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06:3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

第一篇: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

让师生的心灵和智识同步生长

在心灵互动的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下面几种途径,创设氛围让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和顿悟。我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满足学生的精神追求,做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实现师生间的思想共享和情感共鸣。

一是情感渗透。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以知识广博启智,以人格力量服众,以深沉思辨达理,以春风化雨润心。

在教《我有一颗感恩的心》一课时,我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天妈妈下班都给她带一块年糕回来,那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一天,外面下着大雨,小女孩望啊望啊,总也看不到妈妈回家,于是,她顺着妈妈回家的路去找,却发现妈妈倒在大树下。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可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她明白了,知道妈妈是放心不下自己,小女孩擦干了眼泪,用手语唱起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泪水、雨水从她小小却又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她一遍一遍唱着,终于,妈妈的眼睛闭上了……

很多学生的眼睛里也都闪烁着泪光,还有些女生轻轻地抽泣起来。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感染了每一颗纯真的心。所有的学生都在用心演唱着这首歌,整个教室涌动着感恩之情。歌声如春雨般滋润着每一个孩子,每一颗善良的心。俗话说,“情通理达”,情感是通向心灵的桥梁。只有感情相通,才能使道理如久旱之甘露,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是艺术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引导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课时,许多学生认为共产主义不可能实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群青蛙比赛爬高塔,到了一半的时候,有些青蛙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了比赛。只有一只最小的青蛙最终到达塔顶,成为胜利者。当小青蛙下来的时候,大家问它是靠什么力量成功的? 小青蛙说:“你们在爬高塔的时候,每爬一级台阶,总是想离塔尖还有很远,越来越没有自信,所以最后你们放弃了。而我,每爬一级台阶,我都抬头看上一级台阶,只向上爬一级台阶,对我来讲都是不困难的。所以,我就一直爬到了顶端。”

三是情境体验。我认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只有经过体验,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例如,在讲《抵制不良诱惑》一课时,我这样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形成对不良诱惑的认识:“生活中诱惑时时处处存在,有些诱惑能促进我们努力奋斗,有些诱惑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你们现在面临这些诱惑,如何去抵制诱惑?”在同学们的思维碰撞之下,许多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产生了:转移注意力法、榜样引导法、后果反思法、利弊分析法、转弊为利法、培养良好兴趣法和自我告诫法,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感受,而且让学生形成了远离不良诱惑的情境体验和认识。

四是躬身力行。我以日常生活为根本点,以角色扮演为生长点,以实践考察为切入点,以反思生活为关键点,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不断完善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真正贯通平时阻隔在学与用之间的壁垒,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师生心灵互动。比如,我把教学延伸到社会大课堂,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考察活动:既有赴蓟县贫困山区慰问的农村体验之旅,还有赴空客A320、天津纺织博物馆、达仁堂药业考察的工业考察之旅,也有赴北京参观红军长征精神教育展的红色学习之旅,参与学生总计可达500人次。还有很多学生志愿在学校周边地区义务献爱心,比如到“宝岛眼镜”服务,利用寒假参加“慰问老教师”的活动,到第一老年公寓义务劳动,有人已坚持10年之久,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心灵互动让教育水到渠成实现师生心灵互动的教学就像春风春雨,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唤醒人、打动人。多年的实践证明,实现师生心灵互动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个人成长以及学校的教学工作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在师生心灵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宽松、愉悦、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了别人,发现了自己,还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了共识,在交流沟通中消除了偏见,形成了学生乐学、易学、活学、会学的面貌。我所带的年级连续多年都取得了高考的优异成绩,其中2008届、2011届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均居全市前列。我所教的三届高三毕业班,共有7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实现了心灵互动的课堂教学,收获的不仅是学生优异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师生在心灵互动中,彼此加深了对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从而追求更高尚的生活,实现了共同成长。

开展师生心灵互动的教学全面提升了我校政治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比如,我所带的年级组内4名教师先后做过市级教学观摩课,其中《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一课2009年3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获得推广。

第二篇: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展开“对话”,让课堂洋溢“语文味”

(江阴市青阳二中 张黎 ***)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对话”,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但获得“语感”,而且要获得“美感”和“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语感,体验丰富情感,品位独特美感,使课堂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魅力和韵味。

【关键词】对话 阅读教学 语文味 语感 美感 情感 【正文】

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体现了当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体现了当代语文教育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特点。“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理解、感悟时所呈现出来的,与文本内蕴相和谐的课堂审美心理状态及其外显的意蕴和境界;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魅力和韵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应以生为本,以语为本,追求一种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追求多层面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心灵对话,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但获得“语感”,而且要获得“美感”和“情感”。

“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对话”,即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语言、情感和美感的认同与赞赏,在长期的濡染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语感,体验丰富情感,品位独特美感,久而久之,学生身上便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

一、通过“对话”,培养良好语感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人们对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①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②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这些作品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

色,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触摸文本的语言,关注、品味语言,和文本“对话”,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用什么样的语言描写刻画的„„努力捕捉课文的精妙处,引领学生细嚼慢品,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1、激活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杨金林先生说得好:“作用于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靠听读者心灵的眼与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与耳就是人生的积累和人心灵的感悟能力。”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文发展、当然也是精神成长的源泉和土壤。教学时,教师必须激发和引导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通过问题“此时此刻你就在威尼斯,你在小艇旁边,你就面对船夫,你想对他怎么说?”“现在四人小组来,推荐一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千方百计吆喝好。能不能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己各国,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形成个性化的理解。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进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威尼斯小艇的船夫的重要。当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情境里,他就会有真实的体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生活,实现了文本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同学们想一想,除了书上用小艇做来的事外,你想想,还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这里王老师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教材,在学生体会“威尼斯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之后,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主动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文本进行开放、平等的对话、沟通、交流,感受小艇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并将我们无法真正体验到的水城威尼斯人们的多彩生活呈现出来。

2、加强言语实践

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与文本进行开放、平等“对话”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在“对话”实践中去理解、体会、领悟、积累。语感的获得不能单靠别人的告诉或纯理性的分析来完成,它必须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亲身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知、领悟、内化、积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实践,并适时给予点拨,把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落到实处。

“对话”可以理解为“你读我读”。“读”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于永正老师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脑海中终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就像杨再隋教授所说:“要充分而有效地读书。读要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以提高读的质量,就像唱歌一样,如果你不去试唱,调子自然也就找不准,文字的意思和蕴涵其中的情感自然无从知晓。”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品味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唐江澎在教学《生命的意义》时,并没有在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上作过多的指导,只是通过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又通过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与保尔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体会到保尔的感情——从内心深处流泻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心悟口诵”,在反复的朗读中用心去拥抱文本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话”也可以理解为“你说我说”,“说”也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例如:《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l)“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2)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文章写荷花的“冒”,内涵丰富,又不易为学生所觉察,紧扣这个语感点,集中精力、重锤敲打。经常组织这样的讨论,学生能带着问题去与课文对话,对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感定能有所提高。

“对话”同样可以理解为“你写我写”,“写”也是语感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③仍以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在学完课文后,王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你想说些什么话来夸夸威尼斯的风景,赞美威尼斯?把你对威尼斯的真实感受,感觉,想法写下来。”这一环节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空间。每个学生此时的理解不同,情感也不同,通过写的形式,引导学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事实证明此刻学生产生的情感易于抒发,也乐于表达。也就是说在王老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威尼斯独特之美,学生有感要发,有情要表的时候,引导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感受书写出自己的情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平台。

二、通过对话,体验丰富情感。

语文学习是学生、教师、文本立体对话的过程,课堂是学生情感交流与体验的重要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语文学习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话”,深入体验文本的情感呢?

1、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学习氛围的体验。学习氛围来自师生间的知识交流、心灵的接触、情感的沟通。许多研究表明:民主、和谐、开放 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情感体验的源泉。教师要切实贯彻新课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美国著名教育家默逊说过:“教育的成功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可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语文课堂上,虽有师生平等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但仍存在着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学习《孔乙己》,学生只能理解这是鲁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学《荷塘月色》,学生只能理解是朱自清对大屠杀的无声抗议„„,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难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喂鸡尚且如此,课堂教学更应该把学生从被灌输、被征服的客体地位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王菘舟老师讲: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的学、自主的学、自觉的学。„„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过程,都应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

因此,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课堂教学活动应营造和谐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愉快、积极的心理状态。只有在亲切平和的气氛中,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和独创见解,才能实现心灵的沟通对话,构建起课堂情感,达成健康情感的熏陶。

2、创设情感情境

课文中有不少文笔优美、情感至深的文章。根据不同的作品,恰到好处地创设情景,采用播放录音、投影图像或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激发感情,让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创设情境法就是教师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人为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与这一情境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

《秋天的怀念》是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更是一篇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应该如何活着的充满哲理的感人作品。整篇文章句句含情,字字带泪,语言精练,结构完美,遣词造句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散发着浓郁的文学魅力!有位教师教学时,通过“披情入文”的方法,进行拓展延伸,把史铁生的其它作品如《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我与地坛》等展示出来,配上忧伤的音乐范读其中一些段句:“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有关庙的回忆》)创设了一种感人的情境,很多孩子(不少听课教师)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通过创设情境,学生理解了作者的那份“深深的爱母情节”,也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母爱,也学会如何去爱母亲,以获得一份情感的碰撞。同时,通过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不易,生命的珍贵。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用“心”写成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教师尊重学生,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创设情感情境,努力架设生活和教材之间的桥梁,学生的心灵就会获得自由,思想的翅膀就能展开飞翔,飞进文章特有的境界,飞进作者的心灵,和文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

三、通过对话,品位独特美感

“什么是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充分利用课文的审美因素,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饱尝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快感。文本是凝固化了的古昔作者的言语,接受美感的前提就是要让这凝固化了的言语重新“活”过来,从而达成今天读者与古昔作者之间的对话。教师要以自己的“对话”实践给学生垂范,把这种经验以暗示、点拨等方式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通过主体体验而获得审美快感。这种“对话”离不开对作品语言的品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自然风物的认识。

1、品味作品语言

文学作品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课文俱为名家之作,文质兼美,凝结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们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人文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修养。细细品味语言,能够体会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了解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中的“饱经风霜”,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个词的呢?如果当时老师只是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接地解释给学生听,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并进而灵活运用它。老师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他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让孩子在“对话”中品味语言文字,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2、赏析人物形象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这种“表达”和“诠释”往往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实现的。赏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先借助于刻画人物形象所运用的手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揣摩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中接受熏陶感染。而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完成的。它既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既可以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完整事件,也可以写人物生活中某些传神的细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关注人物形象的描写,例如:王菘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以诸葛亮的“笑”字设疑,让学生的“对话”“高潮迭起”。“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通过对“笑”的解读,学生深刻理解了诸葛亮这

个人物形象“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ˋ造箭ˊ,而诸葛亮想到的是ˋ借ˊ箭。” “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王老师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这样一来,诸葛亮大智大勇、傲视群雄的英雄本色显露无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拍案叫绝!

3、鉴赏自然风物

精彩传神的写景之文、状物之篇层出不穷,卷帙浩繁。“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材中描写祖国山河、自然风光的内容,往往情景交融,或把自然景物作为人类生活的象征,或寄寓作者某种特殊的思想情感而显示其审美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物,与作者进行对话,揣摩作者隐含在景物背后的思想情感,审美意义。如进行《山居秋瞑》教学时,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通过质疑,让学生走进诗歌所描绘的农村生活的画面,亲眼目睹那方宅、草屋、榆柳、几排桃李,几缕炊烟,几声鸡鸣。当学生真正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与作者心灵相通,就能生发起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深刻体会诗人那一刻弃官归隐的心境。通过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宁静,深邃与和谐,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宛如仙境的优美图,让学生在美的徜徉中获得审美快感。

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276页、418页。②«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985年第十期,转引自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309页 ③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 ④杨辛、甘霖《美学原理》P305,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第三篇:让孩子的个性于课堂洋溢

让孩子的个性于课堂洋溢

在教完“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课后,我突发奇想,问孩子:“如果你是老师,你想给大家布置什么作业?”本以为才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是说不出什么的。但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的点子是如此精彩。

课堂还剩3分钟,我让愿意当小老师的小朋友自愿上去说。一双双小手高高举了起来,嘴里喊着:“我来,我来!”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李小铖,因为他的小手快举到你脸上来了,他学着我布置作业的样子,压低嗓音说:“小朋友们,数学就在我们家里,超市里,公共汽车上。今天回家后,到各个地方找一找平行四边形。”他滑稽的声音逗得全班哄堂大笑。但我却惊讶了,多么了不起的作业!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刘月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家有副七巧板,爸爸说外国人叫它东方魔板。它可奇妙了。都是由一些我们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我建议小朋友都去买副七巧板,拼一些平行四边行,明天拿给大家看。”我连忙夸他知识丰富,趁热打铁地介绍了一下七巧板,希望他们回去尝试拼一拼。

下课了,但孩子们的手仍高高举着,我让他们把想做的作业写下来,再交给我。手里拿着这一张张小纸条,读着这一条条建议,虽然有些话语句不通,但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孩子们真实的情感,让我明白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第四篇:让课堂充满智慧

让课堂充满智慧——南浔区中小学教学校长赴上海

培训心得

12月24日,南浔区中小学教学校长研修班赴上海培训进入第二天日程。这天上午,我们冒着零下五度的严寒,参观考察了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梅陇实验学校。

梅陇实验学校,这所原来薄弱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全国杰出校长、特级教师王永和校长的带领下,提出了“智慧教学”、“阳光少年教育”等办学理念,在短短几年内面貌焕然一新,由原先的中考闵行区倒数第三提升为前三位,教育报、教师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受到教育界同行广泛关注。

在这里,我们有幸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施福涛老师的一堂展示课,并聆听了施老师关于《智慧教学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对“智慧教学”有了一定理解。

以学定教是“智慧教学”的科学定位。在王校长主持下,该校以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潜能开发理论,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需要,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并对“智慧教学”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包括:

——“智慧教学”的内容:“智慧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智慧的教学,包括认知智慧、情感智慧、道德智慧、生活智慧和创新智慧等内容。

——“智慧教学”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建构轻负、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本着教学既要为学生的现实升学负责,更要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修身、学会生活,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教学”的策略:主要是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多元展示,反馈调控,激励赏识,自主建构等方面。

——“智慧教学”的特征:就是教学一体,多维合作,动态生成,情智交融,智慧共享。

学有门道是“智慧教学”的活力所在。该校将“智慧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上,既为学生的现实负责,又为学生的未来奠基。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和反思“六大”环节上的优化,使学生掌握“会学”的门道。

——师生备课突破传统,该校以“学案”为载体,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每节课的课前预习。它的核心就在于:“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年龄特征,分层次地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育目的。”

——智慧课堂六大模式,让学生“会学”有规可循:组织方式——由秧田式为板块式组成;基本环节——由“预习检测、小组释疑、合作展示、反馈巩固、适度拓展”组成。学习方式——由“自主、合作、探究”组成;评价要素——由“学生参与度、投入热烈度、发言精彩度、目标达成度”组成;时间分配——教师不超1/3,学生不低于2/3;角色呈现——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点拨者、引领者、激励者;学生是课堂的自主学习者、小组合作者、智慧呈现者、成果获得者。

——校本作业减负增效,让学生“会学”有劲可使,该校在实践中杜绝了以往作业中各种练习千篇一律、统一要求的做法。坚定不移地进行了作业、练习校本化、班本化的全新改革,起到了减负增效的作用,使其达到了三个效果,即减少了作业量;精选了作业;加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将国家倡导的“轻负担”的新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

——有效辅导锲而不舍,让学生“会学”各得其所,该校推行的“有效辅导”是指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分别辅导。优秀生指导自主探究,中等生拓展提升,后进生夯实基础。在辅导中,既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也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法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化。他们的做法是:从最后一名抓起,从开学第一天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不放弃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多元评价和谐共进,让学生“会学”提纲挈领,该校的“多元评价”是通过“五清”来检测的,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和学期清。“多元评价”在学生学业评价中,既要看绝对成绩,又要看进步幅度;既要看成绩状况,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既要看成绩方面,也要重视精神层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做到在多元中评价,在评价中共进,在共进中发展。

——全面反思循序渐进,让学生“会学”不断提升。该校在反思教师的同时,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了学习效率的有效性。通过引导学生对照预习、上课、作业、检测等发展阶梯,肯定自我、发现不足、循序提升。

学案导学是“智慧教学”的实施方略。该校“智慧教学”基于三个重点来实施:以《学案》为载体的导学、基于“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基于“学生的学”的过程性评价;而“智慧教学”评价的“五度”(参与度、精彩度、关注度、热烈度、达成度),正是学生学习最核心要素的体现。学校教师在备学案中注重高度、效度、广度、力度等,教师从“备课就是备教育”的高度来重视学案设计。

总之,“智慧教学”就是“潜能开发”,就是以激发师生智慧为出发点,以智慧点拨为切入点,以智慧获得为归结点的智慧之旅和心路探寻。因而,“智慧教学”既回归智慧,又高于智慧。

第五篇:让智慧灵动飞扬的课堂

让智慧灵动飞扬的课堂

城关镇西街学校刘站红

3月10日是一个值得加上着重号的日子,当接到要去郑大参加为期3天的第三期“新课标”暨当代名家教学艺术培训会的通知,并得知与会的专家讲师团有徐长青、黄爱华,柏继明这些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教育专家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兴奋,激动,期盼,渴望,同时又有些许的不安,喜的是终于能和这些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思维碰撞,忧的是毕竟学习名额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记忆力已不似从前,学习的责任大,任务重,我能不能把名师们精妙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像宝一样精彩纷呈的教学资源„„都带回来和老师们进行共同分享,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以下是我这几天的见闻和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共享。

第一部华章:简约的教学,智慧飞扬的课堂。

关于徐长青团队的简约教学,令人震撼的是《重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节示范课,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原来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重复》一课,听完后感觉是一种享受!真的为徐老师那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灵活的教学方法而深深的折服!徐老师先是用“理发师的困惑”这一小故事引入课题,并用形象的声音“吱扭”,“吱扭”加以配音,说是两对父子来理发,开门进来的却是三个人来设疑,引出一个双重身份的人,因是祖孙三代,让学生为此产生兴趣。接着又设计了抢椅子的游戏,由于参加的人太多,进而又出现了猜拳游戏,谁赢谁参加,这样就为以后的数学二环打下基础。紧接着顺时针抢椅子游戏开始至最后决出“冠军”,这样参加抢椅子游戏的和参加猜拳游戏的同学就形成了数学二环,并且得出不可思议的结论3+4=“6”,因为这里面也就是那个冠军,既参加了抢椅子游戏又参加了猜拳游戏,有着双重身份,这里我好欣赏徐长青老师的,就是他整堂课用“既„„又„„”、“既不„„ 又不„„.”结合了语文课里的造句的形式,但是却很巧妙地引导学生清楚描述了集合里和重叠部分的意思。最后用两个呼啦圈终于将冠军套在一起最精彩之处。当两个呼啦圈终于将冠军套在一起的时候,这时整个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惊讶,我赞叹,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我此时已是热泪盈眶。是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知识,看看 两个呼啦圈套成的“数学二环”不就是我们的集合模型吗?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呀!这中间有徐老师的指导,但真正需要解决3+4怎样才会等于六时,我看到徐老师悄悄的退到讲台,直至完全背对学生,全凭学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创新,自己的思维去解决,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我想这雷鸣般的掌声,既是送给聪明的孩子们,也是送给精心策划的了不起的徐老师,真是精彩!

本以为到此就该做课堂总结了,接着又向前引申出一个社会小调查,说是要给自己的爸爸找位置,吸烟、喝酒、既吸烟又喝酒的爸爸分别在哪个圈子里,向学生引导现在的数学二环待你们长大后就叫“集合”了,像这样套在一起的又叫“交集”了,到时你们可别不认识它啊!最后的练习给爸爸找位置,也是对集合知识非常好的运用,不仅贴近学生,同时也渗透了让孩子教育爸爸“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习惯。你说孩子们会忘记这一课吗?孩子们会忘记吗?长大再学集合的时候相信人人都会清楚的记得。

这节课完全不像一节数学课,他是游戏课,他又似一堂辩论比赛课,更像是一堂幽默的相声。一个有着相声演员般口才和表情的老师,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小手如林,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让我们似乎在看着相声节目般,甚至都连听课笔记都写不下。是啊,我们都入迷了,无怪乎学生的兴致会如此高涨,都不愿下课。记得徐老师,记得徐老师这精彩的一课!

我的思考:这样的课堂一般来说很难复制,也只有像徐长清老师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如此精彩。这堂课确实充满笑声,并很好的渗透了知识,学生对集合重复的基本概念应该说掌握的很熟练,但是在追求效率的我校,一堂课这样上下来,学生对于文字题都没有练习过,学生可能基础的题目会做,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较难的题可能就有问题了。所以这样的课我们只能说远远的欣赏啊!

第二部华章:大问题教学:朴实、大气,灵动飞扬的课堂。

初识黄爱华老师源于他到洛阳讲授的一节名师观摩课《二十四计时法》,那次学习我为黄老师上课中体现的目标明确、大气、朴实、实用性强的教法而折服,多年来我一直在模仿和学习并经常关注黄老师的科研理论,也就是说黄老师是我的偶像,我是黄爱华老师忠实的粉丝。这次黄老师团队带来了五节观摩课我感悟最深的是《平均数问题》、《秒的认识》和一节微格研修课。

在《平均数问题》的教学中,黄老师首先是课件展示:环保小队共有10名 2 同学,男生平均身高142厘米,女生平均身高140厘米,这个小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针对问题学生有三种猜测:①141厘米;②高于141而低于142厘米;③低于141而高于140厘米。针对学生的三种猜想,黄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黄老师说:“工作纸在你们的桌面上。你们研究的时候,我就在你们身边,你们可以随时叫我。”(学生开始研究,黄老师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约7分钟)学生汇报之前黄老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同学们,汇报之前,请大家再琢磨琢磨你这个结论有没有写清楚,等一会你一说大家能不能马上就明白。记住,我们最后可要评哪个小组是最厉害的哟。(生再一次斟酌)根据现场教师已经掌握了情况:我高兴地看到,有些小组每个人都写了结论,然后组长把它综合在了一起。非常好!不过我还想问的是,在刚刚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过程当中,你在做什么?你是参与讨论了?还是参与计算了?抑或动笔去写啦?还有你们组刚才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同座位的同学聊一聊,分享一下自己小组的结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行为,显然得先使他们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黄老师的问:‘刚才你做了什么?’这既是对小组分工的一种问讯,也是对学生职责的一种提醒。长此以往,学生自会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的一员,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而将自己拉入小组合作的进程之中。我认位这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

首先,探究过程中黄老师没有简单地认为只要孩子们研究,就一定有最后的结论。相反,正如课例中呈现的,黄老师不时提醒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研究的时候,我就在你们的身边,你们随时可以找我。”事实上,黄老师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在学生分组探究的环节中,黄老师是整个课堂最忙碌的人,不停地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与孩子们对话、交流,对孩子们进行实在地引领。事实上,正是由于有了黄老师的主动参与,所以孩子们最后得出的那许多有份量、有价值的结论才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最后明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黄老师功不可没。学生结论出来之后,按照一般做法,就是让学生直接汇报,可是这样一来,部分学生由于事不关己,所以高高挂起。更重要的,由于对其他组的观点缺乏直观感知,因此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作出整体、全面的思考。别具匠心地,黄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学生结论出来之后,黄老师没有让学生直接汇报,而是有意识地让他们坐在座位上,让同座位的同学相互之间琢磨猜 3 测:我们这个小组得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结论?你们猜想一下,别的小组可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两个环节费时不多,但效果却很明显,它真正地使自己与别人、自己小组与别人小组发生了联系,使班级成为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更重要的,学生小组汇报时,学生就不会事不关己。相反,我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有所遗漏?别的小组是否有我没想到的、新颖的观点?这些问题就会萦绕在学生心头,进而驱使学生倾听,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真正最大可能地为所有学生关注、欣赏。

关于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的实践,更是展示了他不凡的教研品质。他把到会的老师请到讲台上30人,让老师变身学生,以“倒数的认识”为例,探究怎么提 “大问题”。这节课学习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我的思考:教研就应该这样来,进行师生换位,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就应该这样上,实实在在,重视体验,由体验到自悟,注重练习,借机提高。这些如果能够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还会离我们远吗?

第三部华章:减负在行动之游戏教学

柏继明老师团队的观摩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统计”和“方程的认识”,课中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自是一流没得说,但柏校长伟大之处在于她所倡导的是真正的减负,不仅减学生,更要给老师减负,怎么办?仔细研读文本教材,整合知识单元教学,让各年级将同一个知识点串联,给知识进行易者“瘦身”,难着“强身”这些整合都要在课堂体现。柏校长所在的学校从1986年至今一直不给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但学生的成绩在北京昌平区一直是呱呱叫。我想说的是能做柏继明老师的学生那将会是一个孩子童年中最幸运的时段。因为柏老师那独有的亲和魅力,对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不忘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和正确的生活习惯的渗透。而那将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在 “统计”一课中,在统计学生爱吃各种蔬菜的人,哪些多哪些少时要进行分类,整理,收集数据,填表。学生要受到了不能挑食的教育。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爱吃蔬菜的孩子肯定也开始吃蔬菜啦,生活中也会自觉的用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老师们,这难道不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吗?——学知识不就是为了用知识吗?

最后,我想说的是:郑州之行不仅是一次学习名家教学艺术机会,更是一次自我反思,自我感悟的契机,智者已经在前方探路,擎起指路的明灯,难道我们还有理由不迎头赶上吗?

下载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课堂洋溢真情和智慧(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泰张清健交流材料《让幸福洋溢课堂内外》

    让幸福洋溢课堂内外 新泰市青云一中 张清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新泰市青云一中的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得此机会向大家汇报自己的教学,深感荣幸,同时也肯请大......

    智慧课堂

    智 慧 课 堂 概 述 智慧课堂是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产品以建......

    智慧课堂

    构建智慧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孙桂芳 智慧与有效犹如一对双胞胎,是紧密相连的,智慧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而有效的课堂必定充满智慧。一直以来,我校在教育局与东师大引领下积极探索......

    让青春洋溢让奋斗不止散文

    很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或难或易,面对这样那样的挫折、时小时大;每当这个这个......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摘录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小学教师如何成长为名师》《我的教育理想》《学会生存》《给校长的建议》《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书生校长》《教育的解放》《......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读后感 北师大肖川教授以《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三本随笔集风靡教育界。我曾读过他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

    让书香润泽童年 让和谐洋溢校园

    让书香润泽童年 让和谐洋溢校园——舒洪小学09学年开展 “新教育实验”研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围绕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总课题计划,坚决,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下双镇沙河小学 刘海英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