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

时间:2019-05-12 06:4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

第一篇: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

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

是一门课程,意思是学习传统文化,耕耘心中福田。主要内容:

1、低处有道

2、百善孝为先

3、仁者无忧

4、人非即我非

福田‛包括哪三方面?

包括用心慢慢来,顺顺来、平安顺遂、福气自来 什么是中国人常说的‚五福临门‛?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包括哪五方面?

到底五福是什么呢?:据《书经洪范》记载的五福是:第一福‘长寿’,第二福‘富贵’,第三福‘康宁’,第四福‘好德’,第五福‘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

离开人间。

第二篇:按意思说成语

指定意思写成语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小题大做: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桃李满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三思而后行: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事后诸葛亮: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

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群龙无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

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

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悬崖勒马: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

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

会生活活跃。

春意盎然:春天的意味正浓。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

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

十分寒冷。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

注意力高度集中。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

虎。

品学兼优: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

善于学习。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

或学习。

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

有益的意见。

第三篇:罗格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罗格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

2008-09-16 12:00 文章来源:商务部外事司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激动人心的北京奥运会终于结束了,不同人对这次盛会有各自的看法,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评价尤其有份量。罗格先生也是绞尽脑汁,不仅要让中国人满意,而且还要考虑以后奥运会如何评价的问题。最后真相大白,罗格一句“These were truly exceptionnal Games!”揭开了谜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么翻译?央视、北京奥组委网站、新华网都用了“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应该是官方译文吧。

但这真的是罗格想说的吗?网上有人提出质疑,他们一方面认为罗格的评价是赞扬之意,另一方面有坚持认为这里exceptional是超出常规、例外、特殊的意思,应该翻译为“出色”或者“卓尔不群”。我查了手头的几本字典,发现exceptional除了very unusual的意思以外,还有其它意思。新牛津英语大辞典解释是unusually good;outstanding。英汉大词典解释是“优越的,杰出的”。美国传统字典的解释是well above average;extraordinary。韦氏词典的解释是better than average(近义词:superior)。朗文词典的解释是unusually good(近义词:outstanding)。加上前面的副词truly,翻成“无与伦比”虽然程度略重了一点点,但并无明显不妥之处。

另外一个原因是汉语和英文的tone是不一样的,中到英的时候要适当的降一降。比如“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句话不宜翻译为:China has made world-acclaiming achievemen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ies。翻成impressive progress就可以了。同理,在英到中的翻译中,可以根据情况把调子升一点,罗格这句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只翻译成“出色”,让人感觉很不够味;翻译成“卓尔不群”会把不懂英语的人搞糊涂。

翻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增词或减词,例如“奥运/残奥大家庭”(Olympic/Paralympic Family)这种说法,英语中并没有big或great一词。但翻译成中文,就必须加上,否则反而会引起歧义。

再回过来,罗格既然放弃了best这种说法,自然就更不会用unmatched,unrivaled这类词汇了。细细体会,罗格的评价暗合我们在奥运会之前的口号“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a high-level/high-standard Olympic Games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加上truly一词强调语气,暗示中国已经兑现了赛前的承诺。这实际上是非常高的褒奖。

这届奥运会取得空前的成功,开幕式新颖独特场面宏大,没有发生针对参赛人员的恐怖袭击和刑事案件,菲尔普斯和博尔特在水立方和鸟巢连破世界记录,中国代表团金牌榜稳居第一,志愿者热情周到,交通顺畅,事先担心的空气污染也远没有想象的严重。虽然观众上座率没有达到事先预期,但瑕不掩瑜,国际媒体给予了充分评价。取得这样的成绩,国人没必要妄自菲薄,用上“无与伦比”是有根据的,是理直气壮的。

附罗格闭幕式致辞英文原文: Dear Chinese Friends,Tonight, we come to the end of 16 glorious days which we will cherish forever.Thank you to the people of China, all the wonderful volunteers and BOCOG!

Through these Games, the world learned more about China, and China learned more about the world.Athletes from 204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s came to these dazzling venues and awed us with their talent.New stars were born.Stars from past Games amazed us again.We shared their joys and their tears, and we marveled at their ability.We will long remember the achievements we witnessed here.As we celebrate the success of these Games, let us together wish the best for the talented athletes who will soon participate in the Paralympic Games.They also inspire us.To the athletes tonight: You were true role models.You have shown us the unifying power of sport.The Olympic spirit lives in the warm embrace of competitive rivals from nations in conflict.Keep that spirit alive when you return home.These were truly exceptionnal Games!

And now, in accordance with tradition, I declare the 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 closed, and I call upon the youth of the world to assemble four years from now in London to celebrate the Games of the XXX Olympiad.Thank you!

第四篇:于丹说传统文化

在“国强必霸”的逻辑下,一些西方国家始终对中国抱有防范心理。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追求和谐共荣的价值理念,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重要课题。在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看来,向世界解读中国的价值理念,一定要追本溯源,找到中国文化的特质。于丹一直试图用大众传播的方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里那些“活着的基因”,《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已有30多个语种版本,发行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的文化基因里透着农耕文化那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中国文化里没有“大满”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的基因和特质到底是什么?

于丹:随着中国经济、外交地位的上升,下一个命题就是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文化是外交的一张名片,是对话的依据,是积淀在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在西方眼里,中国现在是个大国,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强国,就在于我们的文化话语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西方为什么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有防范之心?因为按照西方的帝国逻辑——国强必霸,但其实中国文化中没有这种称霸的基因。要解读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基因,一定要追本溯源,回到农耕民族的源头上。我们今天看东西方文明,不能孤立地在自己的语境中去谈,一定要放在差异的环境下,找到它们在文明质地上的不同。我在国外讲学时,很多学者、记者都会问:“我们到处都是教堂,我们信仰上帝,我们是有强大信仰和底线的民族,你们中国呢?”我说,我们虽然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但一直有全民的文化信仰,中国人的家规家训、家庭伦理归属实际上是替代西方神灵和宗教的。比如,如果我和一个西方人同时打翻一个杯子,西方人会本能地说“oh my god”(我的神啊)。而我会说“哎呀我的妈呀”。为什么他喊神的时候我会喊妈呢?因为我从小不上教堂,没有外在神灵的概念,但中国孩子犯了错在古代是要跪祖宗牌位的。所以,这时本能叫出来的其实是中国人的伦理条律和家规。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伦理与天理是最大的行为底线。

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等大都是从天上下来的,是对神灵的致敬。西方崇敬外在力量对人的提携和帮助,强调的是每个个体的公平和尊严。而中国的节日基本上都是地里长出来的,从清明到端午,一个一个节气往下走,有这种秩序的安顿。中国面向土地的农耕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是不寻求扩张的文化基因。我有一次上课和学生说,今天是小满节气,农民看着逐渐丰盈饱满的谷穗,内心有小小的喜悦。这时,突然有个女学生说,为什么有小满没有大满?那一瞬间,我认为她问了一个特哲学的问题。我说,没有大满,因为中国人原本的幸福来自于小小的满足,这种满足都是跟着庄稼长的,祈祷老天爷帮帮我,祈祷风调雨顺,我一定好好干活。从来没见中国人祈祷不劳而获让地里长黄金的。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都透着这种敬畏之心、小小的欢喜和保守的善良。所以,称霸从来都不是中华文化里的东西。

环球时报:那么,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到底如何?

于丹:今天的世界既不是以美国文化为中心,也不是以欧洲文化为中心,西方也不用担心中国崛起后,中国文化就成为世界的中心。现在是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时代。现在的中国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些基因的唤醒与世界普世价值融合以后的新文化生态。各种文明中,一定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比如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追求。从中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一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来的东西都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开,我们要做比较,但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融合。

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环球时报: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您如何理解讲故事的重要性? 于丹:对于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要用讲故事的方法去讲述,而不是干巴巴地讲道理。人类的童年都是在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里成长起来的,我们就是以听故事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绵延传递的。《于丹论语心得》在法国一年卖出去24万册。法国读者认为这是讲故事的书,是当故事来读的。其实我做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不是文化研究。如果以研究的角度看,我写的很多内容可能不是非常学理化、逻辑化,但我是在做一种传播,就是把理念放在一个故事里。我传递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结论。所以,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和我写的书里更多地用故事策略去驱动中国文化的传播。

环球时报: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于丹: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想从三点来谈。一是,用中国文字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汉字和语言本身就是故事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故事。比如,“正”字上面是一横,下面是一个“止”字。“止”的象形字是画出来的一只脚,也就是一只脚踩在起跑线里面。这只脚所踩的这根线的方向就是正道,要是跑到旁边去了就是歪门邪道。二是,用中国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西方人的眼光很多是结构式的,能够看见事物的局部和整体。而中国人是解构式的,是在一个整体的模糊中去寻找它精准的审美。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也是一位医学家,懂解剖学,他画出来的肌肉都是要符合比例和透视的。而中国人的艺术讲究主观的写意,大画家石涛曾经说过“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这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在画意画境中的体现。三是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什么样的文化是活着的?就是你相信的文化。相信是最大的力量,你不能把文化当成我的饭碗,只是我披的一件职业装,如果你的生活里不能随时随地对它充满信任,你不会乐在其中,不会享受自己的文化。现在,如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有更多融合、接纳,体现普世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人正在逐渐回归传统文化,体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保健方式。刚改革开放时,国人看到国外的维生素片、深海鱼油觉得太高大上了,一个小小的胶囊能包含那么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多么有用,我们简直太落后了。可是今天,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方式是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得最多的内容之一。今天,我们总要回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来谈论什么是中国文化。

环球时报:韩剧对韩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您认为,我们怎么才能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呢?

于丹:电视剧是大家消费最强的一个传播产品。我们现在经常会分出两种类型的影视作品,一种叫主旋律,一种叫商业片。主旋律就是非常正确但很少有人看,观念大而空,没有渗透到生活里,没有真正感染到观众。商业片往往收视率高但很恶俗。我们能不能把简单的二分法思维方式摒弃掉,让正确的观念和商业的手法水乳交融?这方面是有成功案例的,比如获得奥斯卡6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这个傻乎乎一生奔跑的阿甘,最后他的人生并不吃亏。从影视作品到文学作品,中国的文化创作都在路上,都在起点上。

用儒家态度承担责任,以道家态度滋养自我

环球时报:近年来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传播自己的商业理念。这是否也是一种中国故事的表达?

于丹:中国很多企业家,像马云、王石、任志强、潘石屹都是非常会讲故事的人。这些人不仅仅是企业家,每个人都是一个哲学家,有哲学底蕴。讲故事不是靠技巧,而是靠实例,没有好题材是讲不出好故事的。事实上,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是一个故事了。中国对商人最高的评价是儒商,道德感永远是商业规则中的前提。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即使懂得再多商业规则,也无法取得成功。企业家看似在经商,但最终指向都是提升公民道德与公民权利。马云喜欢太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很深。谈到为什么要创办阿里巴巴,马云说,他希望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不比任何一个特权阶层的人费更大的事,浪费更多时间。这个想法让我很感动,因为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最看重的一定是社会责任。我觉得褚时健先生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位精神导师,他说:我们不要怕改造荒山,不要怕花时间去等待,也不要怕自己生命里所有的苦难和挫折,如果你对未来、对中国、对自己有信念,去做就好了。

环球时报:在转型中的中国,人们如何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找到更多幸福感? 于丹:费孝通先生说过,“我们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房子,但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家园”。一些中国人缺乏安全感、幸福感的根源,是因为失去了对农耕文明的敬意,失去了对道法自然的信仰。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您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很多人事业成功以后为什么感觉不幸福?可能和朋友反目,孩子离家出走,老人在病床上没办法尽孝,中国人最本初的伦理关系被懈怠了。“仁”字的意思是二人成仁,讲的是两两关系。比如老小之间的关系。看一下“孝”字,老字头下面是个孩子,孩子扶持老人就叫孝。但现在中国出现了独生子女,又出现了隔代抚养。有的老年人说,“自打我有了孙子,我就当上了孙子”,把小的奉为至高。中国很多伦理观念就是这样被颠覆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人格和自然人格。工作8小时之内,应该儒家一点,认同规则承担使命,甚至要牺牲一点小我去服从社会利益。但8小时外,应该道家一点,就是关心自我的生命,呵护家人朋友,顺应自然,让这种天地精神滋养你的心。一个人如果用儒家的态度去承担责任,以道家的态度去滋养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

人为了懂道理总要付出一些代价,一个民族也一样。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不幸福不快乐。在社会转型期,我们要接纳这个代价,但不必因此失望。我还是从骨子里相信中国自己的文化。

第五篇:《》传统文化—— 中 秋 节》 说 课

《 话 中 秋 》 说 课 哈尔滨市前进小学 唐丽敏 【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齐鲁出版社二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第三单元第二课,在本课的设计上我通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讲述相关的神话故事、对过中秋节吃月饼的意义、各地的习俗等环节带领学生体会生活,感受生活,追求美好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幻想。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清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强。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是农村子女,很多学生家里都没有电脑,这就缩小了孩子收集信息的渠道,孩子们的知识面很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进行大量的信息采集,以补充孩子们的不足,充实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量,开拓学生的思路。

3、设计思路

本课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中秋》这一内容,安排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这一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中秋,了解一些中秋传说、中秋习俗及与月亮有关的知识,体会节日的内涵意义,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应时刻在教学中渗透对孩子的各种情感的培养,本课就是培养孩子从小学会爱家人,懂亲情,与家人团聚是多么幸福的那种情感。珍惜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通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和对月亮的认识激发孩子去探究自然,探究科学,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了解民间习俗让孩子们开拓视野,了解一些他们所不知的生活方式,最后通过吃月饼,感受生活的甜美,让学生们愉快的上完这节课。我将课题定为《话中秋》。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4、活动目标设计(1)、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2)、体会家庭欢乐,与家人团聚的甜美生活与幸福。(3)、丰富学生社会生活常识,了解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激发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5、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渗透中秋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珍惜与亲人的团聚。

6、教学难点

了解懂得传统节日的深远意义----了解中 秋节的含义及珍惜与亲人团聚的这份情感。

7、教学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日历、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师准备:月亮图片、神话故事《嫦娥奔月》、3个球模仿地球、月亮、太阳,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吃月饼等线索进行授课。【

二、教学程序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今的天气温度怎样?

通过提问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自然节气里,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在秋季里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引出中秋节。(儿童节、国庆节、母亲节、劳动节、植树节、等......).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通过查阅日历牌认识中秋节 出示课件--------日历牌,给孩子们指点出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日历,让孩子们知道今年哪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板书:中秋节 此环节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感知认知中秋节日

效果:孩子们学会了看日历牌,认识农历,增长了生活常识

二、合作学习,体验感悟“中秋”由来 1.中秋节简介,解释中秋节名字的由来及与其有关的传说故事为什么把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叫做“中秋节”?

教师启发:刚才同学们知道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今天咱们讲“中秋节”,跟哪个季节有关系?

学生回答:秋季

教师启发:农历七月、八月、九月这三个月是一年中的秋季,“八月”在秋季的什么时间段上?“十五”又在八月的什么时间段上?以此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八月十五”名字的由来; 此环节为了达到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目的,自己思考 效果:孩子们通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印象会更深刻

2、讲述神话故事

交流有关中秋节与月亮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哪些?,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天狗吃月亮等。教师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片,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神秘和以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的那份情感。

(此环节为了,通过神话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效果:因为孩子年龄小,比较爱听故事,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3、月亮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月相的变化)通过三个不同大小球体的位置的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月相变化规律。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越想的变化规律;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 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 是以月来寄托深情。让学生联想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例如:(《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静夜思》;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 绝唱。)出示有关描写月亮并寄托思念之情的古诗词

(此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月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外形,进而更多的了解天文常识,以及古人看到月亮的不同变化,通过古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效果:孩子们学到了关于月亮的科学常识,和古人是怎样用描写月亮的古诗抒发自己感情的

4、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赏月、拜月、燃灯、吃月饼

此环节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效果: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知道了很多中秋习俗

5、现在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1)、与孩子交流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过中秋的?

【预设】孩子们会说和爸爸妈妈去商店买月饼、葡萄、苹果等圆形的食品去看望长辈,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感受与家人分享这些原形食品寓意是与亲人的团圆。还有孩子会说并没有与亲人团聚,因为出外打工的家长比较多。(2)、播放外地打工的家长图片,让孩子体验家长的辛苦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此还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与学生交流自己与家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让学生感受中秋节家人团聚的美好,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中秋节当天家人不能团聚,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问候)

三、学生活动,情感提升

此时,你一定心潮澎湃,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幅画,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唱一首歌,跳一支舞等)向在异国他乡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和节日祝福。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本活动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讲故事、调查了解、动手写作、制作、亲身实践等活动方式去体验、感受中秋节我国这一传统节日代表吉祥团圆的人文内涵。同时,充分实践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训练了学生观察、口语表达、搜集信息、表达情感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交流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激情总结:在美丽的金秋,在收获的金秋,老师把一份真挚的祝福送给每位同学,祝愿他们收获健康!收获快乐!收获知识!收获情感!早日成才!同时做为教师也要感恩于那些淳朴的孩子们,是她们给了我们教师一片教育的天地,给了我们教育的机会,谢谢!

是啊,同学们,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个相思的季节,秋天是个感恩的季节……在这个金色的季节里,相信,在我们家和万事兴、在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多节相聚的金色秋天里,我们收获了美好的生活!

{本环节是对活动重点的延伸拓展,以增长学生的见闻,丰富知识,同时也是对活动目标的检测,有效促进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课程分目标地整体推进。及通过本次课收获了怎样的情感!}

下载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说的“福田心耕”是什么意思?(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