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文章标题:县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不断加快支柱产业和农业基地建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摆在**县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人认为,要加快**县农业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县情实际,做到“六个结合”
一是将农业产
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相结合。
**县农业要发展,必须以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种植业、劳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为中心,以洋芋,蔬菜、苹果、核桃,饲草,中药材、冬油菜、胡麻籽、肉牛养殖、瘦肉型商品猪,蛋鸡综合养殖等农业基地为依托和突破口,不断推进农业优势产向支柱产业发展。为此,要将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相结合,即切实改变过去的“朝天一把籽,春种到秋收,收种两来回”的粗放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和引进渗水地膜,双垄沟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和田间管理模式,注重用典型示范带动、算账对比的方式方法推动传统农业向精细农业、效益农业转变。在指导农业生产上由过去的县、乡、村相互脱节向上下关联、统一安排,全局谋划、科学合理、互相衔接转变。立足扩大规模、塑造品牌、增加效益,将现有的基地适度延伸扩展,精心打造**大农业产业基地,即:-------------------。力争实现产业基地建设由过去的星星点点、规模分散向适度集中、合理布局转变。从多年以来的“夏修梯田冬修路”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经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转变。通过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潮。
二是将产业发展与农业结构的四个调整相结合。要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切实挖掘产业内部潜力,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调整养殖业结构,促进畜牧业由半舍饲半放牧型向舍饲圈养型转变,由单家独零星养殖向规模化、园区化养殖转变;调整林果业结构,着力结合退耕还林建设,在全县**部***等乡镇快速发展核桃(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百度直接输入“好范文”第一个网站便是)基地,在**部**等乡镇快速发展鲜食苹果基地;调整劳动力结构,积极因素组织引导剩余劳力向养殖业、加工业、设施农业、小城镇二三产业、省内外劳务基地转移,最终实现劳务输出由粗放型向以提高技能和素质为主的效益型转变,由单一的青壮劳力为主向各类剩余劳力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通过农业结构的四个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经营。
三是将产业发展与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强烈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和重要载体,坚持围绕产业抓项目,争投资,抓招商、引资金的决心不动摇,工作不松劲。要以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来衡量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和质量,切实做到产业发展与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同时,要把整合项目资金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围绕加快产业建设,认真研究项目与产业、项目与项目、项目与招商的的相互配套和资金整合的问题,对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要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统一规划安排,统筹管理使用,加强协调监督,提高使用效益,保障产业发展对项目资金的实际需求。
四是将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将交通、水利、农村电网、通讯、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向产业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村倾斜,以强化产业发展载体,积蓄产业发展后劲,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把产业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重视、同研究、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同验收、同落实,使二者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将产业发展与建设龙头企业和发展中介组织相结合。要围绕**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农产品,下大力气组建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业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建立利益的共同体和分配的新机制,努力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互动促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人、专业大户和其它中介组织,特别是要逐步成立县、乡、村等到各级各类与**大支柱产业的生产、服务、销售等密切相关的中介组织。
六是将产业发展与打造品牌相结合。要大力加大产品的规范管理和宣传推介力度,重视做好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和促进农产品上等达标的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以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副产品为重点,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特色,在继续巩固和发展**、**、**、**|、**等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蔬菜、畜牧等产业品牌,文章标题:县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做到六个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不断加快支柱产业和农业基地建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摆在**县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人认为,要加快**县农业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县情实际,做到“六个结合”
一是将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相结合。
**县农业要发展,必须以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种植业、劳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发展为中心,以洋芋,蔬菜、苹果、核桃,饲草,中药材、冬油菜、胡麻籽、肉牛养殖、瘦肉型商品猪,蛋鸡综合养殖等农业基地为依托和突破口,不断推进农业优势产向支柱产业发展。为此,要将农业产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相结合,即切实改变过去的“朝天一把籽,春种到秋收,收种两来回”的粗放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和引进渗水地膜,双垄沟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和田间管理模式,注重用典型示范带动、算账对比的方式方法推动传统农业向精细农业、效益农业转变。在指导农业生产上由过去的县、乡、村相互脱节向上下关联、统一安排,全局谋划、科学合理、互相衔接转变。立足扩大规模、塑造品牌、增加效益,将现有的基地适度延伸扩展,精心打造**大农业产业基地,即:-------------------。力争实现产业基地建设由过去的星星点点、规模分散向适度集中、合理布局转变。从多年以来的“夏修梯田冬修路”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经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转变。通过农业生产的四个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潮。
二是将产业发展与农业结构的四个调整相结合。要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切实挖掘产业内部潜力,推动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调整养殖业结构,促进畜牧业由半舍饲半放牧型向舍饲圈养型转变,由单家独零星养殖向规模化、园区化养殖转变;调整林果业结构,着力结合退耕还林建设,在全县**部***等乡镇快速发展核桃(本篇文章来源于*好范文 wenmi114.com-百度直接输入“好范文”第一个网站便是)基地,在**部**等乡镇快速发展鲜食苹果基地;调整劳动力结构,积极因素组织引导剩余劳力向养殖业、加工业、设施农业、小城镇二三产业、省内外劳务基地转移,最终实现劳务输出由粗放型向以提高技能和素质为主的效益型转变,由单一的青壮劳力为主向各类剩余劳力资源的综合开发转变。通过农业结构的四个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产业经营。
三是将产业发展与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相结合。要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强烈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和重要载体,坚持围绕产业抓项目,争投资,抓招商、引资金的决心不动摇,工作不松劲。要以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来衡量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的工作成效和质量,切实做到产业发展与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同时,要把整合项目资金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围绕加快产业建设,认真研究项目与产业、项目与项目、项目与招商的的相互配套和资金整合的问题,对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要围绕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统一规划安排,统筹管理使用,加强协调监督,提高使用效益,保障产业发展对项目资金的实际需求。
四是将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将交通、水利、农村电网、通讯、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六小”工程建设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向产业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村倾斜,以强化产业发展载体,积蓄产业发展后劲,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把产业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重视、同研究、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同验收、同落实,使二者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将产业发展与建设龙头企业和发展中介组织相结合。要围绕**大支柱产业和重点农产品,下大力气组建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农业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建立利益的共同体和分配的新机制,努力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互动促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人、专业大户和其它中介组织,特别是要逐步成立县、乡、村等到各级各类与**大支柱产业的生产、服务、销售等密切相关的中介组织。
六是将产业发展与打造品牌相结合。要大力加大产品的规范管理和宣传推介力度,重视做好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和促进农产品上等达标的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以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副产品为重点,以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特色,在继续巩固和发展**、**、**、**|、**等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努力打造蔬菜、畜牧等产业品牌,[page_break]形成3—5个省级以上知名产业品牌,走出一条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靠品牌兴产业的路子,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向更高层次、更为宽广的领域发展。
《县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做到六个结合》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做到六个结合。
第二篇: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一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是在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了今年工作,部署了明年工作。这次会议对于我市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我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步伐,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市委八届二次全会以来的一年,是我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全市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全面准确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的部署,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工作落实,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重点项目建设和“八项民心工程”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社会更加和谐安康,党建廉政工作有新的突破。
明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年。做好明年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据此,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全市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全会将我市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位为13%。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围绕这一目标,努力做到“六个坚持”,力争实现“六大突破”:就是要坚持进中求效,力争经济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切实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既要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又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我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力争提高区域竞争力取得新突破。要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消除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稳妥地加强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就是要坚持统筹协调,力争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取得新突破。在促进经济有效增长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坚持文化兴市,力争文化大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自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扎实推进文化大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力争和谐安康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社会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就是要坚持创新提高,力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从思想、经济、组织、群众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夯实执政基础,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做好明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按照省委提出的“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的方针,切实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到“全局、为民、尽责、务实”,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饱满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繁荣、文明、法治、和谐、安康惠州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六个做到、六个严禁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 “六个做到、六个严禁”
一、做到依法选举,严禁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砸毁票箱、撕毁选票、冲击选举会场等非法手段破坏和阻挠选举;
二、做到有组织选举,严禁竞选人策划与指使他人利用宗教、宗族、家族或者黑恶势力干扰、操纵、破坏选举,以及避会抵制、跟踪监视、虚假委托、张贴大字报、分发传单等非组织活动;
三、做到有序竞选,严禁候选人及其亲友直接或指使他人用金钱、财物或其他利益贿赂本村选民、选举工作人员和其他候选人等;
四、做到公平竞争,严禁用诬告、造谣、诽谤等手段对其他竞选人进行恶意中伤;
五、做到严守村务管理规定,严禁突击花钱、私分公款(物)、滥发奖金、补贴或纪念品,隐瞒、截留、坐支、挪用集体资金以及低价处理集体资产等。
六、做到及时交接,严禁离任后讨论、决定和审批人、财、物以及以任何理由不交印章、不交账本、不移交村务等。
违反上述规定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对村民进行打击报复的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广大群众对一切违法活动要积极举报,配合查处。
第四篇:破解六个转变做到六个必须坚信做好群众工作地方政府大有作为
破解六个“转变” 做到六个“必须”
坚信做好群众工作县级党委政府大有作为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群众工作难做,越来越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共识。笔者作为一名在地方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也曾不断思考和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中也常常站在群众角度去考虑群众平时想什么、做什么,遇事又怎么想、怎么做。毋庸臵疑,作为群众工作的主体,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我们地方各级的党员干部,重点又是县一级党委政府。
一、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特点及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变动,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都呈现新的变化。群众工作与改革开放初期比,在群众对政府信任度、接受信息来源渠道、自身见识法制意识增强、群众角色多变以及干部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
1、“一呼百应”向“百呼一应”转变
现在到乡村走一走,许多已退职的和上了年纪的乡村干部,一谈起群众工作总会感慨地说,以前下村没有汽车摩托、没有手机电话,一顶斗笠、几件替换衣裳;传达上级精神也好、学文件学文化也好,干部一句话,白天一打谷坪、晚上满教室的群众,真是“一呼百应”。的的确确,不经意间,群众工作已由过去的“一呼百应”向“百呼一应”、甚至是“百呼难应”的尴尬境遇转变。如今的群众劳动之余,情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或者干脆打打麻将、玩玩扑克,一副只服天管自娱自乐的样子。
后农业税时代,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乡镇一级层面,干部不用下村收取“三提五统”等农业税,下村直接面对群众、接触群众的次数少了,干部变成不愿下村,怕见群众,部分干群关系由“鱼水关系”变为“油水关系”。在村一级层面,土地的联产承包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经营,使部分群众片面认为,集体是集体,个体是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再存在组织上的制约和利益上的一致关系。他们轻视党支部、村委会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贬低村干部是“传声筒”,淡漠疏远了同村干部之间的关系。
2、“一心听”向“百事传”转变
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的普及,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多,信息源越来越广泛,远到国际国内形势,近到种养致富信息,大可做到“不出门而知千里”。过去一门心思听党的话、听干部的话的朴实农民,已经脱颖而成“包打听”、“百事传”。大到中央电视台联播的新闻,小到小道消息,都感兴趣,喜欢到处议论、到处传播。
信息化时代让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表达诉求渠道明显变宽。过去只知道找乡村干部,现在已能借助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甚至微博、论坛也成为了群众表达个人诉求的平台。而这些平台虽然起到“减压阀”作用,但也因他们的“草根性”使话语权下放,再加上政府管理监控滞后,导致虚假恶搞比较多,往往以讹传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和不满情绪,甚至借助于“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群体闹事、媒体炒作”等非正常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有很强的聚合效应。特别是少数群众存在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信访不信法”的不良心态,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甚至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非理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给基层党委政府做群众工作增添了难度。
3、“泥腿子”向“土专家”转变
九十年代中后期,寻乌县果业发展刚刚起步,先种果的农户几年就富起来,一些种果户以及种养专业户在群众间十分吃香。乡村干部显然跟不上形势发展步伐,当时盛传一句顺口溜:“讲生意(经商)不如个体户,讲技术不如种果户,讲法律不如上访户”。这不仅讽刺乡村干部的落伍,也说明了群众文化知识、法律意识、自身素质、谋生本领不断增强,昔日的“泥腿子”如今当上“土专家”。
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广大人民群众知识多了,见识广了,经历丰富了。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
权益观念逐步增强,利益诉求的范围和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大。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不仅计较个人利益,而且对事业发展、政府决策、社会管理、领导行为等积极参与,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的群众工作大多以经济问题为主,进一步涉及到村务管理、惠民政策、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干部作风、家庭宗教等方方面面。
4、“清一色”向“千面人”转变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除了少数人考取“工作”捧上了“铁饭碗”外,乡间村野几乎清一色的是“耕田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涌现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社会群体。就拿寻乌县来说,既有工人、农民、也有技术、管理人员,还有干部、全民合同工、临时工、离退休职工。特别是随着果业的产业化发展,在全县5.9万户农户中,参与开发果业的有5万多户,占全县总户数的85%以上。传统上的农民也已分化成果品加工企业主、果品中介人、果农等群体。原来的“耕田佬”,果青时是“种果大户”,果熟时是中介、贩果老板;白天是农民,在田间、果山挥汗如雨,晚上是市民,在城市、商场溜达游逛;平时是老实巴交的农户,节庆长假又是春风得意的游客;成为了“千面人”。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变,群众工作的对象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同时,不断出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涉军、涉教、涉卫、涉农
等特定群体的问题。群众工作客体的多元性直接带来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5、“前锋”向“后腿”转变
企业转制、机改分流、转业退伍等造成了一批人员失去原有工作岗位。这批人原来是群众工作的“前锋”、“骨干”,现在下岗了、分流了,不查找自身原因、不愿意重新面对,产生对社会现实不满、恨社会不公的不良情绪,成了群众工作的“后腿”。不仅不能客观地站在公正立场说说公道话,甚至站在政府对立面,自认为自己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熟悉和了解基层政府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充当“军师”、“带头人”,借助一些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挑动不明事理的群众聚众闹事。比如,去年寻乌县发生的罗珊祖坟纠纷事件,本来是两家之间因风水迷信引发的民事纠纷,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充当幕后推手,恶意煽动,结果上升到族(姓)人和整村农户之间的矛盾;聚众上访、闹访、缠访,发展为群体性事件,阻拦国道车辆,并企图攻击乡镇党委、政府,以利用群体性事件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6、“贴心人”向“陌生人”转变
记得七十年代农村,无论是外村还是外乡来的干部,群众都亲切地叫“同志”;这位“王同志”或者“刘同志”轮到自家吃饭时,像过年一样,拿出最好的饭菜来招待;邻里之间、兄弟之间有争执、有矛盾只相信“同志”,再大的纠纷、再久的积怨,在“同志”面前迎刃而解。
进入新世纪,农村生活越来越好了,但老百姓对党员干部的作风越来越不满意了,认为不如过去那么亲近、那么亲热。群众的“贴心人”,已经渐渐变得陌生,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急功近利,追求所谓政绩,忽视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存在偏差,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明显不符合时代要求,工作蜻蜓点水,同群众距离越拉越大;还有少数基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有问题,群众不信服,以及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出现的失误,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的误解和不信任。
二、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重在做到六个“必须”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身处群众工作一线,各项工作和群众面对面接触,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特别是县一级党委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制定地方法规都有较大的能动性,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县一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执政理念的对与否,直接决定着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做群众工作的好与坏。
1、决策部署必须“准”
县一级党委政府既是执行上级政策组织者、又是地方法规、政策的制定者,县委政府正确的决策部署,不仅可以让一个地方少走弯路,加快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强这一地方广大人民群众搞好生产、发展经济的信心,坚定跟着地方党委政府走的决心。可以这么说,正确的决策是开启做好群众工作的“总钥匙”,是新形势下
群众工作内在的原动力。寻乌县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希望在山、出路再电”发展口号,历届县委班子始终围绕山水经济做好文章,始终把发展果业当成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果业成为了富民产业。全县果业总面积达44万亩,产值达12亿元,超过了粮食总产值,农民80%以上的收入来自果业,实现年人均果业增收340元以上。
2、政务公开必须“明”
公开是最好的群众工作方法,公开透明,本身就能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地方各级要十分尊重群众政治权利,善于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让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要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落实民权中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在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民心。
要公开政府办事机构办事程序。如寻乌县为畅通民意渠道,化解矛盾纠纷,一方面认真落实了领导公开接访制、包案制,公开县级领导接访时间;县领导也由过去被动接访,到主动去问访、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均无非正常赴京访、集体访的目标。另一方面还在乡(镇)设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在村(居)设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公开接访、公开办事。在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公众安全感指数调查中,寻乌县排位大幅前移,位居全
赣州市第4位、全江西省第16位。
3、舆论引导必须“正”
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国内国外因网络炒作放大,不断出现诸如英国伦敦**现象后,舆论引导越来越引起中央高层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白天劳作,空暇时间有限,对接触消息不辨别、不分析,加上国外势力不忘渗透,国内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炒作,势必混淆广大群众视听,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带来阻力。为此,我们地方各级有责任以正确舆论引导群众,从做好自身本质工作入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占领舆论宣传阵地。
用事实说话。这两年,网上仇官仇富言论、网民仇官仇富心态呈愈演愈烈之势;这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一些政府官员腐化堕落,群众面前随意表态不负责任,只求政绩不为群众谋实利等现象有关。网上引发“风暴”,是我们网下“功夫”没有做足。只要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凭借和发挥自己常常与群众一道的工作优势,切实为民办实事、谋实利,用事实说话。广大群众必然为我们真情所感动,谣言不攻自破。
坚持正面宣传。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天发生好事、坏事千千万万。我们的主流媒体、地方各级媒体如果不加以梳理、辨别,一窝蜂乱报,势必造成群众视听混乱。当然,坚持正面宣传同时,也要适应时代需要,讲究宣传方法,切实增强正面声音、图像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力保舆论宣传及时、准确、坦诚。
牢牢占据舆论宣传阵地。信息化时代,舆论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我们不去争取,就会被别人争取。我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继续牢牢占领传统的舆论宣传阵地的同时,要顺应时代潮流,密切关注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县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协调,发挥县级网宣、网管作用,提高舆情研判能力,提高利用新兴媒体传播政府声音的能力,确保舆论宣传无杂音。
4、干部队伍必须“硬”
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感受,关系我们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作风正则民风顺。作风过硬的队伍,才是老百姓接受的队伍,也是能确保地方各级政令畅通的好队伍。
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建立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寻乌县正在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少数干部作风不扎实,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淡化的现象,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是要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完善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等突出问题。
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加强权力运行监督,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筑牢防腐大堤。今年,寻乌县在干部队伍广泛开展 了“治庸、治懒、治散”活动,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察、新闻媒体参与等方式,突出整治了干部懈怠风、拖拉风、赌博风、护短风、说情风、违规入股风、乡镇干部“走读风”。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法纪意识和群众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5、群众教育必须“引”
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群众工作的客体,是群众工作的重要一环;群众自身的文化素质文明素养、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念一定程度影响我们群众工作的质量。
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既要讲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讲法律对公民规定的各项义务,纠正群众以往学法用法重权利轻义务的错误做法,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性。
引导群众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文明涵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农村活动,大力开展身边模范、见义勇为的评选表彰活动,适时开展农村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正气,让群众有趋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充分发挥群众信任、信服的新兴经济组织、能人模范的带头、示范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引导群众理解接受党的惠民政策。从大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入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环境。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县一级党委政府要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力争每年办几件实事、好事,让群众每年
有个新盼头,以此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理解。
6、机制体制必须“新”
形势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必然带来群众工作的新问题、新挑战。做好群众工作没有一劳永逸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既要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也要勇于开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机制。
创新民意沟通机制。采取公示、听证等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的决策能切实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完善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坚持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节相结合,建立健全大接防、大排查、大调解工作机制,把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群众工作的评价机制。把干部的“答卷”交给群众来“评分”,激励干部不断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寻乌县通过建立原籍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方法,创新开展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具体做法是按照行政区划建立了173个村(居)原籍干部维稳工作队伍,原籍干部充分利用自身威望、人缘关系等优势,为困难群体鼓与呼,争取社会力量帮与扶,形成了带动效应、凝聚了广泛合力,在服务群众上收到了很好效果。并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三熟”优势,以及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协助其原籍(成长地)所在村(社区)第一时间发现隐患、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
创新基层干部保障机制。近几年,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也了解、发现了如何调动乡镇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问题。的确,就目前形势看,乡(镇)干部待遇问题,乡镇一级公务员队伍断层问题,乡村两级干部使用导向问题,村一级“两委”班子工作职责与待遇不对等问题等等,都有待我们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中去解决、去完善。
中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充分认识到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我们县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发扬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切实转变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生机盎然。
第五篇: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县委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x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果蔬产业:全县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0万亩,盛果面积1.2万亩,产值3600万元。其中:2014年新种植水果2.18万亩,提升改造果林5500亩。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其中:大面蔬菜6万亩,商品蔬菜4万亩,产值8000万元。核桃产业:全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29万亩,其中2014年新种植5.3万亩。投产面积6万亩,盛果面积3万亩,总产量90万公斤,产值2250万元。
畜牧产业:2014年1-11月,全县畜禽存栏72.15万头(匹、只),出栏88.53万头(匹、只),有各类养殖大户908户,实现畜牧产值5.3亿元。
中药材产业:全县现有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万亩,其中2014年新种植1.22万亩。目前仅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
竹产业:全县现有筇竹10万余亩、方竹8万亩左右,其中2014年新种植方竹5.97万余亩。能进行采笋的有12万余亩,产值3000万元左右。
二、优势分析
除xxx县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立体气候优势外,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和省、市指导发展“三农”工作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理清了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产业发展目标,并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实施意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xxx县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广泛、深入、系统地推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2014年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扶持资金5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高规格成立领导组,落实机构、人员,以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些优势,为今后一段时期乃至“十三五”发展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谓前景光明,能够大有作为。
三、制约因素
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效益不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够。部分主管部门和乡镇领导对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思维模式上。面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大环境,如何创新思路,用经济效益可观的产业留住外出务工人员的思考不够,举措不力。
(二)后续管理不善。乡镇涉农站所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不够,加之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知识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对已种植的核桃、水果等农产业管理不到位,产出少,效益低。
(三)农民信心不足。我县农业在经济效益上普遍存在丰产不丰收,加之农业整体基础设施不完善,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农业保险未全方位推广落实,导致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不足。
(四)龙头企业不多。从龙头企业层面看,全县涉农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带动不力;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层面看,在登记注册的80余户合作社中,半数以上只有一块牌子、一颗章子、一张桌子,是名副其实的“空壳社”。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没有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也是制约涉农企业发展壮大、农业丰产不丰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示范带动不强。我县现有的寸金黄瓜、竹笋、核桃等产业品质较好,但多为散户经营,产品包装、加工、推介、销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不强,整体效益还未体现。从当前及今后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发展情况看,样板建设滞后,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四、对策建议
未来两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果蔬、核桃、畜牧、中药材、笋用竹这五大特色产业,建园区打基础,不折不扣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既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着力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争取每个特色产业至少形成1个品牌进入国内各大超市,成为xxx县农业产业的响亮名片,最终带动农民增收。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1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确保我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一)建园区打基础。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我县农业产业园区已于今年11月启动建设,县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好指导、检查、督促等工作,天星镇要做好相应协调服务工作,施工企业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有关要求,保证园区建设质量,并于2015年6月前全面建成。通过产业园区这个载体和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并开展新品种的试验和新技术及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示范,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引导和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着力打造十大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到2016年末,确保建成果蔬、核桃、中药材、笋用竹四大产业生产基地48.8万亩。其中,以高桥、寿山、吉利为核心,打造核桃基地19万亩;以翠华、天星为核心,打造蔬菜基地2000亩;以木杆、吉利为核心,打造魔芋基地1.6万亩;以翠华、悦乐、天星为核心,打造复合水果基地4万亩;以天星、木杆为核心,笋用竹基地9万亩;以木杆为核心,抚育改造筇竹基地6万亩;以寿山、天星、木杆为核心,打造中药材基地9万亩;以天星、木杆为核心,实现生猪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玉碗、上高桥为核心,实现黄牛养殖基地年出栏黄牛2.5万头;以天星、寿山为核心,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种植过程中,有关责任部门必须按照标准,严格落实科学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五大产业责任部门、各乡镇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宣传培训指导,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有偿流转土地,充分把撂荒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让建成的基地能连片、有规模、上档次;养殖基地建设必须按照标准化规模化有关要求进行建设。通过这些基地的打造,让全县农业产业化有亮点、有品牌、有效益。
(二)引导利益联结。一是培强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五大特色产业,由五个责任部门再次分别对相应的涉农企业开展摸底调查,由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华曦牧业、木杆竹笋加工企业、云南益康百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琦鑫黄牛养殖等县内涉农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发展思路,引导和鼓励原有涉农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实现企业与农户的互动发展,同时及时研究出台涉农企业的扶持政策,创新扶持机制,从行政和政策层面助推涉农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可以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龙头企业通过跟合作社打交道,签订稳定的购销合同,采取最低收购价、利润返还等方式,并通过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因此要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农业局、供销社要加强引导、扶持与服务,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要规范对合作社的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三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跟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培强龙头企业和壮大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关系,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2015年,要引导华曦牧业、琦鑫黄牛养殖、木杆竹笋加工企业分别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开展“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试点。引导云南益康百草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开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试点。2—3年后,逐步推开上述两种利益联结模式。(三)塑造品牌效应。以当前培育发展的五大产业为核心,“十三五”末,必须打造出水果、蔬菜、核桃、畜牧、中药材、竹笋的品牌,形成我县的6张名片。水果以金坪樱桃为主,蔬菜以寸金黄瓜为主,核桃以核桃仁、核桃油为主,畜牧以牛、羊、乌鸡为主,中药材木本以黄柏和厚朴为主、草本以白芨和黄精为主,竹产业以鲜竹笋深加工和方竹成品竹加工(竹艺术品、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衣物等)为主。一是在现有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出从生产到最终加工包装等每一个环节的系列标准,使五大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建立完备的管理网络,生产环节以产业科技推广及管理网络为基础,市场监管环节以质监、工商为基础,通过建立网络、规范管理来强化产业标准化管理。三是延伸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产品的打造,将产品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提升特色产品的附加值。
(四)完善投入机制。一是用活财政引导资金。500万元的财政引导资金,建议50%用于良种繁育、良法推广、科技培训、农业标准化、疫病防控、示范样板及基地建设等;40%用于“以奖代补”,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规模化养殖补助、“一村一品”创建、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对农业产业化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技术引进与改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给予扶持补助,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服务、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给予适当补助,对统一组织开展的招商引资推介和大型农产品专业会展给予补助;10%用于日常工作经费和目标任务奖励资金。由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具体奖励补助办法。二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把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打捆使用,重点用于果蔬、核桃、竹子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逐步做大产业规模。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坚持专人专户专帐管理,严格审计监督,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和确定的五大产业基地建设上,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涉及的相关领域须优先整合项目及资金进行支持。三是引导激活社会资金。要开辟新的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和流转土地经营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资本与技术及经营管理能力等多种要素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后,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实现“建、管、用”权责利相统一的投入机制。四是搭建银企融资平台。重点是涉农部门和乡镇要加大我县中小微企业“助保贷”有关业务的宣传力度,引导涉农企业通过“助保贷”途径解决资金困难,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
(五)强化服务指导。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对五大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困难进行研究。五大产业责任部门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动态监测,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成员单位直接挂钩联系乡镇、优势产业、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制度,定期听取乡镇、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全力落实优惠政策。对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和生产加工基地的龙头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银行贷款、财政资金扶持、产销对接等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企业登记、立项、环评等纳入联审联办范畴,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投产后达到省、市级龙头企业基本条件的,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增补为省、市级龙头企业。在申报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优先推荐。对进入园区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先进行扶持,在园区实行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配置生产要素、优先支持科技创新、优先进行财政和项目扶持、优先协调金融支持,实现农业生产要素聚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三是加大主动服务力度。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五大产业责任部门要主动协调各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信息沟通,主动跟踪服务五大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畜牧现有的技术力量,同时统筹人社、人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师资,有针对性向农民开展科技指导和培训,在内容上力求现代化的农业专业培训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五是全方位宣传报道。县新闻中心要充分借助“一网两刊一台一报两微”平台,适时挖掘在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特色亮点,把宣传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六)严格考评考核。继续将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的考评,考核分值随工作任务的增加逐年加大;对农业产业工作组织不力、推诿扯皮、产业发展失败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对任内高质量完成农业产业化目标任务的,优先推荐提拔使用。相关信息
乡镇农业观光旅游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我乡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旅游现状
2006年,我乡开始实施“旅游兴乡”战略,几年来,通过内部挖潜和招商引资,使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浏河人家”,“浏阳河第一湾”,“湘东第一洞”等带有农业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目前,共有以“浏河人家”为品牌的农家休闲山庄5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近400人,并有效地促进了种养业和招商引资地发展。
二、存在不足 ××农家休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现为客源不稳定,外地游客少,经营方式单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没有形成特色,不论是老式土砖瓦房,还是红砖楼房,都没有经过造型,没有农家特色,缺乏景区建筑风格。没有菜园、果园、花园、池塘等,不象农家,而象农村的都市,游客来过、吃过、玩过、住过以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农家乐”。
2、服务质量不高。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项目单一,不能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商务会议等方面的服务。大多数来农家休闲的游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饭,打一阵牌。同时,大多服务人员受文化、素质、涵养、见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统一规划。大多农家休闲项目是当地群众利用自有的住屋,自发兴办的,都没有进行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门介入少,调控乏力,对农家乐的数量控制、质量把关、地域分布、配套功能设施、层次类型、宣传筹划等没有一个整体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品牌,产生整体效应。
4、相关服务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线没有公共汽车,附近也没有出租车,游客文 秘 家 园乘车不方便,游客有急事需到浏阳租车,耗时费力,极不方便。二是缺乏医疗条件,游客身体偶有不适,求医、购药困难,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条件不优。多数农家乐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居住条件都存在较大差距,三、发展优势
我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中上游,面积256.8平方公里,人口3.5万,距离浏阳市区22公里,现有森林26万亩,其中国家生态效益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揭开她迷人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有湘东第一溶洞—古风洞、浏阳河第一湾漂流、浏阳湖等蓍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地下迷宫”空岗山,峭壁千仞的天岩寨等尚待开发的景点,今年年底,双江电站将建成蓄水,形成“浏阳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华南虎将放归××,将使××闻名海内外,极大的促进××发展,除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李志民、张凯和叶子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也有江大仙人庙等道教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庙观。近年来,我乡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绿色水果、栀子花、黑山羊、科学试验田等产业已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观光带。游客来到××,浏阳河沿岸风光和风味独特的浏阳河农家休闲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我乡农业旅游的投入,实现“旅游兴乡”。
(二)工作目标
1、我乡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生产的观赏性,合理规划,形成农业观光带,同时加大对农业观光带配套设施的投入,由政府对“浏河人家”农家休闲品牌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农家休闲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招商引资4—5千万元,对我乡两个较大的旅游项目“古风山庄”,“天人绿谷”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双江电站建成后,招商引资2—4千万元,利用电站库区近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将双江电站库区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乐园”,为都市休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双江水上乐园与浏阳河第一漂联合,丰富浏阳河第一漂的内涵,对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
4、借助世界濒危种—华南虎即将落户我乡这一全世瞩目事件,以及长沙引水工程即将启动,进一步向外推介“绿色××、生态××、清新××”。以此为核心,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区”,使××农业观光旅游融入浏阳市域经济,服务“长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乡旅游开发,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做好对群众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对旅游项目,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重点;二是建立规范,明确要求;三是适当投资,建好基础;四是抓好宣传,开发市场。
由市领导牵头,会集旅游、国土、规划、建设、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打造“××旅游区”发展模式,对我乡旅游项目的规范、设计、管理、分布、档次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布局科学合理,整体呈现农家特色。农业观光带与农家休闲要整体开发,小型农家休闲按照笼中有禽,栏中有畜,塘中有鱼,园中有菜的庭院经济进行布置,中、大型农业休闲项目可以考虑采用庄园开发的模式进行整体布置。
(二)加强管理,提升质量
制定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管理细则,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顿、检查、验收,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符合要求方准挂牌营业,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对新办的要求经过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审批后方能挂牌营业。
为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观光旅游协会,让旅游景点、公司、种养专业户与休闲农庄建立联系网,加快我乡其它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进度。为做好接待,加强对外联络,更好的推介××旅游,以村为单位成立接待中心,负责对外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以便改进服务,让游客满意。对挂牌营业的,制订行业标准,开展“星级评比授牌”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对违章经营者进行处理打击。
(三)加大宣传,打造品牌
一是在农家乐外界环境做文章,通过建立“农家展览馆”、“土特产专卖店”,在浏阳市区,杨高、荷石公路入口,浏永公路设立大型广告宣传牌。二是建筑设计凸显农家特色,或装饰农家特色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农家特色文化,让人一入××就觉得有农家味。二是与旅行社联姻,依托浏阳旅游资源,打造 “××农家乐一日游”精品路线。三是定期开展策划活动,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的同时,政府将定期组织新闻记者、旅行社到××考察,帮我乡从游客的角度发现卖点,进行策划。四是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辅之以广告和专题活动的策划运作,扩大去我乡农农业观光旅游的知名度,把××农家乐打造为知名休闲品牌。
要搞好我乡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当前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是做好制定实施细则和加大对基 础设施的投入,当前工作困难重重,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才与资金,因此,要加快发展,我们在
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同时,请求上级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
二、老君山景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老君山景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 条件和基础。
1、资源丰富。老君山景区作为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级4A景区之一,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众多的农家宾馆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2、条件较好。经过多年建设,老君山景区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交通条件明显改观、农家宾馆建设方兴未艾,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具备了客源充足、资源丰富、条件较好的优势,只要充分利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老君山景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一定会尽快起步,并且由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发展老君山景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建议
(一)发展思路
我根据对全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粗浅认识,初步提出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以打造尧文化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田园风光、民情风俗、历史古迹和人文文化为主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重点发展并形成“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民俗文化游”和“自然生态游”四种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扩大对外营销,使老君山景区旅游观光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工作重点
1、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政府成立观光旅游农业发展领导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老君山景区,挂牌为老君山景区农业旅游办,协调全区农业旅游工作。同时引导组建县级观光旅游农业协会,组织实施全区农业旅游开发工作。
2、建立资金机制。当前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仅靠单一企业,难以全面完成。因此,在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激发企业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3、完善配套设施。旅游观光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为农业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
4、开发旅游产品。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结合观光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民间风味小吃。起步阶段要把开发特色餐饮作为重点,除传统的烩面、羊汤外,要开发现宰现做的鸡、甲鱼、涝河鱼等。要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根雕、奇石、花木盆景、草竹编织、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
5、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装。要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继续办好乡村风情桃花会,还要根据发展情况举办荷花会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我区的观光旅游农业,扩大我区观光农业的知名度。
四、政府要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保障
老君山景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区委、区政府已经把它列为全区加快发展的优势产业,我认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还应该与以下工作有机结合:
1、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要让城里人到了农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在确定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时,要把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优势的村作为重点。
2、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与农业调产工作相结合。在农业调产工作中,要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的需要,有意识的将相同的作物连片规模发展,形成壮观的场面,如千亩辣椒、十里桃花,万亩牡丹、千亩鱼塘,甚至更大规模。
3、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相结合。凡是区里规划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重点村,交通、供电、水利、卫生、环保、林业等部门都应该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
4、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为了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一味追求排房、楼房,而要营建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的农家小院,透发一种依山傍水、鸡鸣狗叫、炊烟袅袅的诗情画意,尤其在绿化上,要克服除了杨树就是松柏的单一树种结构,做到乔灌结合、速生林与景观树结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5、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要保护名宅名院、名木古树,建设农耕博物馆,让年青人更多的了解传统农业、农具和农民生活方式。
6、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既要以本地村民为主,又要吸引外来投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里人、外地人来创业开发。
7、把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既可以促进农业调产、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强化服务、加强指导,而不能借管理之名吃拿卡要,阻碍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