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3 08:0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第一篇: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xx镇共有18个行政村,231个村民小组,9348户,农业人口36503人,二轮延包面积5421亩,农村劳动力18214个。今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就我镇今年来所开展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全面进步

今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导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实施扶贫综合开发,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认真调整产业结构,继续突出粮食生产,落实水稻复种面积75000亩,同比增加1200亩,棉花面积7000亩,同比增加300亩,油菜面积31800亩,同比增加5800亩。由于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加之国际市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因此,我镇今年早稻喜获丰收,实现了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价格涨可喜局面,仅早稻一项亩平增加产值240元,人平可增190元;油菜大幅度增产,亩平增值200元,人平增

收200元;棉花目前形势喜人,丰收在望;晚稻达到全部品种杂交优质化,特别是12000亩优质板块中九优288种植要求及操作规模全部按无公害水稻标准落实,无病无虫,长势优好,仅此一项,亩平可增值200元。各类瓜果菜种植面积1.5万亩,同比增加1000亩,产品质量、单产、价格、总产均比上年增幅20%。二是突破性地发展各类养殖业。在国家惠农项目的支持下,我镇畜禽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据统计,牲猪存栏2.6万头,能繁母猪1300头,循环养猪6.9万头,三鸟存笼80万只,出笼20万只。养殖总量和规模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人平可增收150元。三是各类专业大户和科技大户,新创业主应运而生。据摸底,我镇现有养猪大户94户,三鸟养殖大户80户,科技示范户300户,各类加工业主95户。我镇现有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入股成员60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通过各类专业大户的带头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使我镇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进步和提升,从发展的势头看,我镇2008年农业增加值增长百分之十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60元,增长百分之十五这一发展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二、立足本镇优势,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及板块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今年来,我镇以优质水稻、畜禽、果菜、水产等四大产业为支柱,围绕四大产业建板块,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全面2

进步。一是以品种统一,粮食增产增收为目标,落实以国庆、大至岗等5个村优质品种中九优288种植板块1.2万亩。二是突出抓好以养鸡、养猪为主的畜禽特色板块建设。以郝岗村蛋鸡养殖小区为重点共发展蛋鸡68万只,蛋鸡存笼同比增加32万只。以佘文初养猪厂为重点建成二元杂交良种种仔猪繁育基地,饲养“长白、大约”良种母猪300头,年产值达100万元。以金桥村为重点地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猪,现已建成标准猪舍“150”模式4幢,可一次存栏600头,后期将再建4幢,目前,该村有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初步成为养猪专业村。以石牌为重点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发展养猪生产,山西投资商孙金明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地100亩,建标准化猪舍14栋,饲养 万头牲猪。现已峻工5栋。三是以金岗、永新等两村为重点地大力发展果菜产业。金岗村红提子葡萄园种植面积97亩,种植农户18户,投入资金150万元,今年可达产值150万元。永新村今年发展种植“尖椒一号”,实行椒棉套种,面积400亩,亩平仅辣椒一项可增产值1500元。计划下半年发展塑料蔬菜大棚200个。四是以我镇三大水域为重点的发展壮大水产业。目前,已落实1000亩生态鱼鳖混养基地,3000亩小龙虾养殖,4000亩无公害高效青鱼专养,1000口网箱养鳝,去冬共开挖鱼池800亩,改造升级旧渔池1000亩。今年来,共争取金融扶持水产发展资金近千万元贷款,力争把水产业建成富民强镇的主

导产业。

三、努力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来,我镇共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64万方,综合投入资金320万元,完成黑章公路前期工程土方4万方,折合资金48万元,解决涵洞、生产、房屋拆迁、林木砍伐、临时占地等共投入资金130万元。2007年底至今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3488人,涉及11个行政村,总投入940万元,此项工程预计年底峻工。完成堤防工程7100米,土方16万方,投入资金324万元。落实在建通村公路11公里,新发展农村数字电视500户,完成血防灭螺面积500亩,完成“一建三改”任务1000口,完成植树造林任务500亩。

四、努力搭建专业组织平台,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促进快速发展

加强行业内部合作和交流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镇委、镇政府组织畜牧、畜禽、水产、果蔬等部门吸纳养殖等方面的专业大户于2007年成立了四个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80余人,注册资金1000余万元,覆盖全镇18个村、三个渔场,推动了全镇的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各类专业户科技致富的目的,我们始终坚持把专业技术推广、交流和各种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力求活动组织有特色,群众参与有热情,今年来,我们从省、市、县及专业院所请来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4

畜牧、畜禽、水产、水果专题讲座15场次,举办会员户现场观摩交流10余次,通过各种活动开展,带动了全镇各类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柴河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

柴河镇根据牡丹江市农委、牡丹江市水务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推进沿牡丹江流域农业产业带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口有关人员组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组,对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走访基地和农户等形式,重点围绕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基本情况

柴河镇位于海林市中部偏北,距海林市42公里,北西两面与二道河子镇、横道河子镇接壤,南与新合乡及牡丹江市毗连,东与林口县相邻。行政区域面积80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辖一个街道办事处,三个社区,10个行政村,共有46个自然村。总人口89457人,其中林业人口62252人,地方城镇人口10673人,农村人口16532人。

柴河镇农业基础较好。全镇拥有耕地3989公顷,主要分布在平坡和半坡岗地上,多集中于牡丹江及头道河流域。多年来,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基础,以棚室和露地蔬菜、食用菌、肉(奶)牛、山葡萄等产业支撑,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 2746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895元,同比增长22.6%。

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柴河镇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石,把投入、科技、信息、人力等产业要素的集中作为提高产业质量的主要手段,把延长和完善产业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转变。形成农业产业化,即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规模,使农业形成蔬菜、食用菌、肉牛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北药、山葡萄二个特色产业。到2011年,食用菌栽培量达到1200万袋,蔬菜棚室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肉牛饲养量达到6800头,北药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山葡萄面积达到1000亩,地瓜面积达到3000亩。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0.43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30.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1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1、特色主导产业及其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区域布局特色化、优势产业规模化、规划建设基地化”的原则,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新型组织经营农业,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成三个产业带,即以长石、临江村为重点建成蔬菜产业带,以阳光、黑牛背、北站村为重点建成食用菌产业带,以头道、佛塔村为重点建成牛产业带。

1、食用菌产业。利用阳光、黑牛背、北站三个村地处林业腹地、木屑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地栽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按照食用菌产业发展布局,在食用菌种植发展上,我们确定以黑木耳、滑子蘑为主,兼顾其它珍稀菌种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基地建设上,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升转变,把建设无公害生产基地作为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走先试验,再示范,后推广的路子。已初显规模。通过食用菌生产的规划和引导,发挥现有优势,重点抓好示范户和标准化栽培园区建设,通过示范户和标准化栽培园区的带动作用,增强推进工作的说服力和影响力,2011年培育栽培量达20万袋以上示范户26户,建成四个栽培量达200万袋示范园区,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7200万袋,栽培食用菌的农户达到650户,占产业带上农户的60%以上,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同时,包装项目招商引资新建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规模经营,加快低水平的小生产模式改造,实现与大农业并轨,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

2、蔬菜产业。充分发挥沿江的长石、临江、二个村土质肥沃、菜农技术成熟的优势,做强以种植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在该产业带上,有适宜种植棚室蔬菜面积120万平方米。我们将通过靠大联强,与海林市蔬菜村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良品种,融入其技术服务与加工销售管道,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实行设施化栽培、规模化生产,发展名、优、稀、特蔬菜,实施四季常青,发展绿色蔬菜,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品种上,要有新的格局,重点要发展野生蔬菜、保健型蔬菜、观赏型蔬菜、营养型蔬菜、香型菜、反季菜,满足群众对天然资源的口味和淡季市场空缺。2011年棚室蔬菜面积发展到60万平方米,菜的农户发展到600户,占产业带上农户的50%,2012年重点建成长石、临江两个高标准化棚室蔬菜节水灌溉生产园区,现已批准立项。

3、牛产业。利用头道、佛塔二个村发展肉牛产业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强力推进以肉牛为主的牛产业。在该产业带上,肉牛年饲养量达3600头以上,已建成年出栏肉牛300头以上的育肥场2个。我们将通过发展订单养殖,推广冻配技术改良肉牛品种,提高科技附加值,保障销售渠道,形成分户饲养、集中育肥、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保证养殖农户增收,并通过强化服务,积极落实好发展畜牧业优惠政策,突出抓好典型大户和小区建设,做大做强肉牛产业。2012年发展年饲养量达20头以上大户10户,培育年出栏300头以上育肥场2个,饲养总量达6800头,养殖肉牛户达到400户,占产业带上农户的50%以上,户均增收达到3万元以上。

同时,在阳光村、群力村及长石村,通过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北药、山葡萄、地瓜种植三项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新产业,发挥基地示范作用,不断扩展产业的规模效益,2012年山葡萄面积要达到1000亩,北药面积达到1500亩,地瓜面积达到3000亩。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五年的发展,各村主导产业收入达到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优势特色产业质量有待提高。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大多都是分散经营,还不能形成合力,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产业链条不够完整,缺乏精深加工技术和资金扶持,在发展名优农产品基地方面尚待新的突破。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发育还不健全。龙头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科技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不够,农产品深加工严重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不强,部分合作社的组织者发展目标不明确、内部运作不规范、服务层次低,没有实现二次利润分配机制和利益共同体。

(三)流通体系还不完善。随着农业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明显增强,我镇的部分农产品凸现出了阶段性和季节性的“卖难”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时有发生。

(四)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帐多,加上财政投入少、企业和合作社融资困难,好产品、好项目难以融到足够的资金,许多涉农项目配套资金跟不上,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五)专业合作组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初期,大多属于没有产权关系的自我服务性团体。市场策略、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形势的变化,利益和运行机制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农民素质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农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劳力大量外出,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劳动力的85%,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实用科技、农业模式难以推广。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领导,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的一项中心工作,用农业产业化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要建立领导包项目责任制、工作落实问责制。第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正确导向。要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提出配套措施。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主攻方向,选准切入点。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把做强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作为规划的灵魂。第三,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要用政策手段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信贷等的支持力度。第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建设。要把提升服务水平和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创造优良环境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要牢固树立一切服从于、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大局意识,真正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各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摆到党和政府重要日程,常抓不懈,积极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2、进一步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从实际出发,依托龙头企业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要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品种和质量要求建设与龙头企业相匹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定单形式实现生产加工的有机结合。利用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和延伸,进而带动一定区域范围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链条。要依靠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走 “基地公司+农户”的路子。鼓励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劳动入股的形式发展股份制组织,使农户能从产业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4、用现代农业目标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突出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发展农业后续产业。按照培植新优势,发展大产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根据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方向以及我镇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重点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效益型的转变。要在作大特色优势农业生产和产品规模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的搞好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促进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向生产区集中,形成“一乡一业”的区域经济板块,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形成一批既有规模又上档次的特色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等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安全、优质、环保、高效的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帮助和指导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进行品牌开发;把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的重要标准。按照“统一对外,利益分享”的方法推动同地同类品牌整合,增强著名品牌的竞争实力。

5、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力度。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创建政府投入、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首先,要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以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业投资机制。要认真执行《农业法》,在确保各级财政中农业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业发展基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确保农业信贷资金投入,形成支农资金统一管理的体制。加强对农业投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劳动投入和资金投入。其次,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多方位落实农业投入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制订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工、商、运、建、服等行业进入农业领域进行农业产业投资,发展高精尖项目,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农业。

6、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养。要认真实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智力援助工程。尽快实现每个村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个乡镇有一支比较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聘请农业专家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围绕全镇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农业专家开展大型调研活动,对区域性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的制定及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咨询论证,提出建设性意见。用现代科学文化和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在抓好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初中以下农民人口的文化知识补习,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农广校、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村种、养殖业大户的技术优势,突出进行科学种养、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培训,力争使每个农民掌握一至两门种养实用技术,为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奠定基础。

第三篇:春耕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汇报

XXX2011年春耕生产和农业产业发展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2011年2月14日)

尊敬的黄书记、盘副书记、李主任,县直各有关部门领导: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百忙当中莅临XXX检查指导,现我就我乡如何谋划2011年工作及春耕生产、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

一、2010年农业产业基本情况

2010年我乡遇到60年不遇的大旱,全乡因旱饮水困难1.8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万亩,绝收1378亩。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狠抓抗旱救灾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一)送水近万吨,解决42个自然屯共1.31万人和7000多头大牲口的饮水难问题。

(二)稳定粮食保证供给,种植玉米、黄豆、红皮花生、稻谷等农作物面积18000多亩,粮食产量达1200万公斤,农民口粮得到基本保证。

(三)特色产业不断调整:

1、扩大水果产业规模,全年完成水果新种面积1250亩。

2、在原有2200亩老桑园的基础上新增250亩,今年我乡共养蚕1751张,出茧15批,桑农售茧收入约200万元。

3、新种甘蔗1080亩。

4、春秋两季共种植红皮花生4500亩,产值约400万元。

5、完成中草药种植面积210亩。

(四)全年共发放各种支农惠农补贴资金250多万元。

(五)做好春秋两季的疫病防疫工作,培植养兔示范户一户,现规模扩大到存栏700多只。

二、2011年我乡农业工作主要预期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乡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进一步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的几项预期目标是:

——农业总产值达到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8%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220万公斤,比上年增产3%;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以上;

——全乡特色产业目标:甘蔗种植1800亩(县下达任务1500亩);桑蚕新种面积1500亩(县下达任务800亩);水果新种面积1500亩;烤烟生产500亩;中草药种植70亩;红皮花生5000亩。

——扶贫攻坚工作得到加强,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主要工作措施和当前工作完成情况

(一)组织保障。继县经济工作会议后,我乡成立了2011年农业春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督导工作,并于元月26日召开乡村干部大会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并要求各村开好村民小组会,将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到户,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有增长,大抓科技样板不折扣,这段时间,党委、政府要求各挂村干部都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宣传动员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等,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

(二)明确目标,具体抓好几项农业产业中心工作。

1、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我们将保证全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积极加快新技术推广力度,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争取全乡全年总产量达到1240万公斤,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强良种玉米、黄豆、超级水稻等传统农业,同时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目前,农业局下拨的1000斤玉米良种已全部发放到粮农手中,全乡已完成田玉米种植3500亩,间种黄豆等2000多亩。在县农业局支持下,我们准备种植100亩玉米套种优质高产南瓜示范点,以提高种植玉米附加值。

2、继续做好本乡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1)全力以赴抓好水果产业生产。今年县下达我乡水果种植任务1500亩,目前我乡已动员落实1200亩面积,现备耕300亩,已新种下200亩。我们将该项工作作为今年农业结构调整的中心工作,层层分解任务,积极动员群众,争取连片开发连片种植,争取完成县下

达的种植任务,同时我们将主动做好水果产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加强对已种植水果的管护工作,确保已种植的面积成功结果。同时,为提高果农收入,我们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发展果下间种其他黄豆、花生、指天椒等作物。现在我们正在着手组建荷郎、逢鸡两个水果生产专业合作社,有关材料已上报到县相关部门。合作社创建后,我乡的水果生产工作将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2)抓好甘蔗生产工作。今年县下达我乡的种蔗任务为1500亩,经过宣传动员,我乡落实面积1800亩,据初步统计,我乡目前已种植面积1200亩。我们将继续做好及时调苗下种和蔗农种蔗的技术指导工作,力争今春超额完成全年种植任务。

(3)做好老桑园低产改造和新桑园种植工作。去年我乡的桑园保有面积为2500亩,产值超过210万元,桑农的可观收入使我乡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今年县下达我乡新种桑蚕面积任务为800亩,截止今日,群众已领取桑苗1284.7万株,按伐条喂养种植规格每亩6000株算,折合面积达到2140亩,面积比去年翻了将近一番。同时,我们已完成了960亩低桑改造任务,县扶贫办下拨的第一批化肥已全部发放到农户。

(4)进一步加大红皮花生生产的宣传动员力度,确保今年我乡红皮花生达到5000亩。红皮花生作为我乡传统特色产业,群众自愿种植积极性很高,我乡红皮花生质量好、产量高,名声在外,知名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逐年显现。2010年全乡春秋两季红皮花生种植面积达4500亩,产值约400万元。今年我乡将继续抓好花生产业,为日后的加工销售和品牌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5)抓好烤烟生产和中草药生产种植工作。今年县下达我乡的烤烟生产任务500亩,现已落实面积和育苗420亩。尚未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国家对烟草产业的调控,我乡去年没有种植任务,停了一年后再重新启动,工作难度相对加大另外,我乡水田面积少,群众对该产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中草药生产方面,今年县下达我乡的中草药任务为70亩,其中金银花种植任

务20亩,迷迭香种植任务为50亩,目前我乡农户已上报要求种植面积100亩,待种苗调拨后即可种植。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是我乡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农业基础仍很薄弱,除开传统的种植和水果、桑蚕、甘蔗、花生外再无其他的农业种类种植的优势,造成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农民增收难度大。

二是特色产业种植规模仍较小,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三是农民群众农业管护意识和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技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四是由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多,造成劳力不足,遇到农业产业调整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推进难度较大。

下一步,我乡将继续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农村农业工作有关部署,狠抓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使全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局面,促进全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四篇:寿光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汇报

寿光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寿光市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14处镇街道,人口102万,是“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7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2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4元。

一、主要做法

我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等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发展由分散粗放向优势特色产业转变。

我们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推进传统粗放式农业发展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转变。根据全市农业资源分布特点,对农业产业进行规划和定位,对经济效益低、带动能力弱、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产业进行淘汰,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中南部集中发展蔬菜,到目前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8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达到40万个,形成了万亩胡萝卜、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 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蔬菜产业成为寿光最具竞争力和特色的支柱产业,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二)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发展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转变

我们把标准化生产视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通过健全五个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了农业发展由数量提高向质量提升的转变。随着标准化生产的深入开展,我市的蔬菜质量稳步提高,在农业部每年五次对全国37个抽检城市农产品质量抽检中,我市始终名列前茅,2009年农业部对寿光蔬菜检测的平均合格率为 99.25 %。

一是健全监管体系。市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的总体规划和监督管理。镇级相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和农业行政执法中队。村级实行了村委负责制。目前,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领导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标准体系。按照“完整、接轨、配套、简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抓住主导产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将农产品生产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彻底解决了无标生产、无标流通、无标销售的问题。三是健全生产体系。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我们以企业为主体高标准建设基地,积极引导对达到标准的基地争取“三品”基地认定。全市建设了洛城农发、燎原果菜等20多处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生产示范基地,其中有15处基地获得了国家“三品”基地认定,面积达68万亩。同时,对生产基地实行“技术培训、产品检测、技术规程、注册商标、标识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对全市14万户蔬菜种植户、40万个蔬菜大棚编制了身份证,做到有据可查,能够追溯。如我市洛城农发绿色基地使用的蔬菜安全追溯条码,对销售的蔬菜可实现全程追溯。

四是健全检测体系。质量检测是确保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市级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镇级检测室投资200多万元新上了28台高标准检测设备,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车,农产品企业、基地、市场、超市均建立了检测室。村级对村头地边蔬菜交易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全部配备了速测设备,形成了全覆盖的检测网络,实现了固定检测与流动检测、定样检测与抽样检测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与信息管理平台,把超市、龙头企业、各镇(街道)的村头地边市场速测室都纳入视频监控,各速测室速测仪数据接口直接与寿光农业信息网的服务器连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上传、统计、分析和处理。

五是健全品牌创建体系。坚持把推进“三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名牌申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三大内容,不断强化措施,推进品牌创建工作。桂河芹菜、独根红韭菜被评为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全市有412种蔬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打造了“乐义”蔬菜、“王婆”香瓜等十几个知名商标。

(三)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发展由传统经营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

我们把加强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巩固核心、扩展体系、突出带动”的思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巩固核心”,就是不断改进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交易手段、组织体系、市场发展战略和策略,进一步做大规模,扩大影响。我们对现有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占地面积3000多亩,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600亿元。农产品物流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发挥寿光在“买全国、卖全国”交易格局中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作用。

“扩展体系”,就是以农产品物流园为核心,对外抓开拓,对内抓完善,构筑了与国内外市场相融合的现代化市场体系。配套建设了“十大蔬菜专业市场”、带动了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内外相通、遍布城乡的市场网络。特别是我们创建了全国第一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16亿元。积极推广新型市场销售方式,先后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湛江三条“绿色通道”和面向国际市场的海上“蓝色通道”、网上通道,蔬菜销售范围辐射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突出带动”,就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一系列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管理,扩张总量,并着眼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上档升级,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10家,其中有1家进入国家重点企业行列,有9家进入省重点企业行列,有48家进入潍坊市重点企业行列;有1家企业基地被列入国家标准园建设行列,有5家企业基地被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有6家企业基地被评为潍坊市级标准化基地;有10多家企业的“三品”蔬菜进驻北京、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的260多家超市,实现了优质优价。同时,积极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辐射带动了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偏低。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仍然偏少,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缓慢,产业链条短;农产品行业协会、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运作不规范;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不紧密;农业的外向度不高,缺乏一些较大的农业外资项目,农产品出口品种少,比重小。

(二)农业投入偏少。一是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二是上级财政对农业扶持的力度偏小,引导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强,效果不明显。

三、下步措施

一是健立完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健全市、镇、村(企业)“三级”蔬菜质量监测监管体系。市级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增强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镇级更新检测设备,充实检测人员。村级由市政府统一招聘蔬菜质量检测人员派驻村头地边市场,使经营者经营活动与检测人员的检测检验分离,达到真正检测、真实检测。

二是健全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市级进一步充实执法人员,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职能,镇级确保执法人员到岗到位,专职专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利用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的有利时机,搞好农药市场清理整顿;积极向市政府争取专款,对农资市场的复配农药进行抽检;进一步完善农资直营配送体系,严格农药经营主体和农药产品的市场准入,逐步实现农药经营的定点直营;督导农药经营单位建立进销货台帐,实现农药经营使用的可追溯。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一是政府规划发展。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市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集蔬菜优良品种试验示范、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现代化种苗培育、生态农业示范、有机绿色蔬菜生产于一体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新型农民,使其成为优质高效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和农民接 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二是龙头带动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在每个镇、街道新建2处占地5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推进农业经营品牌化。一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强创品牌主体。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全市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创建、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扶持。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寿光优质蔬菜专营区,构建高端农产品销售网络,进一步提升寿光蔬菜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选择优势重点产品,开展农业品牌创建。依托本地名优产品,积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开发具有寿光特定品质、历史人文特点的品牌产品。同时制定品牌发展规划,选择重点产业和重点产品做好品牌培育工作,组织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以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绿色、有机食品为重点的品牌创建,争取年内新增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0个绿色有机产品。

(四)加强高品质产品生产,推进农业产品高端化。一是大力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生产,开发高品质产品。充分发挥蔬菜生产精细化种植的优势,着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生产,通过新建绿色有机基地、无公害向绿色有机转化等方式,年内新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万亩。二是搭建现代农业发展新平台,推动蔬菜产业高端化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中国蔬菜产业协会、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基地,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市蔬菜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开拓新空间、搭建新平台。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针对我国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产业化专项资金投入,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运作,通过发展自建基地、合作基地等方式,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使其在带动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应增加财政支农预算安排,保证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蔬菜等大宗农副产品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品牌创建等方面,各级财政应作为支农的重点进一步增加投入。

二0一0年三月

第五篇:北宋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北宋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情况:我镇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及土壤盐碱化程度,可以大体分为南、中、北三个区域,南部为店南路以南包括黄河滩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合种植蔬菜,西瓜,及粮食作物;中部为滨港路店南路以北,滨港路以南,土壤肥力中等,盐碱化程度较轻,适合种植棉花,芦笋,园艺花卉等作物;北部为滨港路以北的区域,土壤肥力较差,盐碱化程度较重,适应棉花生长,适合发展,食用菌,畜牧养殖等

一、大田作物:

1、棉花,面积51139.9亩,2010年平均亩产籽棉300斤,平均售价6.2元/斤左右。主要品种有7886、鲁棉研

28、鲁棉研

36、邯郸284、109等,主要特点为抗病、抗虫、大桃、易采摘。

2、小麦,面积34524.8亩,2010年平均亩产850斤,平均售价1.1元/斤。主要品种有济麦

22、鲁麦23,前者丰产性好,属于优质强筋小麦,后者适应性强,对水肥土壤盐分要求不高,属于中筋小麦。

3、玉米,面积42679.4亩,其中春玉米5154.6亩,2010年平均亩产,春玉米1100斤、夏玉米900斤,平均售价1.06元/斤。主要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金海5号。

二、瓜菜:瓜菜总面积15320亩

(一)露地瓜菜总面积14120亩,其中:

1、西瓜面积3500亩,平均亩产7000斤主要集中在五庄村、四图、双河、南宋、张潘马等村,五庄村成立有西瓜专业合作社。

2、大葱面积1900亩,平均亩产9000斤,主要集中在三岔、高家、南宋等村。

3、茄子面积600亩,平均亩产8000斤,主要集中在董王、南单家、丁家等村。其中董王村注册有“大红袍”茄子商标。

4、韭菜500亩,平均亩产8800斤,主要集中在洼张、董王、翟家等村。

5、芦笋面积1000亩,平均亩产1500斤,主要集中在大盖、坡韩、南贾家等村。

6、大白菜1680亩,平均亩产8000斤,白菜的种植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南部区域,北四村及戴家村也比较集中。

7、黄瓜面积700亩,平均亩产15000斤,主要集中在张潘马村、大盖村。

(二)设施蔬菜1220亩,其中:

1、日光温室14个,面积20亩,大盖9个、褚管2个、吴家2个、大王1个。

2、大拱棚270个,面积270亩,五庄198个、张潘马60个、四图10个、戴家1个、鉴刘1个。

3、中小拱棚面积930亩,五庄500亩、双河300亩、张潘马100亩、四图30亩。

三、食用菌:

种植面积30300平方米,其中平菇26400平方米,产量100斤/平方米;双孢菇3000平方米,产量20-25斤/平方米;鸡腿菇900平方米,产量100斤/平方米。主要集中在翟家、张家、洼张、大盖等村。

下载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农业产业发展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验

    xx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经验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农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提出了“两重多特”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以牛羊、柑橘两大产业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上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今年上半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全县农业产业 “54321”工程要求,按照“公司+基地+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今年以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现将我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

    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县委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x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果蔬......

    2011年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寨里河镇共有53个村,3.8万口人,3.8万亩耕地,对空面积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农业产业结......

    英川镇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英川镇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英川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全面贯彻落实好“三农”问题,促进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放在首位,把增......

    寨里河镇2011年春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寨里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寨里河镇共有53个村,3.8万口人,3.8万亩耕地,对空面积72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农业产......

    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汇报

    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汇报 盘山县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十月十一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向本次会议作以汇报,请予审议。 一......