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
人员调配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部门: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我市相继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人员录用调配、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效控制了人员无序增长,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规范办事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严格控制超编制或无计划调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调配人员,必须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和增人计划内进行。凡没有编制空额或增人计划的单位,不得调入人员。事业单位调配人员,应同时考虑岗位设置及岗位空缺等情况,岗位已满或无岗位的,一般不得调入该类岗位人员。
二、严格控制从县(市)区和外省市调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从本市县(市)区调入人员,应当是工作确实需要,被调配对象必须是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且有基层单位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从外省市调入人员,除以上条件外,还应有正当调动理由(如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父母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等),无正当理由的,一般不予调动。
三、严格控制机关从企事业单位调配人员。机关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中调任公务员,必须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调任条件和中央、省委关于调任的有关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机关一般不再新进工勤人员,个别单位急需工勤人员的,应优先从城镇退役士兵中考试录用。
四、严格控制事业单位从企业调配人员。事业单位从企业调入高层次紧缺人才,应当符合济人字[2008]164号文件规定的第一、二、三项人才条件;从国有企业选调高级管理人员,应参照公务员法规定的调任条件和中央、省委关于调任的有关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手续;选聘非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公开招聘的程序进行。
五、严格控制逆向调配人员。机关急需补充公务员的,应首先考虑从市直机关相近专业公务员中转任,或公开从县(市)区以下单位公务员中考选转任。根据工作需要,市属同经费类型事业单位之间或顺向单位之间,工作人员可以相互流动。严格控制不同经费类型事业单位之间工作人员逆向流动,确属工作需要的,应首先考虑从本系统事业单位内部调剂。
因工作需要交流到市直部门的干部,其爱人和子女需调入我市工作的,原则上由本人联系接收单位;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一般2年以上)人员,父母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父母的人员,确需调入我市工作的,原则上由本人联系接收单位;符合随军条件的军队干部家属工作调动,按照国发〔2000〕19号和鲁政发〔2001〕19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由部队和本人联系接收单位,有特殊困难(如英模、烈士等)的随军家属,可由组织推荐安置。上述四种情况共涉及五类人员,联系接收单位时,应按照其原所在地工作单位隶属关系和个人身份确定。即:联
系调入我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工作单位应为市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原工作单位为县级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应联系调入我市县(市)区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原在垂直管理单位工作的,应联系调入对口单位;原在企业工作的,应联系调入企业。
六、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由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党委(党组)研究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调入人员,处级以上干部和选调生,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审批;政府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由市人事局负责审批。报批时应当提供如下材料:
(一)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请示。内容包括:编制情况、增人计划情况、职位(岗位)空缺情况、调入人员基本情况及调入理由。
(二)调入人员档案。
(三)随调市管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爱人和子女的,应当提供相关领导干部的任职文件;处级干部应提供处级干部备案函;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应当提供婚姻证明和在我市一方的户口簿;照顾父母的,应当提供其父母在我市的户口簿;随军家属调配工作的,应当提供军队干部军官证和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同意随军的审批材料。
七、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上述人员调配的有关规定,严禁将未经公开招考录用人员调入公务员队伍,将不符合调任条件的人员调入公务员岗位。要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不符合人员调配规定的有关事项,市组织、人事部门一律不予受理。对违反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弄虚作假的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通知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中共济南市委组织部
济南市人事局
二○○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抄送: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各县(市)区人事局
第二篇:第一部分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政策
第一部分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政策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我市相继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人员录用调配、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效控制了人员无序增长,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规范办事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做好今后的人员调配工作,近期,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的通知》(济人字„2009‟28号)文件,提出了“七个严格”的规定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正确理解、把握人员调配政策,执行好“七个严格”的要求,下面进行说明。
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严格控制超编制或无计划调配人员;
(二)严格控制从县(市)区和外省市调配人员;
(三)严格控制机关从企事业单位调配人员;
(四)严格控制事业单位从企业调配人员;
(五)严格控制逆向调配人员;
(六)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配人员;
(七)严格执行组织人事工作纪律。
二、人员调配政策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坚持按编制、增人计划和岗位职数进人
按照编制管理、人事计划管理和岗位管理的要求,机关事业 单位调入人员,一般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要有编制空额,凡没有编制空额的单位,不得调入 人员。
●第二,要有增人计划,凡没有增人计划的单位,也不得调入人员。增人计划以年初市人事局下达的补充人员计划数为准,并根据单位进人情况和编制空额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拟调入人员审批同意后,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等5部门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事计划卡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字[2009]24号)要求,办理人事计划卡,作为入编、核拨工资、办理养老保险等手续的依据。
●第三,要有相应的职位(或岗位)职数。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调入副处级以上干部,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一般应有空缺领导职数;事业单位调入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同时考虑岗位设置及岗位空缺等情况,岗位已满或无岗位的,一般不得调入该类岗位人员。具体要求按照去年12月市人事局下发的《关于在干部调整时妥善处理好与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关系的通知》执行。
(二)关于机关调任、转任公务员和补充工勤人员问题 1.公务员调任
公务员法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调任是指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公务员队伍任职的行为。包括调入和调出两个方面,分别是公务员系统的一个“进口”和“出口”。
●调任的条件和程序。《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6号)第二章第六、七、八条对调任条件有明确规定。调任方法一般是对拟调任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并按照管理权限审批,调任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进行考试,通过考试决定是否调用此人。一般的调任程序有:(1)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调任职位及调任条件;(2)提出调任人选;(3)征求调出单位意见;(4)组织考察;(5)集体讨论决定;(6)调任公示;(7)报批或者备案;(8)办理调动任职和公务员登记手续。
△严禁将未经公开招考录用人员调入公务员队伍。△严禁将不符合调任条件的人员调入公务员岗位。2.公务员转任
公务员法规定: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内部的平级调动,可以跨地区、跨部门,或在同一部门内部不同职位之间转换任职。转任属于公务员的内部交流制度,对于转任的对象没有特殊限制,也不涉及公务员职务关系 3 的产生、消灭以及公务员身份的变更问题。
转任的原因:主要由工作需要、个人成长发展需要、个人工作或生活困难需要照顾(如长期两地分居、照顾父母等)等方面。
按照严格控制逆向调配人员的要求,我市市直机关急需补充公务员的,应首先考虑从市直机关相近专业公务员中转任,或公开从县(市)区以下单位公务员中考选转任。
3.机关补充工勤人员
机关一般不再新进工勤人员,个别单位急需工勤人员的,应优先从城镇退役士兵中考试录用。
(三)关于从县(市)区和外省市调配人员的范围、条件 按照济人字„2009‟28号通知要求,从县(市)区和外省市调配人员应实行严格控制。确需调入我市工作的,必须是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且有正当调动理由。调动人员范围、条件和方式按以下原则掌握:
1.工作确实需要的人员,应当符合岗位与专业要求,有利于优化队伍结构,并有基层单位两年以上工作经历;
2.因工作需要交流到市直部门的干部,其爱人和子女需调入我市工作的,原则上由本人联系接收单位;
3.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人员(一般2年以上),原则上由本人联系接收单位;
4.父母身边无子女需要照顾的人员,原则上由本人联系接收单位; 5.符合随军条件的军队干部家属,按照国发„2000‟19号和鲁政发„2001‟19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由部队和本人联系接收单位。有特殊困难(如英模、烈士等)的随军家属,可由组织推荐安置。
上述五种情况中,除第一种属工作确实需要调入的人员外,其他4类人员联系接收单位时,应按照其原所在地工作单位隶属关系和个人身份确定。即:联系调入我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原工作单位应为市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原工作单位为县级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应联系调入我市县(市)区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原在垂直管理单位工作的,应联系调入对口单位;原在企业工作的,应联系调入企业。
(四)关于事业单位从企业调配人员问题
按照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除政策性安置、组织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为拓宽事业单位选人渠道,对在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调配条件的可调入我市事业单位工作。但对非高层次急需紧缺的人员,应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济人字„2009‟13号)要求实行公开招聘。
1.事业单位从企业调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当符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市属事业单位聘用高层次紧缺人才有 5 关问题的通知》(济人字„2008‟164号)规定的第一、二、三项人才条件。这三类人才指:
(1)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在省内外学术技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拔尖人才;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取得突出业绩,在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
(3)具有博士学位的紧缺人才。
2.事业单位从国有企业选调高级管理人员,应参照公务员法规定的调任条件和中央、省委关于调任的有关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手续。
(五)关于市属单位间人员流动问题
1.为减少行政支出,节约行政成本,我市对不同经费类型事业单位之间工作人员逆向流动实行严格控制(自收自支→差额→全额)。确属工作需要的,考虑到行业、专业相近,应首先从本系统事业单位内部调剂。原则上不允许跨系统人员逆向流动。
2.根据工作需要,市属同经费类型事业单位之间或顺向单位之间,工作人员可以相互流动。同经费类型之间指全额→全额、差额→差额、自收自支→自收自支之间的人员调动;顺向单位之间指全额(含机关)→差额→自收自支之间的人员调动。
三、严格调配权限和报批程序
(一)管理权限
1.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调入人员,处级以上干部和选调生,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审批。
2.政府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由市人事局负责审批。
(二)报批程序及所需材料
1.机关事业单位调入人员,按照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党委(党组)研究上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办理调动手续等程序进行。
2.报批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党委(党组)请示。内容包括:编制情况、增人计划情况、职位(岗位)空缺情况、调入人员基本情况及调入理由。
(2)调入人员档案。
(3)随调市管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爱人和子女的,应当提供相关领导干部的任职文件;处级干部应提供处级干部备案函;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应当提供婚姻证明和在我市一方的户口簿;照顾父母的,应当提供其父母在我市的户口簿;随军家属调配工作的,应当提供军队干部军官证和部队师以上政治机关同意随军的审批材料。
四、关于调配业务的申报问题
附: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
3.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市属事业单位聘用高层次紧缺人才有关问题的通知》(济人字„2008‟164号);
4.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济人字„2009‟13号);5. 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济南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卡管理办法》的通知(济人字„2009‟24号);
6.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工作的通知》(济人字„2009‟28号)。
第三篇:进一步做好征兵工作通知
进一步做好征兵工作通知
进一步做好征兵工作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高标准完成我市征兵任务,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政府、省军区关于征兵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征兵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兵役登记制度
每年4月上旬,分别以市政府和各区(市)政府名义发布《兵役登记通告》,确保登记时间、形式等公告到位。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应根据兵役机关需要,及时提供适龄**年详实数据,由各区(市)兵役机关组织辖区内适龄**年进行兵役登记,并发放《兵役登记证》。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高中学校(含普高、中职、中专、技校)做好在校适龄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网上兵役登记,基层人武部负责其他社会**年的兵役登记。
二、科学分配征兵任务
依据户籍人口和大学生分布情况,合理分配征兵任务,并适当向辖区内有高校的区(市)增加征兵任务。自2015年起,参照在校男生数量和应征报名情况,在各区(市)征兵任务总数中,直接向在**各高校分配大学生征兵指导性任务。
三、完善大学生征兵激励机制
自2015年起,入伍的大学生(包括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全日制公办、民办高等学校的新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下同),在享受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的基础上增发30%的优待金;除按照10000元/年为基准标准给予高等学校武装部征兵工作经费补助外,每从**市征召入伍1名大学生,再给予其不低于300元的经费补助,由所在区(市)财政负担,列入区(市)征兵办预算。2015年及以后入伍的大学生士兵退役后选择自主就业且接收安置地为**的,由各区(市)按照城镇退役士兵标准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
四、落实征兵优惠政策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发〔2011〕16号),基层专职武装干部原则上从**籍退役大学生士兵中招录;事业单位招聘时,非专业岗位可按20%的比例招聘**籍退役大学生士兵。每年4月,市及各区(市)征兵办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上入伍大学生人员名单,市及各区(市)民政部门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上自主就业大学生退役士兵名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五、加大考评检查力度
自2015年起,将征兵工作纳入对各区(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双拥考核内容,按照“兵役登记率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征兵任务是否完成,有无责任退兵”三项内容确定考评分值,具体所占分值以考核计划为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教育等部门在办理出国出境、招生、招录手续时,应查验适龄男性公民《兵役登记证》。每年,各级征兵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兵役登记制度落实、《兵役登记证》使用、征兵执法、优抚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兵役机关要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和教育等部门提供拒不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和拒绝、逃避征集且拒不改正的应征公民名单。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管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管理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的管理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职数和职务名称管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选配科级领导职务,不得突破编制部门核定的职数限额。机关各部门(含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选配科级非领导职务,要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比例限额内。其它事业单位不得配备科级非领导职务。对擅自超职数、超比例、违犯规定配备的,组织人事部门一律不予受理,对各单位自行明确的职务,组织、人事部门一律不予承认,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单位职位名称要严格按照编制部门下发的文件设置,不准擅自更改。职位名称、领导职数设置应严格限制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范围内,超出的一律不准设置,已经设置的要坚决取消。
二、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条件。晋升工作人员职务,要认真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按职务晋升的有关规定和拟任职位的资格条件选配。晋升科级职务人员除应符合《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确定的基本条件外,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近两年考核连续为优秀或近3年连续为称职(合格)以上等次。系统内科级干部调整,原则上在性质相同的单位之间进行或顺向流动,一般不允许逆向流动,确需逆向流动的,须事先征得组织人事部门同意。顺向流动系指由机关到事业单位、全额事业单位到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由差额事业单位到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晋升副科级职务的,一般应在科员职位工作3年以上;晋升正科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任副科级领导职务2年以上;晋升主任科员职务的,一般应任副科级领导职务2年以上,或在副主任科员职位工作3年以上。
三、严格选拔任用工作程序。晋升科级职务,要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部门科级领导职位出现空缺,一般应采取竞争上岗的方法确定任用人选。原则应按下列程序进行:㈠公布竞争职位、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等事项。㈡组织报名与资格审查。一般由符合竞争上岗条件的人员个人报名,也可采取个人报名、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报名,根据报名情况,由单位党组织(或组织人事部门)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研究确定参加竞争人选。参加竞争人数一般应多于职位空缺数。㈢组织召开竞争上岗答辩会,并进行民主测评。㈣组织考察。根据演讲答辩和民主测评情况,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进行考察。㈤单位党委(党组)集体讨论确定拟任用人选。㈥对拟任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限为一周。公示无问题的,按管理权限办理任职手续。属提拔领导职务的,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按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正式任职、延长试用期或取消任职。
四、严格实行审核批复制度。组织人事部门对拟任免的市直机关的科级职务、市政府直属或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科级职务(含实行聘任制的学校、医院)实行审核批复制度。凡列入审核批复范围的任免事项,操作前应与组织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市直党群、政法系统(民政局除外)机关事业单位和人大、政协、党派机关的科级职务,政府系统副县级单位的副职,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科正、副科长,按有关规定配备的党群序列的科级干部,由市委组织部审核批复,其余由
市人事局审核批复。审批材料包括:《干部任免审批表》、单位综合报告、党委(党组)研究意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情况,属晋升职务的,还要附考察材料。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拟建立科级人员信息库。今后,各单位呈报审核批复事项时,要向组织人事部门报送更新后的科级干部变动情况及软盘。
五、严格聘用制干部的职务管理。事业单位具有聘用制干部身份的人员,在聘期内需聘任科级职务的,必须在编制部门核定的职数限额内且本人具备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由单位党组织研究,按第四条规定的管理范围,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核批复(审批材料同第四条)。聘期一般为三年。下列事业单位的聘用制干部不得聘任职务:经人事部门批准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范围的,经编制部门批准授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及执行国家机关工资标准的。单位自行聘任的,组织人事部门不予承认。
六、严格掌握科级人员任职年龄界限。市直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人员,其任职年龄按市委有关规定执行。
七、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科级职务任免工作的管理,是规范任免工作程序、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建设高素质机关工作人员队伍的重要措施。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法纪观念,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不正之风的干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各项规定,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部门和单位人事干部要大胆履行职责,严格照章办事,为党委(党组)当好参谋、把好关口。要维护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和纪律选拔任用干部的,要严肃查处;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提拔任用的干部,要坚决纠正。要努力探索建立用好的作风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坚持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不断提高科级职务任免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为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
聊城市人事局
2003年6月24日
第五篇:龙人发[2008]4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龙人发[2008]40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人员
聘用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事局,市直各单位:
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龙政办[2003]54号)的要求,为深化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工作,现将我市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8年全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原有聘用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以转换用人机制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人事管理办法,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力争到8月底前完成我市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和聘用 1
合同的签订工作。
二、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改革涉及广大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级人事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的推行与管理工作职责,一方面,在推行过程中既要注意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又要讲究方法,严格程序,按照政策规定组织好各环节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书工作的指导、检查,规范事业单位与受聘人员设立“协议条款”内容,切实维护受聘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留下人事争议隐患。通过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签订,实现事业单位用人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使聘用制成为事业单位基本的用人制度。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防止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对违反国家、本省及本市有关聘用规定的行为,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
三、时间安排
1、制定方案。2008年5月底前,各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行
业特点,制定人员聘用制实施方案。方案内容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岗位设置与职责、组织实施办法(聘用条件、聘任程序、方法步骤与时间安排)、聘用合同管理、内部分配办法(未开展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可暂不写入方案中)及待聘、落聘人员安置和组织领导等。在方案拟订过程中要注意发
挥单位职代会或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吸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报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再由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2008年8月底前,各事业单位按照政府人事
部门核准的实施方案,开展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经严格考核后,进行聘任并签订聘用合同。
3、检查验收。2008年9月初至9月底,由市人事局牵头对
按规定要求完成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统一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检查验收的,发给验收批复。
龙岩市人事局
二OO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人事事业单位聘用制通知
抄送: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市政府办,市人大人事代表联络委,市政协办,市档案局,市图书馆,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