变
充分利用崇头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培育,加速产业转型和升级。一是举办云和梯田开犁节,提升云和梯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7年以来连续五届成功举办开犁节,每年有数千名摄影爱好者到云和梯田采风,吸引数万名游客到梯田参观,短短五年,云和梯田成为中国三大梯田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二是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扎实开展云和梯田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景区总投资6000余万元,已完成投资4839万元,我镇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政策处理,确保了项目的无障碍施工,2011年5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于6月3日开园。投资600多万,做好下垟、坑根、梅竹三个旅游特色村创建工作,下垟村成功创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三是扶持旅游休闲产业,新发展农家乐11家,支持特色农产品种植,把梯田老茶、大米等绿色农产品推向市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三)抓项目建设,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1.全面提升我镇、村两级道路条件。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通上康庄路,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五年来完成崇头至栗溪17.5公里康庄路建设,梅竹、坑根通村公路和通景公路拓宽工程,高芽至黄地12公里通村公路、过境公路等重点公路项目,极大改善崇头交通条件。
2.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一是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各村完善了卫生清洁设施,完成对各村的该栏改厕、路面硬化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做好栗溪、崇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显著改善各村环境卫生面貌。二是进行危旧房改造和旧村改造。2009年以来完成危旧房改造180户,启动4个旧村改造项目,涉及农户88户,大大提高村民居住条件。
3.努力做好土地开发工作。2006年以来我镇共实施土地项目10个,全部完成验收,土地整理后耕地面积314亩,新增耕地72.4亩,2007年以来我镇土地开发项目后续耕种率达到100%。
4.全面铺开中心镇项目建设。崇头镇自来水厂完成85%,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工程量30%,完成农贸市场土地平整预计8月底可以完工,启动将军桥景观改造工程和崇头村中心村整治项目。
二、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按照 “五个好”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基层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一)切实加强镇班子自身建设。加强镇委自身建设,从制度建设入手,重新修订了各项工作制度,加大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力度,增强班子整体工作效能。坚持领导干部夜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班子成员素质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个体工作分工负责,提高科学执政水平。
(二)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服务水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和“网格化管理,阳光服务”为契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服务意识和水平。按照市、县的统一部署,创新载体,展现特色,扎实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健全活动机制、制度,完善活动资料台账,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三)健全全镇干部作风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目标管理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和任务,形成了个个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担子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修订和完善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加强效能监督,实现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的规范化,实现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管理。
三、统筹兼顾,实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把统筹协调作为推动发展的一个工作方法,坚持突出民生为本,总揽全局、协调发展、兼顾各方,有效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1.全面开展合作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截至目前全镇共有8647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1%,全镇基本达到了医保全覆盖,切实构筑起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0年全镇1378名60岁及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每月发放养老金。16到59周岁人员参保养老保险2074人,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积极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全镇共有五保户24户,实行集中供养,户院挂钩、分散供养。有农村低保280户381人,重度残疾人10人。切实做好低保户和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工作,及时发放低保补助金和重度残疾人补助金,保证困难群众的正常生活。
3.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计生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人口普查和计划生育政策等相关内容宣传活动,制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争创标创工程,坚持“实数计生”,加强计划生育源头管理,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宣传“优生两免”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落实好部分计生家庭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重视安全和稳定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整治活动,防止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防汛防旱、森林防火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各项防灾救灾工作,基层防汛体系显著完善,各村抗灾自救能力大大增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健全村级治安调解组织。做到矛盾纠纷
有报必调,调解率达100%,对疑难纠纷邀请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法律指导员进行联合调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消除在基层。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根据信访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以及信访代理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公开决策,加强值班和信息工作,落实值班制度、信息零报告制度以及班子成员重大信访问题包案责任制。保证崇头的社会稳定和谐,为崇头各项事业建设提供保障。
五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发展经济的路子还不够宽,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镇村集体财力还比较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群众的思想观念还相对落后,发展思路和办法不多,就业、保障、教育、卫生、居住环境等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并根据崇头镇的实际情况,坚持观念上的创新,切实做好优势转化文章,化解制约因素,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发展才是硬道理,我镇班子将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加快发展我镇各项事业,在发展中解决遇到的问题,带领和团结全镇人民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中共崇头镇委员会
崇头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21日
第二篇:云和县崇头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云和县崇头镇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云和县崇头镇科技特派员阮秀春
来源:丽水市科技局网站 发布时间:2007-3-23 9:
43根据市委办、市府办的“丽委办「2005」77号”文件精神以及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我们对入驻的云和县崇头镇开展较全面、较深入的综合性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自然环境条件
崇头镇地处云和县西南部,介于东径119゜29’北纬28゜02'内。镇政府距离县城10.5公里,东临沙溪、雾溪乡,南临大湾乡、沙铺乡,西临黄源乡,北临赤石乡,总面积65.75平方公里。为云和县第二大建制镇。崇头镇境内四面高山环绕,以西南部白鹤尖山峰余脉向内部延伸,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低丘缓坡和小盆地,经世世代代祖辈们的开发,形成了层层梯田。崇头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度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较为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境内溪流密布,水系众多,水源充足,水质甘洌,四周小溪流自上而下汇入崇头溪,崇头溪由西向东,贯穿而过,并将崇头镇一分为二。
全镇下辖13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07个村民小组,人口为9238人。镇内共有耕地面积7513亩,其中水田面积7387亩,旱地面积126亩;山林面积63153亩(其中:用材林34579亩,经济林3822亩、竹林9596亩)。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山地土壤层较厚,植被繁茂,植物的地域水平性和垂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耕作地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历史上一直以种水稻为主,且产量高,品质好。
二、经济发展情况
1、农业方面。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宣传“三农”政策确保农民增收,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开展板粟、云和雪梨、加州李、黑木耳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5年共计种植香菇1300万袋,预计香菇净产值达3250万元;黑木耳700万袋净产值2800万元;食用菌生产稳定。现有2519亩云和雪梨,2005年产量80吨,产值12.8万元;260亩加州李,2005年产量25吨,产值5万元;板栗2242亩,2005年产量50吨,产值20万元;毛竹95965亩,年产值约200万元。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突显经济效益。镇党委、镇政府积极鼓励异地综合开发,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来抓,认真搞好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培训5期629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684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7.8%。2004年我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3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48元,比去年增长236元,同比增长9.39%。
2、工业方面。全镇现有工业企业78家,其中私营企业14家,个体企业64家,工业产品有小水电、木制玩具等。2004年投入技改资金300万元,实现工业基础总产值3712万元,比上年增长5%。全力扶持竹木加工业,积极主动为企业出谋献策,积极引导企业向县工业园区入园生产,目前为止从崇头镇入户到县工业园区的企业共7家,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又在岩下村的钾长石开发项目进行招商,现已成功引进龙泉市投资者投资80万元进行开发,还引进深圳新世纪饮用水科技有公司在我镇出资40万元,并购原武岱峰泉水厂,扩大了该厂的生产规模。根据本镇食用菌产业规模大、区位优
势强的特点,积极与福建省投资人洽谈,在崇头镇建立大型鲜菇冷藏保鲜加工市场,拟投资在200万元以上。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过境公路建设。崇头1.9公里过境公路是云和县重点工程之一,但由于房屋拆迁安置地未能及时得到解决,过境公路进展一度陷入困境,成为“老大难”问题。为此,镇党委、政府以大局为重,在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重新理清思路,制定了以拆迁安置工作方案,抽出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的人员组成拆迁安置工作组。现已全部完成13户拆迁的安置工作,其中4户拆迁户通过货币安置,9户拆迁户通过房屋安置。目前,13户拆迁户已完成拆除或正在拆除,安置地也已完成放样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安置地内的电线和有线电视光缆也将完成迁移,安置户近日内将投入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
2、康庄工程建设。崇头镇坑根、南山、岩下3个村被列入省康庄工程建设规划,合计总长度6.688公里,合同预算93037万元(不含村级政策处理费用)。该镇树立“修路致富奔小康”的思想,强化工程管理,强化考核监督,目前坑根、岩下村路已完成路基工程,并通过县康庄办验收,南山村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3、整治村建设。洋背村被规划为2005年省级整治村,南山村被规划为2005年市级整治村,镇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创建民主法制村、争创文明村等活动,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使洋背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目前,洋背村已投入资金15万元完成道路水泥硬化880米,其他投资1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新开通村公路建设,村庄道路两侧农作物、临时堆放物和违章搭建物等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4、小康村建设。崇头镇13个村目前已完成7个村的小康村创建目标,砻铺村为我镇今年小康创建村。镇压政府在巩固已有的小康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照小康村的建设标准和对砻铺村进行有步骤、有规划的全面改造。目前砻铺村改厕、改路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将有力地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在2005年实现“小康之镇”的工作目标。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存在问题
目前,崇头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村脱贫致富途径依然不多;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没有取得大的突破;重点项目的实施缺乏资金支持等等。镇财政资金不足是困扰该镇发展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该镇扶持“三农”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展。
2、建议
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应当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精细化的生产。
稳定食用菌产业,食用菌产业一直以来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今后要着力在宣传和技术辅导上下工夫,稳定香菇生产,优化品种结构,发展袋料黑木耳,重点抓好三望栏袋料黑木耳示范基地建设,尽快完成大型鲜菇冷藏保鲜加工市场的建设。
云和雪梨在南方梨产区具有较高誉,所以要大力发展精品雪梨生产。该镇2519亩雪梨分布在下洋、黄地、砻铺等村,现已初具规模,今后要着力在引导农民抓好现有云和雪梨基地的抚育和管理上下功夫,以提高云和雪梨的品质和档次,保证雪梨高产优质而不搞盲目开发。
崇头镇现有毛竹林9596亩,效益均不高,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符合广大农民利益。
立足该镇竹林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竹笋竹林,推广高产高效培育技术
第三篇:县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中共XX县委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2002年12月—2006年7月)
在2002年12月召开的县十次党代会上,本届县委提出了“五句话”发展思路和“六个县”奋斗目标。三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四大班子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县委一班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定思路和目标不动摇,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不断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一、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第一目标,班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三年多来,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突出表率作用,不断强化领导核心,切实增强了县委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1、重理论,强素质,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突出学习重点,认真研读了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新党章、胡锦涛同志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经济、法律、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提高了班子成员政治理论素养。改进学习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驾驭工作和为民服务的能力。推行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在班子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2、顾大局,讲民主,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党的团结就是党的生命。我们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一律提交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集体决策。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县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了县委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并取得了和谐的效果,由于班子成员个体素质高,个人意见能充分发表,集体决策能贯彻实施,形成了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
3、转观念,求突破,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我们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助推发展的先导,提出了“只要你来投资,什么都可以谈”、“视投资者为衣食父母”、“抓发展是政绩,促和谐也是政绩”等指导全局工作的新理念。在工作实践中,创造了企业改制“四个百分之百”、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中坝经验”等典型经验,班子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创新已经成了班子成员的自觉行动。
4、讲勤政,做表率,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坚持对全县工作推行县级领导分线负责制,强化岗位职责、责任追究、个案督办等措施,形成了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县委班子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带头服务一线,带头结对帮扶,带头落实项目,带头促进发展,在核电项目争取、企业改制攻坚、金电淹没补偿等工作中,务实苦干,奋勇争先,很好地发挥了表率示范作用。
5、讲纪律,树形象,建设廉洁型领导班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组织、人事、财经、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监管,从严查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违纪违规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县委班子的廉洁形象。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落实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报告、与班子成员定期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等制度,发现苗头,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切实增强了班子的免疫力。
二、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为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工作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1、以“三句话”为统揽,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县委常委就带头喊响并认真践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带头坚持站在台前抓学习,坐在台下受教育;主动“亮相荧屏”,带头公开存在的问题,承诺整改措施。全县党员干部齐头跟进,广泛深入查找并积极整改思想、工作、作风和形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三满意”活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利益,收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良好效果。构建了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示范机制、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真情为民帮扶机制和民心考核机制。培育了中坝村和下河街两个全国先进典型,得到了贺国强、张学忠、王宁等中央、省、市领导的多次批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对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深度报道,群众的满意率达到了99.76%,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工程”。
2、以中坝村成功治理为契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2002年底,针对中坝村党支部瘫痪状况,县委先后下派两任组织部副部长任支书,使中坝村不仅成为全国基层党建先进典型,而且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我们大力推广“中坝经验”,把选好配强村(社区)支部书记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先后下派183名机关科级后备干部任村(社区)支部书记,公开选拔20名优秀大学生任“村官”,积极回引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和退伍军人到村任职,逐步实现村(社区)支部书记“脱产化”。县财政一次性补助166万元,解决了241个村无标准党员活动室和344个村无电教设备的问题。将在职村支部书记的误工报酬由每月120—150元提高到每月300—400元,解决了基层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十佳村(社区)支部书记”评选活动,充分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创业热情,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3、以抓好“一把手”工程为重点,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坚持“重能力、重实绩、重公认,不唯资历、不唯年龄”的“三重两不”用人标准,把选好配强“一把手”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率先在全市实行干部任免县委常委会、全委会票决制;率先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18名科级领导干部,并将任用干部征求纪委意见扩大到检察院、综治委、计生等部门。分乡镇、学校、医院和非公企业4种类型,成功进行了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收到了群众较为满意的效果。县委每年将一批县级后备干部放到乡镇一线、招商前线锻炼,科级后备干部下派帮村锻炼,切实提高了各级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依法行政、驾驭复杂局面和抓经济工作的能力。率先在全市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队伍管理全过程,实行县级领导分工动态制和科级干部任职动态制,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对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工作全面实施“民心考核”,将干部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
三、坚持以富民兴县为第一要务,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按照县十次党代会确立的“工业立支柱,农业兴产业,三产上台阶,城市升形象,党建出成果”的思路,突出发展主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基本实现了“把XX建成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商贸旅游旺县、民营经济新县、绿色生态靓县、财税收入富县”的奋斗目标。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5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608万元,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69.2%、35.9%。
1、坚持“工业立支柱”的发展思路,“工业经济强县”的格局初步形成。2002年底,我们根据县情,提出集中力量培育“电力、机械冶金、农产品加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总体思路。2003年初,面对33户县属工业企业濒临倒闭、7000多名职工不断上访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企业改制攻坚,全面完成了1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改制任务,创造了“四个百分之百”的改制经验并在全市推广。企业改制的全面完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年多来,我们引进明光电力重组马电公司,引进四川港航公司修建金溪电站,争取到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做大了电力产业。竞卖嘉宝公司国有股份,引进恒诚冶金、金坛电化入驻工业园区,鼓励航星钢铁公司扩大生产,做大机械冶金产业。引进北京荷田薯类、四川七环肉食品、华西饲料、齐祥食品等项目,做大农产品加工业。狠抓技术改造,先后完成兴华药业GMp达标、航星钢铁电弧炉改造、泰兴纺织棉纱等项目的技术改造。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亿元,完成重点技改项目53个。
抓住保留省级工业园区的机遇,创新运作机制,成立了工业园区投资开发管理公司和工业融资担保公司,加快建设“机械冶金工业园”和“轻纺食品工业园”,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初步形成了“一区两园”框架模式,园区规模达6平方公里,为承载招商引资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构筑了很好的平台。目前,已有金鹰电化、天杰普华、金坛电化、恒诚冶金等企业落户园区。通过三年多的努力,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8.8亿元,增加值6.3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13.1%、222.1%,首次实现二产超一产,工业经济连续三年目标考核名列全市第一名。
2、坚持“农业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特色农业大县”的格局初步形成。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加强基地建设,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培育了生猪、葛薯、水果、蚕桑四大特色产业,特色农业大县的格局初步形成。一是突破性发展生猪产业。以四川巨农、四川七环两大良繁企业为龙头,以天杰普华、齐祥食品两个加工企业为支撑,加快了DLY、pIC优质肉猪生产,建成了长梁乡中坝村等5个优质肉猪养殖示范小区,培育了一大批DLY生猪养殖大户,形成了“良繁——养殖——加工”三大产业链。二是稳步发展葛薯业。引进北京荷田、重庆钰峰两家葛薯深加工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首批规划了12个乡镇57个葛根种植基地村,落实面积5600亩,目前全县已种植葛根1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三是巩固发展水果产业。以可口爽公司为龙头,在三坝、河舒、骑龙建立了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示范园3000亩,在中坝、中华等乡镇改良嫁接柑桔新品种4万多株,水果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四是恢复发展蚕桑业。以海峡丝绸、赛克斯丝绸为龙头,带动了12个蚕业基地乡镇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9元,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23.8%、40.9%。
3、坚持“三产上台阶”的发展思路,“商贸旅游旺县”的格局初步形成。三年多来,我们致力于加快商贸流通和特色旅游发展,活跃了城乡市场,促进了地方财政增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强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旅游景区。注册成立了XX相如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聘请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按照4A级风景区标准进行了规划设计。目前,核心景点之一的周子古镇立面风格打造基本完成,景区标志性建筑财神楼也于6月下旬封顶施工,启动了“周子古镇——漫滩湿地公园——太阳岛、月亮岛——中坝村”水上黄金精品线路;启动了漫滩公园建设,首期开发了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等旅游商品。同时,以连锁经营为主体特征,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商贸流通日益活跃。大力发展餐饮业,形成了以相如饭店为中心的“黄金消费圈”和以河舒豆腐系列为品牌的“特色餐饮消费带”,为三产注入了新活力。2005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9亿元,第三产业入库税金4960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52.8%、84.2%。
在抓好三次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领导干部抓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锻炼干部的第一战场,作为目标考核的第一内容,突出重点区域,锁定重点领域,优化招商环境,扩大招商成果。三年多来,四川巨龙、四川七环、赛克斯丝绸等企业落户XX,全县共引进项目233个,到位资金25.4亿元,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前三名。坚持以项目攻坚为载体,按照“申报包装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一批项目”的工作思路,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三年多来,南渠路XX段、退耕还林、人畜饮水、疾控中心等项目得到国家资金扶持,全县共争取项目47个,资金2.1亿元;金溪电站、周河路、河会路等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22个,完成投资11.5亿元。坚持科学规划为龙头,按照“南延、北改、东扩、西进和拥江发展”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了紫苑小区、抚琴小区两个精品住宅小区建设,完成了城区主要干道和出口的改造。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大力推进“碧水、蓝天、宁静”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经营城市成效明显。坚持以开源节流为目标,规范制度,严格监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每年以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连续三年财政收入居全市前列,基本迈入财税收入富县行列。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和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几年来一直保持在1‰以内。强力推动广电事业发展,目前,已开通37个频道,有线电视村通率、入户率分别达到83.2%、46.7%。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民政优抚和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四、坚持以解决群众疾苦为第一责任,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力推动“和谐XX”建设。
1、结对帮扶不断引向深入。县委在组织2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对下河街实施“党员社区扶贫工程”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帮扶范围,全面启动县城11个社区的扶贫助困工程,18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与城乡特困居民结成帮扶对子,93个县级部门、46个乡镇机关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结为帮扶对子,全县1万多名有能力的党员每人联系一户富裕户、帮扶一户贫困户、转化一户“问题户”,实现了帮扶工作城乡全覆盖。
2、群众“八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三年多来,县委坚持“宁可财政紧一点,不让群众难一点”的原则,将城乡17518万名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将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家庭全部纳入医保,将乡镇卫生院从事公共服务的医务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实行定额补助,建成乡村道路606公里;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建立“圆梦助学基金”;全面启动并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和‘零就业’家庭人员救助工程”;前期规划建设县城1.6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每村补助资金1000元,为539个村建起广播站和241个村建起文化站活动室;开展送科技、送农资下乡和免费农技培训活动,有效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八难”问题。
3、安全稳定工作扎实开展。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严格坚持“一岗三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网络,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接待日、干部下访和热点难点问题预警、排查、调处机制,集中力量解决了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杜绝了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开展了“平安XX”创建活动。
总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XX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客观分析,我们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增速较慢、人均占有量偏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产业化水平偏低,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矛盾在一定领域仍然存在,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执政为民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坚定不移地抓班子带队伍,继续坚定不移地兴产业促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地解疾苦建和谐,努力推动XX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
第四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关于□□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的总结
中共□□县委组织部:
按照县委要求,□□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关于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54号)文件精神,狠抓关键环节,及时研究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我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一、严肃纪律,强化措施,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肃换届纪律工作,本着预防在先、教育在先、警示在先的原则,认真开展“八项活动”:开展换届纪律教育活动,采取党委中心组先学,再组织全体镇村干部集中学习纪委、中组部《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县委严肃换届纪律要求,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顾大局、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开展专题承诺活动,镇党政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向镇党委承诺,确保换届纪律工作落到实处;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镇主要领导与每位班子成员和后备干部,对思想不稳定或有不稳定苗头的干部,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开展重点宣传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宣传中央“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营造浓厚的严肃换届纪律氛围;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开展换届风气测评活动;开展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活动;开展换届纪律知识测试活动,用铁的纪律狠刹歪风邪气。
二、精心筹备,严格程序,确保选举圆满成功
(一)高度重视抓筹备。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换届工作,成立
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换届工作领导组,下设组织、秘书、会务、宣传、安全保障五个工作小组,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各项环节准确到位。制发了《□□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起草了各项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工作成绩,对未来五年的全镇工作进行了谋划部署。
(二)规范程序抓选举。一是严格把关,扩大民主,落实代表构成要求。成立换届工作指导小组,始终把扩大党内民主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每个选举单位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指导员,进行驻点指导,确保选举程序规范,各选举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共选出镇党代表□□名,其中党员干部代表□□名,占代表总数的□□%;生产一线代表□□名,占代表总数□□%;妇女代表□□名,占代表总数□□%。二是精心组织,履行程序,切实开好选举大会。在换届选举过程中,镇党委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和程序:乡镇党委换届结构推荐工作组组长讲话;主持人公布推荐职位、任职条件和资格、推荐范围,并提出有关要求;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作5分钟以内的竞职陈述;发放全额定向民主推荐表;主持人作填票等有关说明,参会人员填票、投票,汇总统计。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代表酝酿,使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利通过选举产生。三是注重环节,细化程序,确保实现组织意图。在换届工作中,镇党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镇党代会的有关请示、沟通和批复工作,不允许简化,更不准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保证了选举工作的严密性。镇党委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这次换届选举中,当选人100%符合上级党委的组织意图,确保了当选人-2-
100%以高票当选。
三、选举结果情况。
(一)□□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当选情况
书记:
副书记:
(二)第六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书记:
副书记:
委员:
(三)第六届党委班子当选人员如下:
(四)□□镇人大主席当选情况
(五)□□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当选情况
20□□年□月□日
第五篇: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2002年换届以来,我乡领导班子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广大群众和海内外侨胞的支持下,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敬业廉政,立足**乡实际,理清思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好侨字文章,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现将五年来我乡领导班子的工作简
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五年来,以开展机关“效能革命”和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载体,形成党委中心组、机关干部学习会、基层党校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认真开展十六大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理论涵养,增强在农村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2005年,我乡基层党校工作比较突出,被评为温州市级先进基层党校。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明程度不断提高,03年大藏村被评为市第十二批文明村居。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加强班子民主建设,凝聚团队整体合力,班子的战斗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坚持依法、民主、公开、公正原则,顺利完成两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以创建“五好”党委、“六好”支部为目标,在领导班子中开展“三树一创”,在农村中开展“先锋工程”、“亮身份、当模范、树形象”等活动,真心实意为农村“化纠纷、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员干部队伍良好为民服务形象。加强党员管理,五年来共发展党员38人,同时对15名组织观念淡薄的作出党内除名,不断净化党员队伍。
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五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务实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雷竹笋、杨梅、瓯柑等探索中的效益农业开发初具规模。抓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森林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二)密切“政侨”联系,突出侨务工作。将侨务工作做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加强同侨界的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近年来侨务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五年来,华侨捐资达96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民办实事。五年来,积极争取,集中力量完成了一批实事工程,主要有:**公路二、三期工程;五七省道砂改油;**、大坑康庄工程及各村水泥路;乡办公楼、卫生院、侨联大楼、乡校宿舍楼、幼儿园,大竹坑、大藏、岙口村办公楼;大垟坑移民点,**、**自来水建设等,这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项目相继得到有效解决,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便利。
(三)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双百工程”顺利开展,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建造了敬老院,解决了7位孤寡老人的后顾之忧,贫困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注。上半年,70以上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的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管理、注重服务、完善村级队伍建设,成绩不断得到巩固,多年来计生考核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前年、去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创建深入开展,信访、社会治安、予盾纠纷在基层有效化解,安全生产形势良好,禁毒斗争成绩显著,2005年被评为禁毒工作优秀单位。突发性病疫情防治、防洪救灾、森林防火等,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大防控局面,制定并完善各突发事件预案,有效减少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加强共青团、妇联、老干部、武装等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各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五年来,我乡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2005年全乡实现社会总收入2446万元,比2001年的1471万元增长39.9;人均收入4600元,比2001年的2638元增长74.4,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清正务实形象不断巩固。
**乡虽然地处偏僻的贫困山区,不存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现象,但我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加强业务工作、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有效地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平常学习教育及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极积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同时加强反腐倡廉形势、党纪法规教育,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领导班子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内纪律处分条例》,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发扬艰苦奋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